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对谈:儒家智慧与现代生活(1)

2018-09-06 2页 doc 30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3307

暂无简介

举报
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对谈:儒家智慧与现代生活(1)对谈:儒家智慧与现代生活(1) (2006-08-21 11:35:54)   分类:访谈录 问:佛教和基督教都说“以德报怨”而非“以直报怨”,与儒家可以对照吗?舜被父亲和弟弟陷害而能宽恕他们,这是“以德”还是“以直”? 答:基督教和佛教所讲的宽恕是出于宗教情操,宗教情操的原则是从绝对的角度来看有限的世界。人的生命是有限而相对的,宗教信仰则是超越有限、相对的世界,进入绝对的世界。当你从那个世界来看时,所有的有限都可以被超越,也就是要做到无限的宽容。宗教所讲的是出世法,也就是以绝对、无限的角度来看有限、相对的生命,...
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对谈:儒家智慧与现代生活(1)
对谈:儒家智慧与现代生活(1) (2006-08-21 11:35:54)   分类:访谈录 问:佛教和基督教都说“以德报怨”而非“以直报怨”,与儒家可以对照吗?舜被父亲和弟弟陷害而能宽恕他们,这是“以德”还是“以直”? 答:基督教和佛教所讲的宽恕是出于宗教情操,宗教情操的原则是从绝对的角度来看有限的世界。人的生命是有限而相对的,宗教信仰则是超越有限、相对的世界,进入绝对的世界。当你从那个世界来看时,所有的有限都可以被超越,也就是要做到无限的宽容。宗教所讲的是出世法,也就是以绝对、无限的角度来看有限、相对的生命,设法超越它,使它得到解脱,所以宗教的原则是以德报怨,它有它本身的特定立场。哲学则是从理性出发,必须由实际的经验中作彻底的反省,使理性反省的意义贯彻到底,能够普遍加以应用,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里都可以实践。 “舜”对他父亲及弟弟的做法是个很特殊的例子。而很多过去的事都被神化了,这是为了作为一个典范,所以把它传述得很神奇。其实真正的情况我们并不了解,或许它有特定的时空背景,和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   问:公司里有些年轻人的礼貌与规矩都不如以前。若碰到事情,以择善固执来说,应该马上告诉他,但若马上告诉他,可能当时自己的态度会不好,所以想等适当时机再说,这是否算是“乡愿”? 答:很好,你的经验很符合孔子的想法,找适当的时机跟他讲,人家就不会讨厌。因为讲的目的是要产生效果,让他听得进去。若当场跟他说,他会以为你不给他面子,就更坚持他原来的方式,反而不好。这和乡愿无关,乡愿是:他即使做得不好,反正不关我的事,就不去理会他。   问:就乡愿来说,一个商人似乎不容易做到。我从事的是美发业,面对这些爱漂亮的女子,她们都喜欢被人夸赞,从事我这样的行业又不能说太多的实话,这是否会造成双重人格? 答:乡愿的问题是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这关系是以善恶来作判断。你所说的,称赞别人发型、脸形漂亮,这和道德并无关系,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是相对的,相对于一个审美者的角度来看,这是属于审美而与乡愿无关。乡愿是道德善恶的问题,因为他使道德上的善恶混淆了,好人、坏人都是他的朋友。美发业的焦点在于审美,而每个人都可以有审美的角度,这并不冲突。   问:我们常说要通过选择才有意义,但有些人确实是无法有选择,他的出生就没有意义,那么他为什么要出生? 答:的确,一个人如果一生从未想过我来是为了什么?而只是凭着本能很侥幸地过日子就很糟糕。若生在乱世,一颗原子弹下来,也就跟着很多人死去。若生在太平盛世,可能有些人活在乡下小地方,一辈子也没想过什么。但他还是有很多机会和别人来往,我们看到的只是面罢了。例如,我只看到那位卖冰老太太的表面,可能她的家庭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些我都不知道。只是从我的角度来看她,她的生命好像是有限的,她只是以这个职业来表现她的生命是不够的。而毕竟我只是她的顾客而已。所以我们对他人的了解始终是隔一层,而对自己的了解较清楚。重要的是朋友,也就是核心的团体成员。核心团体原是家庭最好,但不应只限于家庭,因为时代的变化太快,所以还需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我们在讨论朋友时,会进一步谈到。 若以“智障”为例,有些人会想:他来到这世界有什么意义呢?的确,这是一个我们无法解释的问题。智障的人是无法让他的理性运作,自觉地作选择,也无法分辨善恶,使得他作为一个人的潜能没有开展的机会。那么他来做什么?我也不知道。一个朋友有个智障的孩子,他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上帝大概认为我能力很够,可以照顾这样的孩子。”这句话很了不起,因为智障者不是自己的问题,他是父母生的,那么父母这一生就要好好照顾他。像这些属于人生奥秘的问题,不是我们可以了解的。   问:孝顺与否要由父母来判断,从旁人的角度来看不准确,这是老师刚提到的。我店里有位员工,她母亲在杀鸡场工作,相貌长得也不好。她的母亲喜欢到我店里来看她,她却常以恶劣的态度对待母亲。我曾指责她,不该以这种态度对待母亲,难道我错了吗? 答:你在指责时,忽略了她母亲的期望是什么,也许她家有两三个子女,而只有这个女儿愿意和她说话,其他的孩子或许根本不理会她,这一点我们并不了解。或许对这位母亲而言,她心中的期许是对这个女儿已经很满意了。我们现在看不惯,是因为以自己的来判断。你自己对父母很孝顺、恭敬,所以你看不惯这样的态度,这是从你自己的标准来看。但你无法衡量她母亲心里的感受。所以第一,不要太着急;第二,慢慢开导这个孩子。让她知道,父母生了我们,父母的条件如何并不重要,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并且照顾我们长大,这是很大的恩情。谁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呢?例如,若现在是你的条件不好,你的父母一定会好好地照顾你,不会遗弃你。所以人在了解事理之后,才会想到,其实自己心里对父母有情感,只是碍于外在的压力,爱面子、怕别人谈论而表现不出对父母的情感。因此她需要开导,而非错与对的问题。甚至于可以在员工中发掘几位孝顺父母的例子,然后加以表扬。与其批判坏的,不如表扬好的。这样其他人看到,就会跟着学习。很多人是因为没有好的教育机会,所以不懂得如何做。也许她内心有感情,但不懂得表达。   问:我店里免不了有学徒,学徒属于师生关系,这是否可以超越手足的关系?而我和太太很想把其中两位学徒界定在父女或母女关系上,是否有可能做到? 答:事实上我对这种情况不十分了解,所以很难提供意见。但每个人的关系都是主体能作判断的。其实老板、学徒这样的关系很好,每个人各尽其责,至于将来发展如何,谁也无法预料。至于收做干女儿,将来会比较复杂,因为没有亲情作为基础,组合在一起会有后遗症。最好保持适当的距离,你说这两位资质很好,也许过几年还有资质更好的。   问:我的婆婆脾气很坏,我公公一直在忍耐,与这样的婆婆很难相处。而我对公、婆又要和对父母一样,这点实在很难做到。 答:你公公忍受这么多年,这也是他自己衡量轻重选择忍耐的。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脾气坏是被纵容的。事实上应该要说,出自于爱心地说,说反而对她是好的,久而久之还是会有些改善。孔子说:“事父母,几谏。”侍奉父母要委婉地劝诫,不听,只好继续孝顺,因为父母只有各一位。
/
本文档为【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对谈:儒家智慧与现代生活(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