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经络图示仪使用说明书

经络图示仪使用说明书

2011-02-24 26页 doc 15M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6455

暂无简介

举报
经络图示仪使用说明书JL-2000经络图示仪 JL-2000经络图示仪 使用说明书 北京灵枢经络诊断技术研究所 二ΟΟ四年十月 目录 一、JL-2000经络图示仪诊断原理 ……………………………… 2 一)十二经筋症候 ……………………………………………2 二)脉诊及其定位 ……………………………………………4 三)经络图示仪的检测点定位 ………………………………9 二、JL-2000经络图示仪诊断方法 ………………………………13 三、JL-2000经络图示仪性能指标 ………………………………14 四、JL-2000经络图示仪软件安装 …………...
经络图示仪使用说明书
JL-2000经络图示仪 JL-2000经络图示仪 使用说明书 北京灵枢经络诊断技术研究所 二ΟΟ四年十月 目录 一、JL-2000经络图示仪诊断原理 ……………………………… 2 一)十二经筋症候 ……………………………………………2 二)脉诊及其定位 ……………………………………………4 三)经络图示仪的检测点定位 ………………………………9 二、JL-2000经络图示仪诊断方法 ………………………………13 三、JL-2000经络图示仪性能指标 ………………………………14 四、JL-2000经络图示仪软件安装 ………………………………15 一)安装驱动程序 ………………………………………… 15 二)安装经络图示仪软件 ………………………………… 18 五、JL-2000经络图示仪操作 ……………………………………19 一)计算机与经络图示仪接口及检测器的连接 ………… 19 二)检测器的操作方法 …………………………………… 19 三)经络图示仪软件的使用 ……………………………… 21 一、JL-2000经络图示仪诊断原理 经络图示仪,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经穴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近二十年来对经络及其诊断方法的独特研究经验,而开发出来的经络诊断仪器。经络图示仪的基本诊断方法是,利用人体经穴的电导特性,以脉动电流敲击人体穴位,同时检测出经络的反应状态,并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依据经络理论,结合实测病例,即可得出相应的诊断结论。经络图示仪同时也提供了经络调治手段,可以达到类似于针灸治疗的效果,尤其对于调整人体的健康状态效果更佳。 一)十二经筋症候   《黄帝内经·灵枢》在"经筋篇"中,具体说明了每经症候的定名。如,足太阴之筋,异态时称为"仲春痹";足厥阴之筋,异态时称为"季秋痹"。"痹"为滞郁不畅之意,"仲、季"表示程度等。经络图示仪的图形分析诊断方法,将人体的经络系统看作为动态的网络系统,既能够体现中医切诊的思维方法,与切诊方法相比又具有更准确、直观、可定性定量描述的特点。《灵枢》中将十二经筋分为三大系统:手足少阴太阳、手足太阴阳明和手足厥阴少阳;为经筋症候十二经名引入数字化概念,可将脏象的三大系统描述如下:           足太阳经筋:仲春痹(2)  手足少 ____ 足少阴经筋:仲秋痹(2)  阴太阳      手太阳经筋:仲夏痹(2) 手少阴经筋:季冬痹(3)           足阳明经筋:季春痹(3)  手足太 ____ 足太阴经筋:孟秋痹(1)  阴阳明      手阳明经筋:孟夏痹(1)           手太阴经筋:仲冬痹(2)           足少阳经筋:孟春痹(1)  手足厥 ____ 足厥阴经筋:季秋痹(3)  阴少阳      手少阳经筋:季夏痹(3) 手厥阴经筋:孟冬痹(1)   若将十二经筋症候名按四季分类,并以孟(1)<仲(2)<季(3)为次序,可得如下关系:   孟(1)  仲(2)  季(3)  春:足少阳 足太阳 足阳明 ------ 胆、膀胱、胃(分解系统)  夏:手阳明 手太阳 手少阳 ------ 大肠、小肠、三焦(代谢消化)  秋:足太阴 足少阴 足厥阴 ------ 脾、肾、肝(营养分布)  冬:手厥阴 手太阴 手少阴 ------ 心包、肺、心(呼吸系统)   从如上关系可以看出,在经络脏象三大系统中,足少阳厥阴为表里经(肝、胆),足少阳经为孟春(1),足厥阴经为季秋(3),春秋在季节上对立(生、收),在数字表示上3(季)>1(孟);在经络脉象上,足经为下,手经为上。手少阳三焦经为季夏(3),手厥阴心包经为孟冬(1),在季节上也是对立的(夏长、冬藏),且手少阳厥阴在经络脉象上互为表里。   整个脏象系统的关系是:   足少阳为孟春、为1、为下,手少阳为季夏、为3、为上,足厥阴为季秋、为3、为下,手厥阴为孟冬、为1、为上,手足厥阴少阳四经均是由多至少、由足(下)至手(上),四经的数字关系为1:3:3:1,组合数相加为8。   足太阳为仲春(2),手太阳为仲夏(2),足少阴为仲秋(2),手少阴为季冬(3),四经的数字关系为2:2:2:3,组合数相加为9。  足阳明为季春(3),手阳明为孟夏(1),足太阴为孟秋(1),手太阴为仲冬(2),四经的数字关系为3:1:1:2,组合数相加为7。 以上数字关系如下表:  手足少阴太阳系:2 2 2 3 (9)------ 心、肾、小肠、膀胱  手足厥阴少阳系:1 3 3 1 (8)------ 心包、三焦、肝、胆  手足太阴阳明系:3 1 1 2 (7)------ 肺、脾、胃、大肠           (6) (6) (6) (6) 24 从上述数字关系中看到,纵向单列数字之和均为6,横向单行数字之和分别为9、8、7,数字总和为24。这与四经(24/6),左右24经脉相对应。这种数字上的抽象关系,在《灵枢·经脉篇》中的"是动"、"所生"病论中有所体现,也同五运六气对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的宏观认识有联系。在总的经络脏象三系关系上,手足厥阴少阳系(数字之和为8)位居三系的中央,成为中央杠杆;这在经络脏象的实际意义中解释成,肝胆为疏泄、中清之府,心包、三焦主宰气血的运行,故该系的虚实可直接影响其它两系。在阴阳互为上,它同自然界寒暑推移的阴阳消长是一致的,既:太阳(三)、阳明(二)、少阳(一)、少阴(一)、太阴(二)、厥阴(三)。依据中医"天人和一"的观点,而产生了《灵枢·经筋篇》的经筋症候命名;同样,中医的切诊定位与此也是分不开的。经络图示仪的检测点定位,也以此为基础,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结构的宏观认识,用数字逻辑关系综合反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 二)脉诊及其定位   中医的切诊方法,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对寸关尺三部讲到"尺内两旁,则季脉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西汉张仲景对此照搬应用,详见《伤寒·金匮》)。即左手人迎部候心、肝、肾,右手寸口以候肺、脾、命门(即寸关尺三部),浮取为表经主腑,沉取为里经主脏。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讲"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 在望诊气色上,《素问·玉版论要》讲"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后世望诊有左肝、右肺之说)。综合历代医家的诊要观点,明朝李时珍《脉诀》书中有"气口九道图"供人参考。脏象学上有左肝右肺之说,小儿望诊也以左颊左耳为肝,右颊右耳为肺。若左耳左颊面赤,则为肝热;右颊右耳面赤,则为肺热。切诊定位上,诊肝之脉在左关部,肺在右寸部。一般讲,桡部、动脉部为切诊部位,左为人迎脉,右为寸口脉。左脉主阳主气主腑,多实症,腑实则脏阴伤;右脉主阴主脏,脏虚则阴伤,脏气虚,阳气反衰。左脉阳腑的功能依赖肝脏象的体阴而用阳,主疏泄、中清之府,它对三阳腑的调制起疏泄三焦的作用。三焦气机热郁,为疏泄失职,故可发生肝郁热症,而左颊耳热赤,用药可选二妙散、清肝阴之类。右脉主阴主血,当太阴不足,则气血离居,发生血逆,二气衰于下,故右颊耳热赤。厥阴不足,则体阴不足,阳亦衰,因此疏泄失职,发生胃滞热,浊阴上逆,造成血逆与上,气衰与下。因此,下午、傍晚面部烘热,以左颊耳为为重,这是太阴、肺气、脾血的升降、藏气血均不足所致,可选用归脾汤加清气降浊品,如清肺脾滞热类药。 在阴阳关系上,切诊时左手脉小于右手脉约一倍,这是厥阴不足, 太阴气有余,为血虚。肝主左颊耳,这是左阴(体阴而用阳)用阳而来,主气,故为肝脏象。肺主右颊耳,这是从右主血、为太阴所管而来,所以体右以气生,然后降右,同血汇结。 在治疗气机上,左侧以行血为主,用药多选丹皮、柴胡;右侧以行气为主,用药选枳壳、姜黄等,就据此理。气左升右降,这是从脏象气血的左右输注上得来的。厥阴,阴少而用阳,主藏血,故血亦不足。在正常情况下,赖以肝阴充足,才能用阳行气,所以验方用药以柴胡、白芍、丹皮、当归为清血育阴饮其虚阳。在太阴血盛,赖以右气下行的推动,故用姜黄、枳壳、陈皮、木香等行气品,可使气行血畅。脾肺的气机升降,赖以肝体阴用阳的"阳"来推动,气血的左升右降,维持了脏象间的平衡。气血升降平衡则切诊上脉象左右平衡,差值小;反之,气盛于阴(阴为阳所抑),切诊上左脉大于右脉,这是气降失控所致。中药补中益气汤的升麻、柴胡二味药的作用,柴胡升左之气,升麻助之以提右气。经络图示仪的检测与切诊的这种气机升降是同步的,穴位点或经脉的电导特性就是气血脏象的外候,图示仪诊断与切脉异曲同工,图示仪效果更好。若血虚阴不足,则切诊时左脉小于右脉,这是气衰于下,左脉弱,血盛于上,故右脉大,它是厥阴、太阴之间的气血比例失调的反映,见下表: 厥阴少阳系 太阴阳明系 气升 一阴一阳, 太阴 三阴二阳, ↑ 厥阴多血少气, ↓ 太阴多气少血, 厥阴 少阳多气少血, 气降 阳明多血多气, 故气血平稳。 故偏气盛。 经络脏象在气血盛衰流注上,上午气血稳而气偏盛,中午气旺,下午血盛。在脉象切诊上,左主气主腑,为手足厥阴少阳系(一阴一阳);右主血主脏,为手足太阴阳明系(三阴二阳)。左右脏象气血的平衡稳定,依赖中间杠杆--手足少阴太阳系,即阴阳水火的制约关系。这在经络图示仪的图谱上可充分体现出来。 从气机上讲,左升右降的互为关系可归纳如下:             任督二脉          稳定上下气血升降,主持      左气挟 内外阴阳平衡,调理气血 右血随  血而升    阴阳。            气而降  手足厥阴少阳系           手足太阴阳明系 体阴用阳,主疏泄,参         营卫所生,传导代谢 与代谢功能,为气血         功能,后天的气血源 的动力源。              泉。           手足少阴太阳系       左右阴阳气血            的横向输注。    气血的竖度表现,切诊中反映在桡动脉寸关尺的脉搏振幅上。督脉亢进则寸部>尺部;任脉亢进则左尺部<右尺部;气血上盛下虚时,尺脉不足,此时督任二脉失衡。督任二脉受手足少阴太阳系的水火制约,才能保持气血的水火平衡(阴虚或阳虚均同水火失衡有关)。   所谓横向表现,指切诊上左右脉搏幅度的差异。左脉大于右脉时多为气盛,主腑,主功能;右脉大于左脉时主气滞血郁,主脏,主实质障碍。邪热滞阻为实症时,左脉>右脉,脏阴不足。 综上所述,中医学的切诊定位依据气血升降的动态平衡及双手脉搏的相互关系。脉搏幅度的上下(由寸部到尺部)差异同气血的竖度 升降(盛、衰)和任督二脉的循环有关;左右脉的幅度、落点差异同 左右气血的横向波动(左升右降)有关。经络图示仪检测时,竖度升降反映在图谱的整体幅度上;左右脉的幅度、落点差异,体现在各检测点的左右差异上。 从经络脏象三系统来看,左手寸、尺部为手足少阴太阳系,中间关部为手 足厥阴少阳系的足部系;右手寸、关部为手足太阴阳明系,尺部是手厥阴少阳 系的手部系。这种定位关系符合气血左升右降的关系。脉定位与气血流注的关 系如下:  左手脉   寸:手少阴太阳(二阴二阳),手少阴多气少血,手太阳多血少气。    流注在午、未时(中午11时至下午3时)。  关:足厥阴少阳(一阴一阳),足厥阴多血少气,足少阳多气少血。    流注在子、丑时(午夜11时至凌晨3时)。  尺:足少阴太阳(二阴二阳),足少阴多气少血,足太阳多血少气。    流注在申、酉时(下午3时至傍晚7时)。  左手脉   寸:手太阴阳明(三阴三阳),手太阴多气少血,手阳明多血多气。    流注在寅、卯时(凌晨3时至早晨7时)。  关:足太阴阳明(三阴三阳),足太阴多气少血,足阳明多血少气。    流注在辰、巳时(早晨7时至上午11时)。  尺:手厥阴少阳(一阴一阳),手厥阴多血少气,手少阴少血多气。    流注在戊、亥时(傍晚7时至午夜11时)。   脉定位按手足经排列如下:      左脉       右脉   和    寸 2  3   5             关 1    3   4           尺 2    1   3       足经   手经   由上图可知,手阴阳经(兰线所示)从右尺部斜向左寸部再横向右寸部,足阴阳经(紫线所示)从左关部向下左尺部再斜向右关部。足经左关尺部(脏象之肝、胆、胃、膀胱)同右关部(脏象的脾、胃)为一组,手经右关部(命门,即脏象的心包、三焦)同左寸部(脏象的心、小肠)及右寸部(脏象的肺、大肠)为一组。亦即,手经在上(寸部)起于右尺部,足经在下起于左关部,这体现了阴阳互为的承制关系。在经络图示仪检测点的组合安排上,也依照这一原理。 从阴阳承制的关系看,左右脉搏的平衡体现在:左右寸部为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平衡反映在督脉;左右关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平衡与否,关系到冲脉,是气血平衡的关键;左右尺部为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平衡反映在任脉。冲脉则是调节气血脏象活动的要冲,见下图:    左脉                右脉  寸 2(手少阴太阳)---→5(督脉)←---3(手太阴阳明)  关 1(足厥阴少阳)---→4(冲脉)←---3(足太阴阳明)  尺 2(足少阴太阳)---→3(任脉)←---1(手厥阴少阳)   切诊定位上,左右关部对应的肝、胆、脾、胃,为气机调节,是疏泄、中清之府,脾胃是营卫之海、后天之本,若亢进失衡则心、大小肠的脏象失调,多为火邪,使督脉失调,阴阳失控;反之,衰则肾、心包、三焦、膀胱气化不足,为阳虚、气血滞郁,造成任脉组滞。经络脏象三系的顺序为手足太阴阳明系、手足少阴太阳系、手足厥阴少阳系,三系之间的动态互为关系,还依赖冲脉的调节,以平衡任督二脉;任督二脉的稳定还依赖同手厥阴心包经密切相关的隔俞。从脏象心生血的观点看,与胃经有关的营卫代谢系统同胰俞有关。经络图示仪依据脏象的这种关系,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位置。把经络脏象的气血流注顺序列在切诊部位上,表示如下图:          左脉        右脉    寸   7 8       3 4                             关     2 1      6 5                             尺    10 9      11 12                             手足少阴太阳系   手足厥阴少阳系    手足太阴阳明系   纵向相加均为17  纵向相加均为13    纵向相加均为9   由此可见,厥阴少阳系统为中间数13,13±4分别为少阴太阳系17和太阴阳明系9,这同《灵枢·经筋篇》的数字是一致的,即8±1,体现着气血阴阳同自然的关系。气血脏象上,左手以升为始,右手以降为终,故气血左升右降。左主气,右主血,切诊上左为人迎脉,右为寸口脉,它们的脏器功能联系成为切诊的依据。凭借左主气、右主血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切诊的定位,即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 在脏象上,右手肺、脾、心包为气血的有形脏器,胃、大肠、三焦为营卫输注的所生之器,为后天之本;左手心、肝、肾为气机、疏泄、水火、阴阳之根本;小肠、胆、膀胱为代谢疏导的关键。在经络脏象三系上,上午为手足太阴阳明系,偏于气盛;下午为手足少阴太阳系,血盛而气衰;夜晚为手足厥阴少阳系,气血平稳。这从经络图示仪检测的井端电导状态上也可反映出来,这种气血状态的变化同现代对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是一致的。这里,足厥阴、太阴、少阳、阳明系的脏象活动,能起到承制上下气血平衡、左右气血升降的关键作用。 正常状态下,人体上午气盛,下午气衰而容易气血离居,夜间气血平稳。一般肺气伤者,气衰于下,血逆于上,下午易潮热、低热。脉诊时,上午右寸关部略盛,下午左寸尺部略盛,这是正常状态。 三)经络图示仪的检测点定位   经络图示仪的检测点定位,源于对经络脏象学说的考证。关于经络与脏象的联系,明李时珍在《脉诀》中的"气口九道图"上对脉诊的动态变化有详细描述,从形态的差异上说明经络、奇经八脉的总体结构。这里,阴阳的动态变化,表里的制约,以奇经八脉做为相互关联的纽带。奇经八脉的体现,是以切诊中脉搏搏动的形态来反映的。经络图示仪中,是从手指足趾端的检测点来构成左右网络,再现切诊的这种动态思维方式。    左手   经脉     脏象    奇经网络  寸 2  手少阴太阳  心、小肠    督脉  关 1  足厥阴少阳  肝、胆     带脉  尺 2  足少阴太阳  肾、膀胱   阳跷、阴跷    右手   经脉     脏象    奇经网络  寸  3  手太阴阳明  肺、大肠    任脉  关  3  足太阴阳明  脾、胃     冲脉  尺  1  手厥阴少阳  心包、三焦  阳维、阴维   少阴太阳系制约督脉和二跷脉,使之平衡;厥阴少阳系控制带脉和二维脉,它对诸经有约束作用,该系的稳定才能使阳维(主左右之阳)阴维(主左右之阴)达到稳定的平衡。傍晚至夜间是气血重整、修复的阶段。太阴阳明系控制冲、任脉的稳定,凌晨,经脉上多气多血,是肌体旺盛的阶段。 经络学说同切诊定位的布局相互印证,经络图示仪的检测点也要充分体现 这种关点,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应用。依据穴点的特征,将肢端(指、趾甲旁的)井穴作为经络的检测点,可充分反映相应经络的状态。 下面给出了传统井穴点的定位: 手:小 指  无 名  中 指  食 指  拇 指   10 9  8 7  6 5  4 3  2 1   手 手  手    膈 手    手    手   太 少  少    俞 厥    阳    太   阳 阴  阳      阴    明    阴   小 心  三      心    大    肺   肠 经  焦      包    肠    经   经    经      经    经 足:小 趾  四 趾  中 趾  二 趾  大 趾   10 9  8 7  6 5  4 3  2 1   足 足  足    胰    足    足 足   太 少  少    俞    阳    厥 太   阳 阴  阳         明    阴 阴   膀 肾  胆         胃    肝 脾   胱 经  经         经    经 经   经                    这种布局同切诊的定位是相通的,但若仅以上述布局为依据,就缺乏经络脏象互为网络关系的完整性,很难体现奇经八脉的整体观点。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证明,指(趾)端的空缺点同样有着经穴特征,并分别对应着督、任、冲、带脉,如下图: 手:小 指  无 名  中 指  食 指  拇 指   10 9  8 7  6 5  4 3  2 1   手 手  手 督  膈 手  冲 手  任 手   太 少  少 脉  俞 厥  脉 阳  脉 太   阳 阴  阳      阴    明    阴   小 心  三      心    大    肺   肠 经  焦      包    肠    经   经    经      经    经 足:小 趾  四 趾  中 趾  二 趾  大 趾   10 9  8 7  6 5  4 3  2 1   足 足  足 督  胰 足  冲 任  足 足   太 少  少 脉  俞 阳  脉 脉  厥 太   阳 阴  阳      明  带    阴 阴   膀 肾  胆      胃  脉    肝 脾   胱 经  经      经       经 经   经                      其中胃经改在足5。以中指(趾)为界,内侧1至5分布了手足太阴、阳明、厥阴系,少一个阳经;外侧6至10分布了手足少阴、太阳、少阳系,少一个阴经。手中指外侧的新井穴膈俞与手厥阴心包经同居中指,与血液、血管系统有关;足中趾外侧的新井穴胰俞与足阳明胃经同居中趾,与消化系统有关。   图中,手足小指(趾)外侧为太阳经,内侧为少阴经。食指、拇指为太阴阳明系及冲脉、任脉,冲任脉在切诊上居太阴阳明系中,横向承制左关部厥阴少阳系,以达到督任脉的寸部、左人迎由寸口脉的平衡。将食指端外侧(4)定为冲脉,拇指端外侧(2)定为任脉,同足厥阴、足太阳井穴为一组,这与切诊中右手寸关部共为太阴阳明系、冲任脉所占相同。左关部为厥阴少阳系,因而足趾(1)(2)定为脾经、肝经。手指督脉定在(7),它同少阴太阳系、厥阴少阳系为一组。以中指为界,督脉、冲脉分别落在两侧。中指端是心包经、膈俞;中趾端是胰俞、胃经,为后天营卫之本。手足小指(趾)、无名指(四趾)都是同名经。而手中指5是心包经,足中趾5则是胃经。在脉诊定位上,右关部是脾胃,右尺部是心包、三焦经(命门)。手3是大肠经,足3为下任脉。手2为上任脉,足2为肝。手足1为同名经。手少阳三焦经位于手8。   经络图示仪的脏象定位,沿用左主气主功能、右主血主实质的观点,并依此来判断检测点的左右偏差是气盛、功能波动,还是实质病变。手足左右指(趾)的井穴检测点,构成了经络脏象的外候网络,从上下左右的差异对比来判明阴阳、表里、虚实,从各经的异态来判断脏象失衡的程度,进而作出诊断。经络图示仪中,以手经为基础检测点,足经为辅助检测点,共计40个检测点,这40个检测点的每个检测点都有数个扩展检测点,可以获得充足的检测信息。基础检测点和辅助检测点与身体器官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手:小 10 小肠 ---- 扁桃体、食道、十二指肠 指 9 心经 ---- 同心搏动、心率有关   无 8 三焦 ---- 同体质免疫系统有关   名 7 督脉 ---- 大脑功能、脑皮层活动   中 6 膈俞 ---- 内分泌系统、血液   指 5 心包 ---- 心脏、冠状动脉、脑血流   食 4 冲脉 ---- 植物神经、丘脑   指 3 大肠 ---- 大肠、结肠区域   拇 2 任脉 ---- 脑血流供应 指 1 肺经 ---- 肺、上呼吸道 足:小 10 膀胱 ---- 泌尿系统   趾 9 肾经 ---- 泌尿系统、内分泌   四 8 胆经 ---- 肝胆实质、代谢系统   趾 7 督脉 ---- 大脑功能   中 6 胰俞 ---- 胰腺、消化功能   趾 5 胃经 ---- 胃实质   二 4 冲带 ---- 植物神经、丘脑   趾 3 任脉 ---- 少腹、生殖系统   大 2 肝经 ---- 肝功能的内分泌解毒功能   趾 1 脾经 ---- 内分泌、血液调节、消化吸收功能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皮肤良导点(穴位点)电导特性的研究,是经络图示仪的检测基础,用经络图示仪检测上述基础、辅助及相应的扩展检测点,得出经络脏象的整体状态,可以获得大量的诊断信息。此外,我们多年的实践发现,穴点在检测过程中的热灼感反应,是经络脏象的重要外候。对整个检测图谱结合热灼感程度的分析,证明了热灼感是气血淤滞、气机闭涩、郁滞余毒、气热阴伤等气血运行失调、阴阳离异抽象概念的外候反映。 用现代生物物理的方法对经穴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对手足指(趾)甲旁1分许井穴电导特性及其对电流反应的研究,融合了中医切诊的脉象理论,使经络图示仪的研究成为有源之水。在经络图示仪的研究中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发展,以及对经络图示仪的开放性,使中医的脉诊理论趋于化。 二、JL-2000经络图示仪诊断方法   经络图示仪的主要检测方法是检测穴位的电导特性,给出检测点在几个检测周期内的平均电流,并记录检测点的热灼感。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检测可靠,应尽量保持检测条件的一致性。检测点皮肤要保持清洁和干燥,检测时在检测点涂抹医用导电膏,或者直接用检测笔沾上导电膏进行检测。两次检测的时间间隔应在20分钟以上。检测时检测笔对检测点皮肤的压力要尽量保持一致,用力不要过重,点上去皮肤有凹陷即可,如同用硬笔写字的力度,绝不能有压痛感。检测点皮肤有红肿、水疱、损伤时不能检测。手足井穴在指(趾)甲下角旁开1分处,其它扩展检测点的位置参见针灸书籍。   通常情况下,只检测左右手部共计20个检测点,如发现失衡的异常经或异态点,可进一步检测相应的扩展点,也可以配合足部辅助检测点及其扩展检测点的检测,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利于诊断分析。如果检测点有异态反应,或者说有热灼感,则可能有器质性病变。热灼感的程度与该经的病变程度成正比,反映了气损阴伤、气血瘀滞、毒瘀阻经、痰湿滞瘀的实症。检测结果的左右失衡多表示病理过程的量变,检测点出现热灼感多表明发生器质性病变。热灼感分为三级:1-有热灼感(B点),2-热灼感较强(Q点),3-热灼感极强(π点)。若隔日多次在同一检测点出现热灼感,则要特别警惕,并应扩大检测范围。一般疾病也会有热灼感,但程度多为B、Q,而且随着病情的好转,热灼感也会消失;癌变早期在相应经的井穴点会有π点反应,且长久不消失。实践证明,在检测中出现π点(一般是一侧,并同该循经范围的征候接近),且间隔几天的多次检测均出现π点,此时左右穴点平衡与否已不是主要矛盾了,而π点则反应了潜在的或已经出现的恶病质。据此,可以预测早期癌变。   经络图示仪还具有治疗调整功能,使用该功能对左右手足经络脏象的外候点(井穴)进行刺激,使经络产生隐性感传并得到调整,可以治疗一些功能性的异常,也可以使病灶向好的方向转化。使用经络图示仪,还可以准确地找到阿氏点,也就是特异性的低阻点;用治疗调整方式刺激该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络图示仪的基本、辅助及其扩展检测点,每个点所囊括的主症范围,可参考有关针灸的书籍。如同心电图图谱一样,经络图示仪的图谱也是可以深入研究的,可以总结出各种疾病的标准化图谱。 三、JL-2000经络图示仪性能指标 一)检测器 1、电 源:9V积层电池供电,碱性电池可使用数月至一年 2、短路电流:<2.5mA 3、检测电流:<200μA 4、探头电压:<25V 5、声音提示:每个检测周期结束时发出提示音 6、独立检测:检测器可以独立于计算机单独使用 二)计算机接口 1、接口标准:USB1.1以上接口 2、接口电源:由计算机的USB接口供电 3、接口驱动:使用前安装经络图示仪接口驱动程序 三)经络图示仪软件 1、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XP、ME、NT 2、计算机配置: 1)接 口:USB1.1以上接口 2)内 存:128M 3)外 存:光驱或优盘 4)显示器:800×600以上彩色显示器, 3、图示仪软件: 1)图形显示:实时显示检测状态,以图形显示检测结果 2)病历存储:每个病历号可存储0~99共100个病历页 3)病历对比:调入不同检测时间的任意两个病历页比较 4)检测分析:用图形方式对最终检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四、JL-2000经络图示仪软件安装 一)安装驱动程序 经络图示仪接口可以安装在计算机的任意一个USB口上,也可安装在多个USB口上,需要对每个USB口安装一次驱动程序。 经络图示仪的所有软件包括驱动程序均放在一张光盘上,如计算机没有光驱,可将光盘经有光驱的计算机拷贝到优盘上,用优盘将软件安装到所用的计算机上。以WindowsXP为例,安装过程如下 把经络图示仪接口插到计算机的USB口上,计算机会提示发现新硬件。 选择“否,暂时不”,单击“下一步”。 在下面窗口中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单击“下一步”。 在下面窗口中浏览光盘或优盘选择经络图示仪驱动程序,单击“下一步”。 在下面窗口中单击“仍然继续”。 在下面窗口中单击“完成”,结束安装。 安装后该USB口即可连接经络图示仪。若要在其它USB口上连接经络图示仪,需要在相应的USB口上按照上述步骤安装经络图示仪接口驱动程序。 二)安装经络图示仪软件 将光盘或优盘中的“经络图示仪”目录拷贝到硬盘中,进入该目录。 双击“经络图示仪”图标,进入经络图示仪软件。 单击鼠标左、右键或等待5秒钟后,进入检测窗口。 五、JL-2000经络图示仪操作 一)计算机与经络图示仪接口及检测器的连接 下图中左边是经络图示仪接口,右边是检测器。经络图示仪接口有两个插座,分别连接计算机和检测器。 经络图示仪接口后面的插座是USB插座,用标准USB信号电缆连接到计算机。前面有一个三芯插座,可以连接到检测器,读取检测信号。 二)检测器的操作方法 检测器见下页图,检测器上有三个开关,分别是电源开关/电量指示、弱/中/强、正/负。在开关下方有一个绿色指示灯,用来指示电池电量。 最上方的开关拨到中间位置接通电源,拨到左边显示电量;绿色指示灯亮表明电池有电,指示灯很暗表明电池电量快要用完;指示灯不亮表明电池电量不足,不能正常检测,需要更换电池。 弱/中/强开关选择检测电流的强弱,左边为弱档,中间为中档,右边为强档。经络诊断时用强档;经络调整时根据不同穴位和个人承受能力选择强档、中档或弱档。 正/负开关选择检测极性,左边为正极检测,右边为负极检测。经络检测时一般采用正极检测。经络调整时可选用正极或负极,正极为泻,负极为补。 下图给出了手足经脉井穴的示意图,左右手足各点对称。 检测器的壳体是一个电极,中部伸出的检测探头为另一个电极。 如下图,给自己检测时手握检测器壳体,用检测探头检测穴位。给别人检测时,在检测器的下方接出一个带夹子的电缆线,将夹子夹在被检测人手腕的内关穴部位。 三)经络图示仪软件的使用 进入经络图示仪软件后,可以开始新的检测,或者查看以前的病历。新建病历必须先输入病历号,其它信息可根据需要填写。 从下图的窗口中可以看到“状态波形图”和“左右平均电流对比图”两个绿框。状态波形图实时显示检测点的状态,左右平均电流对比图则给出检测点的平均电流曲线图。 下图给出的是手上20个(左右手各10个)检测点的名称。从左手小指外测的小肠经井穴开始检测,到左手拇指外测的肺经井穴结束;再从右手小指外测的小肠经井穴开始检测,到右手拇指外测的肺经井穴结束。 单击“辅助检测”按钮,可以进入足部检测。 按“开始检测”按钮,按照左右平均电流对比图下方的检测点提示依次检测相应井穴。检测结束后单击存盘按钮保存检测数据到病历记录页。 如果要查看以前的病历页,先打开病历文件,选择病历页,然后单击“查看病历页”,即可显示两个病历页的对比图。 单击“病人主诉”按钮,可以进入输入病人主诉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输入词组,也可以直接键入。 单击“诊断结论”按钮,可以进入输入诊断结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输入词组,也可以直接键入。 选择病历页后,单击“删病历页”可以删除该病历页。 选择病历页后,进入“病历-打印”菜单,可以打印检测结果。
/
本文档为【经络图示仪使用说明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