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教师结构看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_玻璃天花板_

2011-01-24 7页 pdf 310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851

暂无简介

举报
从教师结构看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_玻璃天花板_ 妇女研究论丛 Collection of Women’s Studies 2009年 1月 第 1期 总第 90期 Jan. 2009 No.1 Ser.No.90 在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 素。人们发现,“几乎没有女性能成为全国性大公司、 银行、公用事业、报社或电视网的总裁、首席执行官 或主管。……女性晋升到最高职位的障碍常常是很 微妙的,”[1](P229)这被称为是女性职业发展中的“玻璃 天花板”。“玻璃天花板”指的是通常难以逾越的无形 限制。女性职业中的“玻璃天花板”一词,始见于 1986年...
从教师结构看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_玻璃天花板_
妇女研究论丛 Collection of Women’s Studies 2009年 1月 第 1期 总第 90期 Jan. 2009 No.1 Ser.No.90 在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 素。人们发现,“几乎没有女性能成为全国性大公司、 银行、公用事业、报社或电视网的总裁、首席执行官 或主管。……女性晋升到最高职位的障碍常常是很 微妙的,”[1](P229)这被称为是女性职业发展中的“玻璃 天花板”。“玻璃天花板”指的是通常难以逾越的无形 限制。女性职业中的“玻璃天花板”一词,始见于 1986年 5月 24日 Hymowitz与 Schellhardt在《华尔 街日报》发的关于公司女性的特别,文中一针 见血地质疑:“为什么女性无法打破阻碍她们进入顶 尖职位的无形障碍?”认为“突破玻璃天花板是极其 痛苦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很早就在本领域有所作为 的女性”。[2]从此,女性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受 到了普遍关注,美国甚至成立了一个“联邦玻璃天花 板委员会”,成员由美国总统和国会领袖任命,劳工 部秘书长兼任主席。这一委员会把“玻璃天花板”界 定为:“为女性和少数民族的提升人为设置的障碍”, 这些障碍反映了“歧视”。“玻璃天花板”是“看不见 的,然而却是使少数民族和女性无法登上公司阶梯 上层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不管她们的资格或成就 如何”。[3](P93) 很多研究表明,在大学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过 程中,也面临着一种“玻璃天花板”。本文通过对教师 结构的数据,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学 校中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问题,并 从性别视角进行分析。 教师结构包括教师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学历 结构、学科结构等。女性教师的职务结构是“玻璃天 花板”的主要特征,而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是造成职 务结构的重要因素。学科结构也构成了“玻璃天花 板”的特征之一,工程与部分科学领域中女性教师的 比例偏低,而高层教师的比例更低,这是一种隐形的 从教师结构看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 作者简介:生云龙(1977-),男,清华大学人事处职员,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生云龙 (清华大学人事处,北京 100084) 关键词:教师结构;女性教师;玻璃天花板 摘 要:在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即女性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研究表明,在大学女性教师的 职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种“玻璃天花板”。本文通过对教师结构的数据分析,探讨了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学校中女 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问题,并从性别视角进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D4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9)01-0026-07 "Glass Ceiling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Female Faculty Viewed from Analysis of the Faculty Structure SHENG Yun-long (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at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Key words: faculty structure, female faculty, glass ceiling Abstract: There are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women, which together form the so called "glass ceilings" in the way of women's career advancement. Similarly, there are glass ceilings for female faculties in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 of "glass ceilings"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faculty structures, especially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26 “玻璃天花板”。 一、从教师职务结构看“玻璃天花板” 从总体上看,不同学术职务的教师中女性所占 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职务越高,女教师的比例越 低。女性聘任为教授的比例低于副教授比例,又低于 助理教授或讲师的比例;终身制的女教师相比非终 身制的女教师比例低,这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相同 的规律。例如,2005年中国普通高校女性教师占全 体教师的比例为 43.25%,其中正高级、副高级、中 级、初级、无职称的女教师比例分别为 20.58%、 39.03%、46.33%、52.08%、51.14%,[4](P51- 56)呈现出随职 务升高,比例逐渐降低的趋势。2003年,美国大学雇 用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女性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分别占同级职务教师的 20.59%、32.92%、39.39%; [5]获得终身职位者、进入终身系列教师、非终身系列 教师分别占同类教师的 24.01%、35.29%、42.06%,[6] 均呈现出金字塔型的阶梯结构。2005年,日本高校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中女性的比例分别为 10.1%、17.0%、24.1%、24.2%。[7](P115)2001年,法国教授 与讲师中女性的比例分别为 14%和 35%。[8](P54)此外, 大量女性在大学里担任着兼职职位,这常常导致 “她们处在学术界的边缘”。[9](P458) 学术界被认为是一个在地位和收入上存在显著 性别差异的领域,[9](P452)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 天花板”是真实存在的,[10](P91- 92)女教师在获得职务晋 升与学术荣誉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在英国,1912 年才第一次由伦敦大学授予女性教授衔,1948年才 有第一位女性获得任命担任英联邦大学的校长,[11] (P59)这相比牛津大学第一位男校长晚了约 700年。而 在美国,第一位获得校长头衔的女性是 Frances Willard,她于 1872年担任 Evanston大学校长,相比 哈佛大学第一位男校长晚了 232年。[12](P31)2003年, 美国大学担任校长与教务长的男性为 4000名,女性 为 900名,女性仅占 18.4%。[13]而在日本,大学校长 中有女性 53人,占校长总数的 7.6%。[7](P115)根据美国 教育协会 2002年的一项调查,90%的男校长已经缔 结婚姻,而女校长仅为 59%,女性校长不得不面对 伴侣的地位、孩子、家庭经济来源等问题。[12](P37) 学术领域的女性普遍认为性别是对其学术生涯 的障碍。一项研究发现,73%的女性科学家感觉到她 们由于性别而受到歧视,相对来说只有 13%的男性 科学家有这种感觉。[9](P458)主要表现为:女性发现她们 的性别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女性感到她们在系 里被边缘化或被排斥于重要事务之外;初级职务的 女性在出版过程中相比男性更有挫败感;由于分娩 造成了职业生涯的中断,女性在获得终身职务上面 临更多困难。[14]根据凯斯西储大学 2004年对于校内 508名全职教师所作的调查,女性教师普遍认为,相 比她们的男性同事,(1)她们所在院系给予她们的支 持与尊重更少;(2)因社会性别、种族、家庭责任等因 素而被区别对待;(3)经历更多的压力与限制;(4)她 们所在学术单位领导的能力越差,她们能够获得的 资源和支持就越低;(5)她们从单位外部获得了更多 的指导;(6)在薪酬与非研究支撑上的分配更缺乏公 平性;(7)在薪酬、办公室与实验室空间、教学必备条 件以及行政支撑上的分配更缺乏透明度。总之,女性 教师对于总体校园氛围与工作经历满意度更低。[15] 而一些实证研究也为女性教师的这些感受提供了佐 证,如瑞典一项研究发现,为了保证获得财政支持, 女性在学术成果的产出上比男性同事要高出约 2.2 倍。因此,学者指出,女性在研究方面的“缺席”或过 少参与以及她们在职业生涯方面面临的困难(如津 贴、职位、薪酬等),都是由于高等院校内部的歧视制 度,而不是由于女性本身的原因造成的。[16](P166)由于 社会文化的影响,“女性有时不像男性那样积极地参 与竞争”,[17]“为了避免在学术职业的最高层次上的 最激烈的竞争,女性可能也会做出某种形式的自我 选择”,[18](P141)这更增加了突破“玻璃天花板”的难度。 二、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看“玻璃天 花板” 1.影响“玻璃天花板”形成的年龄结构与学历结 构 在产生“玻璃天花板”的过程中,教师的年龄结 构与学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者认为,女性学 术人员的级别和报酬较之她们的男性同事都比较低 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她们在大学工作的年限较 少和博士的头衔较男同事们要少。[19](P204) 学者认为,“由于学术阶梯的职务与年龄是密切 27 相关的,不同性别的年龄差异可以解释学术阶梯中 不同职位人员的构成状况。”[18](P141)2003年美国大学 中雇用的博士学位教师中,随着任职时间的增长,男 性相对女性越来越具有优势。在任职 10年以下的教 师中,女性的比例相对男性大约是 4:6,但在任职 30 年以上的教师中,女性的比例仅占不足 10%,尤其 是高级职位的教师中,男性教授任职 30年以上的教 师达到 79%。(见图 1) 在中国高校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占教师的 比例越来越低。从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情况看,以北 京市为例,女性教师的比例在 35岁以前高于男性, 而到 35岁之后,女性就开始低于男性,到 55岁之后 低于 30%,到 66岁以上仅余 12.52%;而从全国普通 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中的女性比例看,女性教师始 终低于 30%,且逐渐递减,到 66岁以上仅余 10%。 (见图 2) 虽然中美的统计口径不同,但年龄结构揭示的 问题都是类似的。造成这一年龄结构的原因可能有 两方面,一是与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关,女性教师 “大量地进入各层次学术群体只是相对较近时期的 现象。因此,女性学术人员的平均年龄明显地低于男 性。”[18](P141)二是女性在学术成果不断积累的后期逐 渐退出了教师队伍,而这与国家的退休政策等因素 相关。 学历结构也是影响“玻璃天花板”形成的重要因 素。中国研究生增长的速度很快,1978年女研究生 的比例为 9.9%,[21](P965)到 2005年,女博士生与女硕士 生的比例已经分别达到 32.57%与 46.06%。[4](P5)美国 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不断增长,博士学位授予 女性的百分比从 1995年的 39.3%增长到 2004年的 45.3%,接近平均值。从增长的幅度看,1995年授予 博士学位的总数到 2004年仅增加了 1%;而 2004 年博士学位授予女性的数量比 1995 年增长了 16.3%,明显高于总体增长速度。[22]这使得更多的女 性进入学术界,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博士学位教师中 女性依然不占优势,譬如,2003年美国大学雇用的 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女性比例为 31.72%。[5] 2.隐形“玻璃天花板”———学科结构 不同学科间的女性教师比例是不同的,传统上 自然科学常常被看作硬科学,带有男性特征;而人文 学科通常被看作软科学,具有女性气质。这使学科带 有了明显的性别属性,并往往将女性排斥在科学之 外,女性教师在进入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其高层 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是一种隐形的“玻璃天花板”。 从 2006年底清华大学 45岁以下正高级职务教 师学科分布看,女性在工科、理科、文科中的比例分 别为 7.3%、8.4%、12.5%。[23](P22- 24)美国 2003年大学雇 用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女性占 31.7%,其中女科学 家占科学家总数的 32.6%,而女工程师只占工程师 总数的 11.9%。在科学领域中,女性在心理学家、生 物学家、社会科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家、 物理学家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50.2%、37.1%、34.5%、 28.1%、16.2%、15.5%。[5]可见,在数学、物理、计算机 以及工程等领域,女性依然占少数。日本从 1985年 到 2004年,教师数量在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不同比例 的增长,但在工学、理科,女性教师依然处于绝对的 劣势,即使到 2004年,女性在工学领域依然只占研 究者总数的 6.2%,在理学领域也仅占到 10.8%。(见 图 1 美国不同任职时间教师所占比例[5] 图 2 中国与北京不同年龄段女性教师所占比例[20](P244) 28 图 3 日本分专业女性大学研究者数量及比例变化 (1985- 2004)[7] 图 3) 在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教师中女性的比例通 常很低。如美国女性教师在不同职务等级中,通常都 是非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比例高于科学与工程领域的 比例,而在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又是工程领域的比例 较低;教授比例都低于平均比例,工程类的女性教授 仅占 4.59%。(见表 1)1955-2003年中国科学院共 遴选 1026名院士,其中女性为 50人,仅占院士总数 的 4.87%,其中技术科学部比例最低,占 3.32%,比 例最高的化学部也仅为 6.63%。[24]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傅睿思指出,“女科学家们没有被选为科学院的 院士,不是因为她们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她们得不到 机会,不能被提升到合适的位置。”[17]到 2004年,586 个被颁发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中,只有 11个奖是颁 发给女性的。[8]对此,傅睿思认为,女性鲜有获得诺贝 尔奖者的“主要的原因依然还是缺少机会,也可能是 因为在早期很少有女科学家进入数学和物理学、经 济学、化学、医学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诺贝尔奖 授奖的领域。”[17] 即使在女性优势学科,职位高的女性比例依然 较低。2003年美国大学雇用的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 士学位获得者中,心理学与生物学两个学科中的女 性教师最多,分别占 50.19%、37.11%,而这两个学科 的女性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比例仍然呈金字 塔型,教授比例分别为 27.06%与 25.25%。[5]而根据 2006年秋季哈佛大学各专业学院教师情况,教育学 院是唯一女性教师超过 50%的专业学院,但女性教 师也大多数居于较低的职位,教授中男性占 71%,[25] 仍然是绝对多数。 三、性别研究视角下的“玻璃天花板” 1.突破“玻璃天花板”的意义 女性教师进入学术高层以及一些学科领域时并 不具有优势,这被称为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 天花板”。其中女性教师的职务结构比较显性,而学 科结构相对较为隐蔽。从性别研究的视角看,突破 “玻璃天花板”对于女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有很强 的彰显作用,而且女性可以带来崭新的思考方式与 管理理念。 教育领域的女性通常是最多的,从 2004年中国 城镇就业人员中的毕业研究生的行业构成看,女性 主要的就业领域为教育,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26] (P92- 94)高等学校的教师结构会影响学生对性别的角色 期望,对学生的事业选择甚至对年轻教师的职业发 展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进入教育领域高 层的大学教师,特别是获得终身职位以及教授职位 的女性教师的比例,对于女性会起到重要的彰显作 用,可以增强女性追求成功的渴望与获得成功的自 信。因此,很多女校长认为,她们“通过担任大学的领 导人来证实自己没有被社会习俗和心理上的性别歧 视所束缚。”她们“改变的远不止广泛地将女性纳入 受教育者的行列。她们在男性与女性认识女性可以 作为大学学者和学术领导者的思想方面作出了永久 和最基本的改变。”[12](P30)学者也指出,女性“在获得成 功之后,更应该具有性别的敏感性,和对性别问题的 关注,应该利用自己的成功作为推动和带领更多的 女性成功的榜样。”[27](P69) 科学研究是彰显智慧的重要领域,而女性教师 在科技与工程领域遭受到的“玻璃天花板”对体现女 表 1 美国大学雇用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情况[5] 单位:% 职业 女性教师比例 教授 非科学与 工程职业 34.17 27.21 科学与工 程职业 30.66 17.75 科学家 32.61 19.51 工程师 11.87 4.59 副教授 助理教授 34.07 43.70 32.87 38.39 35.13 39.86 8.93 23.21 29 性的社会地位是不利的。女性虽然在教育中参与度 很高,但并未做出与其数量对等的学术贡献。正如法 国巴黎第十一大校长贝尔塞里尼所述,“女生们忽略 科学而更倾向于选择文学、医学或者与第三产业相 关的学科。如果我们要采取某种行动,那就是要鼓励 女性积极投身于科学部门,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与 科学的联系越发密切的社会中。”[8](P56)女性教师当选 院士,获得国家级或国际性科技奖励,其意义不仅仅 是个人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他女性的昭示作 用,即女性可以突破“玻璃天花板”,进入传统的非女 性优势领域并获得成功。 “玻璃天花板”的突破不仅是基于对社会公平的 追求,也能够发挥女性的特殊优势。“关注细节”是 “女性突出的特色,是可以贡献于大学管理的”,女性 “用不同的方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女性可以在 “梳理、引导、沟通上”发挥“更加出众的能力”。[27](P69) “女性更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专注、遵 守规则、善于表达、善于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 [11](P63)此外,澳大利亚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单位所进 行的大规模国家级研究表明了高效率与高的男女平 等程度、低效率与低的男女平等程度之间直接的相 关关系。 [19](P207) 2.“玻璃天花板”的突破 近年来,女性教师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玻璃 天花板”遭到巨大的挑战,各国政府和大学都努力提 高女性的竞争力,保障女性的话语权。从世界各国的 高校教师结构看,女性人数不断增长,女性在教师中 的比例不断提高。例如,中国 1951年女教师为 1902 人,占教师总数的 10.98%。到 1977年女教师达到 49905人,占教师总数的 26.76%。[21](P974)2005年普通 高校女性教师为 417745人,占全体教师的 43.25%, [4](P6)人数和比例都有非常大的增长。日本大学中专职 教师从 1975 年的 7535 人增加到 2005 年的 26950 人,比例从 8.4%增长到 16.7%。[7](P116) 各国政府和大学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女性发展的 政策。美国的大学通常采取倾斜政策,尽量保证各级 岗位上都有女性或少数民族任职。美国的许多大学, 特别是公立大学对鼓励招聘、任命和留任女教师和 少数族裔教师的要求很敏感,并采用以下机制来增 加女性和少数族裔成员的任职率:“1.尽可能在最大 范围内发布广告信息,包括对女性和少数族裔成员 数量较多的研究生专业进行调查。2.提供一到两年 的任职或研究员基金,尽可能使新成员的研究成果 有最好前景。3.确定对女性和少数族裔候选人具有 吸引力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明确通过什么渠道能够 找到他们。”[28](P128) 在瑞典高等教育系统中,使女性享有平等地从 事研究职业的机会(性别平等)已成为人事政策的中 心目标,每一所学校都有责任制定关于在教授职位 上如何招聘更多女性的战略计划,在政府的压力下, 多数学校都制定了平等机会计划,有的甚至有些矫 枉过正。这些计划所包括的包括加强信息宣传 力度,开设能够更好地利用女性经验的专业等。在其 年度报告中,学校要向政府报告所采取的措施,以及 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所确定的目标。几年前,为了改 善性别平等问题,政府还设立了 32个特别教授职 位、73个研究助理职位以及大量的博士奖学金。 [16] (P166) 自 1986年起,澳大利亚要求国家内所有的大学 都必须实施项目以达到就业的男女平等。这些项目 除了确定并排除一直存在的障碍以外,还应该包括 专门的措施以保证女性能够赶上她们的男性同事, 方法是对过去的歧视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补偿。除外 以外,要求每一所大学都应该对于这些项目所产生 的男女平等的成果进行监控,并向权威机构提出公 开的年度报告,说明在他们的大学里所取得的达到 男女平等的就业机会的进展。澳大利亚成功地建立 了高级职位女性和接近高级职位女性的网络,即高 等教育体系中的高级女性执行官讨论会,这是对于 女性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获得就业机会平等的最有 意义和最成功的战略。讨论会已经成功地实施了成 立时制定的四项目标:提高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里 的决策层中的比例;向高等教育系统里的高级职位 的女性提供国家级网络、信息和参与的机会;明确和 监督在澳大利亚大学里的高级职位上工作的女性的 责任、专业和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家级的重大问 题提供领导和协调的建议。[19](P206)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06年 12月 22日 30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2]Carol Hymowitz, Timothy D. Schellhardt, The Corporate Woman (A Special Report): Cover — The Glass Ceiling: Why Women Can't Seem to Break The Invisible Barrier That Blocks Them From the Top Jobs[J]. Wall Street Journal (Eastern edition), New York, N.Y.: Mar 24, 1986. pg. 1. [3][美]D.A.科特等.玻璃天花板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 2002, (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TABLE H-22. S&E Doctorate Holders Employed in Universities and 4-year Colleges, by Broad Occupation, Sex, Years since Doctorate, and Faculty Rank: 2003[EB/OL]. http://www.nsf.gov/statistics/wmpd/sex.htm, 2006-12-31. [6]TABLE H-27. S&E Doctorate Holders Employed in Universities and 4-year Colleges, by Occupation, Sex, Years since Doctorate, and Tenure Status: 2003 [EB/OL]. http://www.nsf.gov/statistics/wmpd/sex.htm, 2006-12-31. [7][日]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女性教育会馆.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译.日本的女性与男性———男女平等统计(2006)[Z].北京:当代 中国出版社, 2005. [8]阿妮塔·贝尔塞里尼.女性在法国高等教育及研究中的地位[A].刘利群,张玲.第二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C].北京:中国传 媒大学出版社, 2005. [9]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 师海玲,孙岳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2006. [10]艾基伯特·德·维尔特.荷兰学术职业面临的压力与前景[A].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编,别敦荣主译.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 较的视角[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11]侯定凯.高等教育社会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2]玛薇琳·秀茨.女校长———过去和现在之间的伟大联系者[A].刘利群,张玲.第二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C].北京:中国传媒 大学出版社, 2005. [13]TABLE H-24. S&E Doctorate Holders Employed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by Type of Academic Position, Sex, Race/ethnicity, and Disability Status: 2003[EB/OL]. http://www.nsf.gov/statistics/wmpd/sex.htm, 2006-12-31. [14]NSF.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Careers of Academic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EB/OL]. http://www.nsf. gov/statistics/nsf03322/pdf/nsf03322.pdf, 2004. 5. [15]Report of the 2004 Community and Climate Survey [EB/OL]. http: //www.case.edu/ admin/ aces/f aculty_engagement_10_04. pdf, 2004.3-4. [16]白瑞特·阿斯克林.政策和体制变革时期的瑞典高等教育与学术人员[A].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编,别敦荣主译.变革中的 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17]刘智嘉,张伟慧.“女科学家还需要更多机会”—专访丹麦籍女科学家傅睿思院士[EB/OL]. http://www.chinanewsweek.com. cn/2004-06-18/1/3732.html, 2004-06-18. [18]鸠兹吉内·莫拉.西班牙的学术职业:介于公务员与市场人之间[A].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编,别敦荣主译. 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141. 发布的研究结果,在所调查的 115个国家中,尽管没 有哪个国家向女性提供与男性完全相等的待遇,但 各国在女性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 的进展,消除了这些领域 90%的男女差异。[29]虽然有 学者指出,对女性采取优惠的强制措施会成为“积极 的歧视”,即女性被怀疑由于其性别优势而非个人才 能才脱颖而出,造成新的不平等。但高校女性教师遭 遇的“玻璃天花板”是真实的,她们对学术资源的控 制仍然较弱。这一“玻璃天花板”应该被更大程度地 突破,女性教师应获得更多的尊重与认可,这需要通 过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变。 (下转第 38页) 31 [19]爱丽娜·蓝茜.在澳大利亚大学中女性的就业平等[A].刘玲,刘利群,龙耘.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女校长国际论坛[C].北 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48-49;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 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03年度)[Z]. 2004. [2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22]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grees, by Race/Ethnicity of Recipients: 1995-2004 [EB/OL]. http://www.nsf.gov/statistics/nsf07308/ pdf/nsf07308.pdf, 2007. [23]清华大学人事处年鉴 2007[Z]. 2007. [24]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技术科学部分册(上)[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画 册·技术科学部分册(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数学物理学部分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社, 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地学部分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化学部分册[M].济南:山 东教育出版社, 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分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25]Harvard University Fact Book 2006-2007[Z]. 2007. 18. [2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27]史静寰.大学女校长教育理念与大学国际化[A].刘利群,张玲.第二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28][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著,王春春,赵炬明译.管理今日大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9]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m/2006-11/23/content_741258.htm, 2006-11-23. 责任编辑:迎红 [参考文献] [1]礼记·大传.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易经·家人.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秋瑾.致湖南第一学堂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黄县妇女联合会.黄县妇女运动史(打印稿)[Z]. [5]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黄县档案馆.黄县第一期土改工作综合材料[Z].1949. [7]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黄县档案馆.黄县第一期土改 62个村党员发展处分情况统计表[Z].1949. [9][美]塞谬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0][加拿大]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绘山 的妇女组织便是脱胎于党组织的妇女党小组和党支 部,而妇救会更是在中共党组织的实际掌控下运转; 土改时期轰轰烈烈的妇女会则以中共领导的农会为 组织依托,其工作方式亦沾染上特殊年代革命的色 彩;新中国成立后,妇代会更被赋予党的群团属性, 接受党的领导并建立了与党组织相似的层级架构, 时光流转、社会变迁,农村妇代会的这一结构属性却 被保留下来,影响至今。更进一步地讲,结构影响功 能,百年来妇女组织在乡土社会的作用也与其结构 性质相吻相合,即吸纳妇女、动员妇女与组织妇女, 而同样,这些功能亦是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产 物,是适应其政治需要而产生的,体现出明显的国家 建构色彩。 (上接第 31页) !!!!!!!!!!!!!!!!!!!!!!!!!!!!!!!!!!!!!!!!!!!!! 38
/
本文档为【从教师结构看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_玻璃天花板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