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2011-04-26 50页 ppt 1M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8765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null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一篇 范 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4.1 利息和利息率 4.2 利率的种类 4.3 利率的计算 4.4 利率理论 4.5 利率的风险结构 4.6 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 4.7利率体制null4.1 利息和利息率利息的含义利息的含义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也可以看作是货币持有人一段时期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或放弃获取投资收益的补偿。 在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都列入成本; 利息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费用开支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null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一篇 范 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4.1 利息和利息率 4.2 利率的种类 4.3 利率的计算 4.4 利率理论 4.5 利率的风险结构 4.6 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 4.7利率体制null4.1 利息和利息率利息的含义利息的含义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也可以看作是货币持有人一段时期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或放弃获取投资收益的补偿。 在会计中,利息支出都列入成本; 利息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费用开支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经营活动费用)利率的定义利率的定义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本金额的比率: 利息的本质 利息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是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 那么,利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对利率的来源与本质有多种解释。古典经济学家配第( 1633 — 1687 )最先提出:利息是一种报酬。此后,洛克、休谟的著作也有所涉及。配第认为贷出货币应该像租出土地一样收取租金——利息,否则,货币所有者就不会贷出他的货币,而宁愿用货币来购买土地,然后出租以获得地租。利息的量至少要等于用借到的货币所能购买土地所产生的地租。 null洛克( 1623 — 1704 )也把利息的性质确认为贷款人的报酬,但他认为利息是贷款人因承担了风险而得到的报酬。显然,洛克比配第前进了一步,因为他肯定了利息是别人劳动的产物。坎蒂隆最先提出利息是货币的价格,他指出:“事物的价格是根据卖方提供出售事物的数量和买方提供货币的数量的比例,在双方讨价还价的方式下决定的。同样情况,决定货币利息的是贷出者与借入者之间的数值的比例。”这一提法为后人分析利息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诺思( 1641 — 1691 )把贷出货币所收取的利息与地主收取租金做了相同的理解,他说:“正如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一样,这些资本所有者常常出借他们的资金;像出租土地一样,他们从中得到叫做利息的东西,所谓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null马西认为,贷款人所贷出的既不是洛克所说的货币,也不是诺思所说的资本,而是货币或资本的使用价值;既然贷出的是货币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那么“人们为了使用他们所借的东西而作为利息支付的,是所借的东西能够生产的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而且是利润的一部分,这是马西的一个伟大发现。马西和休谟都发现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但他们都没有把利息看作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null斯密( 1723 — 1790 )首先明确地指出,利息一般地说代表剩余价值,它始终是从利润中派生的形式。他把利息的来源分为两种:即如果把借贷的资金用于投资,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如果把借贷的资金用于消费,利息来源于像地租之类的别的收入。 null西方经济学的后继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利息本质理论。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 1790 — 1864 )是“节欲论”的倡导者。他认为利润是资本家节欲的报酬,因为他拥有货币资财,但放弃了用于享乐的个人消费,是做出了牺牲,利润就是对这种牺牲的报酬。借贷资本只是总资本的一部分,利息也总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把利息看作时间的产物,这种观点古已有之,但系统提出“利息时差论”的是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庞巴维克( 1851 — 1914 )。在他看来,一切利息都来源于同种和同量物品价值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由二者在时间上的差别造成的。他认为,人们对现在财货的评价通常比对未来财货的评价大,即高估现在而低估未来。这种由于对现在和未来两个不同时间的主观评价不同而带来的价值上的差异,就是“时差”。这种时差的存在,未来财货所有者必须向现在财货所有者支付相当于价值时差的“贴水”。这种“贴水”就是利息。 null美国经济学家费雪( 1867 — 1947 )从纯心理因素来解释利息现象,将利息归结为“人性不耐”的结果。所谓“人性不耐”是指人性具有偏好现在就可提供收入的资本财富,而不耐心地等待将来提供收入的资本财富的心理。他认为由于个人收入的不同造成不耐程度的差异,引起了借贷行为,从而产生了利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继承了西尼尔的节欲论,并以“等待”来代替“节欲”。但西尼尔的节欲论将利息和利润均看成是“节欲”的报酬,而马歇尔的等待论只认为利息是“等待”或“节欲”的报酬,利润不再是节欲的报酬。因此,马歇尔第一次将古典经济学中的利润和利息相区分,并把利息定义为纯利息,利润定义为毛利息,毛利息包括纯利息、运用资金的手续费和管理费、投资风险的保险费等因素。马歇尔的利息理论所研究的是纯利息,即货币资本的借贷。 null当代经济学家凯恩斯( 1883 — 1946 )在抨击古典学派的利息理论的同时,又提出了“流动偏好理论”,认为利息是放弃流动偏好所得到的报酬。null利息的作用 : 1.促进资本形成 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多储蓄少消费。对多数储蓄行为来讲,利息有增加储蓄的功能,有利于吸收储蓄和存款,利息降低,储蓄减少。而储蓄又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因此,一般情况下,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总是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的政策,把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各界层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转化为借贷资本,形成巨额社会资金,以促进经济增长。null2.引导资金流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主要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决策和规模的变动,最终达到调节资金流向的作用。这种调节从结构上说,主要是采取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可以对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实行差别利率和浮动利率等,以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瓶颈”产业和短线产品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null3.平衡国际收支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里,国际收支对利率的反映十分敏感。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通过调节利率来达到平衡。如在国际收支逆差严重时,提高本国利率水平,使其高于国外利率水平,既可阻止本国资金外流,又可吸收外国短期资本流入本国。但在经济衰退并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就不能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而应主要调整利率结构。一方面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提高短期利率,阻止本国资本外逃并吸引外资流入。从而在平衡国际收支的同时,抑制经济衰退。null4.稳定物价水平 利息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可以说是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因而对价格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当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时,中央银行要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缩小信用规模,抑制社会总需求,从而使物价趋于稳定。相反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时,降低存贷款利率水平和再贴现率,扩大信用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使物价回升。如果物价的大幅波动是由于供求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利息调节的着眼点应在于结构的调整,对供不应求的商品,可降低其贷款的利率,促使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最终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null5.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利息是对企业利润的扣除,占用的资金和所付的利息越少,企业所得的利润就越多。利息的存在使企业必须考虑投资的成本、产品的成本和持币的成本,通过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null6.引导金融资产选择 每个经济部门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公众出于货币增值的要求,必须将货币收入转化为金融资产来储存。为此,他们需要在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股票、企业债券等金融资产中进行选择。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与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资产进行投资,应当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其中,收益性的高低与利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证券市场上,利率的变化影响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行市的涨落。因为有价证券的价格是收入的资本化,利率的变化轨迹与有价证券的变化轨迹呈反方向运动,调整利率会直接影响到有价证券的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到购买者的收益。因此,调整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null总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息的作用是相当广泛的。无论对微观经济还是对宏观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息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比如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机制,统一、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等等。因此,从目前看,利息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4.2 利率的种类4.2 利率的种类null1. 按计息时间可分:年利率(%)、月利率( ‰ )、日利率( ),年利率=月利率×12,月利率=日利率×30 2. 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3. 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分为:市场利率、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 4. 按照利率的作用大小可分为: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5.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简要关系式为r=i+π,即名义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胀率之和; 6.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分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市场利率、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其水平高低由市场供求的均衡点决定;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它是国家手中为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 公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公定利率,对其会员银行具有约束性。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或者国库券的收益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基准利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 央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的高低,从而对信贷起着限制或鼓励的作用,同时影响其它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null1.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2.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由于—— 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所以,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null3.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4. 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也称基准利率。其中,如中国人民银行直取基准利率字眼,并必须执行;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其意义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差别利率差别利率差别利率,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部门、不同期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借贷能力的客户的存、贷款制定不同的利率。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借贷资金予以不同的利率,达到鼓励、限制或调节作用,也体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及政策导向,例如我国实行的差别利率主要有存贷差别利率、期限差别利率和行业差别利率。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2. 考虑进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3. 公式: 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物价水平null4. 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同步的。在市场经济中也是这样。 5. 我国由政府管制的利率,在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和利率水平高低是否适当时,币值的变化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上世纪最后 15 年 7 次调整利率都是与通货膨胀率的涨落密切相关的。nullnull 中国的银行系统对三年定期存款的保值率( % ) 季度 年利率 通货膨胀补贴率 总名义利率 1988.4 9.71 7.28 16.99 1989.1 13.14 12.71 25.85 1989.2 13.14 12.59 25.73 1989.3 13.14 13.64 26.78 1989.4 12.14 8.36 2l.50 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1989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7.8%。 年率、月率、日率 年率、月率、日率1. 利率,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2. 基本形式——年率% 、月率%、日率%。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是按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划分的。按日计息,多用于金融业之间的拆借,习惯叫“拆息”或“日拆”。 3. 中国的“厘”: 年率1厘,1%;月率1厘,1 ‰ ;日拆1厘,0.1‰。 nullnull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一)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 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提高——投资需求增加— —在货币供给不变或货币供给幅度小于货币需求增 加幅度时——利率上升 (二)资金供求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水平主要由资金的 供求状况决定。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会上升; 当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就会下降。 null(三)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 当物价上涨时,应适当提高名义利率。 (四)银行成本 只有贷款利率高于银行的经营成本,保持合理 的存贷款利差,银行才能盈利。 (五)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相应提高了商业银行的 借贷资金成本,市场利率会因此而提高。反之,中 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就会降低市场利率。null(六)国家经济政策 在影响利率的宏观政策中,尤以财政政策的影 响较明显。当政府财政支出增加时,通常会影响借 贷资金的需求,同时会引起投资需求增加和收入增 加,结果会引起利率上升。从收入方面看,在既定 的收入水平下,增加政府收入,就会直接降低家庭 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他们的储 蓄和投资,引起国民收入下降,同时货币需求会相 应减少,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会下 降。利率往往与税收呈反方向变动。null(七)国际利率水平 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如果国内利率高 于国际利率水平,那么资本将大量涌入,导致国内 金融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国内利率会下降;如果 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水平,则资本将流出,国内 资金供不应求,国内利率将上升。null利率与经济的关系 1.利率与储蓄 当利率提高时,一方面,资本的收益提高,居民 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另一方面,由于利率 的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生产规模减少, 公众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i C AD Y i利率 C 消费 S 储蓄 Y 总产出 S Y AD 总需求 null2.利率与投资 利率提高,投资成本加大,投资规模会减少, 反之,投资规模加大。 Ms i P Q〉1 I Y Ms 货币供应量 i利率 P 股票价格 Q 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企业的重置成本 I 数次 Y 总产出 null3.利率与国际收支 对出口的影响 i 出口价格 出口竞争力 国际收支逆差 对资本的影响 i 外国资金流入 国际收入顺差 4.利率与物价 i 抑制通货膨胀 i 防止通货紧缩 null4.3 利率的计算一、单利、复利一、单利、复利1.单利法:对利息不再计算和支付利息,公式为: , 其中:I 为利息; P 为本金; S 为本利和; r 为利率 n 为借贷期限。 2.复利法:将上期利息转为本金与本金一并计息,又称利滚利,公式为: , 。 null例1:一笔普通贷款(资金由贷方借给借方,双方讲好还款的日期和利息,到期后连本带息一次性偿还),本金100元,年利率为10%,要求借款人1年后还本付息,那么1年末将收回: 如果再将这110元贷放出去,到第2年年末就可以得到: 或同样地, 这一贷款过程继续下去,在第3年末,你将得到: null现在发放100元的贷款,在每年年末所能得到的金额可以通过以下的时间序列来表示: 现在 年份 年份 年份 0 1 2 3 100 110 121 133 二、现值与终值 二、现值与终值 (一)终值 1.复利和终值 例1中的110元、121元、133元就是100元贷款分别在1年后、2年后、3年后的终值(即本利和)。 简易贷款的利率为r,期限为n年,本金P0元,那么,贷款的终值(FV): 2.年金终值2.年金终值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年金分为即时年金和普通年金。 即时年金是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包括零存整取、养老保险等。 在现期的期末才开始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就是普通年金。例如今天8月1日,你所签订的住房抵押是每个月25日偿还4000元贷款,这就属于普通年金。 在时间轴上分分即时年金与普通年金在时间轴上分分即时年金与普通年金null年金终值就是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本息总额。 即时年金的计算: S为本息和,也就是即时年金的终值,P为每年(或每周、每月)存入的金额,r为零存整取的复利利率,n为存期,每年计息一次 普通年金的计算: FV为普通年金的终值,A为普通年金,r为利率, n为年限, (二)现值 (二)现值 1.贴现和现值 例2:反过来说,现在的100元就是1年后的110元、2年后的121元或3年后的133元的现值。 所谓现值是从现在算起数年后能够收到的某笔收入的贴现价值。如果r代表利率水平,PV代表现值,FV代表终值,n代表年限,那么计算公式如下: null贴现 计算未来的收入在现在的价值的过程称为对未来的贴现,例如3年后收到133元,当利率为10%时,其现值(PV)为: 贴现率 当利率为r时,n年后1元的现值(也称为1元的贴现因子)可以用下式表示: 上式中的r又被称为贴现率。 2.年金现值2.年金现值如果你在未来有一项支出计划:在未来一定时间,某一项支出每年为固定金额,如果现在就为将来存入足够的金额,应该如果计算现在需要存入的金额呢?如整存零取。这就需要计算在未来产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的现值,即年金现值。 设普通年金为A,利率为r,年限为n,其计算公式如下: 3.永续年金的现在3.永续年金的现在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上述的普通年金就称为永续年金(Perpetuity),即永远存续而没有到期日的年金。股票就类似于永续年金。其计算公式为: PV=A/r 竞价拍卖与市场利率 竞价拍卖与市场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债券只有面额(还本时的金额)而不载明利率。发行时采用竞价拍卖方式。 拍卖成交价,即现值;与面额,也即终值相比较,决定当前的利率。 这样形成的利率是市场利率。 利息率与收益率 利息率与收益率 1. 有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收益率”概念与利率概念并存。 2. 收益率实质就是利率。 作为理论研究,这两者无实质性区别。 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使用的差别,取决于习惯。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4.4 利率理论null利率理论的两大流派:实际利息理论和货币利息 理论。 实际利息理论是长期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实际 节制的报酬和实际资本的收益。代表人物是费雪。 货币利息理论是短期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借钱 和出售证券的成本,是贷款和购买证券的收益。货 币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代表人物是洛克、凯恩 斯。null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借贷资本完整的运动公式为: G——G——W……P……W’——G’——G’ 可分为三个阶段: 1、资本使用权的让渡,即G——G 2、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是资本的增值过程,即G——W——P——W’——G’ 3、货币本金和利息的回流,即G’——G’ 马克思认为,利息在本质上同利润一样,是剩余价 值的转化形式。利率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null二、西方利率理论 (一)古典的利率理论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相 均衡的那一点。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利率提 高,投资额下降;利率降低,投资额上升。储蓄是 利率的递增函数,即储蓄额与利率成正相关关系。 古典的利率理论可以用下图来表示。nullIrII’SrSS’SrAIr0I SI0 = S0(1)投资曲线(2)储蓄曲线(3)利率的决定古典利率决定理论null图(1)是投资曲线,即投资与利率的线性关系。古 典理论认为,投资曲线的移动,是由投资的边际收 益率发生变动造成的。图(1)中,投资曲线由I上 升到I’,是由于投资的边际收益上升造成的。由于 投资边际收益上升,单位投资可以承担较高的利息 成本,因此利率一定时,投资量将增加。反之,当 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而利率一定时,投资量将减 少,否则,增加的投资将产生亏损。null图(2)是储蓄曲线,即储蓄与利率的线性关系。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储蓄曲线的移动,是由 于边际储蓄倾向发生变动造成的。图(2)中,储蓄 曲线由S移到S’,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引起 的。由于边际储蓄倾向的提高,在收入与利率一定 时,储蓄总量增加;相反,若边际储蓄倾向下降, 在收入与利率一定时,储蓄总量将减少。null图(3)是利率决定图。市场的均衡利率是由投资与储蓄两条曲线相交的那一点决定的,图中的A点是I与S的相交点,在这一点上储蓄与投资相等,即S0 = I0,并且均衡利率r 0也被放弃了。null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并且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地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均衡利率的变动: 投资需求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位移均衡利率的变动: 投资需求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位移引起投资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最主要的因素:引起投资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最主要的因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投入,所引起的产出的增加额。 当资本边际生产力提高时,同样的投资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产出,因此,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投资需求会增加,投资曲线向右移; 如果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降低了,投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投资需求会减少。因此,均衡利率水平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向变动。 引起储蓄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引起储蓄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储蓄倾向提高,储蓄供给曲线就会向右移动,若投资需求曲线没有发生位移,则均衡利率就会下降; 反之,边际消费倾向提高,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储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如果投资需求曲线没有发生位移,则均衡利率会上升。 null古典利率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储蓄数量和投资数量都 是利率的函数,而与收入无关。储蓄与投资的均等 决定均衡利率。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 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他变量。因此,古典利率理 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null 第二、古典利率理论是实际的利率理论,即储蓄是 由等待或延期享受等实际因素决定投资则是由资本 的收益性和生产力等实际因素决定。利率与货币因 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古典 利率理论又可称为非货币性的利率理论。null 第三、古典利率理论使用的是流量分析方法。古典 利率理论是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储蓄量与投资量的变 动进行分析,因此这是一种流量分析方法。三、流动性偏好分析三、流动性偏好分析货币需求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的递增函数,记为M1=L1(Y);而出于后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则为利率i的递减函数,记为M2=L2(i) ,因此, Md=M1十M2=Ll(Y)十L2(i)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如果人们对流动性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降低。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L=L1+L2利率货币量0M 1 M2r0r1货币供给、需求与均衡利率 货币供给、需求与均衡利率 均衡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的变动 均衡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的变动 收入 价格水平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 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 null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完全是货币的利率决定理 论。他主要是从货币供求的均衡或变动来分析利率 水平的决定或变动的,认为利率纯粹是货币现象, 与时间偏好、等待、资本的生产力等实际因素无 关,而只与“流动性偏好”等货币因素有关。null 第二、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但只是在 它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之内。即货币供求的变化 引起利率的变动,再由利率的变动改变投资支出, 从而改变国民经济水平。null 第三、如果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坦部 分(即“流动性陷阱” )相交,则利率不受任何影 响。 第四、凯恩斯的利率理论是一种存量理论,即认为 利率是由某一时点的货币供求量所决定的。四、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四、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剑桥派的罗伯逊和瑞典派的俄 林。他们认为,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需求和供给的 相互作用。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 一是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二是 政府必须通过借款来集资弥补的实际赤字数额;三 是有些家庭和企业为了增加他们的实际货币持有量 而借款或减少贷款。 null供给也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家庭、政府和企 业的实际储蓄;二是实际资本流入,即外国人购买 本国的债券或提供贷款;三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 加。利率水平决定于可贷资金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 均衡点,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取得同时的均衡是 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利率无法保持长期稳定。null上述几个因素对利率的作用从下图看出,可贷 资金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决定了均衡利率水平re但这 时并不一定能保证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论尽管克服了古典学派和凯 恩斯学派的缺点,但如果不同时减负商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该理论仍是不完善的。null五、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利率五、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利率IS曲线和LM曲线分别代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IS曲线和LM曲线都不能单独决定两个市场全部均衡状态下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只有商品市场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满足储蓄等于投资、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时,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才能确定。 null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所决定的收入Ye和利率re就是使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null4.5 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 即期限相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债券的违约风险,债券的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决定的。 违约风险对利率的影响违约风险对利率的影响违约风险也称信用风险,即指借款者到期时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 。 违约风险越高,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减少,从而使该债券的价格下跌,利率上升。 违约风险越低,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增加,从而使该债券的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违约风险对利率的影响 违约风险对利率的影响 二、流动性风险二、流动性风险债券的变现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交易佣金, 2.债券的买卖差价(Spread)。 债券的流动性越高,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增加,从而使该债券的价格上升,利率下降。 债券的流动性越低,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减少,从而使该债券的价格下跌,利率上升。三、税收因素三、税收因素债券利息收入的税收待遇视债券的种类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rA(1—tA)=rB(1-tB),则: rA=rB(1-tB)/ (1—tA) 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应该越高。null4.6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即利率曲线)来表示。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1.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在利率的期限结构中是一对重要的术语、概念。 2. 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3. 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null 如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国债利率分别为2.25%和2.40%: ——两年期的国债1 000 000元,到期的本利和是 1 000 000×(1+0.024)2 = 1 048 600元 ——持有两年期国债的第一年,应与持有一年期国债无差别;从道理分析,如按一年期国债利率计息;在一年期末,其本利和应是 1 000 000×(1+0.0225)=1 022 500元 ——如果买的就是一年期国债,这时就可自由处理其本利和。假如无其他适当选择,把本利和再买进一年期国债,到第二年末得本利和 1 022 500×(1+0.0225)=1 045 506.25元 1 045 506.25,较之1 048 600,少3 093.75元。 ——买两年期国债,其所以可多得3 093.75元,那就是因为放弃了在第二年期间对第一年本利和1 022 500元的自由处置权。这就意味着,较大的效益是产生于第二年。如果说,第一年应取2.25%的利率,那么第二年的利率则是 (1 048 600÷1 022 500-1)×100 = 2.55% 这个2.55% 就是第二年的远期利率。 null4. 远期利率使债权债务期限延长的价值具有了定量的说明。 5. 如以 fn 代表第 n 年的远期利率,r 代表即期利 率,其一般计算式是:一、预期假说一、预期假说预期假说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长期债券到期之前人们对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 预期假说有一个关键假设,即:债券购买者对某种期限的债券并无特殊的偏好,他是否持有该债券,完全取决于该债券相对于其它债券的相对回报率,因此,当某种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低于期限不同的另一债券的回报率时,人们将不再持有这种债券,会立即购买回报率较高的债券,因此,这些债券就是可以完全替代的。 二、分割市场理论二、分割市场理论分割市场理论认为,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完全独立和分割的,因此,每种债券的利率只受自身供求状况的影响,其他期限债券回报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对该种债券的需求。 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之所以不会相互替代,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一种期限的债券具有强烈的偏好,而对其他期限的债券根本不喜欢,所以,投资者一般只会关心他所喜欢的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 null不同期限的债券的回报率之间之所以有所差异,是由不同期限债券的供求差异所决定的。一般来说,投资者更偏好期限较短、风险较小的债券,所以,对短期债券的需求会较长期债券的需求更大。短期债券的价格会高于长期债券的价格,因此,它的利率也比长期债券的利率低。 三、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三、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期限选择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该种债券到期之前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随供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期限升水。 同预期假说一样,期限选择理论也假定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这样,一种债券回报率的变化会对其他期限债券的回报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它又同分割市场理论一样,假定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的偏好存在差异, 流动性升水理论流动性升水理论金融工具的期限越长,流动性就越低;反之,期限越短,流动性就越高。由于长期债券的流动性较短期债券低,因此,持有长期债券就要承担更高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使投资者持有长期债券,就必须向他们支付正值的流动性升水,以补偿他们所承担的更高的风险。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 1. 到期收益率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2. 基本思路:设当前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相等,即决定当前实际起作用的利率。 “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是指:从当前到还本时为止,分期支付的利息和最后归还的本金折合成现值的累计额。 nullnull4.7 利率体制null 一、我国的利率体制:官定利率 1、缺乏弹性 2、不能正确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 3、层次少 4、“地下金融”猖獗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等。 银行间利率。主要包括全国银行间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 市场利率。主要包括深沪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二、改革:利率市场化二、改革措施:利率市场化 1、大力推进货币市场改革 2、扩大利率浮动范围 3、建立银行间利率体系:再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国债利率 4、保持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 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一、含义:主要指利率决定方式上的市场化,即金融市场利率或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管制利率或限制利率转化为市场决定利率,利率决定方式的市场化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 从货币控制的角度,利率市场化是货币当局对利率的调控从直接管制方式转为间接调控方式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银行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央行将通过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基准利率,从而实现对市场利率及货币控制的间接调控。二、利率市场化的原则:二、利率市场化的原则: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当采取渐进的原则。 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是指:先对某些金融工具的利率市场化,通过逐渐扩大市场化利率的金融工具的数量和范围来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 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应当建立健全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给银行提供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融资的途径,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给银行带来竞争压力,促进银行竞争。另外,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后货币当局实现货币控制的必要场所。利率市场化的原则(续)利率市场化的原则(续)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不稳定意味着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稳定,人们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 因此,宏观经济不稳定会影响银行对企业经营信息的收集和判断,从而影响银行建立起信息资本;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不稳定对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造成冲击,从而加大利率市场化的风险。 null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加强银行业的竞争和监管。 银行业市场竞争的状况影响着市场化后的利率水平,银行市场的垄断性越强,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水平就会越高。 另一方面,当银行由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风险而受到损失时,道德风险就会增加。 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应当对银行大量的坏账和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进行处理,减轻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三、利率市场化的次序三、利率市场化的次序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应当降低利率管制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提高利率水平。 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要先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 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 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 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 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 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放开、归并或取消的本、外币利率管理种类为119种,目前,人民银行尚管理的本外币利率种类有29种。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最后一道门槛——贷款利率下限及存款利率上限。
/
本文档为【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