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雕塑鉴赏论文西方雕塑鉴赏论文

雕塑鉴赏论文西方雕塑鉴赏论文

2011-01-25 3页 pdf 505KB 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3882

暂无简介

举报
雕塑鉴赏论文西方雕塑鉴赏论文 [艺术评论] 78NO.11 of 2010 西方当代雕塑的建构与形成离不开德国著名艺 术家约瑟夫·波依斯(J·Beuys,1921—1986),因 为这位大师级的艺术家以他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作 品为西方当代雕塑开启了新的路径,其影响之深、波 及之广可谓世之罕见。 波依斯1921年出生于德国克累弗,他在这里上 了中学,二战后又在那里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间画室。 1940年,中学毕业考试和征兵令几乎同时来临,当 时波依斯已经决定学医,立志成为一名儿科大夫,但 是他不得不入伍,他报名加入空军,被分配到波兹南 的空军通讯学校学...
雕塑鉴赏论文西方雕塑鉴赏论文
[艺术评论] 78NO.11 of 2010 西方当代雕塑的建构与形成离不开德国著名艺 术家约瑟夫·波依斯(J·Beuys,1921—1986),因 为这位大师级的艺术家以他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作 品为西方当代雕塑开启了新的路径,其影响之深、波 及之广可谓世之罕见。 波依斯1921年出生于德国克累弗,他在这里上 了中学,二战后又在那里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间画室。 1940年,中学毕业考试和征兵令几乎同时来临,当 时波依斯已经决定学医,立志成为一名儿科大夫,但 是他不得不入伍,他报名加入空军,被分配到波兹南 的空军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发报。1941年,他先去 了埃尔富特,接着又到柯尼格雷茨接受俯冲轰炸机飞 行员的训练。1943年冬天,波依斯的飞机在克里米 亚半岛被击中坠落,一群游牧的鞑靼人救了他。1947 年春天,波依斯开始了他在国立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 的学习生涯,1951年学业结束。 波依斯的出身、学业、战争经历、经过自然科学 训练的思维以及实证主义科学态度,所有这些使他形 成了以人为本的艺术概念。波依斯从创作主体上消解 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鸿沟,提出了“人人 都是艺术家”的口号。波依斯说:“在此,对我而言, 艺术品是个谜,而人是其。这里有一个界限,我 想将之视为现代终结及一切传统走向终结的标志。我 们将共同地使社会艺术概念向前发展,它作为新生的 婴孩,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古老学科 中产生。社会艺术、社会造型艺术为自己提出的任务 不只是掌握物质材料。建筑、铜雕或石雕、话剧的演 出等,都需要社会艺术的精神土壤,每个人都可以在 这片土壤上从事创造性活动,体验、认识、世界 的本质。‘ 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口号曾令和多人激 动不已,也曾引起误解。这个口号是指我们每个人不 仅能够、甚至必须参加到对社会机体的改造中去⋯⋯ 有一个误解:当我说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时,以为我说 每个人都是一个好的画家。这恰恰不是我所认为的。 这里指的是每个人,如一个护士或一个农场主在其工 作岗位上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并艺术性地 发挥它。”[1]这就是波伊斯的“扩展的艺术概念”。人类 学意义上的艺术概念指的是普遍的创造性能力。创造 力是一项大众财富。这种创造立即在医学和农业中 现出来,也在教育、法律、经济和管理中表现出来。 艺术这一概念必须运用于一切人类活动。波依斯的 “社会雕塑”学说超越了杜桑的现成品雕塑概念。因 为他感兴趣的不再是博物馆的、而是人类学意义上的 联系。在他看来,创造历史自由的科学,人类的一切 只是源自艺术,科学概念本身也是从创造中发展而来 的,所以只有艺术家们才创造了历史意识。重要的是 体验历史中的造型力量,因此必须立体地观察历史。 历史即雕塑。 波依斯主要做的是对杜桑“反艺术概念”的质 疑,波依斯解释说,他所谓的“反”是反对因袭至今 的艺术概念,这和杜桑的“反艺术概念”不同,因为 杜桑将“反”与他的新型艺术即现成艺术品联系在一 起。波依斯全面地拓展 “雕塑”这一概念。“人的思 想”也是一尊“社会雕塑”,而这在人身上产生的雕 塑,人们可以像艺术家观看他的作品那样观看自己的 思想。[2]波依斯将赋予他的思想和言论一种突出的雕 塑含义,在他看来雕塑这一概念始于说话与思维。社 会艺术即社会雕塑的任务不只是采用物质材料,也需 汪 瀛 论波依斯对 西方当代雕塑的贡献 792010年第11期 [经典重读] 要精神土壤。 波依斯通过他的“社会雕塑”对因袭至 今的那种仅指由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概念, 进行坚决的质疑。 在他为“社会雕塑”进行的不懈的理论工作中, 波依斯清楚地表明,最重要的是对人的艺术教育。他 谈到社会热雕塑的传播时说:“这让我认识到,必须 建立另一种艺术观念,它和每个人都有关系,不再仅 仅是艺术家的专利,而是一种只能在人类学意义上解 释的观念。这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塑造点什么,而且 将来所谓社会热雕塑必定要被塑造出来,从这个意义 上讲,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社会热雕塑能消除工作关 系中的冷漠,这也是一个治理的过程,从而也是一种 热过程。[3]波依斯对他的雕塑理论作了精辟的阐释: “与雕像相应的是德语词雕刻,而雕塑指的是内部自 发的有机的造型。”[4]波依斯宣称,人们实现听到而后 才看到雕塑——激流中的漩涡,心跳的节奏,都是能 形成雕塑的运动。在此,波依斯对雕塑作出了动力 学、人类学角度的理解。波依斯将静止的物质雕塑演 变为运动的、精神性的艺术行为和艺术思想,这的确 是一种创造。 波依斯在1982年卡塞尔第七届国际当代美术作 品展上开始创作的《7000棵橡树》是他极为著名的 代表作之一。卡塞尔从此有了一座可以生长的雕塑。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雕塑了。正如所料,波依 斯希望这次植树行为体现出了他的一些根本思想。对 他来说,今天这些树木比人类更具智慧。《7000棵橡 树》是波依斯实现他的“社会雕塑”思想的一个巨大 的成就。他关心的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追求的 是具体地表现“超时间”,也就是说,他按橡树的生 命周期进行思考。橡树的生命周期长达800年,对他 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唤起对于环保必要性 的意识。 一旦我们追问雕塑是什么的时候,不管有意还 是无意,都将带有某种限定和逻辑推理的意味。于 是,我们将一部分物象当成雕塑,而另外一部分则排 除在雕塑之外。雕塑是什么的问题一经提出,就存在 什么不是雕塑。由于雕塑的“本质论者”常常对雕塑 的本质持可以概括和可以下定义的态度,所以它面对 不断变化、演进的雕塑艺术实践时总是“亡羊补牢”, 这种滞后与怪圈给“反本质论者”提供了一个崭新而 睿智的道路。在“反本质论者”看来,雕塑是不可下 定义的,因为雕塑并没有任何一种共同的本质。所 以,无论用哪一种共同本质,例如“美”、“再现”、“表 现”、“审美特质”、“有意味的形式”等去为雕塑下定 义,统统都是错误的,传统雕塑美学造成的巨大混乱 多半要归罪于“本质论者”的这种错误假设。“反本 质论者”的价值在于强调了雕塑艺术的创新、变革和 开放、含混。它促使雕塑理论家认识到传统的雕塑定 义的弊端,代之以复杂性和播撒性。在“反本质论者” 看来,雕塑不是一个概念,而是诸多概念的集合,所 谓定义只能是一种试探性(试错)理论。这就将“雕 塑是什么”的命题转向“雕塑不是什么”的命题。“反 《7000棵橡树》制作现场 [经典重读] [艺术评论] 80NO.11 of 2010 19世纪中期,学院主义对艺术的垄断造成油画 只能以逼真地再现古典题材、自然风光和家庭生活作 为审美,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他们感兴趣的话 题,学院主义也成为一种停滞不前的教条的代名词。 1865年陈列在巴黎沙龙里的马奈的《奥林匹亚》最 具挑战意义的作品之一,《奥林匹亚》是一份战争宣 言,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新的观察事物的方式 和一种把观察到的事物描绘下来的新的手法。 爱德华·马奈 (1832-1883)在绘画色彩技巧 上独具匠心,因此他也就被看做是印象派的导师和先 驱。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 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 论马奈的《奥林匹亚》 艺术”作为西方现当代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就 最先兴起于杜桑和波依斯,这种 “反艺术”的雕塑 理论就体现在“反创造性”、“反形象性”、“反确定 性”、“反虚构性”和“反中心性”,从而使雕塑艺术 从所谓高雅、神圣走向了平俗性、大众性,打破了雕 塑与装置、雕塑与现成品的界限,从而使雕塑充满了 巨大的活力与生存空间。“反艺术”在颠覆和消解传 统雕塑的特性后增强了雕塑的观念性与思想理性,使 之具有更强的异在性和批判性。[5] 雕塑家本来源自群体和集团,经过漫长的社会 分工逐渐从群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业的阶层,并愈来 愈走向一个远离大众的“象牙塔”,这种垄断与独专 使雕塑艺术成为大众难以企及的奢侈品。波依斯提出 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彻底打破了雕塑家与非雕塑家 的界限。他一方面尊敬普通大众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 力,另一方面又极力普及大众艺术教育,使雕塑艺术 走向民主、现实和社会,这无疑拓展了雕塑的概念, 为雕塑走向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 涛的挑战性 总之,由于波依斯的大力倡导与实践,传统雕塑 走出了狭隘的生存空间,它开始与现成品艺术、装置 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及行为艺术有机地融合、 互渗,从而具备了更强的包容性和多元性,这是雕塑 在后现代文化情景中的必然选择。 注释: [1]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译,吉林美 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166页。 [2] [德]海纳尔·施塔赫豪斯《艺术狂人——波依斯》,赵登荣等 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3] [德]海纳尔·施塔赫豪斯《艺术狂人——波依斯》,赵登荣等 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4] [德]海纳尔·施塔赫豪斯《艺术狂人——波依斯》,赵登荣等 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6页。 [5] 刘晓陶、黄丹麾《论杜桑和波依斯对西方当代雕塑的贡献》, 《荣宝斋》2007年第5期,第287页。 汪瀛:鲁东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慧瑜 始对室外自然光进行研究和表现。19世纪七八十年 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锋芒针对 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并逐渐 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 成就。马奈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强烈吸引 了后来成为印象派的青年画家,他的技术发现对19 世纪的艺术革新有深远的影响。深深影响了莫奈、赛 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 道路上。此外,马奈亦以自然主义式的想象来处理创 作的题材与想象力,并未刻意美化,取而代之的是清 晰、冷静、光线均匀颁布的景致,表现出和谐、清楚 而简约的风格。
/
本文档为【雕塑鉴赏论文西方雕塑鉴赏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