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2011-04-24 3页 doc 28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0235

暂无简介

举报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通过绘画活动使幼儿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幼儿一些智力因素的提高,使幼儿获得一些粗浅的绘画知识技能和初步的表现美的能力。《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通过绘画活动使幼儿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幼儿一些智力因素的提高,使幼儿获得一些粗浅的绘画知识技能和初步的表现美的能力。《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1、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为了激发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我采取了游戏的组织形式进行绘画教学。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我将绘画活动故事化、游戏化。 如:故事画《三只小猪盖房子》,我先让幼儿听故事,再让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三只小猪的故事,最后再让幼儿动手画。由于前者的辅垫,所以幼儿的画面真实、生动,绘画时不感到有任何压力,使幼儿们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真正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2、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绘画环境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因此,我们要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让孩子大胆地,不受拘束地画,他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要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们。在每次教学活动之前,先与家长、孩子沟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亲自感受大自然,去观察、去捕捉美好的题材,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因此,在教幼儿绘画时,我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儿基本的,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用启发的语言引发幼儿创造的动机 (1)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营造幼儿创造的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幼儿情绪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就是说教师并非高大完美的指令者而是幼儿的协作者、帮助者、然后才是指导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例如指导幼儿绘画《春天的花》时,在和幼儿一起观察了各种花之后共同讨论:“你觉得什么花最美,为什么美?”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我从来不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幼儿,他们不好的作品,也不急于指正或轻易反驳,因为我知道,不管幼儿画得如何,她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创作思路源源不断。 (2)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活动,是具有指向性的创造活动,这个指向性实际上是教师的创造意图,如何将这个创造意图传导给幼儿,语言传达是其中难度最高,最直接、便捷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使用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通俗易懂的、形象具体的语言让幼儿直截了当地明白活动的创造意图。如在故事画《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一活动中当我把房子比作“小猪的朋友”时,他们会给房子加上各种表情。 (3)运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的思想行为,鼓励能给予幼儿一种肯定的信心,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都得到信心的激励。孩子有天资差异的存在,老师在活动中要找出不易为常人所发现的创造金点,并肆意夸张:“真不错,你的这一处和别人都不一样,很有创造性。”这样的语言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他会在创造活动中竭尽全力。有的孩子天生爱创造,善于创造,然而他超一般人的奇特想象创造往往不受同伴和老师的接纳,有时甚至排斥,老师用语言对他的大胆无忌给予支持、鼓励,这不但增强此类幼儿的创造反应,而且会影响到全体幼儿,使他们也敢于创造、敢于表达,形成创造氛围。 “老师,我这没有画好!老师我那儿没有画好!”对于这类孩子,我经常的鼓励他们:“没关系,你画得很好,下一次你会画得更好。” 4、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注重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例如:幼儿在绘画太阳时,往往喜欢将太阳都化成红色的、圆圆的,这时,我就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我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接着我又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对幼儿的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太阳形象。教师帮助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我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在《小树林》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事先引导幼儿在户外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枝叶、怎样的树干等。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我通过图片、碟片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接着,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 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就像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的:“自然总是美的”。 5、科学评价,激发幼儿更多的创造火花。 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必须学会站在幼儿的视角上,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而不能用“像”“不像”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否则就会犯下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例如画水果树,成人的理解是长满苹果或长满梨的树,而孩子们则会把它想象成长满各种各样的水果,如菠萝、香蕉、草莓等等,这样就成了“百果树”。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用纯客观、逻辑去要求,而应该去看孩子的构思是否新颖,想象是否很神奇,用色是否大胆,并且色彩搭配自然,且充满童趣,符合幼儿特有的视角。 在未来社会中需要创新型人才,幼儿的好奇、想象中,萌动着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把它转化成强大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今后让更多的“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
本文档为【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