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MIDAS拱桥算例

MIDAS拱桥算例

2011-04-04 50页 doc 4M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06332

暂无简介

举报
MIDAS拱桥算例따라하는 문제 1 例题2 单跨拱桥 MIDAS/Civil 例题 2. 单跨拱桥 TOC \o "1-2" \h \z 概要 2 分析模型与荷载条件 / 2 打开文件与设定基本操作环境 2 输入构件材料及截面 2 使用节点和单元进行建模 2 建立拱肋 / 2 建立吊杆 / 2 形成拱的主梁并复制构架 / 2 建立横系梁 / 2 建立支撑 / 2 输入结构的边界条件 2 输入梁单元连接部的边界条件 / 2 建立虚设梁 / 2 输入车辆移动荷载和静力荷载 2 设定荷载条件 / 2 输入静力荷载 / 2 输入车辆移动荷载 / 2 ...
MIDAS拱桥算例
따라하는 문제 1 例2 单跨拱桥 MIDAS/Civil 例题 2. 单跨拱桥 TOC \o "1-2" \h \z 概要 2 模型与荷载条件 / 2 打开文件与设定基本操作环境 2 输入构件材料及截面 2 使用节点和单元进行建模 2 建立拱肋 / 2 建立吊杆 / 2 形成拱的主梁并复制构架 / 2 建立横系梁 / 2 建立支撑 / 2 输入结构的边界条件 2 输入梁单元连接部的边界条件 / 2 建立虚设梁 / 2 输入车辆移动荷载和静力荷载 2 设定荷载条件 / 2 输入静力荷载 / 2 输入车辆移动荷载 / 2 进行结构分析 2 查看分析结果 2 荷载组合 / 2 确认变形 / 2 查看影响线结果 / 2 剪力图与弯矩图 / 2 例题2. 单跨拱桥 概要 本例题主要介绍如何对有车辆荷载作用的单跨拱桥进行建模、结构分析及结果校核。 在这里省略了例题1中所说明了的MIDAS/Civil的基本功能,而主要使用图标菜单。对MIDAS/Civil的功能或结构分析过程有不解之处请参考在线用户手册。 在安装 CD中提供有包含此例题所有建模、分析和结果确认过程的动画及解说。通过动画及解说先对整个分析过程获得一定了解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跟随操作的效果。 此例题所介绍的各阶段分析步骤如下。 1.​ 打开文件并设定操作的基本环境 2.​ 输入构件的材料及截面数据 3.​ 使用节点和单元进行建模 4.​ 输入建筑物的边界条件 5.​ 输入车辆移动荷载和静力荷载 6.​ 进行结构分析 7.​ 对结果进行校核和分析 分析模型与荷载条件 拱桥的模型如图1所示,其基本情况如下。 ​ 桥梁形式 : 拱桥 ​ 桥梁等级 : 1等桥梁 ​ 跨 径 : 50m ​ 设计车道数 : 2条车道 ​ 桥 宽 : 14m 图1. 拱桥模型 结构的平面如下所示。(参考图2) ​ 横系梁按5m间距排列 ​ 按桥轴方向设置纵向支撑 ​ 在中心线两端7m的位置设置主梁和拱肋 (a) 平面图 (b) 立面图 图2. 拱桥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对于荷载条件,为了简化问题只考虑以下3种条件。 ​ 荷载条件 1 : 固定荷载 90 kN/m (只作用于主梁) ​ 荷载条件 2 : 人行道荷载 6.2 kN/m (只作用于主梁) ​ 荷载条件 3 : 车辆移动荷载 (C-AL, C-AD) 本例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介绍MIDAS/Civil的各项功能,因此有些条件会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仅作参考。 打开文件与设定基本操作环境 打开新文件( 新项目),以‘拱’为名保存文件( 保存)来建立桥梁模型。 在画面下端的状态条点击单位选择键( )选择‘kN’和‘mm’。该单位系可以根据输入数据的种类按用户方便任意进行变更。 在此例题中为了提高熟练度在建模过程中尽量不去使用树形菜单或主菜单而是以使用图标菜单为主。 以下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图标菜单将操作所需的图标在画面上给予显示的步骤。 1.​ 在主菜单选择工具>用户定制>工具条 2.​ 在工具条选择栏的相应项目之前表示‘’ (参考图3) 3.​ 点击 键 图3. 工具条输入窗口 a) 排列Toolbar (a) 排列工具条前的画面 ( (b) 将Toolbar排列后的画面 图4. 工具条的排列 输入构件材料及截面 结构构件的材料及截面按以下的数据输入。 ​ 材料 1 : Grade3 – 横系梁, 斜支撑,主梁, 拱肋, 吊杆 2 : Dummy – 虚设梁 ​ 截面 1 : B 2100×600×10/10 - 主梁 2 : H 1540×500×14/27 - 横系梁 3 : B 600×600×16/14 - 拱肋 4 : H 600×400×12/16 - 吊杆 5 : B 600×500×10/14 - 斜支撑和横向支撑 6 : H 400×400×13/21 - 水平斜支撑(包括纵梁) 7 : Dummy Beam - 虚设梁 截面1~5属于焊接制作的截面(Built-up Section)故可使用User功能,而截面6则可使用程序中内存的GB截面DB。 上面的虚设梁是为了指定车辆移动荷载而设的。其材料和截面可使用以下数据来输入。 Name Type Data 材料 Dummy User Defined E = 1e-10 tonf/mm3 截面 Dummy Beam Value Iyy =1 mm4 对虚设梁的材料和截面可输入任意的足够小的值以使其不致于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图5. 截面设定对话窗口 图6. 输入材料数据的对话窗口 1.​ 在材料和截面特性点击 材料 (参考图5) 2.​ 点击 键 3.​ 在一般的材料号输入栏确认‘1’(参考图6) 4.​ 在类型选择栏确认‘钢材’ 5.​ 在钢材的规范选择栏选择‘GB(S)’ 6.​ 在数据库选择栏选择‘Grade3’ 7.​ 点击 键 8.​ 用同样的方法参考上表输入虚设梁的材料 9.​ 点击 键 图7. 截面数据的输入 1.​ 在材料和截面特性对话窗口(图5)选择截面表单 (或在特性工具条选择 截面) 2.​ 点击 键 3.​ 在数据库/用户表单的截面号输入栏确认‘1’ (参考图7) 4.​ 在名称输入栏输入‘主梁’ 5.​ 在截面形状选择栏(图7的)选择‘箱型截面’ 6.​ 在拥护和数据库中选择‘用户’ 7.​ 在H 输入栏输入‘2100’ 8.​ 在B 输入栏输入‘600’ 9.​ 在tw 输入栏输入‘10’ 10.​ 在tf1 输入栏输入‘10’ 11.​ 点击 键 12.​ 按3~11的步骤输入截面2~5 13.​ 在截面号输入栏确认‘6’ 14.​ 在名称 输入栏输入‘水平斜支撑(包括纵向梁)’ 15.​ 在截面形状选择栏(图7的)选择‘H-截面’ 16.​ 在用户和数据库中选择‘数据库’,并在右侧的选择栏确认‘GB’ 17.​ 用鼠标点击截面 输入栏,输入‘H 400×400×13/21’或利用滚动条进行选择 18.​ 对于Dummy Beam,在数值表单只在Iyy输入‘1’ 19.​ 点击 键 20.​ 点击 键 21.​ 在状态条点击单位选择键( )将‘mm’改为‘m’ 使用节点和单元进行建模 建立拱肋 利用建立拱助手功能建立拱肋。(参考图8) 1.​ 在树菜单的菜单表单选择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拱 2.​ 在插入/编辑表单的类型 选择栏确认‘抛物线形’ 3.​ 在分割数量 输入栏确认‘10’ 4.​ 在L 输入栏输入‘50’ 5.​ 在H 输入栏确认‘10’ 6.​ 在边界条件 选择栏选择‘无’ 7.​ 在显示单元号.的左侧表示‘’ 8.​ 在材料 选择栏选择‘1 : Grade3’ 9.​ 在截面 选择栏选择‘3 : 拱肋’ 10.​ 在插入 表单的插入点 输入栏确认‘0, 0, 0’ 11.​ 点击 键 12.​ 点击 自动调节缩放 13.​ 点击 正面 图8. 建立拱助手对话窗口及抛物线形1形式的概念 建立吊杆 利用扩展单元功能将拱肋上生成的节点按竖直下方投影延长以输入吊杆。(参考图9) 1.​ 在单元工具条点击 扩展单元 (图9的) 2.​ 点击 节点编号 (Toggle on) 3.​ 点击 用窗口选择,选择为建立吊杆要进行投影延长的节点2~10 4.​ 在扩展类型 选择栏确认‘节点→线单元’ 5.​ 在单元属性选择栏的单元类型确认‘梁单元’ 6.​ 在材料 选择栏选择‘1 : Grade3’ 7.​ 在截面 选择栏选择‘4 : 吊杆’ 8.​ 在生成形式 选择栏选择‘投影’ 9.​ 在投影形式 选择栏确认‘将节点投影在直线上’ 10.​ 用鼠标点击定义基准线的P1 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后指定节点1和节点11 11.​ 在方向 选择栏确认‘法向’ 12.​ 点击 键 13.​ 点击 修改单元的参数(图9的) 14.​ 点击 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图9的) 15.​ 在参数类型 选择栏选择‘Beta角’ 16.​ 在形式 选择栏确认‘分配’ 17.​ 在Beta角 输入栏输入‘90’ 18.​ 点击 键 图9. 建立吊杆 图10. 调整吊杆的排列角度(Beta角) 点击 收缩单元(图10的)和 隐藏面(图11的)(Toggle on),可确认‘Beta角’的输入状况。确认输入状态后,点击 收缩单元和 隐藏面使其回到 Toggle off 状态。 形成拱的主梁并复制构架 连接构架的两端来输入拱的主梁,并将所完成的一侧构架复制到另一侧。 1.​ 点击 点格、 捕捉点 (Toggle off) 2.​ 点击 标准视图 3.​ 在单元工具条点击 建立单元 4.​ 在单元类型选择栏确认‘一般梁/变截面梁’ 5.​ 在材料 选择栏选择‘1 : Grade3’ 6.​ 在截面 选择栏确认‘1 : 主梁’ 7.​ 在方向的Beta角 输入栏确认‘0’ 8.​ 在交叉分割 选择栏确认节点左侧的‘’ 9.​ 用鼠标点击节点连接 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后指定节点1和节点11 10.​ 点击 全选 11.​ 在单元工具条点击 单元的复制和移动 12.​ 在形式 选择栏确认‘复制’ 13.​ 在移动和复制 选择栏确认‘等间距’ 14.​ 在dx, dy, dz 输入栏输入‘0, 14, 0’ 15.​ 在复制次数 输入栏确认‘1’ 16.​ 点击 键 (参考图11) 图11. 主梁和拱的完成 建立横系梁 利用扩展单元将一侧主梁上的节点扩展到另一侧的主梁来建立横系梁。 1.​ 点击 扩展单元 2.​ 点击 用多边形选择(图12的)并选择节点1和节点11~20 3.​ 在扩展类型 选择栏确认‘节点→线单元’ 4.​ 在单元类型 选择栏确认‘梁单元’ 5.​ 在材料 选择栏确认‘1 : Grade3’ 6.​ 在截面 选择栏选择‘2 : 横系梁’ 7.​ 在生成形式 选择栏选择‘投影’ 8.​ 在投影形式选择栏确认‘将节点投影在直线上’ 9.​ 点击定义基准线的P1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后指定节点21和节点31 10.​ 在方向 选择栏确认‘法向’ 11.​ 点击 键 图12. 建立横系梁 建立支撑 对新建立的横系梁激活之后,利用捕捉点功能和建立单元 功能来完成纵向支撑(加强肋,Stringer)。 1.​ 点击 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 2.​ 点击 激活 3.​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n) 4.​ 点击 建立单元 5.​ 在单元类型 选择栏确认‘一般梁/变截面梁’ 6.​ 在材料 选择栏选择‘1 : Grade3’ 7.​ 在截面 选择栏选择‘6 : 水平斜支撑(包括纵向支撑)’ 8.​ 在方向的Beta角 输入栏确认‘0’ 9.​ 在交叉分割 选择栏确认 节点左侧的‘’ 10.​ 在画面下端的状态条,确认捕捉点的位置是否为1/2(参考图13) 11.​ 用鼠标点击节点连接 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之后依次指定单元59和60的中点 12.​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ff) (参考图13) 图13. 完成纵向支撑 现在输入桥面的对角斜支撑。 1.​ 在建立单元 Dialog Bar的单元类型选择栏确认‘一般梁/变截面梁’ 2.​ 在材料 选择栏确认‘1 : Grade3’ 3.​ 在截面 选择栏确认‘6 : 水平斜支撑(包括纵向支撑)’ 4.​ 用鼠标点击节点连接 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之后分别连接节点1和43以及节点43和21输入两个单元 5.​ 点击 单元的移动和复制 6.​ 点击 单选并选择上面所生成的两个斜支撑单元 7.​ 在形式 选择栏确认‘复制’ 8.​ 在移动和复制 选择栏确认‘等间距’ 9.​ 在dx, dy, dz 输入栏输入‘5, 0, 0’ 10.​ 在复制次数 输入栏输入‘4’ 11.​ 点击 键 12.​ 点击 镜像单元 13.​ 点击 前次的选择、 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选择所有对角斜支撑单元 14.​ 在形式 选择栏确认‘复制’ 15.​ 在镜像平面选择y-z平面,点击x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之后指定节点16或在x输入栏输入‘25’ 16.​ 点击 键 (参考图14) 图14. 完成桥面 以拱肋的中央为准输入对称排列于两侧的支撑。 1.​ 点击 逆激活(图15的) 2.​ 点击 建立单元 3.​ 在材料 选择栏确认‘1 : Grade3’ 4.​ 在截面 选择栏选择‘5 : 桥门斜支撑及横向支撑’ 5.​ 在Beta角 输入栏确认‘0’ 6.​ 用鼠标点击节点连接 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之后,分别连接节点4和24、5和25、6和26、7和27、8和28(参考图15)。 图15. 完成桥门斜支撑 1.​ 点击 单选,并选择5个桥门斜支撑单元 2.​ 点击 激活 3.​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n) 4.​ 在建立单元 Dialog Bar的单元类型 选择栏确认‘一般梁/ 变截面梁’ 5.​ 在材料 选择栏确认‘1 : Grade3’ 6.​ 在截面 选择栏选择‘6 : 水平斜支撑(包括纵向支撑)’ 7.​ 在方向的Beta角 输入栏确认‘0’ 8.​ 在交叉分割 选择栏确认节点左侧的‘’ 9.​ 点击节点连接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之后,依次连接单元111~115的中央来输入纵方向的斜支撑构件 10.​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ff) 11.​ 点击节点连接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之后,依次指定节点4和53、24和53、5和54、25和54、54和7、54和27、55和8、55和28(参考图16) 图16. 完成拱的斜支撑 输入结构的边界条件 结构形状的输入工作完了后,即可输入边界条件(参考图2(a)的边界条件)。 1.​ 点击 全部激活 2.​ 在Model Entity 表单选择边界条件确认‘支撑条件’ 3.​ 在选择 选择栏确认‘添加’ 4.​ 点击 单选 5.​ 选择节点‘1’,在‘D-ALL’的左侧表示‘ ’ 6.​ 点击 键 7.​ 选择节点‘11’,只在‘Dy, Dz’的右侧表示‘ ’ 8.​ 点击 键 9.​ 选择节点‘21’,只在‘Dx, Dz’的右侧表示‘ ’ 10.​ 点击 键 11.​ 选择节点‘31’,只在‘Dz’的右侧表示‘ ’ 12.​ 点击 键 图17. 输入结构的边界条件 输入梁单元连接部的边界条件 使用释放梁端约束功能按如下步骤输入梁单元两端部的边界条件。(参考图18) ​ 吊杆构件的两端 : 对单元坐标系z轴为铰接条件 ​ 支撑构件的两端 : 对单元坐标系y、z轴为铰接条件 ​ 与主梁相连接的横系梁两端 : 对单元坐标系y、z轴为铰接条件 1.​ 在对话框上部的功能目录表选择‘释放梁端约束’ 2.​ 在选择 选择栏确认‘添加/替换’ 3.​ 点击过滤 选择栏(图18的)选择‘z’ 4.​ 点击 全选 5.​ 在选择释放和约束比率 选择栏只对i-节点、j-节点的‘Mz’表示‘’ 6.​ 点击 键 7.​ 点击过滤 选择栏(图18的)选择‘无’ 8.​ 在 选择属性对话窗口的截面 选择栏选择‘6 : 水平斜支撑(包括纵向支撑)’ 9.​ 点击 键 10.​ 在选择释放和约束比率 选择栏点击 键 (或在i-形式、j-形式的‘My、Mz’选择‘’) 11.​ 点击 键 12.​ 在选择属性 对话窗口的截面 选择栏选择‘2 : 横系梁’ 13.​ 点击 键 14.​ 在选择属性 对话窗口点击选择 键 15.​ 点击 激活 16.​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n) 17.​ 点击 用交叉线选择选择单元59~69 18.​ 在选择释放和约束比率选择栏点击 键 19.​ 点击 键 20.​ 在单元选择输入窗口(图18的)输入‘80to90’并按键盘上的回车键键 21.​ 在选择释放和约束比率选择栏点击 键 22.​ 点击 键 23.​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ff) 24.​ 点击 逆激活 图18. 输入选择释放和约束比率 建立虚设梁 为输入车辆移动荷载而建立虚设梁。 1.​ 点击 用平面选择 2.​ 选择XY平面 3.​ 用鼠标选择节点1后,点击用平面选择 对话窗口的 键 4.​ 点击 激活 5.​ 点击 顶面 6.​ 选择 单元的复制和移动 7.​ 点击 单选后,选择处于画面下方的横系梁(参考图19的) 8.​ 在任意间距的方向选择‘y’,在间距 输入栏输入‘4.5, 3.6’ 9.​ 点击 键 图19. 建立虚设梁 分割与建立的虚设梁相交的Y方向水平支撑。 1.​ 点击 节点编号 (Toggle off),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n) 2.​ 在属性选择-单元 输入窗口输入‘59to69’后按键盘上的回车键 键 3.​ 选择 分割单元 4.​ 在单元类型确认‘线单元’ 5.​ 选择任意间距后,在x 输入栏输入‘4.5’ 6.​ 点击 键 7.​ 使用相同的方法在属性选择-单元 8.​ 输入窗口输入‘80to90’后按回车键 键 9.​ 选择任意间距后在x 输入栏输入‘1.1’ 10.​ 点击 键 10.​ 点击 键 11.​ 点击 节点编号 (Toggle on), 点击 单元编号 (Toggle off) 12.​ 选择属性菜单的工作 表单 13.​ 利用 单选选择虚设梁(参考图20) 14.​ 用鼠标选择材料的‘2:Dummy’后,利用拖放功能指定材料 15.​ 点击 前次的选择 16.​ 用鼠标选择截面的‘7:Dummy Beam’后,利用拖放功能指定截面 17.​ 点击 全部选择 , 标准视图 图20. 分割Y方向水平支撑 图 21. 指定虚设梁的材料和截面 输入车辆移动荷载和静力荷载 设定荷载条件 输入荷载之前先设定荷载条件(Load Cases)。 1.​ 在荷载菜单选择静力荷载工况 2.​ 如图22,在静力荷载工况 对话窗口的 名称 输入栏输入‘恒荷载’ 3.​ 在类型 选择栏选择‘Dead Load’ 4.​ 点击 键 5.​ 在名称 输入栏输入‘人行道荷载’ 6.​ 在类型 选择栏选择‘Dead Load’ 7.​ 点击 键 8.​ 点击 键 图22. 荷载条件输入窗口 输入静力荷载 现在输入静力荷载(荷载条件 1、2)。 为了简化问题,假定恒荷载和人行道荷载只作用于主梁之上。(参考图23) 1.​ 点击 选择属性 2.​ 点击 键左侧的 选择‘截面’ 3.​ 在截面 选择栏选择‘1 : 主梁’ 4.​ 点击 键 5.​ 在选择属性 对话窗口点击 键 6.​ 在荷载菜单选择梁单元荷载 7.​ 在梁单元荷载 选择栏确认‘恒荷载’ 8.​ 在选择 选择栏确认‘添加’ 9.​ 在荷载类型 选择栏确认‘均布荷载’ 10.​ 在方向 选择栏确认‘整体坐标系 Z’ 11.​ 在投影 选择栏确认‘否’ 12.​ 在数值 选择栏确认‘相对值’ 14.​ 在x1 输入栏输入‘0’, x2 输入栏输入‘1’, W 输入栏输入‘-90’ 15.​ 点击 键 16.​ 点击 前次的选择 17.​ 在荷载工况名称 输入栏选择‘人行道荷载’ 18.​ 在选择 选择栏确认‘添加’ 19.​ 在荷载类型 选择栏确认‘均布荷载’ 20.​ 在方向 选择栏确认‘整体坐标系 Z’ 21.​ 在投影 选择栏确认‘否’ 22.​ 在数值 选择栏确认‘相对值’ 23.​ 在x1 输入栏输入‘0’, x2 输入栏输入‘1’, W 输入栏输入‘-6.2’ 24.​ 点击 键 25.​ 点击 键 图23. 荷载输入状态 输入车辆移动荷载 首先定义车道。(参考图24) 1.​ 在属性菜单的菜单表单选择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道 2.​ 在车道 对话窗口点击 键 3.​ 在车道名称 输入栏输入‘lane 1’ 4.​ 在偏心距离 输入栏确认‘0’ 5.​ 在桥梁跨度 输入栏输入‘50’ 6.​ 在选择确认‘2点’, 用鼠标点击右侧的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后,指定节点57、67 7.​ 点击 键 8.​ 在车道 对话窗口点击 键 9.​ 在车道名称 输入栏输入‘lane 2’ 10.​ 在偏心距离 输入栏确认 ‘0’ 11.​ 在桥梁跨度 输入栏输入‘50’ 12.​ 在选择的2点、鼠标点取及单元号中选择‘2点’, 用鼠标点击右侧的输入栏使其变为草绿色后,指定节点68、78 13.​ 点击 键 14.​ 点击 键 图24. 定义车道对话窗口 下面来了解一下定义车辆移动荷载C-AL和C-AD的方法。 (参考图25) 1.​ 在属性菜单的菜单 表单选择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车辆 2.​ 在车辆 对话窗口点击 键 3.​ 在规范名称 选择栏确认‘中国城市桥梁荷载(CJJ77-98)’ 4.​ 在车辆荷载名称 选择栏确认‘C-AL’ 5.​ 点击 键 6.​ 在车辆荷载名称 选择栏选择‘C-AD(150)’ 7.​ 点击 键 8.​ 点击 键 图25. 定义标准车辆荷载 定义车辆荷载群。 (参考图26) 1.​ 在属性菜单的菜单表单选择 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车辆组 2.​ 在车辆组 对话窗口点击 键 3.​ 在车辆组数据 对话窗口的车辆组名称 输入栏输入‘数据’ 4.​ 选择车辆荷载 项目中的C-AL后,点击 键将其移动到选择的荷载 项目 5.​ 点击 键 6.​ 在车辆组名称 输入栏输入‘DL’ 7.​ 使用同样的方法在选择的荷载项目中将C-AL换成C-AD后,点击 键 8.​ 点击 键 图26. 定义车辆荷载的分类 以下定义车辆移动荷载条件。 (参考图27) 1.​ 在属性荷载选择移动荷载分析数据>移动荷载工况 2.​ 在移动荷载工况 对话窗口点击 键 3.​ 在移动荷载工况 对话窗口的移动荷载工况 输入栏输入‘MVL-C-AL’ 4.​ 在子荷载工况 选择栏点击 键 5.​ 在荷载工况数据的车辆组 选择栏确认‘C-AL ’ 6.​ 在组合系数 输入栏确认‘1’ 7.​ 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 输入栏输入‘1’ 8.​ 在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 输入栏输入‘ 2’ 9.​ 选择设置车道的 车道列表 项目中的‘lane1, lane2’后,点击 键将其移动到 选择的车道列表 10.​ 在子荷载工况 对话窗口点击 键 11.​ 在移动荷载工况 对话窗口点击 键 12.​ 参考图27,利用相同的方法建立‘MVL-C-AD’ 13.​ 点击 键 图 27. 定义车辆移动荷载 下面定义分析车辆移动荷载的方法。(参考图28) 1.​ 在主菜单选择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 2.​ 在选择加载位置 选择栏确认‘最不利点’ 3.​ 点击 键 4.​ 点击 节点编号 (Toggle off) 图28. 移动荷载分析方法对话窗口 进行结构分析 对输入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建筑物进行结构分析。 点击 运行分析 查看分析结果 荷载组合 下面了解对结构分析结束的3种荷载条件(恒荷载、人行道荷载、移动荷载)进行线性组合(Linear Load Combination)的方法。 在此例题中只输入以下2种荷载组合条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此荷载组合是任意设置的,与进行实际设计时所使用的条件无关。 ​ 荷载组合条件 1(LCB1) : 1.0 (恒荷载 + 人行道荷载 + MVL-C-AL) ​ 荷载组合条件 2(LCB2) : 1.0 (恒荷载 + 人行道荷载 + MVL-C-AD(150)) 图29. 荷载组合条件的对话窗口 荷载组合条件是在主菜单的结果>荷载组合导入荷载组合对话窗口,并按以下步骤来输入的。 1.​ 在主菜单选择结果>荷载组合 2.​ 在荷载组合列表的激活表示‘’ 3.​ 在名称 输入栏输入‘LCB1’ 4.​ 在类型 选择栏确认‘Add’ 5.​ 用鼠标点击荷载工况 选择栏后,利用 键在选择栏选择‘恒荷载(ST)’ 6.​ 用鼠标点击第二个选择栏后,利用 键在选择栏选择‘人行道荷载(ST)’ 7.​ 用鼠标点击第三个选择栏后,利用 键在选择栏选择‘MVL-C-AD(MV)’ 8.​ 在系数 输入栏确认‘1.0’ 9.​ 用相同的方法建立第二种荷载组合 LCB2 10.​ 点击 键 确认变形 按以下步骤确认变形。 在后处理阶段为了便于确认各种分析结果,将建模过程中所排列的节点和单元以及属性工具条在画面上消除而以结果和影响线/面工具条来取代。 1.​ 在结果工具条点击 变形形状(图30的) 2.​ 在荷载工况 / 荷载组合选择栏选择‘CBmax:LCB1’ 3.​ 在内力组成 选择栏确认‘DXYZ’ 4.​ 在显示形式 选择栏对‘变形前’,‘图例’表示‘’标记 5.​ 在显示形式 选择栏点击位于 变形 右侧的 键 6.​ 在变形的表现方式选择栏选择‘实际变形’ 7.​ 确认适用于选择确认时 的‘’标记 8.​ 点击 键 9.​ 点击 隐藏面 (Toggle on) 图30. 变形(Deformed Shape) 查看影响线结果 首先来查看对于支点反力的影响线。下面是对支点B1(节点1)的结果。 1.​ 点击 隐藏面 (Toggle off) 2.​ 在影响线/面 工具条点击 反力 (图31的) 3.​ 在车道/车道面选择栏确认‘lane1’ 4.​ 在节点号 输入栏确认‘1’ 5.​ 在放大系数 输入栏确认‘1.0’ 6.​ 在内力组成 选择栏确认‘FZ’ 7.​ 在显示形式 选择栏确认‘图例’ 8.​ 点击 键 9.​ 点击 正面 图31. 对支点反力的影响线 对支点反力的影响线结果通过动画来查看。 1.​ 点击 标准视图 2.​ 在显示形式选择栏选择‘数值’, ‘图例’ 3.​ 点击 键 4.​ 点击 记录 键 5.​ 查看结果后点击 关闭 键使其回到原来的画面 图32. 对支点反力影响线的动画处理画面 下面查看对挠曲的影响线结果。 1.​ 点击 正面 2.​ 在影响线/影响面工具条点击 位移 (图33) 3.​ 在车道/车道面选择栏确认‘lane1’ 4.​ 在节点号输入栏输入‘15’ 5.​ 在放大系数输入栏输入‘2.0’ 6.​ 在内力组成 选择栏选择‘Dz’ 7.​ 在显示形式 选择栏确认‘图例’ 8.​ 点击 键 图33. 对挠曲的影响线 对弯矩的影响线。 1.​ 在影响线/影响面工具条点击 梁单元内力(图34的) 2.​ 在车道/车道面选择栏确认‘线2’ 3.​ 在单元号 输入栏输入‘23’ 4.​ 在放大系数 输入栏输入‘2.0’ 5.​ 在位置 选择栏确认‘i’ 6.​ 在内力组成 选择栏确认‘My’ 7.​ 在显示形式 选择栏确认‘图例’ 8.​ 点击 键 图34. 对弯矩的影响线 利用移动荷载追踪器查看车辆移动所引起的建筑物的反力。 1.​ 点击 标准视图 2.​ 点击 用平面选择 (图35的) 3.​ 在平面 表单选择‘XY平面’并输入节点1 4.​ 点击 键 5.​ 点击 激活 6.​ 在主菜单选择结果>移动荷载追踪器>反力 7.​ 在移动荷载追踪器 选择栏选择‘MVmax : MVL-C-AL’ 8.​ 在单元号输入栏输入‘1’ 9.​ 在放大系数 输入栏确认‘1.0’ 10.​ 在位置 选择栏确认‘FZ’ 11.​ 在显示形式 选择栏确认‘等值线图’, ‘图例’, ‘适用荷载’ 12.​ 点击 键 图35. 利用移动和载追踪器确认移动荷载的施加位置 剪力图与弯矩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结果的查看方法基本相同,故在这里只以查看弯矩图为例进行说明。另外不是查看整个建筑物的弯矩图,而只查看一部分的结果。这里以X-Z平面为例介绍显示该平面弯矩图的步骤。 1.​ 点击 全部激活 2.​ 点击 用平面选择 3.​ 在平面 表单选择‘XZ平面’ 4.​ 用鼠标在 X-Z平面选择节点1 5.​ 点击 键 6.​ 点击 激活 7.​ 点击 正面 8.​ 在结果工具条点击 梁单元内力图 (图36的) 9.​ 在荷载工况 / 荷载组合 选择栏选择‘MVall: MVL-C-AL’ 10.​ 在内力组成 选择栏确认‘My’ 11.​ 在显示选择选择栏选择‘5点’, ‘Line Fill’ 12.​ 在系数 输入栏确认‘2.0’ 13.​ 在显示形式 选择栏确认‘等值线图’的‘’标记 14.​ 点击 键 图36. 梁的弯矩图(X-Z平面)
/
本文档为【MIDAS拱桥算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