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日本金融危机

日本金融危机

2011-01-14 6页 doc 35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2301

暂无简介

举报
日本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赶超经济时期经历了如下阶段:一、国内经济恢复 阶段(1945—1955年);二、进口替代阶段(1956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以 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一70年代中期);四、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二阶段(70年代中期一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实力达到了顶峰,赶超时期基本结束,日本面临着由“赶 超型”经济向与欧美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竞争型”经济转轨的严峻课题。实 际上,日本的这一转轨时期是从90年代正式开始的,这是因为80年代末90年 ...
日本金融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赶超经济时期经历了如下阶段:一、国内经济恢复 阶段(1945—1955年);二、进口替代阶段(1956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以 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一70年代中期);四、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二阶段(70年代中期一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实力达到了顶峰,赶超时期基本结束,日本面临着由“赶 超型”经济向与欧美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竞争型”经济转轨的严峻课题。实 际上,日本的这一转轨时期是从90年代正式开始的,这是因为80年代末90年 代初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大萧条使日本的经济转轨更 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实施的背景 日本90年代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实施的背景用一句话概括即为80年代 末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包括其繁荣、崩溃及崩溃后的大萧条。“泡沫经济”出 现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政府金融政策的失败,包括1987年过急的金融缓和政策导 致泡沫膨胀,1990年过急的金融紧缩政策又导致泡沫破灭。 赶超时期日本实行的“贸易立国”战略使该国获取了巨额贸易顺差,其直接 后果是日元急剧升值。1985年9月22日,5个主要工业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 行总裁聚会协商,达成通过出售美元降低美元汇价的“广场”。美元同日元 的汇价急剧变动,1985年从1美元兑换263日元的高价,降到突破200日元以 下;1986年又降到152日元;1987年更降到121日元。可以说,美元同日元的关 系是,美元价格降低一半,日元的价格则提高一倍。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产品出 口条件恶化,一向以海外市场为“生命线”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创,国内出现“日元 升值萧条”。为了刺激经济回升,日本政府从1985年开始迅速而不断地实行了 放宽的金融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措施。自此,泡沫经济拉开序幕。泡沫经济可分 为三个阶段:形成阶段、膨胀阶段和崩溃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5年(《广场协议》达成)到1987年(美国股票市场的“黑色星 期一”)。1986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以金融政策为主、以财政政策为辅的刺激景气措施,中央银行贴现率从1986年1月起连续降低5次,由5%降低到1987 年的2.5%,这是战后最低水平。同时,为了抑制日元升值,美元贬值趋势,日本 银行持续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货币供应膨胀。1987年,货币供应量增加率 达到10%以上,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强。1986年9月,政府采取了综合经济 对策,1987年5月又根据紧急经济对策,实行萧条对策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在 以上条件下,日本国内消费和投资,尤其是住宅投资增长,带动经济于1986年底 进入了景气恢复过程。在景气上升时,如果继续采取金融大缓和政策,而且其速 度比设备投资引进的资金需求增长速度快,就会出现景气过热状态,其现为流 动资金过多。日本经济于1987年年中急速恢复,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从住宅投 资的扩大转向设备投资的扩大,出现景气过热迹象。日本政府本应提高利率加 以控制,但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价创下历史最大暴跌纪录。如果 日本提高利率,日本金融机构认购美国国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的金额必然急剧减 少,美国股票危机必将进一步加深。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答应了美国的要求, 继续缓和金融,历史上利率最低的低息政策在继续实行,以扩大国内需求为目的 综合政策也在继续实行,这样,出现流动资金过多现象,而过剩资金被投入涨价 预期高的股票和土地,这些虚拟资产价格迅速提高使经济中产生“泡沫”。 第二阶段从1988年初(日本面临双重困难)到1989年底(股价创下历史新 高)。1988年初,日本面临双重困难:一是因“黑色星期一”股价暴跌而遭受巨额 的股票估价损失;二是因《广场协议》达成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目标而遭受的巨额 外汇损失。二者均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美元贬值带来外汇损失,使人们大量抛售 美元,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同时人们大量抛售美国股票以弥补外汇损失,又导 致股价进一步下跌。为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大藏省于1988年1月5日(美元 日元互换汇率创下1:121.65新高的第二天)就3月底的结算处理标准确定了灵 活运用的方针,使人寿保险公司不必为应付结算而抛售以获取资本收益为目的 的股票,实业公司也准许采用选择制,这项缓和措施为以后的泡沫经济膨胀打下 基础。对泡沫经济膨胀期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是日本金融自由化导致的两种 后果:一是企业资金过剩,二是银行资金过剩。1984年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金融 自由化措施,导致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加大,企业融资方式由以间接融资方式向直 接融资方式过渡,这样,企业除在政府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作用下获取资金 外,还在资本市场筹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一部分被用来设备投资,一部分被用 来偿还银行借款,此外还有剩余,于是过剩资金被用来购买股票和房地产。银行 借款被大量偿还,大银行的生存基础发生动摇,致使其融资方向转向房地产。银 行本应该向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有贡献的企业融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 发展,但在这一时期,银行为了维持生存,不审查企业的发展潜力,而是首先审查 土地担保能力,只要有土地,就根据土地价格上涨进行预测,建议在土地上建设房产,积极开拓融资。同时,同大企业脱离了关系的银行把融资对象转向中小企 业,中小企业获得过剩资金后也投机性地购买房地产和股票。银行的行为对泡 沫经济的膨胀,起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 收盘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15.87日元。日本的股票和土地等虚拟资产价格 上升,其速度远远超过实质经济增长率。1985年一199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增长率(以日元计算)每年只有5.7%,而股票(1986--1989年)、住宅用地 (1987--1990年)、商业用地(1987—1990年)的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1.3%、 14.4%和15.6%,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实质经济的正常循环。 第三阶段从1990年到1991年。1990年是泡沫经济从景气走向崩溃的转折 点,在这一年,日本股票市场两次跌入谷底。第一次谷底是1990年4月2日的 28002.07日元,从1989年的峰值跌落28.05%。第二次谷底是1990年10月1日 的20201.86日元,从7月17日的峰值(33172.28日元)跌落39.1%,这次谷底又 被称为日本的“黑色星期一”。两次谷底之间,政府为了抑制泡沫膨胀,制定了一 系列政策:4月,实施了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融资总量的措施,银行必须把对非 银行金融公司,包括建筑业在内的房地产融资总额控制在全部融资额的增长速 度之下,对房地产交易的资金供应突然减少;从5月开始,日本银行连续5次提 高公定利率。金融紧缩政策的实施导致泡沫经济的彻底崩溃,虽然1990年一 1991年,日本的工业和商业仍处于扩张状态,但从1992年开始,日本实质经济出 现了严重的衰退局面。 经过“日本升值萧条”以后,1986年底到1991年初,日本经历了极度繁荣的 泡沫经济,又被称为“平成景气”。这次景气,以国内土地和股票等虚拟资产价格 的急速膨胀为基础,刺激了消费、投资的全面扩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 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于1990年达到13.7%。但由于虚拟资产的膨胀 程度远远大于固定资产的实物资产增长幅度,造成金融资产的过度膨胀而最终 导致泡沫经济破灭。而这次空前繁荣的景气的破灭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90年代的日本经济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者。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 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造成了银行“惜贷”+企业“惜投”+居民“惜购”的连锁关 系,使日本经济陷入不断衰退的恶性循环。企业是日本经济的微观载体,恶性循 环以企业为核心。“泡沫”崩溃后,企业出现债务过剩、设备投资过剩、雇佣过剩 的“三过”现象,其中又以设备投资过剩为核心。(1)“惜贷”和“惜投”之间的恶性 循环:泡沫经济崩溃后企业欠银行的大量贷款无法偿还,当时的过度借贷变成现 在的过剩债务,不良债权的增加使银行自有资本减少,银行为生存对发放贷款非 常谨慎,出现((J隋贷”现象。银行“惜贷”和股价下跌使企业间接和直接融资大受 影响,筹集资金困难使企业不愿进行设备投资,企业出现“惜投”现象。设备投资 减少使生产规模缩小,企业利润下降,导致所欠债务更无法偿还,进而导致银行贷款更加谨慎。“惜投”和“惜贷”形成恶性循环。(2)“惜投’’和“惜购”之间的恶 性循环:“惜投”致使设备投资减少,而泡沫经济期间的过度设备投资一旦失去后 继资金愈显“过剩”,进而导致雇佣过剩,企业压缩生产规模,解雇工人,失业增加 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加上经济骤然紧缩使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于是 消费下降,出现消费者“惜购”现象。“惜购”使企业利润下降,利润下降使企业更 加不愿投资,“惜投”和“惜购”形成恶性循环。实体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因素在 于企业无法筹集充足资金进行投资而无法恢复生产,而导致资金筹集困难的原 因一是泡沫经济崩溃遗留的大量不良债权使间接融资受阻,二是资本市场不发 达使直接融资受阻,而二者都是日本特有的金融体制的产物。金融体制是日本 以赶超为目的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它更充分地贯彻着这一市 场体制的不完全性:政府主导和缺乏竞争,前者导致大量不良债权无法解决,后 者导致资本市场不发达,可见,此次萧条是从货币经济到实体经济的萧条,日本 的货币经济已不再适应甚至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日本金融体制亟待改 革,以之为基础的“赶超型”体制也亟待改革。20世纪奶年代中期,是日本体制 改革的最佳时机,但日本没有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改革上,而是依赖经济泡沫的 膨胀,即虚拟资产的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增长来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最终导致 大萧条。这次萧条成为“赶超型”经济体制滞后于现实经济发展的最深刻的教 训,同时也给经济体制改革造成最严峻的考验。变迁必将付出成本,即从长 远观点出发的体制改革必将以在一定程度上损失短期利益为代价,战后以来最 严重的大萧条使这一代价达到最大,(体制改革不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进行,而是 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必将使已衰退的经济雪上加霜)于是如何处理体制改革和 景气衰退的关系成为衡量各届日本内阁政绩的经济标准。 二、20世纪90年代日本反危机政策 (一)1992年一1996年的反危机政策 由于“世纪末大萧条”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最长的 “调整过程”,这一过程1993年结束,日本经济于1994年回升。1992年一1994 年,日本经历了连续三年的“零增长”后(日本经济GNP的实际增长率,1992年度 )60.4%,1993年度为0.2%,1994年度为0.4%)①,1995年、1996年出现良性循 环的迹象,199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6%。经济明显回升,是日本政府实施“双 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结果。 1991年7月1日,日本银行把公定贴现率由6%下调至5.5%,这一转变成’ 为货币政策由紧到松的转折点。之后,公定贴现率又下降至5%、4.5%和 3.25%,1993年又重回到泡沫经济时期的2.5%。同年9月,公定贴现章降到 ① [日]<经济学家]周刊1996年12月17日号,第108页。 l:巧%。同时,短期利息率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也不断下降。但这一阶段的宽 搔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日本金融机构的贷款量继续下降,货币供应量增长在 19妃年度创造了—0.2%的历史最低记录。1993年,日本GDP增长为0.2%,达 到谷底。1993年第四年度,由于公共投资和住宅建筑的增长,经济开始复苏,但 从1995年第二季度开始,由于受日元升值影响,复苏过程中止,于是日本政府采 取了更大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1995年4月,公定贴现率由1。75%降到1%,同 年9月又进一步降到0.5%,贷币供应增长率从1994年下半年的2%上升到 1995午的3.5%。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政府也实施了宽松的财政政策, 包括减税和扩大公共开支。1994--1996年,个人所得税减免达16.5万亿日元, 同期特ZIj减免税也达9.5万亿日元。从1995年度起,还开始实行每年3.5万亿 日元的制度减免。除减税措施外,从1992年开始,日本政府动用了大约60万亿 日元来增加开支,公共事业预算费1992年度比上年增长34.1%,1993年更比上 年增长52.8%。1995年为刺激经济复苏,更是推出一项总额为14,2万亿日元 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① 在“双松”政策推动下,1996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回升到1.4%,1996年达到 3.6%,然而,这一阶段的景气好转是以财政状况急剧恶化为代价的。由于税收 的减少和财政支出的增加,日本财政从原来的盈余变成赤字,1996年底,国债余 额达到241万亿日元,财政赤字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4%,居西方主要发达国 家第二位。1996年度,日本公债依存度为28%(美7.7%、英16.5%、德12。8%、 法18.2%),公债付息费率为15.6%(美14.7%、英7.6%、德12.3%、法15.0%), 政府长期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为64,4%(美60.3%、英45.4%、德21.6%、法 22.5%),政府长期债务余额对国税收人之比为5.9倍(美5.0倍、英1.9倍、德 2.0倍、法1.1倍),日本成为发达国家中政府债务最沉重、财政危机最严重的国 家。② (二)桥本内阁的反危机政策(1997年一1998年7月) 桥本内阁的经济政策可概括为“改革优先型”,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初到 同年10月为紧缩财政政策,1997年10月到1998年3月为保守财政政策,1998 年3月到1998年7月为宽松财政政策。这三个阶段反映了桥本内阁的经济政 策从以财政改革为主,到财政改革与刺激景气并行,再到以刺激景气为主的过渡 和转变。(因为桥本内阁时期一直维持0.5%的低利率政策,故只介绍财政政 策。) 1.紧缩财政政策阶段 为彻底解决经济衰退,1997年初,桥本龙太郎首相提出六大改革措施,包括行政改革、财政结构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经济结构改革、社会保障改革和教育改 革等。其中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到2003年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5.4%下降到3%。为此,日本政府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为维持政府财政平衡。 从1997年4月1日起,把消费税从3%提高到5%,停止一些所得税的优惠、减 免,增加医疗费,减少公共支出。紧缩财政政策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增税导 致公众减少了达9万亿日元的购买力,消费下降,国内需求紧缩,如果计算公共 投资的“乘数效应”,总共减少了20万亿日元的需求,1997年第二季度出现了石 油危机以来最大的负增长,高达11。2%。更严重的是,紧缩经济政策对景气复 苏产生了无法挽回长期影响,1996年刚刚出现上升迹象的景气复苏又停滞不 前,而这种停滞在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进一步恶化,以 后几年日本经济复苏的速度更加缓慢。 2.保守财政政策阶段 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复苏受到沉重打击,为克服这次危机的负面影 响,缓和紧缩财政政策造成经济滑坡的严重后果,日本政府连续推行了四次经济 振兴方案。 · (1)1997年10月21日,第一套方案通过。方案采取多管齐下的方针,从四 个方面着手:①解除管制。重点有三个,包括设定国际和本地长途电话费的上 限,简化无线通讯设备的审核过程以及简化农地改变为住宅的申请手续。②盘 活不动产市场。具体措施为废除或冻结土地增值税,重新检查土地交易税,推动 不动产贷款证券化等。③辅助中小型企业,包括给它们提供特殊融资,延长官方 贷款的偿还期限。④税制改革。包括降低公司税、给中小型企业提供特别租税 减免,废除证券交易税,考虑把福利、教育与住宅支出列为税收的抵扣项目等。 第一套振兴经济方案收效甚微,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0月份,日本企 业破产数创11年来的新高。这套方案标志日本政府已开始注意到经济停滞的 事实,并开始考虑以减税来刺激需求,但并未触及实质问题,因为日本公司所得 税达50%,极大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市场当时最需要的是大幅度降低各种 所得税来刺激需求,而这套方案未提及,所以经济难以出现较大起色。 (2)1997年11月14日,第二套方案通过。该方案共有120项措施,其中包 括60条放宽监管的措施,31条盘活房地产和土地流通的措施,23条促进私人机 构投资公共工程的措施。由“放宽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促进土地有效利用”、 “支援中小型企业对策”、“改革税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扩大内需”等方面组 成。其中“放宽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振兴方案的主要支柱,包括政府放宽对服 务行业价格的控制,取消航空公司票价的最低限制,降低移动电话费用,将企业 和个人对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出资比例最高限额从现行的10%提高到1/3,在 1998年财政年度内解除往证券综合账户内汇人工资和退休金的禁令。“促进土地有效利用”措施包括放宽城市市中心商业用建筑物的容积率限制,将最大容积 率从1000%扩大到1300%,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激发投资者对房地产的购 买欲,扩充住宅金融金库融资制度,放宽对购买住宅的贷款额度。“支援中小型 企业对策”主要是在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设立向中小型企业贷款的特别融资制 度,向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优惠。 第二套方案可以说是第一套方案的延续和扩展,其措施不仅包括以低息贷 款协助中小型企业,还包括兴建住宅等,鼓励民间投资公共建设等,这套方案起 了一定作用,当天日本股市上涨443。25点,即上涨2.25%。但方案仍没有提及 降低所得税,加上公共开支增加额不大,所以仍未对经济复苏起决定性推动作 用,1997—1998财政年度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96---1997年度下降1.4%。 (3)1997年12月,第三套振兴经济方案出台。这套方案的出台是以日本金 融体系的严重危机(即以货币经济)为背景的。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巨额金融机 构不良债权,成为日本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最大障碍,其中问题最大的是住宅金 融专门银行(简称“住专”),泡沫经济崩溃,专做房地产生意的“住专”损失达X 万亿日元。日本政府对不良债权问题的处理是不当的。既包括处理时机不当, 也包括处理方法不当,1992年时,不良资产总额大致为20万亿日元,到1993年, 银行有能力处理全部不良资产。银行持有大量低价买进的股票,当时股价虽有 所下跌,但如果把股票卖掉,所获差额完全可以冲销不良资产,但银行担心公开 不良资产问题降低信用,一直拖延处理,以致错过处理时机。当金融机构手中的 股票贬值,坏账增加,其亏损大于股东资本金,实际上已经破产时,政府并没有让 其破产而一再采取姑息态度,妄图坚持到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后,不良债权被自行 冲抵,但经济长期低迷打破了这一幻想。从1994年起,金融机构大量提取利润 冲抵坏账,导致结算呈亏损状态,这种状态加重了银行“惜贷”+企业“惜投”+消 费者“惜购”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回升。而且,政府对金融机构隐瞒不良债权的 现象一味纵容,据香港《信报》数据,到1997年9月,日本上市金融机构共有20.5 万亿日元的坏账,而据日本传媒报道,一年前仅日本前20家大银行的不良资产 就高达23.6548万亿日元,据估计实际的坏账可能更多。对坏账的隐瞒不利政 府掌握准确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且一旦这种行为被公众发现,会造成金 融机构的信誉危机,对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又是沉重打击,1995年日本大和银 行因纽约分行的此类丑行败露而导致大和银行在美国的二十多家分行全被禁止 营业就是例证。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日本长期实行的“护送舰队”式金融管理 体制走向崩溃。1994年,政府决定关闭住宅专门银行。同年,大藏省作出了让 日本金融机构大范围倒闭的决定,以下是90年代倒闭的日本金融公司(见表 ”。 这些倒闭的金融机构中,影响最大的是十大银行之一的拓殖银行的倒闭和.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关门,前者标志“护航舰队”式体制的终结,后者夷 战后日本最大的企业倒闭事件。政府为稳定金融体系,减少倒闭案件对经济6< 振荡,承担了巨额居民存款,并向倒闭银行注入大量贷款,这一系列行为不仅如 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而且影响了经济的景气回升。
/
本文档为【日本金融危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