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理国与南宋的交通

大理国与南宋的交通

2011-03-28 4页 pdf 176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23235

暂无简介

举报
大理国与南宋的交通 73 《云南学术探索》1997 年第 6 期 (总第 42 期) 大 理 国 与 南 宋 的 交 通 杨宗亮 自“宋太祖挥玉斧”以后 ,宋王朝与大理国在四川大渡河一带的交往逐年减少。至南宋这 种交往集中到邕州 (治今广西南宁)横山寨 (广西田东县祥周乡) 。南宋与大理国的联系主要通 过邕州横山寨至大理国的通道来进行。该通道在促进内地与西南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拟就有关资料 ,试作论述 ,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大理国至南宋的通道 宋王朝对大理国存有戒心 ,促使其在四川与大理交界地倍加防范。景...
大理国与南宋的交通
73 《云南学术探索》1997 年第 6 期 (总第 42 期) 大 理 国 与 南 宋 的 交 通 杨宗亮 自“宋太祖挥玉斧”以后 ,宋王朝与大理国在四川大渡河一带的交往逐年减少。至南宋这 种交往集中到邕州 (治今广西南宁)横山寨 (广西田东县祥周乡) 。南宋与大理国的联系主要通 过邕州横山寨至大理国的通道来进行。该通道在促进内地与西南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拟就有关资料 ,试作论述 ,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大理国至南宋的通道 宋王朝对大理国存有戒心 ,促使其在四川与大理交界地倍加防范。景德四年 (1007 年)“嘉 州犍为之民 ,因伐木开道路 ,与蛮人相伤害 ,任中正言 ,此县岩险 ,为云南要道 ,置戍兵三百 ,以 武臣为驻泊监押。”“十二月 ,帝以蜀郡久安 ,诏益州边缘居民 ,无得采伐林箐 ,以为道路 ,与蛮 人交争。”①大理国在四川戎州、益州等地与宋王朝的交往受到阻碍 ,主要联系点转移到邕州。 南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 1 地理门 1 通道外夷》说 :“中国通道南蛮 (指大理) 必由邕州横山 寨 ,自横山一程至古天县 ,一程至归乐州 ,一程至唐兴州 ,一程至睢殿州 ,一程至七源州 ,一程至 泗城州 ,一程至古那洞 ,一程至龙安州 ,一程至凤村山僚渡江 ,一程至上展 ,一程至博文岭 ,一程 至罗扶 ,一程至自杞之境名曰磨巨 ,又三程至自杞国 ,自杞四程至石城郡 ,三程至大理国之境名 曰善阐府 ,六程至大理国也。⋯⋯若欲至罗殿国 ,亦自横山寨如初行程 ,至七源州而分道 ,一程 至马乐县 ,一程恩化县 ,一程至罗夺州 ,一程至围慕州 ,一程至阿妹蛮 ,一程至朱砂蛮 ,一程至顺 唐府 ,二程至罗殿国矣 ,凡十九程。若欲至特磨道亦自横山一程至上安县 ,一程至安德州 ,一程 至罗博州 ,一程至阳县 ,一程至隘岸 ,一程至那郎 ,一程至西宁州 ,一程至富州 ,一程至罗拱县 , 一程至历水铺 ,一程至特磨道矣。自特磨一程至结也蛮 ,一程至大理界虚 ,一程至最宁府 ,六程 而至大理国也 ,凡二十程。”由此可知 ,当时自邕州横山寨往大理有三条通道。其一是自广西田 东、百色、田林、凌云经贵州册亨、安龙、兴义、云南师宗县、昆明市而至大理 ;其二自田东、百色、 田林、凌云经贵州望谟县后抵兴义市与前面一条汇合 ;其三自广西田东县出发 ,经德保、靖西、 那坡、云南富宁、广南、开远市、昆明市而至大理。从昆明经禄丰、楚雄、南华、祥云、凤仪、下关 至大理城一段 ,唐代就已兴盛。除此外 ,有一条道路通过罗殿而达广西宜州 (今宜山) ,另有一 条道路经南丹而达宜州 ,但是 ,经罗殿的道路经常受阻 ,走南丹的路只是迫不得已时才通行 ,一 般多取道泗城而走横山寨。 横山寨至邕州的交通早已有之。自邕州入桂州 (广西桂林) , 唐代以来就有象州路和藤州 路可行。象州路 ,大致由邕州北上经澄州 (广西上林)或宾州 (广西宾阳)到达严州 (来宾) ,由象 州 (象州北) 入桂州。藤州路 , 由邕州沿郁江直下到横州 (广西横县) 经贵州 (贵县) 、浔州 (桂 平) 、藤县、梧州 ,沿漓江而上桂林。当时运马走陆路 ,抵桂州后 ,经永州 (湖南零陵) 、彬州 (彬 州) 、潭州 (长沙) 、岳州 (岳阳) ,最后抵汴京 (河南开封) 。政和五年 (1115 年) ,大理国朝贡使者 就是经桂州、潭州而至汴京。②南宋时期有自桂州经永州、彬州、岳州、潭州、信州 (江西上饶) 、 衢州 (浙江衢州)至临安 (杭州)之道。这是南宋时期马纲所走之道。 自邕州横山寨通往大理的三条要道汇合于善阐府 (今昆明) ,“(自善阐府) 六程至大理国 也。自大理五程至蒲甘国 ,去西天竺国不远 ,限以淤泥河不通或可通 ,但绝险耳 ,凡三十二程”。 ③由此看来 , 连接大理国与邕州间的交通还是一条国际交通线。即自横山寨出发经善阐府、大 74 理可至天竺、昆仑、蒲甘等东南亚、南亚各国。 二、大理国与南宋的交通奠定了古代滇桂交通的基础 自邕州入大理的通道唐代已通行。《新唐 1 南诏传》及《资治通鉴》记载 ,乾符五年 (878 年) ,南诏遣使至邕州通和 ,岭南节度使辛谠遣徐云虔使南诏 ,至善阐府 (昆明)而还。《唐会要》 卷 99 载“自邕州凡水陆四十七程至善阐府。”元军入云南后 ,位于贵州省的罗殿、自杞和云南的 特磨道首当其冲 ,成为元军入广西必经之地 ,宋元争夺的军事要地。元军曾派兵到自杞一带造 方仓 ,扩修道路。明代 ,在大理与南宋之通道基础上有一定扩展 ,史料记载更加详细。共有三条 主道 :其一是自昆明出发 ,经呈贡、晋宁、江川、华宁、通海、曲江、建水、砚山、邱北、广南、富宁、 广西那坡、德保、靖西、大新、龙州、崇左 ,沿左江至南宁 ;其二 ,自昆明经路南、弥勒、邱北、广南、 富宁剥隘镇乘船到广西田东 ,由田东走右江至南宁 ;其三 ,由昆明出发经宜良、师宗、罗平、贵州 兴义、安龙、广西田林、凌云、百色、田东走右江到南宁。天启《滇志 1 旅途志》记载 ,前两条路称 为广南路 ,“昔两路之通也 ,仕宦商贾间出广南 , ⋯⋯顷岁滇粤往来者踵相接。”第三条道因旅 途多艰 , 尤其是“安龙以东 , 有行竟日无水 , 多至数十人则无米可易者 , 是以出其途者鲜少 , ⋯⋯。”自明代开始云南昆明与广西之间的通道就设置驿站。《新纂云南通志》卷 56《交通考》记 载 ,清代自云南省城向东经宜良、弥勒、邱北、广南达剥隘一段设置了 24 个驿站。雍正初因云贵 总督兼辖广西的关系 ,该道是当时著名的驿道。 三、促进西南地区各族经济的发展 1、大理与南宋的交通以运送马匹为主。 北宋时期 , 朝廷购买战马 , 主要在河东、陕西、川陕三路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宋室南渡 后 ,北边半壁河山尽归金朝。南宋要对付金戈铁骑的金兵 ,需要大量战马。但是 ,“行在之马 ,不 满五千 ,可披带者无几。”为了解决战马来源问题 ,南宋仿效北宋 ,从绍兴三年起 ,开始在江南 饶州、余杭、秀州等地设置马监。由于地理环境不适合养马 ,繁殖率极低。“凡战马悉仰川、秦、 广三边焉”④。实际上 ,川、秦马路途遥远 ,“川秦市马赴枢密院 ,道弊者多”⑤。金占据了河套、陕 西横山、甘肃东部等地 ,买秦马道受阻 ,“马极难得”。绍兴二年 (1132 年) ,韩萧胄建议“宜即邕 州置市马场 ,取马岭表以资国用”⑥。 北宋时 , 北方马道尚通 , 买广右之马纯属政治需要 :“每岁之秋 , 夷以马请互市 , 则开场博 易。厚以金缯 ,盖饵之以利 ,庸示羁縻之属 ,意宏远矣”⑦。目的在于加强对西南各族的联系 ,为 宋王朝笼络西南各族首领的一种手段。所以 ,买广右马的数额极有限。南宋对广马之需求量越 来越大。建炎四年由李 提议在邕州置买马司 ,后迁至宾州 (广西宾阳) 。绍兴三年 (1133 年) , 又移买马司于邕州 ,置提举一员。绍兴六年 (1136 年)由广西帅臣兼领马事。另外 ,还设置买马 经干一员。买马官廨在邕州 ,买马官却常驻横山寨。买马司及其官员的设置 ,说明宋朝有一套 较为完备的市马管理机构。 所谓广马 ,实际上大部分来自西南大理、罗殿 (中心在今贵州安顺地区) 、自杞 (中心在贵州 兴义)等地。买马的具体办法是西南诸蛮贩马至横山寨 ,由左右提举买马官量尺寸 ,评定价格。 “价值以蛮人之愿”。马高须四尺二寸以上 ,官方付给银四十两 ,每高一寸增银一两。对出格之 骏马 ,官方另行定价 ,用黄金博买。南宋用于邕州买马费用 ,每年“黄金五十镒 ,白金三百斤 ,锦 二百 , 四千 ,廉州盐二百万斤。”可得马一千五百匹。绍兴七年 (1137 年) ,广西经略安抚使胡 舜陟提点买马 ,马额达二千四百匹 ,淳熙二年 (1175 年) 达三千匹 ,为南宋王朝向大理国买马最 多的年份。 邕州买马 ,在建炎四年 (1130 年)至淳熙 (1174 —1189)五十余年间最盛。随着宋朝衰落 ,蒙 古军占据大理 ,市马受到严重阻碍 ,马匹数额逐年减少。南宋末年 ,买马路尚通 ,西南各族也希 望市马于邕州横山寨。“横山寨买马 ,自连年朝廷指挥住买马 ,诸蛮无不觖望”。⑧在西南诸蛮的 75 强烈要求下 ,宋朝勉强维持市马场。“每年买马在三月 ,今已过时 ,然访闻诸蛮 ,亦间有马匹到 横山寨者。边将商旅私自贸易 ,略无禁止。切谓马路通 ,非但可以稍慰蛮人之心 ,亦可由此觇敌 在蛮中之动息。今欲于横山寨禁私易 , 有马到则以官员以盐银博易。并不用招马官及文榜之 类 ,亦不用朝廷买马银两”⑨。由此可见 ,当时的买马道仍畅通 ,贸易已经由官办转向私贩 ,且规 模越来越小。朝廷内有识之士想通过买马手段 ,达到“慰蛮人之心”和觇探蒙古兵动息等目的 , 终因蒙古军压境 ,不得不在邕州横山寨减少市马。元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市马亦随之没落。 2、南宋与大理国之间的交通 ,促进内地与大理的物资交流 ,打破了西南地区各族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状况。 在通道接近内地的邕州横山寨兴起了规模壮观的博易场。据《宋会要稿》183 册记载 ,绍兴 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广南西路买马司说 :据富州侬内州 (地当在今云南富宁县境)侬郎宏汇报 ,大 理国有马一千余匹 ,随马六千余人 ,象三头在侬内州准备前来横山寨交易。前来的六千余人中 除饲马人外 ,其余多负土特产来交换内地物产而归。可想而知当时随马贸易的规模。当时的横 山寨当是商贾云集 ,土特产琳琅满目的博易场。 来自大理的有“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和诸药物”。当时大理所产的药物有沉香木、 甘草、石决明、井泉石、密陀僧、香哈、海哈等。据《宋史 1 大理国传》载 :大理国王段和兴特进之物 还有牛黄。自古以来 ,西南各地的药物与内地交流频繁 ,是时 ,亦随马帮而入横山寨博易场。 横山寨之马以来自大理为主 ,自杞、罗殿、特磨 (云南广南县) 、罗孔、谢番、藤番等地也运马 到此。在有关横山寨的记载中 ,均未提及大理国以外西南各族商人携带的各种特产。但从“西 南五姓番”的贡品中可以知晓 ,当时“西南五姓番”向宋朝朝贡的实物有丹砂、石英、芙蓉、水银、 犀角、毡等。药物如蜜蜡、名酒、酱及香炉、铜鼓等。这些特产也由马商携至横山寨出卖。 宋王朝用于博马之商品有黄金、锦、 、廉州盐、缯和各种绫罗绸缎。盐所占的比例最大 , 每年二百万斤 ,折合二十四万缗 ,占年均买马费的三分之一强。 横山寨地近交趾 ,南宋时期也有交趾民到横山寨经商。交趾的特产 ,如金银、铜钱、沈香、 光香、生香、象齿、犀角等亦由商贾携至。 宋代广西左右江地区纺织业较为发达 ,有各种各样精美布匹。最为著名的有 布、 子布 等 ,另外还有焦布、竹子布。宋代广西瓷窑分布较广 ,左右江地区之大新、田东、百色等地都有 瓷窑遗址。这些瓷窑产品丰富多彩 ,有各式碗、盏、盘、碟、壶、罐、瓶、钵、灯、炉、魂瓶、尊、枕、鸟 食罐、腰鼓和印花等。这些精美的纺织品、手工业品也随着马市的兴起加入商品贸易之行列。 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年) ,宋太宗即命令黎州 (四川汉源) 官吏在大渡河上造大船 ,以便大 理国入贡。此后 , 在雍熙二年 (985 年) , 端拱二年 (989 年) 、淳化二年 (991 年) 、至道三年 (997年) 、咸平二年 (999 年) 、景德二年 (1005 年) , 大中祥符元年 (1008 年) 、景?五年 (1038 年) , 大理国都曾先后派遣其所属的邛部、两林川首领 , 由西川向宋朝进贡。政和七年 (1117 年) , 大理国使者还亲自到达宋京开封接受封赐。这种进贡 , 实质上是大理国与宋朝进行官方 贸易的一种形式。这种贸易只局限于统治阶级之间。南宋时期在邕州横山寨博易场展开的是 官方与民间并举的贸易 ,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通道所经过滇东南的特磨、贵州的罗殿、自 杞等地方民族政权以及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 ,在南宋以前很少与外地发生大规模的贸易活动 , 博易场兴起后 ,这些地区的人民利用居住在交通要道上的优势 ,以商人的身份 ,出大理贩马 ,入 内地售土特产 ; 自杞、罗殿、特磨的实力因此而增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壁垒受到一定程度 的冲击。邕州横山寨买马皆以金、银货币为主 ,杂与盐、彩、缯、帛。《玉海 1 马政》说 :“横山寨博 马之利 ,以银、盐、彩、锦相参而行。”《资治通鉴》说 :“银取于夔之涪州及大宁 ,物帛则果、遂、怀 安。朝廷买马 ,每年用钱数十万缗。”大量的货币流入大理、特磨、罗殿、自杞等西南民族地区 , 不可避免地要刺激商品生产的发展 ,使原先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76 四、促进文化交流和西南地区各族社会进步 南宋时期 , 连接邕州与大理的交通要道是中原文化向西南传播的渠道之一。政和五年 (1115 年) ,大理国所遣入贡使团李紫琮等到鼎州 (湖南常德) ,“闻学校文物之盛 ,请于押伴 ,求 诣学赡拜宣对象 , ⋯⋯又乞观御书阁 , 举笏扣首”。这体现了大理国吸收中原文化的主动性。 《文献通考》卷 329 引《桂海虞衡志》说 :“乾道癸已冬 ,忽有大理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 等 ,率以三字为名 ,凡二十三人 ,至横山寨议市马。出一文书 ,字画略有法 ,大略所须《文选五臣 注》、《五经广注》、《春秋后语》、《三史加注》、《都大本草广注》、《五藏论》、《大般若》、《十六会序》 及《初学记》、《张孟押韵》、《切韵玉篇》、《集圣历》、《百家书》之类。”此事当在乾道九年 (1173 年) 。《宋史 1 大理国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史籍亦有记载。《南诏野史 1 段正淳传》载 :“崇 宁二年 (1103 年) ,使高泰运奉表入宋求经籍 ,得六十九家 ,药书六十二部。”宋代从内地输往大 理的书籍包括经、史、子、集和医药、历算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随着经籍的传 入 ,大理国内读儒书之风渐渐盛行。建炎四年 (1130 年) 广西李 派人至善阐府 (昆明) 看见 , “有呼知府姓高者 ,稍积文典 ,粗识礼仪”。这里所说的姓高的知府 ,是当时任善阐候的高明生。 元初的大理国已是“师僧有妻子 ,然往往读儒书”,设立科举选拔人才。郭松年《大理行记》说 : 大理国内 ,“其人有礼仪”。“其宫室、楼观、语言、书数 ,以至冠、婚、丧、祭之礼 ,干戈战阵之法 , 虽不能尽善尽美 ,其规模、服色、动作、云为 ,略本于汉 , ⋯⋯。”说明元初大理的社会文化面貌 , 虽不如内地尽善尽美 ,其基本形态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 ,受中原文化影响非常明显。 五、通过交通 ,加强了西南各地之间和西南各民族与内地的联系 南宋是一个积弱积贫的封建王朝 ,北面受敌 ,无力拓疆 ,致使西南地区出现藩部林立的政 治格局。当时西南地区出现了两个较大的大理和交趾政权。在今贵州境内则有称为“国”的 ,由 彝族先民建立的罗殿 ,自杞两个政权。此外还有毗那、罗孔、谢蕃、腾蕃等土酋势力。在滇东南 有壮族先民侬氏把持的特磨道。这些地方势力划地而治 ,各自为政。南宋与大理之间的通道将 他们连接起来。以卖马为例 ,通过通道前来横山寨卖马者 ,有自杞、罗殿、特磨等地的商人。以 市马为媒介西南各势力之间取得更多的联系。通过交通不仅加强了大理国在政治、经济、文化 各方面与中央王朝发生了密切而又广泛的联系 , 且带动了西南各少数民族与内地的联系。云 南、贵州境内的各土酋势力 ,如特磨、罗殿、罗孔、毗那、谢蕃、腾蕃等开始与中原发生较频繁的 交往。 总之 ,自古代以来 ,云南与内地的交往未曾间断 ,唐代南诏国向内地吸收文化主要经过四川 成都等地。宋代大理与宋朝在四川的交往受到防范。至南宋 ,交往被局限于邕州地区 ,通道承续了 自古以来的西南地区与内地交往的传统 ,奠定古代滇桂交通的基础 ,加强西南地区与内地的经 济、文化交流 ,促进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发展 ,反映内地离不开边疆 ,边疆离不开内地的历史。 注 : ①《宋会要辑稿》,卷 17671。 ②《宋史 1 大理国传》。 ③《岭外人答 1 通道外夷》。 ④《玉海》,卷 37 ,南宋王应麟著。 ⑤《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 18。 ⑥南宋熊克 ,《中兴小历》。 ⑦《宋会要辑稿》,第 183 册。 ⑧⑨南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卷十七。 (作者单位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责任编辑 :彭书贵 ]
/
本文档为【大理国与南宋的交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