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广信县置治探源

古广信县置治探源

2011-03-14 3页 pdf 259KB 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8096

暂无简介

举报
古广信县置治探源 撇彝器⋯⋯鬓鬓撇鬓礴 陈楚源 熟悉我国岭南古代史的人都会知道 , 在两 汉 时期 , 有一个 以“ 初开粤地 宜广布恩信 ”之 义 而取名 的广信县治 。据籍载 , 它既是统领岭南地 区的交州州治、又是苍梧郡 治所在地 。 然而 , 这 个文明古县 的治所设在什 么地方 如何演变 后 来又为什么消失 长期以来 , 这些问题被人们所 忽略 。 由于有关之方面 的原始文字记载较少 , 大 家又往往只 是在文字上 的推敲 , 而不是把这 些 籍载与多方 面 的资料结合起来综合考究 。 结果 各人 的理解不 同 , 提 出的见解也...
古广信县置治探源
撇彝器⋯⋯鬓鬓撇鬓礴 陈楚源 熟悉我国岭南古代史的人都会知道 , 在两 汉 时期 , 有一个 以“ 初开粤地 宜广布恩信 ”之 义 而取名 的广信县治 。据籍载 , 它既是统领岭南地 区的交州州治、又是苍梧郡 治所在地 。 然而 , 这 个文明古县 的治所设在什 么地方 如何演变 后 来又为什么消失 长期以来 , 这些问题被人们所 忽略 。 由于有关之方面 的原始文字记载较少 , 大 家又往往只 是在文字上 的推敲 , 而不是把这 些 籍载与多方 面 的资料结合起来综合考究 。 结果 各人 的理解不 同 , 提 出的见解也就不 同 , 以致见 仁见智 。 由于笔者孤 陋 , 至今 尚未发现一篇关于 考证古广信县治所方面持有确凿依据 的专论 。 对于这个问题 , 如搞不清楚 , 则岭南 的地方史料 就很难 以编好 。 值今省府参事室黄伟宗教授提 出“ 开发岭南文化古都 ”倡议之 际 , 愿抛砖 引玉 , 旨在引起有关方面 的研 究 、 探讨 。 秦始 皇于公元 前 年统一 了中国北方 , 废除 了分封制而 实行郡县制 。 并于 公元 前 年派尉屠唯率兵 万 存疑 , 分五 路进军 岭 南 , 不久“ 略取 陆梁地为桂林 、 象郡 、 南海 ” 史 记 · 秦始 皇本记 》、《史记 》卷 《南越传 》同 , 为中原 统治岭南地 区打下 了一定 的基础 。 由于 秦末农 民起义 , 原 南海郡地方 官赵佗趁机 自立 为南越王 。 他 以番 禺为根基 , 控制着北 面 的关 隘 , “ 急绝道 , 聚兵 自守 ” 史记 · 南越尉佗传 》 , 实行封建割据 , 占据着整个岭南地 区 。 ① 到 了元鼎六年 前 , 汉 武帝派兵南征 , 把秦末南海郡尉所建 立 的 、 其子孙共 同经 营 了 年 前 一 前 的南越 国消灭 了之后 , 才正 式在岭南地 区设 置 了九个郡 南海 、 苍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崖 、 澹耳 。 其中 苍梧郡 下辖十个县 广信 、 端溪 、 高要 、 封阳 、 谢 沐 、 冯乘 、 临贺 、 富川 、 荔浦 、 猛 陵 。 这是籍载上 出现广信县之始 。 也可 以说 , 岭南地 区郡县行政 的实行是“ 发端于秦而成于汉 ” 。 有关广信县 的史载较少 , 加之原始文字记 载较为笼统 , 也很混乱 。 据《续汉书 · 郡 国志 》载 “ 苍梧郡广信 ” 。 刘昭注 “ 汉 官日 刺史治 ” 。又据 《后汉 书 》注所引《汉 官 》和《宋史 · 地理 志 》所言 , 汉 “ 交州刺史治 , 初 设 于 广信 , 后 迁 交趾 之 龙 编 ” 。 到 了公元 年 , 汉 献帝又 把刺史治搬 回 广信 。所 以讲 , 广信县在历史上 曾两度成为岭南 首府驻地 。 由此可见 , 广信县在整个岭南地 区有 着重要 的 、 举足轻重 的历史地位 。 广信这个文 明古县 的治所设在什么地方 稽考 隋以前史志均未见 实指 。 到 了刘 峋 作《旧 唐书 · 地理 志 》时始在苍梧县 下记“ 汉苍梧郡 治 广信县 即今治 ” 。 这就是持汉广信县治设在今广 西苍梧县 而赖 以为据之一 。 然而 , 汉 时广信县与 猛陵县 同属一个苍梧郡辖地 , 同时同地会有两 个县名 出现吗 我们知道 汉 时在整个岭南地 区 仅设 个县 。 猛陵县治就设在今苍梧县人和镇 附近 的赤水 地名 , 而 龙杆 今县城 与赤水仅 余公 里 。 如果说 , 广信县设在苍梧县 , 那 么 , 猛陵县 的位置又往哪里摆呢 显见 , 这个观 点是 难 以站得住脚的 。 其实 , 苍梧 范围在两汉 至 南北 朝 时 , 还是包括岭南的中心地带的一片相 当大 的地方的总名称 。 随着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变迁 , “ 苍梧 ”的辖 区范围方逐渐缩小 。 隋把苍梧 缩小 到封川 、 都城 、 苍梧 、 封阳 四个县 。 这里尤其值得 注意的是 , “ 苍梧 ”作为县 治名称 , 第一 次在《隋 书 · 地理 志 》上 出现于 隋大业元年 , 当时的 苍梧郡治还是设在今封川 。 《苍梧县 志 》载该 县 “ 隋废宁新入广信 , 更名苍梧县 。 ” 宁新 即今苍梧县 的旧称 。 这 时候 的苍梧县仅一个 小县治了 。 可 以说 , 持这种观 点的人很可能就 是将古今苍梧概而论之 的一个概念偏见而 已 。 另一种观 点认为今之梧州市即汉广信县 治 所 。 持这种观 点的人赖 以为据之一 , 也是认为 梧州 曾经是苍梧县 的前身 。 苍梧郡 设在广信 县 , 理所 当然 , 梧州即广信县 治 。 其二 , 认为 秦军 “ 卒凿灵渠 ” , 沟通 了楚之湘水与桂之漓 水 , 《水经 注 》云 “ 贺 、 漓两江分别在广信入 郁 ” 西 江 。 梧州扼漓水之 口 , 控 制着 由湘 水一漓水一西 江这条重要 的水道交通线要冲 。 漓水流域远 比贺水流域长 , 但沿江流域 内仅稀 蔬地设置始安和荔浦两个县治 。 其实 , 灵渠开 通后 的利用率还是很低 的 。 据王 象之 《舆地纪 胜 》载 “ 灵渠 引漓水 , 故秦史禄 所 凿 , 后 废 ” 。 《新唐书 》“ 马授讨征侧 , 复治以通魂 , 后为江水溃败 , 渠遂底浅 , 每转馆 , 役数十户 济一艘 ” 。 可是 , 湘水 —潇水一贺水一西 江这条交通线路也 同样显得重要 。 所 以 , 仅 以这两条依据就断定古广信县治 所设在今梧州市 , 也是证 据不足 的 。 笔者 以 为 , 刘 峋 是北方人 , 不 大 了解 南方事 , 其言 未定可信 。 如 《元和郡县志 》在封川 、 苍梧两 县均言 “ 汉苍梧郡广信县地 ” , 实为笼统 。 故不足为据 。 再一种观点认为今之封开 即古苍梧郡广信 县治地 。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教授 晚年在 论述 《中原 文化 的南下 与广东 学术 思想 的发 展 》一 文称 “ 由两汉 至 南北朝为广东学术 思 想发展 的第一 时期 ⋯⋯而扼西江要冲的苍梧 , 遂成为中原学术文化与外来文化 交流 的重心 。 现在广东 的封川 , 就是交州刺史驻地及苍梧郡 治的广信 ” 。 ② 《广西通志 · 郡县沿革 》苍梧 郡条载 “ 今广东肇庆府封川县为郡 治 ” 。 笔 者颇为赞同这第三 种观 点 。 古封开为什么会一度成为岭南的政治文化 中心 这是 由于 隋唐 以前 , 我国 的政 治 、 经 济 、 文化 中心 设在西 安 。 五 岭 的交通道路 虽 多 , 却 以偏于西北 的越岭和萌诸岭沟通西 安最 为便捷 。 从 年湖南长沙马王 堆 出土 的 , 距今 多年 的 “ 地形 图 ” ③看 , 该 图主 区 包括湘江上游第一大支流 —潇水流域及 附近的九疑山和南岭 , 均属长沙国所辖 , 并标上 了 个县和 个里 的名称 , 而邻 区为赵佗 的南 越国管辖 , 显示 的面积 比主区大好几倍 , 但概 不标名 , 仅在西 江支流 —贺江流域 古称封水 地带 , 标上 “ 封 中” 二 字 。 那 么 , 足 以证 明这条交通路线的重要性 。 当时的岭南地 区仅 设 个县 , 而在不 到 公 里长 的贺江 流域 就 密密麻麻地设置 了 个县治 广信 、 封阳 、 谢沐 、 冯乘 、 临贺 、 富川 , 说 明汉 统治者特 别 重视 汉 水一湘水一潇水一封水这条 交通要 道 , 并运用政权建设 的有效手段来巩 固 、 强化 “ 封 中” 。 以扼进 出岭南岭北咽喉要冲而 “ 划 岭而治 ” 。 从秦代开始 , 中原人 民陆续南迁 对岭南 的早期开发起到 了促进作用 。 他们有 的是随军 留戍落藉 有 的是官僚带罪流放 但更多的是 人 民的避乱 。 由于广信这一 带有着优越的 自然 条件 , 水路交通方便 , 政治安定 , 原始农业 经 济发展 , 人 民安居乐 业 又 由于有着 多万 年历史 的 “ 封开人 ” 在这一 带地方改造 自然 , 创造 了灿烂的土著民族文化 , 与中原汉族先进 主体 文化 的不断交汇融合而创造 出一种 富有活 力的多民族 文化景观 。 这也是封开这个 “ 岭南 文化古都 ” 的构成特点 。 据西 汉元 始二 年 年 统计 , 苍梧郡是 当时岭南人 口 密度最大 的 一个郡 ④。 从地名和文物遗存方面 , 在这里也找到它 不 可分 割 的渊源关系 。 考古 界指 出 , 从 。 多年 的新石 器 时代 中晚期 , 岭 南地 区 的古 人 类 , 已从洞穴走 向广 阔的河边 、 山岗 、 台地和 海边 。 到距今 一 年 的新石 器 晚期 , 随着 氏族 的繁衍 、 人 口 的增加和定居生活的进 一步确立 , 封开 的古文化遗址 的数量骤增 。 目 前 , 在杏花 、 金装 、 罗董 、 长 安 、 封川 、 江 口 、 连都等 乡镇 已‘ 发现 多处 , 尤 以 “ 广信 河 ” 畔最为集 中 。 另 外 , 还发现 多处青铜 合年《广东史志 》第二 期发表了作者梁雁庵 的《汉代交州州治沿革 》一 文 , 断然否定了学者 专家根据多方面史料肯定封开是“ 岭南首府 ”这 一论证 , 仅凭《水经 · 温水 今南磐江 注 》“ 郁水 自猛 陵 在今 梧 州西南 来 , 东逞 广信县 , 合漓水 、 封水 、 下入高要 ” 这 句话 , 就 断 定 “ 广信 县处 在漓 水汇入西江的地 方 , 这 地 方只 能 是 现 在 的梧 州 , 不 是封开 ” 。 并且 对 《 大 德 南 海 志 》、 《 清 一 统 志 》、《简明 广东 史 》、《岭 南 古 今 录 》、《广州市沿革 史略 》等所阐述的 “ 广 信 县 即 今 封 开 ”的论据 , 通通 说成是错误的 。 我俩学识浅 陋 , 没 有掌握 多 少 史 学资 料 , 姑 不论《水经注 》有 无 谬 误 , 也不 敢 妄 加评 论 。 但 就 《汉 代 交州 州 治 沿革 》一文 以下 简称《汉 》文 来 说 , 就发现 了 不 少自相矛盾的说 法 , 特 提 出 来 商 榷 。 李尚拔卢森荣 ⋯与︽汉代交州州治沿革︾一文作者商榷 为封开曾是﹃岭南首府﹄正名 时代 的遗址和墓葬 。 普遍 出土有夔纹 、 勾连云 纹 、 云 雷纹 、 重方格对角线纹及米字形格纹陶 器和斧 、 钱 、 刮刀 、 扁茎无 格短剑和 三 扁足外 撇等越式青铜器 。 总的特点与粤西 、 桂东北 、 湘南至粤北这一 区域古越族东周 时期青铜文化 风格相 一 致 。 但 又有 一 些地 方特 点 。 在今 江 口 、 封川 、 杏花 、 罗董 、 渔涝 、 南丰 、 金装 、 长 安 、 平凤 、 长 岗等 。多个 乡镇均有发现两 汉 至 六朝 时期 的文物古迹 。 其 中尤 以今县城江 口 蛇土雨、 南 丰利羊墩 的汉 墓和 丰沙 、 长 岗前 程 的晋墓群 最为重要 。 此外 , 在封川 野矮 岗 今江 口 职 业 中学 还有一座汉代陈钦 、 陈元 的 “ 将 军 博 士 墓 ” 当 地 人 俗 称 “ 石 马 陵 ” 。 特别是流经封开杏花 、 渔涝 的河流今 还称 “ 广信河 ” , 在渔涝镇横跨广信河 的一座 石 桥至今仍称 “ 广信桥 ” 。 这都是广信在封开 的佐证 。 从广信县 的消失看封川县 的历史沿革 , 封 川县在两汉 、 三 国时期称广信县 王 莽篡 汉 号 新 , 曾一度改广信为新广县 , 晋末分广信置 封兴县 以封水流域继续兴 旺发达之义 , 南 朝梁又 改梁信县 , 隋改 日 封川县 封州辖封 川 、 以封溪水 而得名 。 从 南朝 梁 至 唐初 的 年 间 , 苍梧郡 治还是设在封川 。 据史载 , 梧州的名称始于唐 武德 四 年 年 。 稽考 苍梧县沿革 汉为猛 陵县 三 国为宁新县 晋 为农城县 又 改过遂城县 隋改名为戎城县 后更名为苍梧县 ⑤。 综上所述 , “ 封川县 即古苍梧郡 广信县 治 地 ” 这一观 点 , 是有较为充分 的依据 的 。 主要参考文献 ①见 《广东历史地 图集 》 年 月版 。 ②见 《槟榔屿客属公会 周年 纪 念刊 》 。 。 ③见 《文物 》 年 第二期 。 ④见 《中国人 口 地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年版 。 ⑤参考 《广 西 通志 》 、 《梧州府志 》 、 《苍梧县 志 》 。 本文作者为封开县博物馆馆长 《汉 》文说 “ 有一种流行的错误说法 , 认 为 一是汉武帝置交趾刺史部时 交趾刺史即治 苍梧郡广信县 。 二 是广信即今广东封开县 ” 。 如 《大德南海志 》 。页 “ 元鼎五年 , 粤相吕嘉反 , 牛丰念土土王平不岑不本甲岑丰不牛米牛本念土土土土士土王来甲笨甲丰米丰本米士主干本土不羊沈本牛丫丫不平牛米土不不忠坐干米本米少干羊丰牛笨丫米本本沈不牛丰甲小宁甲不丫甲米丫︸ 甲 ︸︸本︸木本念忿本士平丰甲小不士不米忿北平不牛士本
/
本文档为【古广信县置治探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