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过年_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

过年_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

2011-03-18 4页 pdf 736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8864

暂无简介

举报
过年_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 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 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植物都是有“节”的。节指竹、草 木条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节,竹约 也,竹木不通。”(《玉篇·竹部》)《说 文·竹部》云:“节,竹节如缠束之状。” 节是植物躯干最坚硬的部位,劈柴时 最难将其劈开。节也是植物的关键部 位,节外才会生枝。植物中“节”的 这种特征,影响到中国人对时间的认 识。古人认为时间也有“节”,也是一 年四季的关键部分。中国人把时间分 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平常时间,一部 分是非常时间。非常时间是一年四季 中最“坚硬”的时间,即最难通过的 时间,也是最容易“...
过年_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
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 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植物都是有“节”的。节指竹、草 木条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节,竹约 也,竹木不通。”(《玉篇·竹部》)《说 文·竹部》云:“节,竹节如缠束之状。” 节是植物躯干最坚硬的部位,劈柴时 最难将其劈开。节也是植物的关键部 位,节外才会生枝。植物中“节”的 这种特征,影响到中国人对时间的认 识。古人认为时间也有“节”,也是一 年四季的关键部分。中国人把时间分 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平常时间,一部 分是非常时间。非常时间是一年四季 中最“坚硬”的时间,即最难通过的 时间,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间。古 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尤其是单月 单日,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 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 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 阳节等。中国人讲究好事逢(成)双, 成双成对为吉利。这些所谓节日并不 像后世演化的那么欢天喜地,称“佳 节良辰”,而都是些极不吉利的日子, 各有所禁忌,非“凶” 即“恶”,所以 叫“过节”。 那么如何通过“节”呢?主要有两 种过法:一是把煮熟的整鸡、猪头等 平时吃不到的“荤食”,摆上神龛,供 奉给祖先吃,以此祈求祖灵保佑活着 的家人平安渡过这段凶恶的时间;二 是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需要采取一些 防范措施,以一些行为约束即禁忌来 达到避凶的目的。前者人们谈论较多, 下面就专门说说后者。 “年”的来历 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其 隆重程度远远超过了西方的圣诞节。 汉族民间常把春节叫做“年”,什么叫 “年”呢?“年”是时间概念,也是计时 单位,在远古社会有不同的叫法。据 古书记载:唐虞叫做“载”,是万象更 新的意思。夏代叫做“岁”,是表示新 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做“祀”, 是表示四时已尽,该编入史册的时候 了。直至周代才开始叫做“年”。“年” 字原是“稔”(ren忍)字的初文,是谷熟 丰稔的意思。《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 为大有年。”所谓“有年”就是指农业 有收成。“大有年”就是农业大丰收。 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 过年: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 万建中 P58-59 先说说“节” 年节是中国人过的最大的一个节。 我们先说说“节”。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饮食现象, 我们吃的主食,北方为面,南方是米, 都是草的果实。凡饮食都离不开菜,在 中国“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 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 菜蔬有六百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 际上,在中国人传统的菜肴里,素菜 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 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 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国 语· 楚语》:“庶人食菜,祀以鱼”,是 说平民一般以菜食为主,鱼肉只有在 年节祭祀祖宗时才能吃到。可见,素 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西方人好像没有这么好的习惯, 他们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 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 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 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 摄取提炼而成的。而在传统的社会里, 中国人吃的、穿的和用的几乎都取之 于植物,对植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 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 BEIJING OBSERVATION 象。谷禾都是—年一熟,引申一下,就 把“年”作为岁名,“稔”的初文,就 变成了“年”。可见,“年”原是预祝 丰收喜庆的日子。早在西周的时候,就 出现了—年—度的欢庆农业丰收的活 动。后人承袭周代的习俗,为了庆祝 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的生产,也就在 “立春”前后的农历正月初一欢聚在一 起“过年”了。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 生动的传说:古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和 年初一,有一种叫“年”的怪兽,专 门在这两天出来吃人。“年”凶猛异常, 任何野兽都敌不过它,连许多神仙也 拿它毫无办法,只好让它残害百姓。 人们为了躲避“年”,腊月三十晚 上,擦黑儿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 坐等天亮。正月初一也不上街,躲在家 中。为消磨时光,他们就玩牌;为了壮 大胆子,他们喝酒。等躲过这两天, “年”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互相见 面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有被 “年”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 么事情,人们对“年”放松了警惕。就 在这年的三十晚上,“年”突然窜到江 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 “年”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门帘的 结婚人家平安无事;还有灶堂里正烧 火的人家也没遭殃;另有一家,几个牧 童在比赛甩牛鞭子玩,半空中响起噼 噼啪啪声,“年”被吓跑了。 所以人们知道“年”怕红、怕光、 怕响声,后来等到年三十、初一时,家 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衣服、挂红灯、 敲锣鼓、放爆竹,这样“年”就不敢 再来了。 春节的禁忌习俗 春节禁忌,正源于这种对年的特 殊认识,也肇始于人们对“开始”的 重视。古人认为春节这—天预兆着全 年的吉凶祸福,因而禁忌极多,集中 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丰收的心 理要求。《清嘉录》说:“元旦,俗忌 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 粪。”忌扫地、倒拉圾,是防止走了 财气;忌动刀剪针线,是怕遭凶祸。民 间风俗,这一天妇女不能出门拜年和 回娘家,小孩不准哭,所有的人都不 许说不吉利的话。据《帝京景物略》载, 初一五更时不能躺在床上打喷嚏,如 实在憋不住,必须赶快爬起来穿上衣 服,倘若来不及就已经在床上打了喷 嚏,预示—年多病;不能躺在床上聊 天;门外有人叫唤不可答应,因为此 日清晨在门外呼喊俗谓“呼鬼”;起床 后要向长辈、亲友、邻居恭贺新年,说 话要讨吉利,忌讳说“丧”、“死”、“终”、 “病”、“穷”、“亏”、“触霉头”等字眼。 隋唐以后,春节娱乐活动越来越 丰富多彩,过春节的时间也延长了。同 时,还产生了许多有趣的过新年的禁 忌习俗。出门时忌讳碰到和尚、尼姑、 寡妇等人,因为“初一遇和尚,穷的 精当光”,“碰到尼姑,逢赌必输”(阿 Q见到尼姑时的忸怩作态可为一证), “新年遇寡妇,必定做鳏夫”。拜年时 也切忌在别人床头贺拜,因为只有病 人才卧床不起,受拜于床前,大不吉 利。《怀宁县志》说:“小孩如到人家, 必须要赠给小孩饴糖果品类食物,不 能让空返,此谓之‘赐福’”。元旦日 不能以生米蒸饭为炊,所用食品皆须 除夕前做好的熟食品,并且不倒水于 地,不洒扫庭院。如一定要扫,也不 能向外扫,必须向内扫,恐怕把如愿 (吉鬼)扫出去。而《水平府志》又记载 当地元旦风俗,门前要置水,认为水 能消灾,并插芝麻秆以祈门户清洁,诸 福并臻。此外,各地为了求福祈祥,这 天不能吃开水淘饭,也不能用汤淘饭, 否则不但出门必雨,而且注定一年里 只有吃稀饭的“穷命”;还不准使用锋 利的器物,否则会断绝财路仕途,甚 至断子绝孙,所以人们往往大年三十 就把刀剪等利器藏了起来,以免初一 一时疏忽,触犯了禁忌。 在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流传着“井 妈照镜”的说法。相传正月初一这一 天,是井妈梳妆打扮的日子。人们以 —天为一日,而井妈却是以一年为一 日,初—这天就是她的清晨了。所以 每逢初一,井水是禁止汲用的。因为 井里的水面,就是井妈的镜子,如果 搅动了水面,井妈当然无镜可照,必 然生气,在这一年里就不会施恩赐福 给这家人。 过去,人们平时吃的是草,很少杀 生。而为了过大年,便宰鸡杀猪。但 大年初一忌见血迹,见到血迹,主人 必定会遭遇不祥的。古籍中记载了不 少对血禁忌的事情。干宝《搜神记》也 说:有一个名叫刘宠的人,经常在夜 里发现自己的门前有血。时隔不久,果 然真的被人杀害了。《史记·夏本纪》 说:夏朝的皇帝武乙暴戾无道,用皮 革口袋盛满血液,挂起来用箭射。后 来武乙出去打猎,被雷电劈死。这样 看来,典籍所见,武乙为第一个触犯 血的禁忌而遭惩罚的人。《中华全国风 俗志》更直接地记载了这—几乎是流 行全国各地的习俗:“除夕,院内竖桅 杆,上悬灯笼,谓之天灯。相传昔有 九头恶鸟,为二郎神杨戬斩去一头,常 年滴血。每至除夕,即出而飞鸣,其 血滴于谁家院内,其家必遭祸事。”杀 生必见血,这一禁忌仍是警诫人们,在 春节期间应禁止杀生。 在除夕,各地可以杀羊,悬羊头于 门,还要“磔鸡”(磔,即肢解而杀),禳 除恶气。但一到新年元旦,就决不能 再杀鸡了。《荆楚岁时记》记载:每逢 元旦,在纸帖上画一只鸡,贴于门上, 把索苇悬于画鸡之上,桃符树立于纸 帖两旁,各种鬼会害怕。鸡变得同门 神—样重要。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正 月—日为鸡日、二日为狗日、三日为 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 疫逐鬼为目的的拔除活动和大傩。譬 如东晋时期,京城建康每年腊月三十 举行傩礼,驱疫者“结党连群,通夜 达晓,家至门到,责其送迎”。为人放 荡的名士孙绰为了取乐,戴上面具,混 在大队驱疫者中间,到大司马桓温家 逐除恶鬼。(《荆楚岁时记》杜公瞻注 引《殷芸小说》)此外,尚有一些其他 的攘解手段。这天晚上,人们习惯地 在门口放一根棍,此举据说有两种意 义:一是堵元宝,不让财神、福神往 外跑;—是防“野鬼魔怪”,不让它们 这乌七八糟的东西进入家门。这根棍 要在门口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否则,便 会“野鬼进门财神出,不卖人口卖房 屋”。“冲喜”和“讨口彩”也颇常见。 《元氏县志》说:“除日前数日,男女 嫁娶,不拘禁忌,谓之‘乱岁日’。”我 们怀疑其中即包含着“冲喜”的意思。 《红楼梦》九十六回就有宝玉因患了疯 癫病,以成婚来冲喜的事。所谓“彩 话”就是用以禳解不祥的吉利话。如 果小孩说出忌言,大人则马上以“童 言无忌”来祓除。为防儿童不懂忌,要 备草纸于小孩初醒时抹擦其口,称为 “揩屁股”,意为其言不可信。 除夕宴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餐饮, 俗谓“年夜饭”。瓜果毕至,鱼肉咸集, 举家团坐,饮酒辞岁。此时,人们即 使没有食欲,也非吃不可,—般都吃 一块“鱼头”或“鱼尾”,寓意是“头 尾都有余”。大多数地区吃鱼不能翻过 身来,不然新年出门会遭翻车、翻船 之灾。吃饭时不能用汤淘饭,否则年 内出门必逢风雨。—般都有讨口彩的 规矩,除了说—些祝福的话外,吃枣 要叫“春来早”,柿饼要叫“事事顺”, 杏仁叫做“幸福来”,豆腐叫做“全家 福”,三鲜菜叫做“三阳开泰”,花生 果叫“长生果”,年糕叫“年年高”,甘 蔗叫“节节高”。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 “除夕功课”,不能不说,否则新年不 顺。就餐前须要先祭祖先,请祖灵之 日为马日、七日为人日。这些家畜、家 禽和人们一同步入新年。正月一日既 是鸡日,怎能杀鸡呢? 前面说过,大年初一不仅不能杀 鸡,也禁忌宰杀—切生灵。中国人是 崇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为人 准则的。要想自己财源茂盛、寿比南 山,那么在新年初一就绝对不能干伤 天害礼的事,不能杀生。不但不能杀 生,还须放生,以积阴德。初一须放 生的习俗,其来源有两种依据:据《孔 丛子》记载:邯郸人在元旦正朝曾献 一雀给赵王,并给雀身上缀以五彩。赵 王大喜。但是有的大臣劝告赵王放飞 以示不伤生灵。赵王依言放了雀。人 们把他后来的成功,与此附会起来,认 为惟有行善方能有为。于是衍为一俗。 另—说法是据《三齐略记》记载的一 个传说:在荥阳有一眢井,项羽追刘 邦时,刘邦避于井中,两只斑鸠落在 井口上,项羽追来时,有人告诉项羽 井中有人,项羽却说:“井中有人,鸠 不集”。刘邦幸免于难。所以在汉代正 旦日,要为斑鸠等鸟雀放生。到汉武 帝时,还专门下了一道诏令:“除正旦 杀鸡与雀。”这个民间风俗被皇帝钦定 后流行更广。我们自然难以究明哪一 说更有道理,但其中隐寓着的行善招 福、好心有好报的民众心态,却是依 稀可以体悟到的。 去旧迎新的“除夕”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为“月穷 岁尽之日”,所以又叫除岁。在年节中, 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古代人很迷 信,尤其惧怕疫疠与恶鬼。在年终到 来时,—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 面驱疫疠、除恶鬼。故而把这一夜称 为除夕。 古人认为物老则成精,王充《论 衡·订鬼》篇就说:“鬼者,老物精也。” 而时间到了一个单位的终极,也会同 样有祸祟的,所以禁忌繁多。“夏历十 二月三十日为除夕,乡民以为是日上 界诸神下降,故隆重祭祀,敬鬼神,且 禁忌繁多,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 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 随地便溺及泼污水、灯油于地等”。(郑 传寅、张健主编:《中国民俗辞典》)“除 夕打破碗盏,次年必遭凶事”。“除夕 将灯油泼地,家中必多疾病,或有不 利之事”。“是夜忌犬吠,谚云:年夜 狗弗叫,来年疾病少”。“人生喑聋者, 是腊月暮之子。腊暮,百鬼聚会,终 夜不息,君子斋戒,小人私合阴阳,其 子必喑聋”。 当然,对于除日群出活动的百鬼 也并非只有消极的防卫,尚有主动出 击的巫术作为后续手段,这便是以驱 P60-61 BEIJING OBSERVATION 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 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 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 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争座位;不 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 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 上,否则就是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 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 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 折。进餐时是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 的,这与苗族“踩年饭”的忌讳类似。 吃年饭也是苗家最神圣的时刻,全家 必须团聚在一起,并排除—切干扰,特 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 饭”,会使全家不得安宁。 年节的独特文化氛围,造成了广 大民众文化心理的异常。人们不再像 平日那样坦然地审视过去与展望未来, 而是急切抒发着预防灾厄、除祛祸根 及迎来好运的心理情绪。因而年节中 的禁忌事象较之平时要多得多。人们 崇奉岁时,以各种自我限制甚至是自 我惩治方式来讨好岁时,虔诚岁时,其 目的并不在那些禁制本身,而是通过 这一系列禁忌的实现来达到祈求好运、 禳除灾祸的目的。禁忌是年节文化的 一种重要表征,它使节日变得神圣,强 化和维系着节日与平日时间的界限, 时刻警示人们不能随便模糊及逾越这 种界限,并使人们的节日心态和节日 情绪真正得到宣泄。 如今,尽管上面过年期间的大部分 禁忌习俗已不再流行了,但是 “春节”、 “新年”永远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 对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定。而这 种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确定,正是维护一 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 家的情感认同力量。因此,“过年”对于 中国人具有极其崇高的价值,它的情感 作用和社会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责任编辑 薄茹)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猪迎春 朱根华
/
本文档为【过年_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