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6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2011-04-07 50页 ppt 248KB 9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4556

暂无简介

举报
6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null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Erik H. Erikson,1902-1994Erik H. Erikson,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 主要贡献: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null大学预科毕业时获得的一份蒙台梭利学校的毕业文凭,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是他所获得的唯一的正规学业(相当于高中学历)。曾任匹滋堡大学医学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null推崇弗洛伊德,钦佩安娜·弗洛伊德关于《自我与防御机...
6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null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Erik H. Erikson,1902-1994Erik H. Erikson,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 主要贡献: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null大学预科毕业时获得的一份蒙台梭利学校的毕业文凭,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是他所获得的唯一的正规学业(相当于学历)。曾任匹滋堡大学医学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null推崇弗洛伊德,钦佩安娜·弗洛伊德关于《自我与防御机制》书中对自我功能的重视。1950年出版名著《童年期与社会》,该书高度民主地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详尽地论述自我的功能,创立了现在被称为新学科的“自我心理学”。null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后期阶段的成功依赖于早期阶段危机解决的程度。null前面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假定发生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至于这些阶段中要发生什么事情,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却持不同看法。 后面三个阶段是埃里克森自己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他对心理学重大贡献的一个方面。null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埃里克森使用危机一词是为了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而,作为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就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 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自我的加强,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 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null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增加了使作为下个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的可能性。而在某个阶段中消极的危机解决办法降低了使作为下一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有效解决的可能性。 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的危机命名的。null埃里克森并不认为解决危机的办法要么是完全积极的,要么是完全消极的。相反,他认为危机的解决办法中兼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只有在有利于积极解决的因素比消极因素所占的比率高时才能说危机被积极地解决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信任与不信任(出生~1岁)。 自主与羞怯、疑虑(1~3岁)。 主动与内疚(3~6岁)。 勤奋与自卑感(6~11岁)。 建立个人的同一性(12~18岁)。 成年初期的孤独与亲密感(18~25岁) 。 成年中期的活力感与停滞感(25~65岁) 。 老年期的完善感与绝望感(65岁以上) 。1、信任vs.不信任(0-1岁)1、信任vs.不信任(0-1岁)Trust vs. Misstrust 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基础 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的口唇阶段一致null不要认为婴儿此时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null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 如果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因此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 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null婴儿首项社会成就是愿意母亲离开而不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愤怒,因为她不仅具有一种外部的预见性,而且还发展了一种内在的信念。这种惯常的、持续的、同样的体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意识,我想,这种自我同一性意识依赖于对大量内部识记的和预见的感觉的认识,以及依赖于对那些确实与大量外部熟悉的和可预见性的事物及人物有关的想像。(埃里克森,1963)null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null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null“希望”这一品德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而缺乏足够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所以他们被目前所束缚。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1964)。2、自主vs.羞怯怀疑(1-3岁)2、自主vs.羞怯怀疑(1-3岁)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说、行走、控制等) 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肛门期一致第一反抗期第一反抗期 特点: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空间得以拓展,导致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增强,对于大人的要求与命令,“我不要”、“偏不”成了常用语。 null原因:孩子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某件事的进程。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操作与控制。不考虑事情的后果。 大人的过度反应强化孩子的行为。要是父母的反应方式在他看来新奇有趣,他还会重复去做。null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null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null羞怯意味着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审视,一句话,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人被他人识破,并且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人识破……(1964)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约束的决心”。  null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危机积极解决的结果所形成的各种美德都是自我的功能。例如:希望和意志的美德对人生的价值具有某些影响,但它们很少影响人的生存。 没有多少希望和意志美德的个人仍能生存,也就是说,这个人能够满足生物(本我)的需要,但他可能不及那些充满希望和具有意志的人们那样灵活,那样乐观,或总的说来,没有那么幸福。3、主动vs.内疚(3-6岁)3、主动vs.内疚(3-6岁)Initiative vs. Guilt 获得性别角色 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的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一致。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尚不能变换角度或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视角,因而认识或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null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会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1959)。null在前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 在这个阶段,儿童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null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null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儿童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他们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null当儿童的主动性超过内疚感时,儿童就有了目的的美德。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1964)。 4、勤奋vs.自卑(6-11岁)4、勤奋vs.自卑(6-11岁)Industry vs. Inferiority 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 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潜伏期相当儿童期的多动行为儿童期的多动行为特点: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 原因: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发展不平衡; 环境(节奏、玩具)null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在大多数文化中,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交技巧是学校传授的重要课程之。null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埃里克森1963)。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同一性。null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漠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对这样的人说来,工作就是生活,因而他们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它重要方面。“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埃里克森,1963) 在这个阶段里,必须鼓励儿童掌握为未来就业所必需的技能,但不能以牺牲人类某些其它重要的品质为代价。null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能力……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埃里克森,1964)。 象以上论述过的其它美德一样,能力是由于爱的关注与鼓励而形成的。自卑感是由于儿童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对他的嘲笑或漠不关心造成的。5、同一性vs.角色混乱 (青少年期)5、同一性vs.角色混乱 (青少年期)Identity vs. Confusion 青少年的“心理断乳” 特点: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附而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自主。 大致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生殖阶段。null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null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 在前四个阶段中,儿童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这个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null这个阶段自身应当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他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青年人和成年期的间隔。心理延缓偿付心理延缓偿付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社会义务的年轻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是指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延缓,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缓。 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思想、价值观,尝试着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这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在社会方面是一种选择性许可,在青少年方面是挑衅性的嬉笑行为”。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同一性(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则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自我同一性的四个方面自我同一性的四个方面1、个体性(individuality),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个体以一种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 2、整体性和整合感(wholeness and synthesis),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成长中的儿童有许多零碎的自己表象,健康的自我把零碎的表象整合为一种有意义的整体; 3、一致性和连续性(sameness and continuity),指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感受到个体的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4、社会团结感(social solidarity),指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同一性和早期经验的关系同一性和早期经验的关系正在成长和发展的青年人,正面临着一场内部生理发育的革命,面临着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使命,他们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如何把各种角色及早期培养的技能和当今职业的标准相联系…… 这种以自我同一性的形式发生的整合在数量上超过了童年期的各种自居作用。它是自我把一切自居作用与力必多的变化,与先天遗传形成的自然倾向,与在社会各种角色中提供的机会进行整合的这种能力的自然增长的历程。null自我同一性的感觉实际上就是生存感,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一个人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的恒常性和同一感 (心理上的自我),一旦这种同一性的自我感觉与一个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1963)null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段的危机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也就是同一性危机。  阶段性特点一阶段性特点一独立感增强,闭锁性突出。 产生“我已经是大人了”的感觉,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开始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心理的闭锁导致他们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阶段性特点二阶段性特点二对自我过分关注。 开始对自己全方位的审视——包括外貌、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等,产生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需要。 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较,青少年会对自己的容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缺陷感到焦虑与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反之,则会沉浸于自我满足与陶醉。阶段性特点三阶段性特点三对异性的向往。 躯体发育的成熟还会导致青少年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青少年从向往年长异性的时期,逐步过渡到对几乎所有异性的狂热期,最后到专注于一个异性的浪漫恋爱期。谁识少年愁滋味!谁识少年愁滋味!身体的变化带来了许多烦恼与秘密。 青春发育期的身体变化,既直接导致心理变化,也对心理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例如,有研究发现,月经周期的第22天,随着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含量大大增加,大约有40%的女性体验到更为强烈的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下降、疲倦、头痛等。生理发育对女性情绪的影响显然比对男性情绪的影响要大。 null传递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影响的中介因素,包括思维态度、对身体变化的感受、性观念的获得、与父母或同伴的冲突、社会关于身体发育与美感的标准、发育速度的社会常模等方面。 也就是说,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还取决于青少年对这些变化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解释。 中美影响青少年社会地位的比较研究中美影响青少年社会地位的比较研究外表特征对两国青少年(特别是女孩)的社会地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是决定其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而美国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尤其是男孩)与社会地位的相关最高。这或多或少印证了男孩早熟有利、女孩晚熟有利的观点。 马格纳森的研究马格纳森的研究瑞典心理学家马格纳森考察了女生的生理成熟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早熟女孩饮酒行为比率更高、与成人有更多的冲突、对学校和未来职业较少感兴趣。早熟女孩对自身躯体的关注、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要大得多。而多年追踪的结果又显示,尽管15岁时早熟者与晚熟者的差别很大,但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时,许多差别明显消失了。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如果年轻人不以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那他们就会以角色混乱或者消极的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角色混乱是以不能选择生活角色为特征的,这样就无限制地延长了心理的合法延续期,或者说仅仅应诺了一些很快就抛弃的口头许愿。 消极同一性是告诫儿童不要学习不良行为。埃里克森把消极同一性解释为:“是一种违背意愿地建立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并向个人呈现出所有最厌恶、最危险、然而也许是最真实的各种自居作用和角色之上的同一性” (1959)。消极同一性消极同一性一位孩子的母亲对堕落成酒精中毒症的兄弟充满了一种无意识的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她会有选择地仅对他儿子有可能重蹈其兄弟的命运那些特征作出重复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消极的”同一性对她的孩子来说,比他内心要成为好孩子的愿望更现实,他也许会努力成为一名醉汉…… (1959)。同一性危机与青少年犯罪同一性危机与青少年犯罪在埃里克森看来,角色混乱和消极的同一性可以解释美国青少年所表现出的许许多多骚乱、攻击、犯罪等社会问题。他在对美国黑人领袖哈尔科姆·厄克斯(Halcolm X)的分析中,得出以下要点:同一性危机与青少年犯罪同一性危机与青少年犯罪1、如果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将以野兽突然被迫捍卫其生命般迸发出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意识感觉,就没有自身存在的感觉,所以,他宁可成为一个无名小卒,或者成为臭名昭著的大人物,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这些是经过自由选择的角色,而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 (1959 、1964) 。同一性危机与青少年犯罪同一性危机与青少年犯罪2、青少年也许会痛恨地排斥那些不适合于他们的同一性: 同一性意识的丧失常常表现为以一种讽刺和势利的敌意对待家庭或未来社会所提供的合适和理想的角色。作为要求的角色中的某个部分,某个方面或全部各个部分,不管它是男性方面还是女性方面,是国籍方面还是阶级成员方面都会成为青年人加以辛辣讽刺的主要焦点(1959) 。自我同一性的两个极端情形自我同一性的两个极端情形自我同一性过剩(too much of ego identity) 同一性缺乏(lack of identity)自我同一性过剩自我同一性过剩艾里克森称之为“狂热主义(fanaticism)” 。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些人将一些人召集于自己的周围,将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这种“过于自我”状态,容易导致自我中心、个人崇拜、狂热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青少年的理想主义和他们的绝对倾向(非黑即白)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防止这种绝对主义倾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之一。同一性缺乏同一性缺乏艾里克森称之为“拒偿(repudiation)”。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 一些青少年将自己融于某一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细节”的群体,如:宗教崇拜组织、黩武暴力组织、复仇组织、吸毒组织等,将自己从主流社会的规范中分离出来。他们容易卷入和采取某种破坏性的行为,如暴力、吸毒、攻击。他们有自己热衷的事情"fantasies" ,但这些事情是反社会主流文化的。马西亚的研究马西亚的研究马西亚关于同一性地位(identity status)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失败: 早期完成(Foreclosure) 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早期完成早期完成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没有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过自己的思考,他们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仰反应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希望,所以,又被称为“权威接纳状态”。 这是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中断,是过早地将一个人的自我意向固定化,从而阻碍自我确定的其他发展的可能性。早期完成早期完成处于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可能具有以下特点: 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可能十分尊重权威,他们的自我评价还建立在他人所承认的基础上; 与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较易附合他人而缺少自主; 对传统的价值观感兴趣,很少会自己思考,不会沉思;null较少焦虑,但比较刻板和肤浅; 在同性和异性中都缺少亲密的关系; 智商与其他人差不多,但在遇到紧张的认知和任务时,较难做出灵活、合适的反应; 喜欢有组织、有秩序地生活; 倾向于与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父子之间),并采纳父母的价值观(如在高考志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异性朋友的选择方面)……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扩散即经历了一段颇长时期仍未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常常无法发现自我,一直使自己处于一种散漫的无所依附的状态之中。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扩散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青少年可能的不良表现主要有: 可能选择与他的家庭、国家完全分离的态度,并且表现出一种长久的病态的同一性; 永远也无法做到一贯忠诚,无法兑现他的承诺、承担他的义务;null对自我的评价较低,自尊心较低; 难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他们是冲动的,思维缺乏条理,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常常是表面的、凌乱的; 他们虽然对自己父母的生活方式不满,但他们没有能力按自己的方式有序地生活……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扩散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认为同一性扩散主要表现为以下6点: 同一性意识的过剩 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 人际距离失调 时间前景的扩散 勤奋感的扩散 否定同一性的选择1.同一性意识的过剩1.同一性意识的过剩片刻不停地考虑自己“是什么人?”、“该怎么做”等,本人完全被其束缚,从而失去自我。2.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2.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有自我的全能的感觉或无限幻想,从而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是什么,使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选择和决断也成为不可能的了。他只能不断地回避选择和决断,陷入一种麻痹状态。3.人际距离失调3.人际距离失调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或拒绝与他人交往,或被他人所孤立,或丧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4.时间前景的扩散4.时间前景的扩散是时间意识障碍的一种,不相信机遇的到来,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限于一种无力的状态。5.勤奋感的扩散5.勤奋感的扩散勤奋的感觉崩溃,无法集中于工作和学习,或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工作。6.否定同一性的选择6.否定同一性的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一、主观方面 1.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 2.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二、客观方面 1.家庭方面 (1)家庭环境 (2)亲子关系 (3)父母的期望 2.学校教育的影响 (1)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2)学校中的归属感 3.社会因素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主观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观而真实的自我存在。二者会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这种不一致可能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度自卑。null理想我是现实我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理想我与现实我是有一定距离的。 如果个体对自我的发展没有做过思索,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只是消极地度过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就会长期处于扩散状态。 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远大,又可能使个体无法实现而感到失望、沮丧。一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就会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如果个体的自我理想与社会规范是相背离的,即选择消极同一性,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而最终阻碍其健康发展。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即个体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一个社会或集团,他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的一些不足。他了解社会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去行事,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他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如果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这种连带关系,或没有获得良好的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就会给他的同一性确立带来困难。可能的表现:可能的表现:过高地期待社会,希望社会能按自己的愿望存在 不能接受正常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肆意行事 对现存的某些社会现象无法容忍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加以反抗或彻底逃避 这样的青少年,思想上很容易偏激,很可能发生人际交往障碍、逃学、攻击、厌世等行为。null关于如何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有时在教育中会出现比较片面的情况,如只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奉献,而忽略了如何帮助青少年去正确认识社会、帮助青少年去适应外部世界,教给他们必要的处世技能等。家庭环境家庭环境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父母的期望父母的期望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 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使孩子感觉“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人”,这在客观上剥夺了青少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的“尝试错误”。null如果父母的期望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要求或发展愿望,如强迫孩子学琴、绘画,而孩子感到“我不愿意,我不想,这样很痛苦……”,以至对未来失掉梦想,或不再期待未来,这也可能是导致选择消极自我同一性的家庭教育因素。 在有些情况下,“消极同一性是出于想寻找和保持一个适应的地位,以对抗有病态野心的父母和权威人士的过分要求的不得已的结果”。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无休止的“应试战争”,对学生统一要求和一味追求升学率,再加上作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也剥夺了青少年自我探索的机会。 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 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没有做到有机的统一。学校中的归属感学校中的归属感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场所。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从而出现问题并给社会带来危害。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首先,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尊重的主流文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null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 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其次,社会中需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榜样。 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有时他们对心中偶像的向往,大大超出了成人设想的程度。null青少年的追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自己喜爱的名星身上,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如果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去引导他们学习,使其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相反,如果社会中没有这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榜样,而有的只是被炒做得令人眩晕的名星,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去指责青少年追星。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第三,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 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对于下一代,上一代的普遍和永恒反应倾向是不满与逼迫,对于这一点,艾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观点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null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段时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要以成人的理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给青少年一段时间,一个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唐”的行为,给他们选择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需要“游戏”。青年发展课题(张日升1993)青年发展课题(张日升1993)1、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 2、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 3、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 4、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异性关系的适应。 5、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 6、学习如何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 7、学习并确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学习并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9、做选择职业和工作的准备。 10、做结婚和过家庭生活的准备。null如果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1964)。null前面四个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形成“同一性’的“材料”。在这个阶段,个人必须同化这些材料。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童年期的结束与成年期的开始。从这时起,生活是对自我同一性的彻底表现。既然个人“知道他或她是什么人”,生活的任务就是引导“那个人”完满地渡过人生的其余阶段。6、亲密vs.孤独(成人早期)6、亲密vs.孤独(成人早期)Intimacy vs. Isolation 建立亲密关系 具有牢固同一性的人具备了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即具备了成为伙伴关系成员所须承担义务的能力以及为遵守这些义务而发展的道德力量的能力,即使这些都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让步。null唯有具备牢固同一性的人才敢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需要承担损失或自我牺牲,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没有形成有效工作与亲密关系的人会离群索居,回避与别人亲密交往,因而陷入孤独感。 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亲密关系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亲密关系1、感情共鸣的情欲高潮 2、一个值得爱的伴侣 3、异性 4、能够并乐意与他分享相互的信任 5、能够并乐意与他共同严格遵守     a、工作周期     b、生殖周期     c、娱乐周期 6、使后代在所有发展阶段安全满意地发展 (埃里克森,1963)null如果个人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亲密能力胜过孤立能力,他们就会形成爱的美德。 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 “压制异性间遗传导致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1964)。7、生育vs.停滞(成人中期)7、生育vs.停滞(成人中期)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后代、学术成果或产品 生育和生育感生育和生育感当一个人顺利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 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 生育这个概念包含了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null如果一个人的生育比率比停滞高,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 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的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1964)。8、自我完整vs.失望(老年)8、自我完整vs.失望(老年)Integrity vs. Despair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志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自我完整自我完整埃里克森把自我完整定义为,只有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胜利和失望,顺应其他事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前七个阶段的果实方能日臻成熟。——我找不到比自我完整更好的词来表述它(1963) 。 自我完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null当老人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 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null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完整大于失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null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null埃里克森主要著作埃里克森主要著作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1958- Young Man Luther《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 1964-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领悟与责任》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1969- Gandhi’s Truth《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 1974- 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新的同一性维度》 1987-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同一性与生命周期》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美〕E. H. Erikson,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张日昇,“自我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126)。
/
本文档为【6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