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2011-03-25 7页 doc 27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091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赤色飞蛾 关于中产阶级,本人持严肃的怀疑态度,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中产阶级的理论是对马克思社会极化理论的反动。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内,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分别是社会的上层和底层。然而在描述中产阶级的理论中,社会被描述为三个层次:上层、中层和底层。事实证明所谓的中产阶级确实存在,而我坚信马克思主义可以解释该问题。   根据《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一书分析,中产阶级可分为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老中产阶级就是马克思曾描述过的拥有独立小额资产的小店主,个体劳动者等,即传统意义...
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赤色飞蛾 关于中产阶级,本人持严肃的怀疑态度,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中产阶级的理论是对马克思社会极化理论的反动。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内,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分别是社会的上层和底层。然而在描述中产阶级的理论中,社会被描述为三个层次:上层、中层和底层。事实证明所谓的中产阶级确实存在,而我坚信马克思主义可以解释该问题。   根据《全球中产阶级》一书分析,中产阶级可分为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老中产阶级就是马克思曾描述过的拥有独立小额资产的小店主,个体劳动者等,即传统意义上的小资产阶级。新中产阶级是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而起的,受雇佣的白领阶层,主要是脑力劳动者,是企业或社会的管理人员。这一阶层的比重在日趋壮大,在美欧发达国家,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工人阶级(蓝领),这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产生了怀疑。   在全球的图景里,老中产阶级在发达国家已经日趋没落,同马克思预见的一样,由于小生产对大生产天然的劣势,老中产阶级,即传统意义上的小资产阶级逐渐分化,大部分被抛入了无产者的队伍中来了,小资产阶级比重日趋下降,而新中产阶级在发达国家迅速增长,虽然新中产阶级仍保留着老中产阶级若干个人主义的,享乐主义的,追求社会稳定的特征,但总体上却被“无产阶级化”了(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依靠被雇佣生活,但他们的待遇,地位却比传统工人阶级优厚得多)。在发展中国家则不同,老的和新的中产阶级以及传统工人阶级的比重都在增长,唯一比重下降的是农民(他们正源源不断地被吸引到城市里来),这与以前的发达国家相似,很明显,发达国家现在的结构将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结构的演化方向。对于中产阶级的研究,应以发达国家为准,主要是新中产阶级。   新中产阶级,很难讲是一个阶级。他们只是社会上的中等收入者,学历高,素质高,独立意识强,因而形成不了强有力的政治组织。然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名词的认同度相当的高,我想一部分原因是政府有意为之,美国政府将薪金劳动者和工资劳动者作了区分,显然具有分化劳动者的意义,社会舆论大造宣传,使人们形成固定的意识。使人们觉得:我不属于工人阶级,我是中产阶级。这确实具有分化瓦解工人阶级,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作用,但其作用毕竟不是长效的,白领阶层也是受雇佣的劳动者。   新中产阶级的形成有其社会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生产自动化提高,新中产阶级的形成是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的结果,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预计将来体力劳动者比重将日益下降,工人将需要更高的知识水平才能胜任工作,因此,我认为传统的工人阶级的划分不应只是蓝领。不应把工人看作“干体力活的,举止粗鲁的,没有文化的劳动者。它还应该包括坐在办公室里的,举止文明,素质很高的脑力劳动者。它们都是雇佣劳动者,应该积极争取它们参与工人活动。   但是作为收入中等的一群人,新中产阶级生活宽裕,具有“小资”情调,他们是不愿与工会等工人组织密切合作的,在维护薪水方面,他们可能会站在工人一边,但由于有跻身上层社会的希望,他们还是十分希望向上爬的,因此他们思想保守,不会和下层的工人打成一片。   中产阶级,不是一个阶级,只是松散的中等收入者,这群人善于为资产阶级帮腔,反对社会革命,中国有关学者幻想了一幅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穷人,富人都很少的纺锤形社会结构的社会蓝图,并以此作为中国未来的奋斗方向。   这明显是一厢情愿,难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可以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吗?人人都有一部分私产,公平竞争,确保社会的基本公平,这是小资产阶级的美妙幻想。一个组织松散,除了收入中等没有其他任何明显共同特征的中等收入者作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可行吗?况且,谁能保证这个所谓的中产阶级不会发生分化?   中产阶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任何显著的两极分化都会将中产阶级瓜分掉,除少部分跻身上层社会以外,绝大部分将坠入社会底层,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员。   幸运得很,二战后的三十年间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大力干预经济:标榜社会主义的左翼政党相继上台执政,推行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社会的两极分化趋势被遏止了,尤其法国,有强有力的工会组织,经过不断斗争,法国贫富差距反而有了缩小的趋势,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的罕有案例。更为重要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高速增长,使福利国家等社会保障得以有条件实行,财富的增长使国家有更多的财力提高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调节社会分配:另外西方发达国家优越的全球地位使其处于全球剥削者的地位,大量财富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有充足财力调节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由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贫富差距没有扩大,中产阶级有了最关键的存在基础,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中产阶级的时代到了,中产阶级的观念被人们认同,定格,成为强大的“习惯观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宣传中产阶级观念更是不遗余力,它们把中产阶级的存在作为反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念的最好武器。   然而这一观念存在的基础巩固吗?显然不巩固,首先,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引起贫富分化的原动力,市场经济中每个主体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的发展不均衡会加剧,形成“马太效应”。由于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政府再强有力的调节也只是为市场调节而已。政府长期内对抗不了市场,贫富分化是其必然。   更详细一点分析,法国的贫富差距竟然缩小是有严苛的条件的,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一是全球剥削者的地位,二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三是强大的工会力量的存在(某种角度上讲是工人阶级的斗争,积极参与政治帮了中产阶级的大忙),四是福利保障政策。五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第二个因素最为关键,经济增速一旦下滑,国家就没有干预经济的强大力量了,福利国家不再有,国家会因沉重的社会保障负债累累。强大的工会力量的不断斗争会引起连绵不断的通货膨胀。国家一旦没有了充裕的财政力量。社会的两极分化必将重演,这是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的。   二战后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各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并不是单纯科技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剥削与科技革命很难讲清谁主谁次。现在的现实是,由于种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降了下来,甚至陷入了危机,各种各样的统计资料都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两极分化正日趋严重。   两极分化的社会哑铃型结构难道与小中产阶级学者标榜的“社会纺锤形结构”是可以兼容的吗?不可以!市场经济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又在制造两极分化了!   中产阶级赖以存在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消解,一旦两极分化加速进行,就不可能再有中产阶级的位置,他们或者被抛进工人队伍(实际上他们是薪水较高的白领工人),或者跻身上层社会,这一过程正在进行。   只要我们搞清了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我们就很容易看清以中产阶级为核心构建纺锤形社会形态的理论实质。他们幻想资本主义统治之下万世永存。不实行公有制而实现社会平等。这是永远实现不了的!为所谓的中产阶级大造声势也是资产阶级政府企图消磨人民革命斗志的伎俩。如果人民相信了政府有关中产阶级的美妙设想,资产阶级的统治就可以暂时巩固了,政府暂时取得了这种成果。   自恃薪资较高的白领工人,早晚要放下他们高贵的架子,他们相比于体力劳动者的地位才算是高的。现在发达国家的所谓“中产阶级”比重不是已经超过了“工人阶级”了吗?若有一天,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实现,蓝领退出了历史舞台,白领们还能与谁比较安慰自己是社会中间阶层呢?群体越庞大,所占的社会比重越高,其个体价值越小,现在已经有许多白领的地位降到了蓝领的水平,用不了很久中产阶级就会被两极分化瓜分掉,白领们将沦落到社会底层,那些小资情调的花架子也得放下来。
/
本文档为【中产阶级的历史命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