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

2011-03-07 46页 ppt 142KB 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0328

暂无简介

举报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nullnull江南大学医院 郭晓明 第四讲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 第四讲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 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腋温在36.8℃以上,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时,就认为有发热。 根据发热高度可分为低、中、高热,通常把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等发热,39--...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
nullnull江南大学医院 郭晓明 第四讲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 第四讲 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 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腋温在36.8℃以上,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时,就认为有发热。 根据发热高度可分为低、中、高热,通常把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等发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过高热。null 健康成人的体温相对恒定,但不可能用一个数字(例如37℃)来表示。口腔温度(舌下测温)范围约为36.3—37.2℃,直肠内温度一般比口腔的约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的约低03—0.5℃。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少数健康人口腔温度可稍低于36.3℃或稍高于37.2℃.正常体温一昼夜间有轻微的波动,晨间稍低,下午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null 在生理状态下,体温也有轻微的波动,如小儿的代谢率较高,其体温可较成年人稍高,老年人代谢率较低,其体温可较青壮年人稍低。妇女月经期体温可较平时为低,而在排卵期与妊娠期则稍高。饮食、剧烈运动、突然进入高温环境、情绪激动等,均可使体温稍高。这些体温暂时性的波动,虽无临床意义,但在确定为发热之前,必须予以识别。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可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可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一、 感染性发热 占大多数,包括由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急、慢性全身与局灶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水痘、气管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尿路感染等。null二、非感染性发热有下述原因引起: ⒈血液病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变态反应 如风湿热、药物热等。 ⒉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⒊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癌等。 ⒋物理及化学性损害 热射病、烧伤等。 ⒌神经源性 脑出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⒍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织坏死内脏血管梗塞等。发热的处理原则发热的处理原则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无论哪种因素导致的发热,原则上都不要急于给与降温处理,因为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以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发热的处理原则发热的处理原则一、对一般发热不急于退热 由于热型和热程的变化,可反映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诊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而发热不过高或不太持久又不至有多大的危害,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时,不必强行退热,退热本身不能导致疾病康复,且药效短暂,药效一过,体温又会上升,相反,疾病一经确诊而治疗奏效,则热自退。急于退热使热程被干扰,就失去参考价值,有弊无益。发热的处理原则发热的处理原则二、下列情况应及时退热 ⒈体温过高(如40℃以上)使患者明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 ⒉恶性肿瘤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 ⒊心肌梗死或心肌劳损者(如心肌炎),发热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负荷。 ⒋老年患者、婴幼儿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当体温超过38—38.5℃时,即应考虑药物降温,以防止出现心衰或高热惊厥、抽搐。 降温措施 降温措施 ⒈物理降温方法 一般发热超过38.5℃时,可考虑物理降温。 ①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帽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 ②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5%-40%的酒精或32—35℃温水,擦浴患者颈、腋下、手心、手背、腹股沟、腘窝、脚心、脚背等大血管走行处。每次15—30分钟,以促进机体水分蒸发散热。(没有酒精可用白酒代替,没有冰袋可用热水袋灌进凉水代替)降温措施降温措施⒉药物降温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通)、阿司匹林片及复方氨基比林针剂。只有在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才考虑使用解热镇痛药。降温措施降温措施⒊多补充水分 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喝温开水,有利于发汗,也可选用淡盐开。 下面介绍大学生中常见发热疾病的处理下面介绍大学生中常见发热疾病的处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多发,大学四年中几乎不可避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其疾病本身没什么可怕的,但要注意的是,许多传染病、血液病的早期类似与上感;另外,有一些病人在感冒后可继发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再就是感冒可蔓延到下呼吸道,发生气管、支气管炎,还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约占70—8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可分下列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⒈普通感冒 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聚变时,发病急,早期有咽干、咽痒、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全身症状轻,有畏寒、低热、头痛、全身酸痛不适等。查体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及较多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⒉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表现为咽痛和咽部充血。急性病毒性喉炎临床特征为声音嘶哑、咽痛、轻咳、发热,检查可见咽喉部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⒊疱疹性咽峡炎 常发生于夏季,柯萨奇A病毒感染。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部、口腔黏膜和牙龈有疱疹和浅表溃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⒋咽结膜热 多见于夏季,腺病毒感染。症状有咽痛、发热、畏光、流泪、头痛、乏力等,检查可见咽及眼结合膜明显充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⒌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起病较急,有明显咽痛、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以上,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由脓点或脓性分泌物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理要点 ⒈对症治疗 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流质易消化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选用抗感冒复合制剂或中成药减轻头痛,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发热明显时给与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咽痛者可给与草珊瑚、西瓜霜含片;干咳者给与咳必清、甘草片;咳嗽有痰给与必嗽平、川贝枇杷膏等,或雾化祛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⒉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抗病毒药有一定疗效,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吗啉胍和抗病毒中成药。 ⒊抗菌药物 如是细菌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可首选青霉素类,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及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多于寒冷季节发病,受凉、过度劳累常为诱因。起病开始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脓性痰等。治疗方面主要加强抗菌药物治疗,其他治疗参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 病因 急性胃肠炎,多数是由于食进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瓜果和水所引起。其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属及嗜盐菌。毒素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近年因病毒感染而引起本病者也不在少数。 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 多数急性起病,伴畏寒、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突出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较明显,肠鸣加剧,继而出现腹泻,多是稀糊样或水样泻,每日几次至几十次。随着呕吐及腹泻之程度而引起身体不同程度的失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循环衰竭。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处理要点 ⒈呕吐、腹泻轻者,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呕吐、腹泻严重时,应暂禁食。 ⒉抗菌治疗 症状明显者给与静脉用抗生素,可用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等 ⒊输液的数量和组成,视失水的程度以及电解质丢失情况而定。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处理要点 ⒋解痉止痛 腹痛明显可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肌注或静脉点滴。 如是多人同时进餐或同一餐馆进膳后多人同时或先后发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食物中毒。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或可疑被污染的食物,不吃变味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吃半生不熟的鱼虾和各种肉类。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状年为多,故而也是大学生常见的疾病。 病因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阑尾腔被食物残渣、粪石、异物或寄生虫堵塞而发生梗阻,这是引起阑尾炎的最重要原因。阑尾腔梗阻后组织血流障碍,腔内分泌物的细菌入侵而引起感染发病。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⒈腹痛 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70-80%的病人,发病开始时觉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上腹或脐周痛一般认为是内脏神经反射引起的,而右下腹痛则为炎症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所致。 ⒉胃肠道症状 早期多有轻度恶心、呕吐,并常伴食欲减退及便秘。炎症严重时,可并发肠麻痹而出现腹胀。 ⒊全身反应 发病初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有人可由头痛、乏力及咽痛等症状。随炎症发展可出现发热、出汗、口干及虚弱等症状。 ⒋右下腹麦氏点(阑尾点)压痛最明显。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处理要点 ⒈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早期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或感染已局限形成炎性包块者(阑尾周围脓肿)。采用禁食、补液、抗生素应用和半卧位,但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体征加重,血白细胞计数继续升高,还是需急诊手术。 ⒉手术治疗。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以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 该病是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传染病就要讲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流行病学。本病常年均有发病,但夏秋季多发。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传染源 为病人与带菌者,急性菌痢患者原则上是应该隔离的,至少应床边隔离。 传染途径 该病是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借染菌的食物、饮水和手等经口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大家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 人群易感性 无论男女老少,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后仅产生短暂、不稳定的免疫力,易重复感染。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 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2日。临床上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讲急性菌痢。 急性菌痢 分三型 ⒈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高热可伴发冷、寒颤,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每日数次至十多次,量少,故失水不多见。开始为稀糊便,可迅速转为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早期治疗,多于1周左右病情逐渐恢复而痊愈,少数病程迁延转为慢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⒉轻型(非典型) 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低热,腹泻每日数次,稀便有粘液,无脓血,轻微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病程3-7天痊愈,亦可转为慢性。 ⒊中毒型 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高热,体温达40℃以上,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速发生呼吸衰竭,故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型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症状,发病后24小时内可出现腹泻及脓血大便。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治疗要点 ⒈一般治疗 首先应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和半流食为宜,保证足够的水分和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⒉抗菌治疗 即为病原治疗。①喹诺酮类:有强杀菌作用,是目前治疗菌痢较理想的药物,口服后可完全吸收,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如病情重不能口服者,可静脉用药。②磺胺类:目前对本药之耐药菌株有所增加,但对多数菌痢病人仍有较好疗效,如复方磺胺甲恶唑。③亦可用甲硝唑、庆大霉素、痢特灵、黄连素等。 ⒊对症治疗 高热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腹痛明显用解痉药如山莨菪碱等。 水痘水痘 病因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小儿。近年成年人发病增多。以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该病是呼吸道传染病。 水痘水痘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日至皮疹干躁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带状疱疹成人患者也可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给易感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的飞沫和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在集体机构中,很容易接触传染,因此必须严密隔离。 易感性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发病最高。水痘水痘临床表现 ⒈潜伏期 10-24日,以般为13-17日。 ⒉前驱期 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而无前驱期症状。水痘水痘⒊发疹期 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程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泡,短者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水疱稍呈椭圆形,初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但皮损表浅,经1-2周结痂脱落。如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不留疤痕。 以上为典型水痘,皮疹不太多,全身症状也较轻。重者热度高,热程长,皮疹可密布全身还可累及内脏(如心、肺、脑等)。成人水痘常属重型。 水痘水痘治疗要点 ⒈主要应隔离,儿童一般不需治疗,加强护理即可。 ⒉对症处理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体温高者可投以退热剂,给与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皮肤瘙痒明显者,可给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疱疹有继发感染者可局部应用消炎药,感染严重者静脉用抗生素。 ⒊抗病毒治疗 用阿昔洛韦、干扰素、转移因子等药,还可用中成药板蓝根、抗病毒颗粒等。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严格地讲病毒性心肌炎不属发热性疾病,只是在发病前可能有发热,也算是间接有关吧,大学生中也有发病。病毒性心肌炎约占心肌炎的半数,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病因是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B,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及艾滋病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 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约半数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病史,有的只是自己未觉得而已。然后出现心悸、胸闷、气短。 ⒉体检可有低热及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行动过速,心脏听诊可发现心律失常、第一心音减弱等。 ⒊辅助检查 心电图可见ST段改变、T波改变、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酶谱急性期可有CK、AST增高。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要点 ⒈诊断后应卧床休息,增加营养,3-6个月后逐渐恢复活动。 ⒉药物治疗 目前比较肯定的有中药黄芪静脉点滴,辅酶Q10、肌苷、维生素C等药。对重症患者如心衰、心源性休克、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心律失常明显如频发室早可用抗心律失常药。 ⒊预防病毒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不要劳累。 null
/
本文档为【常见发热性疾病及处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