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仿佛谈二十一大会

仿佛谈二十一大会

2011-02-21 5页 doc 47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8522

暂无简介

举报
仿佛谈二十一大会陆锦川先生(仿佛居士)(养生修真证道弘典 十一、启迷正道门 ) P180 陆锦川先生(仿佛居士)(养生修真证道弘典 十一、启迷正道门 ) P56   【二十一大会的理法探述】 二十一大会的理法探述 《难经》四十五难云:“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要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八会,首见《内经》,《难经》承而问难,相传迄今,代为医家推崇。会,原指人体脏腑筋骨八者之精气,相应出会于体表八穴之关系。由于这些特定关系,因而使这些会穴具有...
仿佛谈二十一大会
陆锦川先生(仿佛居士)(养生修真证道弘典 十一、启迷正道门 ) P180 陆锦川先生(仿佛居士)(养生修真证道弘典 十一、启迷正道门 ) P56   【二十一大会的理法探述】 二十一大会的理法探述 《难经》四十五难云:“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要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八会,首见《内经》,《难经》承而问难,相传迄今,代为医家推崇。会,原指人体脏腑筋骨八者之精气,相应出会于体八穴之关系。由于这些特定关系,因而使这些会穴具有不同于其它气穴之特点。综观其特点,大致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会穴为具有直接代表体内-定器质与功能的集中性穴位。虽然它们都是各经经穴,但是它们在功能上都不单属某脏某经,这与一般经穴只代表某脏某经者不同。 二、会穴有自己特定之内外联系。不受脏腑经络限制,这与一般经络穴及交会穴只与相应脏腑经络联系者不同。 三、会穴其有全身代表性之特定内在病机反应及外在调节功能,这与一般经穴只统属于某个脏腑经络者不同。 四、会穴之特定反应较一般经穴直接,单一、集中。 五、会穴均具有特殊个性.它具有典型的生理意义与临床意义,这是一般经穴所不能滥竽的。 具有以上这些特点,前人将它们按类归诸为会穴,共有八个,因名“八会”。八会的价值,代为针界公认。那么人体之会穴是否只有这八个呢?不,它是必然要发展的。笔者通过传统及临床的印证实践,认为还有十三个会穴尚可归宗,它们既不违背上述特点,而且有些穴位还更为典型。为使这些穴位能更好地发挥其特定作用,俾其名实更能形象地指导修炼与临床;为使敷布不周之八会用穴能有所发展,从而面面俱到地各司其属。笔者不揣冒昧,打算将它们共同纂编为二十一会。悖古乱今,狗尾续貂,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学界明哲,其将罪我耶? 现就原八穴及余所增十三穴,依次探述如次,并就商于学界同道。 “腑会大仓,脏会季胁”“太仓者,中烷也,季胁者,章门也。”脾胃为仓禀之官,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胃,阳腑之仓是胃,胃之募是中脘,故中脘宜为腑会。腑会胃募,故脏会脾募。募为精气结聚之地,关乎脏腑精气之盈亏。古人以脏腑之会独取脾胃之募,盖土为万物之母,五行之主,位居中宫,能布其坤德以应四维。且腑有病则胃首当其冲,脏病则脾为之本,脏腑诸病,久必归中而累伤其本,故脏腑诸病皆宜先取其会。 “筋会阳陵泉”:阳陵为胆经合穴,肝主筋,胆为之合。阳陵位于膝外筋腱之间,为诸经筋结合之地,专主机关之跷捷。筋之为物.体柔用刚,功擅弛张,用在伸屈。故《灵枢·根结》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者,少阳为枢”,枢者机也,膝为一身之支,关乎劳作,伸屈转摇,力之所禀,一若枢机之司开阖。故“转摇不能,筋将惫矣”。膝有阳陵、阴陵,且肝主筋,肝合阴陵当主筋,何以阳陵为筋会?曰:筋之用以刚为健,以力为强,以动为尚。阴阳之道,阳刚阴柔,阳动阴静.且少阳为枢,厥阴为阖。《根结》以“枢折则骨繇而不安于地”,是即筋之所为病,故筋之会乃以阳陵,筋之大会,专治筋病,“弛张为痿,软短为拘”,震颤为急.拘急为痛.诸病皆宜取此。 “髓会绝骨”:《灵枢·经脉》篇胆经下曰:“是主骨所生病者”,是胆亦主骨也。盖早春木气初萌,天寒地固,犹如冬象。木凭水生,子擅母能矣。景岳曰:“诸髓皆属于骨,故曰髓会。人能健步,髓会绝骨也。”前人以髓充则骨强,内强则足健。然髓本肾中精英,充骨为支,滋筋为动,骨以为体.筋以为用,体用在筋骨,本源则主骨髓也。然骨虽为支,其功藉筋络之带曳。故骨之功在乎筋之健也。疏曰“髓病治此”,自是实多筋病。或曰:夫脑为髓之海,脊为髓之道,何以取绝骨为髓会?或以绝骨骨断如截.故髓之精气常从断端出会,故曰髓会。近世 X 光造影,绝骨处确有髓聚一团,亦奇矣。 “血会膈俞”.景岳云:“谷气由膈达上焦,化精微为血之处,故曰血会。”《气针灸大成》则曰:“盖上则心俞,心生血;下则肝俞.肝藏血,故膈俞为血会。”张氏以心膈之位言,杨氏以背俞之位言。古人或以心居肺下膈上,故心生血而膈承之。解例动物时肠间常贮存死血,此其证也。古人或据之以为血之大会。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中自云:辨膈历三十年始了然,后所制逐瘀汤,殆不离膈上膈下,亦盖此意欤。 考膈俞为血会,先圣本含深意,一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而内经则言人体背阳而腹阴。盖老子法水火,以南北言,内经则阴阳,以内外言。面南背北,故前阳后阴,含内张外,故前阴后阳。是内经之言尚阴阳道体,老子之言,本阴阳道用欤。气之与血乃人身一大阴阳,气阳也,而气会膻中,居身之前,血阴也,血会膈俞,位身之后。膻中居壬阴奇.故穴单,膈俞位太阳面偶,故穴双。膻中主气,用本阴体,膈俞主血,生于阳基,阴阳体用,奇偶相寓之道于此见也。故道家捉龙(气)提虎(血),不离丹鼎、挟脊。盖亦会得前平乳中,后平七椎处为气血会萃之地,观此,八会之定,古哲于返照中必良有所本,非徒意会而已矣! “骨会大抒”,昔余每读“骨会大杆”句,窃疑焉。脉会大渊,扪之可脉,骨会大抒,何其无骨?后见《类经》始颔之。景岳云:肩脊之骨会于此,故曰骨会,肩能任重,以骨会大椎也。”景岳以大椎为骨会.殆平相近。《针灸大成》引袁氏曰:“肩以负重,骨会大抒也。”近世均以大杼为骨会。总不察骨干之能,所以支重,四体之功,系乎腰腹。腰为身之大关节,然其支全凭脊髓。脊骨之雄,又莫若大椎。且大椎位居督脉,督为三阳之都纲,脊为骨髓之道路。上可营脑海以轻健多力;下可润肢骨以支重健步。骨病则支干无力,多为痿废。取治大椎、髓骨兼顾,良为对症,质诸临床,亦无不会。故景岳以“大椎为骨会,骨病者可灸之”,诚属近理。大抒为足太阳经穴,虽位居脊旁、然其穴无骨。且肩能负重,支在脊骨。非大杼之能.焉可名曰骨会。故《难经》所言,必有谬误。亟宜正之。 “脉会太渊”,寸口者.脉之大会。平旦脉气会此,难经本以指切脉之事,故曰脉会。后人引以治脉病,无脉症。脉朝寸口,犹身之潮汐。日月相引,阴阳相移,上应列曜之周旋,下顺山川之起伏。故以其为征,则可见徵知著,了指阴阳。此《难经》所以为脉之大会,毕诊察之能事也。若以其穴为治。则恐舍本逐末,隔靴搔痒,难得一快耳。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两乳内者膻中也,膻中一穴位居任脉,下值玉关,故主元气;内承灵台,故主精气;位当上焦,故主宗气;上承呼吸之滋,故主肺气;下受中官之养,故主营气;穴当三焦等六脉之会,故主经气。张景岳曰:“此三焦宗气之所居,是为上气海”,疏曰气会。气者阳也,阳必生于阴而籍于阴,故膻中居壬阳,若云水之相应相肇,化气精以为升沉也。此阴中之阳,故为真阳。真阳氤氲,化气沛敷,为人身一气之元,故医道家因之为立鼎之基,名曰中丹田。此气之秘钥,升降开阖,枢机所在。武功家因之可以施腾挪,丹道家因之可以治丹元,悬壶家因之可以调气机。临床虚喘实逆,皆可取之,故曰气病治此,养生修真之士气机不顺亦可治此. “魂会百会”:百会者百脉之会也。其位至高,阳之极也。头为诸阳之首,精明之府,奇恒之所居,《大戴礼》曰:“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阳神亲上,越之于顶故百会为阳神之所位。又脑者心之官也,虽心主神明,然谋思在脑,故“怵惕思虑则伤神”也。百会位当天门,髓海中镇,心主神,肝藏魂,肝脉上出巅,魂者阳之神,人夜卧则藏于肝,人早起则循经升于百会以用事。神魂一体两应,是以百会又为神魂之所会,丹道家呼为泥丸宫,谓乃元神之所舍,玄婴之门户,三尸之秘关也(道门所指正确的天门位置则不在百会)。凡人之魂梦不安,神思失常.宜求此穴治之。 “魄会地户”:地户者对于天门者也。位有上下之别,居有魂魄之异。地者阴也,诸阴之所会,故名会阴。阳之神,命曰魂;阴之神,命曰魄。经云:“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是魄本为阴精元神,内附则与魂合真,外注则与身混一。故上行则化元神,腾督脉而升天门;下行则化元精,循任脉而出阳道。故经曰:“阴精上奉其人寿,阳精下降其人夭。”是以魄居地户,实斡旋先后天之用,殆喜其升而恶其降也。是以丹家筑基,谓天门常开,地户长闭,首重河车搬运,取坎填离,颠倒阴阳。盖深知会阴藏阴精之元性,为上下之枢机,出入之道路也。孙真人治狂十三穴,取会阴,意在镇魄摄魂.以收迷乱(不取百会,恐其阳越不安),此穴为阴精之神会,专主魂魄之不安,卒死暴亡,元精不轨,阴精不充,抑诸魄之为患也。 按:《易经》以地(上)天(下)卦为泰,水(上)火(下)卦为既济。盖即示人以哲理:惟阴阳相交,水火相济始得和平。反之则阴阳相离,生气绝矣。人体法天地自然之道,故阳上而阴下。阳会于头,阴会于腹。百会得天之气,为天门,故藏魂,魂者阴精所化之阳气也;会阴得地之气,为地户,故藏魄,魄者阳气所生之阴精也。惟阳在上,故阴精化气则可上升而补阳;惟阴在下,故阳气凝精又可下降而滋阴。此所以人生应伏羲先天八卦之方位,天上而地下也。然阳气在上,不下则否,阴气在下,不升则鬲。故《易经》以天(上)地(下)卦为否,火(上)水(下)卦为未济,以示阴阳不交之患。故善摄生者,常以魂气降丹田,俾阳气下降,时以魄气升玉枕.使阴精上升(魂者,神也,神者意也,而意降则魂降;魄者精也,精者气也,精气升则魄升。张紫阳所谓: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实即此阴阳一气之体用耳),水升火降,则阴阳交泰。故知阴阳之道:乾坤分主,天上地下,为其体也;水火既济,阴上阳下,为其用也,明上体用,则丹道家可以则此道而运周天;悬壶家可以因此理而调阴阳。虽丹经万卷,医书浩翰,安能逾此微旨哉。世医常以暴厥、卒死取此两穴,然未尽其奥。余从易理得此要义,特阐发之,并增补两穴为阴阳魂魄之大会,原八会穴之气血两会,以南北言,今余所增魂魄两会,以阴阳言,如是则上下前后气血阴阳始乃大定矣。 “精会关元”:关会元真之门也。《说文》:关,“门户也”。《韵会》关,“要会也”,荀悦《申鉴》曰:“善养性者,得其和,邻脐三寸谓之关,关藏呼吸以受四气也,”《内经》所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当即老子之所谓“玄牝之门”。《桓谭仙赋》言之犹明:“呼则出故,嗡则纳新,夭娇经引,积气关元。”故关元本为人身元阴之地,真气之根,男子生精气,女子涵精血。古来之丹道家多以此为采炼之基,隐曰铅炉,俗名丹田。《扁鹊心书》极力推崇关元,培补天元之功,动以于壮为灸补之事,询非妄语矣。凡人元精充足,关元暖坚,元精亏乏,玉关虚冷。不论灸治或意导内守之守内,不可导于表触外,均能生精培元,滋益后天,此精之大会,安可遗乎。关元为小肠募穴,故又名丙募。 “火会命门”:命门者,生命之门户也,人以何为生,惟阳气耳。故得阳谓之生,就阴谓之死。仙经云:“于凡人,分阳未尽则不死;于真人,分阴未尽则不仙。”阳之为用,在人身则真火也。火之为用,在天则照煦万物,在人则温和百骸。天失此火则有夜无昼,人失此火则有阴无阳。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命门穴居督脉之下七节,假其经为三阳之都纲。位处两肾之间,藉肾中真阳为水底伏火,而命门居中,两水挟一火以成坎卦之象( 〕。《抱朴子·至理》卷曰:“坚玉钥于命门,结北梗于黄庭”,亦以之而主真火。真火为汞,合黄庭之真铅,以成既济。斯丹经所谓水中火发,雪里花开,动者燔灼,静者潜藏,盖其势至大而不可水伏者也。按此真火《难经》谓之“肾间动气”《医贯》谓为“龙雷相火”.时医呼为元阳真火,犹天地之红日,人身之太阳。此气和则温煦五内,此气逆则燎灼三清。若命火式微,则虚冷寒竭,四末厥逆。凡此者病,具可予此真火生会之地求之。 “力会气海”:气海者,气之海也,《针灸大成》曰:“男子生气之海。”古以女子属血,故单言男子。然女子亦当为生气之处,岂女子而更名血海耶?气海位居冲壬,穴居少腹,前以邻脐,后以近肾.其用则专主呼吸。盖肾主作强,主纳气。肺可呼吸,主大气。上气以入,下气以纳,气海居腹,所以汇纳上下,肺之宗气,外受于天地,内禀于气海,其所以能吞吐开阖者,凭气海摄纳之力也。故孩提呼吸皆以腹运,孕婴吸呼,乃以脐蒂,皆以此气海为呼吸之根也。气之为用,血赖以行,力赖以生,大凡动物欲用力,必吸气入腹,外气以充.内气以沛,斯乃得力。是以气海充足则宗气深邃,勇力有持,气海虚乏则宗气下陷,提气无力。故气海之用,力之所禀。武功家每以丹田气足则力足。炼时每求吸气入脐下,斯乃发劲。殊不知气入少腹本非别处,即气海也。然丹田为结丹之地,胎元之处,气海为宗气之海,呼吸之根,两者殊易混淆。气海为气之所归,力凭气生,气盛力足.气之为用者力,故余以气海为力之所会,临诊每取之以灸力脱患者.辄取良效,盖力之关会,生生之本也。 “水会水分”:水分者,能分水者也。《针灸大成》曰:“此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又名分水,其水聚此,藉以分之,故水分实水液之大会也。《针灸大成》曰:“水病灸大良。”《明堂》等皆通主水病,是知水分功擅利阴阳,分清浊,通调水道也。举凡水液潴留,水鼓湿胀,津亏液耗,泌别无力,并宜取此。《针灸大成》于石门、阴交穴下均曰,三焦之募,是知三焦募尚未得的知也。余以为石门、阴交皆不足以当此大任。若以三焦为阳气之父,则三焦外之气会,膻中自可当之,若以三焦为水道之府,则泌别水液之水分为最宜,医界明哲,以为然乎? “液会金津”:金津玉液,乃舌下紫脉.左为金津,右为玉液。舌下有窍,乃生泌口津之源泉。鹊桥上浮,则玉泉开张,津液泻于华池,是皆知其为津液之道路也。医家以此为诊治之地,道家则以此为炼养之基。津液枯润,舌上可察,津液灼干,舌下可刺,玉液如泉,道家谓之琼浆,故归之曰津液之会,斯堪为得其名实也乎。 “音会哑门”:哑门者,治哑之门也,以其能治哑,必声音之机枢,故哑门一名舌本.入疾言则其肉自隆起。夫三声虽发于咽喉,五音原系乎舌本,此穴为舌本之机,音之听司,宜名音声之会。 “肉会鱼际”:鱼际者,状如鱼腹之象故名,手足太阴,脉气相通,脾主肉而气会于鱼际,故古人以鱼腹之肉为一身“大肉”之诊,此处肉削则大肉已脱,脾家气竭,宜其危矣;此处肉丰,血气红润,则坤土阜厚,中宫无亏。脉会太渊,肉会鱼际,肉本血养,一脉贯通,火土相生之义,由是来矣。 “阳会阳交,阴会筑宾”:《难经》曰:“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者阴交也.”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阳维统阳脉之会,阴维统阴脉之交。故阳若失维则苦寒热,溶溶不能自收持,病则昼发夜止;阴若失维则苦心痛,怅然失志,不能自主,病则夜发昼止。为此诸病,可取其阴阳交会刺之。此脉气之阴阳,调营卫之秘钥,安可勿乎? 按:《奇经八脉考》,以阳维发于金门,阴维发于筑宾。《针灸大成》分则以阳维别于金门,郄于阳交。阴维郄于筑宾,若均以郄为发穴,则阳维当发于阳交。且阳交者,阳之交会也,斯名实相符。孙真人有言,古人穴名,皆存深意,井无妄取。取名阳交,当非偶然也。若以阳发于金门,金门为足太阳郄穴,若如是,则阴维亦当发于足少阴郄穴水泉矣。李时珍以金门筑宾两穴为阴阳维穴之配,殊觉阴阳失“维”今以理正之,祈商于针界高明。 “络会大包,经会期门”:《针灸大成》曰:“脾之大络,总统阴阳诸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纵”。总统阴阳诸络,则络之总会也。实者身尽痛者,络气闭阻也.虚则百节尽纵者,络脉失养也。大包能治,知其为诸络冠也。大凡病久入络,久瘀入络,皆可取治,故以大包为络之大会,惟复其本而已。 《标幽赋》曰:“穴出云门,至期门而最后。”经气朝归,至期门而汇总,肺觑百脉,需待中焦之转始。期门穴近中宫,终始归会,故为经气之大会。临床脉气流注为患,传经热邪作祟,循经历历作痛,交经定时发病,并可治之。为此穴善理经气,故仲景所以取之以治伤寒循经络尽之疾。今探本而名经会,正其名而已。 以上除原八穴外,又纂增十三穴,质诸临床,益信其可,兹为文提论.就商于医道界同好。现顺笔就二十一会,填古词一首,以倩儒而医者一品。 二十一会(调寄沁园春) 八会相传,府会中脘,脏会章门。脉朝行太渊,血会膈俞,骨居大椎,筋集阳陵。气沛膻中,髓充绝骨,证验临诊效颇灵。考今古有十三会穴,尚须推陈。 诸阳交会诸阴,二维之阳交与筑宾。考魂缘百会,魄居地户,精藏丙募,液聚金津。音系哑门,力蕴气海,火布命门水水分。肉鱼际,看大包总络,期门终经。
/
本文档为【仿佛谈二十一大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