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

2011-04-18 10页 doc 58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2385

暂无简介

举报
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 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 时间:2006-09-21 08:31来源: 作者:龚群虎 点击: 155次 龚群虎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此文是作者应邀在第三届双语双文化经验交流会(大连,2003.8.11-8.13)上的发言,据录音整理。作者在文字上稍有改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学: 我非常荣幸被邀请来到这里做一个大会发言,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是怎么来的    龚群虎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此文是作者应邀在第三届双语双文化经验交流会(大连,2003.8.11-8.13)上的...
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
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 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 时间:2006-09-21 08:31来源: 作者:龚群虎 点击: 155次 龚群虎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此文是作者应邀在第三届双语双文化交流会(大连,2003.8.11-8.13)上的发言,据录音整理。作者在文字上稍有改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学: 我非常荣幸被邀请来到这里做一个大会发言,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是怎么来的    龚群虎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此文是作者应邀在第三届双语双文化经验交流会(大连,2003.8.11-8.13)上的发言,据录音整理。作者在文字上稍有改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学:   我非常荣幸被邀请来到这里做一个大会发言,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是怎么来的。我不太了解整体聋人教育的最新的情况,只是二十年前曾经当过聋校的老师,后来一直学习和研究语言学,现在在复旦大学教书。张宁生教授多次去过上海,他的母亲在上海,每去一次我们都有一次比较长的交谈。我通过同张教授的交谈了解到现在聋人教育蓬勃发展的现状。他跟我谈聋人教育与聋人文化,我跟他谈对聋人手语的认识。张教授在手语方面的研究功夫也很深,我们谈得很投机。这次我还在四川西部高原上调查语言,因张教授、赵教授邀请,我调查完语言便从那里直接来到了大连参加这次会议。   今天讲的是个命题作文,谈聋人的自然手语,这是张教授出的题目。他怎么能够出这个题目呢?他知道我在复旦大学作过报告,给不懂聋人手语、不懂聋人文化的复旦学生做过一个报告。我们有一个文科基地班,这个基地班里要请一些老师做一些前沿研究的报告,我跟系里商量,从我的角度来讲,我更愿意讲点儿新的东西,让他们了解聋人和聋人的语言,就作了那个报告。就是在那个报告的基础上我改成了现在的这个发言。这个发言只是个介绍,不是真正的我自己的研究,这里边当然有一些我的观点,我会说出来。我主要想介绍手语跟手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些国外的情况。国内的情况我是比较略的或者是不讲,因为大家比我还清楚,这里的专家很多。我们这个题目就叫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我上次做报告的时候有一个调查统计,这次我不统计,但是我可以让大家看一下题目,这是我关心的一些聋人的问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的电视上的手语翻译,我们知道省一级的电视台一般好像都有手语翻译,市一级的已经在开展。甚至于在上海市杨浦区,一个区的闭路电视都有手语翻译。这个手语翻译受聋人欢迎的程度是怎么样的?我们曾经有过一个调查。目前电视上的手语翻译:A很好,B改为聋人习惯的手语,C改成字幕,D习惯的手语加上字幕。 现在这些人里边只调查聋人,健听人不参加,聋人认为电视上手语翻译很好的举一下手,聋人同学认为第一个题目选A的举手,很少。选B的认为改为聋人习惯手语的请举手,也很少。我们看一下C改成字幕的请举手,选D习惯的手语加上字幕的举手,很好,我在复旦做报告的时候因为有一半的是聋哑人,20个左右,我让他们来做结果是完全一样的。C和D是最受欢迎的。A和B好像是都不太受欢迎。   第二个问题是聋人上大学,这是我更关心的一个问题。聋人老师来选一下,ABC,选A举手,A是建立一个只用手语上课的聋人大学,我们上课的时候不是用有声语言的,只用手语,所有的老师只用手语,且是自然手语,你们欢迎吗?B是普通大学,但是大学里边设有手语翻译,选B的举手。第三种情况是前两个都有,意见很分歧,C聋人大学要有,还要有普通大学里边设手语翻译。   在座有很多聋教育专家,他们也很想了解这个结果,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关心的一个聋人问题,我问过孙(万里)先生,天津(聋儿学前教育)搞的很好,其它地方也有可能搞的也很好,学前教育已经抓的很好了,小孩很早在语言关键期可以学到语言,手语也一样。在上海我遇到一个问题,上海没有聋人的学前教育这一块,现在有语训的,但是没有手语的,我在上海调查时,(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建立聋哑儿童的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必要性?”(在座的)聋哑同学如果你有一个聋哑孩子,你要不要(送他去聋哑儿童的托儿所和幼儿园)?A要,B不要,(很多人选A)这里的情况跟我在上海聋人大学生中调查的意见完全相反。他们坚决不要,他们都不要,他们要他们的孩子去走另外一条道路,跟着父母亲学语言或是植入人工耳蜗。(苏州聋校方老师:我解释一下,他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聋儿语训机构,因为他们对当前的聋教育不满意)对。这是一个小调查。   后面有一个针对健听人的调查,由于聋哑人对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清楚,对他们来说有些问题非常幼稚。当时是因为我调查时面对的是根本不懂聋教的健听人。   第一个问题是“全世界手语是否统一?”这是一个问题,许多人会问我:你研究手语,美国手语和我们一样不一样?马上就问这个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差的很远呢,这个(问题)我们不调查了。   第二问题是“手语是否以有声语言为基础?”这个问题很严肃了,在研究语言学的人中间有很多人,可以说90%以上的人认为手语一定是以有声语言为基础的。比如说打“人”,你要这样打“人”(演示手语),这是一个汉字。你要打一个汉语的成语,你是用手语表达了一个汉语成语,那就完全是以有声语言为基础的,这个是不是?大家思考。   第三个问题“手语的词,就是手势,都是模拟”,比方说“桌子”和“吃”是模拟。我们在语言学中间有一个术语叫iconicity,就是象似性,这个术语是固定的语言学术语,说穿了就是我们说的“象”,“象”这个东西,模拟的,因为它是模拟的。我们都知道,符号一般不能是模拟的,符号跟它表示内容的关系不能是模拟的关系,模拟的关系在传统的认识中不认为它是符号,而认为它只是一个非任意性的联系。好像你看到冒烟,那是下面着火了,你看到地上湿了,那是下了雨,它不是符号关系。我们说一只 “狗”,那是一种动物,那是一种符号关系,“gou3”这个声音和狗这种动物没有必然的关系。就是在这一点上,语言学家尤其是中国的语言学家,不少人认为手语是建立在汉语符号化的符号上面的,为什么呢?因为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手语是汉语文字的符号,手语就是更高,更另外一层的,不一定是都是符号,但是以文字为基础的。这个认识对不对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最后再讲。   另外(一个问题)手语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这也是大家争议的问题,也是我们关心的。对于我个人来讲,它不是独立的语言,我就不去研究它。对于很多人:手语好像是一个独立的语言,可是好像它不能和有声语言比,很多人有这个想法,尤其是健听的研究者。下面还有一个更深的问题就是“手语有没有表达抽象概念或细微感情的可能性?”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没有,包括张(宁生)先生,我拜读过张先生的文章,张先生就说手语可能在一些很抽象层次上面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好像是这个意思,我不知道领会得对不对。在这一点上大家有什么看法?包括聋人,他们有人也持这种看法,不光是健听人。这个问题就是更深的问题了,能不能表达比方说哲学问题、问题,这类问题怎样来表达?提出好的问题,才能做好的研究,现在我们只提出这个问题,但下面并不是作研究,只是介绍一下手语的语言学研究,当然也会对此问题作答。   下面我们介绍西方的人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手语,他们是怎么样做的?现在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基本概念,我们要以它为基础来做。我们说语言学的研究在全世界只是一套,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科学。有有中国特色的数学吗?科学只有一套,这个东西我要强调一下,我们要有一个基础,强调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都是对的,可是科学只有一套,完全彻底另起炉灶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手语对我来讲是一种语言,语言学家要是研究某种语言,他就去调查这种语言,把它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它的规律。我们研究手语的时候,是调查实际的聋人使用手语的情况,来分析它的规律,还是只靠我们的想象来研究?这是个问题。从研究方法上来讲,一定要根据聋人实际使用的手语来进行研究,这是需要强调的一点。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聋人大学加劳德特大学——在座的很多人都去过,我个人没有去过,但情况比较了解,这个学校调去一教师,他以前好像搞的是文学方面的研究,后来改为语言学研究,因为他对聋人的手语很好奇,觉得这样(演示手语)竟然就交流了思想,很有兴趣去研究。这个人就叫 William.C.Stokoe (1919-2000),下面我把他的照片调出来,大家看一下,这个人已经故去了,他是世界上公认的手语语言学的奠基者。我请我教过的一个本科生徐望写过一篇论文:“William.C.Stokoe的手语语言学研究”,比较长,在座的哪位有兴趣,可以从我的电脑上拷贝。Stokoe提出一个观点:“手语是语言”。当时,加劳德特大学里聋人开会反对他,认为手语怎么是一种语言呢?我们不信,没有这样的事。可是现在你如果要去加劳德特大学,如果你说手语不是一种语言,你会受到怎么样的指责我就不知道了,真的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60年代初,Stokoe发表了第一本手语书《 美国手语的结构》,从这本书开始,手语语言学开始奠基了。后来他编了一本词典,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美国手语手形词典》,这本词典我们复旦大学图书馆是有的,我不知到其它地方有没有。昨天我参观了沈玉林先生给聋人教师上课,有一个讨论,有人谈到手语的手形数目当是有限的,这也就是William.C.Stokoe在60年代初提出来的思想,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他四十年前已经做过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借鉴。   西方手语的研究应该有一个简介,简介国内现在没有,要介绍的内容十分多,我不知到怎么来介绍,我正好在主编一本书,还没有出版,部分已经写出来了,打算叫《西方手语语言学的研究:综述与访谈》,一部分是把西方手语的研究情况,请外语表达比较好、中文表达比较好、又在同样一个领域有研究的人,一起来把它写出来,现在有一篇已经交稿,剩下的还在积极撰写,有人在写语法部分,有人在写手语语言习得。   刚才我说的,手语语言学的研究少不了介绍William.C.Stokoe这个人——手语语言学的奠基者,更少不了美国在70年代末期搞过一个大规模的手语研究,这在世界上是一件大事,不同学科的专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联袂在美国的一个专门研究机构(Salk Institute,它是一个生物方面的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中,学科联合是非常多的)里做了一项研究,就是专门研究手语到底是不是语言?后来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The Signs of Language》,书名的意思就是“手语”。这本书是现在要研究手语的每一个人必须先要读的一本书,你没看这本书,后面的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很多问题都已经探讨过了,是很好的一本书,现在我的一个学生倪兰正在写这本书的综述。   西方还有人在做手语的语音研究,我曾经联系过,他们也给我寄了一些文章,我准备作一些访谈。搞语法研究的人还有很多,还有手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我们知道,在加劳德特大学有一个叫Ceil Lucas的教授专门做手语的社会学研究:不同地方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社会集团的人,手语有什么样的区别?怎么样的手语代表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手语受到大家的排斥?什么样的手语是大家喜欢使用的?手语习得的研究也是一个部分,就是小孩从小怎样学习手语?还有一项,手语的计算机识别与合成,这也是西方研究比较早的,就是看着你打手势,它(计算机)里面的字就出来了,或者是合成,有字写进去,它里面就会有手势出来,这项研究国内也有人在做。还有一些手语方面的测试、习得研究的测试评估,还有社会手语调查各方面的问题。   另外还有几个西方研究手语的聋人,在这里也介绍一下。 一个是美国的圣迭哥的Carol Patten,他是个聋人。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是美国研究手语比较早、比较好的地方之一,还有一个健听人和这个聋人(Carol Patten)联袂研究。另外有聋人是Ted Supalla,他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研究手语类型学、手势与手语的关系和手语计算机处理等。   还有一个健听研究者,我估计我们中国的手语研究者是见过她的, 苏珊.费希尔 (Susan Fischer),她来过这里(大连),非常愿意和我们合作研究,她把自己的材料寄给我们,表示对东方手语兴趣很大,她想和西方手语进行比较,非常希望了解我们中国的有些材料,这个人在手语语法界非常有名,曾指导我国聋人杨军辉中国手语语言学研究的硕士论文。 在芝加哥有一个非常大的手语研究基金会,那里资金很多,专门有可多台机器同步录像的录像室用来研究手语,而且开发有软件,免费散发,学生的论文也放在网上,可供下载使用。我们在中国研究手语的学生,也许可以到那里去做博士后,最近他们出了一本书叫《美国手语的句法》。   我们接着往下看,因为没有照片,就不介绍了。   关于中国的手语研究简介,我就没有多大发言权了,在座的都是专家,我这一部分就略去。我简单说一点:中国手语的语言学研究至今没有全部走向语言学,我谈的是语言学研究,而不是手语的研究,手语有各个方面的研究,这里说的语言学研究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语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来从事的研究。但是在聋校的教师、特教战线的教授,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语言学的成份是很多的,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从零开始,是有很多基础,只是这些基础不是纯粹的语言学的基础。   研究文献的介绍我就不再说了,现在我交代几个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多是语法界公认的吧。有一些中国的、关于汉字的不是公认的,是我自己觉得应当有的。   第一个概念是手语,手语的英文是Sign Language。   第二个是手势,打一个词就是一个手势,或者不一定是一个词,有时也是一个手势,对我来讲,基本上打一个词就是一个手势。如果再具体一点,加一项说明:如果是一个复合词,它由两个手势构成,这个手势就是语素。语素就是构成词的词素。所以手势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素。   下一个概念是手指语,Finger Spelling,这个概念是我门常用的说法,实际上(叫)手指字母更确切一些,好些搞语言学的健听人认为手指字母就是手语,他们理解得很少。 仿字和书空:Character Signs比如汉语的“夫”(打手语)是仿字和书空,这样的形式才类似于西方的手指语,我为什么这样谈这个问题,很多人没有这样的认识,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看法。你们可以自己想一想,我们如果全部用手指字母打,不太明白它的意思,因为我们的文字是并不是拼音的,仿字书空才是写我们的文字。而英国人、美国人他们用手指字母去打,他们是在写他们的文字啊!所以他们完全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健听人在这里,一个聋人在那里,健听人说话,中间有个翻译,用手指字母来打,聋人可以把他说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其中没有一点错误。我们汉语呢?如果我在这里用手指字母去打,你能记下来吗?记不下来。所以我们的手指字母和西方的手指字母并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看法,你们也可以想一想。   还有手的主次,dominant vs. non-dominant hands. 这也是经常说的,如果你研究手语的时候,有人是左撇子,有人是右手习惯,一个手总是动的很多,另一个手总是辅助性的。比如我说(打)“坐下”,左撇子要这样打,使用右手的人,右手就是主手,使用左手的人,左手就是主手。所以我们很难说“左右”,我们不能用左手和右手来说,因为我们解说手语的时候,说“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这是不对的,因为(对于)左撇子来说,这正好相反,只能说一个是主的,一个是辅的。   还有面部表情,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这里只是用“面部表情”来代替西方的 Non-manuals,就是不用手的手语部分,这部分的作用非常大,对语法有兴趣的专家不妨多留意一下。主要的语法标记在面部表情上,(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手语曾走过一条弯路,他们很多人研究语法,好像手语的语法没什么。问句都一样,结果后来发现其实表情体态起的语法作用大,如美国有个Scott Liddell学者他写了一本书《美国手语的语法》,揭示出很多语法问题全部用面部表情表示,后面我们会涉及到。   还有一个术语,即“看话”,Lipreading,这个对聋教界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不再多说了。   有对争议的概念,即有没有手势汉语Signed Chinese和自然手语Natural Chinese Sign Language的区别?假如我要用手势给你如实讲一个汉语的句子,我就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打,这样的情况很极端,好像有些电视节目上的手语翻译,完全受汉语的支配,我们把它叫手势汉语,是汉语的手势符号化,用手势来表达的汉语。还有另一个极端,假如有两个聋哑人,这两个人从来都不是以有声语言交流的,是用手语交流的,这种情况下,他们用的手语就是自然状态下聋人之间典型交际的时候用的手语,聋健之间都不是这种典型的情况,这样的手语有没有一个术语呢?我们叫它自然手语,即聋人交际时用的手语,这个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语言,他们不管汉语的顺序,不管汉语的词。我们非常清楚有这个两极,在座的聋人老师都知道,你们自己在互相交流和你要教学生一句话,这些情形下所打的手语的手势顺序都是不一样的。   现在谈有声语言和手语的问题,接着前面的问题是手语是不是语言?我们类比一下有声语言和手语之间的差别。这个差别只在一点上,就是有声语言是用耳朵通过语音来获得的,手语是通过肢体主要是手和面部表情来传达的,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除了这一点之外,没有什么差别。   现在有一个问题,有人说语言是应该有语音的。这句话好像在说货币必须用金子来做。钱必须用金子来做吗?比如我买东西的钱必须用金子,不是金子就不是钱,你现在拿的纸币钞票不是钱,只有金子才是钱,或者是现在有人用了信用卡,那些都不是钱吗?这个问题就是说,语言的载体,承担交流的载体不一定只是声音,这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的。如果我们的嗅觉发达到能够承担语言物质形式这个作用的话,嗅觉都可以作为载体,这有什么呢?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发达的嗅觉,我们根本就不了解那一套,那个大千世界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声音可以变化,我们无法变化我们的嗅觉和气味,可我们可以变化我们的手,我们的口长出来也不是为了说话,我们的手长出来也不是为了交流、为了说话。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口长出来就是为了说话,为什么猪呀、狗呀见面不打个招呼、说一个很长的句子、谈谈哲学呀?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手语与有声语言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载体的区别,其他的方面没有大的区别,本质上无区别。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了。有声语言里有词汇语法,手语里也有词汇语法。现在牵扯到语音了。手语有没有语音呢?我们语言学研究有一个传统——沿用旧术语,我们管它叫语音,是带引号的语音,它不是声音,它是对手语的一些最基本的“发音”实际上是手形等的最基本的描述的办法。我们对有声语言的语音有一套描述办法,不再多讲,手语也有一套描述办法,比如William.C.Stokoe在60年代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其中少了第四个要素“方向”,他当时只提出来三个,他认为“方向”不是属于运动属性。   他提出手语的第一个是手的形状即“手形”(handshape),手形的数目是有限的,他整理出来几十种手形,比如“Y”这个手形,加上不同的运动可表示“来”、“去”。说人死了还是用这个手形,在上海手语里向外翻转。第二个情况比如说“吃”和“喝”,手形上吃东西和喝水这两个手势手形是不同的,它的运动方向是一样的,别的一样,就是手形有区别。   还有一个要素是“位置”(location)的区别,比如说“里”和“外”,我们手形完全一样,但可以把它的位置变一下。或者是我们要指身体的某个器官的话,我们手形一样,位置是完全不同的,指鼻子就是鼻子,指腰就是腰,这是位置不同。   另一个要素种是“运动”(movement)。比如我们打“盲”这个手势,动下来就是“哭”,当然得加一点表情,在运动上的不同。   还有“方向”(orientation)的不同,手语 “来”和“去”就是方向的不一样,方向应该是指手掌的方向。   下面一个问题是词汇,手语有它的词汇吗?手语有它的语音,有它的词汇吗?当然有它的词汇。在座好多人都研究过,我看过好多文章研究谈手语的词,这就是说它有词汇。关于手语的构词方式我不是按语言学的顺序来讲,只是按“好说”的方式来排列的。手语的构词中有一类是“象形会意”的,这个也是很早有人提出来的,比方说傅逸亭、梅次开在80年代的《聋人手语概论》中就提出来手语有象形会意等构词方式,用六书来解释手语的结构。   还有一种是汉语借用类,手语借用汉语要素是大批量的,有人说:“都是汉语,怎么能说手语是独立的语言呢?”那我反问一句话,我们见到一个日本人,他说话,说一两句就能找出好几个汉语词,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他写的时候,便会表示桌子的词写成“机”,这是借字,说 “他是老师”,老师说成 “先生”,这是汉语的借词。越南人一张口就讲借汉语的词,韩国人一张口也讲借汉语的词,连外国语都借用我们的语言,都是每句话都在说我们汉语的词,手语为什么不能借用呢?对吧?方便!汉语曾是一个强势语言,水从高处往低出流是一个必然的现象。所以说手语是借用汉语,“借词”这个说法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昨天我听沈玉林先生给聋人上课,他也这么认为。手语里的汉语成份是借用,借用有多种方法:有借汉字字形的仿字和书空,如“人”、“介”之类;有利用现有手势力据汉语字音假借字音的形式,如“文化”,“化”借“花”的手势;也有手指字母的词汇化,这不一定是借汉语,是借汉语拼音了。例如“因为”这个手势,有的地方打成是手指字母字头的词汇化YW,还有“阿姨” 打成AY、“毛泽东” 为MZD,这些都成了固定的打法了。还有仿译词。仿译词是大量的,我们要翻译一个汉语的成语,如“湖光山色”(手语“湖-光-山-色”),是把汉语语素翻译出来,即“仿译词”,仿译过来之后,如果大家接受就成了手语词汇,如果大家不太接受,那还只是汉语词汇。当然,仿译词太多了。在语言学中,仿译词一般不算作借词。汉语“超级市场”这个词就是从英文supermarket仿译而来的。   手语中也分单纯词与合成词,单纯词如 “女”、“时间”、“有”、“努力”、“研究”,这些全部是由一个手势构成的,是单纯词,也就是由一个语素来构成的。合成词是由多个语素构成的,比如说“妻子”,不能只打成 “女人”,可以先打“结婚”,再打“女人”,或者先打“女人”,再打“结婚”,这是一样的,都表示的是自己的“妻子”,这个手语词有两个语素,“女”是一个语素,“结婚”又是一个语素,他们分另也可以独立用,也都是一个词,这种情况下就是合成的。既可以单独用,又可以合成用,手语就可以以少胜多,从而用少数的手势来表示天下的万事万物。手语也有派生现象,比如一些否定形式加在词根上,形成一个否定的词汇形式。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就是语法问题。这个语法,我是和汉语来类比的,手语问题中大家很关注的就是:手语有自己的语法吗?当然有自己的语法!比方我说这里有一个情况,很早就有人发现,就是所谓动宾一体的问题,动宾一体是从汉语来看的,手语根本就不分这个问题。比方我们说(打手语)“打篮球”,我们从来不说(打手语)“打”加上“篮球”,这样很麻烦,一个手势就完了,汉语的“打”和“篮球”在手语里就是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就完了。手语是不分的,汉语分是汉语的事情,手语不分是手语的事情,我们要分清一路是一路。比如“寄信”,“寄”和“信”合起来成为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就完成了寄信的动作,这是手语的一个特点,这是它的语法的一个特点,而不是动宾不分。再如说“吃饭”,很少有人先达一个“吃”,再打一个“饭”。那很麻烦了,我们打“吃饭”,一个动作就完成了。我们不要打“饭”,只要打“吃”,实际上就是“吃饭”。这是手语的一个特点,有人认为这是手语的省略,不是省略,手语就是这个规律。   还有一个问题,比方说动词,“看”,汉语里要说“我看你,你看我”,在手语里只是一个手势,只是方向不同,不必说“你、我”。手语的动词这种有方向的特征在语法中叫“语法范畴”。一种方向范畴,手语中“他看我,你看我,我看大家,”(手势演示),用方向,很便利地就表达了。汉语是用嘴来说的,比如说“我看你,你看我,他看我”等,汉语只能用替代的符号的方式来表达。不能用方向来表示:汉语没有“方向”的语法范畴。这也是手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特征。再比如说“帮助”,“我帮助你”和“你帮助我”的手势是一样的,但是方向不一样,方向错了,就表达错了。   我们再看一个“类标记”问题,“类标记”怎么理解呢?你想一想汉语的量词,比方说“一支笔”,我们要用“支”这个量词。汉语中的量词很丰富,说“纸”之类薄薄的东西要用“张”,说“河”之类又细又长的东西要用“条”,说“柱子”直直的东西要用“根”。这在手语中,很多人认为手语都是很形象的,就是因为它有丰富的类标记,类标记也相当于汉语的量词。比方说手语说“飞”的时候,飞机“飞”一定是“飞机在飞”,不能先打“飞机”,在打鸟“飞”是鸟的 “飞”,所以“飞”必须和它的对象有关系,“飞机飞”必须是这种手形,带有类标记。鸟飞的“飞”(飞机手形)在有些手语中就错了,应该是鸟用翅膀这样来飞,甚至于大小的东西飞手形都是不一样的。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手语的类标记很丰富。它实际也是符号,飞机根本不是手这样子的,只是手语能表示它而已,是一个类的标记,也就相当于汉语的量词,是一个类的记号。再比如说 “拿”这个手势,十个人有九个人这样打(手势“拿”),可打“拿杯子”就不是这样了,是这样了(C手形“拿”)。比方说“拿棍子”就又不一样了(示范),“拿一块石头”要这样“拿”(示范)。所以词汇录像里“拿”都是这样打的(示范),相当于字典里的形式(citation form),在缺省的情况下是这样的,如果真的要用到语言里,是有区别的,这很有意思。   还有一种Non-manuals(表情体态),牵扯到结构了,就是Non-manuals,不使用手的手语,比方说“是”、“是的!”(X手形外指)是肯定的,“是吗?”(带面部疑问表情,头前倾、扬眉)是在问,这在哪里表示呢?是面部表情来表示疑问的。如果和手语类比,汉语里的“吗”语法功能上就相当于疑问的表情。疑问的表情有什么特征呢?眉毛要翘一点,身体要前倾一点,脖子朝前一点,眼睛睁得大一点,这表示有疑问。汉语里有个“吗”,在手语里能找到吗?找是找不到的,便是手语用区别性的面部表情来表示,手语当然可以表示疑问了。   我们接着说,还有一些结构,它的语序不一定和汉语一样。这里面有一句话叫“牛黑草吃”,据说这是陈望道先生提到过的,他注意到聋人把 “黑牛吃草”说成是“牛黑草吃”(演示手语),因为它有一些特殊的语法范畴,手语的语序可以比汉语自由,稍微自由一些。这是我自己的感觉,还不能代表别人的想法。   还有汉语有重叠,手语的重叠也是很丰富的,汉语的重叠说“红”,是红颜色,说“红红的”,可能表示程度加深,说“大——大大的”表示程度加深。手语里面也是可以的,我这里有个例子,比方说“批评”,批评一次(手语演示)好像普通的批评,面部表情一般,“批评”多次(手语演示),表示“狠狠地批评”,表示程度的加深。重复往往表示程度的变化,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来看手语是不是一种语言,大家已经有一些认识了,我们不再多说了。   手语怎么调查?怎么分析?我只是汇报我自己的作法和想法,尤其是自然手语的语言学调查问题。怎么调查?怎么样录像呢?有一种方法是用汉语来调查手语,比如我们设计一个词表,让有文化的聋人把它翻译成他们习惯的手语,比方说写一个“吃”,他就打手势“吃”,这样的录像我已经录了很多,这是一种初步的了解手语基本词汇的方法。还有一种办法是去聋人的活动场所,录下他们在没有健听人在场的情况下打的手语,然后找有文化的聋人帮助你分析出来,这是最佳的调查方法。这两种方法应该配合起来做,目前对我来讲,用汉语调查聋人手语比较方便,可是调查的结果没有直接拍聋人录像资料的效果好。分析的时候也是两者结合,从词汇分析到句子、语篇分析。   我们要研究,就得它记录下来,手语好不好写下来呢?你放录像就是录像,但要研究还得要记录或者转写在纸上。西方的方法是什么样的?比方说英、美,他们是用英语来转写美国手语用于研究,我们就用汉语转写中国手语,这方面等会儿特别要说明一下。   手语的书面语的记录符号现在有几个体系,美国有一个William.C.Stokoe体系,是他编写的词典里用的。这个体系是用手指字母,比方说“A”,他就写个“A”,说“B”他就写个“B”,当然是美国手语,美国手语手指字母和我们手指字母有些是不一样的,比方说“B”手形,你就知道是“B”了,“C”手形你就知道是“C”了,可这些不够,William.C. Stokoe 又发明了一些很奇怪的符号,一些电脑打不出写也很难写的符号,他加象形文字,上面加下面加,大写小写,转来转去,有点儿象国际音标那种造符号的办法,现在这套东西实在是很难用。有人把它改变了一下,用成ASCII字符就好用些了。   还有一个体系,也是美国的,叫SignWriting,就是直接用符号画聋人的手语,这个是怎么起源的呢?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专门画舞蹈的人设计出来的,她设计的体系里,你看去是一个手,他就画一个手,是脸他就有脸,是眼睛他也有眼睛。这个我可以让大家看一下,大家看一下这种手语记录办法。大家可以看投影,最上边画了一张脸、画了一双手,这种方法我估计对聋哑人来说还可以,对我来说,绘画水平比较低,画脸不像脸,画手不像手,比较困难。   还有另外一种记录方法,叫HamNosys(Hamburg Notation System),这个在世界上有些地方在使用,这套体系有什么特点呢?就是符号极其丰富,非常细腻的手语动作都可以表达出来,而且它有字体,在电脑里都可以用。只是掌握起来非常困难,这个东西我看了两三天都没有学会,是比较复杂的,要用的话得把它全部记下来。   为研究方便,一般用最简单的凑合着用的转写,当然不是最好的一种办法。比如研究美国手语的人用英语来记录,我们研究中国手语,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汉语来记录呢?这个完全是可以的。他们怎样纪录呢?比方一个词,就写一个大写的英文翻译形式,全部用大写,一般的英文都用小写,它用大写可以区别。比方说手语有重复,转写时就带两个加号。这样的情况我们中国手语转写也可以照样做,这个我拟一个体系,就是用汉语书面语来转写中国手语的一个体系,后来寄给了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聋人杨军辉,她给我作了些补充,然后我们以我们两个人的名义把它在网上公布了出来。哪位老师有兴趣,可以到我们复旦大学网站上登录下载(http://chinese.fudan.edu.cn/ling/CSL_glossing_system.htm)。里边专门有一些介绍具体是怎样纪录中国手语的的办法,借鉴了一些西方的新办法。比如仿字是怎么转写的?仿字兼书空是怎么转写的?手指字母的词汇化是怎么记录的?重复是怎么记录的?手势的延长怎么办?句子中的词界如何标记?又比如有一些表示疑问、否定等的面部表情怎么标记?这就是《中国手语的汉语转写》处理的内容。   有人也许想了解手语分析的软件有哪些。网上有些是免费软件可用来处理手语图像,分析手语。如果你使用的机器是Mac,我建议你使用SignStream 软件,这个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做的一个软件,我看了介绍,说明中的功能非常好,可是我们一般使用的电脑都用视窗WINDOWS环境,下载下来也没用。还有一个软件——多层级音像分析的免费软件Anvil,是用java设计的,什么环境都可以用,它的界面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投影,上面中间有一个图像,你可以用摄像机把聋人的手语摄下来,摄下来以后,分析时中间是动画图像,下面分了很多层,你可以在第一层写它每一个词的意思、手势的意思,你也可以在下一层记录他的面部表情,你可以分六七层来表示,如果你是健听人的话,还可以把他的声音记录在下面,这个软件可从网上搜索下载。   再一个就是手语的字体问题,如果经常要用指拼字母,网上有很多手语字体可以下载,你要需要的话我可以也可以拷贝给你。字体很多,大家看到这就是字体的例子(投影展示),如果你打个“A”就出现A的手形,打一个“H”就有H的手形,当然用的是美国的手语了,还没有中国手指字母字体。我们把几种字体凑起来,就可以凑够中国手指字母了。有很多字体,你可以挑选。   有几个讨论题,由于时间关系,我非常简短地说说我对这些讨论题的看法:   ①手语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答案只有一个字:“是”。   ②手语和汉语是怎样的关系?中国手语和汉语是不同的语言,手语中的汉语词是借词。   ③手语是不是类似于世界语,是一种人造语言?我的答案是“否”,不是像世界语一样的,手语是聋人之间自然形成的语言。有人已经作过试验,有的地方从来没有聋校,建一所聋校,这个地方没有聋人语言,过了半年以后,这里发展成了聋人语言,谁造的它呢?是大家在造语言。如果大家造语言是人造语言,连我们汉语都是人造的了,对吧?所以这个意思是说,手语是自然发展起来的语言。   ④下面一个问题是手语的表达力或表达潜力是否有限?这是一个很多人认为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手语的表达潜力跟有声语言比起来没有“有限”这一说,它完全可以表达任何细微的感情、任何抽象的概念。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手语中没有一些表达哲学概念的术语呢?我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刚从青藏高原上调查一种语言回来,那个语言里面连许多动物的名字都没有,许多水果的名字也没有。怎么会连“香蕉”这个词都没有呢?没有生长,也没有见过。如果那座山上长了香蕉,这种语言难道没有一个词来表达香蕉这个概念吗?我们要区分的一点是:这个语言中有没有某个词和这个语言有没有造某个词的可能性——就是这个语言的潜力及语言本身所能够表达的和语言里面有没有是两码事。好多人的口语中,汉语的口语中也没有那些抽象的术语,你跑到乡下去,问一位老乡哲学上的抽象术语,他尽管说着一种汉语方言,也许搞不清那是什么呢!   ⑤如何解释手语的像似性?这个是语言中的一个难题,如果手语是语言,有声语言不是像这个东西,手语(演示手势)为什么老是像所表示的这个东西呢?世界上好多国家的手势中,打电话(打电话的手势)就是这么打,你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如果手语是语言,为什么会这么象?你怎么解释这个问题?苏珊.费希尔解释得非常好,只有几个字:“because it can!”“因为它能”。大自然中的东西都是有形的东西多,有声音的很少。桌子没有声音,你想模仿桌子的声音,用口头模仿是很困难的,桌子有形啊!它有形状,你当然可以模仿它。大自然就是这种构造,有形的东西就是这么多,我模仿就这么方便,我为什么不模仿呢?对不对?比如“房子”,房子没有声音啊,你用声音模仿很难,可是我们用手模仿就很容易了。就是说因为事物的特性就是这样的,手语从视觉的角度就能做这些事情,不能站在有声语言的角度来想,要手语像有声语言那样“抽象”、像有声语言那样“符号的形式和所指的事物没有关系”,构词时,是可以有关系的。比如我让你用有声语言学猫叫,你肯定是“喵喵”地模仿它的声音,手语模仿自然世界中的形状再自然不过了,人都是图轻松一点、省力一点,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造词方式了。   最后介绍一本入门书,Klima, Edward. Bellugi. Ursla. (1979) The Signs of Langua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美国在70年代末期进行的一次非常大的手语调查研究的,我认为研究手语如果不读这本书是一种缺憾。   中国的研究资料较少,西方的资料多。如果有人对这些有兴趣,可跟我联系,我们可以再探讨一下。我的发言就到这儿了,占用大家这么多时间,谢谢大家!
/
本文档为【手语的语言学研究问题讲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