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4 空肠与回肠

4 空肠与回肠

2011-02-14 50页 ppt 9M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6477

暂无简介

举报
4 空肠与回肠null空肠与回肠空肠与回肠Jejunum & ileum位置与形态位置与形态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 上段是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下段是回肠,末端接续盲肠。 腹膜内位器官 借系膜悬附腹后壁,因此总称系膜小肠。 空、回肠平均全长为410.5cm。 两部间无明显分界,大约空肠占近侧的2/5,主要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回肠占远侧的3/5,盘据结肠下区的右下部,并垂入盆腔。 null 口腔 咽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小肠 空肠 回肠 ...
4 空肠与回肠
null空肠与回肠空肠与回肠Jejunum & ileum位置与形态位置与形态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 上段是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下段是回肠,末端接续盲肠。 腹膜内位器官 借系膜悬附腹后壁,因此总称系膜小肠。 空、回肠平均全长为410.5cm。 两部间无明显分界,大约空肠占近侧的2/5,主要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回肠占远侧的3/5,盘据结肠下区的右下部,并垂入盆腔。 null 口腔 咽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小肠 空肠 回肠 盲肠 阑尾 升结肠 大肠 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肛管消化管概况nullX线检查时,通常将小肠袢按部位分为六组 第一组为十二指肠,位于腹上区; 第二组为空肠上段,位于左腹外侧区; 第三组为空肠下段,在左髂区; 第四组为回肠上段,位于脐区; 第五组为回肠中段,在右腹外侧区; 第六组为回肠下段,右髂区、腹下区和盆腔。 null空、回肠区别空、回肠区别空肠: 径粗,壁厚,色红,弓稀,脂肪少。 粘膜环状皱壁多而高,粘膜内散在孤立淋巴滤泡。 回肠:径细,壁薄,色白,弓密,脂肪多。 环状皱襞疏而低,粘膜内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尚有集合淋巴滤泡。nullnull肠系膜mesentery肠系膜mesentery小肠系膜由二层腹膜组成,其中含有分布到肠襻上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将空、回肠悬附于腹后壁。 其在腹后壁附着处称小肠系膜根,从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到达右骶髂关节前方,长约15cm。 系膜缘处肠壁与两层腹膜围成系膜三角。该三角处肠壁无浆膜,不易愈合,故行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妥善缝合,以免形成肠瘘和感染扩散 。 nullnull空、回肠动脉空、回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 回结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12~18条,彼此吻合成弓。小肠近侧段只有l~2级弓,远侧可达3~4级。末级弓发出直动脉分布于肠壁,直动脉间缺少吻合。 肠切除吻合术时应作扇形切除,并将对系膜缘侧的肠壁稍多切除一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分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良形成肠瘘。nullnull与动脉伴行,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继沿相应动脉右侧上行,至胰颈后方,会合脾静脉,形成门静脉。空、回肠静脉nullnull淋巴淋巴小肠淋巴管伴血管行走,注入肠系膜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为数可达百余个,沿肠血管及血管弓分布,输出管注入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肠系膜上淋巴结。后者的输出管注入腹腔干周围的腹腔淋巴结,最后汇为肠干注入乳糜池;部分输出管直接汇入肠干入乳糜池。 null神经神经空、回肠的神经支配来自腹腔丛和肠系膜上丛,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到肠壁,其中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三种纤维。 小肠的交感神经,起于脊髓9~11胸节,经交感干、内脏神经入腹腔丛和肠系膜上丛。它们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使肠的血管收缩。 小肠的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促进肠的蠕动和分泌。 小肠的感觉神经纤维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别传入脊髓9~11胸节和延髓。痛觉冲动主要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小肠病变时牵涉性痛出现于脐的周围。nullMeckel憩室Meckel憩室是胚胎卵黄管近侧端残留未闭所形成 出现率约2%左右,一般位于回肠末段距回盲瓣50~100cm处 呈盲囊状,结构与回肠相同,有时粘膜内含有胃泌酸细胞或胰腺组织 可发生溃疡和炎症,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nullnull结肠 colonnull按其行程 和部位分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长12~20cm。腹膜间位。内侧为右肠系膜窦及回肠袢,外侧为右结肠旁沟,结肠右曲后面贴邻右肾,内侧稍上方与十二指肠相邻,前上方有肝右叶与胆囊。右肾周围脓肿或肝脓肿偶可溃入结肠。 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长约40~50cm,腹膜内位器官。横结肠上方与肝、胃相邻,下方与空、回肠相邻,因此,常随肠、胃的充盈变化而升降。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长约25~30cm。腹膜间位。内侧为左肠系膜窦及空肠袢,外侧为左结肠旁沟。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长约40cm,腹膜内位,有较长的系膜,活动性较大,可入盆腔,也可移至右下腹遮盖回盲部,当系膜过长时可发生乙状结肠扭转。 nullnull形态特征结肠带Colic bands结肠袋 Haustra of colon肠脂垂 Epiploicae appendices系膜带mesocolic band网膜带omental band 独立带free bandnullnull肠系膜上动脉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结肠的动脉null 边缘动脉 colic marginal artery 边缘动脉 colic marginal artery肠系膜上、下动脉分出各结肠支之间,在结肠内缘均相互吻合。从回盲部至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在近结肠边缘形成一个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 边缘动脉发出许多终末支称直动脉,后者又分长、短支,短支多起自长支,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至另外两条结肠带附近分支入肠脂垂后,穿入肠壁。 中结肠动脉左支与左结肠动脉升支之间的边缘动脉往往吻合较差,甚至中断,如中结肠动脉左支受损,可能引起横结肠左侧部坏死。 另外,在最下一条乙状结肠动脉与直肠上动脉分支间也往往缺少吻合,如最下乙状结肠动脉受损,可能引起乙状结肠下部血流障碍,导致肠壁缺血坏死。 但近年也有人证明上述部位仍存在恒定吻合,可保证侧支循环血流通畅。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静脉静脉结肠静脉基本与动脉伴行 结肠左曲以上的静脉血分别经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左曲以下的静脉则经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 最后均汇入门静脉null淋巴淋巴结肠的淋巴管穿出肠壁后沿血管行走,行程中有四组淋巴结 ①结肠壁上淋巴结:位于肠壁浆膜深面,数量 少,多分布于网膜带和独立带附近 ②结肠旁淋巴结:沿边缘动脉排列 ③中间淋巴结:沿各结肠动脉排列 ④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分别位于各结肠动脉 的根部和系膜上、下动脉的根部。 右半结肠的淋巴大部汇入肠系膜上淋巴结,左半结肠的淋巴大部汇入肠系膜下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直接或经腹腔干根部的腹腔淋巴结汇入肠干。 nullnull小肠部分切除术 Enterectomy Intestinal anastomosis小肠部分切除术 Enterectomy Intestinal anastomosis手术适应证手术适应证1.由于血液供应受阻而引起肠坏死者,如肠梗阻、绞窄性疝、肠扭转、肠套叠、肠系膜外伤、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 2.严重的小肠损伤,不能行单纯缝合修补者。 3.小肠及其系膜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 4.小肠局限性炎症或狭窄引起肠梗阻者,如急性坏死性肠炎、克隆氏病、肠伤寒、肠结核等。 5.某些小肠畸形,如米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闭锁或狭窄。 6.小肠瘘须行肠瘘闭合者。 7.广泛的肠粘连分离困难,或浆膜损伤面过大者。麻醉、体位麻醉、体位一般情况较好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仰卧位。null 手术步骤1.切口 1.切口 除绞窄性腹股沟疝外,宜采用右侧经腹直肌或右旁正中、中腹部正中切口2.探查病变、确定病变范围2.探查病变、确定病变范围探查肠管应按顺序进行,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浆膜。找到病变后,提出病变的肠管。选择适宜的切断部位。3.分离肠系膜 3.分离肠系膜 将预定切除肠管所属的肠系膜分离切断,如切除范围在10cm以内,可于肠系膜与肠管相接处进行分离,如切除范围较广,肠系膜的分离应呈扇形 4.切断肠管4.切断肠管肠系膜分离完成后,在预定切断的肠段两端,各以大直止血钳斜行钳夹,钳尖斜向健侧,使钳与肠的横轴约成30°角 null游离小肠断端的肠系膜,约0.5~1.0cm,使肠壁与无肠系膜脂肪附着,以备吻合。然后用肠钳在距大直止血钳3~5 cm的健侧钳夹肠管。分别用干纱布垫于远、近端的两钳之间,在肠钳与止血钳之间沿止血钳切断肠管,并移去病变肠段和用作保护的纱布。肠断端粘膜用红汞与生理盐水棉球清拭,准备行肠吻合 5.肠吻合 5.肠吻合 吻合方法有端端吻合和侧侧吻合两种。一般多采用端端吻合,此种吻合符合生理、解剖要求。如不能进行端端吻合时,可采用端侧吻合术。侧侧吻合已较少应用,其缺点较多。 (1)端端吻合 (1)端端吻合 将两把肠钳靠拢,注意使两个肠管对齐,切勿发生扭曲。然后在肠管的系膜侧和系膜对侧,距断端边缘0.5cm各用1号丝线做两肠管断端浆肌层结节缝合,结扎缝线留作支持线null全层缝合首先由后壁开始,用00号铬制肠线行全层连续缝合,第一针由肠系膜对侧缝起,即由一端肠腔内向肠壁外穿出,再由另一端肠壁外向肠腔内穿入,形成“U”字形缝合,并行结扎,线尾勿剪断。 连续缝合每针距肠管断缘0.2~0.3cm,每针间距离0.3~0.5cm,依次向系膜侧缝合 null缝至系膜侧时,缝针由一端肠腔内向肠壁外穿出,再由另一端肠管的肠壁外向肠腔内穿入,拉紧缝线即可使系膜侧肠壁内翻,再将缝针由对侧肠腔内穿出,至此转入前壁缝合 null前壁缝合方法采用连续褥式内翻缝合,即将缝针由肠壁外向肠腔内穿入,随即由肠腔内向同一端肠壁外穿出,如此两段肠管交替地轮流缝合,每针缝合后须将缝线拉紧,同时作好肠壁边缘的内翻,即可使两肠壁的浆膜面相接触 null缝至肠系膜对侧,最后一针由肠壁外穿向肠腔内与后壁第一针缝线线尾结扎,使线结结扎于肠腔内,至此,前、后壁全层缝合已完成。 除去肠钳,更换吻合时用过的纱布、器械。手术人员用生理盐水冲洗手套,再用酒精棉球涂擦手套进行消毒。 null距全层缝线0.2cm,用1号丝线行前、后壁浆肌层结节缝合,缝合结扎后可将全层缝线完全覆盖 null最后缝合肠系膜裂孔,以防遗留裂孔引起术后内疝 吻合完成后用拇、食两指检查吻合口大小,一般以易于通过食指为宜 (2)侧侧吻合 (2)侧侧吻合 在切除肠管后,首先闭锁两个断端。 在肠管断端的肠系膜侧和肠系膜对侧各缝合一针支持线。然后用00号铬制肠线或1号丝线行肠管断端全层缝合,用结节或连续缝合均可null再将两角各作浆肌层半烟包缝合,抽紧结扎半烟包缝合线即将两角包埋 null提起两半烟包缝合线,在其间用1号丝线行浆肌层结节缝合,使全层缝线完全埋入 剪去缝线和支持线,去掉两端的肠钳null由助手用两把无齿镊子提起肠系膜对侧肠壁,术者用肠钳沿肠管纵轴夹肠管,长约8~10cm 如此将两肠段用肠钳钳夹后将两肠钳并列一起保持顺蠕动方向。null第一层用 1号丝线在靠近肠系膜侧行后壁浆肌层结节缝合 剪去缝线,但要保留两端缝线作支持线。 null将纱布垫于两肠管间并包绕两侧肠管壁,以防污染腹腔 距第一层缝线0.5cm处,切开两肠管,长约6cm,排出肠内容物null后壁全层缝合(第二层)。即用00号铬制肠线由一端开始,线结打在肠腔内,向另一端行连续缝合 null当缝至另一端时,缝针由肠腔内穿出肠壁,转向前壁的全层缝合 缝至最后一针时,穿入肠腔内,缝线与后壁全层缝线的线尾打结于肠腔内 去掉肠钳,行前壁浆肌层结节缝合 null吻合完成后用双手拇、食指试验吻合口大小,以通过两食指为合适,一般吻合口约为4~5cm 缝合闭锁肠系膜孔6.缝合切口 6.缝合切口 吻合完成后,如污染重或渗出液较多,可将渗液吸出,冲洗腹腔,回纳肠管入腹腔,用大网膜覆盖,按层缝合腹壁
/
本文档为【4 空肠与回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