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2011-03-14 32页 ppt 1M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9512

暂无简介

举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null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沈阳市传染病院 牟玲病原病原脑膜炎双球菌 G_ 肾形 常成双排列 对外界抗力低,对冷 热及常用消毒剂均敏感. 易产生自溶酶.体外易自溶而死亡. 菌体裂解可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可分13个血清群 ,我国主要流行是A群,占90%以上,B及C群为散发菌株.C群致病力最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 : 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呼吸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5岁以下儿童发 病率最高。感染后仅约1%有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null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沈阳市传染病院 牟玲病原病原脑膜炎双球菌 G_ 肾形 常成双排列 对外界抗力低,对冷 热及常用消毒剂均敏感. 易产生自溶酶.体外易自溶而死亡. 菌体裂解可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可分13个血清群 ,我国主要流行是A群,占90%以上,B及C群为散发菌株.C群致病力最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 : 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呼吸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5岁以下儿童发 病率最高。感染后仅约1%有 典型流脑现。 流行季节:冬春季高峰,11月~次年5月 流行周期: 普遍预防接种后,已不明显。我院近年流脑收治情况我院近年流脑收治情况 时间 总例数 ≥18岁 2006年 18 13 2007年 12 6 2008年 11 7 2009年1-2月份收治3人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脑膜炎双球菌 飞沫鼻咽部 →血→败血症→血脑屏障→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 多年来,认为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近年发现,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ull发病机制 败血症期: 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繁殖并释放内毒素,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菌侵润及栓塞,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淤点淤斑。 细菌入血释放内毒素,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严重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 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null发病机制 脑膜炎期: 脑膜及脊髓膜血管内皮细胞充血、水肿、出血及通透性增强,引起化脓性炎症及颅高压,临床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 内毒素引起脑微循环障碍,加重脑水肿,严重时形成脑疝。临床上有昏迷加深,瞳孔变化及呼吸衰竭,可迅速死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2-3天(1-7天) 按病情分如下各型、各期。 普通型 分4期 休克型 暴发型 分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慢性败血症型普通型 普通型 占90%以上,分以下4期。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临床各分期之间并无明确界限。null普通型 前驱期: 上感症状,持续1-2天,此期多缺如。 败血症期: 持续1-2天, 突发感染中毒症状 (高热 寒战 头痛 呕吐 神萎) 皮肤粘膜淤点淤斑,见于70-90%的病人。null普通型 脑膜炎期 多持续2-5天 。除败血症期表现外,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 呕吐 神志障碍 抽搐) 重要体征: 脑膜刺激征阳性。 恢复期: 1-3周。可见口唇疱疹(约10%) 大淤斑中央区可见溃疡。 暴发型 病情凶险,抢救不及时,24小时内可死亡。 休克型:循环衰竭是本型的特征。 突然发病,有感染中毒症状。 有休克表现。 淤点淤斑,常12小时内迅速遍布全身。 可有DIC存在的证据。 淤点淤斑涂片检菌可阳性。 脑膜刺激征常阴性。 CSF多正常 。 nullnullnullnull脑膜脑炎型:以脑实质损害为特征 突然发病,高热伴有脑室质受损症状(头痛 呕吐 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抽搐) 有颅高压表现 ( 血压高 心率慢 瞳孔 改变 严重者中枢性呼衰,脑疝 ) 脑膜刺激征阳性,可有病理反射。 淤点淤斑可缺如 CSF呈化脓性改变。 null 混合型: 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表现 同时或先后出现, 病情极严重 , 病死率极高。 null 慢性败血症型: 不多见,成人为主, 间歇发热, 反复出现淤点淤斑, 确诊需做培养。辅助检查辅助检查血象:WBC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PLT可减少. CSF: 化脓性改变,是明确诊断的重要。 细菌学:是确诊的依据。用抗生素前及时送检。 涂片:淤点阳性率60-80% CSF沉渣阳性率约50% 培养:(血液 CSF)阳性率低。 免疫学:抗原抗体检测。脑脊液检查特点脑脊液检查特点压力:高, 要控制流出速度,防止脑疝。 外观 :乳白色混浊 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 生化:蛋白高,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 注意:发病1-2天内或休克型,脑脊液可无明显改变,故病程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应于12-24小时后再次检查,以免漏诊。 诊断诊断 流行季节,突然起病,高热 头痛 呕吐。 皮肤淤点、淤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血象及CSF呈化脓性改变。 有上述表现可临床诊断普通型。 有明显神志改变,反复抽搐和/或休克表现 ,临床诊断暴发型 检出病原体或免疫学检测阳性可确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其它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有原发感染灶,起病较缓,无淤点淤斑。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中毒型菌痢治疗治疗病原治疗: 选敏感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首选青霉素 优点:高效、低毒、价廉。因不易透过血 脑屏障,需大剂量, 20-40万U/kg/d 疗程7-10天。 注意青霉素脑病 三代头孢 疗程5-7天。 头孢曲松 成人2-4g/d ,儿童50-100gm/kg/d。 头孢噻肟成人4-8 g/d ,儿童150-300gm/kg/d 氯霉素 易透过血脑屏障,CSF浓度是血浓度的30- 50% ,主要问是骨髓抑制。 磺胺类 现耐药菌株增加,己不用或少用。 null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 降颅压 可用20%Mannitol 0.5-1g/kg/次 4-8h 一次。 激素 可降低细胞因子浓度。减轻脑水肿。 null 抗休克治疗 : 扩容纠酸 液体量成人2000-2500ml ,儿童60-80ml /kg,尽早用山莨菪0.5-1mg/kg/ 次 可降低病死率。 抗DIC治疗 : 及早用肝素0.5-1mg/kg/次,用肝素后应补充凝血因子(鲜血 血浆 Vk) 抗内毒素治疗: 用于流脑试用品有两种。 HA-LA (人抗脂质A Igm单克隆抗体) PBI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 英 美等在做三期临床。最好用抗菌素8h内使用null 抗休克治疗中两种重要药物的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 当扩容纠酸后休克仍不好转,早用血管活性药 首选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 0.5-2mg/kg/次,间隔10-15分钟静推一次,用几次后可见面色转红,肢体转暖,血压上升,后渐停药。可明显降低病死率。null肝素的应用 指征:1、高凝状态(瘀点瘀斑迅速增多融合成片) 2、休克或休克早期血小板明显下降者。. 可减少出血倾向,有助纠正休克,改善预后。 用法:0.5-1mg/kg/次,4-6小时可重复一次,一 般用1-2次即可见效。 高凝状态纠正后输血浆或鲜血,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null脑膜脑炎型治疗:降颅压是关键 防止脑疝及中枢性呼衰。 对症 降温 镇静 止抽 必要时亚冬眠疗法,冬非合剂各1-2mg/kg/ 次, 4-6h一次 ,共3-4次,安静后放冰袋。 激素常选地塞米松 成人10-20mg/天 儿童0.2-0.5mg/kg/天 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null混合型:治疗原则: 根据休克和颅高压的程度,采取 边脱边补、 快脱慢补、 慢脱快补。 慢性败血症型: 抗菌治疗为主。如有脑脓肿应引流 。 null 预防 病人隔离治疗。不少于发病后一周.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潜伏期最长7天.) 菌苗预防 多糖菌苗保护率>90%。现多用AC双价苗.免疫期1-2年。   我国研究认为最佳免疫是在预测流行到来之前,对易感者进行一次普种,覆盖率应达85%以上。对6月-2岁儿隔年再加强免疫一次。 null药物预防 密切接触者  口服SMZ-co 50~100mg/kg/d,连3 天 。 国外常用利福平 成人600mg/d 儿童5~10mg/kg/d ,连3天。 null谢谢大家  再见
/
本文档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