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孟姜女故事的演变

孟姜女故事的演变

2011-03-04 11页 doc 75KB 9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3340

暂无简介

举报
孟姜女故事的演变孟姜女故事的演变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它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娘子)的故事》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这些故事流传的时间很长,范围很广,在不同的地方,这些故事的版本都有所不同,比如孟姜女的丈夫的名字有称范杞梁、万喜良、范喜良、万杞梁、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等等,她哭长城的时间有说三天三夜的,也有说十八天的。但是大体的故事情节的主干是一样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不知道大家从小听说的是怎么样的?我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在很早很早的秦代,有一个皇帝很残暴,他征发...
孟姜女故事的演变
孟姜女故事的演变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它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娘子)的故事》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这些故事流传的时间很长,范围很广,在不同的地方,这些故事的版本都有所不同,比如孟姜女的丈夫的名字有称范杞梁、万喜良、范喜良、万杞梁、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等等,她哭长城的时间有说三天三夜的,也有说十八天的。但是大体的故事情节的主干是一样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不知道大家从小听说的是怎么样的?我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在很早很早的秦代,有一个皇帝很残暴,他征发很多百姓去北边修长城,这些人要背负很重的石头上山,修筑城墙,非常辛苦,很多人都累死在那里,他们的尸体就被筑进了城墙里。有一个妇女叫做孟姜,她的丈夫名叫范启良,也被征发去修长城,很久都没有回来。冬天到了,孟姜为丈夫做了冬衣,千里迢迢寻夫送衣到长城脚下,却听说丈夫已经身故,被埋在长城里,于是她悲痛欲绝,在长城脚下痛哭三天三夜,把城墙都哭倒了,露出了她丈夫的尸骨。 这个故事当然有很传奇和荒诞的成分,小孩子听到,就已经会怀疑,一个人的哭声怎么会把坚固的城墙都哭倒呢?这显然不“科学”,不是“事实”,所以这仅仅是一个民间故事,连历史都算不上。但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有一些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历史学者,开始严肃、认真地研究这些貌似虚构的、荒诞的民间故事。他们的研究不仅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孟姜女故事的历史演变,在历史上很多与我们平常听说的孟姜女故事不同的版本,而且给当时的历史学研究很大的冲击,从研究的资料、上,有了一种全新的角度,这些对于今天的历史学还有重要的意义。 1、​ 顾颉刚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讲到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顾颉刚(1893—1980)。他对于中国现代史学,可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他从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论点,创立古史辨运动,从而在古史研究、传说故事的历史研究等等领域开辟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和方法。这一点等会我们会具体讲到。 1934年以后,由于民族危机的加重,逐渐侧重边疆地理研究,创办《禹贡》杂志,并于1936年创立边疆研究会,后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三大家: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等人都曾经受教于他。可以说,他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山鼻祖。 他还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他在1918年左右,就受到北大教授刘半农等人发起征集歌谣运动的影响,搜集家乡苏州附近的歌谣、方言、谜语、谚语、唱本、风俗、宗教等资料,开始考虑民俗学、民间文艺的一些问题。1923年底,担任《歌谣》周刊编辑,专心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研究,成为《歌谣》周刊的主要撰稿人。1924年,《吴歌甲集》在《歌谣》周刊连载,反响很大。1925年4月,顾颉刚等人到北京西郊妙峰山进行社会民俗调查,发《妙峰山的香气》等文章,对群众朝拜碧霞元君女神的盛况作了考察研究,分析各种人朝拜、祈福的迷信心理和庙主假神戚敛财的实质,发现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祈福心理的关系。 他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上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所以,要了解他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首先要对顾颉刚的历史观,他的层累地造史说,有一点了解。 顾颉刚出生于1893年苏州的一个读人家,当然很早就接受《论语》、《孟子》、《左传》之类的传统教育。但据他自己讲,他从小在这些经典之外,就最喜欢听老人们讲故事,讲掌故。他的祖父带他上街或扫墓,看见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就把它们的历史讲给他听。这是他受到的最早、也是最生动的历史教育,他从这些故事和掌故里,得到关于历史的最朴素,但是也是最根本的认识:“知道凡是眼前所见的东西都是慢慢儿地积累起来的,不是在古代已尽有,也不是到了现在刚有。”这是使他毕生受用的。 这个认识虽然听起来很简单、浅显,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甚至很多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学者,都未必真正领会。因为整个20世纪都是在革命、改革,在破旧立新。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更是一个极度推崇创新的时代,凡是“新”的,都是好的。我们眼前所见,都是新建筑、新道路、新商场,而要找一些旧的东西只有在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而根据列文森的理论,这些东西一旦进入博物馆,那么说明它们其实已经死了。所以,我们没有一个顾颉刚的童年所在的环境,我们的历史和现实是隔膜的,我们从生活中不容易看到历史,不容易体会到历史的延续。但是,这种延续是存在的,历史的过程并没有断裂,只要我们去寻找,总能发现我们的思想,社会现象之所以变化成我们今天这个样子的那个历史过程。这其实就是历史学的工作。 顾颉刚得益于他所处的时代,他所受的教育和他自己过人的天赋,很快就明白了这一点。他后来所做的疑古、考古,都源自于这个历史认识基础。也就是说,不仅是那些牌坊、匾额、桥梁有历史,是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就是我们对于古代历史的认识,关于我们祖先是谁,从哪里来的等等,所有的这些所谓“知识”或者“历史”,也都是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比如,他考辨中国传统的古史系统,这个系统在汉代已经大致确立:盘古开天,经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到夏商周。但是这样一个看似清晰分明的历史系统,其实并不是建立在史实证据的基础上的,很多都是传说,那么这些传说是怎么出现的,慢慢地演变,固定化,在汉代变成历史的一部分?这就是顾颉刚等历史学家努力的方向。 他发现一个规律:“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这是他著名的“层累地造成古史说”的第一个重点。 再比如,古史中的那些神化人物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一步一步地变成我们现在文献上看到的样子的。顾颉刚发现,这尧舜禹这些圣王先贤的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我们见到的这样的,而是不同时代的人改造、塑造以后的结果。当然,这里有一段公案,就是大禹是不是一条虫的问题。顾颉刚早年根据《说文解字》曾经提出的禹是一条虫的论点:“我以为禹或者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这个故事因为鲁迅在《故事新编》里面的演绎,而变得很普及,顾颉刚在鲁迅的故事里被描绘成一个迂阔的书呆子(鸟头先生),被乡下农夫所嘲笑。所以很多人提到古史辨,提到顾颉刚就只记住了“大禹是条虫”。但其实随着研究的进行,很快顾颉刚本人就已经否定了这种假设。他的本意是要一层层地拨去后代加在这些圣王先贤身上的光环,还原他们的本来面目。比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君主,到《尚书》的《尧典》这篇里面就成为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为一个孝子的模范。他们的形象越到后代就越被放大,这是“层累地造成古史说”的第二个重点。 “层累地造成古史说”的第三个重点就是:我们今天通过文献所能看见的,其实并不是某一件历史事物的真确状况,而只是这一件事在传说或记载中的最早状况,也即最早的记载。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但可以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 我们今天得到的历史知识,是层累地造成的。每一代人撰述、写作历史,都是一次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代人都会有他自己的改动,出于各种原因的改动。我们历史研究的工作,是要求真,求真的第一步就要去伪,所谓“去伪存真”。所以弄清这些留下来的历史、说法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被人们记载、写作出来的,这很关键。顾颉刚等学者在20世纪20、30年代所作的工作就是这个。用这种层累的观点去看,不仅古史,就是民间故事、戏剧等等都有这样一个层累的过程。比如孟姜女的故事。 2、​ 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 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一辑的序言里,说到他研究起孟姜女故事的缘起。他说,他在1921年左右的时候,读到宋代史学家郑樵的《通志·乐略》里的一段话:“如稗官之流,其理只在唇舌间,而其事亦有记载。虞舜之父1,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不过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其中的“杞梁之妻”就是孟姜女,郑樵已经注意到民间流传的故事,最先本自于经传,也就是六经之类的经典。但是在经典当中,往往只有几十个字,一小段话,后来在民间却被演绎成万千言的故事。这段话给顾颉刚很大的提醒,让他注意起孟姜女的故事来。 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又读到清代学者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里面姚际恒给《郑风·有女同车》2作注释:“谓‘孟姜’为文姜。文姜3淫乱杀夫,几亡鲁国,何以赞其‘德音不忘’乎!……诗人之辞有相同者,如《采唐》4曰:‘美孟姜矣’,岂亦文姜乎!是必当时齐国有长美女而贤,故诗人多以‘孟姜’称之耳。”这个发现让顾颉刚认识到,孟姜这个名字早在杞梁妻的故事出现之前,就已经成为美女的通名了。他小时候从祖父母、保姆那里听来的故事当中,居然有那么久远的历史的遗迹,而且这些历史遗迹的元素,是不同时代叠加上去的。 他从此开始有意识的搜集有关孟姜女的故事的材料。1924年年底发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文章惊动了中外学术界。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左传》中有关齐侯遇杞梁之妻于郊的故事开始,梳理了历代文献(直到宋代)中有关这个故事的记载和演变,并分析了之所以历代文献中记载发生变化的原因。非常精彩。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文献中春秋齐国的杞梁妻是怎么变化成秦始皇时候哭长城的孟姜女的。 1、《左传》: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故事大概是齐侯攻打莒国,随征的杞梁战死,齐侯回去时路遇杞梁妻,向她吊唁,杞梁妻不接受,她说:如果杞梁有罪,那就不必吊唁,如果无罪,那我们还有家,您该到那里去吊唁。因为郊野不是吊丧的地方。这则故事是为了说明杞梁妻知礼。这是公元前549年的事情。 2、二百年后,战国中期,《檀弓》(今收入在《小戴礼记》中,大约是孔子的三四传弟子所记)记载,记载大体沿袭《左传》,但多了一个环节:杞梁妻迎夫柩于郊外,哭之哀。她哭得很哀伤,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也给以后的故事传诵定了基调。 (鲁)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蒉尚不如杞梁之妻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3、《孟子》:淳于髡5曰:“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又多了一层:杞梁妻的哭调,成了齐国一时的风气。顾颉刚还从其他的一些文献中发现,“齐人善唱哭调”,当时齐国是存在一些善哭的人,在战国时期齐国人的善哭是有名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杞梁妻的故事一开始并没有“哭”这个情节,甚至连悲伤这个情节都没有,而是在战国的时候风行哭调,所以在战国以后的文献中人们才加进去了。 4、西汉初年韩婴的《韩诗外传》说的比较简单,“杞梁之妻悲哭,而人称咏。”说,人称杞梁妻之悲哭为歌咏。这时候,杞梁妻已经成为一个擅长歌唱的人,人们在赞美一个人擅歌咏的时候,常常会用到杞梁妻的典故。例如枚乘的《玉台新咏》中第一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其中就提到“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王褒,西汉宣帝时人,做《洞萧赋》,形容洞萧的时候将杞梁妻哭的“气”与锺子期和伯牙置于同列,可见杞梁妻之吟咏很有艺术性。也就是说,西汉前期,杞梁妻故事的重点是她的善哭、善歌咏。 6、到了西汉后期,杞梁妻的故事有了一个大发展。刘向把杞梁妻的故事收入了《烈女传》。 杞梁殖之妻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庄公归,遇其妻,使 使 者 吊 之 于路 。 杞 梁 妻 曰 :“今 殖 有 罪 , 君 何 辱 命 焉 。 若 令 殖 免 于 罪 , 则 贱 妾 有 先 人 之 弊 庐 在 下 , 妾 不 得 与 郊 吊 。 ” 于 是 庄 公 乃 还 车 诣 其 室 , 成 礼 然 后 去 。杞 梁 之 妻 无 子 , 内 外 皆 无 五 属 之 亲 。 既 无 所 归 , 乃 枕 其 夫 之 尸 于 城 下 而 哭,内 诚 感人 , 道 路 过 者 莫 不 为 之 挥 涕 。十 日 ,而 城 为 之 崩 。 既 葬 , 曰 :“ 吾 何 归 矣 ? 夫 妇 人 必 有 所 倚 者 也 。 父 在 则 倚 父 , 夫 在 则 倚 夫 , 子 在 则 倚 子 。 今 吾 上 则 无 父 , 中 则 无 夫 , 下 则 无 子 。 内 无 所 依 , 以 见 吾 诚 。 外 无 所 倚 , 以 立 吾 节 。 吾 岂 能 更 二 哉 ! 亦 死 而 已 。” 遂 赴 淄 水 而 死 。 君 子 谓 杞 梁 之 妻 贞 而 知 礼 。 诗 云 :“ 我 心 伤 悲 , 聊 与 子 同 归 。” 此 之 谓 也 。 颂 曰 : 杞 梁 战 死 , 其 妻 收 丧 , 齐 庄 道 吊 , 避 不 敢 当 ,哭 夫 于 城 , 城 为 之 崩 , 自 以 无 亲 , 赴 淄 而 薨 。 他的记述中第一次讲到杞梁妻哭倒城墙。“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一本作七日)而城为之崩。”自此后,“哭倒城墙流传体系”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且刘向还叫杞梁妻哭倒城墙后,投淄水而死,殉夫守节,这才是刘向将这个故事收入《列女传》的重点所在。 7、王充是汉代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当时就对“崩城论”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他认为杞梁妻是哭不到城墙的。《论衡·感虚篇》:“传书言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此言杞梁从军不还,其妻痛之,向城而哭,至诚悲痛,精气动城,故城为之崩也。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王充以科学的眼光来看故事,当然不错,但却无趣得很。但王充的争辩,却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王充的时代,城倒之说已经广为流行。 8从东汉末年到六朝末年的四百余年间,杞梁妻的故事都是以哭倒城墙为中心的,这一点没有变。但是大家却开始争那段被哭崩了的城到底在哪里?本来杞梁妻是齐国人,杞梁是战死在莒国,都是在今天山东境内的地方。但是有人却从杞梁的姓“杞”,和“杞国”联系起来,杞国在今天河南开封附近的杞县,非说杞梁妻哭倒的是那里的城墙。看来拉拢名人做自己本地的同乡先哲,这样的事情是自古就有的。 9、唐朝,杞梁妻的故事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唐末以为僧侣诗人贯休的《杞梁妻》一诗中,因为杞梁妻成了秦朝人,哭倒的不是齐侯城墙,也不是莒城墙,而是哭倒了世界七大奇迹的万里长城。“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秦朝筑长城连人都筑在城里了,杞梁妻一哭哭崩了长城,而露出了丈夫的骸骨。 历史研究,找出了不同文本记载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这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还要去探讨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为什么到了唐代,杞梁妻的故事有这么惊人的变化呢?顾颉刚指出了两点:第一,是从文本本身的分析:同为乐府诗的《饮马长城窟行》和《杞梁妻歌》的合流。《饮马长城窟行》这类诗的主题是从军边疆,杀敌战场或者就是筑城惨死。“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住。”“回来顾马长城窟,长城道旁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成卒。”这类诗歌里,对于边疆从戎或筑城而死的丈夫,以及因此悲苦无依的妻子的怅惋哀叹,与流传的杞梁妻故事中的各种情节有许多契合点,因此在传诵过程中,合为一流,杞梁妻被拖到了秦代,将春秋齐国某城也换成了秦朝的万里长城。 第二,是从这种变化发生的那个时代的背景去分析的:这种变化是唐代事实的反映。唐代的战争很多,太宗高宗玄宗三朝征高丽、战突厥。中期以后又有安史之乱和后来的藩镇割据。兵士终年在外征战,闺中怨妇的愁思越积越浓,杜甫的《兵车行》、《新婚别》都是当时代的写照。在唐代人的观念中,他们的边疆、他们的战场是在玉门关、辽阳、渔阳等等,都在长城一带。人们对于战乱的怨愤,总要找一个对象来倾泻,当代的统治者,自然是应该避讳的,那么长城和建造长城的秦始皇就成为了这样一种象征。哭倒长城的杞梁妻就成为了唐代(其实也是后代)所有因为丈夫远征不归,而控诉战争、控诉暴君的妇女的代言人。 9、到了唐代这个时候,这个故事几乎已经变得和我们今天听到的一模一样了,但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在唐代故事的主人公还是叫杞梁妻,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孟姜女。那么这个变化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顾颉刚也考证出来了,原来是在南宋一个南宋时期专门篡改古书的学术贩子。他经常把一些流行的传说写在对经典的注疏里,荒诞不羁,被当时严肃的学者,如朱熹所不齿。他在一部叫《孟子疏》的书里说:“或云,齐庄公袭莒,战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他第一次说到是“孟姜”这个人哭倒了城墙。当然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可能“孟姜”这个名字早就在民间流传了好几百年,但是只是在南宋的时候,被这个半瓶子墨水学术贩子写到了书里,我们才知道。 为什么会是“孟姜”这个名字,而不是别的呢?顾颉刚又做了考证:周代时候妇女的名字一般先写排行,把姓方后面。所谓孟姜,就是说此人姓姜,排行老二。姜是齐女的姓。在《诗经》的不少篇章中,都有孟姜这个名字,而且都称为“美孟姜”。根据姚际恒的推测,齐国当时可能有一个女子叫孟姜,她很美貌,所以就成为了后代美女的通称,就好像西施一样。杞梁妻既是齐国人,又很有名,入了《列女传》,所以后人把她想象成了一个美女,也很正常,就叫她做了“孟姜”。后来甚至还有民间故事中说,秦始皇看见了她非常美貌,要纳她为妃,她假装答应,提出了很多条件,要厚葬自己的丈夫,素衣出嫁等等,随后在出嫁这一天自杀殉夫等等,这可能又是将孟姜女的故事和梁祝故事合流的产物,已是后话。 三、在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发表之后 《孟姜女故事的转变》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影响很大,很多人去信讨论、提供资料。顾颉刚又继续就孟姜女故事作一系列专题论述。他主编了九期“孟姜女"专号,刊登征集到的孟姜女故事资料和自己的研究文章。1926年5月发表《孟姜女故事之历史系统》,1927年初,发表《孟姜女故事研究》,比之以前,对孟姜女故事的见解更加成熟,体系更加完整。在这些后续的研究中,补充了很多资料,也纠正了第一篇文章中的一些错误。比如说,杞梁妻在什么时候变成了“孟姜女”这个问题。在第一篇文章中,顾颉刚只找到了南宋的材料。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就发现更早的转变的痕迹,包括大约在唐代的一些书中就将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做“孟仲姿”或“孟姿”,敦煌石室藏书中,唐至宋初人所作的一首小曲中就已经明确地称杞梁妻为孟姜女。而且在这首小曲中,还第一次出现了寻夫送衣的情节。等等。 而且,大约最晚到北宋年间,安肃、同官等地就已经立有孟姜女的庙。杞梁妻从一个历史人物,被改了名字,添加了种种神奇的事迹,最后变成了女神。 在杞梁妻变成孟姜女的同时,杞梁这个人物也在故事的口头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南宋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周燀dan chan3,他从南宋到当时的金人统治的北方去,写了一本书记载他沿途所见所闻,叫《北辕录》。其中讲了一件事,说是他到了雍丘县:“过反郎庙,其地名孟庄,庙塑孟姜女偶坐,配享者蒙恬将军也。”这个故事有意思,雍丘县所在的地方就是西周时期的杞国,也就是在汉代以后,争着把杞梁妻哭倒的城墙拉到本地的那个地方;这个地方又叫“孟庄”,孟姜的孟本来是排行第二的意思,根据周代的姓名法则,孟姜女其实是姓姜,但是在后代人们已经不知道这些了,都传说孟姜女姓孟,是孟家庄的人。所以,这个地方之所以会出现供奉孟姜女和杞梁的庙,也许是与上面说的两点原因有关的。但是这是史籍上第一次将杞梁写成了范郎,顾颉刚认为是因为“杞”和“范”这两个字型的相近,而导致的。而“杞梁”这个音,又化作了“希郎”、“喜郎”、“四郎”等等。 以上所讲都主要是根据时间的系统来看的,也就是在不同的时代的文献中,看这个故事所发生的变化,但是已经可以隐隐看到其中还有一个地域的系统:在不同的地方,流传的故事版本也不相同,不同地方的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地域特点、历史传统,而改造了这个故事。这种由地域不同而导致的故事差异,越到后代越多见,变化也越繁杂。比如说,在顾颉刚的故乡苏州,就认为故事的主人公是苏州人,在苏南、上海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宝卷,说是在秦朝,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秦始皇听说了就下令捉了万喜良,把它筑在长城里面。这个故事里,“范”又变成了“万”,因为在苏州的方言中“范”和“万”同音,而且当地又有“厌胜”的信仰,以为造长城要伤一万人民的性命,只有找一个姓“万”的人压在长城底下,才能代替。苏州一带的这个故事,肯定流传到了上海,在清末上海拆城墙的时候,在老北门的城脚,挖到一个石棺,里面躺着一个三尺多长的石像,石像的胸前就刻着“万杞梁”三个字,这个石像大概是晚明上海筑城时(嘉靖二十三年,1553),人们放下去的。就是听信了这个传说,凿一个叫万喜良的石像,埋在城下,筑城的时候,可以减少伤亡,城墙才能坚固。 江苏一带的有关孟姜女的传说版本影响很大,因为在明清时期的苏州和近代的上海,都是全国性的商业都会,尤其是两地的印书业、出版业非常发达,所以这些地方印制的有关孟姜女故事的唱本流传到全国各地,借着戏曲小调在民间的传播力,很多地方都接受了的苏州的孟姜女故事版本。甚至是在这个故事原来的发生地,山东到了清末民国的时候流传的孟姜女故事,也说孟姜女是松江人(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万喜良是苏州人。我们浙江这边孟姜女的故事,似乎也是受了苏州版本的影响的。比如,在绍兴目连戏里面的孟姜女故事,说是有两个贼在员外的地里偷了一个南瓜,剖开一看,里面是个孩子,他们害怕了,就把孩子送回去,员外把这孩子养大,名叫万喜良。后来秦始皇造长城,要有一万人造在城里才行,只有万喜良一人可以抵万人,就把他捉了去,筑进长城里了。而孟姜女,也不是普通人,她是从一个葫芦里面生出来的。 与江浙地区的版本不同,在湖南临澧地区,有孟姜山、姜女庙,庙前有一峰叫望夫台,台旁有小竹,名绣竹,与一般的竹子不同,竹叶破碎得一丝丝。相传孟姜女在台上望夫,一边做针线,随手用针划叶子,就成了一种新的竹子。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样在湖南流传的湘妃竹的故事。当地人当然还认为孟姜女是本地人,但是这里的故事到了孟姜女寻夫之后就没有了后话,明代一个当地的士大夫,到过陕西同官,那里是经过大明《一统志》官方认可的孟姜女故里,他听说过北方流传的孟姜女故事,但又不肯牺牲自己本地作为孟姜女居住地的地位,所以就合并了两地的故事,造出来说,孟姜女是生在澧州,死在同官的。所以,在这些故事流传的过程中,除了书籍、戏曲的传播作用以外,有两类人的活动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士大夫和商人。因为在传统的时代,这两类人跨地区的游历经历最为丰富,他们往往把一个地区的故事、信仰、生活习惯等等带到另一个地区,士大夫们还把各种版本的传说,加上自己的理解、删改,记载成文字,流传久远。 四、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意义 在顾颉刚之后,又有很多学者继续考察孟姜女的故事,包括各个地方有关孟姜女的传说、习俗、信仰等等。但是,顾颉刚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它考证出了孟姜女故事本身的源流,而是在它的方法论上。它在我国是首次对传说故事进行精细和系统的考证。顾颉刚将其古史学说“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观点运用到这个故事的研究中来对孟姜女故事起源的时间、地点和情节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历史的关系,作出尽可能科学的解释。这种将各种古籍资料和口头材料相结合,历史学与民间文学相结合的方法,被后来民俗学和历史学者所推崇。 但是据顾颉刚自己说,孟姜女故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研究古史方法举一旁证的例”,是将传说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从他的研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今天孟姜女的故事与最早的杞梁妻的史事之间有多么巨大的改变,有那么多的时间上和地域上的转折点,设想我们不是很幸运的有那么多不绝如缕的、有关杞梁妻和孟姜女的记载流传下来,又有顾颉刚这样的才学识兼备的史家,做如此清晰的梳理,我们真的很难再看到这个故事本来真正的历史面目了。既然如此,传说中记载的那些古史现象也便不可信,因为这些古史传说,大都在说史前时代的事情,没有了文献的记载,如果有还没有发掘到地下的可信的文物,那么要像孟姜女故事研究这样,梳理它们的原型和变迁,就几乎没有可能。 1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2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3 文姜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以才华著称于当世,所以被称为"文". 她曾被许配给郑国公子忽但郑忽很快就以"齐大非偶'为由,退掉了这门亲事. 文姜被父亲嫁到了鲁国,成了鲁桓公的夫人,并为他生育二子。长子同刚一出生,就被封为世子。文姜嫁到鲁国的第十五年的春夏之交,诸儿已经即位为齐侯三年了。此时他决定向周王姬求婚,并按照周礼,邀请和周天子同姓的鲁国国君桓公来代为主持。文姜闻讯,便要求和丈夫一起去齐国,鲁桓公不顾大臣反对,答应了她的请求。在齐国,文姜和诸儿旧情复燃,她留宿齐宫彻夜不回鲁侯居住的驿馆,鲁桓公为此大为恼火并斥责了妻子。不想文姜转而向兄长齐襄公告状,为和妹妹长相厮守诸儿起了杀心。他设宴款待鲁桓公,同时交待公子彭生在送鲁桓公回驿馆的路上将其杀死。桓公死后文姜便频频来往于齐鲁之间。即位的鲁庄公同也默认了母亲和舅舅的暧昧关系。 4 《国风》,《桑中》。 5 淳于髡,髡字读做kūn。战国时期齐国(今山东省龙口市)人。齐国赘婿,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他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还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君命。
/
本文档为【孟姜女故事的演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