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

2011-03-20 10页 doc 97KB 1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 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 http://cn.tibetanol.com/chinses/whyc/content/2008-04/09/content_571794_4.htm 作者: 德吉卓嘎 来源: 西藏日报   2008年04月09日 11:58  藏医药面对的人,和西医、中医以及其他的医药学不同。因为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病人、病人的家人,乃至医者之间都有神秘约定。作为西藏最后一个九代传承的民间藏医,洛桑旦增的经历更是传奇得令人难以置信,因此,他喜欢说,“你就当故事听”。在...
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
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 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 http://cn.tibetanol.com/chinses/whyc/content/2008-04/09/content_571794_4.htm 作者: 德吉卓嘎 来源: 西藏日报   2008年04月09日 11:58  藏医药面对的人,和西医、中医以及其他的医药学不同。因为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病人、病人的家人,乃至医者之间都有神秘约定。作为西藏最后一个九代传承的民间藏医,洛桑旦增的经历更是传奇得令人难以置信,因此,他喜欢说,“你就当故事听”。在日益现代化的西藏,类似洛桑旦增这样的民间藏医就像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日益稀少难觅,许再过几年,能这么讲故事的人也找不到了。   作为游医的父辈   见到洛桑旦增时,他刚从林芝采药回来。在拉萨市红旗中路,只要一问“神医住哪?”马上就会有人热情地指着胡同里隐匿于一排藏式建筑中的一间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  洛桑旦增祖居地在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贡觉县的阿噶地方(现在是一个区),其家族房名叫“齐母”,意思是“最齐全的家族”,洛桑旦增很骄傲地说:“在西藏,这是独一无二的家族名。”阿嘎是一个被高山峡谷分割、原始森林覆盖的美丽山乡,极少受外界侵扰,生活单纯而滞缓。“齐母”家族在这一带远近闻名,家族除了医道精湛,历代中还有层出不穷的活佛和地方官员。洛桑旦增的曾祖父自小随父亲学医,30岁时,以一名游医角色游历了印度、尼泊尔和锡金,30年时间,他遍访名医,采集名药,回到家乡,已是60来岁的老人,他用30多年,换回的是用30多匹骡马驮回的世界各地的大量医书、医药和医疗器械。   洛桑旦增说,曾祖父的异地奇闻,尤其是关于各种有别于传统藏医的医道,如放血疗法、火熏疗法、点穴疗法、捏拿疗法以及皮搓疗法等,激起了祖父到外面闯荡的愿望。后来,祖父既去过锡金、印度、尼泊尔等地,也去墨脱专门考察药材,还到了米林的“那宇”地方(据说这里是藏医始祖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的药源之地),最后到内地五台山,一去就是26年,带回大量的有关医术的书籍和验方。也就是从这时候始,在他们家族的医术中,引进了中医。   这次行医、学医、研医之旅,将许多从未见过的植物引进了“齐母”家族的药方。洛桑旦增说:“在祖父主掌‘齐母’家族时候,家族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不仅在昌都一带,就连拉萨,对家族也并不陌生。”洛桑旦增的爷爷活了103岁,在他将要告别人世那几年,社会动荡,老人将家中许多医书资料或送进寺院,或埋进山洞,而将治疗各种常见疾病的药方和祖传的秘方360种交到继承家族医术的三儿子——洛桑旦增的父亲手中。   即使是父母恋情,经洛桑旦增讲述也带了些传奇色彩。洛桑旦增的父亲18岁那年,即离家行医。第二年,和他青梅竹马的一家富户小姐带着佣人在米林找到了他,这位小姐后来就成了洛桑旦增的母亲。此后,这对年轻夫妇带着佣人,一路行医往南,到了墨脱。对于“齐母”家的医者总要到墨脱去,洛桑旦增这样解释:藏医药有三个门派,一个门派偏重用植物入药,一个门派偏重用矿物入药,一个门派偏重用动物的骨肉入药。我们“齐母”家属第一种。“齐母”家配药的比例大致是矿物占10%,动物骨肉占20%,植物占70%。而很多药用的植物只有墨脱才生长。也许是一种巧合,洛桑旦增就出生在墨脱——一个四季常青、鲜花如潮、被称作“白玛岗”(莲花山)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童年学医   西藏民间有种说法,高僧在圆寂后,即使当时艳阳高照,天空立马也会下雨,雨后的彩虹一头连着天,一头连着高僧圆寂的地方,就示高僧已经成佛。与此类似,如果孩子出生时天有异象,说明这个孩子是活佛转世。   据洛桑旦增说,母亲在墨脱怀上他以后,便开始返乡。1944年9月15日清晨,他在米林县的宁嘎村出生,当时不仅下了五颜六色冰雹,而且有一道彩虹将他出生的村舍与远山相连。出生时的天地异象和“齐母”家族背景,使这位“齐母”家族的第九代传人——也就是现在冠名为洛桑旦增的人,立即引起当地宁玛派著名大活佛顿炯喇嘛的注意。   经过长时间繁缛的宗教仪轨,3岁的孩童被顿炯活佛宣布为“那宇”地方一座宁玛派寺院的转世活佛,并给命名为“白玛罗布”(意为莲花里长出的宝贝)。这所寺院的名字叫做尼增(意为挂住太阳不落)。时至今日,洛桑旦增还记得当年在寺院的生活:学藏文,攻读莲花生大师写的经书《人智之德》。除日常修习,还要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在特定节日,为前来朝拜的信徒们摸顶赐福。6岁时,白玛罗布结束了活佛生涯,随父亲走上了行医之路。   洛桑旦增说:“最初我并不喜欢父亲为我安排的生活。每天,别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而我要认各种植物,陪着父亲看病。再稍微长大些,就要背着和我差不多高的药篓子,带着小铲子上山采药。父亲非常苛刻,每天规定只采一种药,篓子没装满不准回家。”“记得当时最喜欢采的是佛手参,最讨厌的是金英子、三七。金英子有刺扎手,三七分布不集中,东一个西一个,找的时候还得把刺给排开。党参根太长,不好挖。为了挖药,双手被刺得鲜血淋漓是常有的事。”   但在这一年,父亲为人治病的两例医案深刻留在了洛桑旦增的记忆中。   第一例,是为一个头上长了一个几乎和头一样大瘤子的病人治病。病人从肉瘤鸡蛋大的时候就开始到处求医,请喇嘛念经发咒,无济于事。父亲将一种不知名的草叶用水熬煮,然后在水里泡了三种药:熊胆、麝香、藏红花,另外还有鸽子的羽毛。3天后,带上泡好的药到病人家,将他用腰带捆绑在房中柱子上,把头发全部剃光,先后用盐水、榆树皮和竹叶熬成的汤,以及藏白酒清洗整个头部和肉瘤,然后将手术刀在白酒点着的火上烧炙、浸进酒里消毒后,在瘤子正中间直接切下。刹那间,瘤子里冒出像坏鸡蛋白一样的黏稠物,臭气熏天,白玛罗布的父亲将这些东西全部挤完,才从药水中拿起鸽子羽毛,沾着药水擦洗刀口,最后用熊胆粉末敷在创口上。7天以后,创口愈合,一个半月后,患者头皮缩回正常。病人一家千恩万谢,有人问医方来历,白玛罗布的父亲回答:梦中所得。   这年秋天,一个孕妇因头胎难产,大量出血,痛苦不堪。白玛罗布的父亲将茴香、比薄、木香研细和糌粑混在一起,用青油调和,白布包裹,蒸好之后敷于孕妇肚子上,再用藏纸包麝香,点燃熏孕妇脚底涌泉穴,让孕妇弯腰,用蒸好的汤药敷孕妇命门,反复几次,孩子顺利产下,母子平安。   从那以后,白玛罗布对医学——把人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的神奇力量有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对父亲产生了神圣的崇拜心理。他开始主动辨认药物,十分勤快地充当父亲的助手,非常专注地观摩父亲为患者治病的过程。而父亲也有意识地将一些基本药理和医疗知识通过言传身教向儿子灌输。从这个时候起,白玛罗布才真正地承袭家传藏医学。 神秘的“辟谷”   几个月后,正在游医的白玛罗布父亲接待了一位来自拉萨大贵族擦绒家的二管家,因为擦绒家的小公子在印度求学患了脾热病,遍访印度和藏地名医都无济于事,便来求助于“齐母”家族的传人。因为原本有去拉萨的打算,父亲便带着家人来到了拉萨。   白玛罗布的父亲随擦绒家的管家到印度出诊后,白玛罗布的母亲客居在擦绒府邸,而白玛罗布则被安排在擦绒家的家庙里跟喇嘛们一起学藏文。“在这里学习不像在那宇的寺里,在尼增寺,我是小活佛,整天受人顶礼膜拜,学藏文时,也有贴身侍僧在旁翻经卷,自己只要动眼动口就行。在拉萨就不同了,大小的活佛太多,高僧大德充斥在各个寺庙,而擦绒家又是显赫门第,所以,我只有像所有童僧一样,循规蹈矩地从头学。但也正因为这样,我学到了更多东西。”   1952年,在父亲精心诊治下,擦绒家的小公子很快就康复了。为继续行医,白玛罗布的父亲决定离开擦绒家。因为擦绒家有一位公子在直贡提寺当活佛,并拥有一片庄园,在擦绒建议下,白玛罗布的父亲带着家人住进了直贡的“俄卡”(庄园),一面行医,一面管理俄卡。白玛罗布则被送到直贡提寺和擦绒家的儿子一起学习。直贡提寺是一座气势恢弘、拥有众多喇嘛的寺庙,天葬台是全藏最有名的。据说,直贡天葬台有一条金线通往印度,只要把死者送到这里天葬,他的灵魂一定会达到天国。   “两年后,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当时,我师傅带着我回自己的修行寺庙羊热岗,恰逢藏历猴年举行‘破瓦’法会。‘破瓦’法会是由得道高僧为大众施‘破瓦’法,只到了猴年才举办。法会结束后,施法的活佛要招收一些有慧根的小喇嘛深造,年龄在8到13岁之间。入选前要经多方测试考核,并要求参加测试的童僧上三代不得有屠夫、艺人、手工匠人、铁匠等,直系父母从未有过恶行,经高僧目测过关后,还需调查家庭。当时选中的童僧共35人,我是其中之一。”   35名童僧被集中起来后,要经过两个阶段筛选。第一个阶段是辟谷90天。“辟谷前,先用凉水洗澡,换上衣服,并停止食用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几天后,每个人喝大量大黄水,腹泻以清洗肠胃。35个人中一下子就淘汰了18个。又过了7天,剩下的人每天只能喝3口水,吃3粒药丸,3天后,开始正式辟谷。”   辟谷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神秘:“就在寺庙的下面修了一圈类似于洞窟一样的2米见方的小房子。小房子用石头砌成,地面是用阿嘎土打成的,很平整,无桌,也无凳,唯一的只有一片用毛绳编织的小垫子。房子没后窗,垫子上有从房顶上垂下来的毛绳,毛绳的另一端通向寺内监督辟谷者的僧人房舍。这个房间里安排了一排十分清脆的铜玲,辟谷者房子里拉过来的绳头分别拴在每只铃上。如果有人感觉挺不过去,可以拉铃,僧人会立即派人来打开你的房门,但同时也就意味着被淘汰。”   17名身着新袈裟的童僧于是被送进17间小屋。封门前,管事喇嘛为每间小屋送进一只小盘子和一只铜壶,盘子里放着90粒搓成鸽子蛋大小的酥油粒,铜壶里只有小半壶水。喇嘛说,这是90滴水,每天只能进一粒酥油,一滴水,否则视为犯规。在90天中,有12个童僧没有挺过去,拉响了响铃,还有3个不堪饥饿和寒冷,死在了小屋里。90天后,对于半途而废的小僧人,活佛对他们进行了开导和勉励,然后返回各自的寺庙,对死去的小僧人,活佛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超度,并向其他人宣示,他们已去了成佛的路上。   最终成功度过90天走出(应该是被架出)小屋的,只有白玛罗布和另一位13岁的小僧人。当他们身体全部恢复正常后,活佛开始详细询问他们在辟谷时各阶段的感受。当13岁的喇嘛说他最后见到了释迦牟尼时,活佛问,你可听见佛祖说了什么?13岁的喇嘛回答,只看到了佛祖的身影。活佛遗憾地说,如果听到佛祖的讲话,那你的境界恐怕就是天下第一了。   活佛又问白玛罗布,他说到自己在花园里饮露珠、吃仙果,并见到了一座寺庙时,活佛说,辟谷是检验一个人功德的最佳途径,功德分为四等,90天里除了必须忍受饥渴、疼痛、恐惧、绝望外,在最后的虚幻中,见到并聆听佛祖布道,是为特等;见到佛祖,是为一等;没有见到佛祖,但见到了寺庙,是为二等;没有见到佛祖也没有见到寺庙,但见到了花园,是为三等。宇宙共有四个天堂,释迦牟尼天堂、莲花生天堂、未来佛天堂、千手观千手观音天堂。你所见到的花园是药王天堂,是释迦牟尼天堂的一部分,看来你将来要走的路恐怕就是医者之路了。之后,活佛给辟谷成功的二人颁发了文书,在柔软光洁的藏纸上,写明白玛罗布为第二层次。   根据辟谷的情况和个人意愿,两人被送到寺院进行深造,学习内容有藏文文法、天文历算、医术、气功和绘画。白玛罗布专攻医学,老师是一个不丹人,名叫不丹·次仁。老师年近花甲,医术高超,在直贡一带很有名望。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白玛罗布主要学习了望诊、尿诊、体诊和脉诊,同时还学会了识别一些西藏较为少见的药物。然而,因为父亲病重,白玛罗布很快就中断了寺院的学习。 最后的传奇   洛桑旦增见到父亲时候,父亲叮嘱说到第9天天黑后第一颗星星出现时,他就要去了。他行医30多年,掌握了一部分的家族医记,也积累了300多个验方。此外,他所掌握的8个秘方是“齐母”一记中的核心秘方,是根据病的种类区分开来的大方,分开来可分解为200个单方,但只给我传198个。其他两个靠念经、发咒治病的,他不传给我,因为这需要高超的修行,否则,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害人害己。   接着,父亲将一个巨大的银质嘎乌交给白玛罗布,说所有精华都在里面。在后来的几天里,白玛罗布的父亲又手把手地向他传授了“齐母”家独特的脉诊,教他一些罕见的药物和配药方法,还特别强调了行医道德、自我修养、自我实践三点。   “在接下来的三天三夜,父亲不断重复那些秘方和各种疾病治疗的秘诀,我一出现困意,就将亲手配制的汤药端上给我喝。第8天,父亲端来一个小盒子,上面盖着一方红布,父亲将布揭开,只见盘子里放着十几粒像小珍珠和蚂蚁蛋一样大小的舍利子,父亲让我吞下,并告诫我不能碰到牙齿,因为牙齿有毒,舍利子碰到牙齿会失去功效,之后又让我吃下一颗酥油丸。这一切做完,父亲告诉我,我的大脑已经封门了,什么时候开呢,就是前面讲的医德、修养和自我实践这三把钥匙。如果做不到,就开不了这把锁,只有经过艰苦修炼,才可以找到开锁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分别在我27、37、47、57、67岁。每到这时候,都是由我的医德和修为来挽救我的医途甚至生命。”   接着,父亲又给白玛罗布规定了五个不准:不准喝酒,不准说假话,不准向患者索取财物,除非患者自愿给你,不准借看病之机调戏女病人,不准用药讨价还价,病人给多少是多少。这些讲完,又讲了一个“亲”。说,你最亲的人是你的父母,但他们都会死,只有千千万万个患者是不会死的,他们是源源不断的。作为一个医生,你最亲的人应该是患者。你为病人治病,也就减轻了你自身的痛苦。父亲这一番话,后来成了白玛罗布行医的准则。   到了第9天,星星出来时,他走了。   父亲去世后,白玛罗布继续回寺院学习,一年后,根据老师建议,独自一人再次来到拉萨,进了色拉寺的昌都康仓当喇嘛,继续他的宗教和藏语文修习。1956年的1月,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年仅12岁他被送到当时的宗教事务委员会进行医务学习,任务是学成之后到各寺院的医疗保健站工作。当时学习的内容有:文化知识、佛理、政治和中医针灸及中医理论,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中医,经过3年学习,打下了初步的中医基础,并开始门诊,他的从医生涯也就从此开始了。这次他的名字改为洛桑旦增。   对父亲去世前的很多未卜先知的话,洛桑旦增起初半信半疑。他说,“从27岁开始,很多事情印证了我父亲的预测,我开始相信他的话”。洛桑旦增26岁时,在西藏的海山学校当校医,开始接触到一种疑难病——痛风,“西医治不好,藏医也难治”。那段时间,他总是梦见80多个军人围着他,其中有一个领导模样的人指着自己红肿的脚一脸痛苦的表情。没过两天,洛桑旦增27岁时,西藏军区政治部的一位主任果真带着两名通信兵找到了他治疗痛风病。“我马上查看父亲留的祖传秘方,果然找到了治痛风的配方,那上面注明我在27岁的时候会用得上。”   此后,洛桑旦增在数十年的从医生涯中,一刻也没有忘记父亲的临终教诲,在用祖传秘方为病人治疗时,总先把方子用在自己或是家人身上检验,然后再用到病人身上。他说方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没问,但通过自身检验,心里更踏实。另外,他尽量不用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怕处理不好容易中毒”。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洛桑旦增的医名开始传开,拉萨城关区单独成立了卫生所,由洛桑旦增负责区里职工干部的保健。2002年3月,洛桑旦增治好了全藏最有名的格鲁派“赤巴”、传昭节唯一有资格在大昭寺讲经的波密强巴伦珠活佛的痛风病,此后便成了活佛的专职保健师,直到2006年活佛圆寂。   洛桑旦增也有自己的苦恼。他没有正规的医科学历,前些年评职称很使他头疼了一阵。曾有自治区的领导辗转听说了他的传奇经历,把从未谋面的他叫过去,详细了解情况,但在评委那里还是没有得到通过。理由只有一条:没学历。现在洛桑旦增不再为此事伤脑筋了,他已退休在家,在全国定期巡回医疗。2001年4月,联合国和平基金会21世纪自然医学大会组织委员会对其卓著的医学成就授予“世界名医奖”、“国际自然医药大奖”和“自然医学奖”三项荣誉。2004年4月,联合国和平大学第42届国际自然医学大会授予洛桑旦增先生国际医学博士学位。   今年62岁的洛桑旦增对家族医学的传承很无奈:“我以前也带过徒弟,有的学得很不错,但是没有出路。解放前,藏医学生每年有个考试机会,一般是藏历11月19日,全部格西(学位名称,相当于现时博士)都会到会,所有僧侣也都参加,众人围坐在一起,受试人坐在中央,任由格西和众僧提问,并一一解答,最后由格西承认满意,方算及格。然后,学校校长将学生的成绩记录下来,以个人名义签名或盖章,学生就算毕业能出外行医了。但现在按执业医师法规定,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学历者,方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我的徒弟没有学历,即使有水平也拿不到行医资格,若行医就是非法。所以,除了一部分人会继续考医学院,更多的人都不当医生了。现在的孩子很现实,我连人家的温饱和工作问题都不能解决,谁还愿意来跟我学藏医?”   洛桑旦增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在天津念高二。前几天曾打电话告诉父亲,马上要分文理班了,他想学理工科。洛桑旦增没有像当年父亲培养自己那样决定儿子的未来,他说:“儿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我不会强迫他学医。他也吃不了这个苦。”按照老藏医的习惯,祖传秘方只传家人,如果没有传承者,就会随着藏医的圆寂而失传。对于这一点,对于家族医学的将来,洛桑旦增没有回答。  齐母·洛桑旦增1943年9月出生于西藏米林县(父辈世居昌都贡觉,后迁徙至墨脱、米林一带)。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耳濡目染,长于乡野,耽于杏林并师从于中医名家刘林国、张文章,藏医名家康珠央嘎。1957年开始涉足针灸并潜心研究民间中藏医学的临床和实践,集四十多年诊疗经验,悬壶济世于雪域高原。现寓居拉萨。中国医学会外治专业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西藏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医学博士。 新闻连接----    齐母·洛桑旦增的祖父罗布是西藏很有名气的藏医,他的父亲扎西顿珠是西藏的一代名医,传授给了他大量的藏医知识,对他一生的成长影响极大。齐母·洛桑旦增五岁开始习经文、读医书。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墨脱和米林的原始丛林里度过的,1951年他与父亲骑马2个多月,风餐露宿来到拉萨。到拉萨不久,西藏就和平解放,他第一次在解放军那里看到了画报,吃到了压缩饼干,这一切使他终生难忘。    2个月后,齐母·洛桑旦增随父亲去了羊八井、楚布寺、直贡寺等地朝佛,最后在直贡寺学习古藏文和医术,并随结周活佛辟谷90余天。在他11岁那年,父亲把他领回家,向他传授家传的藏医知识,教他学习配方。父亲因感染热毒而去世后,他来到色拉寺继续学习。1956年卫生部门决定在拉萨三大寺建立中藏西医门诊部,他被选去学习中医、藏医和针灸。在37名学员中,他的成绩最好,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出类拔萃。1962年因病长期疗养,他来到风景秀丽的林芝,一边疗养一边为群众治病。由于他的医术高明,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他在住房周围搭了不少帐篷,让患者住在里面治病。1964年5月,他回到了拉萨,被安排在拉萨市城关区民教科工作,他利用节假日为师生看病,1979年因工作需要调到城关区人民医院当医生,并于1980年出任该院院长。1988年起担任城关区卫生局局长。2000年8月调拉萨市高原生物所任所长至退休。     齐母·洛桑旦增每到一个地方,都始终不忘刻苦学习业务知识,读书到深夜两三点是常事。他通读了《四部医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等。他把中医和藏医进行了比较,取其精华,苦研验方。他说:"人类的病变是无限的,我们医生的医术是有限的。"所以他很注重学习,他的《蛇伤救治》等四篇在国内外获得有关专家的好评。他的个人辞条被收录入《中国特色名医大典》、《中国名医大典》……     鲜花和荣誉纷沓而来,但齐母·洛桑旦增始终没有放松,他说:"名誉属于过去,学习和探索才是永恒的。"他把中医和藏医结合起来,独创了不少验方。通过10年时间的研制,他独创了消瘀散、九味壮阳汤、九虎痛风灵、八味雪莲散……这些药品都是齐母·洛桑旦增许多年反复验证实践得来的验方,是他多年来心血的结晶。1992年,他研制了一种名叫"708"的袋子,内装27种中藏药,系于腰部,调理脏腑,通过试用,"708"袋疗效较好,自治区科委1994年拨专款扩大生产量。西藏藏医学院作出鉴定:"708"袋无任何副作用。"708"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0年9月,第二届平衡针灸平衡医学大会授予齐母·洛桑旦增"二十世纪平衡针灸杰出人才"称号。2001年4月,联合国和平基金会21世纪自然医学大会因其卓著的医学成就授予"世界名医奖"、"国际自然医药大奖"、"自然医学奖"三项荣誉。2004年4月23日,联合国国际交流医科大学破格授予其国际医学博士学位。他研制的"舒诺"胶囊获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藏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造福人类,是洛桑旦增的人生夙愿,他正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迈进。 (作者: 德吉卓嘎 文章来源: 西藏日报) 藏族“神医”齐母·洛桑旦增 刘建凌 《世界》 2006年第04期 http://qkzz.net/magazine/1002-9656/2006/04/341788.htm 我带着拯救人类健康的义务来到这个世界上,衣食住行都受惠于老百姓的汗水。不管别人怎样评价我今天的行为,我都将矢志不渝地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祖国的中藏医学结合的临床实践,并把能为病患者解除痛苦当成我这一生最大的安慰和幸福。 ——齐母·洛桑旦增 雪莲花,学名雪兔子,又名雪莲、雪荷花等,生长在海拔4200米一5350米的高山雪线之上。在冰天雪地之间,在悬崖峭壁之上,雪莲花傲然绽放,用美丽的身姿带给冰雪世界生的希望,用悄然的芳香带给蓝天大地美的畅想。 雪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传为救命的“神药”。它全身可以入药,并且,由于雪莲花常年生长在雪线之上,生长缓慢,故药性稳固、持久,其药效一直享有盛誉。 在西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藏医,人们就像赞美“神药”雪莲花一样传诵着他,称他为藏族“神医”,他就是63岁的著名藏医学家——齐母·洛桑旦增。 11岁入色拉寺当喇嘛 齐母·洛桑旦增1943年出生在藏东的米林县,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藏医。在父亲的熏陶下,齐母·洛桑旦增自小就对藏医学发生了浓厚兴趣。5岁时,小洛桑旦增就会煞有介事地模仿父亲替人诊脉,还能说出一些子丑寅卯来,让父亲很是疼爱。当地有一个叫顿迥的活佛,特别喜欢小洛桑旦增的灵气,与另外两位活佛一道认定小洛桑旦增就是转世活佛,要收他到寺庙里去修行,后来因种种原因没有去成。那位顿迥活佛和平解放时期到了拉萨,担任了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藏佛教协会副会长,后来辗转去了瑞士。离开西藏前,顿迥活佛一直对齐母·洛桑旦增在学业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1951年,小洛桑旦增随父到拉萨行医。当时的西藏刚刚和平解放,贵族和奴隶等级分明。父亲既是贵族的“保健医生”,又是平民、奴隶的“再世华佗”。特别是父亲对医学的执著、对穷人的行善,对小洛桑旦增的影响极大。 1954年,他的父亲在为治疗一位病人的疑难杂症时,自己亲口试药不幸中毒身亡。家里的顶梁柱忽然间倒了,在父亲众多的生前好友帮助下,家里才可以勉强度日。这时,色拉寺的活佛主动招小洛桑旦增进寺当喇嘛,一边学习佛经,一边学习古藏文,一边继续学习藏医和针灸。人寺的3年是小洛桑旦增打好古藏文基础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小洛桑旦增对藏传佛教的精髓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藏民们追求来生幸福的轮回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坚定了他追求善良、追求平等、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信念。 1957年,中共西藏宗教事务委员会招收职员,小洛桑旦增有幸被选中成了一名干部。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丁作,在认真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继续潜心研究藏医学。当时有一位汉族老大哥很喜欢小洛桑旦增的认真精神,就教他学习汉语,并建议他业余时间去夜校学习汉语。小洛桑旦增听从了老大哥的意见,很快就将汉语学得能说能读能写。 就在他忘我地学习和工作的时候,1962年19岁的洛桑旦增患上胃溃疡,由于他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对病情掉以轻心,结果造成胃穿孔出血,送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对这样的病只能采取保守治疗。“船漏偏遇顶头风”,住院期间,他又不幸感染了肺结核病,还同时并发了严重贫血症,医院虽然用了很多办法依然没有办法治愈他的病情。在无望的情况下,瘦得皮包骨头体重仅有60斤的洛桑旦增自己申请出院回到了米林老家,由母亲照顾他的生活。 母亲随同父亲行医多年,知道父亲生前留下了很多治病的秘方,就对洛桑旦增说,你去看看你父亲留下的方子里有没有治疗你病的法子,如果有,咱们就试一试。洛桑旦增就找来了父亲遗留的方子,认真看了起来。那些方子全是用藏文记载的。好在洛桑旦增在色拉寺学习过古藏文,看起来并不费劲。父亲遗留的各类方子共有198个,其中就有治疗胃溃疡、胃出血、肺结核和贫血的。他根据父亲的配方先治疗胃溃疡胃出血,几帖药服下去,病情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出血现象消失了,贫血症也有所好转。这样的结果,使得他信心倍增,同时,对藏医学更加充满了兴趣。在对胃溃疡取得明显疗效的基础上,他又根据父亲的秘方治疗自己的肺结核。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1964年,洛桑旦增基本痊愈,体重也增加到90多斤。 那时,当地老百姓患肺结核和胃溃疡的病朋艮多。他一边给自己治病,一边用同样的方法也替别人治病。自己的病情好转时,别人的病也跟着治好了。因此,他在当地变得很有名气了。很多藏民不远千里徒步前来求医,洛桑旦增都是免费为他们治病。 在给自己治病的这段时间里,他对父亲的方子进行了整理,发现很多方子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一些重要的方子,父亲都亲口试过,在方子的空白处都记有父亲服药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对剂量有重要的修改。由此,他对父亲的医德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一直影响着他一生。 “神医”来自实践和总结 以父亲的秘方治好自己之后,他正式确立了理想: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人民解除病痛。后来他成为拉萨市城关医院的一名医生,通过别人介绍,拜一代名藏医康珠央嘎为师,悉心研究中医理论的基础文献《黄帝内经》和藏医学基础理论《四部经典》。康珠央嘎大师认为,学习《黄帝内经》是学习《四部经典》的基础,而《四部经典》所载的“根本”、“论说”、“秘密”、“后续”四部精要则构成了藏医学的框架。洛桑旦增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四部精要研读到耳熟能详,对《四部经典》全书收录的313个方剂和406味单药以及其药物的来源、质地、生境等烂熟于心。经过多年的研究比对,他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藏医,其根本都是辨证施治。特别是《四部经典》的三因学说(即隆、赤巴、培根)应当结合《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的精神,与客观物象相结合,对脏腑、经络的变化诊断,唯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作指导,方能达到辨证施治之目的。随后,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既应用《四部经典》的方剂,又使用父亲的秘方,还用已掌握的藏药药理理论结合闩己的理解创新配制新药,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他使用的配方恰当适用,对常见的例如顽症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淋巴结核、高血压、中风、糖尿病、早期胃癌、子宫肌瘤等50多种疾病和疑难杂症均有很好的疗效,对腰椎间盘突出更有独到的疗法,治愈率极高。 洛桑旦增的医德在拉萨和西藏有口皆碑。藏药的配制经常要加入含毒药物。这种含毒药物的比例十分讲究。少了,不解决问题;多了,又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他对自己研究配制的藏药无论是散剂、汤剂,还是外用药膏,都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在自己身上反复进行试验,在收到良好的效果日,无毒副作用后才 给病人使用。 1985年,当时政协拉萨市委的一位常委的爱人突发哮喘病被送到洛桑旦增处求治。这位时年花甲的老妇人,患支气管哮喘病已经几十年,每次发病都是痛不欲生、死去活来,许多医院都没有办法医治。洛桑旦增接诊后,根据这位病人的特征用以毒攻毒为原则自配方剂,但是,他对其中一味含毒药物的剂量掌握不明,便按照惯例自己先试吃一剂。那天早上,他没有来得及吃早饭就到了实验室,在那个方剂中加入了3克那味有毒药物,熬成汤剂后他就试探着喝了下去。没过多久毒性发作,洛桑旦增顿时感到头晕、恶心,紧接着就口吐白沫,窒息过去。正巧,一位熟人前来找他看病,发现他昏死在地上,以为他得了癫痫病赶紧叫医生来抢救。当时,他的脉搏高压只有60,低压只有20,心跳异常缓慢。经过医生诊断,他并非得了癫痫病,而是服了毒药。医院立即用肥皂水灌肠,将他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谁知,他中毒的事情不胫而走,传到城关区委书记和区长的耳朵里则变成了洛桑旦增有什么想不开而服毒自杀未遂。两位领导立即赶到医院来了解情况。在明白真相之后,区委书记说,简直是瞎传,我们差一点儿就将洛桑旦增这样的好党员给冤枉了。经过这次试药,洛桑旦增为那位哮喘病患者减少了那味药的分量,只用了1.5克。在一天半时间里服完三副药之后,病人的哮喘病得到了根治,老妇人今年已经79岁了,依然健康地生活在拉萨。据洛桑旦增的家人介绍,像这样的试药中毒“事件”在他身上就曾经发生过3次,每次都是到阎王爷门前走一遭才回来,吓得大家半死。 现在,洛桑旦增的双手还留下一些疙疙瘩瘩的疤痕。这些疤痕都是他试验药物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也是他成为一代“神医”的心路写照。 他成长历程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耻下问、博采众长。他对中西医学、藏医学所涉及的脉诊、尿珍、舌诊、针灸、药剂以及生理解剖等都认真进行过研究,重点攻学了内、外、妇、儿等专科和外治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为了培训基层医护人员,让他们能直观了解人体的构造、病变和死因,他在自己收入很低的情况下自掏腰包,亲手带学生们解剖病尸200多例,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病例资料。 洛桑旦增的三指脉诊术可谓造化神奇,他轻轻一搭脉,不用患者开口就可以把病情说得一清二楚,被成千上万的患者一致冠名为“神指”和“特异功能”,很多患者认为他的二根手指头就是x光,就是B超,就是CT,就是血压计。笔者访问他时,请他号了一下脉,他所说㈩血压的准确度几乎与血压计无误,真是令人肃然起敬,惊叹不已。 退休后依然救死扶伤 洛桑旦增从医40年,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也没有什么文凭。他先后担任过主治医师、拉萨市城关区人民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城关区卫生防疫站站长、城关区卫生局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疮疡科分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疮疡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西藏分会常务理事等职。1982年以来,还先后被国内部分省市药物研究院所聘为研究员,并在全国十几个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中担任职务。他的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名医大典》和《世界名医大典》。他还多次被邀请出席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在很多省市作学术。1996年,他应邀出席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会,他所提交的论文被收录在大会的学术刊物上。他先后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其中有6篇被国家有关专家评为优秀论文。2001年4月,联合国和平基金会21世纪自然医学大会组织委员会对齐母·洛桑旦增卓著的医学成就授予了“世界名医奖”、“国际自然医药大奖”和“国际自然医学大奖”3项殊荣。2004年4月,他通过了考点设在北京、曼谷、斯里兰卡三级严格的“脉诊”考试,获得了联合国和平大学颁发的医学博士学位。 2003年,他研制的“舒诺胶囊”(原名“益身宝”)获得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随后,他研制的健骨秘方,在与江苏省中医院联合改良后制成的“雪域骨宝胶囊”,因为能有效增加骨质密度,帮助患者远离骨质疏松,获得了国家药品专利。最近,他在悉心整理自己的医案记录,并结合父亲的遗方撰写《齐母医家辨误》一书,为汉藏医学的研究再做贡献。 从医40多年来,他曾为全国23个省市51万人次的病人治疗过各种疾病,治愈率超过了85%,有效率超过了95%,没有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2005年12月17日,他欣然接受自治区妇联之邀前往藏北草原作义诊,一天半的时间里免费为600人诊脉看病,并无偿捐赠价值12000元的药品给当地人民。就在他准备离开临时诊所时,慕名前来求诊的病人可谓人山人海,将越野车围得水泄不通。最后,人们只要能让“神医”碰一下手或脑袋都会感到很欣慰。 退休后的洛桑旦增对待慕名前来的病人一如既往,不讲条件,不摆架子,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他常常不辞辛苦地帮助病人诊断、配药并亲自送上门,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病人他不是只收成本费就是分文不取,充分体现了一代名医的德行风范。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傻,你为他们看病收一些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可以改善你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积累—些资金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呀。”他说:“我的生活只要过得去就行。我的‘钱’是什么呢?我治好—个病人就是给自己增加了一份财富,也就是增加了一份‘钱’。我医治过51万人,如果每人按1块钱计算的话,就是50多万多元。你们说我的财富大不大?” 有些医院听说洛桑旦增退休了,辗转找到他开价年薪12万请他前去做专家门诊。洛桑旦增一打听,这些医院是把他当摇钱树,对病人明码标价:凡请“神医”诊脉一次收费50元,开方则收费100元。对此,他断然拒绝。他宁愿不要那“白花花”的银子,也不肯让病人这样的弱者再变成贫者! 说这话时,齐母·洛桑旦增的双眼炯炯有神,依然健壮的身躯犹如雪线之上盛开的雪莲花,冰清玉洁,傲骨铮铮!
/
本文档为【洛桑旦增最后一个九代传承民间藏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