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戏剧影视文学论文: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戏剧影视文学论文: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2011-01-08 6页 pdf 286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7911

暂无简介

举报
戏剧影视文学论文: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2010年 6月 第 8卷 � 第 2期 浙 江 艺 术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ourna l of ZhejiangV ocationa lA cademy of A rt June, 2010 V o l�8� No� 2 收稿日期: 2 009�09�14 作者简介: 叶志良 ( 1964� � ) , 男, 浙江杭州人,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教授, 从事戏剧影视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杭州 � 311231 ) � 邹贤尧 ( 1965� � ) , 男, 湖北仙桃人,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
戏剧影视文学论文: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2010年 6月 第 8卷 � 第 2期 浙 江 艺 术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ourna l of ZhejiangV ocationa lA cademy of A rt June, 2010 V o l�8� No� 2 收稿日期: 2 009�09�14 作者简介: 叶志良 ( 1964� � ) , 男, 浙江杭州人,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教授, 从事戏剧影视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杭州 � 311231 ) � 邹贤尧 ( 1965� � ) , 男, 湖北仙桃人,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授, 从事戏剧影视文学的教学与 研究工作。 (金华 � 321004 ) 文章编号: 1672�2795 ( 2010) 02�0081�06 叶志良 � 邹贤尧 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 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设置, 大致分为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和职业类院校三种情形。基 于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在文化大省建设的基点上 , 实现专 业建设与文化建设、专业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专业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相 结合, 进而优化课程结构, 更新课程,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 建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模式。 关键词: 戏剧影视文学; 专业建设; 原则 中图分类号 : G710�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Curricu lum System and Develop ingM ode of theM ajor of L iterature on Drama and Film s Based on the Con struction of Culturally�strong Province YE Zhi�liang, ZOU X ian�yao Abstrac:t Them ajor of literature on dram a and film s can be found in three kinds of educational inst itu� t ions, nam ely art academ y, com prehens ive university and vocat ional college. Based on the construct ion of cu ltura lly�s trong prov inc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develop ing m ode of the ma jor o f literature on dram a and film s should com binem ajor construct ion w ith culture construction,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 ance of intang ible cu ltura lheritage and cultura lqua lity education. M oreover, we should optmi ize curricu� lum structure, update curriculum content, strengthen the cons truction of tutor team, and develop com � pound and practical ta lent tra iningm ode. Key wo rds: literature on dram a and film s; m ajor construction; pr inc iple 新中国成立 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年来, 中国的艺术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戏剧影视文学 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 迈入 21世纪后, 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 读图时代 !, 掌握一定的戏剧影视艺术与技术知识成为必需。 新的 文盲 ! 的界定已经不是对文字盲见, 而是对影视戏剧等传媒文化的无知。影视等传媒成为现代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8卷 人接受各种知识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 的世俗仪式。而广大青少年是当今和未来的传媒文化的主要受众, 对他们实行必要的影视等大众传媒 教育变得迫切。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 戏剧影视等大众传媒教育被纳入大专院校的教学体系, 全国各 类院校争开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一时间戏剧影视艺术的教育方兴未艾、蔚为壮观。浙江省的相关高校 也相继开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招生与培养, 并按照各自不同的定位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培养模式 的探究。 一 考察目前全国各类高校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建构, 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是艺术院校类, 如中央 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 这类学 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主要是传统的电影 /戏剧专业 , 包含 编、导、表、摄、录、美 !, 即戏剧影视 文学、电影导演、表演、摄影、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 ; 也涵盖电视专业, 包括播音与主持 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相应的教育模式是以纯粹的专业为核心贯穿教学始终。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 其专业课全部为系定必选课或必修课, 各系之间的差别很大 , 如其电影剧作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是按照 理论和实践相配合设计的同为六个学期的电影剧作理论技巧、电影剧本写作两门课。二是综合性院校 类 , 如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 其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格局的形 成是渐进式的: 先是开设一门以上的影视选修课程, 如电影鉴赏、电影评论、电影分析、名片欣赏等, 然后在非影视专业如中文专业、电教专业中设立戏剧影视方向。在 20世纪 90年代初的北京师范大学和 华东师范大学中最早建立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 就是在渐进式基础上形成的专业, 处于介于艺术与文 学之间状态。三是职业学院类, 如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 强化职业教育的特征, 在进行戏剧影视专业课程设置时 , 做到文化理论教育功能化, 专业教育实践化 , 教学过程活动化 , 打 破普通高校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的设置模式, 采用更具高职特征的教育模式 � � � 文化 基础课、表演 /导演等基础课、表演 /导演等实践课 !。总的说来, 戏剧影视等专业目前基本上是以本专 科院校、独立或二级院校形态、或综合性院校的特色专业形态存在着, 用王志敏的话说 , 影视专业形 成了在内容上涉及艺术、中文、新闻、传播、广告 , 乃至计算机、文化管理等多学科交互渗透 ; 在建 制上包括了学院、系所、专业、方向等多层级交叉建构的复杂局面 ! [ 1]。 三种格局中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既有它们相同的地方, 也体现出彼此之 间由于定位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明显差异性。如第一类中的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 标为: 面向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及其他相关部门, 培养熟练掌握传媒策划原理、编剧基本理论, 具有较 强的影视剧脚本写作、编辑、节目编导能力 , 从事戏剧影视文学、文案创作和评论工作的复合型高级 专业人才。与之相适应的主干课程为 : 文艺美学、文学文体写作、外国戏剧研读、戏剧剧作分析、影 视剧作分析、电视剧剧本写作、电影剧本写作、电视文案写作、电视剧创作、电影艺术概论、电影导 演、影视剧改编、专片创作、纪录片研究、视听语言、摄影艺术、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电视 节目策划等。而第二类中的浙江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 培养目标为: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具有戏剧影视理论知识和审美水平 , 熟悉文化市场规律, 能从事戏剧影视文学编导、创作、、编 辑、评论、教学及文化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与之相适应的主干课程为: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戏剧 戏曲剧本写作、影视剧本写作、影视艺术概论、电视解说词写作、视听语言、戏剧艺术概论、中外戏 剧史、中外电影史、网络传播等。同样以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为宗旨, 课程之间也有部分相同, 但因 为学校之间定位、文化乃至地域、需求的差异性, 各院校呈现出培养具体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差异。 尽管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但当前戏剧影视文学 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 正经历着多元化教育市场与人才市场的竞争 , 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尤其是 ∀82∀ 第 2期 叶志良 � 邹贤尧: 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 由于学校层次间的差异和学校性质的不同、培养学生目标 的不同、所在学校的地域及政策因素的限制等等, 其建设与发展任重道远。 二 浙江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建设, 同样处于如上格局之中, 并呈一种动态发展趋势, 有诸多亟待改 革与完善的地方。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 如何在众多的院校 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 我们的设想是 一个基点 , 三个结合 ! 原则 , 这就是以文化大省建设为基点 , 以 三个层面的结合, 来推进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 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即构成文化建设。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 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的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 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 , 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 陶冶人们的情操,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化建设 ! 的媒介 � � � 最新科学技术, 形式 � � � 健康的文学 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 功能 � � �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都与戏剧影视文学学科达成某种契 合。无论是这一内涵层面还是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层面 , 都要求我们将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建设与文 化建设予以高度结合。 经由这样的结合,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进一步改变杂 而乱的局面 , 将比较大而空的培养目标变得相对切近与切实 , 这是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明确地服务于 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增强浙江省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的需要。浙江省委、省政府在谈到浙江省文化大 省建设时, 特别强调了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是浙江大力发展服务业 , 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之一。这其实也明确了我们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方向, 戏剧影视 文学专业的性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联系最为紧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积极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 视、网络传输等高新技术, 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 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大力发展软件、影视、动漫、广 告、数据处理、网络出版等创新产业。这些都应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设置的目标定位。 经由这样的结合,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建设有了更为扎实的依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的建议 ∃ [ 2]中, 提出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 要求: 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 , 推动有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这个第一次 将 文化产业 ! 写入中共中央文件的文本中, 有关文化产业的阐述内容十分丰富。第十五部分指出, 要 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 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 !。在此基础上专门就文化建设拟 订的 #国家 十一五 !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 以及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 ∃, 都大力促进了全国及我省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 我国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图 书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艺术培训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可以说, 文化产业是 20世纪也将是 21世纪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这些都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与大环境、政策依托与文化依托。 经由这样的结合, 专业建设步入更具动态的格局。专业建设将进一步打破学院派的封闭状态 , 向社 会敞开, 并与社会发展保持紧密同步, 根据社会发展动态、文化建设动态即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 式。把握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后我们知道, 在 #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 ( 2001� 2020年 ) ∃[ 3] 关于 文化产业要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成为文化大省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 大 , 文化生产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省 GDP中的比重有较大增长 , 成为新的经济 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 的推动下, 各地也纷纷提出建设 文化大市 !、 文化大县 ! 的口号, 并采取了一 系列的措施 ,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如东阳市横店镇 , 建立了文化部唯一一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 ∀8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8卷 吸纳国内外影视界文化人士 , 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投资、发展, 呈现出十分兴旺的发展势头。显然,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无疑有利于我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有利于我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 式的改变, 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开发我省的人力资源, 采取可持续的 发展模式, 扩大就业。而就文化产业的特性而言, 其对高新技术有极强的容载力和吸附力。产业中的 广播影视、出版印刷、网络传播、新闻传媒、文化娱乐, 既能成为高科技成果的终端载体, 也能依托 高科技力量扩张自己的市场优势。这样的发展趋势、市场形势、产业模式都是我们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与人才培养计划要随时借鉴的重要参照, 这种参照依赖于与文化建设动态地、开放地结合而获得。 二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数千年来, 特别是农耕文明渐次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我们的祖先共同创造的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是中华民族情 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教育传承迫在眉 睫 ,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势所必然。由于长期以来西化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引导, 高等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价值认知与重视,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学科还很缺乏。 容忍这种漠视和缺乏维持下去, 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 会导致更趋严重的民族文化身 份认同危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育体系应该改变这种局面 (这种改变正在或已然发生 ) , 而戏剧影视 文学专业的出现适逢其时, 应该参与其间。因此, 我们在制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计划时, 应该考 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因素,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民间戏曲、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本身就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这样的结合带来双向效应: 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而言, 它获得了一个新 的拓展的维度; 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 它得到了一些新的承载体, 如影视、网络等现代媒介。 这样的结合使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承担了或说帮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和传承基地分担了一 个教育功能 , 即向青年学生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 培养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意识, 增强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 增进他们对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风民俗等的了 解与兴趣, 对于他们今后传承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 , 发展中外文化交流, 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 这样的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相对稳定的承载媒介和相应的生动形态, 也就是说 , 戏剧 影视文学专业用现代传媒承担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保护功能。如将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民俗 节目、民间工艺制作成纪录片, 以影像的方式留存 ; 如参与各种 原生态 ! 的大型艺术表演, 展示各 地的民俗风情; 如在电影、电视的剧情里将各种民俗编排进去, 让民俗民风在生动的故事中呈现 ; 如 培养地方戏曲演员 , 师承戏曲前辈或民间艺人, 将民间戏曲的唱法、演法等传承下去。这些都使我们 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直接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来 , 以上种种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现代物化形态, 又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建设的成果形态。这样一来, 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 在现代传 媒上得以延续。同时 , 它也促进了高校观念的改进 , 那些过去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被阻隔在院校大 门之外的优秀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 , 获得了身份认证, 得到了它们原本应该有的重视。 三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文化素质这一概念指的是人通过社会实践 , 社 会文化沉淀于人的内心世界 , 又外现于人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心理性格和气质修养等 方面, 从而形成人的精神风貌。它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 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具体到对大学生而言 , 文化素质包括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历史知识常 识、哲学思维能力、艺术审美修养和自然科学思维。这些素质是通过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 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 即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 不断地将知识升华和转 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活动过程。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总体目标 , 它的实施为戏剧影视文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后者显然应 该围绕着这个总体目标展开。同时, 戏剧影视文学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切入口和重要组成部 ∀84∀ 第 2期 叶志良 � 邹贤尧: 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分 , 它相对于别的专业、别的教育方式更为感性直观、更为有效、更易于接受、更具有活力, 它以渐 进的、生动感性的、打动人的方式, 影响、提高和改进着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 以形象化的手段 承担了教化功能; 又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提高人的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还因为愉 悦性情、净化心灵, 培养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 而提高了人的心理素质, 从而使由知识、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整合而成的内在品质得到良好的表现。 上述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 无疑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要实现这一 理想 !, 需 要改变几种现象、实现几种转变。改变重专业轻人文、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实际知识轻道德精 神等现象, 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素质教育 , 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实和提升专 业教育。实现由注重专业对口教育向注重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 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转 变 , 由注重单纯的学科系统性向注重综合性培养转变。针对演艺界重艺轻德、素质低下等现象, 这种 改变 ! 与 转变 ! 显得十分重要。这种 转变 ! 可以经由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达到: 如在专业目录的 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将重复较多、分量偏大的专业内容压缩, 课程进行整合 (以 电影课程为例, 影视艺术概论、电影理论、影视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视听语言、中外电影思潮、西方 电影思潮、中国电影思潮、世界电影史, 等等, 内容重复、交叉的比重过大 , 学生在大一的某一门课 程里学过的 , 在大二的另一门课程里又炒一遍剩饭, 影响教学效果, 也浪费掉许多时间 ) , 合理安排课 时和课程分量, 拓宽专业口径, 充实文化素质课程 ,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 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 精力去拓展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真正发挥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三 此次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涉及两个特殊性的前提: 一是文化大省建设需要的特殊性, 二是非艺术院校背景下的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 这两个前提下, 探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结构和具体构成, 培养人才的方法和人 才的规格。因此, 如何在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的背景下做浙江省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的文章, 如何 在非艺术院校中开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育的空间, 如何培养适应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社会需要的 合格人才与如何设计一套既适应社会需要又符合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 , 都显得十分重要。在 一个基 点 , 三个结合 ! 的原则上,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 宜在如下几方面做好文章: 其一, 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专业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一般是指为了实现某一专业培养目 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是一 切教学活动的中介。目前, 浙江省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形势较好, 每年录取人数增加, 在规模扩大 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 如何在确保原有课程框架的前提下调整课程结构, 争取有限教学 时间的效益最大化 , 以顺应新的形势 , 成为最急迫的问题。我们的设想是: 首先, 维持学业课程原有课程门类与学分数量, 适当调整专业课程与综合素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与专业选修课程的分量。其中原有的专业课程继续占有一定比例 , 按照专业的艺术定位, 适当增加艺 术课程。专业选修课则采用菜单方式 , 导师每人提供一门特色课程, 供学生自主选学。 其次, 强调 应用型 ! 原则, 突出实践课程的比重。从目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看 , 基 本忽略了实践操作课程的开设, 有的虽有类似的安排, 但形同虚设。因此, 根据专业的特殊要求 , 我 们不但要进一步突出实践课程, 而且要丰富实践课程的类型, 开发戏剧影视编辑、戏剧影视摄制、戏 剧影视制作等实践课程,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二, 更新课程内容。 ∀85∀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8卷 在改革课程结构的同时, 进一步更新课程的内容。比如弱化大量 公共课程 ! 的一般性课程内容, 结合专业的内容, 突出必修、选修课程的专业特色 , 又结合文化大省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 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设计相应的选修课内容, 突出 复合型 ! 原则。 设想是: 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作为艺术教育专业的需要, 大胆进行学科课程整合, 即将联系紧密 的课程结合起来, 尤其是涉及文化大省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 通过 协商调度, 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课程内容体系。 其三, 开发系列专业教材。 目前国内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材繁多, 尤其是教材建设的自主化, 凸显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 体系的纷乱 , 教材建设甚至与实际的状况严重脱节。基于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的教材建设 , 应着重考虑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学科适应性 , 及其教育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联合 各方面的专家学者 , 共同开发专业化、系列化和特色化的教材。按照学校专业的定位与需要, 建设有 水平、有质量的适应浙江省学生专业发展的专业教材。 其四,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现有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学术型教师, 只有少部分教师具有从事该专业相关领域实践的背景。 因此, 同样本着 应用型 ! 原则, 导师队伍建设主要将集中在两个方面, 组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理 论加实践的教学团队。 这两个方面是, 一是 走出去 !, 选派大学教师到基层单位进行指导与实践, 切身感受、了解该专 业的改革思路与方向 , 把握戏剧影视文学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二是 请进来 !, 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的人员进入学校进入课堂, 并请他们进行示范与讲座。 其五, 建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影视产业和相应的动漫、网络出版等产业是知识密集度、资金密集度、科技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很 高的重要文化信息产业, 相应地要求影视业、动漫业等的人才是 一专多能 !、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 业人才, 既精通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 又懂得广告学、传播学、市 场经济学等。这要求我们既培养适应专业艺术表演市场的专业人才 , 又培养各级各类学校艺术师资市 场的师资人才, 还培养适应文化管理市场和艺术经纪人市场的艺术管理人才, 以此适应更多、更为巨 变的竞争市场环境 , 满足更为多元的需求, 赢得更多的受众。这正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化大 省建设相结合、专业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 1] 王志敏, 赵楠 �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 [ J] �艺术百家, 200 9 ( 2) � [ 2]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 J] �中发 %2006& 16号 � [ 3] 浙江省委 �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 ( 2001� 2020年 ) [ J] �浙江政报 , 2006 ( 2 ) � ∀86∀
/
本文档为【戏剧影视文学论文: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