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

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

2011-01-25 5页 pdf 168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3323

暂无简介

举报
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 2000年 10月 第 19卷第 5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Oct. 2000 Vol. 19 No. 5 ��� 论 古 希 腊 的 人 本 史 观 张  艳 (安庆师范学院 历史系, 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 古希腊人本史观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和神话,理性地关注人类自身的活动。希罗多德开启了人本史 观的先河,修昔底德则将古典的人本史观发展到极致。古希腊的人本史观极其...
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
2000年 10月 第 19卷第 5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Oct. 2000 Vol. 19 No. 5 ��� 论 古 希 腊 的 人 本 史 观 张  艳 (安庆师范学院 历史系, 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 古希腊人本史观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和神话,理性地关注人类自身的活动。希罗多德开启了人本史 观的先河,修昔底德则将古典的人本史观发展到极致。古希腊的人本史观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文艺复兴的人本主 义和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 关键词: 古希腊; 人本史观;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理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 K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4730( 2000) 05- 0068- 04   古希腊史学是西方史学的发源地, 它与古罗马史学共同构成西方史学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古典史 学阶段, 这是西方史学中人本观念和理性思想的形成时期。时至今日,历史观念不断变化, 史学思想日益完 善, 出现了许多史学流派,而作为古典史学主要遗产的人本观念和理性思想则在西方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直是 史学关注的中心。本文旨在通过对古希腊人本史观形成及其对近代西方史学的影响作一些探讨,加深对西方 史学中人本思想的认识。 一   在对古希腊的人本史观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必须先回到希腊的神话中去。历史上从没有哪一个民族像希 腊这样, 神话对其历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神话和历史之间的这种创造性的相互作用在希腊现得尤为突 出。古希腊人眼中的神话即是历史,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将神话历史化、世俗化。神话对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 和精神生活产生极其强烈的影响, 神创造、参与、决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事务。希腊的神是感性的 神, 而不是理性的神,于是“神人同形同性”。“希腊人的神是为着人的利益而存在, 所以他赞美神也就是赞美 自己。”[ 1] (P 248)在人格化了的诸神身上也有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思想感情、生活需要以及正直、勇敢、残忍、妒忌 等品性。神与人不同的是, 神比人更聪明,更高大, 更有力量而且永生不死, 但他们没有主宰人类命运的决定 力量。神与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人是可以与神抗衡的。希腊人在信神的同时, 更相信人自身的智慧和力 量, 这种对人自身的关注,是其神话具有永久魅力之所在。因此,希腊神话一开始就上升到了一个理性的高 度, 《荷马史诗》则更多地包含了这种思想。在荷马笔下,神被降到了人的地位,史诗充满了神话和传奇色彩。 对于这样一部口耳相传的史诗, 其真实性与否已被降到了次要地位, 重要的是它向人们展示了英雄先祖的英 雄业绩, 昭示人们像英雄祖先那样去建功立业。英雄主义的核心是人类对神的精神反叛, 这种英雄史观实际 上是一种文化上乃至血缘上的寻根和认同。当然神话和史诗并非信史, 重要的是它们反映着其赖以存在的社 会, 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价值取向,包含了人类最初的历史意识。透过史诗和神话,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 � �� 作者简介:张 艳( 1963- ) ,女,安徽安庆市人,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收稿日期: 2000- 07- 20 实: 西方史学是根植于希腊神话这一沃土的,史诗和神话所体现的英雄主义人生观和人文主义观念正是古典 时代希腊人本思想的源泉。 “认识你自己”, 这是刻在雅典太阳神德尔斐庙门上的一句箴言, 苏格拉底以它作为自己的哲学格言。耐 人寻味的是, 这句浸透唯物主义思想的话,却写在神庙的入口处。由此不难看出, 人的观念很早就深入到希腊 人的思维中。“认识你自己”是希腊人对自身进行理性审视的开始, 古希腊人正是在寻求“认识自己”的漫长历 程中造就了颇为出色的关于人的学说。 公元前八—六世纪,随着希腊城邦的形成, 希腊人开始了最初的精神文化觉醒,出现了萌芽中的历史意 识和理性意识。平民诗人赫希俄德是这一时期代表人物。他著有两部传世之作《神谱》和《工作与时日》,前者 系统地叙述了希腊的神话传说, 以奥林匹斯神系为主线统一了希腊神话; 后者则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 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朴素认识。在他的《工作与时日》中可以找到最初的人本意识。作者开篇便宣示: “佩尔塞 斯啊, 我将对你述说真实的事情。”[2] (P10)“述说真实的事情”标志着希腊人历史意识的觉醒, 从掺杂大量神话、 传说之类原始记忆向真实记述社会人生的转变。赫希俄德的史诗创作为希腊神话的系统化和历史化奠定了 基础, 既迎合了当时希腊人的历史兴趣,又体现了萌芽中的历史意识。 公元前六世纪, 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希腊诸城邦出现了许多用散文写作的“纪事家”。不同于神话和史诗的 是, 他们力图写出一种与历史真实相符的作品。如米利都人赫卡泰乌斯在《谱系》开头便申明: “我写的是我认 为真实的东西, 因为希腊人所拥有的许多故事似乎对我来说是荒唐可笑的”[3] (P24)。力求真实、有闻必录,因此 还说不上有什么严格的史学方法。不过,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批判和研究精神, 这种理性精神成为希腊史学 中最宝贵的传统。 这一时期的西方史学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形成系统的史学思想。早期史学对神话和人类过去历史的 探讨和反思, 仅仅停留在对神话的修正和删改上, 神话与历史之间的界线仍然很模糊。早期文献中所体现的 历史意识是感性、自发的,它所蕴含的人本精神也只是出于一种纯然的本色。从自发的历史意识到自觉的历 史意识的转变是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 二   如果说史诗和神话是西方史学的胚胎和萌芽,那么在历经了几百年的孕育之后, 史学到古典时代真正形 成了。希腊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英雄时代的史诗和神话不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向往, 研究人、关注 人成为历史研究的中心。“思想放弃了神话性的历史及其较为粗糙的形式,即神异的或奇迹的历史,变成了尘 世的或人类的历史。”[ 4] ( P168- 169)希罗多德是这种思潮的代表, 也是以理性眼光看待历史之第一人。 希罗多德生活在古希腊一个理性觉醒的时代。持续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希波战争,影响了东地中海地区 整整两代以上的希腊人, 希罗多德同其他经历过战争的早期史家一样, 对这场战争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 战争结束后, 他来到了雅典。此时的雅典由于希波战争的胜利,如隶制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雅典成为工商 业发达的大都市, 庇里犹斯港成为地中海航运中心, 雅典商人足迹遍布里海沿岸、埃及、西西里岛及南部意大 利。希腊的哲学、文学、艺术百花齐放, 异彩纷呈。希腊人的自信心大为增强,人本意识更加强烈,他们以更理 性的眼光审视一切。正是在这种气氛中, 希罗多德结束了浪迹天涯的生活客居雅典, 成为民主政治领袖伯里 克利至交。公元前 404 年左右, 他随雅典的移民队移往意大利南端的殖民据点图里邑, 他的不朽名著《历史》 即完成于此。 希罗多德同以往的神话历史家最大的不同是他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科学, 而且它必须研究人类的 活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 希罗多德开始撰写《历史》一书, 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 Histo ria,原意是调查和研 究, 希罗多德首次采用它作为自己著作的标题。“传说的笔录之转化为历史科学,并不是希腊思想中所固有 的, 它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发明,而希罗多德则是它的发明人。”[ 5] ( P21)希罗多德治史的目的很明确, 是要描写人 类的事迹, 并使这些事迹不致被后世所遗忘。如他在序言中所说的: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 乃是哈利卡尔那索 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 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 使之不致由于年深 ·69·第 5 期 张艳: 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 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 ,特别是为了把 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 6] ( P1)从记神事发展到记人事,这是古希腊人本史观形成的重要一步。《历 史》因此成为西方第一部堪称“史学”的优秀作品,希罗多德则赢得了“西方史学之父”的称号。 对于这场希波战争, 希罗多德是以理性的眼光探究的。战争的胜利使希腊人备受鼓舞, 促使希腊人反思: 弱小的希腊城邦联盟何以会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拯救希腊的是神灵抑或是人类自身? 在这里,希罗多德的 历史观显示出其强烈的人文色彩。他认为雅典的胜利拯救了希腊, “雅典人乃是希腊的救主”。[ 6] ( P518)在 雅典取胜的原因时, 他完全归之于人的因素,摈弃了神秘主义的解释: 希腊军队装备精良,纪律严明, 希腊将 士作战勇敢, 勇于献身。雅典公民这种高昂的斗志主要是由于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最大 限度地调动了每个公民的积极性, 公民们尽心竭力为自由而战。波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军队成份复杂, 又是深入异地, 外线作战,战斗力不强。这样, 希罗多德就把对历史的解释从超自然的天意转移到人事上,以 人本史观取代了神本史观, 这是历史观念的根本转变。如果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那么希罗多 德刚将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当然, 希罗多德的历史观中还残存着公元前六世纪纪事家的迷信色彩,往往不能严格划清神与人的界 线, 人事后面常常跃动着一种非人的力量。《历史》中常常出现一些神示、灵验、征兆之类神定论、宿命论思想。 但是通览全书,我们仍能感受到作者著史的目的是记载人而不是神的活动, 真实历史仍为全书主要内容,迷 信传闻只是一些插笔, 作者有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根据常理对一些荒诞传闻加以批驳, 表现出一定的理性倾向 和批判能力。 希罗多德奠定了西方史学发展的基础,而小他二十多岁的修昔底德的历史观念, 则将古典史学推向了高 潮。修昔底德的史观是时代思潮的产物, 他却站在他那个时代的最前列。他生活在雅典内部极盛时代——伯 里克利时代。这时的希腊文化达到鼎盛, 雅典被誉为“希腊的学校”,希腊各地的文人墨客云集雅典。自城邦形 成时期开始的人本主义倾向此时得到高度发展,整个知识界全面转向人本主义。哲学上兴起了智者学派,其 著名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斯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样的哲学命题。这种反神学权威,树立人的权威的精 神, 是人本精神的体现。当时的一些戏剧作品也表现了这种人本思想。索斯克利斯在《安提戈涅》一剧中歌颂 了人的力量,合唱队曾唱到:“世界上有许多力量,但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比人类更为有力。”[ 7] ( P48)欧里庇底 斯则认为命运就在人自己身上, 事在人为。显然,修昔底德与时代的思潮一致, 所关注的正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事。他的历史观深受智者学派的影响, “他从这些思想家那儿获取了最大的经验,他懂得去考察和批判史实, 摆脱了权威和习俗的偏见。”[ 8] ( P163)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 修昔底德三十岁左右, 战争强烈地震动了他,他意识到这次战争是“希腊人历史 中最大的一次骚动,同时也影响到大部分非希腊人的世界, 可以说,影响到几乎整个人类。”[ 9] ( P2)他以敏锐的 历史触觉决心将这场伟大的战争真实地记载下来。修昔底德在史学思想和方法上远比希罗多德成熟得多。他 写道: “在叙事方面, 我决不先入为主,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 ,我甚至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我所 记载的, 一部分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确凿性, 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考证方法检验过的⋯⋯我的著作不是为了迎合人们一时的兴趣,而是要作为 千秋万世的瑰宝。”[ 9] (P 17- 18)这种求真精神一直哺育着后世优秀的历史学家。 修昔底德将古代进步的历史观——人本史观推到顶点。默雷指出: “修昔底德的叙述中,没有出现过超自 然的人物, 他根本想不到上帝会给人类起什么作用——在这样一个干戈扰攘的世界里, 他怎么会有这种联想 呢? 他所抱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 他绝不会谈论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他嘲笑当时盛极一时的神 托。”[ 10] ( P206)他以人事活动为中心来叙述战争的过程。他认为,决定历史发展变化的并非神意与天命, 而是世 间人事。“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9] ( P103)“建立城市的是人,而不是那些没有人的城 墙或船舰。”[ 9] (P 556)“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9] ( P134) 修昔底德决不用超自然的力量去解释历史。在他的著作中未曾出现过征兆应验之类的东西,也未出现神 对人间事务的干预, 他用自然原因说明各种自然现象。战争爆发前,希腊人圣地提洛岛发生大地震,人们认为 ·70·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这是大祸将至的征兆, 修昔底德却认为这不过是巧合的自然现象;雅典因瘟疫发生严重灾难,一些人认为这 是应验了神谶的预言, 修昔底德斥为妄说,并指出应科学地认识瘟疫发生的原因;他责备雅典将军尼西阿斯 因迷信天象而延误撤军导致全军覆没的愚蠢行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在修昔底德笔下 都是人类自身活动, 与神灵无关。他试图将人类历史从天命神意的支配下解放出来, 这种将人类历史独立于 天神之外的历史观点, 恰恰是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因此, 休谟说:“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的著作 开始的。”[ 11] ( P8)修氏的人本史观和理性思想使得后来的希腊罗马史家只能望其项背。 古希腊史学从对神话传说的怀疑、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活动开始, 经过赫卡泰乌斯、希罗多德、修 昔底德等一批优秀史家的探索和追求, 终于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史学观念。人成为历史活动的主体, 求真求实 成为史学追求的崇高目标。这为后来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石。 三   西方古典史学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崩溃而终结,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用神学观念改造古典史学中的人本观 念, 圣·奥古斯丁的神本史观统治西方史坛达一千年之久。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使人取代神重新成 为时代精神的主题。“随着文艺复兴, 人们就又回到一种基于古人看法的人文主义历史观上面来。⋯⋯史学思 想又一次把人放在它的画面的中心地位。”[ 5] ( P65)史学又从天国回到尘世 ,世俗化了。西方史学开始了一个新 的蓬勃发展时期, 涌现出一批卓越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他们重新提出了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 口号, 致力于记载和探索人类本身的活动。这些人文主义历史学家力图从古典史学中寻找人本思想来对抗中 世纪的神学史观,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复兴是向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简单回归。古典史学中的人本观是很原 始、朴素的,主要依靠的是一种直觉的信念。而文艺复兴和后来的启蒙运动, 则是在对封建神学体系进行全面 清算之后, 提出了一整套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人学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使人的主体性 得到弘扬, 将人本主义推进到一个全新阶段。 十八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 接过了文艺复兴的旗帜, 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清算。启蒙运动以“天 赋人权”为旗帜,在人文主题旁加上了理性和进步的字样。启蒙时代的理性史观强调以理性精神探讨历史发 展的因果, 给历史以合乎理性的解释。在这种史观支配下, 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对这种进步的研究成为这时期 史学的主题。近代历史哲学之父维柯提出, 人是历史的主体, 人类历史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类自己创造 的, 推动历史发展的是人类的共同意志。这从哲学层面对理性史观的总结。 史学上的创新是离不开前人所提供的思想遗产的。从以人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意义上说,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史学是奠定在古典时代人本史观的基础之上,而近现代西方史学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史学所 开创的新过程的继续。十九世纪是“历史的世纪”, 严格意义上的西方近代史学是这时诞生的。以兰克为代表 的实证主义史学推翻了以往加在历史上的一切外在的东西,使历史获得了独立, 成为一门科学。兰克所推崇 的史观是写历史“确实存在一种崇高的理想目标, 即写出体现在历史事件中的人类的理性、统一性和多样性, 这是史家应达到的目标。”[ 12] (P50)研究人的思想、信仰和情感 ,研究时代的精神或理念, 设法理解人和历史,在 这一点上兰克继承了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史学,这也是兰克史学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降及二十世纪,西 方史学流派迭出, 史学思潮纷起,诸说并存。代表当代史学研究趋势的年鉴学派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史学中的 人文史观, 提出了历史应该研究人、研究人类总体这一基本原则。传统史学研究的是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等个 别的人, 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则提出历史应当研究成千上万的普通人, 从整体上研究普通人的历史, 研究影响普通人生活历史的各种各样因素。这样 ,年鉴学派就将对人的研究推进到更具体、更深入的历史研 究层次中去。这既是新史学对传统人文史学的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人的活动是史学研究的主体, 历史与人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学科与人的关系更贴 近。然而, 历史对人的意义,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并非一开始就确立的。从人类关于自身的朦胧意识到对自身 进行总体的理性反思, 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古希腊人本史观确立之后, 历经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对 人本史观的全面改造、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人类对自身的每一次认识都不是以往认识的重复, 而在许 ·71·第 5 期 张艳: 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 多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列宁所说: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 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 , 而是无限 地近似于一串圆圈, 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13] (P715)西方史学中人本思想的发展正是经历了这种螺旋式上升过 程。史学发展的进程表明,人本主义在史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将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而延伸、扩 展。这也是我们重新审视古希腊人本史观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 1] E. M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 1卷[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 2] 赫希俄德.工作与时日[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 3] 郭小凌.西方史学史[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 4] 绍特韦尔.西洋史学史[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 5]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 6] 希罗多德.历史[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 7] 刘明翰.外国史学名著选介:第一卷[ C]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 [ 8] 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 9]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 [ 10] 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 M ] . [ 11] 郭圣铭,王晴佳.西方著名史学家评介[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 12] 刘昶.人心中的历史[ M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 13] 列宁.列宁选集:第 2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责任编辑:徐希军 On Ancient Greek Humanist Historical Viewpoint ZHANG Yan ( His tory Dept . , Anqing T 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011,C hina)   Abs tract: An cient Greek hum anis t his torical view point orig inated f rom ancien t Greek epics and mythology, w hich ration ally concerned about human act ivit ies . init iated hum anis t historical view point and developed it to ult imate attainment . T hus ancient hum anis t historical view points thoroughly inf luenced humanism of the Renaiss ance and ration alism of the Enl ightenmen t. Key words: ancient Greek ; humanist historical viewp oin t ;Herodotus; T hucydides ; rat ionalism ·7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
本文档为【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