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血管瘤病的新看法

2011-02-17 6页 doc 41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2485

暂无简介

举报
血管瘤病的新看法血管瘤病的新看法 血管瘤病的新看法   近年来鸡血管瘤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很多业内专家对鸡血管瘤病有不同的解读,但大多都认为是禽白血病的一个类型。随着养鸡界对血管瘤病的恐慌情绪的逐渐蔓延,国家官方已引起高度重视。   1 解释几个有关禽白血病和血管瘤的概念   1.1 禽白血病   是ALV引起的鸡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   1.1.1 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正常情况下能发育成各种粒以及单核细胞的髓系前体细胞发生恶变,并迅速毁坏、取代骨髓中的正常细胞。它们...
血管瘤病的新看法
血管瘤病的新看法 血管瘤病的新看法   近年来鸡血管瘤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很多业内专家对鸡血管瘤病有不同的解读,但大多都认为是禽白血病的一个类型。随着养鸡界对血管瘤病的恐慌情绪的逐渐蔓延,国家官方已引起高度重视。   1 解释几个有关禽白血病和血管瘤的概念   1.1 禽白血病   是ALV引起的鸡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   1.1.1 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正常情况下能发育成各种粒以及单核细胞的髓系前体细胞发生恶变,并迅速毁坏、取代骨髓中的正常细胞。它们可释放到血液中,到达其他器官继续生长繁殖、恶性增生,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脾脏明显肿大。   临床症状:禽群很少自然发生,临床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特征,如嗜睡、贫血、消瘦、毛囊出血等,病程较长。   1.1.2 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剖检时肿瘤见于肝、脾、肾、法氏囊,也侵害心肌、性腺、骨髓、肠系膜和肺。肿瘤呈结节形或弥漫形,灰白到浅黄白色,大小不一,切面均匀一致,少有坏死灶。   组织学检查:见所有瘤组织是灶性和多中心性的,由成淋巴细胞组成,全部处于原始发育阶段。   1.1.3 鸡成红细胞性白血病   剖检时以下两型都表现全身贫血,皮下、肌肉和内脏有点状出血。常发生于16周龄以上的高产鸡,可分为增生型和贫血型两种。   增生型:肝、脾、肾呈弥漫性肿大,呈樱桃红色到暗红色,有的剖面见有灰白色肿瘤结节,病鸡血液中出现大量的成红细胞,约占全部红细胞的90%~95%。   贫血型:内脏常萎缩,尤以脾为甚,骨髓色谈呈胶冻样,外周血红细胞显著减少。   1.1.4 禽白血病的J型亚群   这是一个新型的抗原型,最早在1989年英国的肉鸡群中首先发现,美国在1990年发现。其存在于所有的肉鸡群中,所以肉鸡在2~3年以前是J型白血病的受害大户,在全世界都这样,其也可以通过水平或垂直传播,特别对超过4周龄的较小的鸡可以造成骨髓细胞瘤。过去J型白血病在蛋鸡群中非常少见。近年来有关专家开始进行研究,2004年发现在商品代蛋鸡场中J型白血病病毒的量已经很高,在30%~80%。在商品代蛋鸡中白血病会时有发生,大多叫成髓细胞性白血病,但与普通意义上的血管瘤关系不大。   1.2 禽肉瘤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引起的禽类内皮瘤、肾真性瘤、纤维肉瘤和骨化石症等,不属于白血病。   1.3 鸡血管瘤病   即血管组织发生的肿瘤。血管组织是结缔组织,其发生的肿瘤叫肉瘤比叫白血病更为合适。血管瘤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血管瘤一般为良性瘤,生长缓慢,很少恶变,所以叫肿瘤都勉强。   2 鸡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及近年来的发生情况   2.1 临床症状   患鸡从120日龄开始,150日龄大量发病。鸡腿、翅、颈、背、腹等出现出血症状,出血部位流血不止,羽毛染红。若不处理,最后可导致患鸡死亡或逐渐贫血,若处理得当,止血后患鸡可康复。此出血为皮肤真皮层小动脉出血,向皮外出血。   患血管瘤的病鸡往往是体况较好,体重和产蛋率均高于同群鸡。   鸡血管瘤是皮肤型的。鸡发生血管瘤后血液向外走,把皮肤拉开,血液不会向皮肤里面走。除了向外出血,皮下、内脏静脉没有任何地方出血,所以其是皮肤真皮层的毛细血管的出血。   成髓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等患鸡表现的消瘦、凝血不好、出血等是沿着毛根、毛囊向上走,血管瘤可能也在毛囊,也可能不在,它是一个象火山状的、台状的东西,是真皮层的血管增生,而不在真皮以下。   2.2 鸡血管瘤剖检、组织学及血液学变化   2.2.1 剖检:无可见内脏肿瘤及其他大体改变,无内脏血管瘤,内脏无出血。   2.2.2 组织学:内脏器官及骨髓均正常,未见肿瘤细胞。   2.2.3 血液学:血象正常,血凝正常。   2.3 鸡血管瘤病发生率逐渐增加   1999年以前:零星发生。   2000~2005年:华北、西北、华中时有发生,主要发生于罗曼、尼克等品种。   2006~2007年: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发生,主要发生于罗曼、尼克、伊莎等品种。   2008~2009年:全国许多地方发生不断,在东北、华北、华中尤为严重。   2.4 近来国际上对鸡血管瘤病的研究   鸡血管瘤病在国外很少报道。自然发病的鸡血管瘤仅有三篇研究报告,但基本未确定由ALV引起。   在《禽病学》第11版对鸡血管瘤的描述:鸡血管瘤非白血病;主要描述实验室毒株人工感染易感鸡,发生各种白血病的同时,拌发血管瘤,而很少自然发病病例的描述。   2.5 鸡血管瘤病的流行特征   近来以海兰褐的商品代鸡受害严重;   种鸡无明显异常。笔者曾经做过调查:出现了血管瘤父母代种鸡未淘汰,用它们所产的蛋孵出的小鸡并没有发生血管瘤;发病鸡群体重、产蛋率均正常,甚至高于同群鸡;有一定发聚集现象,不肯定有明显的垂直传播,但可见来自同一种鸡场的后代发病率较高,不能否定在孵化器中的水平感染;发病率一般在1%以下。   3 鸡血管瘤病与白血病的区别点及治疗   所有白血病患鸡都有消瘦、贫血、器官上长有肿瘤等表现,而与普通的血管瘤病有明显的区别。血管瘤病患鸡95%以上的体况非常好,其体重和产蛋率均是很好的,而且如果把血管瘤引起的出血止住了,病鸡很快能恢复正常的产蛋及其他功能。   笔者曾经诊治过200多只血管瘤患鸡,通过使用对出血部位血管进行烙烫、把血管瘤剪掉然后把皮肤进行缝合或把出现血管根部用消毒的细线进行节扎的方法止住血后,患鸡均恢复了正常,并且产蛋很好。这一点与鸡白血病是根本不同的。 注意防控蛋鸡血管瘤病 2010-05-21 10:28     来源:河北科技报 作者:   以往,蛋鸡的散发性、皮肤型血管瘤病偶有出现,内脏型血管瘤病很少发生。但近几年,蛋鸡的皮肤型血管瘤病和内脏型血管瘤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在一些地方常伴随着“大肝病”发生,严重影响了产蛋率,增加了死淘率,有的患病鸡群死亡率可达20%~30%,给养鸡业已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现笔者以两起典型病为例,把蛋鸡血管瘤病的防控措施报告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去年冬季,行唐县城北部先后有五个养鸡户发现,在已产蛋的鸡群中,陆续出现皮肤或脚趾血疱现象,几天后血疱破裂,其周围的羽毛被血污染。病鸡皮肤、冠髯变得苍白,血流不止,无法控制,最后病鸡死于大出血。    2月20日,井陉县一养鸡户,养鸡1500只,250日龄,称其群鸡近几个月来,陆续出现鸡冠由红色逐渐变黄、萎缩现象,病鸡食欲下降、不产蛋、精神不振,最后死亡。经询问得知,与该户从同一孵化场购鸡的其他养鸡户的鸡群也出现同样症状。病鸡精神萎靡,鸡冠萎缩,色黄,一指裆,检查皮肤、羽毛,分别在胸部、颈部、脚趾、尾部皮肤处,发现有似绿豆大至酸枣大的血液凝固物,周围羽毛被血液污染。    二、剖检变化    有的病死鸡在皮肤和皮下组织有散在或密集的暗红色的血疱;有的在眼结膜、肝脏、肺脏、脾脏、胃、肾脏等内脏器官的表面及实质内有散在或密集的暗红色的血疱,患内脏型血管瘤的病鸡,有时可见腹腔内有血凝块;有的在胸骨、颈部肌肉、腿肌的肌膜表面和腿部肌肉的深层、胸腹气囊、卵巢、肠道、肠系膜、输卵管、输卵管系膜、子宫壁及子宫黏膜有大小不一的血管瘤。有的血管瘤病鸡还同时出现“大肝病”典型病变,即肝脏、脾脏、肾脏极度肿大,表面和切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的肿瘤病灶。    三、发病原因    蛋鸡血管瘤病和以往较为常见的鸡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即“大肝病”)、骨的硬化病均是由鸡白血病、肉瘤群病毒(ALV)所引起的疾病。病毒经由母鸡的卵巢或输卵管移至卵内造成垂直感染,或对无病毒的种蛋所孵化的雏鸡引起水平感染,并终生从粪便排出病毒,而且于体内各脏器及组织保有病毒,像这种带有病毒的小鸡,部分发育及生长都正常,但有部分鸡在产蛋开始前形成肿瘤性病变。    四、防控措施    1.培育无本病的净化鸡群。目前本病既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由于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为主,因此最根本的防控措施是培育无本病的种鸡群。采用ELISA或其他血清学方法(最近国外推出PCR诊断试剂,检出率高)经过批批反复检查,淘汰阳性带毒鸡,以达到净化目的。    2.把好引种关。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场,净化本病并不现实,因此引种要严格把关,绝不从有本病流行或没有经过净化的原种场引入鸡苗或种蛋。此外,种蛋的收集、保存、孵化时应严格消毒,特别是熏蒸消毒。    3.搞好卫生消毒,防止早期感染。由于雏鸡对本病易感性高,可水平感染,特别是早期感染后,可能会长期或永久带毒和排毒,并导致最终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雏鸡与成年鸡必须隔离饲养,防止交*感染。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    此外,还应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注射器的消毒,防疫过程中切实做到注射一只鸡,更换一个针头,严防因注射、采血传播本病。  鸡血管瘤型白血病:去年省外多地暴发 食品产业网 (2007-1-16 16:34:35) 鸡血管瘤型白血病:去年省外多地暴发 鸡血管瘤型白血病:去年省外多地暴发   专家指出,新城疫是冬季肉鸡生产的“头号杀手”,需严加防范   记者陈雁芬)1月13日,广东省家禽专业委员会全体会员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辛朝安教授在题为《几种重点关注的禽病》的报告中提到,2006年,江苏、安徽等省多个鸡场暴发鸡血管瘤型白血病,广东也有个别黄鸡种鸡群存在此病,养鸡户需慎防。   辛朝安教授在报告中说,2006年,江苏、安徽、河南等省的多个鸡场曾暴发不明疫病,经诊断,确诊为鸡血管瘤型白血病。病鸡一般9-35周龄发病,发病率在5%-10%之间,死亡率较高,达5%-20%。该病临床表现为翅膀、脚等多个部位出现血管瘤,鸡冠苍白,精神沉郁;发病初期仍能产蛋,但越到后期产蛋率下降越严重;病鸡死亡增多一般与继发感染有关。   辛教授说,该病由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其发生与鸡的日龄关系最大,一旦感染,到9-35周龄时,几乎百分之百发病。由于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对养鸡场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华南农业大学养禽与禽病防治研究室已将该病上报农业部,并成立了课题组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正在对其抗病基因进行检测。辛教授提醒广大养鸡户,由于该病可在鸡只之间传染,对怀疑有问题的种鸡应尽早进行检测,把病鸡去除掉。虽然该病目前并没有大面积流行,但养殖户仍需谨慎提防。   2006年我国出现10起H5N1型禽流感病例,虽然广东并没有疫情出现,但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但辛朝安教授同时表示,在实际生产中,H9N2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危害其实更大,更应引起养殖户的注意。感染H9N2型禽流感的肉鸡死亡率高达90%,种鸡产蛋率也会大幅下降;而新城疫则是冬季肉鸡生产的“头号杀手”。特别是新城疫,由于目前传统的疫苗已无法形成完全保护,以致新城疫经常在各鸡场小范围发生,死亡率达50%-60%,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更甚于H5N1型禽流感。   此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陈建红教授在《当前水禽病研究简况》的报告中提到,当前病原突破种间屏障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种新病几乎都存在多种病原,因此,要真正杜绝疫病的发生,必须彻底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他提出把鸭棚建在水塘里,塘里养鱼,这样鸭的粪便将直接排泄到塘里成为鱼的饲料,而不会在棚里腐烂,污染环境。另外,这样鸭往返鸭棚的时候就无需经过浅水区,而浅水区恰是卫生死角。   由于鸡冠色红是肉鸡营养均衡、健康的标志,近日传闻有不法商人在饲料中添加色素“染红”鸡冠。对此,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冯定远教授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在饲料中添加的色素不容易被鸡只吸收,更大的可能是不法商家直接在鸡冠上染色。 蛋鸡血管瘤病的防控措施 发表日期:2010年5月14日   编辑:lj   有7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大 中 小】 1.培育无本病的净化鸡群。目前本病既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由于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为主,因此最根本的防控措施是培育无本病的种鸡群。采用ELISA或其他血清学方法(最近国外推出PCR诊断试剂,检出率高)经过批批反复检查,淘汰阳性带毒鸡,以达到净化目的。 2.把好引种关。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场,净化本病并不现实,因此引种要严格把关,绝不从有本病流行或没有经过净化的原种场引入鸡苗或种蛋。此外,种蛋的收集、保存、孵化时应严格消毒,特别是熏蒸消毒。 3.搞好卫生消毒,防止早期感染。由于雏鸡对本病易感性高,可水平感染,特别是早期感染后,可能会长期或永久带毒和排毒,并导致最终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雏鸡与成年鸡必须隔离饲养,防止交*感染。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 此外,还应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注射器的消毒,防疫过程中切实做到注射一只鸡,更换一个针头,严防因注射、采血传播本病。
/
本文档为【血管瘤病的新看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