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禹贡》黑水及其相关诸地考

2011-01-09 19页 pdf 1MB 8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0073

暂无简介

举报
《禹贡》黑水及其相关诸地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 《禹贡 》黑水及其相关诸地考 徐 南 洲 《禹贡 》黑水在哪里 , 汉唐以来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清人胡 渭撰 《禹贡锥指 》, 以阂博渊深著称 , 也难免有 “ 唯黑水原委杳无 踪迹 ” 之叹 , 并以为 “ 不如网疑之为得也 ” ① , 持态严谨 。然而 , 此 黑 水之地望不 明 , 非特有碍于相关史实的辨析 , 亦且影响 《禹 贡 》在地学上的价值甚矩 。 近人写地学史 , 专立 “ 《禹贡 》地理的 虚实 ” 一章 , 所谓虚假者 , 主要即以黑水为说 。 又称 “ 黑水本身的 ...
《禹贡》黑水及其相关诸地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 《禹贡 》黑水及其相关诸地考 徐 南 洲 《禹贡 》黑水在哪里 , 汉唐以来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清人胡 渭撰 《禹贡锥指 》, 以阂博渊深著称 , 也难免有 “ 唯黑水原委杳无 踪迹 ” 之叹 , 并以为 “ 不如网疑之为得也 ” ① , 持态严谨 。然而 , 此 黑 水之地望不 明 , 非特有碍于相关史实的辨析 , 亦且影响 《禹 贡 》在地学上的价值甚矩 。 近人写地学史 , 专立 “ 《禹贡 》地理的 虚实 ” 一章 , 所谓虚假者 , 主要即以黑水为说 。 又称 “ 黑水本身的 部位不明 , 其定界作用有名无实 ” 云云 ②。所以 , 本文拟对黑水重 新探讨 , 连带而及的地名和问 , 也一并提出来 , 谨向大方之家 求教 。 经文谈及黑水者有三处 “ 华阳 、 黑水惟梁州 。 ” 九州章 “ 黑水 、 西 河惟雍州 。 ” 九州章 “ 导黑水 , 至于三危 , 入于 南海 。 ” 导水章 可知欲定此黑水 , 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 , 黑水必为雍 、 梁 ① 《禹贡锥指 · 略例 》。 ② 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 》上册 , 第二章第二 、 三节 , 商务印书馆 年版 。 二州共有的边界 第二 , 必流经三危之地 第三 , 黑水的一端必 与南海相接或相邻 。 此三者缺一不可 。 根据不完全的资料 , 古今治 《禹贡 》探黑水者约有八说 一 说黑水为疏勒河或其支流党河 。二说黑水为流经青海 、 甘肃 、 内蒙 的黑河及弱水 , 亦即张掖河 。三说黑水即大通河 。 四说黑水即金沙 江 。五说黑水就是怒江 。六说黑水为雅鲁藏布江或伊洛瓦底江 。七 说黑水实系澜沧江 。八说黑水本是古人假定的河流 , 实际并不存 在 。按 , 前七说都难以满足上述三条件 , 或得于此而失于彼 , 或竟 全不相合 , 故而出现第八说 。但是第八说虽可作为一种认识 , 但从 探求角度看 , 等于没有说 。 比较而言 , 前七说毕竟各有所据 , 虽未 能成为共识 , 却为我辈后学提供了研讨的参考 , 其得 、 其失都可 资借鉴 。前人覃思苦究 , 功未可抹 。 按照经文涵定的上述三条件 , 本文以为此黑水应该是现今甘 肃的挑河 , 其证有四 挑河与经文黑水的地理方位完全相合 , 此第一证 。 雍 、 梁二州的疆界 , 前人 已大体认定 。西河即今山 、 陕之间的 “ 龙门之河 ” 。华阳即华山之阳 , 远古多称秦岭为华山 , 故华阳泛指 秦岭以南之地 。 据此华阳至黑水 、 黑水至西河的界定 , 此黑水无疑 是雍 、 梁西部共同的边界 。所以 《尚书 ·孔 氏传 》称 梁州 “ 东据 华山之南 , 西距黑水 ” 雍州 “ 西距黑水 , 东据河 , 龙门之河 ”。其 他各家 , 如郑康成所注 ①也大体相同 , 并无方位上的差别 。 上述黑 水七说 , 也不离我国西部 , 或在西北 , 或在西南 。但前三说虽在雍 州之西 , 却与梁州无涉 后四说位于梁州西南逃远 , 与雍州了不 相属 。故此七水都不在雍 、 梁相接的西部界上 , 与经文涵定的第一 条件不符 , 难以称为 《禹贡 》黑水 。 ① 详见 《公羊传 》庄公十年疏引郑玄注 。 · 前人未能找到两州西界上的黑水 , 主要原因大约有二 。 一是囿 于成说 。 《禹贡锥指 》指出 “ 诸家遵 《孔传 》, 谓出雍历梁 , 入南 海 , 为二州之西界 。故其说穿凿支离 , 不可得通 ” ①。 《孔传 》原文 是 “ 黑水 自北而南 , 历三危 , 过梁州 , 入南海 。 ” 若据此以求 “ 自北而南 ” 流贯二州西境的黑水 , 委实无法寻得 , 因为本来就没 有这样一条水流实体 。诸家或因此而不顾第一基本条件 , 另辟蹊 径 , 甚至探求于所谓 “绝域 ” 之地 , 也是可以理解的 。 原因之二 , 未能从雍 、 梁两州基本的地理关系着眼 , 去理解 西部共同边界的涵义 。按经文 , 两州的地理方位是雍北 、 梁南 , 大 体平行排列于秦岭的两侧 。 因此 , 所谓共同的西部边界 , 既可能是 南北纵向的河流 , 也可能是东西横向的界水 。现在既然找不到 自北 而南贯穿雍梁的黑水 , 便应该在梁州西北与雍州西南的接合部去 寻求横 向的黑水 。检舆图地志可知 挑河上游及 白龙江上游就是这 样的横向水流 。 细审经文 , 除已涵定黑水为二州的 “ 界水 ” 外 , 还可看 出西 倾山实为雍 、 梁西部的 “ 界山 ” 。 梁州贡道 “ 西倾因桓是来 , 浮于 潜 , 逾于河 ” 云云 。桓水即白龙江 , 古代又名垫江水 , 在梁州西北 边境 。可知西倾山也必在梁州西北 , 贡品由此启运 , 即是明证 。但 西倾山势绵延 , 范围甚广 , 故导 山章又记有 “ 西倾 、 朱围 、 鸟鼠 至于太华 ” , 鸟鼠 、 朱国为雍州西南名山 , 西倾必也在雍州西南 。 郑康成说西倾为雍州之 山 ② , 可证 。西倾在雍州西南 、 梁州西北 , 天 然是此二州之 “ 界山 ” 无疑 。 西倾为界 山 , 黑水为界水 , 都在梁州西北及雍州西南 , 故此 山此水必相邻相接 。这一地理关系也是确定黑水地望的重要 “ 坐 标 ” , 现用来检验挑 、 桓二水的地理条件 现在的挑河 , 发源于甘肃碌曲县西南西倾山及其支脉李恰如 ① 《禹贡锥指 》卷九 。 ② 《水经 ·桓水注 》。 山南麓的代富桑草原 , 先是十数条小水 , 与野马滩河汇合后方称 为挑河 ①。 自此向东流至今眠县为上游 , 再转向北流 , 至今临挑县 南境为中游 , 继续北流至兰州市以西刘家峡附近入于黄河 , 全长 约“ 公里 。眠县以西的上游约长 公里 , 占全长的二分之一强 。 从 《元和郡县图志 》可以看出 唐代于挑河上游 自西而东所置的府县有 挑州所辖的广思镇 在今碌曲县东北 、 美相县 今临潭县 、 安西府 临潭县东 、 临 潭县 今卓尼县西 、 挑河南岸 。眠州所辖的溢乐县 今眠县 , 秦 汉的临锣 。 以上城镇 , 《元和志 》都称为 “ 禹贡雍州之域 ”。 白龙江即桓水 , 发源于碌曲郎木寺境西倾山东面的豆格拉布 则峰北麓草原 , 不久即流入四川若尔盖县境 , 之后再入甘肃迭部 , 流经舟曲 、 武都到文县与白水江合流 ‘其上游与挑河上游平行 , 两 岸唐代所设城镇有 叠州所属的合川县 迭部 、 常芳县 迭部县 东南 、 良恭县 宕昌县 良恭镇 等 。 《元和志 》则记为 “ 禹贡梁 州之域 ” 。 由此可见 , 挑河实为雍州西南的天然 “ 界水 ” , 而白龙江则为 梁州西北的夭然 “ 界水 ” 。 此两水又都发源于二州的界山西倾 , 必 然与之相接 。 因此 , 挑河与白龙江上游都与经文所记的黑水地理位 置相合 , 都可以称为黑水 。但经文已定白龙江为桓水 , 所以此黑水 非挑河莫属 。 其实 , 挑字本来就有 “ 界水 ” 之义 。 甲骨文有 “ 宝次犷, 字 , 唐兰 、 于省吾两先生皆释为挑 , 于先生说 “ 象两人背水而逃 , 有分别之 义 ” , 又说兆为挑之本字 , 甲骨文挑为地名及水名 ②。按《说文 》解 字曰 “ 此 , 分也 。 ” 段注 “ 此即今之兆字也 , ” 可从 。又解姚字日 “ 畔也 。 为四畔 , 界祭其中 从土兆声 。 ” 段注 “ 畔者 , 田界也 ” 。 ① 《甘南藏族 自治州概况 》第 、 页 , 甘肃民族出版社 年版 。 ② 唐兰 《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 》第 页 于省吾 《殷契骄枝三编 》第 、 页 。 《尔雅 ·释言 》 “ 兆 , 域也 ” 。郝鳃行笺疏 “ 是凡界称域矣 ” 。 归结上 述 , 挑的本字为兆 , 有分别 、 分界之义甚明 。 甲骨文之桃象两人相 背而立 , 以水为界 , 此即 “ 界水 ” 也 。而姚则系以土埂为田界 。 甲骨 文之挑水 、 挑地虽不可确考 , 但 《春秋 ·嘻公八年 》、 《左传 ·庄公 二十七年 》之挑地 , 则可知其临近山东之古大野泽 。 《左传 ·昭公 元年 》之挑水为山西谏水的上源 , 也临近古之台释泽 。联系此甘肃 古挑水亦发源于南海古湖 详后 , 岂偶然哉 。 又 , 谏水与汾水为 平行相邻的两条水流 , 其地形与挑 、 桓二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汾 、 谏二水或昔 日也当为界水耶 故疑此挑水即挑河之得名 , 或在 《禹 贡 》成书之后 , 取其 “ 界水 ” 之义也 。 古之三危山 , 在现在的挑河流域 , 与 “ 导黑水 , 至于三危 “ 相合 , 此第二证 。 三危山的地望 , 前人亦多争议 , 概言之 , 约有三说 其一 , 三危在敦煌说 。这是 因古有 “ 瓜州在三危 ” 之传闻 , 而 汉代杜林认为瓜州在敦煌的缘故 。杜林说 ‘洲 指敦煌 之贡物 , 地 出好瓜 , 民因氏之 瓜州之戎 , 并于月氏者也 ’, ①。此后 , 杜预注 《左传 ·襄公十四年 》、 郭璞注 《山海经 · 西次三经 》以及 《括地 志 》、 《元和 志 》、 《禹贡锥指 》诸书 皆从其说 。 如 《括地志 》云 “ 三危 山有三峰 , 故曰三危 , 俗名卑羽 山 , 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 里 。 ” 《太平御览 》卷五 引 《西河旧事 》同此 , 惟卑羽作升雨 。 此说影响甚大 , 凡定黑水于疏勒河 、 张掖河 、 大通河者 , 或 即以此为据也 。然而 , 只凭 “ 地出好瓜 ” 便定其为 “古瓜州 ” , 未 必可信 。 甚至瓜州之戎的瓜州是否为地名 , 也有待商榷 。所谓 “ 民 因氏之 ”、 “并入月氏者也 ” , 也是杜林一家之说 , 并无证据 。顾领 刚先生所撰 《瓜州 》一文 , 五破敦煌有古瓜州之说 , 举出 “ 瓜州 ① 《水经 · 禹贡山水泽地在所注 》三危山在敦煌南条 。 戎 ” 的遗裔至今尚有存于秦岭南北坡者 , 言之凿凿 , 辩析精当 , 有 破有立 , 实为不易之论 。敦煌既非古之 “ 瓜州 ” , 当地人所称之卑 羽 山 , 也并非 《禹贡 》之三危 山 , 甚明 。 其二为滇藏说 。此说以牵合所谓 “ 黑水流入南海 ” 为特点 。如 曾运乾从陈澄之说 , 以怒江为 《禹贡 》黑水 , 为圆满计 , 遂称怒 江南入之萨尔温江为三危 , 称 “ 三危 ” 是 “ 萨尔温 ” 的转音 。并认 为 从怒江经萨尔温江 , 流入印度洋之安达曼海 , 即是 “ 导黑水 , 至于三危 , 入于南海 ” 者也 。 然而 , 萨尔温江既不在雍州 , 与经文 不合 又是水体 , 与三危山不伦 。诚然 , 如 《吕览 · 求人 》、 《淮南 子 ·时则 》也有 “ 三危之国 ” 的称呼 。但所谓三危国 , 是指三危山 的居 民三苗氏族部落之活动范围而言 。载籍全不见有 “三危水 ” 之 说 。 较早的 《山海经 ·西次三经 》却有专记 “ 三危山 ” 的文字 , 称 其地域 “ 广员百里 ” , 可证 。 《庄子 · 在肴篇 》也说 “ 投三苗于三 咙 。 ”蜿字即寓有高山峻岭之义 。 可见三危未可以水流充之 。 《史记 ·五帝本纪 》云 “ 迁三苗于三危 , 以变西戎 ” , 如三苗居于萨尔温 江 , 将何以称其职 。故此说不可信从 。 又如樊绰 《云南志 》, 为了证成丽江为 《禹贡 》黑水 , 指拉萨 的布达拉 山为三危山 。对此 , 王鸣盛的 《蛾术篇 》、 匡履祥的 《盘 临斋遗稿 》等已 申驳甚详 ① , 兹不具论 。 其三为鸟鼠说 。 郑康成 曰 “ 《河图 》及 《地说 》云 , 三危山 在鸟鼠西 , 南与岐山相连 , 当眠山 , 则在积石之东南 ” ②。 《汉书 · 司马相如传 》注引张揖云 “ 三危山在鸟鼠之西 , 与眠 山相近 , 黑 水出其南破 。 ” 《续汉书 ·郡国志 》陇西郡首阳县条下刘昭 自注云 “ 《地道记 》曰 , 有三危 , 三苗所处 。 ” 汉之首阳即今甘肃渭源县 。 此说虽出自纬书 , 或本 民间省旧 传言 , 但所记地名如鸟鼠气眠山 、 ① 转引自赵 吕甫《云南志校释 》第 一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版 。 ②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 》卷三 “ 三危既宅条 ” 注文 。 。 。 积石等皆见于经文 , 可资稽考 。 顾先生所说 “ 瓜州戎 ” 遗裔尚有居 于洋县至宝鸡 、 天水麦积山一带者 , 距鸟鼠山甚近 , 与 “ 瓜州在 三危 ” 之说不谋而合 。故鸟鼠说较其余诸说 , 最可信从 。 三危山既在鸟鼠山之西 , 其位置当在今渭源 、 临挑与西倾山 之间 。 这一带唯有挑河流经其地 , 故 “ 至于三危 ” 的黑水也应当是 挑河无疑 。此第二证也 。 年代代远 , 山川易名 , 三危山实难具体指实 , 本文提出不成 熟的意见 , 仅供参考 。 三危的地域甚广 , 今甘南羌族 自治州境的大石 山 、 莲花山和 腊利大山 , 可以作为拟议中的三危 山的三峰 , 即三苗住地的主要 标志 。 大石 山在今临潭县新城以北十华里处 , 唐以前称为雾露山 , 清 代名石岭山 。 《清一统志 》巩昌府山川 “ 石岭 山 , 在挑州厅 今 新城 北十五里 。 旧志 ‘山势峭拔 , 草木不生 夕 。 按 《元和志 》‘雾 露山在美相县北十里 ’ , 即此 。 ” 此 山海拔 米 , 多石灰岩矿 其 南峰玉笋山 “ 在挑州厅北五里 , 极高峻 , 登之可望数百里 。 ” 莲花山在临潭北境 , 层峦叠嶂 , 山势回曲 , 常年有云雾缭绕 , 山中奇峰突兀 , 谷深洞险 , 道路峭窄 , 实为易守难攻之地 。海拔 公尺 , 为西倾北支的高峰之一 。 腊利大 山古称白石 山 , 在卓尼 、 夏河二县之交 。 《清一统志 》 载 “ 白石 山在挑州厅西九十里 , 山多 白石 , ” 此为巩昌府条所记 。 兰州府则记为 “ 在河州 今临夏 西南 。 ” 今腊利大山既在临潭新 城西九十里 , 又在临夏西南一百二十里 , 与 《志 》记 白石 山合 。 《水经 ·河水注 》卷二云 “ 漓水 大夏河 又东 , 经 白石山北 ” 又 称 “ 罗溪水注之 , 水出西南山下 , 东入漓水 ” 。 罗溪水即今德乌鲁 河 , 亦称咯河 。 罗 、 咯 皆德乌鲁之译音 。此水之众多源头 皆在腊利 大山北麓 , 汇合后从东流入德乌鲁河 。故哪氏所谓西南山 , 当指白 石县 庙夏 西南之古 白石 山 , 亦即腊利大 山是也 。 据称 西倾北支诸山 , 在 “ 三千米以上为裸露的石灰岩石崖 。 ” 。 。 夏河 、 临潭还有丰富的白石英石矿藏 ①。这一带以 “ 白石 ” 名山者 甚多 , 除腊利大山为古白石县的白石 山外 , 狄道 、 皋兰各有一座 白石 山 , 莲花山东 、 西两侧也各有山名白石 。 现在川西北的羌族崇 拜白石 , 疑与古之白石 山有关 。 此族以白石英石代表诸神 , 供奉于 家中最高处 , 每逢过小年 十月初一 , 还要抬白石英石游遍全寨 或系不忘其祖居故土之意 。挑河 、 大夏河或为西羌的发源地 , 《后 汉书 ·西羌传 》称 “ 西羌之本 , 出自三苗 ” 《魏书 ·宕 昌羌传 》说 “ 宕昌羌者 , 其先盖三苗之裔 。 ” 按此二说三危也应定在此 白石山 所在地 , 与腊利大山 、 大石 山 、 莲花 山之地望相合 。 传说中的三危 , 不仅 “ 山有三峰 ” , 而且山势高险 。 《说文 》云 “ 危 , 在高而怯 。 ” 故 《庄子 》称三危为三咙 , 即高耸崔鬼之义 。 《诗 ·小雅 ·谷风 》“ 维山崔鬼 ” , 《释文 》曰 “ 鬼又作咙 ” , 可证 。如 上所述 , 大石 、 莲花 、 腊利三山耸立于挑河上游北岸平旷之野 , 与 山势崔鬼之义相符 。 《吕览 ·本味 》云 “ 水之美者 , 三危之露 。 ” 《求人 》篇又云 “ 西至三危之国 、 巫 山之下 , 饮露吸气之 民 。 ” 可见雨露充沛 、 水 洁味甘也是三危 山的特点之一 。甘南地处低纬带 , 受西南暖湿气流 影响大 , 因而云量 、 雨量较丰 , 所以大石 山古名雾露 山 莲花山 也是不断云雾 。所谓水之美者 , 主要指此高原上的涧 、 溪 、 湖水而 言 。 如莲花山侧的冶海 , 水面约一点二平方公里 , 深十一米 , 旱涝 不溢减 。湖水碧澄至清 , 透出翡翠般的光泽 。 奇特的是 , 封冻以后 , 透过冰层可见水面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图形 , 如玉盘托宝 , 白续 筛嶂 , 有的像射向碧空的光束 , 或撒满苍弯的繁星 , 种类繁多 , 维 妙维 肖 , 古人视为神灵 。此等山光水色传至华夏 , 便书为 “饮露吸 气之民 ” 居住的 “ 不死之野 。 ” 《山海经 ·海内经 》日 “ 流沙之东 , 黑水之间 , 有 山名不死之山 , ” 即此之谓也 。 流沙或即今河西走廊 。 挑河上游流经大石 、 腊利 、 莲花三 山之南 , 而中游又绕过其西侧 , ① 《甘南藏族 自治州概况 》第 页 、 第 页 。 这就是 “ 黑水之间 ” 的含义 。 《海内经 》此条实际是指出了三危山 的地望 。 载籍记三危山的地势特点为 开阔平旷 , 适宜畜牧 。如 《山海 经 ·西次三经 》曰 “ 三危之山 , 三青鸟居之 。是 山也 , 广员百里 。 其上有兽焉 , 其状如牛 , 白身 , 四角 , 其豪如披蓑 , 其名曰撤姻 , 是食人 。有鸟焉 , 一首而三身 , 其状如鸦 , 其名曰鸥 。 ” 此山既有鸟 名鹅 , 可见居于此的三青鸟不是飞禽 , 应是以三只青鸟为图腾的 氏族部落 。 按雍州条 “ 三危既宅 , 三苗王叙 ” 的记载 , 此 “ 三青 鸟 ” 应为三苗之族 。 《大荒西经 》解释三青鸟曰 “ 沃之野有三青 鸟 , 赤首 、 黑 目 , 一名大督 , 一名少 鸳 , 一名曰青鸟 。 ” 据此可以 认为此三苗氏族 , 应为东夷少昊族的三支苗裔 。青鸟即 《左传 昭 公十七年 》郊子所说的 “ 司启者也 ” 的青鸟氏之宵 。杜预说青鸟即 仓庚 , 以 “立春鸣 , 立夏止 ” 与 “ 启 ” 义合 , 可从 。仓庚即黄鹏 , 羽色金黄 , 眼圈有黑纹直达枕部 ① 与 “ 赤首 、 黑 目” 相符 。鸳字 必与黄字相联而成词 , 《尔雅 ·释鸟 》云 “ 鸳黄 , 楚雀 ” 。 韦昭注曰 “ 即仓庚也 ”。可见大 鸳、 少鹜 、 青鸟皆为同一图腾的三支氏族 , 故 日 “ 三青鸟 ” 。青鸟氏可能为少昊清之直系 , 少昊清即少昊挚 , 挚 为黄帝所赐名 , 挚即质 , 因音同通用 , 也属于 “ 九黎 ” 族系 ②。大 驾、 少督之鸳亦即九黎之黎 , 《说文 》黎作摊 , 可证 。三苗迁徙事 , 非本文范围 , 不论 。 三危山 “ 广员百里 ” , 显然非指同一座 山的三峰 , 应如大石 、 莲花 、 腊利为三座山 。百里之幅员 , 犹如现今所说纵横各百余里之 义 , 约相当于卓尼 、 临潭两县的面积 。指三苗氏族部落活动于大石 等三 山之间的丘陵平野 , 故称为 “ 沃之野 ” 是也 。此地为青藏高原 东部的边缘 , 虽属高寒区 , 但相对高度仅在 米以内 。卓尼 、 临 潭 、 夏河之间为丘陵低山区 , 沟浅谷宽 , 水草丰茂 , 实为优良的 ① 《简明生物学词典 》第 、 页 , 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版 。 ② 《逸周书 ·尝麦 》。 天然牧场和种植地 ①。三苗氏族到此后 , 可以发挥其比较先进的生 产技能 。 撤姻 , 或先为野生黄羊 , 体毛虽以黄色为主 , 但头 、 面及腹部 皆为白色 ② , 故称 “ 白首 ”。所谓 “ 四角 ” , 即从 哎山海图 》上看去 两角与两耳并列之状 。 《山海经 》本为按图解说的古籍 。 “其豪如 披蓑 ” 者 , 指黄羊毛霭绵软而细长也 。 《本草纲 目 》卷五 李时珍 一曰 黄羊共四种 , 其一 “ 生临挑诸处 , 甚大 大者重百余斤 , 而 尾似璋鹿者名挑羊 ” 。 撤姻或是土人称黄羊 、 挑羊之名 。重百余斤 , 体积异于一般羊只 , 故曰 “ 其状如牛 ” 。 “ 是食人 ” 应为 ‘是认人 夕 之误 。饲本作认 见 《说文 》 , 传钞 者误析铁为食人 , 又夺去一人字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认本训 以食食人也 ” 可证 。 “ 是饲人 ” 指驯养野生黄羊成为家养挑羊 , 以 保证本 氏族的肉食源源不绝 , 即 《大荒北经 》所记的 “ 食肉 ” 民 “ 西北海外 , 黑水之北 , 有人有翼 , 名曰苗民 , 撷预头 , 骥头生苗 民 , 苗民厘姓 , 食 肉 。 ” 有翼的厘姓苗民 , 显然指以三青鸟为图腾 的三苗 氏族 , 《山海 图 》上或绘有长翅膀的人 , 编成神话 , 令读者 啧啧赞赏 。厘姓即大鹜 、 少智和青鸟氏之族称 , 厘 、 赘 同为来纽 , 、 音近而通 。三苗 已成食肉之族 , 说明驯养黄羊 已经成功 , 当时为关 系民生大计的事业 , 故能闻名遐迩并载之于书 。前人释 “ 羌 ” 为 “ 西戎牧羊人 ” , 故三苗或为西羌的第一批牧羊人 , 西羌的形成或 以此为标帜 。 可见 《西羌传 》说 “ 西羌之本 , 出自三苗 ” , 并非无 ① 郑宝善主编 《甘肃经济地理 》第 页 , 新华出版社 年版 ② 《简明生物学词典 》第 页 。 据之谈 , 今不具论 ①。仅就此条所说之地望而言 , 也与腊利等三山 所在地相合 。 “ 西北海 ” , 指此海在我国西北 , 即腊利等三 山西南 约二百余华里的若尔盖沼泽的前身 , 也即是下面将要谈到的 《禹 贡 》南海 。 张华 《博物志 》卷二云 “ 三苗国 。 昔唐尧以夭下让于虞 , 三苗之 民 一作君 非之 , 帝杀 之 。有苗之 民叛 , 浮入南海为 三苗国 ” 。 此虽属传说 , 但与 《大荒北经 》此条不谋而合 。所谓 “ 黑 水之北 ’, , 指挑河上游的北岸 , 正是腊利 、 大石 、 莲花三 山所在地 , 与 《河图 》称三危山 “黑水出其南破 ” 若合符节 。 此处 , 腊利等三 山与 《河图 》、 《地记 》所说的 三危山 “ 在 鸟鼠之西 , 南当议 山 , 与岐 山相连 , 在积石之东南 ” , 也无不相合 。 此三 山不但位于渭源县鸟鼠山正西方 , 又距青海循化小积石山东 南约二百华里 。 演 山即眠 山 。 其范围古今所指有别 。 《汉书 ·地理 志 》云 “ 《禹贡 》山民山在 渝 氏道 西徽外 。 ” 《括地志 》云 “ 山民山在溢乐县 今眠县 南一里 , 连绵至蜀二千里 , 皆名眠山 ” 。 今眠县南之氓山名曰迭 山 , 即 河图 》所指 。 “ 南当眠 山 ” , 指此 眠 山与大石等三 山隔挑河相对峙 。 《汉书 ·司马相如传 》“ 恐不得当 也 ” , 师古曰 “ 当 , 谓对偶也 , ” 可证 。 眠山之说与实际地形亦合 。 唯岐 山远在渭水之北 , 疑当为祁山 , 或因岐 、 祁音近而误 。 祁山在 今礼县 , 山势绵亘 , 可经眠峨 、 大拉梁等 山与眠山相接 。是知 《河 ① 三苗与西羌的关系 , 民族史家多有争议 , 如马长寿先生所著 《氏与 羌 》即对《西羌传 》此说作过 中驳 。但马先生对三危的地望未作探讨 , 所持的论据也尚欠充分 。 按三苗迁陇西之初 , 或最初与土著氏族有 过争斗 。 《山海经 · 海内北经 》等记 “ 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 , 可能是 争斗失败而受奴役的表现 。后来可能与各族和睦共处 。 所以《大荒西 经 》记三苗所处的 “ 沃之野 ” 不仅物产丰富 , “ 甘露是饮 , 凡其所欲 , 其味尽存 ” 而且 “ 爱有百兽相群是处 ” 。 百兽即各氏族 已能相安而 居 , 也可能后来互相融合而形成西羌 。三苗氏族部落因能驯服野羊 为家羊 , 造福社会 , 因而受到各族的拥戴 , 遂成为西羌的大族或主 体氏族 , 也即是 “ 西羌之本 ” , 故 《西羌传 》有其说 。 图 》、 《地记 》所载皆历历可考 , 岂可以 “ 妄书 ” 之名予以否定 ①。 上面的讨论说明 从对地理位置的考察和 民族史迹的探索 , 三 危山的三峰可以拟定为大石 山 、 莲花山和腊利大山 。 导黑水 “ 人于南海 ” , 意即沿黑水河岸到南海 。 南海即今若尔盖沼泽的前身 。此第三证 。 经文所指的南海 , 并非如今两广以南的大海 , 更不是印度洋 的安达曼海 。 凡大海经文 皆独称之日 “ 海 ” , 如 “ 海 、 岱 ” , “ 淮 、 海 ” , “ 江 、 海 ” 或 “ 东渐于海 ” , “ 入于海 ” 等等 , 莫不如是 。这与 《禹贡 》作者但知我国东部有大海的地理视野相一致 。所谓 “ 四海 会同 ” , 泛指我国四裔之地 , 实系虚拟 。或因有见于古图书中载有 四方海名之故 。 如 《山海经 》既有四方 、 也有四隅之海名 。然而这 些所谓海 , 实际多为内陆湖泽 。如载籍称蒲昌海 、 蒲类海 、 青海 、 阳池海等为西海 ② 又称贝加尔湖 、 巴尔喀什湖等为北海等等 。 至 今西北高原上仍称湖泊为海 , 或海子 , 都可为证 。此经之 “ 南海 ” 也为湖泽之名 , 故冠以 “ 南 ” 字 , 以示有别于大海之意 。 考此南海 , 实即四川西北高原上若尔盖泥炭沼泽的前身 , 远 古时这里是一 口断陷盆地因诸水而成的构造湖 。若尔盖之名 , 疑为 土族语 〔 〕的译音 , 即大塘 、 大湖之义 ③。 这 口大湖 , 《山 海经 ·海内西经 》称之为 “ 渤海 ” , 《汉书 ·地理志 》及张华 《博物 志 》则名曰南海 。 《博物志 》水条云 “南海短狄 , 未及西南夷以 穷断 。今之渡南海至交趾者 , 不绝也 。 ” 此条 , 前人无注 。从下句的 “ 渡南海 ” 看来 , 上句的南海应当是 “ 渡南海 ” 的意思 。短 , 断也 。 《尚书 · 孔氏传 》孔颖达 《正义 》曰 “ 《地记 》乃妄书 , 其言未必可 信 ” , 此说亦见于他书 。 《初学记 》卷六海条 。 参见照那斯图 《土族语简志 》第 页 、 第 页 , 民族出版社 年 版 ①②③ · · 《左传 · 庄公十八年 》经文注 曰 “ 奎 , 短狐也 。 ” 《释文 》曰 短 “ 本又作断 ” , 可证 。这里作 “ 短路 ” 或 “ 断路 ” 解 。即行路受阻之 意 。 《古今杂剧 ·徐伯株贫富兴衰记 》 “看他穿的袄子 、 布衫 、 靴 子 、 帽子 , 则怕有短路的 。 ” 今川东方言仍有 “短路 ” 一词 , 指横 加阻拦 , 不准通行之意 。狄 , 北狄之族 。挑河流域古代即狄人聚居 地之一 , 今临挑县即古之 “狄道 ” , 可证 。 “ 西南夷 ” 即 《史记 》所 载之冉 味、 白马 、 笔都等族 。上句的大意是 挑水的狄人欲去南方 , 因无法渡过南海而受阻 , 连冉摧等西南夷所在地也未能到达 , 便 路断粮绝 , 难乎为继矣 。显而易见 , 此 “ 未及西南夷 ” 的 “ 南海 ” , 并非张华所说 “ 至交趾 ” 的南海 , 应该是在西南夷住地以北到挑 河之间的一 口庞大的湖泽 , 即若尔盖沼泽 的前身 , 也就是 《禹 贡 》南海 。这里后称松潘草地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从此经过 。 也深感困危 。 《汉书 ·地理志 》蜀郡条也记有南海 “ 蜀郡 , 秦置 。有小江八 , 并行千九百八十里 。 《禹贡 》桓水出蜀 山西南 , 行羌中 , 入南海 。 ” 各家注释此条 , 都感到困惑难解 。桓水究竟出自西倾山 , 还是蜀山 西南 , 惑之一也 。 “蜀郡之水皆入江 , 不入南海 ” ① , 桓水从何处入 于南海 。此惑之二也 。 长期以来 , 惑既不解 , 探求 《禹贡 》南海者 竟不以此条为然矣 。实际上 , 《汉志 》此条不误 , 属纪实之作 。但其 仅限于桓水上源 。而且班氏所据或系秦汉以前的古籍 , 其记桓 水流经地的名称与汉代有别 , 因而班 氏本人对桓水全程也不甚了 然 。例如 《汉志 》陇西郡羌道条云 “ 羌水出塞外 , 南至阴平入 白 水 , 过郡三 , 行六百里 。 ” 羌道即今宕昌县 , 发源于县西北现称眠 江者 , 即汉之羌水 。此水在县南两河 口入白龙江干流 , 又经武都到 文县 阴平 碧 口 与白水江合 ‘ 从羌水源泉至碧 口 约六百华里 , 与 《汉志 》相符 。 “ 过郡三 ” 指羌道所在的陇西郡 、 武都郡以及阴平 所在的广汉郡 , 可知班氏称桓水下游为羌水 , 实误 。虽然如此 , 但 ① 王先谦 《汉书补注 》蜀郡条注 。 一 所记的桓水上源却是可信的 。 蜀 山 , 《水经 》作眠山 , 现称为迭山 , 其实一也 。如前所述 , 桓 水发源于碌曲县南西倾东支的北麓 , 正在古蜀 山西南 , 班 氏系记 其方位 , 无误 , 惑之一可解矣 。 秦汉时 , 山民县迄南至舟曲之西 皆称 “ 羌中 ” 之地 。班 氏所记桓 水的文义是 桓水出源泉后 , 行经羌中的里程极短 , 以致微不足 计 , 然后便流入 “ 南海 ” 。 所以他对蜀郡的八条小江 , 犹记其 “ 并 行千九百八十里 ” , 而对著名的《禹贡 》桓水 , 既不记其行程里数 , 也不提及所过州郡 , 即是显证 。据 《甘南藏族 自治州概况 》第四页 称 白龙江即桓水 , “ 它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乡境内 , 在碌 曲县境 内十四公里 , 后进入四川省若尔盖县境 。 又于铁布区复入本州 境内迭部县 ” 。是知桓水在羌中只流行二十八华里 , 便流入南海 , · 与 《汉志 》若合符节 。 《禹贡 》南海即若尔盖沼泽的前身 , 于此又得 一确证 。 梁州贡道 “ 西倾因桓是来 , 浮于潜 , ” 可知秦汉以前今白龙江 河床早已形成 , 班氏却误系之于甸氏道曰 “ 白水出激外东至霞明 入汉 , 过郡一 , 行九百五十里 。 ” 按里程实为桓水 , 非白水江 。班 氏既支离其下游 , 又失记其中游 , 桓水若乘云之龙 , 但见其首而 不知其身尾藏于何地 , 这是致使后世学者迷惑不解的主要原因 , 《禹贡 》南海的真实地望也因兹而湮没无闻矣 。 此班氏之一误也 。 《海 内西经 》记此南海为 “ 渤海 ” “ 河水出 昆仑虚 东北隅 , 以行其行 , 西南又入渤海 又出海外 , 即西而北 , 入禹所导积石 山 。 ” 从昆仑虚流 出的这段水流 , 自然是黄河上源 。 河水向 “ 渤 海 ” 的西南方向流入 , 随即又从海的西岸流出 , 转了个发夹式的 大急弯 。黄河干流有此地形者 , 、 唯九曲之第一曲耳 。 因而这个转折 点的 “ 渤海 ” , 非若尔盖沼泽地莫属 。河水西去 “ 渤海 · ’ 后 , 到今 青海兴海县唐乃亥又折而北流 , 即可至循化的小积石 , 这就是 “ 即西而北 , 入禹所导积石 山 ” 之实况 。 《山海经 》这条记载与现 代地理学家的记述如出一辙 。 虽然现在已遗忘 “ 渤海 ” 之名 , 但能 · · 具体指出转折点为若尔盖洼地的索藏寺 , 并从地质结构上出 大转急的原因来 ①。 按现在的舆图 , 黄河发源于 巴颜喀拉 山主峰的西南麓 , 《海内 西经 》记为 “ 东北隅 ” 者 , 应指巴颜喀拉 山东北支的果洛山 。这段 河水实际沿果洛山北麓向东流 , 即 “ 以行其北 ” 是也 。两 、 三千年 前成书的 《山海经 》能指出巴颜喀拉山为 “ 昆仑虚 ” , 而且 以果洛 山为河源 , 可谓 “ 虽不中 , 不远矣 , ” 很值得重视 。 《禹贡 》称此 “ 渤海 ” 为南海 , 或因其在西海 青海 的东南 方 , 或因其在雍州西南 , 当时 “ 渤海 ” 之名或 已专用作 “ 东海之 别 ” ②的缘故 , 未可确知也 。 现在仅将此南海的形成与演变扼述如 次 。 若尔盖沼泽的地形 , 为一完整的山原盆地 , 四周围以海拔四 千多米的高山 、 峡谷 。 山原内南北最长约二百公里 , 东西百余公里 虽为低山丘陵 , 但海拔高程也在三千四百米以上 。全区现有沼泽面 积约三千平方公里 ③。黄河第一曲流经盆地西北 , 实跨川 、 甘 、 青 三省之地 。 南海的形成与消失 , 主要依随于黄河水道的长期演变 。 地质资料说明 , 距今至少三万年以前 , 黄河上游的河水 , 主 要流注于陕北 、 内蒙 、 宁夏之间的河套古湖和吉兰太古湖 ④。但因 此两湖容量有限 , 而 日夜流入之河水无穷 , 当古湖水满 , 河水即 递次诸积于中宁 、 中卫 、 兰州 、 循化以及贵南等上游诸盆地及峡 谷之中 。青海湖东侧的倒淌河 , 疑即与此时黄河水倒灌入湖有关 , 见中国科学院《中国 自然地理 · 地貌卷 》第 页 , 科学 出版社 。年 版 。并见于曾昭漩 《中国的地形 》第 页 , 广东科技出版社 年 版 。 《初学记 》卷六 , 海条 。 牛焕光 、 马学慧 《我国的沼泽 》第 页 、 页 , 商务印书馆 年版 。 丁梦林 《古地震与远古时代大洪水传说的起因 》, 《第三届全国第四 纪学术会议集 》, 科学出版社 年版 。 ②③④ 所以它与黄河的分水岭不够明显 ① , 可证 。当河水诸积于黄河第一 曲时 , 因河床低浅 , 河水竟溢出而在若尔盖盆地内四处横流 , 又 汇合原有诸水体 , 遂渐次形成为庞大的湖泽 。若尔盖地区本属于西 秦岭褶皱与巴颜喀拉褶皱系之间的一个构造盆地 ② , 故此湖应为 一断陷盆地因诸水而成的构造湖 。为便于叙述暂名为“南海古湖 ” 。 南海古湖最盛时期 , 从现在的沼泽推之 , 南岸大约到四川红 原的壤 口到甘肃玛曲一线 东至班佑河 , 西北夹西倾山两侧 , 浸 及甘 、 青地面 。 湖水依山就势 , 穿谷逾岩 , 四岸蚜峪 , 极不规整 。成 湖之初或因水势汾渤腾跃 , 浸塌岩壁 , 声如崩雷 , 故曰渤海 。郭璞 曰 渤海 , “ 海岸曲崎头也 ” ③ , 也此湖形状甚合 。 及至晚更新世后期 , 距今约三万至一万年间 , 由于新构造运 动 , 黄河中游出现了一系列地震 。 当地的断陷盆地大多受到破坏 , 致使河套古湖与吉兰太古湖连接起来 , 河水向下游溃流 , 相继冲 通了禹门口及三门峡 , 引发黄河下游水患不止 。这就是我国远古的 大洪水时期 。 至于史称夏禹时的洪水不过是远古大洪水的余患而 已 。远古大洪水使黄河中 、 下游的河床逐渐固定下来 ④ , 上游的积 水从此可以畅流入海 , 有了出路 , 南海古湖也随之而逐渐退缩 。 退缩期的南海古湖变化甚大 。原先由河水带来的泥沙及化学 、 生物沉积 , 在浅水 、 光照等适宜条件下渐次生长出各种喜水和漂 浮植物 , 先在湖畔 , 后来逐渐蔓延至湖心 。 因新陈代谢而死亡的植 物 , 其残体长期受迭压 、 堆积 , 又因缺氧 , 遂形成泥炭 。 随着泥炭 层的增厚 , 湖水 日益减少 。最后南海古湖便由全国最大 、 最年青的 若尔盖泥炭沼泽取而代之矣 。 考察资料说明 , 若尔盖泥炭沼泽共经全新世早 、 中 、 晚三期 ① 参见曾昭漩 《中国的地形 》第 页 。 ② 《中国大地构造图 》, 地图出版社 年版 。 ③ 《山海经 · 南次三经 》丹穴之山条郭注 。 ④ 丁梦林 《古地震与远古时代大洪水传说的起因 》。 · · 才完全形成 ① 。 可知南海古湖在距今三 、 四千年前尚未完全退缩 , 其景象长期残 留于人们的记忆中 。至今草地上还遗留有“相当深厚 的河 、 湖堆积物 ” ② , 以及数十 口 “海子 ” 。 当古湖退缩初期大约曾 经形成三 口较大的湖泽 , 或即《大荒西经 》的三泽水 “大荒之中 , 有龙 山 , 日月所入 。有三泽水 , 名日三淖 。 昆吾之所食也 。 ” 龙 山即 陇山 。战国时的陇西主要指鸟鼠山逸西之地 , 故陇山应指西倾山的 南北诸分支 , 三危亦在其内 。高诱称三危为“ 西极山名 ” ③ 西极者 , 西方极远之地也 , “ 日月所入 ” 即可为证 。 《说文 》曰 “ 淖 , 水朝 宗于海也 , ” 指淖为眠江 , 未必确切 。毕沉注此 “ 三淖 ” 云 “ 其地 即蜀地 , 古字 蜀作淖 ” ④。郝鳃行云 “ 蜀、 蜀古字通 , 蜀又通淖 ’, ⑤。 按 《左传 · 成公十六年 》记有 “ 有淖于前 ” , 指普通的泥沼 。 《通俗 文 》曰 水 “ 和泥 曰淖 ” , 皆是 。然而此经以普通名词用而专指蜀 地特有之水体 , 此 “ 三淖 ” 无疑应为南海古湖分解而成的三 口较 大的湖泽 。 泽 中泥炭恐 已过半 , 故既 曰 “ 三淖 ” , 也称为 “ 三泽 水 ” 。 其地既在陇山 , 又在蜀地 , 即陇 、 蜀之交 , 非若尔盖沼泽莫 以当之 。 《大荒南经 》之白渊或三泽之一 , 曰 “ 有国曰撷颈 , 撷颐 生 伯服 , ⋯⋯又有白水之 山 白水出焉而生白渊 。 昆吾之师所浴也 。 ” 昆吾 , 《国语 》有 “ 昆吾为夏伯矣 。 ” 旧注多从 《左传 》称此族活 动于今河南许昌一带 ⑥ , 显然与此有别 。或此族之先曾居于陇 、 蜀 。 载籍亦多称夏禹生于蜀 , 可证 。 《海内经 》又称撷颐为 “ 淖子 ” 所 生 。 《世本 》、 《大戴礼记 》以及 《史记 》等书称撷预为蜀 山氏之裔 , 鲸 、 禹又为撷颐之 宵 。 白水或即 《汉志 》所记的桓水 。 《海内东经 》 ① 《我国的沼泽 》第 、 、 页 。 ② 《我国的沼泽 》第 页 。 ③ 《吕氏春秋 · 本味 》高注 。 ④ 毕沉 《山海经新校正 · 大荒西经 》。 ⑤ 郝璐行 《山海经笺疏 ·海 内经 》朝云之国条 。 ⑥ 《左传 》昭公十二年 · “ 白水 出蜀而东南流注江 , 入江州城下 ” , 可证 。 《汉志 》桓水上源 入 于南海 , 白渊或即南海古 湖退缩时 白龙江上源所形成的 “ 海 子 ” 。 联系前段 , 昆吾 氏族部落之众当活动于陇 、 蜀间 , 食于此 , 浴 于此也 。 徐松石先生说 “ 蜀 山二字也是倒装 。蜀古文作淖 。 《海 内经 》 韩流取淖子名阿女 , 淖子即是蜀子 。 《大荒西经 》又说蜀有三泽水 , 名三淖 。 所以淖乃译文 原书注 地质学家谓远古时代四川省确有 三个 内海 。 由此类推 , 则蜀 山乃是淖 山 , 乃 是泽 山 , 乃是海 山 原注 今青海 , 土名库库淖 , 其实乃是 山海 , 即群山当中的大 海吧 ” ①。徐先生根据少数 民族 的语言结构作 出此结论 , 不期而与 南海古湖相合 。 南海者 , “ 群 山当中的大海 ” 也 。 挑河上游有关南海古湖的遗存可见于文献者 , 有 《水经 · 河水 注 》卷二所记 “ 挑水 与垫江水 即桓水 俱出撞台山 。 ⋯ ⋯组台 , 西倾之异名也 。 ⋯⋯自挑 山民县一 带 组南北三百里中 , 地草遍是 龙须 , 而无樵柴 。 ” 龙须即灯心草 , 属 多年生沼泽植物 。 《本草纲 目 》卷一五云 “ 灯心草生江南泽地 , 陕西 明代陕西布政司辖甘 肃 亦有之 。 ” 今若 尔盖沼泽灯 心草之 多仅次于艾篙 。 从 《水经 注 》此条可以看出 , 挑河上游原来当是南海古湖的西北循涯 , 几 千年后湖水早 已干涸 , 但喜水植物犹然不绝 , 根深蒂固 , 不容树 木 生长 。 又 因原为湖底 , 地势平衍 , 所以这一带常为古人征战之 地 ② , 亦可为证 。此为挑河发源于南海古湖的证据之一 。 导 山 、 导水两章的宗旨为记述交通路线 , 这是理解何谓 “ 入 于南海 ” 的根据 。 旧说 “ 入于南海 ” 是黑水流注于南海 。根据导 山 、 导水两章所 记为 民间的交通路线 , 因而 “ 入于南海 ” 实为人随黑水的水流步 ① 《粤江流域人民史 》第 章第 节 。 ② 《资治通鉴 》卷七八 魏将杨欣于公元 年 “ 追魔 姜维 于强川 口 , 大战 , 维败走 。 ” 同书卷一一七 公元 年 “ 西秦王炽盘攻秦 挑阳公彭利于强川 ” , 即其例 。 两坊 , 增置了光宅和来庭两坊 , 这是在前面 已经说过了的 。 经过这 样的增置 , 朱雀门街东也有了五十五坊 , ’ 和朱雀门街西相同了 。应 该指出 , 大明宫始置于贞观八年 , 当时称为永安宫 , 次年改为大 明宫 。光宅和来庭分置的年月 , 未见记载 。 《长安志 》于光宅坊下 说 “ 本诩善一坊之地 , 置大明宫后 , 开丹凤门街 , 遂分为二 ” 。 于 来庭坊下也说 “ 本永 昌一坊之地 , 与诩善坊同分 ” 。 当是于大明宫 建成后即分开的 , 这些都是唐初旧事 , 《大唐六典 》竟未计入 。 因 为如果计入 , 皇城之东就不应和皇城之西一样 , 同是十二坊 , 而 应是十四坊了 。 《长安志 》虽记载了诩善 、 光宅和永昌 、 来庭诸坊 的分置事 , 可是在叙述坊的总数方面竟也未予计入 。 如果计入 , 则 朱雀门街东除曲江之地少建两坊外 , 仍为五十五坊 , 和所说的五 十四坊还是不相符合的 。 就在诩善 、 光宅和永 昌 、 来庭四坊之外 , 朱雀门街东诸坊还 是颇有分合 , 和朱雀门街西诸坊不尽相同 。朱雀门街东第五街 , 亦 即皇城东第三街从北向南第一坊 , 并没有坊名 , 据说 “ 尽一坊之 地筑入苑 ” , 因而成了十六宅的居所 。 《长安志 》于此引《政要 》说 “ 先天之后 , 皇子幼则居 内 。东封后 , 以年渐成长 , 乃于安国寺东 附苑城 , 同为大宅 , 分院居之 , 名为十王宅 , 令中官押之 ” 。十六 宅的名称后来还曾有所更改 , 但这块地方不与诸坊同列 , 则是为 时已久了 。入苑这个坊以南为兴宁坊 , 又南为永嘉坊 。永嘉坊之南 本为兴庆坊 , 开元时为南内 , 也不应仍在诸坊之列 。减去这两坊 , 则朱雀门街东就只有五十三坊 , 和朱雀门街西的五十五坊相加 , 共 有一百零八坊 。 这和 《长安志 》所说的诸坊总数是一样的 , 但却不 是长安 、 万年两县各辖五十四坊了 。 《长安志 》所记载诸里坊 , 间有讹误脱简之处 , 其中有数事须 再作说明 。首先 , 应该指出 , 《长安志 》于朱雀门街东第五街十六 宅之下 , 接着依次叙兴宁 、 永嘉 、 兴庆 、 道政 、 常乐 、 靖恭 、 新 昌 、 升道 、 修德 《长安志 》误入此坊 , 《唐两京城坊考 》已作了 是正 、 立政 、 敦化 、 丰乐 、 安业 、 崇业 、 永达 、 道德 、 光行 、 延 · ·
/
本文档为【《禹贡》黑水及其相关诸地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