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傅佩荣谈哲学学习历程(三)

2018-09-06 3页 doc 34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3307

暂无简介

举报
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傅佩荣谈哲学学习历程(三)傅佩荣谈哲学学习历程(三) (2006-08-03 17:06:56)   分类:访谈录 姜涵:您刚才提到,您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是谈天,中国人对天的一些看法,可是您在大学读研究所的时候都热衷于存在主义,这样的一个转变是因为跟老师的互动之后,开始有了这样一个很大的不同。存在主义对你在哲学思维上,以及研究这个“天”上面是不是有帮助呢?因为它显然好像不存在嘛,天的那些功用,我们如果细细品味才知道它在,可是用感官世界来看它又不在呀? 傅佩荣:我们谈到存在主义的时候要看它是哪一个人的存在主义,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太一样的主...
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傅佩荣谈哲学学习历程(三)
傅佩荣谈哲学学习历程(三) (2006-08-03 17:06:56)   分类:访谈录 姜涵:您刚才提到,您在写博士的时候,是谈天,中国人对天的一些看法,可是您在大学读研究所的时候都热衷于存在主义,这样的一个转变是因为跟老师的互动之后,开始有了这样一个很大的不同。存在主义对你在哲学思维上,以及研究这个“天”上面是不是有帮助呢?因为它显然好像不存在嘛,天的那些功用,我们如果细细品味才知道它在,可是用感官世界来看它又不在呀? 傅佩荣:我们谈到存在主义的时候要看它是哪一个人的存在主义,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太一样的主张。它共同的特性就是:当人面对自己特殊的生命,他存在的意思就是他能不能选择成为自己,他如果勇敢作了选择的话,他还是要问下一步的问题,我的生命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是不是死了就结束了?或是我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够有一种超越的视野,从超越的背景去了解自己生命的抉择的话,恐怕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幻想。 所以在存在主义里面,他们所最关心的反而是存有的问题,所谓存有的问题就是到底你的生命的存在能不能让存有的本身。我们这边翻译的时候是把存有当作大写的BEING,能不能够让你的存在为存有开显出它的特殊的光彩。所以,在存在主义里面它有一种隐然的愿望,表面上它是把个人的生命当作一个主题来处理,但是个人生命你经过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它毕竟是有限的、封闭的,人的生命再怎么样,从人类的生活上可以看出来,也都有他的限制,并且是很明显的限制,包括痛苦、罪恶、死亡,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要问,到底我们个人的生命有没有可能突破,它的存在好像是一个茧一样,把茧突破之后才能够继续成长。 这个时候他所凸现出来的反而是超越的力量,您刚才所说的天,事实上在西方来说,它的地位几乎可以等同于他们的上帝或是他们的存有本身。读存在主义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这种对存在的荒谬性有一种呐喊,它的背后是一种最根本的关怀,要问:“到底人的生命有没有它永恒的保障呢?”这就是跟我后来研究“天”有一些关系。 姜涵:其实从存在主义开始已经让你开始想到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首先就要问,你选择自己做自己是不是从存在主义开始的时候,你自己也被电到过? 傅佩荣:我想这样讲是对的,因为我自己读存在主义的时候,就觉得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能够非常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生命,就是你要过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还是属于别人,属于大众,属于社会的人生呢?当然没有人可以把这个二分法,说我现在是属于大众的,还是属于自己,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沟通的。 但问题是你要经常明白,大众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一个模糊的他们,对于你自己内在的自我要求,叫做真诚,这是任何一个学派都会要求的。所以我后来从存在主义里面特别体验到这一点,也让我更容易下决心说我这一生,还是要选择自己应该走的路。 姜涵:是,当您回头看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里面好像隐隐约约都已经把路铺好了?这是从存在主义开始,然后您选择 “天”作为题材,然后走近了儒家、道家这样的内涵里头。第一步就已经踏对了,我觉得这里面很奇怪的东西,就像你刚刚提到的,为你开显出来,你自己在学习的路上有这样的一种惊讶吗? 傅佩荣:这个在事后回顾的时候很容易说前面的每一步好像都有一个,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子吗?你到后面,因为你当时的情况,就可以说,原来前面每一步都是有道理的,事实上当时在那个每一步的过程里面你不一定有这样的把握。我的原则只是要尽量把事情做好,我常常觉得我自己非常幸运,所谓的幸运就是我只要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从来不会幻想不劳而获,并且不至于说劳而不获。所以对我来说,我只要努力、辛劳就一定会有收获,我觉得这是一种从小所受的思想训练,跟你内心里面可以激发的问题意识这点都有关系。从小我就有宗教的背景,使我对于问题意识,就是你要问“到底人生什么事情最重要”这个问题,我就很容易瞄准我的焦点,不至于在很多地方流连忘返,或是说根本就忽略了什么是真正的目标,所以我一步一步走来都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姜涵:哦,您刚刚提到,没有流连忘返,也就是您的焦点很清楚,就是外在的世俗的很多事情,一旦当您面对的时候,您就很快地知道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我可以做多少事,什么是当务之急,什么是我的根本,就全部一个一个跳出来? 傅佩荣:是的,可以这样说,这个世界上是多彩多姿的。很多哲学家都已经指出来了,一个人如果活在世界上,活得太舒服,就是跟别人互动得太好,各方面都很顺利,这有时候反而是一个诱惑,让你忘记了内心里面真正的要求。 姜涵:那你为什么不要这种经验呢?然后直接选择了,就是说前面的人都已经走过,我相信那个材料是对的,我相信那个材料,避开自己,不要再去重复不必要的这种苦难? 傅佩荣:简单说起来就是人生苦短,时间很短暂。 姜涵:所以开关就是你想到人生苦短吗? 傅佩荣: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你要读的书还有太多太多,永远读不完,所以你就要问了,我怎么可能还浪费太多时间,在人间到处游走、打转,这种诱惑你不需要全部尝过之后才知道它的滋味。你马上知道人间的事情就是如此而已,再怎么投入到最后就是五个字:重复而乏味。所以你就很容易收心,走到你应该走的路上。 我们学者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很容易在一个大学里面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有一份固定的待遇,也受到一般人的尊重,然后就以为人生这样就可以了。事实上我很少把自己跟同代的学者去对照、比较,对我来说,我的老师、我的朋友凡是西方的也好、中国的也好,许多哲学家,跟他们接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我不能够局限在现代。今天这个时空里面,我还要设法跳出去,能从他们的眼光,他们的水平,来看待生命的问题,我想哲学家对于社会的贡献,如果有的话,大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可以让人类不要太沉迷于当下的现实的具体情况,而要能够超脱出来,从一种普遍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生命这一种永恒的部分。 姜涵: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把自己定位成为哲学家的训练呢? 傅佩荣:其实你读哲学系读到毕业,如果一路上去读到哲学博士的时候,开始教书,别人都说你是哲学教授、哲学老师的时候,你就要问,那你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思想呢?难道你只是传声筒,是一个教书匠,把很多哲学家的话重说一遍,或者你可以有一种新的了解,新的诠释?所以我认为自己进入这个范围是在对于儒家有了研究心得之后,提出一套重新的解释,我才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有所谓的一家之言。一家之言也并不是什么太狂妄的话,而是说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我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我这样说是对的,有什么理由,我都可以作清楚的表述,我就可以说这也算是一家之言了。 但是再进一步的工作跟挑战就更大了,就是你怎么说服别人,你怎么让一般的人,他没有基本的哲学训练,听你讲的话之后,发现这个说法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可以对照起来看,或是说你怎么让别的学者们能够相信你所说的一家之言是可以成立的,这个挑战一直还在。 姜涵:所以,面对这种挑战,这跟你在受博士训练有很大的关系吗? 傅佩荣:博士训练最主要是你怎么样接受这个训练,以我来说,我在美国读了耶鲁大学,这种世界第一流大学,它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我刚刚前面提到。 姜涵:不断有挑战。 傅佩荣:对,提到法文、德文的考试,那只是最基本的而已,然后它上课的内容,教授的水平都是第一流的。那时候要用英文上课,每天要读一百多页的英文书,四年下来后,一定累积了相当的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并且也对他们的思考模式,他们许多问题的探讨,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个领域里面,叫做专业领域,可以跟很多人沟通,他们说的一些术语,大家都可以理解,没有问题,就可以开始进行讨论了。这是基本的训练,这种训练使我后来养成不卑不亢的心态,我在很多地方不会自卑,因为已经受过很好的严格的训练,我也不会狂妄,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所以在美国受这些教育对我来说帮助很大,在美国最后阶段,考试的时候以及写论文的时候,真的是很辛苦,等于是要跟自己的体力,自己的精神一直都要做最后的抗衡、抗争一样的,能够完成的话,代表你经过某种考验,你可以某一方面站得稳了。 姜涵:这算不算学术界的炼狱? 傅佩荣:我想要进入学术界的话,恐怕每一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像在台湾这里经历这样的事情,它的考验相对比较少,因为大家同文同种,都讲一样的话,老师对学生感情很深,各方面替你着想,然后已经变成很好的朋友了,所以他们的要求就可以有一点弹性。在美国不一样,外国人虽然也是人,但他们的学术界,他知道要跟生活有区隔,这些教授在怎么样喜欢你。 姜涵:也会跟你保持距离。 傅佩荣:不但保持距离,他的考试标准不会降低,譬如,他要考你的英文、法文,那是全美国的统一测验,那谁帮得上你的忙呢? 姜涵:哦,不是你们耶鲁特别的测验。 傅佩荣:不是的,是统一的测验,有点像托福考试一样,所以你考得好不好,就完全在你自己,没有人帮得上忙。 姜涵:所以你就必须要每天12小时读书? 傅佩荣:对,对。 姜涵:听说最夸张的,一个语言三个月就可以搞定,太夸张了。 傅佩荣:对呀,你如果三个月专心学德文,当然是不会有问题,已经入门了,可以读基本的东西。因为你每天12小时,等于是别人上大学,每周两小时,要上多少年哪?
/
本文档为【傅佩荣博文傅佩荣(访谈录)傅佩荣谈哲学学习历程(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