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2011-05-01 4页 pdf 366KB 10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9876

暂无简介

举报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 2Ol8·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邓 丽,刘晓冬,张拥波,王得新 .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分型;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 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10)6C一2018—04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在我 国,血管性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 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脑血管病占绝大多数,因脑卒中 死亡的人数超过冠心病死亡人数的3倍;而年龄调整后的首次 脑卒中发病率与发达国家比较并无明...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 2Ol8·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邓 丽,刘晓冬,张拥波,王得新 .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分型;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 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10)6C一2018—04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在我 国,血管性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 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脑血管病占绝大多数,因脑卒中 死亡的人数超过冠心病死亡人数的3倍;而年龄调整后的首次 脑卒中发病率与发达国家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缺血性脑血 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 70% 一80%,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 化 (atherosclerosis,AS)引起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闭 塞所致。临床上 ,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 clusion,MCAO)远远多于其他动脉闭塞,并在缺血性脑血管 病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将围绕MCAO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 临床分型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1 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的 流行病学、病因及危险因素 脑卒中患者 AS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中国人、西 班牙裔和非洲裔美国人更易发生颅内大动脉狭窄,而白种人更 基 金 项 目:北 京 市 优 秀 人 才 培 养 专 项 经 费 资 助 {200511)0300102);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 目资助 (2009—3—07) 作者单位: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 内科 通讯作者:张拥波,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jE京友谊 医院神经内科;E—mail:ybzhangen@sina.con · 诊 治 分 析 · 易出现颅外颈动脉狭窄。Wong等 利用多普勒超声 (tran— scranial doppler,TCD)技术,观察到4o岁以上的中国农村居 民无症状的颅内AS发病率为6.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家族史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Wong等 还利用 TCD检测了3 057例具有高血压、糖尿病或 高脂血症等至少 1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现 12.6%的患者具 有MCA狭窄;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为其相关危 险因素;且随着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MCA狭窄的发生率亦 增加,具 1项危险因素者 MCA狭窄发生率为7.2%,而具有4 项危险因素者为29.6%。Thomas等 观察了2 197例糖尿病 患者,其中合并MCA狭窄者272例,从中发现MCA狭窄可增 加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事件的死亡率。颅内AS性卒中在白种 人 、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美国人中分别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 9%、17%和 15%;而对于中国人,颅内AS性卒中占所有缺 血性脑卒中的33% 一37%。颅内大动脉狭窄率达50% 一99%。 首次发生脑卒 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e at— tack,TIA)的患者,即使给予抗栓治疗,2年内仍将面临 12% 一14%再次脑卒中的风险;在高危人群中,脑卒中复发的 年发病率将超过 20% 。恶性 MCA梗死 (malignant MCA in- farction,MMI)仍是缺血性脑卒中最致命的形式,如果不进行 积极治疗,病死率高达 80%。据报道不完全或完全性 MCAO 者占幕上缺血性卒中的 10%。恶性脑卒中每年发生率为 lO一 20/10万 ,与其他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多数 MMI者既往 3.6 预后 在本组患者中,症状出现 6 h内就诊并接受治疗 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晚就诊者,这与非外伤性脑梗死是一致 的,未全瘫的患者恢复得较全瘫者快,儿童的预后明显优于成 人,这可能与儿童神经系统正在发育及侧支循环较易建立等因 素有关。 参考文献 I Liu WP,Ng KC,Hung JJ.Carotid artery injury with cerebral infare. tion following head and neck blunt trauma:report of a ease[J].The Yale Journal of Biology and Medicine,2005,78:149—153. 2 Rutherfoord GS,Dada MA,Nel JP,et a1.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n trae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 in closed head injury [J].An J Forensic Med Pathol,1996,17 (1):53—57. 3 Pittock SJ,Momney JT,Alexander M。et a1.Traumatic bilateralearot. id dissection with concomitant cerebral infarction[J].J Emerg Med, 2001,20(1):33—38. 4 DeCam R,Munari PF,Parenti A.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rombosis following blunt head tmuma[JJ.Clin Neuropathol,1998,17(1): 125. 5 McKe~tt EC,Kirkpatrick AW ,Vertesi L,et a1. Identifying patients at riskforintracranial and extraeranial blunt carotidi~uries[J].Am J Surg,2002,183:566—570. 6 Laltt RD,Lewis 1tr,Bradshaw JR.Blunt carotid arterial trauma[J]. Clin Radiol,1996,51(2):Il7—122. 7 谭立宇.外伤性脑梗死61例诊断与治疗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志,2006,5(10):1504—1505. 8 徐如释,王伟民.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 [M].长春:吉林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8:105一l13. 9 杨天和,孙志华,张云亭 .创伤性脑梗死的 MR与 PET成像研究 进展 [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2):9O一94. 10 樊立林,董宝强,王哲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35. (收稿日期:2010—01—12;修回日期:2010—04—19) (本文编辑 :王俊懿)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嘲 酾簿 嘲 晒 时 无卒中病史,女性发病率 更高;并且 MMI者似乎更 年轻。 MMI比没有占位效应的脑梗死更常累及脉络膜前动脉 ]。慢 性进展性 MCAO性梗死发病率相对较低,通常在行颅脑磁共 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 TCD 检查时发现,其临床症状轻或完全无症状。MCAO最常见的病 因为栓塞,而来源于心脏的栓子容易发生 自溶,可使一半以上 的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AS性血栓形成是 MCAO的少见病 因,而对于亚洲人来讲 ,颅内 As性血栓形成所致 MCAO却较 为常见 。 2 MCAO分型 2.1 按部位分型 Satio等早在 1987年将 MCAO分为 3型:I 型为 MCA起始部闭塞;Ⅱ犁为 MCA主干远端闭塞;Ⅲ型为 MCA主干分支或 M2段『于J水 钉人观察到 I型中栓塞者明显多 于血栓形成者,主要表现为深穿支动脉梗死的同时多合并皮质 和 (或)分水岭梗死。 Ⅱ型中单发梗死多见于血栓形成者, 以皮质或分水岭梗死多见;多发梗死多见于栓塞。Ⅲ型中单发 梗死多见于血栓形成所致的分水岭梗死,而栓塞性闭塞患者易 导致皮质梗死 。 2.2 按病程分型 将 MCAO分为急性和慢性进展性闭塞。前 者多由心脏栓子或颈动脉狭窄斑块脱落的栓子堵塞 MCA主干 所致,常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后者是在 AS斑块基础上,不断 发展加重,最后完全闭塞;患者可能只表现为 TIA、斑片状脑 梗死或完全无症状。 2.3 按症状 分型 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性 MCAO性梗死。 MCAO症状的有无及轻重取决于闭塞的类型、部位、病因、侧 支循环及脑循环储备能力等。通常急性 MCAO,因侧支循环形 成较少,临床症状较重;而慢性血栓形成所致闭塞一般临床症 状较轻或无症状 ,可能仅表现为 “不典型”的 MCAO综合 征 。另外 ,双侧 MCAO通常较单侧症状重。 3 临床特征 MCA主干闭塞一般可导致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 瘫 (基本均等性)、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三偏);优势半球 受累出现完全性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出现体象障碍。MCA皮 质支上千分支闭塞可导致病灶对侧面部 、手及上肢轻偏瘫和感 觉缺失,下肢不受累;伴运动性失语 (优势半球)和体象障 碍 (非优势半球),无同向性偏盲;下干分支较少单独出现闭 塞,闭塞后可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下部视野受损严重;对侧 皮质感觉如图形觉和实体辨别觉明显受损 ,病觉缺失、穿衣失 用和结构性失用等,无偏瘫;优势半球受累出现感觉性失语 , 非优势半球出现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深穿支闭塞可导致皮质下 失语。MCAO多见于右侧,这可能与右侧颈动脉系统的生理结 构有关。慢性 MCAO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或无症状,并且多 数患者无严重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氧摄取分数 (oxygen ex— traction fraction,OEF)增加者,通常大脑其他部位具有严重 血循环障碍和其他血管病变,尤其是侧支通路 。临床上, 一 般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来评估神经功能,但该评分可能低估非 优势半球 MMI的严重性;优势半球MMI的NIHSS评分为 16— 20分,而非优势半球评分为 15~18分 。 · 2019· 4 诊断 4.1 TCD 无创TCD检查可表现为未探及MCA血流信号,或 者 MCA血流信号减慢低平,与对侧频谱相比常常有明显不同, 且收缩期峰流速相差大于 20%。有研究发现,MCA收缩期峰 速 >220 cm/s时提示狭窄率 >50%,收缩期峰速介于 155~ 220 cm/s时提示狭窄率 <50%[Ill。慢性进展性闭塞患者 MCA 主干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常 <50 cm/s;并且大脑前动脉和 (或)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TCD检测 MCA病变,在 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值及阴性预值方面均和 CT 血管造影 (CTA)检查有较好的一致性 ;其在诊断 M1段 狭窄或闭塞方面与 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无 明显 差别,但对 M2段的诊断准确率较低 。Brunser等 发现利 用功耗运 动型多普勒 (power motion mode doppler,PMD— TCD)诊断动脉闭塞性病变准确率较高,尤其是 MCAO,与颅 脑 CTA无明显差别。但由于 TCD检查不能直接观察到血管状 况,在判断血管闭塞时应极其慎重,避免误诊。 4.2 颅脑 CT和CTA MCAO急性期 CT征象包括鞍上池水平 MCA高密度征;岛叶早期密度减低 、肿胀,灰白质对比消失 及豆状核边缘模糊、密度减低,脑沟、侧裂池、侧脑室变窄消 失 。但由于个体差异,CT早期改变也不尽相同。CTA是颅 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重要检查方法,以 DSA为金标准,CTA 诊断 MCAO的准确度为 100%,诊断 MCA狭窄的准确度为 97%,特异度为 94%。 4.3 颅脑 MRI和 MRA MRI可表现为闭塞动脉无流空效应 , 以TIWI为优,为等信号或高信号 ,T2WI呈等 ~低信号,闭 塞至检查的时间与信号强度无明显相关性 ;MCA主干闭塞的 问接改变是 T2WI上可见外侧裂 MCA分支流空效应消失或不 清,T1wI判断小动脉有无流空效应较困难 。头颈 MRA可 利用血液流动与静止的血管壁及周围组织形成对比而直接显示 脑血管,亦可通过注射钆制剂 ,行增强 MRA。MRA不仅可观 察到血管腔内结构,更可反映血流方式和速度。增强 MRA比 普通 MRA更可靠,出现血管狭窄的假象明显减少。MRA与 CTA、DSA比较更具有无创、安全和无辐射等特点。 4.4 DSA 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可直接观察血管 病变,为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 立体图像,是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同时也为 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 5 治疗 5.1 一般治疗 MMI患者应在神经重症单元中接受细致的护 理 ,予积极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可选择渗透性药 物 ,如甘露醇、甘油果糖、高渗盐等;亦可选择清蛋白,但是 缺乏临床随机试验的证实。其他治疗包括应用呋塞米、巴比妥 类药物、过度通气和抬高头位等,但目前亦缺乏足够的疗效证 据。另外应适时使用镇静剂、鼻饲和机械通气,以防误吸或为 有创抢救提供保障 。 5.2 亚低温疗法 发热与卒中不良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适 当的降温治疗是有效的神经保护方法。亚低温 (目标值 33— 35℃)可以减少脑代谢率、稳定血 一脑脊液屏障、减少 自由 基产生和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可减轻脑水肿、减少细胞凋亡 · 加 2O· 和梗死体积。但在治疗 MMI中,亚低温疗法还没有充分的随 机I临床试验的证据Ⅲ 。 5.3 溶栓治疗 研究表明急性 MCAO在发病 3—6 h内用重组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 to,rt—PA)溶栓是安全的 。CTA显示大血管闭塞的急性卒 中患者,动脉溶栓再通率较静脉溶栓更高 。动脉溶栓可明 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远期预后,但 同时症状性出血的风险亦增大,尤其是动脉溶栓前同侧 MCA 供血区的平均脑血流量减低时。另外,持续 TCD能促进溶栓, 增加 rt—PA诱导动脉再通而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TCD辅助 下,静脉 rt—PA溶栓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闭塞部位与溶栓 效果明显相关,远端 MCAO较近端效果好 ;MCAO较颈 内动 脉闭塞预后好 。如果颅脑 cT未发现早期缺血改变,并且 MCAO症状在 3—6 h内,联合阿昔单抗及半标准剂量 rt—PA 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Mori等 观察到静脉注射阿替普 酶0.6 ms/kg对于 MCAO的临床预后较好 ,其血管再通率与静 脉注射 0.9 my,/kg的剂量相当。对于症状在 3 h内且存在 MCA 高密度征者,静脉注射 rt—PA仍然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亦 有人观察到对此类患者动脉溶栓比静脉溶栓更有效,尽管动脉 溶栓开始的时间更晚,当然尚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 出血性梗死在 MCAO中较常见,急性期慎用溶栓治疗。关于 溶栓时间窗,目前强调越早越好,颈动脉系统为 6 h内,椎基 底动脉系统一般认为可延长至24 h。 5.4 血管介入治疗 有报道,采用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是 治疗 MCAO可行、安全的方法 ;置人自动扩张式支架相当 于血管内的临时搭桥术 。对于难治性严重近端曲折 MCAO, 空微导管技术可帮助置人自动扩张式支架 。支架置入术结 合超选择性局部动脉内溶栓可有效减少开通血管再次闭塞的危 险。对于急性 MCAO,亦可采用急诊栓子切除术;MRI显示大 片低灌注区和扩散异常的MCAO者,8 h内行机械血栓切除术 能使其获益 ]。 5.5 去骨瓣减压术 对小于 60岁的 MMI患者,卒中发生 48 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能降低病死率,改善功能预后。卒中发 生 24 h内颅骨切 除减 压,可 增加改 良 Rankin量 表评分 (mRS)0—3分者超过 50%,显著降低病死率 。MMI患者 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可增加中等残疾的发生率,但可使病死率明 显减低;当梗死时间超过 96 h,则无证据表明手术可提高患者 的功能预后,是否行手术治疗取决于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 。 去骨瓣减压术是 MMI的一个救命方法,但还应考虑到患者长 远的生活质量及照顾人的负担,因此该治疗方法是一个个体化 的选择 。 6 预后及影响因素 急性 MCAO患者多数临床预后较差,80%的 MMI患者预 后不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糖尿病、人 院时 NIHSS评分和 MCA病变程度等;大面积梗死和高血糖是 预测临床结局的独立因素。MRI发病 72 h内且梗死灶小于 80 cm 者预后良好;动静脉溶栓患者,颅脑 MRI—DWI测量的体 积与预后相关,体积≤70 ml者预后明显较好 。脑梗死溶栓 前TCD检测的残留血流,可预测动脉完全再通的可能性、再 通时间及远期预后。如果溶栓前未检测到残余血流,则提示成 功再通的概率很小,支持早期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 。急性 MCAO患者在 t—PA溶栓前行 Alberta卒中早期 cT评分 (As- PECTS),分值越高,完全再通的可能性越大,长期预后越好; 亦有人发现评分越低,其致残率、病死率及症状性出血发生率 均升高,提出ASPECTS评分≤7分者不宜行溶栓治疗,该评 分系统在判断溶栓预后方面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行 栓子切除术的急性 MCAO者其预后与闭塞部位及机体纤溶活 性有关 ,M1段闭塞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MCAO后 再卒中的危险性相对较小,晚发癫痫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为 MCAO皮层性栓塞和梗死所致。Kang等 对 6o例 MCAO患 者随访了2.8年 ,发现多数 MCAO患者预后不比既往的 MCA狭窄或颈内动脉狭窄的预后差;无症状性MCAO似乎更 为良性 ,经合理治疗后,具有较低的再发卒中、心肌梗死及死 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Lio M,Wu B, Wang WZ. Stroke in China:epidemiology,preven- t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Lancet Neural,2007,6(5): 456—464. 2 Wong KS,Huang YN,Yang HB,et a1.A door—to—door Survey of intracranial atherosclemsis in Liangbei county,China[J].Neurology, 2007,68(23):2031—2034. 3 Wong KS, Ng PW ,Tang A,et a1.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e in— 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in high—risk patients [J].Neurology, 2007,68:2035—2038. 4 Thomas GN,Chen XY,Lin JW,et a1.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increased the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mong type 2 diabetic pa— tients[J].Cembmvasc Dis,2008,25(3):261—267. 5 Qureshi AI,Feldmann E,Gomez CR,et a1.1ntracranial athemselemt· ic disease:an update[J].Ann Neurol,2009,66(6):730—738. 6 Huttner HB.Schwab S. 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strategies,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Lancet Neurol,2009,8(10):949—958. 7 Jaramillo A,Gongora—Rivera F,Labreuehe J, et a1. Predictors for 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s: a postmortem analysis [J].Neurology,2006,66(6):815—820. 8 Tanaka M,Shimosegawa E,Kajimoto K,et a1.Chronic middle ceil=- bral artery occlusion:a hemodynamie and metabolic study with po si~ n — emission tomography[J].Am J Neuroradiol,2008,29 (10): 1841— 1846. 9 Chen HB,Xu GL,Xiao GD,et a1. Effects of sites and mechanism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on lesion patterns and the National Insti— tutes of ttealth Stroke Scale[J].Int J eerebrovas Dis,2008,16 (6):441—446. 1O Juttler E,Schwab S,Schmiedek P,et a1.Decompressiv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infarct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DESTINY):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Stroke,2007, 38 (9):25l8—2525. 11 Baumgartner RW ,Mattle HP,Schroth G. Assessment of>50% and <50% intraeranial stenoses by transe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 raphy[J].Stroke,1999,30 (1):87—92.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黉 ,'匆挪秘 胄i 射罐 |第 1 2 Navarro JC,Lao AY,Sharma VK,et a1.The accuracy of transcrani. al doppler in the diagnosi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J].Ce— rebrovasc Dis,2007,23 (5/6):325—330. 1 3 Ni J asric. Transeranial Doppoler Sonography and CT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t herot hrombot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roke[J].Am J Neuroradiol,2002,3(8):1353—1355. 14 Brunser AM,Lavados PM,Hoppe A,et a1. Accuracy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compared with CT angiography in diagnosing arterial obstruc— tion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s[J].Stroke,2009:40 (6):2037 — 2O41. 15 Nakano T,Seda T,Yoneyama,et a1. Early CT sig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incidence of contrast staining and haemorrhagie transformations after intra——arterial reperfusion thera- py[J].Clinical Radiology,2006,61(2):156—162. 1 6 Li ML,Xu WH,Song L,et a1. Atherosclerosi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evalua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MR imaging at 3T[J].Ath- eroselerosis,2009,204(2):447—452. 17 Jaramillo A,lllanes S,Diaz V. Is hypothermia useful in malignant is— chemic stroke?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Neural Sci,2008,15:266 (1/2):1—8. 1 8 Li YH,Li MH,Zhao ZG. Comparison of MRI—based thrombolysis for patien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
本文档为【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