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

论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

2011-03-13 2页 pdf 966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8728

暂无简介

举报
论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 商业文化·科教纵横 2007 年 10 月 95 论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 朱 慧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215123) 摘 要:一稿多投在研究中很多见,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通常是各方执一词,谁都不让步,本文指出 了一稿多投是学术失范的一种形式,从作者、编辑、法律制度和客观环境层面分析了一稿多投的原因,指出了 一稿多投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一稿多投这个问题。 关键词:一稿多投 学术失范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
论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
商业文化·科教纵横 2007 年 10 月 95 论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 朱 慧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215123) 摘 要:一稿多投在研究中很多见,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通常是各方执一词,谁都不让步,本文指出 了一稿多投是学术失范的一种形式,从作者、编辑、法律和客观环境层面分析了一稿多投的原因,指出了 一稿多投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一稿多投这个问题。 关键词:一稿多投 学术失范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7)10—0095—02 眼下的各种媒体上,很容易看到“一稿多发”的现象, 特别是时评类的文字。在学术期刊上也不难看到各种直接 或变相的“一稿多发”,余德华先生曾披露过一个“一稿六 发”的典型,令人惊讶。但若论“一稿多发”的频率之高次 数之多,恐怕无人可以与一位名叫“周毅”的先生相比, 从大面积的“一稿两发”到破纪录的“一稿九发”,简直是 铺天又盖地,疯狂复疯狂。网上有人对这个“周毅”先生 发的文章做了统计和分析,发现他的最高纪录竟然是一稿 十七发,真是骇人听闻! 一稿多投指某一发表的文章内容与同一作者已发表的 另几篇文章的内容有实质上的重叠,文章内容包括文字内 容、图和表格。构成“一稿多投”行为必须满足四个构成条 件: 第一,必须是同一作者。对于同一作者的认定,包括 署名和署名的顺序。鉴于学术文章的署名顺序以作者对论 文或者科研成果的贡献而排列,那么,调整署名顺序并且 再次投稿发表的行为,应当从学术剽窃的角度对行为人进 行处理。而同一篇文章的署名不同,则应认定为剽窃,不 属于“一稿多投”。 第二,必须是同一论文或者这一论文的其它版本。具 体来说,将论文或者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经过文字层面 或者文稿类型变换后的同一内容的其他版本、载体格式再 次投稿,也属于“一稿多投”。 第三,投稿可以是在同一时段或者非同一时段,必须 投给两家或者以上的学术刊物。有些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受 到《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的逆向影响,皆以为“一稿多 投”的时间期限必须是同时或者同一时段。这种定位是狭 隘的。只要是在编辑未知的情况下多次投稿并发表,不管 其相距时间多长,都是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行为, 都属于“一稿多投”。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 权人的发表权只有一次。而且必须是作者主动给两家以上 的报刊社投寄同一篇稿件,因为法律上对责任的追究要严 格依据行为的因果关系。 第四,必须是在编辑未知的情况下的“一稿多投”。根 据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如果论文是以一种只有极少数 科学家能够理解的非英语文字发表在本国期刊上,有重大 发现的研究论文,国际英文学术期刊不应拒绝接受其再次 发表。当然,发表的首要前提是征得首次发表和再次发表 的期刊的编辑的同意。在编辑不知道的情形下的一稿多投 导致的一稿多登,没有开脱的理由。(本阶段引用的是搜狐 网《学术论文一稿多投问题研究》文章内容,但网络没有 作者姓名和来源。) 一稿多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调换几个作 者的排列顺序,内容略作修改;或一个研究课题的总结论文 发表后,再将其分解切割,另立标题同时或先后投寄两种 或多种期刊重复发表。这是一种简单重复,对学术研究意 义不大,所以一稿多投一直受到各类媒体的一致谴责。 一稿多投违反了学术规范,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学术创 新。学术规范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实质性的学术规范”,即 人们在审查学术成果时,不但关心其是否遵守形式上的学 术规范,而且更关心其内容是否具有学术上的原创性,是 否对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实质性的推进意义。作为“实质性的 学术规范”,它把创新理解为任何学术成果的存在方式,因 而也理解为任何学术规范的内在诉求。换言之,学术规范 的作用不是“促进学术创新”,而是把创新理解为任何学术 成果得以成立的前提。也就是说,不具有创新意向的成果 根本就不是学术成果。从事学术活动也就是从事创新活动。 一稿多投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违背了学术创新这个学术规范 的内在灵魂。简单修改文章形式,比如改变布局,换标题 等,不改变其实质内容根本谈不上任何创新而且是一种对 学术的玷污。学术创新要求的是诚信的态度,而不是自我 剽窃。中国当代学术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中国当代学术失范 的根源,而一稿多投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学术失范,因此 杜绝一稿多投有助于中国学术更规范。 一、一稿多投的原因分析 1、作者层面 这一点与作者的素质有关。浮躁的学风,投机取巧的 心理,急功近利的态度,促使有的论文作者不是认认真真、 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而是走捷径,图省力,不惜悖离基本 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良知去一稿多投。 2、编辑层面 (1)编辑期普遍较长,作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所以, 无奈之下,大多数作者被迫选择一稿多投,不是故意想多 挣些稿费,而仅仅是希望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件发表出 来而已。 (2)编辑及媒体的不负责任。 首先,对于一篇好的作品,媒体之间会频繁转载,而 极少会主动付费给作者。第二,作为报刊、杂志的编辑, 如果无法防止作者一稿多投,那至少可以防止一稿多发。 况且,也有益于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水平。 3、法律制度层面 法律无明文禁止一稿多投,只有著作权法这样规定, 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 商业文化·科教纵横 2007 年 10 月 96 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 三十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 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著作权 法是不鼓励“一稿多投”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对这种情 况发生。这就是时间上的限制,也即向报纸投稿 15 天内, 杂志 30 天内,没有收到报纸、杂志采用通知的,作者可以 另行投稿。那么基于这一条款,作者的义务就是在首次投 稿后必须在未收到采用通知的状态下等满 15 天或 30 天。 而报纸、杂志的义务则是必须在同样的时间内给作者发采 用通知。 4、客观环境因素 时下高校和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对学术研究人员的考 核评价,往往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硬性规定研究人员在 一定时间内要发表多少论文,并将论文发表的数量与所得 经济报酬、福利待遇密切挂钩,迫使那些不容易完成任务 的人或者想占便宜的人以不正常的手法来应对量化的考 核。 另外,由此产生的学术腐败同样逼迫着多数作者一稿 多投。许多教授导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学术圈子”,也大 都担着某某杂志报刊的主编、编委,发文章障碍不大。那 么,对于大部分老师、学生,就不得不选择一稿多投这个 捷径,希望“大面积播种,总有一个地方开花”。坏的制度 可以使坏人更坏,也会使好人变坏,打击个别人的学术腐 败,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建立健全一个好的学术监督和评议 制度,否则其结果就如我们政府的每一场反腐败斗争-斗争 越严,腐败分子却越多。 二、一稿多投的影响 1、对刊物而言 首先,一稿多投浪费了版面,尤其是对学术性期刊来 讲,版面十分珍贵,使得其它有价值的文章延期发表,或 由于其具有时效性而遭淘汰。 其次,影响了刊物的声誉,使刊物降低了阅读价值, 降低了影响力。 再次,长期如此,还会影响刊物的发行,这期刊物读 者由于习惯还会购买或订阅,但其内容与其它刊物雷同, 使得读者下期不再购买或订阅。同时,也影响了编辑的工 作积极性,使得其已付出的劳动毫无意义。 最后,影响了编辑部稿源,其它文章长期得不到发表, 实现不了其价值,作者也就丧失了对编辑部的信心,改投 他刊,长此以往,编辑部将面临无稿可编的困境。 2、对读者而言 即使文章相似程度不高,但阅读后内容“早已相识”, 有的甚至题目相同,嚼之无味,兴趣索然,付出了精力和 财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降低了对刊物的信任度。 3、对作者而言 有违学术创新性原则,有悖学术道德。学术研究是为 了发现和创新。而一稿多投,将一篇文章变成几篇文章, 将已经发表过的“旧”成果改换作“新”成果,以欺瞒编辑和读 者,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更有损学术的尊严和诚信。 一稿多发,固然能获取一时的利益,但影响到未来的学术 前途。一旦失去学术诚信,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就令人怀疑而大打折扣。其学术道德既受到质疑,势必会 影响其学术成果的认同度和接受度。 三、一稿多投问题能否解决?又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 解决? 解决一稿多投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完全放开“一稿不 二投”的限制,允许作者一稿多投,允许文章一稿多发。对 于媒体来说,好稿就要抢先发表,各媒体在一篇稿件上的 竞争,就体现在谁首发谁非首发上。而对于非首发的稿件, 媒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对于作者来说,一 篇文章能卖多少遍,能挣多少钱,就取决于这篇稿件能被 多少家媒体看中,最终还是取决于稿件的质量。这不仅体 现了“优稿优酬”的原则,而且有利于作者多出精品。 解决一稿多投问题的途径之二,就是完全禁止一稿多 投,并在著作权法中予以明示。当然,相关的法规、政策 要跟上。比如,要明确要求媒体缩短原来 15 天、30 天的用 稿期限,或者针对不同的稿件规定不同的用稿期限(如新 闻、时评类时效强的稿件,给出的处理时限要非常短,生 活知识、文艺、理论学术类稿件,可略长);再如,提高稿 酬,加强对文摘类报刊的规范化管理等等。如果这些 措施能落到实处,相信一稿多投即使不能完全禁止,也会 大幅度减少。 总的说来,为避免一稿多投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强作者的治学道德。 2、作者应明确征稿对象及稿件范围。 3、加强对一稿多投的惩罚力度。 4、完善编辑部的工作。 (1)明确稿约。编辑部要在稿约中郑重声明来稿的限制 日期即著作权的要约,可要求作者在稿件上注明“专 投某刊”字样。 (2)提高编辑的素质。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对作者负 责对刊物负责。编辑之间可按期明确分工,建立相应的奖 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如出现一稿多投,应查明 原因,明确责任,及时落实惩罚措施,树立制度的威信。 建立培训制度,增强编辑业务素质。定期交流总结经验教 训,使好的经验,加以推广。 (3)调整编辑部工作周期。根据期限的要求,层层分解, 确定审稿期、出版发行期。 (4)增强与相同或邻近专业学术期刊的交流合作。可定 期交换收稿目录,直接有效地避免一稿多投。有条件的可 实行计算机联网,及时迅速地相互查阅有关目录,随着计 算机编辑管理系统的逐步应用,编辑部之间加强网络联系 完全可能。 (5)建立完善的来稿档案制度。对来稿按日期编号,对 应地写明文章题目、作者、单位、关键词和是否已采用, 在哪一期采用,以及发出录用通知的时间。在计算机中建 立相应的数据库,以便于检索。增强编辑使用计算机检索 的意识,杜绝一稿多投的发生。 5、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作者地址不 明的,转载者应将稿酬寄送国家版权局指定专门稿酬管理 机构,由该机构转交给作者。但这一制度至今仍没有完善 地运作起来。如果转载付酬的问题能够真正兑现的话,“一 稿多投”的现象可能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 井建斌:《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九十年代学界 新的关注热点》,《学术界》2000 年第 5期。 [2] 王晓华:《学术失范与中国学术的深层危机》,载 “世纪中国”网站 [3] “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年第 2期。
/
本文档为【论一稿多投与学术失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