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23例临床分析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23例临床分析

2011-02-22 2页 pdf 462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3095

暂无简介

举报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23例临床分析 作者单位 :430030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 院神经内科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 23 例临床分析 王  丽  姜亚平  张  莉  石飞飞  陈小强     【摘要】  目的  分析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3例患者分别在外院及本院误诊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在改 变头位时出现阵发性头晕 、恶心 、呕吐及变位性眼震试验阳性 ;主要经耳石复位治疗后痊愈率达91 .3% 。结论  对收住神经内...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23例临床分析
作者单位 :430030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 院神经内科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 23 例临床分析 王  丽  姜亚平  张  莉  石飞飞  陈小强     【摘要】  目的  分析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3例患者分别在外院及本院误诊 ,其主要临床现为在改 变头位时出现阵发性头晕 、恶心 、呕吐及变位性眼震试验阳性 ;主要经耳石复位治疗后痊愈率达91 .3% 。结论  对收住神经内科的眩晕患者 ,按颈椎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后眩晕无缓解者 ,要 想到此病的可能 。 【关键词】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  误诊 【中图分类号】   R76 ;R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478(2010)02‐0111‐02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 oxyamal vertigo ,BPPV )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周 围性眩晕 ,虽为耳鼻咽喉科疾病 ,但因其以眩晕为 主诉 ,却常在神经内科就诊 ,又由于神经内科医生 对此病认识不足 ,其在神经内科误诊率较高 ,现将 本科收治的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 23 例分 析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9 例 ,女 14 例 ,年龄 31 ~ 76岁 ,平均年龄52 .4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4 例 ,有糖尿病病史 8 例 ,高脂血症 7 例 ,头部外伤史 2例 ,有偏头痛病史 1例 ,梅尼尔病病史 1例 。 1 .2   临床资料   本组发病到就诊时间为 6 h ~ 2 年 ,其中 21例以在改变头位时出现阵发性头晕 、恶 心 、呕吐为主诉 ,2 例以持续性头晕 、头闷 、重 、胀感 为主诉 ;22例不伴耳鸣 ,1 例伴耳鸣 。 23 例患者头 部 CT 或 MRI 检查 :除 2 例患者有多发腔梗外 ,余 未见明显异常 ;5例头颈血管检查为动脉硬化改变 ; 颈椎 MRI示 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病 变伴颈椎椎间盘突出 。 23 例患者在外院及本院给 予活血化瘀治疗半月以上症状无缓解 。 经 Dix‐ Hallpike实验及滚动实验(roll maneuver)诊断为后 半规管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posterior canal BP‐ PV ,PC‐BPPV )18例 ,水平半规管良性位置性阵发 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PPV ,HC‐BPPV )5例 。 1 .3  诊断  参照 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 科学分会在贵阳制定的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诊断依据和疗效方案枠 :(1)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 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 ;(2)变位性眼震试验显示上 述眼震特点 ,且具有短潜伏期(< 30 s)和疲劳性[1] 。 1 .4  治疗  所有病例均给予耳石复位法治疗 :后半 规管良性阵发性眩晕性眩晕给予 E‐pley 耳石复位 法治疗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予 Lempert耳石复位法(Barbecue 法)治疗 ;同时控制 血压 、血脂 、血糖 ,对多次复位后眩晕症状未完全消 失者(2例)同时给予改善血供及高压氧治疗等 ,并 随访 3月 。 1 .5  疗效评价  参照 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 科学分会在贵阳制定的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方案枠疗效评价时间 :短期为 1 周 ,长期为 3月 。 (1)痊愈 :眩晕完全消失或位置性 眼震完全消失 ;(2)有效 :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 ,但 未消失 ;(3)无效 :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 ,加剧或 转为其他类型的 BPPV [1] 。 2  结  果 23例患者分别在外院及本院误诊 ;主要经耳石 复位法治疗(21 例痊愈) ,同时控制血压 、血脂 、血 糖 ;未痊愈 2例 ,经改善血供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症 状有所改善 。故耳石复位治疗痊愈率91 .3% 。 3  讨  论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BPPV )是头部运动 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 ,是一种具 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研究表明 BPPV 的 ·111·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年 4月第 17卷第 2期 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1年的发病率为1 .6% ,在眩 晕门诊中占患者的 20% ~ 30% [2] 。 发病年龄多在 50 ~ 70岁 。本组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年龄在 31 ~ 76岁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 BPPV 的病因分为 特发性 (占 50% ~ 70% )和继发性 (占 30% ~ 50% ) ,继发性 BPPV 多发生于头部外伤 、梅尼埃 病 、偏头痛 、前庭神经元炎 、内耳循环障碍 、耳毒性 药物 、内耳手术等 ;这些原因均可使耳石自囊斑上 脱落 ,沉积在半规管或壶腹嵴 。 本组中特发性占 82 .6% ,继发性占17 .4% ,与上述比例略有差异 , 可能是由于本组例数太少所致 。 关于 BPPV 的发 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对其病理生理过程的解释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 :壹腹嵴顶结石学说 (Cu‐ pulolith iasis )[3] 和半规管结石学说 (Canalitia‐ sis)[4 ] ,但最近也有报道认为内耳血供异常可能是 重要因素 ,微循环疾病可能与特发性 BPPV 有 关[5 ] 。内耳的 3 个半规管均可受累 ,但由于解剖 特点 ,后半规管 BPPV 易受重力影响 ,故后半规管 病变最多见 ,而水平半规管和上半规管不易受重 力影响 ,所以水平半规管 BPPV 和上半规管 BPPV 少见 ,本组中后半规管 BPPV 18 例 ,占78 .3% ,水 平半规管 BPPV 5 例 ,占21 .7% ,与此相符 。 BPPV 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即在头位改变后 发生短暂眩晕 ,伴有眼球震颤持续约 10 s后自行缓 解 ,头回到原位时眩晕再次发作 ,不伴有耳鸣 ,无听 力下降 ,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经 Dix‐Hallpike实验 及滚动实验(roll maneuver)阳性及影像学检查无特 殊阳性发现可诊断 。本组中有 2例患者以持续性头 晕为主诉 、1例患者伴耳鸣 ,为此本研究考虑可能与 其本身合并高血压病 、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基础病及 脑动脉硬化造成内耳循环障碍等有关 。但由于目前 神经内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 ,还有相当多的患者 被诊断为颈椎病 、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 、脑动脉硬化 及高血压病的伴随症状等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漏诊 及误诊 ,因而患者的眩晕症状也一直得不到良好的 缓解 。 治疗上 ,本组大多采用耳石复位法(21/23)达痊 愈 ,对多次复发的 2例患者两次给予耳石复位 ,症状 两次缓解 ,同时辅以改善血供治疗 ,但可能由于此 2 例患者有高血压病 、糖尿病等基础病 ,加之血管检查 示脑动脉硬化 ,故其在治疗过程中眩晕多次复发 ,推 测与内耳循环缺血有关 。对多次复发 、耳石复位和 常规内科治疗无任何缓解 ,影响工作及生活者也可 考虑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或半规管阻塞术治疗[6] 。 此病临床表现典型 ,耳石复位效果好 ,但为什么 目前还有如此多的患者被漏诊及误诊呢 ?究其原因 本研究认为首先较多神经内科医生对 BPPV 认识 不足 ,甚至还有相当多的神经内科医生从未闻及此 病 ;其次 ,由于 BPPV 多数是中老年患者 ,其中相当 一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 (14/23) 、糖尿病 (8/ 23) 、高脂血症(7/23)及颈椎退行性变(13/23)和脑 动脉硬化(5/23)等基础疾病 ,故很容易被这些疾病 所掩盖 ,从而漏诊 ;再次 ,有一小部分患者(2/23)不 是以阵发性眩晕而是以持续性眩晕为主诉 ,尤其是 对于中青年女性 ,很容易被误诊为躯体化障碍 ;最 后 ,在检查技术日益提高的今天 ,过分依赖于 CT 、 MRI 、DSA 等检查 ,对眩晕患者未进行变位眼震试 验也是一重要原因 。 总之 ,依据典型病史及变位性眼震诊断大部分 BPPV 不难 ;耳石复位治疗不仅经济简便 、疗效显 著 ,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但对那些临床症 状不很典型 、同时又合并基础病的患者 ,如果按颈椎 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 的伴随症状等治疗后眩晕无缓解者 ,要想到此病的 可能 。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 喉科学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 (2006 ,贵阳)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7) :163‐164 . 2   Von Brevern M ,Radlke A ,Lezius F ,et al .Epidemiology of be‐ 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 ry ,2007 ,78(7) :710‐715 . 3   Schuknecht HF ,Ruby RR .Cupulolithiasis .Adv Otorhinolaryno‐ gol ,1973 ,20 :434‐443 . 4   Epley JM .New dimension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 go .Otolaryngol Head Surg ,1980 ,88(5) :599‐605 . 5   Amor Dorado Jc ,lorcal J ,Costa‐Ribas C ,et al .Giant cell arteri‐ tis :a new association with benign paror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Laryngoscope ,2004 ,114(8) :1420‐1425 . 6   董   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和治疗 .医学综述 , 2009 ,15(6) :1664‐1664 . (2009‐12‐07 收稿) ·211· Stroke and Nervous Diseases ,Apr 2010 ,Vol .17 ,No .2
/
本文档为【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23例临床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