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就业歧视论文: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

就业歧视论文: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

2011-01-05 5页 pdf 290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1794

暂无简介

举报
就业歧视论文: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 70��� � 学园 Academy 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 就业歧视探究 傅宝英*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 浙江金华 � 321004) 摘 � 要: 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时代, 随之就业歧视在过去被誉为 天 之骄子! 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产生了。按照就业歧视的来源看, 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表现 在三个方面: 个人偏好歧视、统计性歧视和非竞争性歧视等。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 的原因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不合理的政策导向等, 我们可以从建立利益 协调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
就业歧视论文: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
70��� � 学园 Academy 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 就业歧视探究 傅宝英*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 浙江金华 � 321004) 摘 � 要: 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时代, 随之就业歧视在过去被誉为 天 之骄子! 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产生了。按照就业歧视的来源看, 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表现 在三个方面: 个人偏好歧视、统计性歧视和非竞争性歧视等。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 的原因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不合理的政策导向等, 我们可以从建立利益 协调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等方面来解决。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歧视 Probe in to Employm entD iscrim in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M assH igher Education FU Baoy ing ( Inst itute o fE ducationalR ev iew, Zhe jiang Norm alUn 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 t: Even though unive rsity unde rg radua tes have en te red a stage W here h ighe r educa tion is w ide ly ava ilab le, still emp loymen t discrmi ina tion a rises am ong the un� de rg radu tes who were conside red as Unusua lly lucky peop le! be fo re� From those orig i� na l sources the re a rose three aspects o f d iscrmi ina tion: ind iv idua l d iscrmi ina tion, sta tisti� ca l d iscrmi ina tion and non- compe titive d iscrmi ina tion� The reasons beh ind the emp loy� ment discrmi ina tion toward undergradua tes inc lude shor t dem and in the em p loymen tmar� ke ,t unreasonab le po licy guide lines, and so on� We can so lve the those p rob lem s by the estab lish ing coo rd ina tion m echan ism, changing ideas abou t jobs, and com p le ting anti- emp loymen t d iscrmi ination law s� Key words: unde rg raduate; emp loym ent d iscrmi ina tion� 中图分类号: G459�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N53- 1203 /C ( 2010 ) 4- 0014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已经成为 一个社会性的难题。从 1999年开始, 我国高校 扩招, 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2002年开始, 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 人 数每年以 60~ 70万增加, 与此相呼应的是就业 率持续下降。据教育部统计, 2002年, 全国普 * 作者简介: 傅宝英 ( 1967~ ) , 女,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副教授。 象牙塔内外� 71��� 通高校毕业生 145 万, 6 月初 次就业率 为 64�7% , 与 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 5个百分点。 2003年毕业生 212万, 就业率本科院校 70% , 高职院校就业率为 55%。 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 280万, 初次就业率本科院校 61�3% , 高职院校 就业率不到 40%。 2005年大学毕业生为 338万, 就业率本科院校为 70% , 大专生为 40%。[ 1 ]这些 数据显示, 我国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 从培养少数精英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 公民个人要求。大学生已不再是 稀罕物 !, 大 学生毕业生必须从 精英化 ! 走向 大众化 ! 就业, 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时代, 与此相伴而生的就业歧视问题, 随之在过去被 誉为 天之骄子 ! 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产生了。 一 � 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普遍存在 国际劳工组织 ∀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 约 # 对 就业歧视 ! 做了界定, 简单地说, 基 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 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 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 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 排斥或优惠视为歧视。! 依据以上观点来看, 近 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普遍存在。 2005 年 12月, CCTV对就业歧视进行了一个网上调 查显示, 有 74%的求职者遭遇过就业歧视。中 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认为, 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 90%以上的招聘广告含 有歧视性条款, 包括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 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如 身高、相貌等等。 2006年 12月 13日 ∀瞭望东 方周刊 # 报道: 中国政法大学会同北大、清华、 人大等高校, 在 2006年 12月 2日以大学毕业生 为主的招聘会上宣传反就业歧视。[ 2 ]目前的一些 招聘会, 设置一道道高门槛, 让不少大学毕业 生有受歧视的感觉。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 正 在愈演愈烈。按照就业歧视的来源看, 目前大 学毕业生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个人 偏好性歧视、统计性歧视和非竞争性歧视等。[ 3 ] 1�个人偏好性歧视。 这种歧视建立在个人偏见基础上, 歧视者 的一种 偏好性口味 ! 或者 爱好 !, 即他们 宁愿放弃生产效率, 也偏向于不与某些特定人 群中的成员打交道。第一, 性别歧视。据中国 教育统计网数据显示, 2007年在相同条件下女 大学生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生的 87�7% , 女大 学生初次就业率仅为 63�4% , 比男大学生低 8�7 个百分点。一项专题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投 入找工作的时间为正常学习时间的 30% ~ 70% , 女生高于男生 8�6个百分点, 但结果是男生就 业率是女生的 2倍。有问卷调查显示, 用人单 位签约时拟付工资低于 3000元的女生比例高达 78�8% , 高出男生 11�3个百分点, 拟付工资 2000元以下的女生占其总数的 64�8% , 超出男 生 14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和事实都说明, 就业 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 就业市场不 仅没有向女大学生提供与男大学生同等数量的 就业机会, 而且在 岗位层次 ! 和 工资待 遇 ! 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4 ]第二, 身高歧 视。有的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公告上, 对求职 者的身高做出硬性规定, 身高未 达标 ! 的求 职者, 连面试机会都被剥夺。某名牌大学刘某, 身高 1�60米, 虽然他品学兼优, 但身高成了他 求职时无法迈过的门槛。他的求职意向是要去 银行, 在递完简历后, 对方都对他表现出很大 的兴趣。可等到约见时, 对方一看他的身高就 高兴不起来了。往往是双方谈几分钟之后, 对 方就直言: 单位有要求, 男性的身高不能低于 1�70米, 否则单位不会接收。第三, 年龄歧视。 对于大多数的大专生、本科生, 求职时年龄不 会成为障碍。而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而言, 容易遭遇年龄门槛。现在很多毕业生招聘会上, 有大部分用人单位将年龄 35岁以下 ! (女性 通常要求 28岁以下 ! ) 列入招聘要求。第四, 其他歧视。比如: 健康歧视、酒量歧视、相貌 歧视等等。 2�统计性歧视。 这种歧视建立在统计基础上, 由于信息不 完全, 用人单位往往将求职者的群体特征推断 为个体特征, 这种做法会使不利群体遭受统计 性歧视。主要表现为: 第一, 学历 (学校 ) 歧 视。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 求职者整体学历 水平提高, 用人单位的条件也水涨船高。据教 育部高教司的统计, 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就 72��� � 学园 Academy 业率跌破最低点, 仅有 30%以下 暂时就业成 功 !。在同等学历的求职者中, 用人单位还往往 对于毕业于不同学校的求职者有着不同的偏好, 那些毕业于国家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显然比毕 业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 青睐, 显然学历 (学校 ) 歧视将求职者的学历、 学校与个人的能力简单对等。在北京大学念博 士的小张到吉林省一高校求职, 一开始, 这所 高校对他倒是很有兴趣。接触几次之后, 渐渐 摸清了小张的底, 一查他的原始学历, 发现这 位博士毕业生在大学本科时读的不是名校, 于 是将其拒之门外。据记者了解, 不少单位在面 试博士和硕士毕业生时, 都会采取这种 查三 代 ! 的做法, 追查本科学历甚至高中的学历。 一旦应聘者本科或高中没有就读名校, 任凭你 学历再高, 文凭的含金量也会降低。第二, 地 域歧视。比如: 笔者在 2006年 12月 16日召开 的国展人才招聘会上, 发现一些单位在招聘展 台上白纸黑字写着 不要东北人 !。当笔者询问 时, 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说: 我们觉得, 东北 人比较冲动, 爱闹事, 所以不准备要。! 甚至有 一家单位干脆宣称不要北京人, 理由是: 北京 人太懒, 有八旗遗风, 总是言过其实等等。 3�非竞争性歧视。 这种歧视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 即 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来说, 放弃用人单位作为 工资接受者假设, 它可以影响工资率; 从供给 方来说, 放弃劳动力匀质性假设, 不仅劳动力 非生产率特征不同, 而且实际生产率特征如人 力资本存量等也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歧视的来 源更为复杂, 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用人单位拥有 某种程度的垄断势力。第一, 户籍歧视。在北 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找工作的毕业生, 在 求职时最容易遭遇到户籍歧视, 招聘广告上的 限本地生源 !、 要求本市户口 ! 的条件让外 地毕业生望而却步。尽管 2009年初国家相关部 门规定, 本科以上大学生可以随地落户, 然而 出于对本地大学生就业率的保护, 像北京、杭 州、南京和上海高校云集的大城市, 很多用人 单位仍然将不持本地户口、非本地生源的毕业 生排除在外。第二, 经验、血液、姓氏等歧 视。[ 5 ]在一些招聘广告中, 常常有工作经验的要 求, 这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其实, 有些职位对经验的依赖并不多, 只要经过短期 的工作环境接触或者培训就可胜任。更令人不 能理解的是血液歧视, 有的公司在招收销售人 员时就要求血型为 O型或者 B型; 还有更为离 奇的姓氏歧视, 有媒体报道, 一位经营布料的 老板在招收营业员时, 拒绝录用一位姓裴的女 性求职者, 原因是因为该女性的姓与 赔 ! 谐 音, 对于生意人来说不吉利。 二 � 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成因 分析 我国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跌再跌, 显 然不是因为人才资源过于旺盛! 在美国和日本,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 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 分别为 35% 和 23% , 而我国仅为 5%。那么, 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 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政府不合理的 政策导向、法律制度不健全、封建思想的影响 等等。 1�利益因素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出 现, 往往是与一些政策以及一些单位的利益相 关。而用人单位永远把持着就业市场的话语权, 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 爱怎么招就怎么招, 别人无权干涉。如此一来, 对于求职者注定一 开始就很被动, 也注定永远受用人单位的限制。 就业市场本是一个公平的地方, 但就业歧视的 存在, 就使得这一公平变得十分的不公平。一 些大学毕业生因用人单位设定的某些带有歧视 的条条框框, 而只能 望洋兴叹 !, 这也使得原 本就业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严重。[ 6 ]亚当 � 斯密认为, 每个人都会考虑各种因素对自己的 利害, 从而趋利避害, 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 用人单位为了在社会中高速、高效、低 成本地运转, 在招录大学毕业生时, 必然会考 虑设置很多条条框框, 用最低的成本招到能为 本单位带来更大利润的人。 2�观念因素的影响。 就业与用人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 有些用 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 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 象牙塔内外� 73��� 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 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 拒收毕业生。另外,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心目 中, 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 在择业时 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一 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不能根据 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 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 目标的调整, 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 活的就业, 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 感, 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就业观。 前几年, 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学子陆步轩做屠 户卖肉的事件, 不正是就业歧视的另一个版本 吗? 在大学毕业生大众化就业的今天, 大学生 作为普通劳动者, 可以在不同的职业广泛就业。 陆步轩做屠户卖肉本无可厚非, 可是, 他的母 校还出面为他说情找工作, 觉得他做屠户亏了, 或者说是丢了北大的面子, 有人还把他与表现 封建时代 ∀儒林外史 # 里的胡屠户相提并论, 这些不都是显现出我们骨子里, 对大学毕业生 从事某些职业的歧视吗? 还有, 一个农村出来 的大学毕业生, 回到农村就业也会遭到质疑甚 至歧视。 3�法制因素的影响。 虽然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原因来自 诸多方面, 但最关键的原因是禁止就业歧视的 法律制度不完善。[ 7 ]第一, 禁止就业歧视立法不 完善。缺少专门规制就业歧视的基本法; 法律 确定的就业歧视范围过窄; 法律的相关规定过 于原则; 缺乏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规定。第二, 禁止就业歧视执法不完善。我国目前没有专门 负责实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保护劳动者免受 就业歧视的机构, 只有劳动行政部门、工会、 法院和仲裁机构等负责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 还有一些指代不明的 有关主管部门 !、 上级 机关 ! 等。这种主管不明、多头领导的执法体 制, 不可能对就业歧视行为进行统一的执法, 无法实现对受害人的有效救济。第三, 禁止就 业歧视司法不完善。普通法中有一条古老的法 谚 有权利必有救济 !。可见救济是权利的核心 要素, 是保障权利实现的手段。必要的司法救 济途径可以令抽象的权利具体化, 让纸面上的 法律现实化。然而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却没有规定公民的平等就业权遭受侵害时具体 的司法救济途径。 三 �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 对策 劳动是公民权利,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 毕业生就业歧视, 会严重扭曲人力资本投资的 正常行为, 如造成社会片面追求高学历, 制约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导致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 阻碍就业市场的优化配置, 损害大学毕业生的 权利和尊严, 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 对整 个社会的平等观念产生严重的冲击等。对此, 我们不能安之若素, 要采取积极的对策。 1�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从现实情况来看, 对反就业歧视宣传最有 利的是高校。很显然作为劳动力供给方的高校, 有其相当现实的利益诉求, 即通过反就业歧视 宣传以消除各种就业障碍, 更大程度地促进学 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反就业歧视活动有双 重的目标: 一是维护社会的公正和人权的平等; 二是促进广泛就业。从学理上看, 两个目标可 以分开实施。可事实上, 一方面, 只要就业压 力还存在, 即便反就业歧视的法规和制度健全, 也不能排除隐性的就业歧视。另一方面, 反就 业歧视意味着实施更加严格的劳动佣工制度。 这显然对用工市场带来负面刺激的信息, 会降 低用人单位雇佣新劳动力的需求和愿望, 反而 不利于促进就业和缓解就业压力。由此看到, 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和促进就业之间有着一种 难以调和的矛盾。[ 8 ]在就业压力上升的情况下, 这一矛盾会更加突出, 寻求缓解之道也变得更 加困难。由这个视角, 我们再审视当前的反就 业歧视运动, 就发现其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 我们认为, 反就业歧视不应是一项孤立的行动, 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把解决就业歧视与促进 就业结合起来。 2�转变就业歧视的观念。 全社会要转变就业歧视的观念, 树立职业 平等与人人平等的就业观念。在多数发达国家, 就业歧视是一条高压线, 触碰者必将伤痕累累, 政治家也经常以反对就业歧视讨好民众。比如, 一些国家报纸上的招聘广告, 大都只写明职位、 74��� � 学园 Academy 报酬等, 很少能看到年龄、性别、身体健康、 国籍、家庭状况等方面的要求。[ 9 ]可见, 反就业 歧视必须加强立法。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 地认识到, 立法易转变观念难, 要想彻底清除 就业歧视的社会土壤, 打破根深蒂固的就业歧 视观念, 必须在全社会普及职业平等与人人平 等的就业观。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要消除各种 就业歧视, 大学毕业生应当把握时代脉搏, 主 动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 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兼顾国家的需要, 自觉端正就业观。国家要创 设 不拘一格降人才 ! 的环境, 否则, 一个国 家又何谈兴旺, 何谈昌盛? 真正体现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唯才是举应该成为选人的核心。 3�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我国要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设立 禁止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 10]第一, 建立与完善 反业歧视的立法规制。制定禁止就业歧视的基 本法; 扩大就业歧视保护范围; 出台配套法规 及司法解释; 明确就业歧视行为的法律责任。 在美国, 按照法律, 雇主招聘时不可以对年龄、 肤色、性别、种族、宗教信仰、国籍、个人身 体素质、家庭状况等提出问题, 甚至在面试时 所提问题, 也不能涉及这些内容。第二, 建立 与完善就业歧视的执法规制。设立禁止就业歧 视的专门机构; 加大禁止就业歧视机构执法力 度。美国、英国等国家都设有公平就业委员会 此类专门针对就业歧视的机构, 美国平等就业 委员会平均每年处理超过 70万件就业歧视控诉 案件。2000年 6月, 就职于巴博汽车销售公司 的 7名阿富汗籍员工, 被许多同事称为 恐怖 分子 !。公平就业委员会经调查认定, 巴博汽车 销售公司伤害他人自尊, 违反 ∀民权法案 #, 必 须赔偿 7名穆斯林员工 55万美元。第三, 建立 与完善就业歧视的司法规制。扩大法院受理案 件范围; 采用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在美国, 我 们无法找到这种公开的就业歧视的案例, 因为 在美国任何政府部门招收公务员, 或者企业招 收员工时, 不敢如此露骨地挑战法律。在西方 国家, 用人自主权不是一个无限的权力, 它要 受到法律的限制。祖布雷克女士曾是华尔街瑞 士银行的一名雇员, 因被男上司认为 又老又 丑不能胜任工作 ! 而遭解雇。祖布雷克女士提 起 性别歧视 ! 诉讼, 法院判决瑞士银行付给 祖布雷克女士 2900万美元赔偿金。 参考文献 [ 1] 魏雅华 �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 亟需反就业歧视法 [ DB /OL ] �h ttp: / /www� hn� x inhuanet� com /2006 - 02 /28/ content_ 6342398� htm, 2006- 2- 28� [ 2] [ 6] 夏余才 � 就业歧视遍布 就业面前我们应该人人平等 [ DB /OL ] � http: / /www� jyb� cn / comm ents / index /sy jx / t20061214_ 54827� htm, 2006- 12- 14� [ 3] 佚名 � 就业歧视现象的原因 [ DB /OL ] �http: / /w enda� ch inaba ike� com /h tm l/20104 /q1597810�h tm ,l 2010- 3- 20� [ 4] 佚名 � 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 DB /OL ] � http: / /www�women� org� cn /a llnew s/02/2995�h tm ,l 2010- 6- 23� [ 5] 彭晓芋 �论就业歧视 [ DB /OL ] �http: / /www� hbver� com /A rtic le/ ygqs/w qss/200405 /2831�h tm ,l 2004- 5 - 20. [ 7] [ 10] 陈雷 �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 [ J] �中南论坛, 2009 ( 4) � [ 8] 于德清 �反就业歧视就能摆脱就业高压怪圈? 中国经济时报, 2006- 12- 15� [ 9] 佚名 �反就业歧视, 政府机关要做表率 [ DB /OL ] � http: / /www�huax ia� com /w c / sssb /2006 /00553134� tm ,l 2006- 12- 14�
/
本文档为【就业歧视论文: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