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汉语课程第一单元通论

2011-01-15 24页 doc 86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5093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汉语课程第一单元通论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与古代汉语学习有关的工具书,熟悉其编排方式,掌握其索检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具书的种类及其用途、使用方法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传统小学专书如《说文解字》、《尔雅》的编排体例及其检索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安排 现场教学,让学生到院资料室实际感手一下有哪些工具书,在回到课堂讲解,这样收效更好。课后布置索检工具书尤其是像《说文解字》这样的工具书,以让学生真正本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技巧。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
古代汉语课程第一单元通论
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与古代汉语学习有关的工具书,熟悉其编排方式,掌握其索检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具书的种类及其用途、使用方法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传统小学专书如《说文解字》、《尔雅》的编排体例及其检索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安排 现场教学,让学生到院室实际感手一下有哪些工具书,在回到课堂讲解,这样收效更好。课后布置索检工具书尤其是像《说文解字》这样的工具书,以让学生真正本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技巧。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78年。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思考练习题 1.​ 查检《说文解字》,指出下列字在《说文》一书中的部首和笔划:邱、历、进、冒、陈、发、共、致 [讲稿]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这一部分的通论是关于工具书的知识,这是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首先要了解的常识,今后大家要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去问老师,自己通过查检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才是真本事。对一些常用的工具书最好是自己要占有,这样查起来才方便,可节省去图书馆数据室的时间,对一些大型的工具书要熟悉他的编写体例、主要内容以及查检的方法,这样你用起来才方便。本科毕业还不知道如何利用工具书,就等于没上大学。所以不要小看这个问题。 一、工具书的作用及其类别 古代汉语的工具书按性质分类有字书,韵书、辞书三种,本教材统称为字典辞书。字书就是今天所说的字典,辞书就相当于词典之类,韵书是专门按韵编排的工具书,可以通过它查到某一个字在当时的语音地位——声母、韵母和声调。象《切韵》、《广韵》《集韵》就是属于中古音系的韵书。有的工具书比如《说文解字》,就不只是字书的性质,研究上古的词义也是不能离开这本书的,其中所释的字义往往是这个字的原初意义即本义。因此《说文》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 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是指字或词是按什么顺序排列在一起的。本教材专门讲到工具书的编排方式,见页67—69。古今汉语的工具书都不出三种编排方式: 1.​ 按音序编排 古有《切韵》(后以《广韵》作为代表,原书失传)是按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每一声调下又按195(206)韵的顺序,每一韵下又按舌、唇、齿、牙、喉五音(对古代声母按发音部位的归类)的顺序排列。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是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的。开头或书后都附有部首笔划索引,以便查寻不认识(不知其读音)的字。 2.​ 按部首和笔划编排 按部首的先后(《说文》的540部是按部首字的字形相近或相关的顺序,以后的字书、辞书卻是按部首的笔划多少的)顺序,同一部首又按归部字的笔划(《说文》除外,它是按“据形系联”的原则)多少的顺序编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字典部首是笔划顺序,而归部字卻不是按笔划顺序的,如《康熙字典》就是这样,虽然也附了笔划检字索引,但不标明页码,只注明该字所属的部首,《汉语大字典》比它更为有用。《辞源》、《辞海》是严格按部首、笔划顺序编排的,但在书后也附有音序检字表(《辞海》在下册后面,《辞源〈在第四册后面)。 3.​ 按号码编排 这是根据汉字呈方块形状的特征创造的一种编排方式,每一个方块汉字都有四角,见页68,按四角的形状归为0—9十个类,每一类用相应的番号代替,组成四位数的编号,再按四位数的大小排列。哈佛燕京学社编的各种引得就是按四角号码编排的,一般的工具书只把它作为一种检字的方法使用。 除了以上三种编排方式之外,还有按事类编排的,如秦汉之际的训诂专书——《尔雅》是按诂、言、训、亲、宫、器、乐,天、地、丘、山、水、草、木,鸟、兽、虫、鱼、畜等十九个事类编排的,后来的《释名》也仿《尔雅》的体例,三国时魏张揖作《广雅》也是按事类编排该书的词条的。 三、 几种常用工具书的使用 教材介绍了十四种常见的工具书,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它是一切治传统语文学的人的必读书目,也是学习古代汉语不可或缺的。大家也许从前面的文选串讲中感觉到了这一点,离开了《说文》,不但不能把某些词的本义讲清楚,也不能理清词义的引申线索。其次是现代学者编的两部研治古代文献语言的大型工具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页74)也很重要。特别适合初学文言文的人利用的一部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页77)。至于教材提到的其它几部书,大家下去看一下,要了解这些书的成书年代、作者,编排体例等。我这里对几部较为重要的工具书作一提示性的讲解。 1.《说文解字》(可简称为《说文》) 是中国第一部成理论系统、有内在条理、有独到创见的文字学著作,也是了解汉语字词本义的工具书。作者为东汉许慎(汝南召陵人,博通经籍,时人誉为“古经五双”) 。他在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开始撰写这部书,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写成,花了二十二年的工夫。该书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汉字的六种结构方式,下面要做专门介绍)之旨,因形见义,分别部居,将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613)归入到540部,据形系联,以类相从,首创汉字构字部首编排法。其著书体例:每字先列篆文(以秦时小篆为正),次释字义,再分析其结构。对有的生僻字,还以直音、读若、引经等方式明其读音。(详见页77)许书以独体字为文,合体字为字,合体可解,而独体不可解只能说,《说文解字》书名取义于此。《说文》正文有十四篇,加上叙目共十五篇。《说文》原本已失,唐代李阳冰凭己意妄改《说文》,使《说文》尽失其真,北宋徐铉、南唐徐锴兄弟二人对《说文》做了校订工作,使《说文》接近于原貌。今行《说文》有大徐本(为徐铉校定),中华书局1963年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番禺陈昌治刻本为底本影印并附笔画检字。按:此笔划检字有的是根据篆文楷化定的,不能依一般的繁体字的笔划去查,更不能按简化字的笔划去查,如:春,《说文》作萅,为十二画的字),寻,《说文》作  (见大徐本页67) 但大多数字是可以按繁体字的部首去查的。清代研治《说文》的有四个最著名的人物,号称“《说文》四大家”,他们是段玉裁、王筠、桂馥、朱骏声。段氏有《说文解字注》,王氏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桂氏有《说文义证》,朱氏有《说文通训定声》行于世。其中以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为有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据经韵楼藏版影印本。 2.《汉语大词典》由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和编纂处编纂,有十二大册本,也有上、中、下三册本,按照二百个部首排列,共收词条有三十七万五千余条,约五千万字,于1993年全部出齐。另附《附录和索引》一单册,索引有笔划和音序两种,便于读者查检。(详见页75)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由北京大学牵头组成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写,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收字三千七百多个,另外还有两千多个双音节词。按照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是初学古汉语的人必备的工具书,对例句作了适当的串讲和注释,对同义词作了一些辨析。 4.《汉语大字典》(见页75)由四川大学已故的知名学者徐中舒先生主编,聚集了全国一大批专家学者参与编篹,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字五万六千多个,详述字体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梳理其使用意义。 5.《尔雅》(教材没有介绍这部重要的小学专书是一大疏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是秦汉之际的小学家缀集古注编撰而成,他以事类为编,全书分十九篇(见页49),这十九类可以编成顺口溜来记:诂、言、训、亲、宫、器、乐,天、地、丘、山、水、草、木,鸟、兽、虫、鱼、畜。《尔雅》释词的方法主要采用义训的方法,是将众多的同义词放在一起,然后用一个通行的常见的词去解释。(例见页49)为《尔雅》作注的晋有郭璞,宋有邢昺的疏,清有邵晋涵的正义,郝懿行的义疏。 教材还介绍了两部查检虚词的工具书,本来也是很重要的,但由于术语的不统一,我们今天使用起来可能要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如果不是作专门的语法研究,一般是不会去翻检的。关于古汉语虚词比较实用的是现代人编的几部:一是杨树达的《词诠》,(见页80),一是尹君编着的《文言虚词通释》,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共收了305个,是按音序排列的。对虚词的词性和语法意义分析得比较透彻,有编著者个人的创见,值得一读。再就是何乐士等编的《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版。共收列虚词549个,也是按汉语拼音的音序编排的,是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虚词词典。最后是楚永安编着的《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是专收组合、凝固结构式虚词的一部工具书,收了306个复式虚词,也是按音序排列的,但书末附有首字及词条的笔划索引。这几部今人编的虚词工具书更适合专科生使用。关于工具书就讲到这里。 授课内容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与古今汉语词义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道理,掌握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异又分微殊和迥异两种。学会分析古今词义差别及其类型。更好地沟通古今词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古今汉语词汇的继承和发展、古今词义的辨析与沟通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古今词义差别的类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安排 以讲解为主,必要的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师生互动,共同分析探讨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点。。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 思考练习题 指出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意义上古今有和不同: (1)​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1)​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1)​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1)​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讲稿]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汉语的词汇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常用的单音节词很多是自古就有的,例如马、牛、羊、大、小等。它们是汉语的基本词彙。汉语的词汇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有的旧词被废弃不用,又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造了新词。就汉语词义内部来说,也在发生变化,相同的词形,其词义古今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古今词义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词义仅有细微的差别,表现出同中有异。 教材页83 “该”在古代是“完备”的意思,今天却是“应当”的意思(例见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抢”在古代是“撞”的意思,《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就是撞到榆树檀树上的意思。 “找”,在中古的时候是“划船”的意思(《集韵》),其读音是胡瓜切,与“划”是异体字(见《集韵》平声麻韵,页20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而今天的意思是“寻找”、“找零”。 “绸”:古义为缠绕,束缚。今义为丝绸。 “去”:古义为离开,今义是与来相对的去。 “汤”,古义是热水,今义是菜汤。 “揭”,古义是举,今义是把盖着的东西拿开。 但古义并没有在现代汉语中完全消失,成语和以这个词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中还保留着某些古义。例如:“去粗取精”这一成语,就不能理解为走到粗那里去取精,而是除掉粗糙的部分,吸取其精华,“除掉”就是“离开”意义的直接引申。“未语绸缪”出自《诗经》,《豳风·鸱鴞》:“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牅户。”“绸缪”本是“紧密缠绕”的意思,“缪”为“缠绕”义,而“绸”在这里作状语,是“紧密”的意思。现在用意是:事先谋划好某件事,正是从密义的引申。因此,我们就是在分析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时,也要注意古今词义的沟通。在异中求同,这样无论是讲文言文还是学古汉语,都会有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古今的距离。 下面我们要着重谈一下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这种情况。 古今词义就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细微差异分两大类:一是词义范围的差异,一是感情色彩的差异。这个问题,我们教材没有讲,但是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讲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参看该书的上册,页86—91。 词义范围是指词义适用的语言环境以及所指对象。借用形式逻辑的说法是指的概念的外延。例如: “睡”,古代是指坐着打瞌睡,北方话说的打盹儿。今天睡可指打盹儿,也指在床上呼呼大睡。这是词义范围的扩大。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也有相反的情形,就是词义范围反而缩小了。例如:“臭”,古代泛指一切气味,香的气味也可以说臭,例如:“入芝蘭之室,久闻不觉其臭。”这个“臭”,后来的人读成臭(音秀),就绝对不是臭味的臭,而是香了。后来只指带有恶臭的气味。这是词义范围的缩小。“宫”本指原始人们居住的地穴,成连环状,后来泛指一切居室,老百姓住的房子也可以称宫。可是到了秦代,“宫”就只能用来指称皇帝的寝宫、游乐场所,一般臣民的居室不可称宫。现代也只指古代留下的与帝王生活有关的古建筑,或大型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语言中没有这样问人的:你的宫在哪里?“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器,现在只指盖房用的一种烧制的材料。 词义范围差异还有一种情况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汤”由热水义转移到菜汤义是较为典型的。成语“赴汤蹈火”中的“汤”,还保留了它的本来意义。我这里补充一个“行李”,现代是指随身携带的东西,但在《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中的“行李”就不是指的东西,而是指外交使节。但是词义范围的转移多少与词义的引申有关。 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表现在词义的褒贬色彩和词义轻重程度不同两个方面。古代是褒义的,今义变成了贬义,例如:“爪牙”,古义为“得力助手”,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今义为“替凶恶的人跑腿的人”。古褒今贬,感情色彩明显不同。再比如,“谤”,古义为向上反映意见,例如:“士传言,庶人谤。”(《左传襄公十四年》)晋·杜预注:“庶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这里的“谤”和“诽谤”都是批评议论的意思,决不是今天所说的在背后诬陷别人,也属此类。词义轻重不同的一个例子应是 “诛”,由“口诛”(责备)到“杀戮”,由轻到重。 古今词义的差别是极其複杂的,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方面就可以归纳清楚,例如我们教材谈到的“给”、“再”、“劝”、“两”等的词义的古今差别就不好用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去解释。我们教材不做这样的区别,也许是一种谨慎的做法。 关于古今词义的差异有两点要提请大家留意:一是谈到古今词义差异时,不能把“古”这一概念简单化,古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所谓历史的概念就是要随时空的变换而改变。就周秦而言,唐尧虞舜为古,就两汉而言,夏、商、周三代亦为古。二是现代的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不一定还是双音节合成词,有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词的组合,如“消息”(消是消失,息是生长,是一对反义词。“睡觉”(睡是打瞌睡,觉是醒过来了的意思),也是一对反义词。“地方”(地是国土,方是方圆、幅员的意思)。它们不是一个词的组合。这是需要注意的。 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首先是读书要有求甚解的态度,要直接读原书、读古注,看古注讲的意思是不是与今天的意思一致。不一致,就说明这个词古义与今义有所不同。其次是要有意识地索检古代汉语的工具书,尤其是像《说文》这样专讲词的本义的工具书,一个词的本义搞清楚了,也就抓住了一个词义网络的纲。最后是要有地自学本教材的常用词部分,对所列的义项中有与今义不和的,要特别留意,并做适当的概括归纳。 掌握古今词义差异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仅对我们阅读古书有直接帮助,而且对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进行古代学术文化的研究都将大有益处。这一节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授课内容 通论(三)单音词、複音词、同义词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与古代汉语词的音节结构类型和相互间的意义关系,掌握复音词中的单纯词即连绵词、合成词中的偏义复词等术语,学会辨析同义词中近义词的词义差别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古今汉语合成词的构成、双音节中单纯词、同义词的辨析等本节教学的重点。同义词辨析同时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安排 以讲解为主,必要的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古代汉语词的音节构成和词义联系与区别。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 思考练习题 1.​ 指出下列词语中的连绵词,并说明是否是双声叠韵关系: (1)​ 窈窕(2)饑馑(3)狼狈(4)望洋(5)扶摇 (6)仓廪(7)踌躇(8)葡萄(9)倜傥(10)匍匐 1.​ 分析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指出哪些是词,哪些是词的组合,在句中的意义。 (1)​ 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1)​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1)​ 今公常从数骑,一旦缓急,宁足恃乎? [讲稿] 通论(三)单音词、複音词、同义词 单音词、複音词是就词的音节构成情况来区分的,同义词是就词义关系而言的,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划分,故放在一起讲欠妥。 古代汉语是单音词居多的,这在先秦文献中可以得到证明。但不是没有複音词,事实上,先秦文献也有相当一部分複音词。例如,《周礼》为东周时代的作品,其中的名物词(反映具体而特定物的词)有1548个,双音词有760个,占了总数的49%,差不多与单音词平分秋色。所谓单音、双音的区别是指的音节结构数,以一个音节结构构成的词,就是单音词,以两个音节结构构成的词就是双音词。单音词在书面语言中,就是用一个汉字来的。双音词是用两个汉字记录的。所以古人说到的“字”往往是指的一个词,而说到“词”,往往是指的虚词,例如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释的全部是虚词。 中国人有字本位的观念,都与汉字的表意性和汉语在早期是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有关。根据汉语词彙发生与积累的三阶段的理论,汉语词彙经历了原始创生阶段(远古)、同源派生阶段(周秦)和双音合成阶段(两汉)(说见王宁先生《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页146—148)双音合成也只有到了汉语词彙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有实现的可能。 单音词与双音词的的对应情况有三种,(见页88),一是换了一种说法,例如,“信”,说成“诚实”,“师”,说成“军队”,二是在单音词的基础上加一构词词素,加在前面的称词头,加在后面的称词尾。例如,在“虎”字前加“老”,构成“老虎”,在“石”字后加“头”,构成“石头”。三是将同义的、反义的、或意义相关的两个单音词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双音词,使原来能单独成词的字,变为双音词的一个构词词素。最初是由同义的单音节组合为双音词的,例如页89举到的“险阻”、“险隘”、“婚姻”、“饑馑”等即是,也有反义联合的,例如,“消息”(消是消失,息是生长)、“睡觉”(睡是睡着了,觉是醒来的意思),还有是同一类事物,加上不同的区别性的词素,构成表示意义比较确定的事物,例如,在《周礼》一书中,与弓有关的就有“安弓”、“危弓”、“王弓”、“唐弓”等双音词,与矢有关的就有“枉矢”、“恒矢”、“絜矢”、“矰矢”等双音词。 古汉语中的複音词情况很複杂,根据是不是由一个词素构成的,可区分为单纯的複音词和複合的複音词两种。複合的複音词又称为合成词,是由两个词素组合成的,有的是在词根的基础上加词头和词尾构成的,有的是由两个词根合成的(上述第三种即是)。由两个词根合成的複音词有一种情况要特别加以注意,就是页90第三段讲的偏义複词。例如“园圃”、“休祲”、“得失”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偏指其中的一个意义要素,而另一个音节所表示的词素只作为一种陪衬。 单纯的複音词是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连緜字。连緜字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在书面语中往往是用两个汉字记录的一个意义,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连緜字的每个汉字都是表义的,故将它们拆开来解释,教材讲这是绝大的错误,举到唐代的张守节作的《史记正义》中就误拆“披靡”、“辟易”这两个连緜字(见页91),实际上,误拆连緜字在汉代的训诂学家中也是常犯的一个通病。季汉刘熙《释名》一书中就有很多这类误拆连緜字的例子。例如:“箜篌,师延所作靡靡之乐也。后出于桑间濮上之地,盖空国之侯所存也。”(《释乐器》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本, 第1084页,1989)又:“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同前)“箜篌”本是一种形似竖琴的乐器,“箜”古音在溪纽、东部,“篌”,古音在匣纽、侯部,韵为侯、东对转,声为旁纽。故可看成是准双声叠韵的连緜字。刘熙因声附义,以为是空国之侯所存,并皮傅上郑玄五经注“桑间濮上亡国之音”的话,这种词源探索是不可信的。“枇杷”,即“琵琶”,是双声连緜字(同为並纽),这两个字音与批把二字谐音,故刘熙以“推手”、“引手”为释,也是一种近于把“王化桥”说成是“黄瓜桥”一样荒唐的解释。当然,刘熙的误拆连緜字是有时代局限的,并非全是个人学识出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分析複音词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单纯的複音词,不能把一个词素构成的单纯複合词误认为是两个词素构成的複合词。 区别词还是词组也是汉语词彙、语法分析的一个难点,这也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讨论得比较多的“是词非词”的问题,主要是指的这类由两个词根构成的合成词与词组的区别,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三个方面的来把握,一是看其结合后的整体意义发生变化没有?例如页91举到的“天下”(代指大一统的国家)、“小人”(指心理、行为卑劣低下之人)、“足下”(不是脚底板下的意思,而是一个表示尊称的词)、“君子”(是有德行的人)、“先生”(年长的有学问的人、或指称有直接的师授关系的长者)、“将军”(军衔的最高级别),这些合成的複音词意义已经整体化,不能拆开来解释,所以就是一个词,而不是词的组合了。其次是看能不能从中插入其它的成份。比如“天下”、“小人”、“足下”都不能插入定中标志的“的”,因此就是词,而不是词组了。最后是看使用的频率,如果这两个词长期结合,不是临时的组合,那它们的组合就是一个词的单位。这三个标准中,最关键的是看意义有没有凝固成一个整体。 同义词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关系而言的。就汉语词义关系总的情况看来都不出三种:一是同义(包括相近),二是相关,三是相反。有时候,这三种联系又有纠葛。比如在表达“蔽身兵器”这一意义上,“干”、“革”、“盾”是同义的。而“干”和“戈”却有反义的关系,“戈”是进攻性的兵器,“干”是防御性的兵器。而“干”、“戈”等都属于反映兵器这一个大类的名词,因此在兵器这一意义上,它们又具有相关的联系。 什么叫做同义词,教材没有作一个界定,王宁先生在她的《训诂学原理》一书中给同义词是这样下的定义:“声音没有源渊而意义局部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并进一步指出:同义词必定不同源,两个词只要有一个义项的义值相近,就可称为在这个意义上的同义词。(页48,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这个定义是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一个。这样就可把同义词和同源词区分开来。王力《同源字典》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就是这部书中没有同义与同源区别开。 同义词不都是等义词,不都是像“妈”和“母亲”、“姐姐”和“姊姊”一样,意义是完全相等的。绝大多数是属于近义词。故王宁先生讲意义局部相近的词就是同义词。既然是相近,那就有不相一致的地方,同义词往往是同中有异,我们掌握同义词,主要是要知道一组同义词相互之间的差别。所以,同义词的辨析就是学习古代汉语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教材的常用词部分已给我作了很好的示范,例如,页42辨别“言”和“语”,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因此,在说话的方式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这个辨析是可信的,《说文·言部》:“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从口辛qiān声。”(大徐本,页51)还可以从出现的语言环境来区别,"言"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而语可带指人宾语,还可以带双宾语。又如,页45辨别“报”和“告”的词义差别,“报”用于复命,是完成被指派去做的调查以后回来汇报。“告”是直接向听话人告诉某事,没有复命的意思。有的同义动词有及物与不及物的差别,例如页92举到的“畏”和“惧”,“畏”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惧”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有时带了宾语,要分析为使动。有时候同义词还有客观与主观的区别,例如页92举到的“能”和“得”,能表示主观上的能力,得表示客观条件的允许。 在辨析同义词时,我们还应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今天是同义的,在古代未必就一定是同义。今天不是同义词,在古代有可能是同义词。例如,“穷”和“贫”在今天是同义词,穷困户等于是贫困户。但古代“穷”是指的仕途坎坷不顺,是与“达”相对的一个词,而不是与富相对的词。例如《论语》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语。在《说文解字》中,“穷”与“究”、“穹”是同义词,都有“极至”之义。《说文·穴部》:“穷,极也。”“究,穷也。”“穹,穷也。”(大徐本,页153)“贫”才是财产少的意思,《说文·贝部》:“贫,财分少也。从贝分,分亦声。,古文从宀,分。”(大徐本,页130)《论语·学而》15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刘宝楠《论语正义》,页32,中华书局,1990)可见,贫与穷在上古不同义。今天友谊之“谊”与意义之“义”似乎很难看成是同义词,但古代却是一对同义词。《说文·叙》讲“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这个“谊”就是“义”。《说文·言部》:“谊,人所宜也。”(页53)这是义界式的声训,谊则是仁义之“义”。人的举止容貌都应中规中举之意。有时候,一个词的泛指和特指会决定它与别的词的同义关系,例如,页92举到的“禾”,泛指与“穀”同义,特指与“粟”同义,“稻”泛指与“米”同义,特指却是“糯米”。有些词,泛指可以不加区别,例如:“货”与“贿”都是指的财产,但特指时,区别就显示出来了,“货”是指的珠宝一类的财产,因为是天然物化的,故字从化从贝,而“贿”是指的绢帛一类的财产,因是人工制作的,故字从有、从贝。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浑言无别,析言有差。辨析同义词也要有一个求甚解的学术态度。 授课内容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产生有先后,层次有区别的道理。掌握词的字形造意与文献用义的联系与区别,学会分析汉语字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本义寻求词义的特点和发展的线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古代汉语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本义、引申义等术语,从字形探求本义,由本义寻出多个义项之间的联系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义的探求及其与引申义的联系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安排 以讲解为主,必要的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古代汉语字词多个义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 思考练习题 1、​ 指出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使用义,并说明是用的本义、还是引伸义(借助《说文》)。 (1)​ 王怒,得卫巫,而监谤者。 (1)​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1)​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讲稿]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是《说文》之学(即传统文字学)的专门术语。在文字学中,本义是指与字形相贴切的字义。由于汉字是表意的,又由于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一词多用一个字来表示,故古代的训诂学家(专门研究词义的学者)沿用了文字学的这个术语,以这个与字形相贴切的字义为它所记录的词的一个义项,并把这个义项作为观察词义引申的出发点。因此,在词义学中讲到的本义,往往又是指引申义的起点,一个词所具有的本来意义(或称实际意义)。因此,探求词的本义必须借助文字学特别是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历代文字学家都是从分析字形入手探求本义的。要分析字形就离不开《说文》(详见教材页95)。许慎之所以受到历代学者的尊崇,就在于他所著《说文》一书系统地揭示了汉语字词的本义,今天研究古代文献语言词义的学者如果要抛开《说文》去寻求词的本来意义,那等于是痴人说梦。我们教材在谈到本义时也是以许慎的分析为基础的。但严格讲,许慎讲的是字的造意,虽然有时是与词的本义相吻合的,如“斤”、“戒”、“刃”等,但也有不是词的本义的情况,例如,“长”,《说文·长部》:“久远也”(大徐本,页196)徐氏是根据小篆的形体做出这种判断的。他以为长从兀、从匕、亡声,兀者高远之意,久则变化。这是望形声训。实际上早期古文字“长”不是一个形声字,而是一个独体象形字,甲骨文作,像一个长髪飘飘的老人。本义应该是长者的长。因此我们在以《说文》为依据寻求词的本义时一定要注意吸收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不能拘泥于《说文》的解释。在先秦文献中,“长”亦直接用为长者之义,例如:《庄子·大宗师》:“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国语·晋语四》:“齐侯长矣。”韦昭注:“长,老也。”可证“长”的本义当是长者之义。因此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要注意核证于古代早期(先秦)的文献语言,才不会犯拘泥于字形的毛病。 有些词的本义在今天已经消失了,而在古代文献语言中却有大量的用例,我们阅读古书时,更要注意,不能用今天的常用义去解释这些特殊的用例。例如《诗·豳风·七月》:“塞向墐户。”这里的“向”就不是方向、朝向的向,而是窗户的意思。《说文·宀部》:“向,北出牖yǒu也。从宀从口。”(大徐本,页150)许慎的本义解释是非常正确的。“向”就是朝北开的一个窗户,甲骨文作,古代的房屋,多为座北朝南,东西向。北边开窗,利于通风,接受阳光的照射,但是到了秋冬,就要把窗户封起来,以免寒风的侵袭,这就是《诗经》里讲的“塞向墐户”中“塞向”之意(“墐户”是用泥封住柴门)。不知这里的“向”是“窗户”之意,就容易把它误以为是朝向之向(朝向义是窗户义的引申)。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给以足够的重视。页93举到的“脚”,本义是小腿、页96举到的“引”的本义是“开弓”之义,“责”,本义是“债”。页97“习”,本义是“鸟儿多次地学飞”等,往往是今天的人不太了解的。古代汉语考试就容易出这类题目。 由本义出发可以向多个词义方向引申。这里以“引”字为例,来说明词义的引申的某些特点,引的本义是开弓,就是射箭的时候,把弓拉开,《说文·弓部》:“引,开弓也,从弓、 gǔn声。”(大徐本,页270)这个本义训释是可信的,甲骨文的引作 ,中间的一点,指明开弓手把之处。开弓有把弓向一个方向拉开的词义特征,故可向“延长”、“伸长”的词义方向引申。开弓是与向箭射出方向相反的一个动作,如果箭是向前的,引的动作是向后,所以引可向“后退”、“退却”的词义方向引申,“引兵而去”的“引”就是用的这种意义。引是随人的动作而展开的,因此可向“引导”、“率领”的词义方向引申,由于开弓的同时要拿箭,所以引又可向拿、取的词义方向引申。引可以向四个词义方向形成辐射式的引申,由动作向结果方向引申,由上我们可以给引申下这样一个定义: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本义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照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相关的新义或派生同源的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这就是词义引申。要详细了解词义引申有什么规律,请大家参看两本书:一是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一是王宁先生的《训诂学原理》。 从上面我们分析引的本义与引申义看出,词义引申总是表现为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引”本义为开弓,引申出“延长”、“伸长”一切事物,这是由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抓住了一个词的本义,就抓住了某一个词义网络的纲,教材以“解”字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请大家自己认真看一下(页97—98)。 在考察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时,还要注意语音、字体的变化的问题,字体变化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古今字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通论中讨论,对读音变化问题,清人段玉裁有一个观点就是所谓的读音变化即古人所说的四声别义,是后来的人人为的,古无此分别。我很赞同这一观点。就教材所举的解字有jiě和xiè(这种读音的书写符号又改为“懈”)两种读音,其实在上古都属见纽、支部字。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暂时讲到这里,我们在讲文选的时候还要结合具体的词义反复讲这一问题。大家可把这一节的内容与通论(五)结合起来学习(见页160——169)。
/
本文档为【古代汉语课程第一单元通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