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

2011-04-30 3页 doc 33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0604

暂无简介

举报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跨越记忆的障碍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记忆力好坏、记忆效率高低与身体状况、学习兴趣、记忆方法和记忆规律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从身体上说,人身体不好时,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或下降。情绪不稳、用脑过度、神经衰弱等也会影响记忆。 从学习兴趣上说,一个人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记忆速度就会下降;兴趣浓厚,记忆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从记忆方法和记忆规律上说,学习者遵循记忆规律,记忆方法好,记忆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记忆力差,学过的东西记不住,会使你的知识增长缓慢,能力...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跨越记忆的障碍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记忆力好坏、记忆效率高低与身体状况、学习兴趣、记忆方法和记忆规律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从身体上说,人身体不好时,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或下降。情绪不稳、用脑过度、神经衰弱等也会影响记忆。 从学习兴趣上说,一个人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记忆速度就会下降;兴趣浓厚,记忆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从记忆方法和记忆规律上说,学习者遵循记忆规律,记忆方法好,记忆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记忆力差,学过的东西记不住,会使你的知识增长缓慢,能力发展受阻,进而会影响到你的创造力。因此,必须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实验,人们对学习知识抱积极态度时,记忆效果可达90%以上;抱一般态度时,记忆效果为70%左右,而抱消极态度时,记忆效果则在40%以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求知欲强烈,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记忆东西就比较快。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即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不仅一学就会,而且一学就能记得住。 遵循记忆规律。记忆一般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且一次背记的东西不宜太多,间隔时间也不宜太长。对于那些长,可采用分散记忆的办法。实验表明:集中记忆和把材料分散放在三天当中、每天记忆材料的三分之一,两者比较,分散记忆只需八九分钟,就可以记住集中识记十四至十五分钟才能记住的东西。当然分散记忆的时间隔也不能太长。其次,要及时进行复习。大量的研究证明,遗忘的重要原因在于识记后缺乏巩固复习。"遗忘规律"表明识记后最初的时间内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步变慢,到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根据这一规律,刚学过的材料应及时复习、多次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每次复习之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加长。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   刚刚记忆完毕 100%   20分钟之后 58.2%   1小时之后 44.2%   8-9个小时后 35.8%   1天后 33.7%   2天后 27.8%   6天后 25.4%   一个月后 21.1%。     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和及时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二. 循环记忆法   它是指对识记的单词反复记忆的方法。根据遗忘规律,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先快后慢。因此,复习的时间间隔就应是先短后长。例如,今天学到的单词,在当天背熟之后,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都应复习一次,这样才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总之,单词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有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认真地、及时地、周期性地复习,才能大大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 。 三、有意记忆法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   在学习中要养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明确提出记忆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 四、理解记忆法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要领、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怎样进行理解记忆   既然记忆有这种规律特点,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去运用,而偏偏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无意义的重复,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十倍二十倍了。   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   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重复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五、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剌激时,浮现出与该剌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 六、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人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聪明人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这样记,“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再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    记忆方法十三种   大考在即,大量需要记忆的东西让考生头痛万分,下面给大家介绍十三种记忆方法,考生可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加以借鉴和运用,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1、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2、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3、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4、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5、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6、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7、骨架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8、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9、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0、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1、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12、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13、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骨架记忆法 —— 章节、目录 理解记忆法 —— 内容 练习记忆法 —— 做练习 回忆记忆法 —— 放电影 对比记忆法、归类记忆法 —— 重要难懂、易混淆的知识 重点记忆法 —— 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 形象记忆法 —— 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特征记忆法 —— 相似的知识点
/
本文档为【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