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元音的三维空间

2011-02-01 12页 pdf 771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8067

暂无简介

举报
元音的三维空间 �当代语言学�第 12卷 2010年第 3期 241- 251页, 北京 元音的三维空间* 王萍 南开大学 贝先明 广东商学院 石锋 南开大学 提要 本文分别对汉语中的北京话、广州话、上海话以及英语、日语的一级元音在三维空间的表 现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 整体的元音系统在三维空间内不同平面 ( F1、F2平 面和 F1、F3 ! F2平面 )的排列方式和次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并且这些变化之间存在着规 律性的补偿关系。相对于单纯的二维空间而言, 三维立体空间在表现各元音的空间分布及相对 关系上更具...
元音的三维空间
�当代语言学�第 12卷 2010年第 3期 241- 251页, 北京 元音的三维空间* 王萍 南开大学 贝先明 广东商学院 石锋 南开大学 提要 本文分别对汉语中的北京话、广州话、上海话以及英语、日语的一级元音在三维空间的 现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 整体的元音系统在三维空间内不同平面 ( F1、F2平 面和 F1、F3 ! F2平面 )的排列方式和次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并且这些变化之间存在着规 律性的补偿关系。相对于单纯的二维空间而言, 三维立体空间在表现各元音的空间分布及相对 关系上更具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元音 三维空间 分布 区分度 1. 元音声学空间研究概述 元音声学空间的研究始于 19世纪, 那时的语音学家主要从发音生理的角度来探寻舌的 位置与元音产生的关系。 Bell( 1867)利用元音舌高点的位置来描述基本的两维元音空间。 L loyd( 1890: 251! 78)、Russell( 1928)较早地使用 X光影像技术来研究元音发音。与上述学者 一样, Jones( 1932[ 1918] )利用舌高点的位置来绘制元音舌位图, 所不同的是他将自己的理 论建立在广泛的 X光元音图像的基础上, 并由此提出基本元音舌位的示意图形。 从 20世纪开始, 元音空间的研究角度从生理逐渐转向了声学, 也就是要找到元音舌位 与元音共振峰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而将根据舌的位置画出的元音舌位图转化为利用共振峰绘 制的声学元音图。许多语音学家都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Joos( 1948: 1! 136)将 F1、F2 分别与舌位的高低、前后建立起对应关系, 提出以 F1为舌位的高低维 (线性标度或对数标 度 ) , F2为舌位的前后维 (对数标度 )的声学元音图。 Joos的这一观点在当时的语音学家中尚 属首创, 后来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Ladefoged( 1975, 1976: 3! 21)认为 F2与 F1之间的差值标度最符合元音在前后维的空间位置, 所以他主张以 F1为纵坐标 (线性 标度 ), F2! F1为横坐标 (对数标度 )来绘制声学元音图。Fant( 1958)为了使声学元音图上的 各元音的距离与听觉距离更接近, 他将频率值转换为美值 (M ) , 然后以美值为线性标度, 以 M 1( F1)、M2( F2)作为纵轴和横轴来绘制声学元音图, 即 Fant型声学元音图。后来, ∀巴尔 克 # ( Bark)这个单位应运而生, 它和美值一样也是一种听觉等效值, 关于它与赫兹值之间的 换算关系, 不同学者提出的公式存在差别,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Schroeder等 ( 1979: 1647! 52)、 Traunm�ller( 1990: 97! 100)、Zw icker和 Terhardt( 1980: 1523! 5)、 Sy rdal和 Gopal( 1986: 1086! 241本刊网址: http: / /www. ddyyx. com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汉语语音格局的声学和听感分析及其类型研究 # (批准号: 03BYY018)、天津市十一 五社科项目 ∀现代汉语音系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TJYW06- 1- 005)、以及南开大学 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 目 ∀北京话声调和元音的统计性研究 # (批准号: NKQ07000 )的资助成果。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朱思俞教授在计算机程 序上的帮助, �当代语言学�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 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100)。Marija和 Perrier( 2005: 77! 100 )曾经以 F3! F2和 F1为元音二维空间的两个坐标轴, 对法语中的话语、语调短语、重读短语、词和音节等不同韵律层级的边界前的元音 / i /进行 了细致的考察和比较。 上述对元音的研究, 无论是采用何种性质的单位和标度: 赫兹值 ( H z)、美值、巴尔克 值、线性标度、对数标度, 都是建立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Mona( 1978: 541! 63)曾对两维空 间在元音研究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她认为元音的高低和前后是形成元音两维空间的 基础, 并且这两个基本的元音参数可以描述世界上几乎全部的语言。元音其他方面的对比, 例如唇的位置的变化、咽部的面积以及鼻音性等, 可以看作是被置于这个基本的元音空间之 上的。从整体来看, 二维元音空间在表现各语言或方言的元音系统, 以及系统之中各音位的 对比及其变体的分布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元音研究的框架和基础。 国内关于元音声学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60年代, Cheng ( 1966: 135! 58)、鲍怀翘 ( 1984: 117! 84)、吴宗济 ( 1986)、曹剑芬 ( 1990)、王洪君 ( 1999)、E ric( 2001: 54! 60), 石 锋 ( 2002: 30! 6)等, 他们都在二维空间的框架下分别从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对 普通话的元音空间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和探索。其中, 石锋提出了 ∀元音格局 #的概念, 这一 概念打破了以往将语音学和音系学分而治之的局面, 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 ∀ V#值的算法 (温宝莹 2005; 时秀娟 2005, 2006: 323! 31; 石锋、温宝莹 2007: 444! 54; 王萍 2007), 这是一种从整个元音系统出发的相对化、归一化的算法, 对于元音格局的表现 以及元音的统计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人基本上都是在二维空间的框架下来探讨元音的性质和表现, 很少有人涉足元音三维 空间的研究。Ladefoged( 1967)曾经从发音生理的角度提出建立元音三维空间的, 见图 1。他认为应该在高低维和前后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圆唇维, 进而形成一个立体的三维生 理元音图,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表现元音的区别性特征, 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图 1 三维生理元音图 ( ladefoged 1967) Summerfield等 ( 1985)建议使用 F1! F0 ( Bark)为 x轴、 F3! F2 ( Bark )为 y轴和 F2! F1 242 当代语言学 ( B ark)为 z轴的三维立体元音图, 他们称这种声学元音图为 ∀元音听觉空间三维模型 # (转引 自吴宗济、林茂灿 1989: 90)。 Jean�Luc等 ( 2007: 104! 24)使用 F1(H z)、F2(H z)和 F3(H z)来建构元音的三维空间, 三 个基本元音 [ i]、 [ a]、 [ u]分别位于 ( F1、F2)平面的最大元音空间的三个角, [ y]位于 ( F2、 F3)空间的第四个角, 圆唇维可以在 ( F2、F3)空间中得到更好的表现。 国内语音学界也很少见到用三维思想来系统进行元音研究的文献, 只看到医学界有应用 普通话单元音的三维声学模型来评价腭裂儿童元音特征的初步研究。他们以三个共振峰频率 的算术标度分别作为 X、Y、Z轴坐标, 利用数学软件 M atlab 5�3建立腭裂儿童三维声学模 型并与正常儿童模型进行比较。选用三维是由于正常三维声学模型的形态典型, 立体感强, 能够反映开口度、舌位及软腭的变化 (张立军等 2002: 463! 5)。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本文将以北京话、广州话和上海话以及英语和日语为研究对 象, 将这些语言或方言系统中的一级元音 (石锋 2002: 30! 6)∃ 放到三维空间的框架内进行 全面细致的考察, 本文分别以 F1、F2、F3! F2为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 即 x轴、 y轴、 z轴。 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 整体的元音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元音在不同维度内的表现及其相对位 置关系; 不同维度中的元音差异度是否有变化, 如果有变化, 变化的具体表现怎样, 这些不 同维度中的变化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相对于二维空间而言, 三维空间在建构 元音的系统性上的作用等等。 2. 元音的三维空间分布 本文分别将第一共振峰 ( F1)、第二共振峰 ( F2)、第三共振峰减第二共振峰 ( F3! F2)作 为元音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 三个维度的标度均选择 V值, V值是以巴尔克值为基础经过一 定的转换得到的。先将赫兹值转换为巴尔克值, 公式为: Bark= 7ln{ ( f/650) + [ ( f/650) 2^+ 1] 1^ /2} ( Schroeder, A ta l and H a ll 1979: 1647- 52) 再将 Bark值转化为 V值, 公式为: V1= ( B1x- B1m in B1m ax- B1m in ) % 100% V2= ( B2x- B2m in B2m ax- B2m in ) % 100% (温宝莹 2005; 时秀娟 2005, 2006: 323! 31; 石锋、温宝莹 2007: 444! 54; 王萍 2007) 我们并没有直接利用 F3来表示第三维, 而是选择 F3! F2来标度, 这是因为 F3不能单独 地区分圆唇元音和卷舌元音。圆唇和卷舌两种发音都同样会使 F3降低, 但它们对于 F2的作 用却各有不同。具体来说, 圆唇作用使 F2降低, 卷舌作用使 F2升高, 从而跟 F3彼此接近。 所以 F3! F2这个参量能够有效区分圆唇元音和卷舌元音,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圆唇和卷舌这 两种生理特征。另外, 各元音的 F3数值比较接近, 区别性不显著, 但它们的 F3! F2值差异 度相对较大, 能够增大元音间的区分度。同时为了分析和比较的方便, 本文将元音的三维空 间的立体声位图拆解为二维空间平面图。在对北京话的分析中, 本文画出了三维立体图, 并 分别对三个平面, 即 F1 /F2平面 (见图 ( 3! 7a) ) ; F1 /F3! F2平面 (见图 ( 3! 7b) ) ; F2 /F3! F2 2432010年第 3期 ∃ 出现在单韵母中的元音是一级元音。 平面 (见图 ( 3c) )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对于其他语言或方言, 本文只选择图 ( 3! 7)中的 a图和 b图来具体分析, 因为这两个平面图已经能够基本反映元音在三维空间中的整体分布情况和 相对位置关系。本文中北京话、广州话和上海话的实验语料均来自�现代汉语方言音库� (侯 精一 1994), 英语、日语的语料分别来自美国加州和日本东京的两位青年男性发音人。 2. 1北京话元音的三维空间分布 图 2 北京话一级元音三维空间声位图及在三个平面的投影 图 2为北京话一级元音三维空间声位图, 以及各个元音分别在 F1 /F2平面、 F1 /F3! F2 平面、F2 /F3! F2平面的投影图。为了分析的清楚和方便, 本文将图 2的三维立体图拆解成 二维平面图, 分别为: 图 3a ( F1 /F2平面 )、图 3b ( F1 /F3! F2平面 )和图 3c ( F2 /F3! F2平 面 )。 图 3a 图 3b 北京话共有七个一级元音, 它们分别是 /a、 i、 u、 y、 �、�、 /。 图 3a中, / i、 a、 u /分别占据了元音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 / i/的位置最前, /u /的位置 最后, /y /位于 / i、 u /之间, 靠近 / i/。舌尖元音 /�、� /均位于整个图形的上部, /� /的位置比 较靠前, /�/的位置靠近中央, 且二者的距离较接近。元音 / /位于整个图形中偏后的位置。 同时, 我们也看到舌面元音 / i/和 /y /位置很接近。鲍怀翘 ( 1984: 117! 84)在普通话单元音舌 位的研究中发现 / i/、 /y /存在重叠区域, 于珏、李爱军、王霞 ( 2005: 66! 72)在普通话和上 244 当代语言学 图 3c 图 3 北京话一级元音三维空间二维平面声位图 海普通话的对比研究中也发现 / i/、 /y /在这两种普通话中均存在重叠区域。舌尖元音 /�/和 /�/在前后维 ( F2)的位置比较接近, 且舌尖后音 /�/位于 /�/的前面, 这说明声学元音图主要 反映总体的舌体特征, 而不只是舌尖的位置。 图 3b中& , / i /、 /y /的排列次序与图 3a相反, /y /位于整个图形的最前方, / i /从图 3a 的边缘位置变为靠近中央的位置, / i /、 /y /在 F3! F2维度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 V = 34�19)比 F2维度 (平均值差值 V = 10�76)显著增大。 /� /仍位于 /�/的前方, 但二者在 F3! F2维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 V = 44�07)也比 F2维度 (平均值差值 V = 20�00)显著增大。但 /�、 /与 /u /之间 在 F3! F2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分别 V = 22�56, V = 8�02)明显小于它们在 F2维的距离 (平均 值差值分别 V = 49�24, V = 29�11)。 与图 3a和图 3b相比, 图 3c中各元音在格局中的相对位置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 i/位于 整个图形的最边缘处, 且高度居中; /y /在 / i/的后面,且位置最高; /u /位于图形的最后最低 的位置; /a /在 /�/的正上方, 且二者位置比较接近; / /位于 /�/、 /u /之间, 且位置靠下。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图 3a和图 3b而言, / a /分别与 / i、u、 y、�、 �、 /的距离都明显减小。 2. 2广州话元音的三维空间分布 广州话共有七个一级元音, 它们分别是 / i、 a、 u、 y、 !、 �、 ∀/。 图 4a中, / i、 a、u /分别占据了元音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 / i /的位置最前, /u /的位 置最后, /y /位于 / i /的后面紧邻 / i /的位置。 /!、 � /位于图形的前部, /� /比 /!/靠后靠下, 根据 /! /的位置, 它的实际音值更接近 / e /。 /∀/位于接近整个图形的最后方, 前后维的位置 与 /u /很接近。 图 4b中, 格局中某些元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即 /! /位于图形的最 前方。 / i/从图 4a的边缘部分移至靠近中央的位置, /y /的位置仍然靠近边缘, / i/、 /y /的 排列次序与图 4a相反, /y /移至 / i/的前方, 且 / i/和 /y /在 F3! F2维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 2452010年第 3期 & 图 3b中 F3- F2的由小到大的方向与图 3 a中的 F2是相反的, 以下方言或语言均如此。 图 4a 图 4b 图 4 广州话一级元音三维空间二维平面声位图 V = 35�58)显著大于二者在 F2维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 V = 7�91)。 /∀ /的位置与图 4a相比, 发生了一定的前移。其他元音 /�、 a、 u /在两个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只是彼此间的距离有一定量的微观调整。 2. 3上海话元音的三维空间分布 图 5a 图 5b 图 5 上海话一级元音三维空间二维平面声位图 上海话共有 10个一级元音, 它们分别是 / i、 a、 u、 y、 e、 #、�、 ∃、 ∀、 o /。根据图 5a 中 /e /的分布位置, 它的实际音值应该是 [ E ] , 这与侯精一 ( 1994)、钱乃荣 ( 1992: 45)和汤志 祥 ( 2000)对于上海话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图 5a中, / i、 a、 u /分别占据了元音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 / i /的位置最前, /o /的位 置最后。 /y /位于 / i /的后部略靠下的位置, 且与 / i/很接近。 /e /的位置很靠前, 高度居中; /#/在 /e /的后上方。 /�、∃ /位于 /# /的后部, 并且二者都靠近 /e、 #/; /∃ /位于 /�/的略靠下 靠前的位置, 二者也很接近。 /∀/位于整个图形的偏后位置。 图 5b中, 格局中某些元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y /位于整个图形的 最前方, /o /位于整个图形的最后方。相反, / i/从图 5a的边缘位置转移道靠近中央的位置, 246 当代语言学 / i /、 /y /在 F3! F2维度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 V = 51�73)比 F2维度 (平均值差值 V = 5�26)显著 增大。 /e、 #、�、 ∃、 u、 o、∀、 a /在两个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基本保持稳定, 只是相互的距离有 一定的量的调整: 比较明显的是 /# /与 /�、∃ /在 F3! F2距离 (平均值差值分别为 V = 11�65, V = 10�65)显著大于它们在 F2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分别为 V = 29�84, V = 23�67 ); /e /与 /�、 ∃ /在 F3! F2距离 (平均值差值分别为 V = 42�10, V = 35�92)显著大于它们在 F2的距离 (平均 值差值分别为 V = 26�32, V = 25�31) ; /�、 ∃ /在 F3! F2距离 (平均值差值为 V= 6�17)也比它 们在 F2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为 V= 1�00)略有增加。 2. 4英语元音的三维空间分布 图 6a 图 6b 图 6 英语一级元音三维空间二维平面声位图 英语共有 5个一级元音, 它们分别是 / i、 a、u、 �、 ∀/ (温宝莹 2005)。 图 6a中, / i、 a、u /分别占据了元音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 / i/的位置最前, /u /的 位置居中, /∀/的位置最后。 /� /位于整个图形的中间位置, 比 /u /略靠后, 高度居中。 /∀ /位 于图形的最后方, 与 /� /基本上等高。 /a /的位置最低且偏后。 图 6b中, 有些元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的位置移至最前。 / i /从图 6a的最前方移至靠近中间的位置、与 /u /彼此靠近, 二者在 F3! F2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 V = 18�01)明显小于二者在 F2的距离 (平均值差值 V = 41�56)。由于 /� /的位置移至最前, 它在 F3! F2维上与 /u、 ∀、 a /的距离明显大于它在 F2维上与这三个元音的距离。 / a、∀ /在两图形 中的位置基本保持稳定。 2. 5日语元音的三维空间分布 日语共有 5个一级元音, 它们分别是 / i、 a、u、 e、 o / (温宝莹 2005)。 图 7a中, / i、 a、 u /分别占据了元音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 / i /的位置最前, /o /的位 置最后。 / i/、 /u /在 F2维的距离较大, /a、 u /的前后位置很接近。 /e /位于图形的前部, 且 位置居中。 /a /位于图形的最下方, 且位置偏后。 2472010年第 3期 图 7a 图 7b 图 7 日语一级元音三维空间二维平面声位图 图 7b中, 一些元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e /的位置从图 7a的内部 移至最前, / i/由图 7a的最前方移至靠近中间的位置, 与 /u /很接近, / i/、 /u /在 F3! F2维的 距离 (平均值差值 V = 9�38)要显著小于二者在 F2维的跨度 (平均值差值为 67�30)。 /a /仍位 于图形的最下方且偏后的位置, /o /仍位于整个图形的最后方, /a、 o /在两个图形中的位置 基本保持稳定。 3. 结语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分别对北京话、广州话、上海话以及英语和日语的一级元音 在三维空间的框架内的表现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考察。考察的内容包括: 整体的元音系 统在不同维度内的表现及其相对位置关系; 不同维度中的元音差异度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 以及相对于二维空间而言, 三维空间在建构元音的系统性上的作用和优势等等。 从研究结果来看, 可以说本文得到了一些从三维空间的视角才能观察到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 现象和规律。 首先, 整体的元音系统在三维空间内不同平面 (图 ( 3! 7) a)和图 ( 3! 7) b )的排列方式和 次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北京话中位置最前的元音由 / i/ (图 3a)变为 /y / (图 3b); 广 州话中最前的元音由 / i/ (图 4a)变为 /!/ (图 4b) ; 上海话中最前的元音由 / i/ (图 5a)变为 /y / (图 5b); 英语中最前的元音由 / i/ (图 6a)变为 /� / (图 6b); 日语中最前的元音由 / i/ (图 7a) 变为 /e / (图 7b)。由此可见, 元音系统在三维空间的两个平面中, 前后两个边缘位置上, 最 前位置的元音极易发生改变, 最后位置的元音则相对稳定。图 ( 3! 7) b中, 高元音系列, 圆 唇元音 (如 /y /)更趋向于边缘化, 非圆唇元音更趋向于向中间靠拢 (如 / i/ ) ; 中元音系列, 不 圆唇元音 (如 /!/、 /e /、 /� / )更趋向于边缘化。另外, 本文还发现, 在以上的语言和方言中, 具有相同的高 /低的区别性特征的元音音位及变体, 它们在图 ( 3! 7) a和图 ( 3! 7) b的横向排 列次序基本保持不变 (只有 / i/和 /y /除外 ) , 相反具有不同高 /低的区别性特征的元音音位及 变体, 它们之间的横向排列次序经常发生改变。另外, 图 ( 3! 7) a和图 ( 3! 7) b相比, 高元音 系列的元音分布范围较大, 变化程度最活跃; 中元音分布范围较大, 变化程度较活跃; 低元 248 当代语言学 音分布范围最小, 变化程度最小, 表现最稳定。 其次, 在三维立体空间中, 汉语中的北京话、广州话和上海话、以及英语、日语的一级 元音系统内部的音位及其变体间的差异度和区分度, 在图 ( 3! 7) a和图 ( 3! 7) b的分布表现可 以分为三种类型: ( 1)在图 ( 3! 7) a中, 位置相邻, 彼此接近, 在图 ( 3! 7) b中, 彼此间相距 较远, 距离明显增大, 甚至其相对位置关系和排列次序都发生明显改变。例如: 北京话的 / i /和 /y /、 /�/和 /� /; 广州话的 / i/分别与 /a、 u、∀/; 上海话的 / i /和 /y /; 上海话的 / i/和 /y /、 /e、 #、�、 ∃/; 英语的 /� /分别与 /a、 ∀、 u /; 日语的 /e /分别与 /a、 o /。 ( 2)在图 ( 3! 7) a中, 分布位置相距较远, 彼此间的距离相对较大, 在图 ( 3! 7) b中, 分布位置相对接近, 彼此间 的距离明显缩小。例如: 北京话的 /�、 、u /、 / i/和 /� /; 广州话的 / i/分别与 /a、 u、∀/; 上 海话的 / i/分别与 /a、 u、∀、 o /; 英语的 / i/和 /u /; 日语的 / i/和 /u /。 ( 3)在图 ( 3! 7) a和图 b 的分布位置和距离变化不大, 基本保持稳定。例如: 北京话的 /a /和 /u /; 广州话的 /�、 u、 a /; 上海话的 /a、 u、∀、 o /; 英语的 /a、 ∀/; 日语的 /a、 o /。 以上三种类型的表现说明, 元音在图 ( 3! 7) a和图 ( 3! 7) b的表现之间存在着非常有规律 性的补偿关系。第一种类型的分布表现说明 F1、F2维度上区别度较小的元音音位或变体, 它们在第三个维度 F3! F2上的区别度显著增大, 即三维空间能够提高不同元音间的区别度, 进而使它们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声学空间。第一种类型的表现正说明三维空间能够很好地解 决二维空间中区别度较小的元音之间的分布关系问题。第二种类型的分布表现说明 F1、F2 维度上区别度较大的元音音位或变体, 它们在第三个维度 F3! F2上的区别度反而会减小, 这 表明元音之间的差异性是相对的, 差异不能无限扩大, 因为人的口腔的发音的空间是一定 的, 元音不能超出这个生理的范围, 而是应该在这个一定的空间内, 最大限度地保持彼此间 的区别和对立, 即不同元音间的对立应该建立在区别性和发音生理这两个条件平衡的基础 上。第三种类型是介于第一和第二种类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这些元音在图 ( 3! 7) a和图 ( 3! 7) b中与其他元音相互间隔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不远不近, 都能形成较好的区别性, 所 以在两个图形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另外, 通过对于北京话图 3c的分析, 可知图 3c对于图 3a和图 3b的分布也具有补偿 性。例如, 图 3a和图 3b中, /a /与其他元音的距离相对较大, 图 3c中, /a /从图 3a和图 3b 的边缘位置转移到图形内部, 从而减小了 /a /与其他元音的距离。 最后, 通过北京话、广州话和上海话以及英语、日语的研究结果可知, 相对于单纯的二 维声学空间, 三维立体声学空间在表现各元音的空间分布及相对关系上更具系统性、完整性 和科学性。它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对不同元音的分布进行定位, 形成更为准确鲜明的元音 区别和对立, 从而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语音的实际表现。总之, 元音的三维空间研究无论是对 于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性研究还是对于语言教学、言语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 意义和价值。 2492010年第 3期 参考文献 Be l,l A. M. 1867. V isib le Sp eech: The Science of Un iversal A lphabetics, or Self�interpreting Phy siological Letters, for the W riting of A ll Languages in One A lphabet ( Inaugural ed ition) . London: S impkin, M arshal.l Cheng, R. L. 1966. M andar in phono log ica l structure. Journal of L ingu istics 2, 2: 135- 58. Jones, D. 1932[ 1918]. An Outline of Eng lish Phonetics. C ambr idge: Cam bridge Un iversity P ress. Er ic Zee. 2001. The phonetic va lue of the vow e ls, d iph thongs, and tr iphthongs in Be ijing M andarins. 见蔡莲 红、周同春、陶建华主编, �第五届现代语音学国际研讨会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54 - 60 页。 Fant, G. 1959. Acoustic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speech w ith applications to Sw ed ish. E ricsson Technies 15, 1: 3- 108. Jean�Luc S. , L ouis�Jean Bo�, and C. Abry. 2007. L ink ing d ispersion�foca liza tion theroy and the max imum utilization o f the ava ilab le d istinctive featu res princ ip le in a perception�for�action�contro l theory. In M a ria� Josep So ,l P. S. Beddo r, and M. Ohala eds. , Experimen tal App roaches to P hono logy. Ox ford Univers ity P ress. Pp. 104- 24. Joos, M. 1948. A coustic phone tics. Language 24, 2: 1- 136. Ladefoged, P. 1967. Three A reas of Exp erim ental Phonetics. London: Ox fo rd University Press. . 1975. A Course in P honetics. New Yo rk: H arcourt B race Jovanovich. . 1976. The phonetic spec ification o f the language of the w orld. UCLA. W orking paper in Phonetics 31. Pp. 3- 21. M a rija, T. and P. Perr ie r. 2005. A rticu lation and acoustics of / i/ in preboundary position in French. Journal of Phonetics 33, 1: 77- 100. M ona, L. 1978. Vow e l fea tures. Language 54, 3: 541- 63. L loyd, R. S. 1890. Speech sounds: The ir nature and causation( I). Phonectische Stud ien 3: 251- 78. Russel,l G. O. 1928. The Vow el: Its Phys io logical M echanism as Shown by X�ray. Columbus, OH: Oh io Sta te Un iversity P ress. Schroeder, M. R, B. S. A ta,l and J. L. H a l.l 1979. Optim iz ing d ig ita l speech coders by exp lo iting m ask ing properties o f the hum an ear. The Journal of the A coustical So liety of Am erica 66, 6: 1647- 52. Syrda,l A. K. and H. S. Gopa.l 1986. A perceptua l model o f vowe l recogn ition based on the aud itory represen tation o f Am e rican Eng lish vow e ls. The Journal of the A 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9, 4: 1086- 100. T raunm� lle r, H. 1990. Ana ly tica l expressions fo r the tono topical sensory sca le. The Journal of the A coustical Society of Am erica Supp l 1, 88: 97- 100. Zw icke r, E. and E. Te rhardt. 1980. Ana ly tica l expressions fo r cr itica l�band ra te and cr itica l bandw idth as a function o f frequence. The Journal of the A cous 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68: 1523- 25. 鲍怀翘, 1984, 普通话单元音分类的生理解释。�中国语文�第 2期, 117- 84页。 曹剑芬, 1990, �现代语音基础知识�。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侯精一, 1994, �现代汉语方言音库�。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钱乃荣, 1992, �当代吴语研究�。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石 锋, 2002, 北京话的元音格局。�南开语言学刊�第 1期 , 30- 6页。 石 锋、温宝莹, 2007, 汉语普通话儿童的元音发展。�中国语文�第 5期, 444- 54页。 时秀娟, 2005, 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实验研究。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 2006, 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系统性表现。�方言�第 4期, 323- 31页。 汤志祥, 2000, �实用上海话�。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50 当代语言学 王 萍, 2007, 北京话单字调和元音的统计性研究,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王洪君, 1999,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 ! ! ! 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调�。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温宝莹, 2005, 汉语普通话元音习得的实验研究。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吴宗济主编, 1986,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宗济、林茂灿, 1989, �实验语音学概要�。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于 珏、李爱军、王霞, 2005, 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中文信息学报�第 6 期, 66- 72页。 张立军、何亚会、宗小娜、封兴华, 2002, 腭裂患者语音评价系列研究三 ! ! ! 应用普通话单元音三维声学 模型评价腭裂儿童元音特征的初步研究。�中国美容医学�第 11卷, 第 5期, 463- 5页。 第一作者简介 王萍, 女, 博士, 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兴趣: 实验语音学、汉语方言学。代表作: �北京话声调和元 音的实验与统计�和 ∀北京话二合元音 /a i/、 /au /、 / ia /、 /ua /韵腹 /a /的听感实验研究#。电子邮件: lra ins@ 126. com WANG Ping, fema le, Ph. D. , is a lecturer a t the Schoo l o f L ite ra ture, Nanka i Un iversity. H er Resea rch interest inc ludes experim ental phonetics and Ch inese d ialecto logy. H er m a jo r publications are: The s tatistic Research on the M onosyllab ic tones and vow els in Beijing M andarin and ∀ The study on the nuc leus / a / o f /a i/、 /au /、 / ia /、 /ua / in Be ijing M anda rin using perceptiona l exper im ent#. E�m ai:l lra ins@ 126. com 作者通讯地址: 王 萍 300071 天津市 南开大学文学院 贝先明 510320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E�m ai:l x ianm ingbe@i 163. com 石 锋 300071 天津市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E�m ai:l sh ifeng@ nanka .i edu. cn 方立教授逝世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我刊顾问委员会委员方立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010年 4月在北京去世, 享年 68岁。方立先生是我国理论语言 学、数理语言学研究的杰出领军人物, 主要代表著作有: �美国理论语言学研究 �、 �数理语言学 �、�逻辑语义学 �。方立教授还是早期汉语水平考试 (HSK )核心研发成 员之一, 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方立教授治学严谨勤奋, 为人谦逊 和蔼, 培养了一批理论语言学研究专家。方立教授的去世, 是我国语言学界的重大 损失。 �当代语言学 �编辑部对方立先生的逝世深表哀悼! �当代语言学 �编辑部 2512010年第 3期 way to describe opac ity phenom ena like chain sh ift or derived env ironment effect caused by serial derivations in the ru le�based framework. This paper exam ines and illustrates the basic assumpt ions o f the loca l conjunct ion theory. Then it rev iew s various treatm ents of con joinab ility and locality, analyzes the re lated arguments, and discusses the theoret ica l consequences o f this theory. Keywords: OT; loca l conjunct ion; conjo inability; locality WANG P ing, BEI X ianm ing and SH I Feng, Towards a three dim ensional space study of vowels Based on the prev ious tw o d imensiona l space study of vow els, th is paper presents a three dimensiona l space study o f the f irst class vow els found in Be ijing M andarin, Guangzhou dialec,t Shanghai d ialec,t Eng lish and Japanese respectively. Both the arrangement and order of vow e l systems are exam 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d istribut iona l re lationsh ip of the vow e ls in the different p lanes is comp lem entary. It is shown that the three dim ensional space study is superior to the two d imensional space study. Keywords: vowe;l the three d imentional space; d istribution; the degree of discrim imation HE Junjie, Tonal theory of Government Phonology: Its developm ent and application Th is article dea ls w ith issues o f the represen tation of tone and the explanation o f tonal processes w ith in the theoretical fram ew ork o f Governm ent Phonology. It starts w 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government�phono log ica l tonal theory, w hich is fo llow ed by the autho r%s rev ision of i.t The rev ised and extended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generative description of tonal system s of some Ch inese d ia lects. An explanatory case study of tone sandhi in M andarin and T ian jin dialect is a lso o ffered. Keywords: Government Phonology; tona l theo ry; T ianjin Ch inese; tone sandh i LIU Jiesheng, On split intransitivity in modern Chinese Th is thesis discusses the split intransitivity in modern Ch inese. It argues that the verbs underly ing the ergat ive structures can be analyzed into dist inguished types, wh ich, seen from the 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 have no particularity. These verbs can be def ined as those activ ity verbs that can be exclusively combined w ith w eak agency, or w ith those non�activ ity verbs indicating telic change. Keywords: split intransitiv ity; sp lit ergat iv ity; causative structure; ergative structure 286 当代语言学
/
本文档为【元音的三维空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