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太效应

2011-04-14 12页 doc 101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0143

暂无简介

举报
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三个仆人原先的财富是一样的,到最后却相差悬殊。最终差距的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前,他们各自去做生意,这时的差距是他们自身因素(如努力)造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后,国王对他们进行奖惩,这时的差距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第二阶段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结果的基础上的,而第一阶段的结果又取决于自身的因素,所以开始时自身因素的一点小差异导致了后来的差异,再后来,差异进一步放大,连锁传导使得马太效应产生了。 这就是马太效应,它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用这句哈概括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在经济上,马太效应也反应了一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对于莫顿说的这句话,这个例子将更好的解释其中的意义:在同一个项目上,一个声誉和奖项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也可以说明马太效应,比如说:地价越拍越高,房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前一阵的股票热现象,在股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所以你不想在任何所在的领域的被打败的话,你就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地扩大。当你成为领头羊后,即便你的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马太效应除了解释现象外,同样还有消极和积极影响。名人更出名,就会导致某些名人丧失理智,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头,这是消极影响。而积极影响是,马太效应也不断鞭策无名者奋发,去追求和超越已有成果。刘翔奥运夺冠,一举成名,打破了原本亚洲田径弱者的地位;可随着成名影响,更多的期待就压在刘翔身上,又导致了刘翔在田径场上时好时坏的发挥。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晕轮效应:你对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件其他方面的判断。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爱德华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先让被测试者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人形色、着装各不相同。然后让这些被测试者从特定的方面来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测试者赋予了那些有魅力的人更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征,比方说:和蔼、沉着、好交际等等。 事实上,晕轮效应不仅仅表现在通常的以貌取人上,我们还常常以服装来判断别人的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断定他人的才能与品德等等。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晕轮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我们内心深处总是认为人的品质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比方说,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其实这种从外表知觉内心,又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正是产生晕轮效应的主要原因。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晕轮效应的错误就在于: 1.​ 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2.​ 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3.​ 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于是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等。总之,这种带着有色镜去判断对方正是陷入了晕轮效应的迷宫,所以我们应该克服和避免这种错误的心理效应: 1.​ 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这种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往往是不自觉的。一旦你自己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产生各种偏见。 2.​ 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总是会影响你对于以后信息的判断。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 3.​ 不要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这是一种类化作用,我们常常会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进行归类,比方说:教师便是“文质彬彬”,商人则是“唯利是图”等等。 4.​ 不要以貌取人:我们要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应该不满足于表象,而是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 最后,晕轮效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错觉,你在自身尽量避免时,也应该恰当利用来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比方说,你对人诚恳多一些,即便能力差一些,别人也会对你产生信任。在应聘时,你就更应该巧妙地运用晕轮效率,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给招聘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得到对方的赏识。 晕轮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手表定理:带两只手表也未必能告诉你更准确的时间 只带一只手表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现在的时间,那是不是带两只手表就可以精准的确定你刚才看到的时间是正确的呢?是否定的,拥有两只或者两只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你更准备的时间,它只会让你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息。当然前提是这两只表时间并不一样。 手表定理常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对一个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的意义在于你只需要一只值得信赖的手表,以它为行事。一味地添加更多的手表,你只会无所适从,这也说明你并没有为自己建立一个基准。你要干什么,你就跟自己设定的手表走,贪婪地添加附加的手表只会让你增加压力、失去方向。 举个例子,你想写一个博客,也确定了主题,并且希望自己的流量能够在3个月后达到多少,那你的手表就是为此设定好了。可是不久,你发现写这个博客主题不够吸引人,就换了一个。又过了一旦时间,你又发现一个流量巨大的博客,你就再次更换主题。最后,你的流量会达到你想要的水平吗?你的博客杂乱,会吸引很多读者吗? 手表定理告诉我们: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自己才能成功。 水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 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就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 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所以这一规 律就被为“水桶定律”,也常称为“短板理论”。 水桶定律说明了个人或组织的能力与水平并非由最好的部分决定,反而由劣势的部分决定。简单的说,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中数学和物理两门拿了满分,而历史和政治很差,那么你的总成绩就会被差的科目拉下来。 你可能想既然这些劣势部分决定了你的总体水平,那去掉这些劣势部分不就可以了。你有这个想法就说明你还没有意识到“最短的木板”也是水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不能因为自己历史、政治很差就不去考试了吧,所以这些劣势部分并不是想拆就能拆的。 木桶定律告诉我们:若个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短板,那就要尽快把它补起来。若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块最短的木板”,那就应该迎头赶上,不要拉集体的后腿。 酒与污水定律: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说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中国有谚语“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也指的是同样的道理。一个组织其实就是一群人的集合,这个组织的整体效率就是取决于其内部组员的行为。若其中一个组员总是把事件弄糟,或者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整个组织内部和谐,这样的组员就是一个组织内的污水。他们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使集体分化,组员相互猜忌,一个组织便因此而不再团结、不再高效。 那些破坏集体的人就像箱子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酒与污水定律和水桶定律的区别在于,水桶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限制整个组织的成果,但这个成员是组织里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所以只有提高他的水平才能使组织整体进步;而酒与污水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破坏整个组织团结及结果,这个成员不但不贡献,反而像污水一样影响他人,所以要立即剔除“破坏者”才能保证其他人不受到影响且仍然发挥其效能。 贝勃定律: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与已有重量的差别 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普遍引述的一个验证实验就是: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才会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其实,你若有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充满了“贝勃定律”。比方说,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再看看这个故事: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妈妈看到女孩时,忙喊:“饭都已经做好,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事实上,对于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适当的感动。可是对于亲友的帮助,我们更应该报以更大的感恩。所以,珍惜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吧! 除开亲情,生活的其他事件上也可以说明“贝勃定律”无形地作用: 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在单位拼命表现,兢兢业业,然后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矫情,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显得一无是处,懒散不守纪律,慢慢熟悉之后,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做到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表现越来越好,觉得这个人要求上进,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 俗话说,好人难做。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却因为做错一件事而把前面的功劳全部葬送;而坏人却可以因为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称赞。从而,大家对事物的感觉也都产生错觉,似乎后者的“真小人”比前者“伪君子”更值得信任。其实这些都是贝勃定律在操控你的感觉而已。 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理性的分析事实,不要随意凭感觉论事 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三个仆人原先的财富是一样的,到最后却相差悬殊。最终差距的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前,他们各自去做生意,这时的差距是他们自身因素(如努力)造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后,国王对他们进行奖惩,这时的差距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第二阶段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结果的基础上的,而第一阶段的结果又取决于自身的因素,所以开始时自身因素的一点小差异导致了后来的差异,再后来,差异进一步放大,连锁传导使得马太效应产生了。 这就是马太效应,它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用这句哈概括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在经济上,马太效应也反应了一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对于莫顿说的这句话,这个例子将更好的解释其中的意义:在同一个项目上,一个声誉和奖项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也可以说明马太效应,比如说:地价越拍越高,房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前一阵的股票热现象,在股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所以你不想在任何所在的领域的被打败的话,你就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地扩大。当你成为领头羊后,即便你的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马太效应除了解释现象外,同样还有消极和积极影响。名人更出名,就会导致某些名人丧失理智,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头,这是消极影响。而积极影响是,马太效应也不断鞭策无名者奋发,去追求和超越已有成果。刘翔奥运夺冠,一举成名,打破了原本亚洲田径弱者的地位;可随着成名影响,更多的期待就压在刘翔身上,又导致了刘翔在田径场上时好时坏的发挥。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青蛙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此实验是假的~)。 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然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一下过去,当我们遇上猛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常常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一个人就像一个公司,如果他陶醉现在已有的“卓越”中,那么他就只会走下坡路。可口可乐,作为世界软饮料行业的最卓越的公司。当Roberto Goizueta接任可口可乐的CEO时,他向高层主管们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世界上44亿人口每人每天消耗的液体饮料平均是多少?” “64盎司。”(1盎司约为31克) “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口可乐又是多少呢?” “不足2盎司。” “那么,在人们的肚子里,我们市场份额是多少?” Roberto Goizueta这一系列问题正是说明一个公司和个人都应该时刻充满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你只有不断地保持自己的饥饿意识,设定远大的目标,才不会在生活中各方各面的竞争中被打败;你只有时刻保持有面临着危机的心态,你才能在真正危机到来时,临危不乱。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居安思危,给自己设定一个远大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能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弥缝的地理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Study the Earth as a whole”,其意指世间万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蝴蝶效应说明的同样是这个道理: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周围事物的相应变化。 自1979年,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演讲时,说道“可预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蝴蝶效应的科学内涵和哲学魅力便一直发人深省。 在生活中,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整件事情的分崩离析。就像我们下棋,做生意一般,往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读读这个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会让你更形象的了解到蝴蝶效应在生活中无形的影响力: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不要觉得这篇民谣显得有些夸张,就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微小的事情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后果。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可见: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一些微小的动作,可能改变我们的一生。你相信吗?如果弥缝把这个大家都应该看过多遍的范例给大家看,你一定会有所领悟: 亨利·福特,福特(Ford)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从大学毕业,去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但是唯独他被录用了。因为他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把地上的一张废纸扔进了垃圾篓。 福特的这个不经意的动作,使他迅速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之路,也使得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其实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实则必然。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总而言之,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混沌理论地“蝴蝶效应”,的确存在于我们人生历程中各个角落:一次大胆地尝试,一个灿烂地微笑,一个习惯性地动作,一种积极地态度和真诚地服务,都可以出发生命中意想不到地起点,它能带来地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地报酬。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防微杜渐,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羊群效应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而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盲从则往往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集体)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事实上羊群效应就是一种跟风行为,它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我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法国科学家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然后在花盆的不远处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一连七天七夜,都未曾有一只松毛虫吃到松叶。相反,它们一直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直到饥饿劳累而死。也许动物世界的故事看起来多少有些讽刺,但是人类何尝又不是如此。就以前阵子的热火的股市来说,有多少人跟风入股现在却被牢牢套住的?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产生从众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有多少人坚持某一条意见,而非这个意见本身。人数多无疑表达了一种说服力,相信很少有人还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2001年,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传媒经常充当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纸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就能变成民意。游行示威、大选造势、镇压异己等政治权术无不是在借助羊群 效应。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破窗理论: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 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读读下面这个例子: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要想引导一个好的环境,除了要维护外,还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在环境暗示和诱导下行事的结果。在优雅洁净的场所,我们都会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喧哗;相反的,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四处可见的都是打闹、咒骂等等不文明的举止。 因此可见,环境好,不文明的举止也就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则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会被环境影响,但是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我们常常提到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并不是什么空洞的口号,它确实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行动起来! 减法哲学:化复杂为简单 现在的时代里,我们总是奉行着加法和乘法,不断地追求更大的利益和权力,不断地索取。其实,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踌躇满志的老板,在事业上发达了,建了别墅也买了车。他的公司年纯赢利上百万,可是他对员工却非常小气,连自己也是非常节俭。为了省钱,他不坐飞机,坐火车、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馆。一次办事回来,路上翻了车,他负重伤进了医院,也幸运的保住了自己的两条腿。经历这次劫难后,老板前后判若两人,人变得温和谦恭,对员工态度也有了改变,一改往日的凶横。有人便问他其中的原因,他直言不讳的说:以前,我都是用加法来衡量人生,人活着要日积月累地发展,要像滚雪球一般地攒钱。自出事以后,我发觉人生适宜于减法,假如我上次被压死,那一切也就都不复存在;如果上帝要去我的两条腿,人生也就会少去很多意义。所以我明白不要把人生的目标定得太高,比起健康地活着,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人生的减法哲学,就是减去疲惫、减轻烦恼、减弱沉重、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应该宁愿不要车子、票子、房子,也要一份平平安安;宁愿不要灯红酒绿、轻歌曼舞,仅要一份恩恩爱爱。减少了一次奢靡淫逸,就增加了一份灵魂的纯净与人生的宁静;减少了一次诽谤嫉妒,就增加了一份人际的空间与道德的高度;减少了一次应酬周旋,就增加了一份家人的亲情与生活的从容;减少了一次谄媚邀宠,就增加了一份人格的尊严与心灵的轻松。 著名的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自己,做为一位盲人对人生中仅有的三天光明的万分珍惜。三天光明,收入眼帘的也只是葱郁的山林、碧绿的草地和可亲的身影……这样,对我们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来说,不过是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又有谁能在闲暇之时,能去融入这些葱绿中,对这些产生情感和惊喜,或去静静地听听鸟鸣,放松放送自己呢?我们还不是熟视无睹,处置漠然。若我们的人生也只是短暂的三天的光阴,那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得好好地珍惜呀! 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自在;减出健康,减出年轻;减出快乐,减出幸福!
/
本文档为【马太效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