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颈椎病的推拿疗法

颈椎病的推拿疗法

2011-02-12 4页 doc 34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颈椎病的推拿疗法頸椎病的推拿療法 頸椎病的推拿療法 推拿療法 療法一 1.基本手法 (1)患者坐位.頭稍向前俯使項部充分暴露(體弱者可取俯臥位,胸前墊枕)。先以-指禪推、按揉法在頸項部中線自風府、啞門到大椎穴;兩側自風池而下到大杼穴,反複操作5-10分鐘。 (2)點按天柱、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各5-10次。 (3)以滾法於頸項、肩臂部,配合被動運動,反複操作3-5分鐘,使肌肉充分放松。 (4)患者坐位,頭部稍向前屈。醫者立其身後,-手拇指按住患側椎體壓痛處,-手用肘部托住患者下頦,向前上方牽引,同時向患側輕柔轉動頭部,往往可以聽到整複的彈...
颈椎病的推拿疗法
頸椎病的推拿療法 頸椎病的推拿療法 推拿療法 療法一 1.基本手法 (1)患者坐位.頭稍向前俯使項部充分暴露(體弱者可取俯臥位,胸前墊枕)。先以-指禪推、按揉法在頸項部中線自風府、啞門到大椎穴;兩側自風池而下到大杼穴,反複操作5-10分鐘。 (2)點按天柱、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各5-10次。 (3)以滾法於頸項、肩臂部,配合被動運動,反複操作3-5分鐘,使肌肉充分放松。 (4)患者坐位,頭部稍向前屈。醫者立其身後,-手拇指按住患側椎體壓痛處,-手用肘部托住患者下頦,向前上方牽引,同時向患側輕柔轉動頭部,往往可以聽到整複的彈響聲。如仰臥位,肩後用枕稍墊高。醫者立於床頭,右手緊托患者枕部,左手托住領部,將其頭自枕上拉起,使頸與水平呈45度角,略作牽引後,輕輕將頭作左右旋轉和前後擺動,亦常可聽到彈響聲,但左右轉動不要超過生理限度。 2.隨症加減 (1)如出現上肢麻木、發脹、發抖或無力症狀者,基本手法外再加;①患者正坐位,醫者立其後,兩手分別端住患者的下頜,輕輕向上端提1-3分鐘。②經上法後.患者病症改善,感到輕松,再以-手扶患者前額,-手捏揉其兩側頸部,從風池到肩井穴,順序向下揉,反複10-15次。 (2)如發病已久,前臂及手出現肌肉萎縮,並伴見頭痛、頭暈或頭皮痛等症狀者,基本手法外再加:①醫者單手抓揉患肩及手臂5-10次,並做擦法,以熱為度。②捏、揉患肢內關、外關穴各l-3分鐘。⑦捏揉合穀穴1-3分鐘。④以手掌大魚際揉患側頭面部3-5分鐘,並在患側頭側部作掃散法l-3分鐘。 療法二(1)取穴:風池、風府、肩髃、肩井、大椎等穴及頸肩部肌肉、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斜方肌。 (2)用法;先揉按頸肩部肌肉及風池、風府、肩髃、肩井、大椎等穴,揉、搓、按拿、彈拔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及其他軟組織。用兩手掌根部托住下頜和枕骨粗隆,用力緩緩上提頭顱約1分鐘,再用拇指指峰把偏歪的棘突向對側用力推,在上提頭顱的位置上將頭部輕柔地左右旋轉活動3-5次,然後再使頭部做輕柔的左右側屈活動3-5次。用拇指或四指按壓彈撥鎖骨上窩及腋下臂叢神經及腋總神經,使患臂及手指出現麻脹酸困感。再用臥位牽引:床腿墊高l5-20°左右,頭高足低位用頜枕四頭帶臥位牽引,重量為體重的1/10-1/8,每次45分鐘,日1次,10次為1療程。恢複期用魏氏頸部導引法,活動頸部,日2次。 療法三1.頸椎推法 病 員取坐位。術者立於後側,用手指或掌側小魚際肌部置於頸部兩側,著力適當,自頸的上部向肩部推動。然後以雙手拇指自肩井穴向風池穴推按,或以拇指點揉上星 穴,並沿兩側發際推至頭維穴,每穴按壓片刻,以使局部有酸脹感,皮膚發熱發紅為宜。如有後頭部痛或頸項痛,可指壓風池穴和啞門穴;有手指麻木者可配用少海 穴、養老穴等。 2.頸部拿法 病員坐位。術者立於後側,用單手或雙手提拿頸後及頸兩側肌肉組織。在提拿時雙手交替用力,即左手提拿時,右手放松;右手提拿時,左手放松。 3.頸部揉捏法 病員取坐位。術者立於後側,以雙手拇指或掌側小魚際肌部置於頸部兩側,著力均勻,上下來回揉捏10-20次。 4.頸部運搖法 病員坐位,兩上肢反抱於背後。術者立於病員後側,放松局部肌肉,兩眼向前平視,雙手置於頸頜部,並用力向上提頸(向上拔伸),慢慢用力使頭部向左、右兩例各旋轉30-40度,重複8-12遍。 5.頸部側屈法 病員取坐位,兩上肢反抱於背後。術者立於後例,兩手掌側小魚際肌部緊貼於頸部兩例,然後雙手交替著力,使頭部向左、向有作側屈運動。反複做8-12次。 6.按肩搬頭法 病員取坐位,兩上肢反抱子背後。術者立於後例,左手按於右肩,右手置於頭頂,用力將頭頸部向右側搬動。然後用同樣的手法,右手按於左肩,左手置於頭頂,用力將頭向左例搬動。兩側交替進行操作,每側8-12次。 7.指壓穴位 頸神經根型:指壓風池、肩井、肩髃、外關、少海、後溪等穴位,頸椎動脈型:指壓風池、太陽、列缺、合穀、聽宮等穴位,如有頭昏、頭痛、眩暈、目脹,加百會、頭維、上星;脊髓型(頸肩綜合征):指壓肩中、醫風、肩中俞、肩髃、期門、陽陵泉、後溪等穴位;交感神經型:指壓百會、肩井、顴、神門、外關、足三裏,如有頭暈、頭痛、眼脹痛,加四白、攢竹、太陽。 以上治療手法,應每日做1次,10-15次為-療程後,休息1周,再做第2療程。 8.頸部牽引 病員取坐位。術者將特制的牽引頭帶,套於病員頸部,按照頸部胖瘦的情況扣好兩側皮環扣,然後將重力物(沙袋或砝碼)通過滑輪作牽引,重力物一般重5-8千克(公斤)。每次牽引20-30分鐘。 療法四 夏惠明根據臨床應用體會,分成以下幾部: (1)舒松術:患者正坐,醫者立於後側,用推、揉法於兩側頸項,用力要均勻,力量要深達肌肉,使之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解痙鎮痛,以松解痙攣僵硬的頸肩肌群。 (2)整複術:用滾法於肩及上背肌肉,適時作頭部前屈後仰、左心旋轉酒功,進行松解整複,緩解由於頸椎病變時對神經根、血管及周圍軟組織的壓迫和刺激而引起的症狀,這是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步驟。 (3)隨 證加減①神經根型:加點按頸椎兩側,從枕內粗隆開始至第七頸椎橫突下方;用拿法於患側頸部及滾法於患側上肢;平推法於大椎穴以透熱為度。②椎動脈型:加 用扶法於前額,按揉太陽、風池、風府,震百會、大椎穴。③交感型:加推橋弓穴。沿頭部兩側少陽經作掃散法,勾法於兩側太陽穴,然後拿風池、風府、肩並,按 心俞。 注意事項 (1)應用推拿療法治療疾病必須辨證論治,正確施用手法。 (2)對有結核性或化膿性骨關節病,以及肌膚破損、燙傷、腫瘤或正在出血的局部,不宜進行推拿。 (3)婦女懷孕期或月經期,在腹部和腰骶部慎用推拿手法。 (4)在病人空腹狀態下或劇烈運動之後,不宜立即施用推拿手法。 頸椎病的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 1.刺絡拔罐法 療法一 [取穴]大椎、肩外俞、風門。 [用法]每次選用1-2穴,皮膚常規消毒後,對准穴位,用三棱針迅速地刺入約半分至1分,隨即迅速退出,以出血為度。然後拔罐,留罐10-15分鐘。去罐後頭部作旋轉運。每3-5天1次,一般治療3次。 療法二 [取穴]頸椎棘突5、6、7和大椎、風門(雙)、肺俞(雙)。 [用法]諸穴可交替選用,先用七星針叩打至出血,然後拔罐5-10分鐘,每穴吸出瘀血1-3毫升。伴有神經根刺激征者,沿手陽明及手太陽經循行路線選穴施治;若尺神經受壓,則針刺心經和小腸經的穴位。遵循“經絡所過、主治所在”的治則,針刺手法以提插瀉法為主。每周治療2-3次。 療法三 [取穴]天宗、肩貞、阿是穴。 [用法]所選穴位常規消毒後,用鈹針按《內經》輸刺法(古刺法,為五刺之-,指直刺深入至骨以治骨痹的方法)直入直出深至骨膜,出針後有少量血液(一般不超過5毫升),針後加撥火罐,留罐10分鐘左右。去罐後局部按摩,頭部作旋轉運動。每3-5天1次,一般治療3次。亦可在輸刺的間歇期間內,於頸椎旁開0.5厘米處配合電針治療,一般不超過10次。 2.針罐法 療法一 [取穴]主穴;頸部華佗夾脊穴。配穴:風池、天窗、肩井、肩貞、肩髃、合穀、外關、內關、列缺、少海、中渚等。 [用法]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取一個頸部夾脊穴針刺,然後拔火罐,待局部皮膚紅紫將罐取下。再結合針刺配穴,每次選2-3個穴。次日交叉取2個頸部夾脊穴。每穴注入維生素B12250-500微克和當歸注射液2毫升。依上述方法操作,每日1次,兩個月為l療程。一般1療程後病人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如需治療者,休息l-2個月後,再行第2療程。 療法二 [取穴]佗夾脊穴。 [用法]治療前先從華佗夾脊穴的起點,用拇指向下按壓滑動,找出敏感點(壓痛或酸、麻、脹感),然後用1.5-2寸毫針向脊椎方向斜刺,待針下出現電擊樣或脹麻感傳導時,停止進針,施以相應手法加強針感。對針刺到一定深度而無上述針感者,可施以強烈的刮針法,直至取得上述針感為止。針感越強,療效越顯。另外在敏感穴位對側,用上法針刺l針,然後在兩針上分別拔罐,留針罐20分鐘。對脊椎兩側反應點不對稱者,可在對側施以上針刺、撥罐法。[注意]華佗夾背穴部位險要,刺入務必精心,背,緩緩推進,有感即止。 3.藥罐法 療法一 [取穴]主穴:下風池(風池下五分)、大杼、風門。配穴:天宗、肩井、肩髃、曲池。 [用法]將加工成不同口徑的竹管放在煮沸的藥水(艾葉、防風、杜仲、麻黃、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鱉蟲、羌活、蒼術、獨活、蘇木、紅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l0克,乳香、沒藥各5克.布包水煎)鍋內,2-3分鐘後取出,並把管內藥水甩淨,迅速地放在患者穴位上,可牢固吸住皮膚。7-8分鐘取下,局部皮膚出現瘀血或充血。據病情每口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l療程。 療法二 [取穴]阿是穴。 [用法]用直徑4-10厘米不等的竹管,經藥汁(透骨草、防風、川烏、草烏、荊芥、獨活、羌活、寄生、艾葉、紅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水煎)煮沸後,在疼痛部位行拔罐治療。病情較重者,可沿疼痛的經絡走向行密排拔罐。留罐15-20分鐘。 注意事項 (1)高熱、抽搐、痙攣等證,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突不平及毛發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2)使用火罐法和水罐法時,要避免燙傷病人皮膚。 (3)針罐並用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並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造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使用。 (4)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下,使氣漏入,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5)拔罐後一般局部皮膚會呈現紅暈或紫紺色瘀血斑,此為正常現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由於留罐時間過長而引起的皮膚水泡,小水泡不需處理,但要防止擦破而發生感染;大水泡可用針刺破,放出泡內液體,並塗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 頸椎病的氣功療法 氣功療法 功法一 壽龜站立,兩腳分開比肩寬。身體稍向前傾,雙手十指向前伸.作分水上壓動作,抬頭,伸頸,吸氣,雙手回收低頭,縮頸,呼氣。伸縮頸部,似龜狀。反複照做10-20次。 功法二 預備式:站立幾分鐘以靜平氣,兩腳自然站立即可。 第一式:左腳向前邁出-步.腳尖點地呈虛步,右腳不動弓腿成為胸前與鼻尖相對,左於輕輕握拳移至身後命門穴處。在做先上述動作後,頭向右轉,眼看左前方,在這同時兩握拳的手同時變掌,右掌心向左。左掌心向右.這時可以略停四五秒鐘。 第二式:左腳向前落實弓腿成為坐步。這時頭部恢複正面,右腳向前邁出-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左手從身後沿弧形移動胸前,掌輕握拳與鼻尖相對,右掌沿弧形輕握拳移至後命門處,然後頭向右轉,前後兩拳同時變掌,略停四五秒鐘。 全部動作只此連續互換左右手及左右腳步,肩部及頸部運動量大且舒服不僵硬。 這 套動作與五禽戲中的長跑鹿相似,但架子要略低些,肩部動作要強些,以增加運動量。每練走六十至七十步,以不疲勞為度。開始以架子為主,練熟後即可配合呼 吸;左右腳左右臂互換時要吸氣,轉頭變掌時及略停時可呼氣。整個動作宜慢而連貫,看似舞蹈,姿勢優美、舒適,越練越愛練。出於肩部及頸部同時轉動,協同作 用於筋骨,比單純的轉頭、點頭等功法來得優越,故可收到雙倍功效。 注意事項 (1)練功前應做好各項准備工作。一般宜寬衣解帶、選擇空氣新鮮且幽靜的練功環境,盡量避免外界幹擾。 (2)按照中醫辨證確立治則,根據治則選擇適宜的意念、呼吸及形體功法,組成套路,進行練功。病機不變,則宜固定套路練功。 (3)正確掌握功法。意念功不能過於濃重,呼吸功不能過於勉強,形體功應當考慮體質情況。如果出現練功偏差,應當及時調整功法或請氣功醫師予以糾正。 (4)本療法均具有一定的偏性,治療應當以平為期,切忌嬌枉過正。 (5)應用本療法時,應當暫時停止性生活或減少性生活的次數。 (6)精神病患者,一般不宜用本療法。 (7)婦女月經期,一般避免意守小腹部位
/
本文档为【颈椎病的推拿疗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