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chapt6(齐桓公说伐楚)

2011-03-31 50页 ppt 1M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1310

暂无简介

举报
chapt6(齐桓公说伐楚)null齐桓公说伐楚 齐桓公说伐楚 【教学要点】 1.文字现象(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命我先君大公 女实征之 王祭不共 2.一词多义: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以夹辅周室 以此众战 3.兼词:其问诸水滨 4.活用:赐我先君履 5.语序: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楚国方城以为城 汉水以为池 寡人是征 寡人是问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一个诸侯混战的时代,大家都是为了实际的利益(攻城掠地、抢夺财富之类)而打仗,大国凭借实力抢夺、吞并小国,弱肉强食,没有谁是为了真理、正义而战。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这...
chapt6(齐桓公说伐楚)
null齐桓公说伐楚 齐桓公说伐楚 【教学要点】 1.文字现象(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命我先君大公 女实征之 王祭不共 2.一词多义: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以夹辅周室 以此众战 3.兼词:其问诸水滨 4.活用:赐我先君履 5.语序: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楚国方城以为城 汉水以为池 寡人是征 寡人是问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一个诸侯混战的时代,大家都是为了实际的利益(攻城掠地、抢夺财富之类)而打仗,大国凭借实力抢夺、吞并小国,弱肉强食,没有谁是为了真理、正义而战。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这场战争之所以载入史册,引起人们的兴趣,并不是谁是谁非、谁代正义和非正义的问题,而是在一个“无法无天”、凭强力攫取利益的时代之中,弱者如何凭借智慧保护自己的技巧,以及在强大的武力面前不甘称臣的精神。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齐侯,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属侯爵,故文中称齐侯。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以,介词。诸侯之师,参加这次战役的有鲁、宋、陈、卫、郑等国。师,军队。蔡,国名,姬姓,在今河南省汝南、上蔡一带。 null上古的“爵” :公侯伯子男 《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以上这种“爵”只是一种名号,与后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区别。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郑庄公(郑伯,郑老大,与叔段呼应)、晋侯(晋历公,P143)、蔡伯、楚子。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左传庄公十六年》)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溃,溃败。 楚君派使者跟诸侯之帅说。楚子,楚成王。楚属子爵,故称楚子。与,介词,跟,和。 处(chǔ),居住。寡人,谦词,君主自称,意思是“寡德之人”北海,齐临渤海,古人称为北海。南海,楚境不到南海,这里只是甚言其远。 null【风】 指牝牡相诱。《·费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 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 《古文觀止》: 牛走順風,馬走逆風,两不相及,喻齊楚不相干也。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虞】 《说文》:騶(zōu ,古时掌管养马并驾车的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寿,食自死之肉。从虍(hū,虎皮之文)吴声。《诗》曰:于嗟呼,騶虞。 文中显然是借字,猜度;料想。《书·大禹谟》:“儆戒無虞,罔失法度。”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关于“之”的分析: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教材认为是连词,连接主语“君”和谓语“涉吾地”,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偏正结构,作动词“虞”的宾语。 窃以为,“之”应该是结构助词,用在充当主语或者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用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例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中学的分析,一般认为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p461)中也是这样说:“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但是,王力后来改变了这种看法,他在《汉语语法史》(p231)中这样说:“我们把这种‘之’字译成现代汉语的‘的’字觉得不顺口,就是因为现代汉语没有这种结构。而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则必须使用这种语法结构。这种‘之’字是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过去我们认为这种语法结构是句子的仂语化,有人叫做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种提法虽然好懂,但是不切合实际情况。这种语法结构是本来就有的,不是‘化’出来的,更不是为了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才使用这种语法结构。”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小结:“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不能称其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只能说是古代汉语中“之”字的一种特殊用法,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用法。 可以参照英语类似用法来理解: I hope that I win ¥ 5,000,000. I wish that you forgive me. 参见聂志军.漫谈“之”字在中学文言文中的教学[J].现代语文,2006,10:93-94.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涉 《說文》:徒行濿水也。 《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涉。 涉:趟水過河 →進入、到 涉,本来是蹚水过河的意思,这里当“进入”讲。不说齐进攻而说“涉”,是委婉的外文辞令。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召(shào)康公,周成王时太保(官名)召公奭(shì),因其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县),所以称召公,康是他的谥号。先君,后代君臣对本国已故君王的称呼。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齐始祖。大,后来写作“太”。 null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晉]杜預注:五等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討其罪,齊桓因此命以夸楚。 《儀禮·既夕禮》:圉人夾牽之。 鄭玄注:在左右曰夾。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女(rǔ),你。实,句中语气词,表示命令或期望。征,讨伐,这里指有征伐之权。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履】 《说文》: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攵,舟象履形。小篆作 。 从字形看,“履”的本义就是鞋子,进一步引申才为“践踏”,例如“如履薄冰”。教材中认为“履”是践踏义,动词活用为名词,恰好是搞反了顺序。 践踏,这里指足迹所践踏的地方,指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赐我先君履 直译就是:赐给我先君一双鞋子(暗含穿着这双鞋子可以涉足的地方,也就是势力范围。)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杜注:穆陵、無棣,皆齊竟也。履所踐履之界,齊桓又因以自言其盛。 穆陵: ㈠齊國地名,即山東臨駒縣的穆陵關。 ㈡今湖北麻城穆陵關。 無棣:㈠齊國北部邊邑,在今 山東無棣縣北部。 ㈡今河北盧龍縣。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左·文2》:“祀,國之大事也。” 《左·成1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包茅】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书·禹贡》:“包匭菁茅。”《左传·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 杜预 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爲縮酒。”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包茅重入歸關内,王祭還供盡海頭。”《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 常州府(今江苏常州)歲貢包茅。”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郊特牲》云:“缩酌用茅。”郑玄云:“泲之以茅,缩去滓也。”《周礼·甸师》:“祭祀共萧茅。”郑兴云:萧字或为莤,莤读为缩。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缩,渗也。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是】:寡人是征/是问。 “是”是前置宾语,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可能是为了突出重点。 在一个陈述句里面,词语通过组合关系,按照线性排列,书面形式是没有重点的。但是如果是口语,如果采用平淡的语气,最先进入人脑的肯定是排列在前的。但是,如果为了表达某些特殊的需要,或者为了突出某个词,书面语可以从词语的排列顺序,口语可以从语气的轻重进行改变。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因此,“是”作为宾语前置,可能就是为了突出“征”的事件“是(包茅不入,王祭不共)”;“问”的事件“是(昭王南征而不复)”。 思考:用提问的方式突出“寡人是征/问”的不同重点。 Who What Why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贡之不入: 王力《同源字典》: 《說文》:內,入也。 入,內也。 使入曰納。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敢不共给: 《說文》:共,同也。 段注:《周禮》、《尚書》“供給”、“供奉”字皆供“共”字爲之。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徵:證症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王力古漢語字典》 徵:① 召。② 求。③ 問,詢。④跡象。⑤證驗,證明。 《說文通訓定聲》 徵……當以明信應驗爲本義,徵兆、徵求爲轉注。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史记·周本纪》: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唐]张守节《正义》: 《帝王世纪》云:“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长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讳之。”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尽心下》)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孟子·尽心下》) 《尔雅·释诂》:征,行也。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周昭王晚年荒于国政,人民恨他,传说当他巡行到汉水时,当地人民故意弄了一只用胶粘的船给他,行至江心,船解体,昭王溺死。征,这里指巡行。复,回。这都是齐进攻楚的借口。是问,责问这件事。 null寡君,臣子对别国人谦称自己的国君。敢,谦词,等于说“岂敢”、“胆敢”。 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诸,“之于”的合音词,代词兼介词。之,指“昭王南征不复”。于,介词,向。水滨,水边。 null【次】 谓行军至某处留驻三宿以上。《左传·庄公三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爲信,過信爲次。” 孔颖达 疏:“舍者,軍行一日止而舍息也。信者,住經再宿得相信問也。《穀梁傳》曰:‘次,止也。’則次亦止舍之名。過信以上,雖多日,亦爲次,不復别立名也。”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进一步引申为留宿;停留。《楚辞·离骚》:“夕歸次於 窮石 兮,朝濯髮乎 洧盤 。”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七:“王出三江按五湖,樓船跨海次 揚都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一日,舟次 淮安 ,值仲秋之望, 汪 市酒邀 馮 賞月。”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进一步引申为宿处。《易·旅》:“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王弼注:“次者,可以安行旅之地也。”《礼记·檀弓上》:“曾子與客立於門側,其徒趨而出。曾子曰:‘爾將何之?’曰:‘吾父死,將出哭於巷。’曰:‘反哭於爾次。’”郑玄注:“次,舍也。”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因此,教材注释为“临时驻扎”,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翻译,没有解释清楚“次”的内涵。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译文】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用诸侯的军队侵犯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就去征伐楚国。楚王派使者到诸侯军中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两地放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不料您进入我国境内,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对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国先君太公说:‘所有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此辅佐周王室。’并赐给我先君可以征伐的范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的贡物包茅不进贡王室,周王的祭祀用品供给不上,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我们的国君要来索取它;周昭王到南方巡狩没有回来,我们的国君要责问这件事。”楚国使者回答说:“贡物没有按时进贡,是敝国国君的罪过,怎么敢不供给?(至于)昭王没有返回,您还是到水边去问问吧!” 诸侯军队前进,临时驻扎在陉地。 null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屈完:楚国大夫。 《史记·楚世家》:“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 《史记·齐世家》:“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如】 《说文》:从随也。从女,从口。《段注》:随从必以口。从女者,女子,从人者也。 例如称呼“妾”为“如夫人”。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教材中意为:往,去。《左传·隐公六年》:“ 郑伯 如 周 ,始朝 桓王 也。” 唐 韩愈 《祭田横墓文》:“ 贞元 十一年九月, 愈 如 东京 ,道出 田横 墓下。”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陈】 《说文》: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从𨸏(阜),从木,申声。徐灏《段注笺》:陈之本义为陈列,故从𨸏从木申声,盖于平陆中布列之意。……因为国名所专而后人昧其义耳。 陈,陈列。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不穀】 《说文》:续(新穀继旧穀)也。百穀之总名。从禾,𣪊声。《段注》:𣪊者,今之殻字,穀必有稃甲。此以形声包会意也。 1.不得养;不得相养。《诗·小雅·小弁》:“民莫不穀,我獨于罹。” 郑玄 笺:“穀,養。天下之人無不父子相養者,我大子獨不然,日以憂也。”《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2.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老子》:“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难道是为了我?(只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这是虚伪的外交辞令。不穀,不善,诸侯的谦称。两个“是”字都是代词,分别复指提前的宾语“不穀”、“先君之好”。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徼】 通“邀”,招致,求取。《国语·吴语》:“弗使血食,吾欲與之徼天之衷。” 韦昭 注:“徼,要也。”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乃義士且以徼其名,貪夫且以求其賞爾。”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社稷】 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左·昭29》:“后土爲社。”稷,谷神。《书·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孟子·尽心下》:“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2.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礼记·檀弓下》:“能執干戈以衛社稷。” 银雀山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戰不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 《史記·文帝本纪》:“计社稷之安。” 《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收】 接纳之意。 承蒙您向我国社稷之神求福,意思是您不毁灭我国。惠,表敬副词,意思是您这样做表现了您的恩惠。徼(yāo),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社,土神;稷,谷神。辱,表谦敬的副词,意思是您这样做使您蒙受了耻辱。收,收容。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禦】 《说文》:祀也。从示御声。 禦,禁也。(《爾雅·釋言》) 《逸周书·世俘》:“戊辰,王遂禦循追祀 文王 。” 借用为抗拒;抵挡。《易·蒙》:“上九,擊蒙,不利爲寇,利禦寇。”《左传·隐公九年》:“ 北戎 侵 鄭 , 鄭伯 禦之。” 雹可禦乎?(《左傳·昭公四年》)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莊子·馬蹄》)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绥】 《说文》:车中把也。从糸,从妥。 徐锴《系传》:礼:升车必正立执绥,所以安也。执绥,故从糸。孔广居《疑疑》引《六书故》曰:妥,安也。从覆手抚女,安之意也。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以方城山为城墙。“方城”是介词“以”的宾语,置于“以”前。 以汉水为护城河。“汉水”是介词“以”的宾语,置于“以”前。池,护城河。 众,多。无所用之,没有地方用它。 null【译文】   夏天,楚王派屈完到诸侯的军中去。诸侯军队后退,临时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陈列诸侯军队,和屈完乘车观看它们。齐桓公说:“这难道是为了我?是为了继承前代国君的友好关系啊!和我建立共同友好的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施恩惠向我国社稷之神求福,使您蒙受耻辱收纳敝国国君,这是敝国国君的愿望啊。”齐桓公说:“用这样众多的将士来作战,谁能够抵挡它?用这样众多的将士来攻城,什么城池不能攻克?”屈完回答说:“您如果用恩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如果凭借武力,楚国用方城山作为城墙,用汉水作为护城河,您的军队虽多,也没有用它的地方!”    屈完和诸侯订立了盟约。 背景补充背景补充 《韓非子·外储說左上》 蔡女爲桓公妻,桓公與之乘舟,夫人蕩舟,桓公大懼,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復召之,因復更嫁之。桓公大怒,將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戲,不足以伐人之國,功業不可冀也,請無以此爲稽也。”桓公不聽。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思考: 齐桓公说伐楚的理由时为什么不提楚僭越称王?对你生活中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桓公伐楚时,楚国已僭越称王几代了,而齐国虽为霸主,伐楚的目的并非真的那么为周天子着想,只是借机宣示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已。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楚国的僭越也是如此,包括吴越同理。九州天子的神器九鼎在周室,楚王、吴王、越王这些“王”是不可能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这一点齐国明白,楚国自己心里也明白。但楚国实力强大,却只被周天子封为子爵,非常愤愤不平,称王已经几代。如果伐楚要求楚子取消僭号,则有可能与楚国正面冲突,对齐国没有好处。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所以,管仲与桓公伐楚,是一个齐楚双方都心里有数的政治行动,就好比如,齐国现在是老大,带了一帮小弟来到楚国的地盘,但是又没有实力干掉楚国,只好在楚国门口耍一通威风,所以就用“不供包茅”这些小罪名让楚国承认它的老大身份。这样,既不用和楚国生死相搏又能得到崇高的政治声望,巩固霸主的权威,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null而楚国当时如果真的与诸侯联军硬拼,显然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不如赶坡下驴,承认齐国你是老大,口头上服软而已,既没有损伤实力,名义上又只是尊敬周天子,对自己的声望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自然也就一拍即合了。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
本文档为【chapt6(齐桓公说伐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