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2011-04-13 3页 doc 24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2474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主讲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陈来 近日,首届深圳学术年会高端学术讲座在深圳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作了一场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精彩演讲。他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有三个主题,即“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 谈“德”与“礼”  注重“德”在政治领导上的作用 在讲座中,陈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通过梳理《尚书》等各种文献,指出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宗法性社会;从春秋后期以来,政治领域的宗法规范遭到严重破坏,但社会层面的宗法关系依然存在,宗法社会养育的文明气...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 主讲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陈来 近日,首届深圳学术年会高端学术讲座在深圳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作了一场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精彩演讲。他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有三个主题,即“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 谈“德”与“礼”  注重“德”在政治领导上的作用 在讲座中,陈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通过梳理《尚》等各种文献,指出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宗法性社会;从春秋后期以来,政治领域的宗法规范遭到严重破坏,但社会层面的宗法关系依然存在,宗法社会养育的文明气质和文化精神被复制下来。此种背景下发展的政治实践和政治哲学,注重“德”在政治领导上的作用,注重“礼”作为政治规范和统治形式的意义,重视被统治者“民”的需要和利益,成为后代政治哲学发展的基因。 陈来认为,政治问题在一切民族和文明中,都是早期哲学的思考对象,但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中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和讨论方式并不相同。如古希腊以城邦为基础的政治思想突出“正义”的观念,把正义作为追求的目标,从荷马时代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正义作为政治领域的中心问题和最高美德。在古希腊人看来,正义是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适当的界限和限度。 在中国,从西周至春秋时代,并没有出现以“正义”为中心的讨论,而是提出了一些特有的论述,如天和民、天和礼、天和德的关系等。这些虽然还未形成为政治哲学的体系,但无疑已经是具有政治哲学意义的论述和命题;这些论述和命题构成了儒家古典政治哲学的背景和前提,和古希腊前期政治哲学形成了对照,对后世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天民合一” 其基本命题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陈来认为,“天民合一”的基本命题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涉及到政治的合法性问题。在古代政治哲学中,围绕统治与服从的问题,为了保持统治,始终注重君民关系。如果说君臣关系的问题属于怎样统治,那么君民的关系问题就不仅是怎样统治的问题,而是关涉政治的终极合法性问题。所谓“天民合一”的观点,认为任何君主或王朝的统治合法性来自天命,而天命以民意为其实质内涵。 谈“天德合一” “天德合一”是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主题 在他看来,“天德合一”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又一重要主题。“天德合一”的思想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为代表,指天以德为其意志,天对人世的眷顾和影响完全以“德”为转移。孔子后来说“为政以德”,把西周以来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以更为明确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即道德和德性成为政治的基点。在前孔子时代,这种把道德置于政治中心的立场是借助“天”的权威加以实现的,而天的权威又是被“德”所规定了的。 谈“天礼合一” 自然和人为之间没有对立 他指出, “天礼合一”的思想,体现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按照这种看法,人世社会的秩序与原则“礼”来自更广大的自然(天地),合乎自然界的本性和秩序,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所制定的“礼”是模仿、依照天地及五行六气的结构属性而形成的。这一事实显然意味着,人的社会世界是广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受天地阴阳五行六气的普遍法则所支配或制约的,人应当自觉仿照自然世界的本性和节律制定和原则来生活。天地四时五行所代表的自然的法则是更高的、更普遍的,支配一切的,这种古希腊后期称为自然法的普遍法则,在中国古代称为“天地之经”,亦称“天道”,人世间的政治规范、伦理原则和行为必须与之相一致,符合天之经、地之义。而人世之礼能自觉符合天经地义,人的行为就会对整个天地自然构成一种“协和”的作用。 陈来还指出,这种“天礼合一”的思想,是思想家对于人世之礼的一种诉诸天经地义的论证和支持。就中国古代而言,这种思想的实际效果主要不是把天和人、自然和人为对立起来,以自然批判人为,而是以自然支持人为,故自然和人为之间没有对立;而在理念上,人为应当符合自然并协和自然,这成为主导政治思考的哲学基调。   陈来简介: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是1976年后北大最早的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曾师从著名学者冯友兰、张岱年先生,并担任哈佛大学、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副执行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中国哲学。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