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2011-04-10 3页 pdf 234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4890

暂无简介

举报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642·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年11月第25卷第11期JournalofPracticalObstetricsandCqne∞logy2009Nov.V01.2.5,No.11 用是协同反射,可能是一方激活,另一方被抑制,如副交感神经 兴奋引起逼尿肌收缩,继而尿道松弛,这种反射抑制交感神经 的活动以及躯体神经控制的尿道平滑肌的收缩。 2.3膀胱储尿神经生理膀胱膨胀导致骨盆神经传人冲动释 放。经过阴部神经核的突触,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导致尿道外括 约肌收缩。同时,交感神经传人冲动至腹下神经。经交感神经 核的突触,传出...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642·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年11月第25卷第11期JournalofPracticalObstetricsandCqne∞logy2009Nov.V01.2.5,No.11 用是协同反射,可能是一方激活,另一方被抑制,如副交感神经 兴奋引起逼尿肌收缩,继而尿道松弛,这种反射抑制交感神经 的活动以及躯体神经控制的尿道平滑肌的收缩。 2.3膀胱储尿神经生理膀胱膨胀导致骨盆神经传人冲动释 放。经过阴部神经核的突触,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导致尿道外括 约肌收缩。同时,交感神经传人冲动至腹下神经。经交感神经 核的突触,传出冲动导致:①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信息传递 的抑制,从而抑制逼尿肌收缩;②膀胱颈的张力增强。其净效 应是尿道内压仍高于逼尿肌产生的压力,从而有利于尿液储 蓄-“。 2.4膀胱排尿神经生理盆神经传入神经沿着脑桥排尿中心 的脊髓和突触传递上行。下行传出神经通路导致:①阴部神经 冲动传递抑制,从而使得外括约肌松弛;②交感神经冲动传递 抑制,使得膀胱颈开放以及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传递冲动; ③骨盆副交感神经冲动传递,引起逼尿肌收缩。其结果是逼尿 肌收缩后,尿道外括约肌立即松弛降低尿道内压,排尿开始。 2.5膀胱排尿停止神经生理尿流为自主性中断。阴部神经 核的运动复合神经突触发出神经冲动至下行的皮质脊髓通路, 导致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同时,控制逼尿肌收缩的副交感神经’ 冲动被抑制,而交感神经激活使得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平滑 肌收缩。尿道内压高于膀胱内压,引起尿流中断。 3女性排尿生理过程 尿液在膀胱内储存达一定量时,引起反射性排尿,经尿道 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膀胱达到一定容量后进入尿的排空阶 段,当牵拉感受器感受到膀胱胀满的信号,并传至中枢系统,在 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开始自动排尿称排尿反射,该生理过程为脊 髓反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中枢可抑制或加强其反射过程。 当膀胱内无尿时,膀胱内压力为零,当膀胱内尿量在30一50盯II 时,其压力上升至5~10emil20,当膀胱内尿量为200—300ml 时,膀胱内压升高并不明显。当膀胱内尿量>300ml时,膀胱 内压才明显上升,膀胱壁上感受器受牵张刺激而兴奋,神经冲 动沿盆神经传人纤维传至脊髓骶段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 冲动也传至脑干和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中枢,产生尿意。在发 生排尿反射时,骶段脊髓排尿中枢的传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 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被压向后尿道,刺激 尿道感受器,冲动沿阴部神经再次传至骶段脊髓排尿中枢,使 逼尿肌收缩增强,膀胱内压上升,膀胱颈位置下降,并开放呈锥 状,开始排尿。脑干对于排尿反射的调控可使逼尿肌收缩直至 膀胱完全排空。 正常的排尿是一个自主性行为,包括反射协调的尿道松弛 和膀胱持续收缩至膀胱彻底排空前。在健康妇女中,排尿反射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段性骶反射而是受脑桥排尿中枢调节。 排尿反射的随意控制是受大脑皮质额面和脑桥之间连接的调 节,尿道外括约肌的随意控制是通过连接额皮质和骶脊髓腹侧 角的阴部神经核之间的皮质脊髓通路发挥的。 从尿动力学来讲,排尿反射开始于尿道和盆底横纹肌突然 彻底的松弛以及尿道内压的降低。随后,逼尿肌整体高协调性 收缩引起膀胱内压升高,膀胱颈和远端尿道开始下降并形成漏 斗形,排尿开始。排尿反射的脑干调节允许逼尿肌收缩足够长 的时间以彻底地排尿。随着排尿自主性终止,尿道和盆底横纹 肌开始收缩而使得膀胱底抬升,尿道内压增高,逼尿肌被反射 性抑制,排尿结束。 总之,女性排尿生理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盆底解剖结构如 肌肉、韧带以及复杂的神经支配等。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了女 性排尿生理机制,才能正确处理临床上各种排尿异常问。 参考文献 [1]崔竹梅.女性尿道支持组织与排尿生理[J].山东医药,2006,46 (24):89—90. [2]王建六主译.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8:15—29. (收稿日期:2009-09-05) 文章编号:1003—6946(2009)11—642—02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谢臻蔚。金杭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中图分类号:R699.7 文献标识码:B 国际尿控学会(ICS)关于尿失禁(urinaryincontinence,UI)的 定义是能被客观证实的尿液不自主排出,并对患者造成社会和 卫生问题。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更是成为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5种主要慢性疾病之一。随着 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女性中患尿失禁的人数呈逐渐增多趋势。 加强对尿失禁的分类及发病机制的认只将有助于我们对该病 的准确诊治。 l女性尿失禁的分类 有关女性尿失禁的临床分类至今尚未完全统一。 根据尿失禁发病的不同部位分为:①与膀胱相关的尿失 禁,如膀胱容量减少,不稳定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低顺应性 膀胱,膀胱排尿不全等。②与尿道括约肌相关的尿失禁,如尿 道括约肌收缩受损,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冰冻尿道等。 ③与膀胱、尿道均相关的尿失禁,如前述膀胱、尿道病变的不同 组合。 目前,临床上较常采用的是6种主要女性尿失禁类型。即 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充溢性、功能性和完全性尿失禁,其中 以压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尿失禁最为常见。 1.1压力性尿失禁(s扛I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又称张力 性尿失禁,指腹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外口漏出,是最 常见的女性尿失禁类型。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打喷嚏、大笑或 负重等腹压增加时发生不自主漏尿,常不伴尿意,80%患者可 合并有盆腔脏器脱垂。 1.2急迫性尿失禁(urgeurinaryincontinence,UUI)指伴有强 烈尿意或尿急感的不自主性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其临床特 点为尿急、尿频、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和夜尿,正常饮水下排尿间 隔少于2小时;典型症状为先有强烈尿意,后有尿失禁,或在出 万方数据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年11月第25卷第11期Jouma/ofPracticalObstetricsandGynamlogy2009Nov.V01.25,No.11 。643· 现强烈尿意时发生尿失禁。根据膀胱逼尿肌收缩情况,又分为 运动性急迫性尿失禁(motorurgeurinaryincontinence)和感觉性急迫性尿失禁(删urgeurinaryincontinence);前者常见于儿 童及老人,后者多见于中年女性。 1.3混合性尿失禁指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型尿失禁 的症状,在泌尿妇科临床上一般特指混合性压力性急迫性尿失 禁,常见于老年妇女。其临床特点为同时合并存在压力性和急 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症状,常以某一种类型为主,症状间具有相 互影响、相互加重的倾向。 1.4充溢性尿失禁(overnowurinaryincontinence,OUI)又称溢 出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指少量尿液从充盈的膀胱中不自主 地流出。其临床特点为尿频、尿淋漓不净、尿残留等膀胱不稳 定症状;体格检查见膀胱过度充盈。根据起病骤缓,又分为急 性充溢性尿失禁和慢性充溢性尿失禁。 1.5功能性尿失禁(functionalurinaryincontinence,FuI)又称 冲动型尿失禁、过激膀胱,指突发排尿欲望而不能及时如厕引 起的自发性尿液漏出。其临床特点为尿失禁突如其来,常在精 神紧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 1.6完全性尿失禁(totalincontinence)指个体处于持续的、不 可预测的排尿状态,尿液持续性从尿道流出。 2各种类型女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 各型女性尿失禁的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见1。 表l各型女性尿失禁的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 2.1压力性尿失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机制为膀 胱尿道解剖改变。 正常情况下,阴道依赖盆腔内筋膜组织稳定地悬吊于盆腔 侧壁上,阴道前壁与尿道下筋膜支持着近端尿道,膀胱颈、尿道 口位置相对稳定,膀胱尿道后角(正常约90~100度)和尿道倾 斜角(正常约10~30度)保持正常角度。在人体控尿机制良好 时,近端尿道压力等于或高于膀胱内压力;腹压增加时,由于腹 压平均传递到膀胱及2/3近侧尿道(位于腹腔内),使近端尿道 压力仍保持与膀胱内压相等或较高,膀胱颈和尿道呈关闭状 态,尿液不会外溢。而当各种原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损伤、支 撑功能削弱时,膀胱底部和近端尿道向下移位,膀胱尿道后角 发生改变,尿道缩短,尿道壁紧张度降低,使尿道内压下降;腹 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和尿道内压不成比例增加,膀胱内压暂时 高于尿道内压,出现尿失禁;腹压一消失,尿失禁即停止。以上 是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或称解剖性尿失禁发生机制。 近年来,有关压力性尿失禁的基础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 可能与雌激素缺乏、胶原代谢紊乱、神经损伤等相关。 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很多,主要有两大病因:①分娩、 产伤、手术等造成支持膀胱颈、尿道的盆底支撑组织结构破坏 致尿道活动度过大;②尿道内括约肌功能缺陷或创伤等致尿道 不能正常关闭。 2.2急迫性尿失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a.肾上 腺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活性增强,使膀胱逼尿肌神经末梢失控 所致。近年来已明确提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 OAB)、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instability)和逼尿肌反射亢进(de. tl'usorhyperreflexia)是该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由于膀胱逼尿肌 不稳定、过度兴奋或反射亢进,致其自发性收缩,使患者感到强 烈尿意且来不及进厕所尿液即流出。 运动急迫性尿失禁原发于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有不 稳定膀胱;常见病因为脊髓上中枢抑制功能减退和膀胱以下尿 路梗阻。感觉急迫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或膀胱过度敏感所致, 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尿道或膀胱炎症。 2.3混合性压力性/急迫性尿失禁该型尿失禁是膀胱和尿 道功能失调的综合结果。 2.4充溢性尿失禁与膀胱逼尿肌弹性下降、收缩无力、对尿 液充盈缺乏敏感有关。当各种原因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 降或下尿路梗阻时,引起慢性尿潴留、膀胱扩张,致使膀胱失去 感觉、过度充盈;当膀胱内压持续升高超过最大尿道内压时,则 尿液不自主溢出。 常见病因有糖尿病、脊髓下部损伤、盆腔肿瘤根治性手术 瘢痕狭窄、结石及药物(如抗胆碱能制剂或麻醉剂)等。 2.5功能性尿失禁由于患者心理因素和(或)认知能力下降 等原因而导致,常见病因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老年性痴呆、 脑出血等)、环境改变、精神紧张等。 2.6完全性尿失禁由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常见于意 外损伤,如外伤、产伤,医源性尿道括约肌损伤,亦可见于先天 性尿道括约肌发育异常。 总而言之,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 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妇科泌尿学作为一门新兴亚学科迅猛发 展,各种新的观念、理论层出不穷。随着有关基础研究的深入 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对女性尿失禁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 认识将更加全面和精确,并进一步促使该病临床分类的统一和 诊治的化。 (收稿Et期:2009-08.21) 万方数据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作者: 谢臻蔚, 金杭美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刊名: 实用妇产科杂志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年,卷(期): 2009,25(11) 被引用次数: 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fckzz200911002.aspx 使用:复旦大学图书馆(fddxtsg),授权号:9cd73cb4-0841-4502-9f10-9db9009bb66e 下载时间:2010年7月20日
/
本文档为【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