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虚症

虚症

2011-04-24 23页 ppt 109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36248

暂无简介

举报
虚症null 虚 证 虚 证 null虚证的概念分 类治 法 第一节 气虚证 第一节 气虚证 指元气不足, 气的推动, 温煦 , 固摄, 防御, 气化等功能减退, 或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 的证候。定义一. 临床表现 一. 临床表现 气短懒言 神疲乏力 自汗 活动时诸证加剧 舌淡, 脉虚 气短 神疲 舌淡 ...
虚症
null 虚 证 虚 证 null虚证的概念分 类治 法 第一节 气虚证 第一节 气虚证 指元气不足, 气的推动, 温煦 , 固摄, 防御, 气化等功能减退, 或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 的证候。定义一. 临床表现 一. 临床表现 气短懒言 神疲乏力 自汗 活动时诸证加剧 舌淡, 脉虚 气短 神疲 舌淡 脉弱二、病机分析二、病机分析元气不足气短、神疲机能减退卫气虚毛窍疏松自汗劳则气耗活动时加剧 气虚血不上营于舌舌淡气虚运血无力脉弱。人 参性 味:甘、微苦、微温人 参三. 治疗法则: 扶正益气分类:分类: 1 、产地 吉林——吉林参、长白参,产于长白山地区 朝鲜——高丽参、别直参,药性最强,急救用 日本——东洋参 美国、加拿大——西洋参,有滋补作用 2、加工: 红参类——红参、新开河参 生晒参 糖参——白参 3、生态环境:野生——野生参 人工培植——园参 移山参功效及主治功效及主治1、大补元气:主治: 脱证——各种原因之气脱、血脱——独参汤 亡阳——参附汤 气虚亡阴——生脉饮 2、补脾益肺:主治: 脾气虚——四君子汤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肺气虚——人参蛤蚧汤 null3、生津止渴:主治热病伤津——生脉饮 4、安神增智:主治气血两虚——归脾汤 注意: 1、常用党参代替 2、实邪不祛不宜用 黄 芪黄 芪性味:甘、微温 功效及主治 1、补气升阳:主治各种气虚证——与人参同用 脾气虚——与白术同用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气虚出血(如崩漏)——归脾汤 2、  益卫固表:主治卫气虚——玉屏风散 3 、 托毒生肌:主治溃久不敛——与当归同用 4   、利水消肿:主治气虚水肿——与白术同用 (气行则水行)  白 术白 术味性: 苦、甘、温 功效及主治 1. 补气健脾:主治脾气虚——四君子汤 脾胃虚寒——理中汤 2 .  燥湿利水:主治脾虚水肿——五苓散 3.   止汗安胎:主治脾虚表不固的自汗——玉屏 风散 脾虚之胎动不安——四君子汤山 药 ( 淮 山 )山 药 ( 淮 山 )性味: 甘、平 功效及主治: 1. 益气养阴:主治脾气虚——参苓白术散 2.   补脾肺肾:主治 肺虚咳喘——与生脉饮同用 肾虚遗精——六味地黄汤   甘 草甘 草性味:甘、平 功效及主治 1 . 补脾益气:主治 脾气虚——四君子汤 心气虚——炙甘草汤 2 . 润肺止咳:主治 风寒犯肺——三拗汤 3 .  清热解毒:主治 咽喉肿痛 , 痈肿疮毒 , 食物中毒 4  . 缓急止痛: 主治 脘腹及四肢拘挛作痛——芍药甘草汤 5. 缓和药性:调和百药 常见证型(P212) 常见证型(P212) 一、   脾气虚证 1、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便溏、倦怠、神疲 舌淡苔白、脉弱。(脾证 十 气虚证) 2、  病机分析: 脾气虚——胃气虚——腐熟功能失职——食少 脾气虚——运化失职——水湿内生——脾气所 困——腹胀 水湿不化——流注肠中——便溏 脾气虚——肢体失养(脾主四肢)——倦怠 中气不足——神疲 舌淡苔白、脉弱、为脾气虚之证。 3、  治法:健脾益气 4、  代表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 茯苓、炙甘草 5、  方解:人参——补气健脾 白术——健脾燥湿(困脾虚易 生湿) 茯苓——健脾渗湿 炙甘草——补脾和胃(甘草经 炙制有 补中益气作用)   二、   肺气虚证   二、   肺气虚证 1、  临床表现: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益甚 痰稀、声低、或有自汗、畏风、舌淡苔白、 脉弱。(肺病证 十 气虚证) 2、  病机分析: 肺气虚——呼吸功能减弱——咳嗽无力、气 短而喘; 动则耗气——喘息益甚 肺气虚——输布水液功能减弱——水停肺系— —痰稀 肺气虚——卫表不固——自汗、畏风; 舌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之证。 。 3、  治法:补益肺气 4、  代表方:补肺汤——人参、黄芪、熟 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 5、  方解:人参、黄芪——补肺气 熟地——补肺阴 紫菀、 桑白皮——降气消痰 五味子——敛肺滋肾  三、   心气虚证   三、   心气虚证 1、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加重、神疲、面 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弱。 (心病证 十 气虚证) 2、病机分析: 心气虚——心中空虚惕惕而动——心悸; 心气虚——宗气运转无力——气短神疲; 劳 则耗气——活动加重; 心气虚——血运无力、不能上荣于面——面 白; 气虚外卫不固——自汗; 舌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之证。 3、  治法:补益心气 。 3、  治法:补益心气 4、  代表方:养心汤——黄芪、茯苓、茯神、当 归、川芎、半夏、炙甘草、柏子仁、酸枣仁、 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 5、  方解:黄芪、当归——补气补血(君药); 人参、茯苓——健脾宁心、 川芎——调气血(臣药); 半夏——燥湿和胃、使脾胃和则夜卧安; 远志、茯神——宁心安神; 柏子仁、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 肉桂——温阳气、鼓舞气血(佐药); 炙甘草——补脾胃、调和诸药(使药)。 共奏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之效。   四、   肾气虚证   四、   肾气虚证1、  临床表现:腰酸、耳鸣、头晕健忘、神疲、 性欲减退、舌淡苔白,脉弱。(肾病证 十 气 虚证) 2、 病机分析:肾气虚——肾精不能上荣于耳—— 耳鸣; 肾气虚——生殖机能减退——性欲减退; 骨骼失于肾气之温养 ——腰膝酸软; 肾气虚——脑髓失充——头晕健忘; 舌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之象。 3、  治法:补益肾气 3、  治法:补益肾气 4、  代表方:大补元煎——人参、熟地、山药、 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5、  方解: 人参——大补元气、 熟地——补肾阴(君药); 山药、枸杞、杜仲、山茱萸——滋阴补肾; 当归——补血(臣药); 炙甘草——健脾补气、调和诸药(佐使)第二节 血虚证 第二节 血虚证 定义:指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 组织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一、   临床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或闭经,脉细 二、   病机分析 二、   病机分析 血虚——肌肤失养,面唇爪甲舌体皆呈淡白色; 血虚——晴目失滋——头晕眼花; 血虚——心失所养——心悸、多梦; 血虚——经络失滋——手足发麻; 血海空虚——冲任失充——经量减少、色淡 ,经 期迁延,甚至闭经 血虚——脉失充盈——脉细无力。 三、   治则:补血(配伍补气药,以益气生血) 四、   常用中药 四、   常用中药 当 归 性味:甘、温、辛 功效及主治 1、   补血调经:主治血虚证及月经不调—— 四 物汤——为妇科调经要药 2、   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痹 痛 、 肌肤麻木。 3、   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肠燥便秘 白 芍 白 芍 性味:苦、酸 功效及主治 1、   养血敛阴:主治血虚证及月经不调——四物 汤。 2、   柔肝止痛:主治肝气不和之胁肋腹痛——四 逆散 四肢拘挛作痛——芍药甘草汤。 3、  平抑肝阳:主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熟 地 熟 地 性味:甘、微温 功效及主治 1、   补血滋阴:主治血虚诸证——四物汤 2、   补益精髓:补肝肾,精血同源,主治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 鸣等)——六味地黄汤 阿 胶 阿 胶 性味:甘,平 功效及主治 1、  补血止血:主治血虚证——为血虚之 要药 . 主治虚劳血证,常治妇科血崩及胎漏 下血——胶艾汤 2、  滋阴润肺:主治阴虚火旺或阴虚肺燥 证 何 首 乌 何 首 乌 性味:苦,甘,涩 功效及主治 1、  补益精血:主治精血虚证、肝肾亏虚、 须发早白——制首乌 2、  截疟:主治久疟(气血两虚) 3、  解毒:主治疮痈 4、  润肠通便:主治虚人便秘   常见证型治要   常见证型治要 一、   心血虚证 1、  临床表现:心悸,多梦,头晕,健忘,面色 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心病症 十 血虚证) 2、  病机分析 心血虚——心失所养——心悸、多梦; 血虚——不能濡养脑髓——头晕健忘; 血虚——不能上荣——面色无华或萎黄、唇 舌色淡; 血虚不能充盈于脉——脉细 3、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4、  代表方:人参养荣汤——人参、白术、 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 芪、陈皮、桂心、五味子、远志 5、  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 芪——补气健脾; 当归、白芍、熟地——补心血; 五味子、远志—— 宁心安神; 桂心——鼓舞阳气、以助气血之生化 陈皮——理气祛湿、使之补而不滞二、   肝血虚证二、   肝血虚证1、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目涩,视力减退,或 夜盲,或肢麻,妇女见月经量少、色淡,面、 爪甲、舌色淡,脉细。(肝病证 十 血虚) 2、  病机分析:肝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 头晕、面色无华; 肝血虚——爪甲失养——爪甲色淡、枯薄; 肝血虚——目失滋养——眼花、视力减退、 夜 盲; 肝血虚——筋脉失养——肢麻、 妇女则冲任空虚——经少色淡 ; 舌淡、苔白、脉细为血虚之证。 null3、  治法: 补血养肝 4、  代表方: 四物汤——当归、川芎 、白 芍、熟地 5、  方解: 当归——补血活血; 川芎 ——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 白芍——养血敛阴; 熟地——补血滋阴。 全方组合得体,补血不滞血,行血不破 血,为治血要剂,是补血调经的基本方。
/
本文档为【虚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