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魏长春中医实践录

魏长春中医实践录

2011-03-13 19页 pdf 312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5076

暂无简介

举报
魏长春中医实践录 [医理探源] 魏长春临床一句真言 来源:互联网 1.治病以调和内脏矛盾为主 《金匮要略》日:"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元真即 五脏的真气,即人之元气。人患病时,体内阴阳的正常关系失去平衡, 五脏功能不能协调或相互矛盾,所以,治病总方法以调和内脏矛盾, 此即《金匮》所言。人身若能五脏元真通畅,就能不生病、少生病。 2.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中医治病与西医不同者,西医以病名与化验为用药标准,中医 以病人体质及受病原因为用药要旨。所受外感六气或内伤七情成病同, 但病人体质有阳脏阴脏寒热燥湿之不同,地区有...
魏长春中医实践录
[医理探源] 魏长春临床一句真言 来源:互联网 1.治病以调和内脏矛盾为主 《金匮要略》日:"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元真即 五脏的真气,即人之元气。人患病时,体内阴阳的正常关系失去平衡, 五脏功能不能协调或相互矛盾,所以,治病总方法以调和内脏矛盾, 此即《金匮》所言。人身若能五脏元真通畅,就能不生病、少生病。 2.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中医治病与西医不同者,西医以病名与化验为用药,中医 以病人体质及受病原因为用药要旨。所受外感六气或内伤七情成病同, 但病人体质有阳脏阴脏寒热燥湿之不同,地区有南北之分,性情有刚 柔之别,工作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相差,思想有开达和抑郁之各 异,特别是受病原因不同,治法亦随之大有区别。譬如同一身热,有 因受风寒而发热,有因受风温而发热,以及因感受暑湿发热或因郁怒 火升,有因食积痰积,有因疲劳、有患内痈,有因伏气晚发,需详究 病因论治,切忌见热用凉,当知病名同,病因异,应辨证论治,同病 异治。 至于异病同治,其理由即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以及从病人 体质虚实,采取异病同治方法。譬如病人元阳虚,卫阳不固,容易感 冒,咳嗽鼻塞;脾阳虚弱,容易停食,则腹痛泄泻。这两种病虽不同, 一是呼吸系统疾病,一为消化系统疾病,但二者的病因都是由于元阳 不足,故可同用保元汤(黄芪、党参、炙甘草、肉桂)温补元阳进行 治疗。卫阳固,腠理密,毛窍开合及时,抵抗力强,病邪不易侵袭; 脾阳足,运化有力,肠胃消化吸收健全。病症虽不同,但病人体质虚 弱相同,故可以异病同治取效。 又如实证,湿火上升,头痛牙痛,发热,口臭;或湿火下注, 大便闭小便赤,腹胀作痛。二证虽一上一下,病象不同,但同属湿火 为患,湿热化火,热重湿轻,都可用凉膈散,里双解,湿化火降, 诸病皆愈。 3.治外感以解表为第一要义 治外感,不管是风寒还是暑湿,总的方法以解表为第一要义, 虽分别药性,以辛温治风寒,辛凉治温热暑湿,但总的疗法是逐邪外 出,使表邪仍从表解。所以古人有言:"善治者治皮毛",逐邪外出, 不留病根,不使外邪内陷为首要。临床实践证明,治外感病需从里达 表,切忌见高热强遏,每逢天气变化,旧病复发或加重,若因复受新 感所致,亦以透达为主。 4.邪在气分可用益胃透汗。邪在血分可进清胃透汗 叶氏《温热论》云:邪在气分,法宜益胃以化汗。《伤寒论》 有服桂枝汤后,令啜热稀粥以助汗。这都是取胃中水谷之气旺,能化 汗驱邪,这是伤寒与温病的从胃治法,用意相同。 若邪人营血,可用清胃方法,待胃热清,元气振,邪从血分外 出,转达气分;或从胃清,伏邪能化汗,使新感之邪与血分伏邪分离, 便是转凶为吉,化险为夷的治法。 5.治外感与内伤并病要分别虚买 外感证宜表散,内伤证宜疏补,此乃一般常规,外感与内伤并 病,宜用和解。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就是用升麻柴胡姜枣治外感, 参术芪草治内伤,佐当归调血,橘皮和中,此是邪少虚多的治法。后 人制方,参苏饮用二陈汤和中为主.用苏叶、葛根、桔梗、前胡、姜、 枣解表,枳壳、木香疏之,党参补中,虽为外感挟内伤是虚中夹实, 有气滞痰湿交困之象,不宜重补,宜和中达邪。从这两方大意,可以 明了辨体质用药之重要。 至于内伤外感合病的治法,一般来说,内伤大致宜补养,外感 宜疏散。内伤体挟外感宜分理。外感重于内伤者,则以外感为主,兼 治内伤;内伤重于外感者,则以内伤为主,兼治外感。以咳嗽为例, 有需专治外感者,有需专治内伤者,有需外感内伤兼治者。如咳嗽初 起,诊断是风寒犯肺,应用辛温药表散,专去肺经之风寒,重则用麻 黄汤,轻则用苏叶、防风、杏仁等,汗出邪达,咳嗽即解,此是专治 外感法。如肺虚久咳,兼见便溏腹痛,可用黄芪建中汤,补脾以益肺, 此是培本治法。若肺阴不足,久咳痰中带血,司用琼玉膏治之,此是 金水兼滋,肺肾同治法。若内伤体兼风寒外感,脉象弦紧,舌淡光滑, 咳嗽气喘,寒热,宜用标本同治,如小青龙汤合贞元饮法,补肾纳气 解表。如肺阴不足,兼受外感风温,可用自拟方清肺六二汤养肺胃阴 液,清外感温热,是顾本解表并治法。其余各脏内伤外感同病甚多, 临床亦当注意辨治。 6.治伏暑宜拨动气机疏通血络 伏暑为病,至深秋而发者,始见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霜 未降者轻,霜既降者重,冬至后尤重,或竞存伏至来春始发者。由于 秋暑过酷,冬令仍温,收藏之令不行,中气因太泄而伤,邪热因中虚 而伏,其绵延淹滞,较《临证指南》所说更甚,调治之法尤难,非参 芪所能托,非芩连所能清,惟借轻清灵通之品,缓缓拨醒其气机,疏 透其血络为妥善治法,若稍一呆钝或猛浪,则非火闭即气脱矣。发表 则汗不易出,过清则肢冷呕恶,直攻则便易溏泻,辛散则唇齿燥裂, 此用药之难也。其为病也,竞有先次发疹,又次发斑,而病始轻者, 亦有疹斑并发。又先便黑酱,次便红酱,终便淡黄粪,而热势始退者, 王孟英所谓如剥蕉抽茧层出不穷.真阅历精深之言也。 按照缓缓拨醒其气机,疏透其血络,临证常用鲜水芦根、白茅 根、人参叶、益元散、大豆卷、鲜淡竹叶为主,酌加对症药。宣肺气 用蝉衣、瓜蒌皮,开胃用无花果,平肝熄风用钩藤、桑叶、白菊,凉 血解毒用玄参、银花、蒲公英之类,合乎轻灵方义。 7.治疟不善,留邪有三害 王孟英尝说,治疟不善有三患:一是邪留肝络,则为疟母(现 代所谓脾脏肿大);二是留邪伤脾,变成疟臌;三是久疟损伤肾阴,成 为疟劳。这都是医者不研究疟疾所感暑湿之邪的重轻,与本身秉体的 寒热,有无兼挟痰湿。只知截疟,使邪无出路,从三阳经内陷入三阴 经,损伤肝脾肾,变成难治之证。 王孟英善治外感化疟,主要在分清营卫气血及兼症夹症,使真 气不伤,邪从外达,无留邪为患。王孟英还说,临证必先辨其病属何 因,继必察其体质何似,更当审其有无宿恙,然后权其先后之宜,方 可用药,自然服药有效,而无后患。 8.治食积成病要分辨有无表邪 消食之药,多为消滞与攻下之品。但首先要明辨,有表邪者, 宜用解表化滞法,表邪外达,食滞自然消化。亦要分辨病人秉体寒热 燥湿之不同,阴脏阳脏之区别。寒体食积,赛如水中之冰;热体积食, 好象炉中之炭。所以治食积,要问明所伤何物?寒食积如吃了寒性饮 食物成病,消食药宜兼温化,古人泻寒积药用巴豆霜,取其温下。如 吃了热性食物成病,应当用凉散药或清下药,常用生萝卜汁,既能清 热,又能化食,不药之药,最为适宜。没有鲜萝卜的时候,可用栀豉 汤代替,另用生大黄、生甘草,开水泡出汁,加入药内同服,效果颇 为理想。 9.外损病是因虚体外感误治所致 外损的病症,是内伤虚体,感受风寒暑湿成病,医生只顾体虚, 一味呆补,不兼用驱逐病邪之药,使病邪得补反而牢固不出;或注重 逐邪,专用克削攻泻药,大伤元气,肝肺胃内脏受损伤,不虚做成虚, 非损造成损。这都是因误药造成损症,病名外损,是因外感留邪成损。 譬如伤风感冒咳嗽,是轻微的病症,不明白咳嗽是本身元气驱 邪外出的道理,反而用成药止咳,留邪不出,成咳嗽久病,加以体虚, 造成肺痿症。病在初起时,应用和解,仿古人用参苏饮方法,驱逐风 寒,略兼补气养液之品同用,使外邪驱逐,真元不受损伤。 若受暑湿成病,感觉发热,胸满头眩,腹胀纳钝,先进炒盐泡 汤探吐,去其胸膈热气痰涎,后用栀豉汤加鲜荷叶煎汁服,清解暑湿, 能使病愈无后患。 凡治虚体病症,时时想到急病兼虚,要慎食荤腥油黏生冷,使 内脏清洁为要。 10.治慢性病要病人耐心勿躁 尝遇许多病人,不肯忍耐,欲求速效,杂药乱投,使病症反而 增重。《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大凡神经性的病,以及肝 炎胃病,都要内脏安静,肝火不妄动,使精神内守,意志安宁,饮食 有味,夜能安眠,自然病能渐瘥。阴虚火炽的遗精,肝阳上升的头晕、 头痛,亦要静心勿躁,才能逐渐向愈。 患阳痿早泄病症,尤其不能心急求速效,要听其自然,若服药 求速效,妄图勉强纵欲,岂知精髓不足,勉强行房,反而早泄,即使 成孕,亦不能保胎安宁,即使生育,孩子亦不健康,这都是因无耐心 之害。 11.对虚弱体患者治疗以和解为主 虚弱体患者治疗总则,须辨所患新病的原因,分清是内'伤, 还是外感;所患旧病与新病有什么关系,要将新感驱逐出去,不使内 留,同时又要保护元气,不受表散的影响。古人有和解治法,就是讲 驱邪固本,表里兼顾的治法。 治虚体患者,必须注意保元气,逐邪外出为首,还要注意用药, 勿败胃,勿伤脾作泻,亦勿可呆补,使胸腹胀满。用药既要疏通气机, 又要做到不耗气,不伤液,轻可去实,拨动气机,同时又使患者精神 安定,夜能安眠,缓以图治,虚损弱体自然能病愈转强。进一步说, 久病患者,病型已乱,治疗应从调和脾胃为主,但有"健脾阳"、"和胃 阴"之不同,必须检查从前起病原因,所服药物,损伤气液程度。伤气 者治脾阳,伤液者养胃阴,同时还要检查目前病状与胃纳、睡眠、二 便等情况,为治脾治胃的标准。 久病不痊,胃纳无味,可用所喜的食物诱之。治久病以扶元保 胃气为主,要少用毒性药。伤于情志的病症,必须缓治,用轻剂芳香 药调理。 12.上下交病治其中凡遇久病,脏腑气血都受损害,治宜辨其 体质属阴属阳,分别阳虚治脾,阴虚治胃方法,使中气足胃纳强,诸 病自然渐愈。若不顾脾胃,只知见病治病,发现一种病用一种药,杂 药乱投,病难好转,脾胃反败,致成不治者多矣!李杲(东垣)治病, 以脾为重,叶桂(天士)治病,调胃为先,能得治法纲要,百病皆愈, 值得后人仿效。 譬如病人有泄泻遗精,头晕失眠,及肝炎胁痛,这就是上下交 病,宜治其中。可用参苓白术散(西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淮 山药、白扁豆、苡仁、莲子、陈皮、砂仁、桔梗),此方能治多种病, 但以治中焦为主。这就是中医治病,以整体为主的道理。 13.致病因素皆因郁结,治病方法以开郁达闭 内伤病,以气郁、血滞、湿困、痰闭为主因;外感病,亦因先 有内郁,后受外感,因患者气机郁滞,无力抵抗外邪以致成病。外科 所患疮疖亦因气血瘀郁不流通成病。故日无郁不成病,治病总方法, 以流通气血为首要。 故寒凉药退热,宜佐活血通络疏滞药一二味,以免热退湿遏, 留邪为患。 14.开郁安神为治梦遗的主要方法 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梦遗失精,病本在郁,郁则生火,使神 不守舍,精从下漏。青年在发育时犯手淫,最可怕。因他所遗之精, 是秉承失天所来之精,中年交合所泄之精,是饮食水谷所化之精,是 后天水谷精华所成,是日生之精,与先天秉受之精有天渊之别。治先 天之精甚难,首先要戒妄想,忌烦躁,待内脏安定,神静气平,使精 能固.只靠服药,效果甚微。 15.临病人问所便也是治病一法 凡患慢性病服药久而无效者,可以问其所好,若对病无危害, 不妨放松忌口。如水肿服药忌盐已久,人困倦,可以吃些咸味,引开 胃口;病湿热症久,忌荤腥,可吃些鲜味,引开胃纳。能进食,病自 然能瘥。机械刻板,严令忌日,反而有害。古人云:"瞄病人问所便" 是有深刻意义的。 病者服药有起反应之事,亦须问明。若病人讲服某药不利要头 眩作吐或吃了某药要失眠,魏老就依病人主张除去某药,亦是问所便 的办法。特别是神经性病症,合其意则和,违其意则逆。 16.治疗结核病用"保原有,去本无"的方法 治疗结核病亦用"保原有,去本无"这个方法作治疗方针。先研 究其致病原因,再研究其虚实程度。治疗其咳嗽失血蒸热盗汗遗精失 眠诸症,同时还要清除其体内不应有的瘀血、顽痰、败精、蒸热。用 药不在于呆补,主要使气血流通、眠安纳佳、胸脘宽畅、二便通调为 目的。止吐血衄血要不留瘀,退蒸热勿使败胃,消顽痰勿可伤津液, 治遗精要注意开郁调气。使人身水火相济,阴平阳秘。 饮食要以清汁滋养,蔬菜亦富有营养,大忌重脂肪厚味填补, 增虚火,生顽痰。 17.中医治疗糖尿病以调养元气为主 糖尿病是中医消渴症中下消病类。中医治此症,不特别强调禁 食糖质甜味,亦不强调限制食量,一般多从强壮病人吸收运化能力人 手。肺脾肾元气充足,三焦气化通调,饮食精华分布全身,不从下泄, 变成精血,糖尿病自然全愈。古人用肾气丸治此症,从肾气二字体会, 是肾脏有温暖元气上升,使三焦温暖,脾能健运;肺有温暖毛窍能力, 不受风寒外感;脾阳输布,津液自生,能止消渴。因此治此病主要在 协调整体阴阳水火平衡,不求速效,缓以见功。 18.治疗肝炎,急性以汗下和解为主,慢性以调和肝脾为主 肝炎是西医病名,分有黄疸和无黄疸之别,亦可根据感染病毒 不同区别。西医依据血液化验结果以定病名与治疗。魏老治肝炎病症, 从急性慢性来区别。治急性肝炎应以汗下和解为主,使邪从外解,不 犯内脏;治慢性肝炎,以调和肝脾内脏矛盾,使气血平衡,达到五脏 通畅、气血调和。同时辨其血分有无伏邪,透达气分湿热,清解血分 瘀热,使内脏邪尽,病能转愈。还要查其有无兼症夹症,亦宜兼顾。 治肝炎要根据《金匮要略》见肝治脾的道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所以治肝炎病症用药,要特别保护脾胃,勿使受伤而成肝 硬化;若已成肝硬化,要注重保元神,逐病邪,既不用呆补,亦不可 猛攻。 19.治腹水以通调三焦气化为主 中医治腹水,从整体治疗出发,以通调三焦气化为主,使脾肾 元阳充足,小便自然畅通。亦适用于"保其所固有,去其所本无",保 其原有精气神三宝,去其体内不应有的败质废物。腹内积水要去掉, 切勿损伤精气神,强行放水及用毒性药物泻下,大伤元气,易成坏证。 故用药必须取利避弊,权衡得失。 20.肝硬化初起治法用运大气法流通全身气血 肝硬化是现代医学病名。魏老治此症分别病体伤阳与伤阴之不 同,辨证论治。此病初起腹胀满闷,常用《金匮要略》桂甘姜枣麻辛 附子汤,运大气法,流通全身气血,使瘤积逐渐软化消散,再用柔肝 养血,扶助元阳以培本。待其病体自己发挥抗病力,再从张洁古"养正 积自除"治则,取缓和见功,不用克削伤元气的泻药,时时注意保护元 气,使病有出路。 臌胀病原因甚多,主要靠病人元气能运行,魏老经多年实践体 会,认为见臌休治臌,调其肝脾气,首要运大气。《金匮要略•水气篇》 桂姜枣草麻辛附子汤,魏老用此方治肝硬化腹水初起,有效,旨在推 动病人本身元气,驱病邪从小便出,病治愈而无后遗症。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言及:用运大气治水方法,惟恐足太 阴脾之健运失职,手太阴肺之治节不行,足少阴肾之关门不开,并其 腑膀胱之气化不行。仲景所用方药,立于无过之地,可信,可师。 21.胁痛与低热以留瘀在络居多 胁痛是络中留瘀,低热亦与血脉失于流通有关。其病都因外感 发热,遗留余热未清,血液流通受阻,成瘀积为病。所以治胁痛以消 瘀通络,退低热常佐活血通络,使伏邪有去路,忌进呆补。 22.产后恶露不下有二因 魏玉璜讲产后恶露不下,有二因:一因瘀滞,宜行;一因血虚, 宜补。瘀滞属实,其人平日必有气郁及瘀滞,产后发现腹痛,恶露不 下,脉象弦涩,舌淡红,边有青黯痕,面黄腹痛。以生化汤加减治疗, 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炙甘草、炮姜、淮牛膝等活血逐瘀。 血虚者,其人平日胃纳不佳,生化力弱,常有头眩晕脑胀失眠, 低热,脉象细软,舌质淡红。以保元汤加味。药用生黄芪、西党参、 炙甘草、肉桂粉、红枣、炮姜、红花等治疗。若有小孩哺乳,增加漏 芦、通草,兼通乳汁。23.小儿伤食成痉与惊风不同 王孟英日,小儿之病,因于食滞者多,胃不和则卧不安,阳明 实则谵语,身热,筋抽搐掣动,面红多汗,甚则热深而四肢厥冷,舌 苔黄腻,口渴唇红,而世人辄作惊风治疗,每致病症变重。 中医治此病,注重原因疗法,查出因食滞挟外感,还要分别感 受风热与风寒,分别辛凉与辛温不同来解表。食滞亦要区别,是停积 米麦,还是油黏,选用不同的消导药。如见痉厥抽搐,身热便闭,要 消食积,兼治抽搐,用枳实栀豉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僵蚕、钩藤,解 表里消积滞并进,有举重若轻的疗效。 24.疡证因气血阻滞成病 管荣棠日:凡外感六淫,先作内病,如伤寒发汗不彻,温热分 解不清,余邪逗留为内痈,为痞结,为流注,为附骨疽,皆因内有伏 热,外被寒凝所致,即胸背等痈,亦由湿热上升而成,所谓营气不从, 逆于肉里,发为痈肿,若云阴虚火炎,而生痈疽者少见。总而言之, 外疡不外气血阻滞,即损伤致病,亦是血凝气滞成病。(见《潜斋医学 丛书•归砚录•卷二》) 据管氏所讲,一般疡证疗法,亦宜透达,忌用凉遏,可见凡病 皆宜驱邪外出,勿使内伏,留邪生根。 25.辨发痈脓防有内科性外科病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则为发痈酿 脓。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按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按外痈,发于外,尚有外形可见,惟内痈,更宜留心。故无论胸胁腰 背,皆要按其痛处,若按之知痛,每夜发寒热,要防内痈,以其外不 现形,最能误人。故知咳嗽胸痛之肺痈,胁痛寒热之肝胆痈,能食、 胃痛、夜间寒热之胃痈,腹痛脚不能伸之肠痈,还有身痛寒热,将发 流注,腿痛内溃之附骨疽等,皆须细心辨证,防有内科性外科病,要 防生内痈。辨之明确,治以温通气血,忌用寒凉药遏伏。 26.治病必须细审病因大忌滥用成方 如治浮火者,当引火归原,乃指肾脏虚寒,非治别脏之火。类 中风用地黄饮子(熟地、山茱萸、五味子、苁蓉、石斛、麦冬、石菖 蒲、远志、茯苓、肉桂、附子、巴戟肉、薄荷、生姜、红枣),乃治少 阴纯虚之证,非治风火痰瘀之中风。虚劳用建中汤(桂枝、白芍、炙 甘草、生姜、红枣、饴糖),乃治阳虚脉迟舌淡之证,非治阴虚火旺之 证。 治病必须细审病因,切忌滥用成方。我们用古方要明白古人当 时治病立方之意,一忌呆搬成方不知变化;二忌取该方一二味主药即 名某汤。治病用成方加减,亦要有组织、有规律,要明白方义。 27.治病靠人身自然疗能。用药要乘势利导 俗话说:"有病不医,反得中医",这就说明自然疗能的意义, 魏老晚年将自身作研究,遇小病不服药,病亦自愈。如感冒风邪咳嗽, 使病邪从咳出,从上出,眼目红赤而病愈;或从下行,大便泻热灼溏 薄粪。一二日后病痊愈,极少服药,更不杂药乱投。 若不明自然疗能,见感冒咳嗽,即用止咳成药;见便泻即用止 泻药;见目赤即用消炎药。这都是舍本求末,没有查清病源,及其病 因,违反乘势利导方法,反而使病情变化,甚致留根,因此必须注意 这个道理。 28.见泻休治泻,脏邪从腑出 临床上常遇内伤体挟外感症,发热,大便泻泄每日多次。若用 辛温苦燥,解表止泻药,泻减少,引起咽喉痛,痰中带血,身热,舌 绛红糙苔黄,脉促,此乃秋燥症。泄泻乃肺热移于大肠,脏邪传腑, 自寻出路,今用药阻其出路,热上攻,故见喉痛痰血之肺脏病。故凡 遇身热泄泻,当明白"病邪自寻出路"之理,大忌见病治病,不究病因。 魏长春论脉(非常不错) 余从事中医工作达五十余年,研读许多脉学古籍,通过长期临证实践,认识到必须 把脉诊和望、闻、问三诊结合起来,同时还必须充分认识脉诊的常规和其变化,注意各人秉 性生理上特异的脉象,从其体性、工作、精神等等方面来确定其为常脉和病脉、佳兆和危兆。 第一部分 知常篇 提纲要脉,总归浮、沉、迟、数、滑、涩六类。包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脏腑 气血。浮,为阳为表。沉,为阴为里。迟,为在脏,为寒为虚。数,为在腑,为热为实。滑 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浮沉以举按轻重言,洪、芤、弦、虚、濡、长、散,皆轻按而得之 类,故统于浮。短、细、实、伏、牢、革、代,皆重手而得之类,故统于沉。 迟数以息至多少言,若微、弱、缓、结,皆迟之类,故统于迟。紧、促、动皆数之类, 故统于数。滑虽似数,涩虽似迟,而其理各别,因迟数以呼吸定其至数,滑、涩则以往来察 其形状,且滑、涩两脉,多主气血,故此两脉虽无所统,平列于浮沉迟数为六纲。 1 浮脉 浮以候表,其象轻手即得,重手不见,动在肌肉之上。浮为风、虚、眩之候,阳脉浮 为表热,阴脉浮为表虚。浮而有力是风热,浮而无力是血弱。 洪:浮而有力为洪,即是大脉,又名钩脉,其象极大而数,按之满指,如群波之涌, 来盛去衰,来大去长。洪为经络大热,血气燔灼之候。凡久嗽咳血忌见此脉。形瘦多气者大 忌。凡病脉见洪是病加重之象。洪为表里皆热,为大小便秘,为烦躁,为口燥咽干。 芤:浮而无力为芤,其象浮大而柔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指下成窟,诊察在浮举重 按之间得之。芤为失血之候,为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足以载气之征。火犯阳经则血上溢而 见吐衄,火侵阴络则血下流,而见便血、崩漏。 弦:浮而端直为弦,其象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新张弓弦之状。弦为血气收敛, 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滞之候。弦紧数劲为太过,弦紧而细为不及,弦而软病轻,弦 而硬病重,轻虚以滑者平,实滑如循长竿者,病劲急。主痛,为疟,为疝,为饮,为冷痹, 为劳倦,为拘急,为寒热,为血虚,为盗汗,为寒凝气结。弦兼数为劳疟,弦兼长则中有积 滞,两手脉皆弦为胁急痛。 虚:浮而迟大为虚,其象迟软散大,举按少力,豁然空虚,不能自固。虚为气血俱虚 之候,多为内脏不足之症,为伤暑,为虚损,为烦躁,为自汗,为小儿惊风。 濡:浮而迟细为濡,即软脉。其象虚软无力,应手细散,如棉絮之在水中,轻手相得, 重手按之即随手而没。濡为气血两虚之候,亦主脾湿,为虚损,为自汗,为痹,为下冷,为 亡血少气。 长:浮而迢亘为长,其象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指下有余,过于本位。长为气血皆有余 之候,有三部之长,有一部之长,按之如牵绳则病。为壮热,为癫痫,为阳毒内蕴,为三焦 烦热,为阳明经热盛。 散:浮而虚大为散,其象有表无里,有阴无阳,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散 为气血耗散,脏腑真气消耗。若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犹为平脉。倘病脉见代散者 病危,主虚阳不敛,心气不足,多非佳兆。 2 沉脉 沉脉以候里,其象轻手不见,重手乃得,按至肌肉以下,著于筋骨之间。沉为阴逆阳 虚之候,主阴经病,主气,主水,主寒,主骨,为停饮,为癖块,为胁胀,为厥逆,为洞泄。 沉兼细少气,沉兼滑是宿食停滞,沉兼迟痼冷内寒,沉兼伏主吐泻,沉兼数是内热甚,沉兼 弦是心腹冷痛。 短:沉而不及为短,其象两头短缩不满,不及本位,应手而回。短为气血不足之候, 俱主不及之病。亦主三焦气壅,宿食不消。短脉兼浮为血涩,短脉兼沉多痞块。短脉一般只 见于尺寸,若见关部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则是阴阳危绝之候。 细:沉而微软为细,其象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指下寻之,往来如蚕丝状。细为 血冷气虚不足以充之候。主诸虚劳损。为元气不足,内外俱冷,虚弱洞泄,忧劳过度。或为 湿侵腰脊,为积为痛,俱主在内在下之病。 实:沉而弦长为实,其象举按不绝,迢亘而长,不疾不徐,动而有力。实为三焦气满 之候。俱主有余之病。为呕,为痛,为利,为气塞,为气聚,为食积,为伏阳在内。 伏:沉极几无为伏,其象极重按之,直至透筋著骨,指下始觉隐隐然。伏为阴阳潜伏, 关格闭塞之候。关前得之为阳伏,关后得之为阴伏。见脉伏者,不可发汗。主痛甚,为积聚, 为疝瘕,为吐泻,为水气,为食不消,为营卫气闭而厥逆。 牢:沉而有力为牢,其象以沉似伏,实大而长,少弦,按之动而不移,若牢固然。牢 为沉寒里实,或劳伤痿极之候。沉寒里实者,为疝 症瘕。劳伤痿极者,多近乎无胃气之危殆 病证,是虚病反见实脉。此外,有见于骨节疼痛之表证。 革:沉失常度为革,其象沉伏实大,如按鼓皮一般。革为虚寒失血之候(其实即芤弦两 脉相合之象, 芤为虚,弦为寒,虚寒相搏)。主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又为中风感湿之证。 代:沉而更代为代,其象动而中止,良久方还,复动,前后歇止均匀,而有定数。代 为脏气虚衰,气血不足之候。若病羸瘦见此,是为一脏衰竭之象。若因病气血骤损而至元气 卒不相续,或因风因痛而致则为病脉,妥善调治,仍属无妨。 3 迟脉 迟脉以候脏,其象呼吸之间,脉仅三至,来去极慢。迟为阴盛阳虚之候,阳不胜阴, 故脉来不及。居寸为气不足,气寒则缩。居尺为血不足,血寒则凝。主寒,主虚。兼浮为表 寒。阳不足,身必恶寒。兼沉为里寒。阳不足,常脏寒下利。 微:迟而细软为微,其象极细而软,若有若无,按之如欲绝。微为气虚血弱之候,又 主阴寒。亦有外感蓄热在里,脉道不利,不属于寒者,当分别之。总之,气血微脉亦微,主 虚弱。为虚汗,为泄泻,为少气,为崩漏不止。 弱:迟而无力为弱,其象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轻取则无。弱脉为阳陷入阴、精气 不足之候,亦主筋。为痼冷,为烘热,为泄精,为虚汗,为筋痿,为虚亏。弱而兼滑,为有 胃气。弱而兼涩,多为久病。阳浮阴弱,则为血虚而筋急,恶寒发热。 缓:迟而有力为缓,其象比浮而稍大,似迟而小疾。一息四至,来往迂缓,呼吸徐徐。 缓为气血向衰之疾。若不沉不浮,从容和缓,无徐疾微弱之偏,则为神气充足,脾胃正常之 象。倘为病脉则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疼。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兼浮为外感风 邪,兼沉为血气虚弱。 结:迟而时止为结。其象来时迟缓,时一止又复来。结脉为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之 候。此为阴脉之极,为亡阳,为汗下,为疝瘕,为积聚,为宿痰滞结,为气血凝结,为食饮 留滞,为七情郁结。兼浮为寒邪滞结,兼沉为积气在内,虽多因气血凝滞所致,但应注意其 因阴阳虚损病变而来,以免贻误病机。 4 数脉 数脉以候腑,其象一息六至,搏动疾速。数为阳热亢盛,阴液亏损,为有热的征象。 数而浮多为表热,数而沉多为里热,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多为虚热。 紧:数而弦急为紧,其象来时劲急,按之长,左右弹指,举之如牵绳转索之状。但至 数却不及六至,又名急脉。紧为寒风激搏伏于营卫之候,主寒,主痛,内而腹,外而身,有 痛多见紧象。亦有热痛者,但必兼实数。热为寒束,故急数如此,但须有神气为妙。紧而兼 浮,为外感风寒身痛。紧而兼沉,为腹中有寒,或为风痫。 促:数而时止为促,其象来时数,时一止复又来,徐疾无一定之状。促为阳独盛,而 阴不能相和之候。怒气逆上,亦令脉促。此阳脉之极,为气痛,为郁闷,为毒疽,为瘀血发 狂,为三焦郁火,为痰积咳嗽,为喘逆。 动:数见关中为动,其象数而独见于关。形圆如豆,无头无尾,厥厥动摇,寻之有, 举之无,不往不来,不离其处。动脉为痛,为惊,为泄痢,为拘挛,为崩脱,为虚劳体痛,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5 滑脉 滑脉候气。其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不进不退。滑脉为血实气壅,血不胜气之候。 主痰饮诸病,为血瘀血盛。妇女经停无病,诸脉调,惟尺独滑,为有胎。上为吐逆,下为气 结。滑而兼数,为热结。 6 涩脉 涩脉候血。其象虚细而迟,往来极难。或一止复来,三五不调。涩为气多血少之候, 主血少精伤之病,为无汗,或为血痹痛。妇女有孕,而见涩脉为胎病。无孕而见涩脉为败血 之候。 第二部分 达变篇 1 脉有疑似须辨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脉多热,迟脉多寒。弦紧为实,细微为虚,此为常理。然疑 似之中,须当辨别真假,关系非轻,不可不察。 如浮虽属表,而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其脉见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作为表证。 沉虽属里,而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经络,脉不能达,则见沉紧。是沉不可概作为里。 数为热,但真热者,未必数。而虚损症阴阳俱困,气血失调衰弱,虚甚者数愈甚。是 数不可概作为热。 迟为寒,但外感病初愈,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概作寒。 弦紧类实,但真阴胃气大亏,阴阳关格等症,脉多豁大弦紧。是弦紧不可概作实证看。 微细类虚,但凡痛极气闭,脉络壅滞不通,常见伏匿微细。是伏未必为虚。 由此推之,诸脉中皆有疑似,皆须详辨。 2 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此条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舍症从脉舍脉从症》) 徐灵胎曰:有宜从症者,有宜从脉者,必有一定之故。审之既真,则病情不能逃。若 辨证不明,则不为症所误,必为脉所误矣。故宜从症者,虽脉极顺而症危,亦断其必死。宜 从脉者,虽症极险,而脉和,亦决其必生。如脱血之人,形如死状,危在顷刻,而六脉有根 则不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厥之人,六脉或促或绝,痰降则愈,此宜从症不从脉也。 阴虚咳嗽,饮食起居如常,而六脉细数,久则必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噎嗝反胃,脉如常 人,久则胃绝,而脉骤变,百无一生,此又宜从症不从脉也。总之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 不可凭,合观之则某症忌某脉,某脉忌某症,其吉凶乃可定矣。 2.1 舍脉从证 脉浮为表,治宜汗解,然亦有宜用下法。仲景云:脉浮而大,心下反坚,有热属脏者 攻之,不宜发汗。 脉沉为里,治宜攻下,然亦有宜从汗解,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 细辛汤汗之。 脉促为阳盛,当用葛根芩连汤清之。而脉促并见厥冷则非灸百会穴以通其阳不可。此 等促脉,非阳盛之候,应当舍脉以从证。 脉迟为寒,当用姜、附温之,若阳明病脉迟不恶寒,身体然汗出,则用大承气汤。则 迟非阴寒之候。 2.2 舍证从脉 有表证应发汗,是为常法。仲景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痛,当温之。宜四逆 汤。 里证用下法,则属常规,如日晡发热,则属阳明,而脉则浮虚,则宜发汗,可用桂枝 汤。 结胸症具,当与陷胸汤下之。脉浮大者,不可下,当予桂枝人参汤温之。 身体疼痛,当以桂枝、麻黄汗之,然尺中脉迟者不可汗,当与小建中汤和之。 3 切脉以有神无神辨吉凶 李东垣曰:“不病之脉,不求其神,神无不在。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脉法曰: “脉中有力,即为有神。”“有力”二字,最当细心体察。如实、紧、弦、牢均系有力,均属病 脉,以是知力者非强硬之谓,是中和之谓也。要有力中不失和缓,柔软中不失有力,方是有 神之脉。若其不及,即微弱脱绝之脉也。若其太过,即弦紧真脏之脉也。二者均属无神,皆 危兆也。 4 诊脉实践经验点滴 4.1 热病脉伏乃火邪内郁。外感热病邪热内闭,有脉不起者,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 脉伏曰双伏。此非阳证见阴脉,乃火邪内郁,血分郁结,不得发越,阳极似阴之候,必得大 汗方解。治法当以凉药透达为主,忌用辛温热药。(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 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2 脉极大而无力,须防阳气浮散于外。临证遇到脉极粗大,重按无力,面色苍白, 头部有汗,往往是阳气浮散于外的虚证。此等证候虽有外感,亦忌表散,须当急进纳气固本 之方法,以救暴脱(即休克)。(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3 脉极微,也有伏匿脉,为邪闭之症。极微之脉,久久寻而得之,加力重按至骨则 现坚牢者,六部皆无脉,惟尺后则实数有力,为伏匿脉,不可认作虚寒,是实热邪闭之候。 (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4 牢脉多主症瘕肿瘤。牢脉浮按不见,沉按坚硬实大有力触指。牢脉主实证。凡见 此脉,其腹多有症瘕肿瘤或癌症。 牢脉与革脉不同,牢脉沉坚有根,革脉浮坚无根。 牢脉与伏脉不同,伏脉虽重按之亦不可见,必推筋至骨,乃见其形,而牢脉则实大弦 长重按便满指有力。(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5 革脉为大虚之脉,主亡血失精。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曰: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 则亡血失精。临证实践,革脉形状如按鼓皮,外虽硬而中空,即弦大浮虚,虽大而不洪,有 力而不滑。凡见此脉,其面色多苍白,按其腹必软,行动则气促,是外浮内空,再生障碍性 贫血最多见此脉,极难治愈。(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6 久病倦怠无神而见缓脉则是败症。《三指禅脉诀》说缓脉为无病之脉,最佳,诸 病见此则无危险。临证实践,常遇久病精神衰弱,胃纳日减,其脉虽见和缓,多致不救。因 而深信《慎柔五书》查丁吾之言。他说凡久病之人,脉大小洪细沉浮弦滑,或寸浮尺沉,或 尺浮寸沉,但有病脉反属可治。如久病浮中沉俱见和缓,体倦者决死。实践证明确实可信。 (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7 暴病发热,脉虽弱,须从外感论治。治病必须详察外感与内伤,暴病发热脉虽弱, 而治从外感。久病脉弱,热虽盛而治从内伤。同时兼察舌质与舌苔,外感发热,大多有苔或 黄或白,内伤症发热,舌光无苔居多。其舌嫩红、淡红、绛赤,需分辨其血虚、气虚、血热, 脉证合参,分辨益明。(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8 郁病脉象,大多弦涩凝滞,其来必不能缓,其去必不肯迟,先有一种似数非数躁 动之象,细体认之,是无焰之火,是无韵之音,是往来不圆滑,此为郁脉。法当疏之发之。 如火在下而以湿草盖之,则闷而不舒,必至烧干而自尽。故疏之发之,使火气透。(参见魏长 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9 平人脉缓而迟者多寿,脉急而数者多夭。虞摶(天明)《医学正传》曰:“生成之 脉,岂无缓急迟数之殊欤。经曰:性急脉亦急,性缓脉亦缓,大抵脉缓而迟者多寿,脉急而 数者多夭。经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盖气血者,人身之神也。脉急数者,气 血易亏而神机易息,故多夭。脉迟缓者,气血和平而神机难损,故多寿。”按脉急数多夭,验 之临证确然。凡青年男女患劳损而脉大急疾者,证多难治。虞摶所云,急数者气血易亏,迟 缓者气血和平,盖全在平日涵养功夫。要做到外动内静,心平气和,使自身气血调和,自然 身体健康少病。(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平人脉见迟缓者多寿急数及病脉强者夭》) 4.10 寡妇处女常见两尺脉滑动滑疾。妊娠脉,以滑动滑疾居多,但寡妇及逾龄未婚 处女,其两尺脉滑动滑疾者甚多,此乃情欲不遂所致。《褚氏遗书》曾有论及,凡临证必需细 辨,切勿误诊为怀孕。故古人四诊望、闻、问、切,以察脉殿后,是脉有可凭,有不可凭的 至理存在,应当通常达变。(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4.11 脉过旺与过弱,须细心详辨。老年人气血已衰,脉宜衰弱,过旺则病。若脉盛 而不躁,健饭如常,此禀受先天特厚,是长寿之征。若脉强而躁疾,则为孤阳。 青壮年脉宜充实。若脉弱则多病。青年气血旺盛之年,而见脉弱,是虚弱不足之象。 若脉体小而和缓,寸关尺脉相等,此秉质清静有涵养,是无病之征。若脉细而劲急,,则为凶 兆。 执脉辨证是为常,随人变通,灵机变法。肥盛之人,气盛于外,而肌肉丰厚,其脉多 洪而沉。瘦小之人,气结于中,肌肉浅薄,其脉多数而浮。饮酒之后,脉必浮洪。远行初至, 气血未宁,脉多见疾。(参见魏长春《仁仁斋医学笔记•平人脉见迟缓者多寿急数及病脉强者 夭》) 4.12 秉体不同,脉有六阳、六阴、反关及无脉之异。六阳脉,是强大有力之脉,而 不是坚硬脉,此乃秉体特征,而非病脉;六阴脉,是细微而静,脉来有序,与沉细细微脉不同。 凡遇此等脉象,必须从整体考虑,并在平时注意。若初诊遇着脉象强大或细微,必须详细询 问病人平日脉象有无特殊。 还有反关脉和终身两手无脉的病人,都是素体的脉象,临证均宜细辨。(参见魏长春《仁 仁斋医学笔记•识脉需要多诊经验重在积累》
/
本文档为【魏长春中医实践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