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基因芯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2011-03-24 4页 pdf 313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2546

暂无简介

举报
基因芯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摹II斜妓 Sdence and Technology Food Industry 缭 麴 茁 在食 微生物检测 韵 陈双雅。张永祥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361012) 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重点讨论了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食品常见致病 菌的检测和分型,并对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基因芯片,食品微生物,检测 Applications of gene chip technology to the detection o...
基因芯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摹II斜妓 Sdence and Technology Food Industry 缭 麴 茁 在食 微生物检测 韵 陈双雅。张永祥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361012) 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重点讨论了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食品常见致病 菌的检测和分型,并对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基因芯片,食品微生物,检测 Applications of gene chip technology to th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microbes CHEN Shuang—ya,ZHANG Yong—xiang (Xiame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Xiamen 361012,China) Abstract:The recent p rog ress on detection of food-born microbes by gene chip technology was briefly reviewed. The discussions were focused on the detection of common pathological bacteria in food,and the perspectives on the applications of gene chip on food microbiology assay. Key words:gene chip;food microbe;detection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1002-0306(2008)04-0314—03 随着世 界 食 品 行 业 的迅 猛 发 展 ,研 究 和 建 立食 品微生 物速 测方 法 以加强 食 品卫 生 安全 的监 测越来 越受 到各 国科 学 家 的重视 。新 的检 测 方法也 随着 材 料科 学 和计算 机技 术 的进 步而 层 出不 穷 ,如 :微 量 生 化试 剂盒 、酶联 免疫分 析 、PCR技 术 、DNA杂交 、生物 传感 器盒 生 物 芯 片 技 术 等 。生 物 芯 片是 上 世 纪 90 年代初 发展 起 来 的 一种 全新 的微 量 分析 技 术 ,其 突 出特点 是 集 成 化 、微 型 化 、自动 化 和高 通 量 。其 中 , 基 因芯片在 微 生 物重 要 基 因 (毒 力基 因 、抗 药 基 因 、 致病 因子 )筛选监 测 和基 于细 菌基 因组 的流 行病 学 研究 中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 而液 相 芯 片 是 美 国 Luminex公 司研制 出 的新一 代生 物 芯片 技术 ,更 提供 了高 通量 的新 一 代分 子诊 断技 术平 台。下 面就 近几 年基 因芯片 和液 相芯 片技 术在食 品微 生物 检测 方而 的进 展作一 简要论述 。 1 基因芯片检测微生物的基本原理 基 因芯 片 的 主要 原 理 是 :将 各 种 基 因 寡核 苷 酸 点样 于芯片表 面 ,微 生物样 品 DNA经 PCR扩增 后制 备荧光 标记探 针 ,然 后再 与芯片 上寡 核苷 酸 点杂 交 , 最后 通过 检测 杂 交信 号的 强度及 分 布确定 检测 样 品 中特定微 生物 的存 在 与 丰度 ⋯。该 技 术 可检 测各 种 环境或媒 介 中 的微 生 物 ,研 究 复杂 微 生 物 群体 的基 因表达 。 与 传统 的微 生 物 检测 方 法 相 比 ,基 因 片 技 术 先进性 主要体 现在 高通 量 检测 、简便 快 速 、敏 感性 高 收稿日期:2007—08—27 作者简介:陈双雅(1970一),女,工程师,博-b,研究方向:微生物学 圃 等 方面 ,而且结果 通过 自动化 分析 ,避 免了 由于操作 人 员之 间差 异 导 致 错 误结 果 ,是食 品安 全 方 面 的重 大技术 突破 。 2 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进展 2.1 利用毒力编码基因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 在适 当的 温 度 和湿 度 条 件 下 ,细 菌 能 够通 过 水 和食 物迅速 传播 。沙 门 氏菌 、李 斯 特 氏菌 、大肠 杆菌 O157等致 病菌 已成 为危 害食 品安全 的头号杀 手 。快 速而准确的检测这些致病菌是遏制这些 杀手 、确保 食 品安全 的首 要 任 务 ,基 因 芯 片技 术 为 快 速 检测 这 些致 病菌提供 了广阔的 应用前景 。 Chizhikov等 采用寡核苷酸芯片研究了大肠杆 菌 、志贺 氏菌及 沙 门 氏菌 菌 株 的抗 原 决 定 簇 和 毒力 因子 与其致 病 性 的关 系 ,发 现 细 菌毒 力 基 因经 多 重 PCR扩 增后 ,结 合基 因芯 片 杂 交筛 选 的方 法 完全 可 以用 于某些 肠 道致 病 菌 的分 析 检测 。Wilson等 开 发 出一套 多病 原 体识别 (MPID)微 阵列 ,可 准确 识别 l8种致病性 病毒 、原核生物 和真核 生物 ,对 炭疽 杆菌 的检 测 限低 至 l0飞 克 (X 10 )。 2.1.1 检测 大肠 杆菌 O157:H7 大肠 杆菌 O157:H7 是一 种典型 的 存 在 于食 物 中 的致 病 菌 ,能 够 在小 肠 中产 生大量 的强 有 力 的毒 素 ,并 能 导 致 出血性 肠 炎 或者 溶血性 尿毒症 的并 发症 导致死亡 。 Chandler 成功 利 用 免 疫 磁 珠 分 离 结 合 微 阵列 的方 法检测 出生禽 肉清洗 液 中的 E.coli O157:H7,其 检 测 限 达 10 cfu/mL。 Call 等 制 备 了 包 含 E.coli O157:H7 4个 毒 力 因子 的寡 核 苷 酸探 针 芯 片 ,复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品,II斜枝 PCR后 进 行 杂 交 ,可 准 确 区 分 E.coli O157:H7和 E.coli 091:H2。刘 和平 等 在 多 重 PCR过 程 中掺 人 生 物素化 的 dUTP制 备 探 针 ,与基 因芯 片 杂 交 后 ,用 链 霉亲和 素 一纳 米金 结 合 银染 的方 法 准 确 鉴 定 了 4 种 大肠杆 菌血 清 型 。Bekal 等 以 10 个 不 同类 型致 病性 E.coli特异 的毒 力基 因作 为 探 针制 备 成 基 因芯 片 ,可 以对 致病 性 E.coli的致病 性 进 行 检测 和鉴 定 。 Bruant等 J贝U了 E.coli 189个毒力基因和 30个 耐 药性基 因的寡核 苷 酸基 因芯 片用 于 E.coli致病 性 及 其耐 药 性 的监 测 。这 些 研 究 为 E.coli的环 境 检 测 、流行 病学 和遗传 变异 研究 提供 了强有 力 的工 具 。 2.1.2 检 测 致 病 性 弧 菌 霍 乱 弧 菌 、副 溶 血 弧 菌 及 创 伤弧 菌 是 引 起 人 类 肠 道 急 性 传 染 病 的 三 大 病 原 菌 ,也 是 国际 检 验 检 疫 的重 要 菌 株 。 它们 通 过 受 污 染 的生 活用 水 、食 品等 感 染人 类 而 引起 疾 病 ,主 要 临 床症 状 为 剧烈 腹 泻 、呕 吐 、脱 水及 酸 中毒 等 ,若 抢 救 不及 时就会 有生命 危 险 。 目前上 述 菌 株 的经 典 检 验 方法仍 为增 菌 培养 ,检 验 周 期 长 (5~7d),步 骤 繁 琐 且检 验 精 度 低 。Panicker 等 建 立 了一 个 多 重 PCR 与特 异基 因 DNA芯片 耦 合 的方 法 ,对海 水 和 贝类 样 品 的致病 性 弧 菌 进 行 了检 测 。靶 基 因 为创 伤 弧 菌 (Vibrio vulnifieLlS)的 wh、viuB基 因 ,霍 乱 弧 菌 (Vibrio cholerae)的 ompU、toxR、tcpI和 hlyA基 因 以及 副溶 血 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 tlh、tdh和 trh基 因。 该 方 法 的特 异 性 为 100% ;纯 培 养 样 品 的 灵 敏 度 为 10 ~10 cfu/mL;牡 蛎组织 样 品增菌 培 养 5h后 提取 总 DNA测 定 ,灵 敏度 为 1cfu/g组织 ;自然 环境 牡蛎 样 品 的检测结果为 :创伤弧菌 的检出率为 100% ,副溶血 弧 菌 的检 出率 为 83% ,未检 测 到 霍 乱 弧 菌 。该 方 法 可 以保证 快速 、准确地 检测 贝类 食 品的致 病性 弧菌 。 2.1.3 检 测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葡 萄 球 菌 肠 毒 素 (SET)是 一 类 对热 稳定 的肠 毒 素 ,由 17个 主 要 的血 清型组 成 ,是 导 致 肠 胃炎 的 主 要 病 因。许 多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含有 葡 萄球 菌 肠毒 素 。 由于 葡萄 球 菌 肠毒 素种类 繁多 ,实验 室 的血 清分 型和 PCR分 型 非 常耗 时 。另外 ,由于肠 毒素 抗 原性 的相 似性 ,血 清 分 型并 不总 是可行 。Sergeev 等 利用 基 因芯 片 同时检 测 和 鉴定 了多个 肠 毒 素 基 因 ,在 同 一个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菌株 中最多 检 测 到 9个 不 同 的肠 毒 素 基 因 ,并 在 一 些菌 株 中发 现 了 以前 未 检 测 到 的肠毒 素 基 因。该 研 究表 明基 因芯 片 的方 法 对 检测 含有 多 个毒 力基 因 的 菌株 非常有 效 。 2.1.4 检测单 核增 生李 斯 特 菌 单 核 增 生李 斯 特 氏 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革 兰 氏 阳性 的 人畜 共 患 的食 品传 染性 病原 菌 ,可 引起 人 和动 物 的败 血 症 、脑 膜炎和流产等疾病 。由于病死 率极高 ,在 国际上 已 引起 广 泛关 注 。李 斯 特 氏菌 属 共 有 8个 种 ,只有 单 核 增 生 李 斯 特 氏 菌 和 绵 羊 李 斯 特 氏 菌 (Listeria ivanovii)有致 病 性 。 目前 已知 单 核 增 生 李 斯 特 菌 有 14个血 清 型 ,但 只有 3个 血 清 型 主 要 导 致人 畜 临 床 疾 病 。检测 中通 常 用 pulsed—field gel electr0phoresis (PFGE)技术 进 行 分 型 ,然 而 PFGE 只能 提供 有 限 的 遗 传 信 息 ,不 能 鉴 别 特 定 基 因 的 存 在 或 缺 失 。 Z.29,No.o4,2008 Volokhov⋯ 等 以 6个 细 菌 毒 力 因子 基 因 (1ap,^ , inlB,plcA,plcB 和 c E)为 靶 基 因建 立 了检测 和 鉴 别 李 斯特 菌 的基 因芯 片技术 ,可简 便 、迅 速地 鉴别 李 斯 特菌属 6个 种的 基 因 型 ;Borueki 等 用 585个 探 针 构建 了一个 混合 的基 因组 芯 片 ,通 过对 24株单 核 增 生李 斯 特菌 的分 析 表 明 ,该 方 法 检测 致 病 性 单 核 增 生李斯 特菌 效果 好 ,对 主 要 血清 型 可 以 良好分 群 ,且 聚类结 果 与 系统 进 化分 支 一 致 ,并 可 以 鉴别 同一 血 清型 的不 同菌 株 ,同 时 还 发 现 了 一 些 可 以用 于流 行 病学研 究 的遗传 标记 。 2.1.5 检测蜡 状 芽 孢 杆 菌 蜡 状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cereus)是引起人急性食物 中毒 的重要致病菌 ,常产 生溶 血素 。Gabig—Ciminska_】 等根据 编码溶 血素 BL 的 Hbl操 纵 子 中 的两 个基 因 hblC和 hblA建立 了 检 测蜡 状芽 孢杆 菌 的基 因芯 片 检测 方 法 ,4h内可从 20 amol细 菌细胞 或芽 孢 的 DNA检 出信 号 。 2.1.6 检 测 产 气 荚 膜 梭 菌 产 气 荚 膜 梭 菌 (Clostridium peoCringens)是一 种最 常 见 的 引起食 物 中 毒 的细 菌 ,产 生 5种 毒 素 ,它们 是 主 要 的致 病 因 子 。 所有产生5种致死毒素的梭菌都产生高活力的 一毒 素 ,它在 产气 荚膜 梭菌 引起 的肌 坏死 中起 主要 作 用 。 除了产生 一毒素外,产气荚膜梭菌的 B型菌株也产 生 致死 的 B一和 8一毒 素 ,D型菌 株 产 生致 死 的 8一毒 素 ,E型菌株特 异性 产生 iota一毒素及 一毒 素 。 实验室确诊仍 是采用传统 的方法,即从每克含 10 细菌 的 可能 流 行 的食 品 中培 养 细 菌 。用 于 内毒 素诊断 的测定 包 括 细胞 中和反 应 、Western 免疫 杂 交 和 ELISA等 。 A1一Khaldi等 应用编码产气荚膜梭菌 13毒素 (cpb)、8毒 素 (etx)、 毒 素 (epa)、肠 毒 素 (epe)和 iota毒素(/A)的基 因建立 了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基 因芯 片方 法 。 以上 研究均 以致 病 菌 的毒 力 因子 作 为检 测 目的 靶点 ,一般 通过 多重 PCR扩增 ,然后结 合基 因芯片 杂 交筛选 来 检 测 致 病 菌 。这 些方 法 灵 敏 度 高 、特异 性 和重复性均 比较好。然而 在技术 上仍然 受到多 重 PCR的制 约 ,因此 在 同时 检 测 致 病 菌 的数 量 上 仍 有 困难 。 2.2 利用 16S rRNA基因等“看家基因”检测食品 微生物种类和丰度 食 品微 生 物 具 有 随 机 性 、低 丰 度 、种 类 广 的 特 点 ,因此 食 品卫生 检 测 日常 工作 量 繁琐 、巨 大。虽 然 由于生 物传 感 器 、基 因 分 析及 酶联 免 疫 分 析 等 技 术 的应用 ,食 品微 生 物 的 自动 化 采 样 和快 速检 测 取 得 了较快 的进 展 ,然 而 ,上述 生 物 学技 术 一 般每 次仅 能 检测一 种食 品微 生 物 ,无 法 全 面 分 析 检 测食 品 中所 存在 的微生 物 的种 类 、分 布 及 数量 ,新 近 发展 起来 的 基 因芯片技 术 的 建立 ,为 全 面 快 速 准 确 地 分 析 鉴定 食品中的各种微生物提供 了一种崭新 的技术工具和 平 台 。另 外 ,食 品 中有许 多 微 生物 不 能体 外 培养 ,难 以确 切估 计其 中 的 种类 和 数 量 ,利 用 基 因芯 片 可不 经 培养直 接分 析发酵 产物 中 的微 生物 种群 。 用 以检测食 品微 生物 种类 的 PCR扩增 引物和芯 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品,}I斜技 Science and 7"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片探针一 般用 16S rRNA基 因 、23S rRNA基 因 。16S 和 23S rRNA是细 菌 系统 发 育 学 研 究 中最 常 用 的生 物大 分子 ,由 于其 功 能保 守 ,进 化 缓慢 ,而且 分 子 中 既含保 守序列 ,又含 可变 序列 ,因此 可 用 于研究 进 化 程度不 同 的 生 物 的 系 统 发 育。 以 16S或 23S rRNA 基 因保 守区设计 PCR 引物 ,一次 PCR就能扩 增 出多 种细菌 的 目的 片断 ,然后 以可 变 区设计 检 测 探 针 制 作基 因芯片 ,通 过基 因 片 PCR产 物杂交 ,即 叮分 析样 品中的微生 物种类 和丰度 。 Rudi is 3等用基 [六j芯 片检测 了不同贮存 条件 和不 同产 地 的色拉 蔬菜 中微 生 物体 系 ,证 明 以 16S rRNA 基 因为检 测靶 分子 的基 冈 片能 以非 培养 的方式 准 确检测 复杂微生 物体系 的 种群组 成 。勒 连群 则扩 增 了涉及 12个 属 的 151株 细菌 的 16S rRNA基 因 ,经 杂交扫 描后得 到 了一 套属 (种 )特 异 性 杂交 图 谱 ,将 待测样 品与基 [大『芯 片杂 交 ,判 断准 确率 达 到 96.2% 。 唐晓敏 利用 该 技 术 检测 了水 中 的 的常 见 致 病 菌 , 与传统 方 法 的 一致 性 为 95% 。郑 棒 丽等 同样 以 16S rRNA基 因为靶 分 子制 备基 冈芯片 ,对 7个 属 15 个种 的 33个 菌 进 行 r检 测 ,种 以 上 的 准 确 率 为 78.79% ,其余 21.21% 町鉴 定到属 的水平 。 宋亚 军等 以细 菌 23S rRNA基 因为靶 序列 ,建 立 了对 多种细 菌 进 行 通 用检 测 的寡 核 苷 酸 芯 片 ,但 大肠 杆 菌 、肺 炎 克 雷 侗 氏 菌和 阴 沟肠 杆 菌 的扩 增 产 物不能 获得唯一 的杂交 结 果 。洪 帮兴 等 。 则 用带 正 电荷尼龙 膜为 片载体 ,以 23S rRNA基 因为 靶 序列 建立 了寡核苷 酸 芯 片系 统 ,能 够 有 效 地检 测 大 肠 埃 希氏菌 、沙门 氏菌 等 l0个种 (属 )的细 菌 ,显 示 r较 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等 4个 种 (属 )的结果不理 想 。毛 红菊 等 利 用 了细 菌 23S rRNA基 因序 列 和某 些 耐 药 基 因 作 为 检测 靶 基 因 没 计 了基 因芯 片 ,细 菌 种 类 能 鉴 别 刮 种 水 平 的 有 16 种 ,能鉴 别到属 的有 7类 ,覆盖 r临床 常见 的 多种 病 原 菌 。 相 比较 16S rRNA基 因芯 片和 23SrRNA 基 因芯 片 ,16S rRNA基 因在种属 内保 守性 较强 ,如 肠道致 病 菌 (沙 门氏菌 、志贺 氏菌 贺大 肠 杆 菌等 )探 针 所 在 的 16S rRNA基 因序列基 本相 同 ,仅 16S rRNA基 因探 针不能 鉴别 ,所 以研究认 为 16S rRNA基 凶更 适合 进 行 细菌 的分类 研 究 ,而 23SrDNA 在细 菌 问 的变 异 性 较 16S rDNA大 ,变 异 片 段较 大 ,在 细菌 的鉴 别 诊 断 有 一定优 势 。 在上 述建立 的通用 引 物结 合基 冈芯 片榆 测致 病 菌的体系 中 ,选 用通 用 引物 只需一 次 PCR扩 增 就 可 以得到大部 分 菌 株 的 日的 片 断 ,然 后通 过 添 加 特 异 性 的探针 ,就 可 以 实现 同时 检 测 多种 目的菌 株 的 H 的。该体 系的优势 是不但 省去 了多审 PCR 的繁琐 步 骤 ,还解 决 了检 测 定 致 病 菌 数 量 的 限 制 ,具 有 高 通 量 、灵敏度 、特异性 和 重复 性好 的特点 。但 该方 法 由 于选 取 的 目的基 因 保 守性 相对 较 强 ,有 些 致 病 菌 只 能鉴定 到属 的 水 平 ,『ffj不 能 象 毒 力 基 因作 为靶 基 因 可 以鉴定到 种 。 3 前景展望 练 随着经济 全 球 化 的 发展 ,食 品 卫生 检 验 与 动 植 物检疫 技术 已成为 WTO 贸 易技 术 壁 垒(TBT)。食 品的安 全性 问题 已制约 了我 国农 产 品 的出 口以及 加 入 WTO 后 的国 际竞 争 力 。由 于基 因芯 片技 术 检 测 食 品常见致病 菌在 理论 上 可 以在 一 次实 验 中检 出所 有潜在 的致 病 原 ,也 可 以用 同一 张 芯 片 检测 某 一 致 病原 的各种遗 传学 指标 ,具 有检测 效 率 高 、微 量化 等 优势 ;同时检 测 的灵 敏度 、特 异性 和快 速便 捷 性也 很 高 ,因而 在 致 病 原 分 析 检 测 中有 很 好 的 发 展 前 景 。 基 因 片技术 为 令面快 速 准确地 分 析食 品 中的各 种 微生物 ,建 进 出口食品监督管理 的预警 和快速反 应 系统 提供 了一种崭 新 的技 术_q2具 和平 台。 然 而 ,基 因 芯 片是 仅 仅 发 展 了 十几 年 的生 物 技 术 ,本身存在着一些 问题 。首先 ,目前的基 因芯片一 般都采 用荧 光标 记 技 术 ,使 得 基 因芯 片检 测 不 仅 需 要 昂贵 的 片 制 作 系统 ,而 且需 要 昂贵 的 激 光共 聚 焦扫描 仪 ,高 昂 的价 格 严重 限 制 了这 种 芯 片技 术 的 普及应 用 ;另外 ,操作 复 杂 ,没有标 准化 ,目前 出现 了 许多基 片制 备 方 法 ,令 各个 实验 室 之 间 的性 能难 以 比较 ;此 外 ,基 因芯 片本 身 稳定 性 还 有 待改 善 ,检 测 仪器 的研制 和开发还需 进一 步加强 。 参考文献: [1]Stears R L,Martinsky T,Schena M.Trends in microarray analysis[J].Nat Med,2003,9(1):140~145. [2]Chizhikov V,Rasooly A,Chumakov K,Levy D D. Microarray analysis of microbial virulence factors[J].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1,67(7):3258-3263. [3]Wilson W J,Strout C L,DeSantis T Z,Stilwell J L,Carrano A V.Andersen G L. Sequence—specific identification of 1 8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using microarray technology[J].Mol Cell Probes,2002,16(2):l19~127. [4]Chandler D P,Brown J,Call D R,Wunschel S,Grate J w, Holman D A,Olson L,Stottlemyre M S,Bruckner—Lea C J. Automated immun0magnetic separation and microarray detection 0fE coli 0157:H7 from poultry carcass rinse[J].Int J Food Microbiol,2001,70(1~2):143-154. [5]Call D R,Brockman F J,Chandler D P.Detecting and genotyping Escherichia coli 01 57:H7 using multiplexed PCR and nucleic acid microarray[J].Int J Food Microbiol,2001,67(1— 2):71~80. [6]刘和平,张春 秀,唐祖明,史智扬,汪华,陆祖宏 。纳米金 比色芯片检测和鉴定病原微生物[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 版),2004,23(1):18~22. [7]Bekal S, Brousseau R,Masson L,Prefontaine G, Fairbrother J.Hare]J.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pathotypes by virulence gene detection with DNA microarrays [J].J Clin Microbiol,2003,41(5):2113~2125、 [8]Bruant G,Maynard C,Bekal S,Gaucher I,Masson L, Brousseau R.Harel J.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for detection of multiple virul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 in Escheri~'hia coli[J].Appl (下转第 320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granules[J 1.Carbohydrate Research,1995,276:387~399. [4]Ihwa T,Bernadine M.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Nature and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Amorphous,Single,and Double— Helical Components in Starch Granules by 1 3 C CPl/MASNMR 『 .Biomacromolecules,2007(8):885~891. [5]Helolse T.Study of hydration of cross—linked high amylose starch by solid state 1 3 C NMR spectroscopy[J].Carbohydrate Research,2007(4):1-5. 『6]Norman W H.Solid state NMR studies on the structural and con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maize starches f J 1. Carbohydrate Polymers,1998,36:285~292. [7]Lim H S,Pauksteli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n wheat starch—.sucrose ——water interaction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J].Cereal Chem,1992,69:382-386. 『8]Kanitha T,David S.Reid.DSC and NMR relaxation studies of starch — water interactions during gelatinization[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04,58:345-358. [9]Cheetham,Leping Tao.Oxygen一17 NMR relaxation studies on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water mobility in maize starches 『J].Carbohydrate Polymers,1998,35:279~286. 『10]Antic G.Paul Cornillon .Gelatinization of Starch/Gum/ Sugar Systems Studied by using DSC,NMR,and CSLM [J]. Starch,2002,54:508-516. 【11]Wu J.Y,Bryant R G.Detection of solidlike components in starch using cross—relaxation and fourier transfoFin wide—line H NMR method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l992.40:449~455. [1 2]A A Karim.Pulsed NMR measurements of freeze/thaw— induced retrogradation of corn and wheat starch gels:Correlation with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J].Food Hydrocolloids,2007,21: 1041~1045. [1 3]Francesca L.The Retrogradation of Concentrated Wheat Starch Systems[J].Starch,2005,57:16-24. (14]Matti E,Tomas A.Determination of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acetylated starch by hydrolysis. H NMR and FGA/IR[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4,57:261-267. [1 5]Yi J S,Prakash.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ylated cross- linked resistant starch by ’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7,67:201~212. 『16]A Karim,M H Norziah.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starch retrogradation[J].Food Chemistry,2000,71:9-36. [17]Jumpei K.Solid State NMR and X-ray Studies on Amylose — Complexes with Small Organic Molecules[J].Starch,2004,56: l3~l9. [18]Y R Kim,B S Yoo.Effect of sugars and sugar alcohols on freezing behavior of corn starch gel as monitored by time domain H NMR spectroscopy[J].Cm'bohydrate Polymers,2004,55:27 ~ 36. 『l91王良东,顾aY--彪 .DSC、EM、NMR及 x一射线衍射在淀粉 研究中的应用[J].西部粮油科技,2003(4):39~44. [20]王立,周洁 .简述核磁共振及其在淀粉研究中的应用 [J].粮食与饲料32,业,2003(7):43-45. ● i◆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接 第 3l6页) Environ Microbiol,2006,72(5):3780~3784. [9]Panicker G,Call D R,Krug M J,Bej A K.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brio spp. in shellfish by using multiplex PCR and DNA nficroarrays[J1.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4,70(12): 7436~7444. 【10]Sergeev N,Volokhov D,Chizhikov V,Rasooly A.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multiple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genes by an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assay[J].J Clin Microbiol, 2004,42(5):2134-2143. 1 11]Volokhov D,Rasooly A,Chumakov K,Chizhikov V. Identification of Listeria species by microarray-hased assay l J].J Clin Microbiol,2002,40(12):4720~4728. [12]Borueki M K,Krug M J,Muraoka W T,Douglas R C. Discrimination among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olates using a mixed genome DNA microarray[J].Veterinary Microbiology, 2003,92(4):351-362. [13]Gabig-Ciminska M,Andresen H,Albers J,Hintsche R, Enfors S.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microbial cells and spores by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n a bioehip f J 1.Microbial Cell Factories,2004,3(1):2—12. 『l4]AI—Khaldi S F。Villanueva D.Chizhikov V.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using single target DNA microarray chip[J].Int J Food Microbiol,2004,91(3): 289—296. [15]Rudi K,Flateland S L,Hanssen J F,Bengtsson G,Nissen H.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16S rRNA array approach for describing complex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ready——to——eat vegetable salads packed in a modified atmosphere【J].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2,68:1 146~1 156. [16]勒连群,李君文,王启升,晁福寰,王新为.基因芯片技 术检测环境中常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 免疫学杂志,2003,23(1):74-78. f 17]唐晓敏,高志贤.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常见水中致病茵的 初步研究 .[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21(2):94~96. f18]郑桂丽,翟俊辉,唐学玺,王津,郭兆彪,杨瑞馥 .16S rDNA寡核苷酸芯片鉴定致病菌的初步研 究[J].军事医学科 学院院刊,2005,29(1):13~l7. 『l91宋亚军,王津,翟俊辉,郭兆彪,张敏丽,韩俊 ,杨瑞馥 . 基于23S rDNA基因的病原细菌通用检测寡核苷酸芯片[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T1,2002,26(3):168-171. f20]洪帮兴,江丽芳,胡玉山,方丹云,陶剑平,郭辉玉.应用 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检测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J].中华检 验医学杂志,2005,28(2):169~172. [21]毛红菊,林东哮,徐晓刚,张宏莲,张婴元,汪复,赵建龙 . 利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多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基 因 [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124(6):372~37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基因芯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