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觉统合训练对矫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探讨(卢淼)

2011-05-04 12页 doc 130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9531

暂无简介

举报
觉统合训练对矫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探讨(卢淼)目录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感统失调的原因及表现···················· 1.1,感统失调的原因····················· 1.1.1,生理原因(先天性)················· 1.1.2,环境因素(后天性)················· 1.2,感统失调的表现······················ 2,感统训练模式·························· 2.1,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 2.2,针对触觉过分敏感的训练·...
觉统合训练对矫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探讨(卢淼)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感统失调的原因及表现···················· 1.1,感统失调的原因····················· 1.1.1,生理原因(先天性)················· 1.1.2,环境因素(后天性)················· 1.2,感统失调的表现······················ 2,感统训练模式·························· 2.1,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 2.2,针对触觉过分敏感的训练··················· 2.3,针对本体感失调的训练····················· 3,案例结果与分析······················· 3.1,带教老师对五名儿童经过感统训练后的主观··········· 3.2,带教老师经过5期训练后对其进行的比奈智力量表的测试结果·· 3.3,各患儿各次训练前后比奈测试值对照表·········· 3.4,感统训练的结果及分析···················· 4,对感统训练的结果进行的讨论··············· 5,对感统失调儿童家庭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感统失调一直存在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只不过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长认识的加深,才在近年被重视起来。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是指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本文在感统失调和感统训练进行详细讨论的基础上,对5个感统失调的儿童分别进行长达一年的感统训练追踪,分析研究感统训练对感统失调儿童的行为矫正的疗效,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感统失调 感统训练 案例 建议 正文:不难在生活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为此家长们头疼不已。在以前,这些问题往往被诊断为多动症,从而给孩子吃药、打针等,只不过此种疗法效果甚微,更恶劣的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这也往往使家长认为孩子是故意叛逆,从而对孩子进行责罚,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创导了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即“感统”理论。 感觉统合的定义是大脑和身体各感觉器官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因此,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据调查,我国有近30%的儿童有感统失调的症状,而只有10%的家庭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美国,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感统失调症候群。在行为问题儿童中,76.1%伴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34.2%有严重失调,均明显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在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60.4%的儿童伴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严重失调率为22.6%,均明显高于学习成绩中等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儿童本身大脑功能发育不全,需要经过心理训练进行矫正。 1,感统失调的原因及表现 1.1,感统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与多因素有关,遗传、环境因素都可引起脑功能障碍,从而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1.1.1,生理原因(先天性)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1.1.2,环境因素(后天性) 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近代的教育专家经过研究与实践,得出结论:是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要求太多,加上剧烈竞争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僵化和紧张而引起的感觉统合不足,由于感觉统合不足引发的学习、生活、活动障碍的问题愈来愈多。 1.2,感统失调的表现 前庭觉不良: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 平衡统合失调:没有距离感,做事协调能力差,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动不安,注意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 触觉统合失调:对别人的触摸过分敏感,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黏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不合群、坏脾气、挑食、吃手、咬指甲、爱玩弄生殖器等。这类孩子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EQ很低。 本体统合失调:动作协调不良,平衡能力差,易摔倒,笨手笨脚,自信心不足。如果上述3条存在问题,本体感很难健全发展。 视觉统合失调:阅读困难,读书跳行,多字少字,抄错数字,偏旁部首颠倒等。 听觉统合失调:东张西望,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 2,感统训练模式 本人在广州医学院·奥龙宝儿童素质训练基地工作中,感统训练以20次为一疗程(即一期),每周按各家庭具体情况约安排2-4次的训练。每次训练以1小时为时间。而本人对感统训练的操作模式认识为:感统训练针对儿童的前庭功能失调,触觉过分敏感,本体感失调进行训练调节,以下进行分点描述。 2.1,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   1、充分爬行   2、平衡游戏:婴儿期家长要多摇抱,也可以让宝宝多坐摇篮,强化孩子对自身重力感刺激的输入。大一点的孩子要让他们玩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游戏。   3、飞机游戏:由家长仰面平躺,向上伸出胳臂,双手顶住孩子的前肩,并弯曲双腿用脚托住孩子的腹部,孩子则颈部抬高,双臂张开,双腿并拢伸平,做成飞机模样。这时,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   4、摇摆毛巾游戏:用毛巾将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摇动,也可在摆动时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标投球。 2.2,针对触觉过分敏感的训练 1、洗澡游戏 冷热水刺激: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水温带来的刺激,可以主要由手来感受,家长也可先做示范,并观察孩子的表现。    梳头游戏: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头皮,并顺其势梳头,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对手指的精细运动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麻布刷身游戏: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足部,可以边讲或唱歌,保持轻松氛围,以免孩子紧张。也可用毛巾、海绵、软刷子等替代。   2、抓痒游戏:让孩子躺在床或沙发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依孩子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如果连一些常需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加强此游戏。   3、毛巾卷游戏: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再轻轻滚动或下压,也可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身体的各部位,强化各部位的触觉感受。  4、沙土游戏:将淘洗干净的细沙放在大盆里,让孩子在里面玩耍,尤其要适当增加沙土与孩子身体的接触面。沙土可由纸、树叶、米、豆等代替,此种游戏更适合在沙滩上进行,鼓励孩子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5、垫上游戏:让孩子在地毯上双手抱头,向左右两个方向滚动,对运动企划、触觉、自我形象都有益。另外,还可练习前滚翻和后滚翻,对触觉、动作平衡、协调都有帮助。   6、小刺球游戏:用带突起的小刺球在孩子身上滚动或轻压,四肢和前胸可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后背则由家长辅助进行。 2.3,针对本体感失调的训练   1、从小抓起,多多活动   要注意手指小肌肉的精细运动训练,可根据孩子年龄、能力等特点,自行设计抓、握、捏、扔等游戏,如摆积木、投球、捏橡皮泥等。尤其应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之前要学会洗手、擦脸、剪纸以及自己擦屁股。之后要练习拿笔、拿筷子、系扣子、系鞋带等。   2、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对小肌肉、大肌肉协调以及反应速度、灵活性都很有帮助。3岁左右的孩子要训练他们拍皮球,要求他们左右手交替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们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坚持下去,对注意力、手眼协调以及将来学习能力很有好处。   3、多多表达   为孩子提供适宜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交谈、讲故事,鼓励孩子表达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逐渐学会准确描述身边的事物,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细小进步,进行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4、学做家务   适当地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是培养意志力、责任心、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4岁左右的孩子有积极参与家务的要求,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不能因为觉得孩子小或做得不够好就剥夺了他们练习的有利时机,包办代替只会导致孩子笨拙、懒惰、意志力差、缺乏自信以及没有责任心。家长应耐心地教会孩子逐渐从事各种家务,并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长期承担某项任务。 3,案例结果与分析 在本人工作中,对5名儿童感统训练的儿童进行长达一年的跟踪调查。此5名儿童表现有:(1)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门墙。(2)偏食、挑食,不爱吃菜;吃手或咬指甲;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陌生环境胆小、怕黑、粘人或紧张、退缩,不敢表现;对小伤小痛特别敏感;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爱惹人。(3)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现。此类症状符合感统失调的诊断。 以下是5名患儿经过长达一年的感统训练后的行为对比。 3.1,带教老师对五名儿童经过感统训练后的主观评价: 一号患儿 出生日期:2002年1月19日 训练时间2007年10月—2008年12月 一期训练后评价:任性,固执,挑食,独立性都有改善,手眼协调有提高,语言有进步,危险意识增加,但脾气的暴躁,依赖性强,赖床,听而不见,目光不对视,不午睡,动作慢,注意力分散,跳绳不连贯。 二期训练后评价:动作的协调性好一些,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均有改善。语言能力有一些进步。 三期训练后评价:第三期训练后,上课仍是不能专心,不肯做作业,不肯听老师讲课,手眼协调还待提高。 四期训练后评价:孩子的训练速度提高,指令的服从性好了,能独立数数,动作较前,但动作的连贯性仍须加强,仍较固执,注意力仍受到外界的影响。 五期训练后评价:双手协调能力有似增加,脾气的控制能力有所改善,做事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一些,但是,上课依然不专心,注意力易分散,同时比较多动,数学成绩比以前有一定的进步,但仍需提高。 ( 表3.1.1) 二号患儿 出生日期:2001年6月10日 训练时间2007年1月—2008年6月 一期训练后评价:孩子的行为表现有进步,自控能力提高,反性行为明显减少,与老师、小朋友沟通多了,沟通能力提高,较前有耐性,触觉敏感有改善,但仍较情绪化,无兴趣的项目仍须督促,游戏时易兴奋。视觉追踪能力有进步。 二期训练后评价:孩子的运动能力相对已较完善,动作快,好动有所克服,目光对视,情绪稳定性这期进步很大,懒散有所克服,注意视对项目的兴趣而定,不喜欢的项目则要督促,触觉仍较敏感,精细动作可再加强,做事仍欠耐性。 三期训练后评价:该生整体来说都有所改善,运动能力和训练速度都很好,但推球较拖拉,划字很慢,无耐性,漏字很多,注意力较前集中,怕困难,不喜欢动脑筋,转圆筒中速有晕,目光对视较少。 四期训练后评价:体质增强了,惹人现象减少,听而不见,尿床现象有好转,语言能力较有进步,但注意力仍不集中,易兴奋,怕困难,烦躁,学习困难,作业拖拉,自控能力差。 五期训练后评价:多动,惹人有所克服,脾气。触觉敏感有所好转,打人现象减少,上课较前专心,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做作业快乐,但注意力不够集中,无耐性,视觉感不良,各方面能力仍有待提高。 ( 表3.1.2) 三号患儿 出生日期:2004年9月26日 训练时间2007年7月—2008年3月 一期训练后评价:脾气有所好转,较前大胆了,沟通能力有进步,睡眠状态有改善,咬指甲现象减小,动作平衡协调能力有进步,但仍较为胆小,沾人,很偏吃,不愿吃的东西,什么劝他也不肯尝试,依赖性较强。 二期训练后评价:较前开朗了,大胆了,环境适应能力、增强了,偏吃有改善,以前不吃的东西,就想吐,现有部分已经吃了,有部分在尝试,难入睡,触觉敏感,均有好转,肯听讲道理,但仍相对、胆小、怕事、沾人。 三期训练后评价: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偏吃、怕黑、难入睡,有所好转,较前大胆了,开朗了,环境适应能力增强,自理能力,精细动作能力有进步,但挫折承受力仍较差,遇到困难易焦虑,沾人,仍较偏吃。 四期训练后评价:孩子的分离焦虑有改善,在老师确定、商量的情况下,能接纳带教老师的短暂离开,与其他老师的沟通也较前主动,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提高,情绪的自我疏导能力好了,有自己的主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情绪相对稳定。 五期训练后评价:运动能力、平衡协调能力有所提高,触觉敏感,有改善,偏吃,有所好转,适应能力又不断增强,但仍沾人,依赖性强,怕与熟悉的人分开,难入睡,紧张,胆小。 ( 表3.1.3) 四号患儿 出生日期:2002年12月22日 训练时间2007年12月—2009年1月 一期训练后评价:动作平衡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多动。脾气略有好转,打人现象减小,语言能力稍有进步,但注意力仍不集中,坐不住,多手多脚,易兴奋,难入睡,语言表达能力差。 二期训练后评价:智力测试能配合,平衡协调能力较前有轻微进步,但注意力仍会分散,精细动作须加强,有自虐行为,多动,圆筒中速晕。 三期训练后评价:智力有所增加,但情绪不稳定易波动,易失控,自控能力较反复,包容性差,易兴奋,多动危险意识仍较薄弱,仍较多自语,自责行为存在。运动能力方面,精力旺盛不听指令,做事无序,注意对视、追视有改善,跳绳连贯有进步。 四期训练后评价:智力成绩有进步,进过测试已经达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不专心,坐不住有所改善,但多动,害怕算术,任性固执。自言自语多,注意力分散。 五期训练后评价:智力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近期社会认知人际沟通进步较明显,遵守纪律,自控能力有较大改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加强,语言表达沟通技巧,情绪表达较为合时合适。坐“的士”开始有晕的感觉。尚存在多动,喜惹人,小动作多,容易惹事生非的行为问题。 ( 表3.1.4) 五号患儿 出生日期:2004年12月6日 训练时间2007年12月—2009年3月 一期训练后评价:动作平衡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多动有所克服,不知危险,自言自语有改善,推人现象减少,行动敏捷了,当仍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兴奋,坐不住,跳来跳去,语言表达能力差。 二期训练后评价:语言能力有进步,惹人现象减少,打人有所克服,不知危险有改善,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坐不住,吃饭掉饭,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三期训练后评价:语言能力有很大进步,话多了,平衡、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有改善,双手拍球和语言交流仍需加强,精细动作较差,有待提高。 四期训练后评价:危险意识增强,语言有进步,适应性强了,注意力仍是分散,听而不见,多动、好动,较情绪化。 五期训练后评价:经过几期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能听从老师指令,独立性强,智力有增加,对数字的理解有所增加,但容易兴奋,注意力还是有点分散。 ( 表3.1.5) 3.2,带教老师经过5期训练后对其进行的比奈智力量表的测试结果。 (表3.2) 3.3,各患儿各次训练前后比奈测试值对照表 ( 表3.3.1) (表3.3.2) (表3.3.3) (表3.3.4) (表3.3.5) 3.4,感统训练的结果及分析 从表3.3.1—表3.3.5中带教老师的评价中可得,各患儿在经过系统的感统训练后,其感觉统合能力较训练前有明显的水平提升,而患儿在一年的感统训练中,其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也得到相应的整合。 从表3.2中各患儿经过各期的感统训练后,其智力水平均有相应的增长,且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表3.3.1—3.3.5中患儿在每期感统训练前后的对比得出,各期的感统训练对患儿的智能有提升作用。 4,对感统训练的结果进行的讨论 人类学习的知识只是一项工具,而人们能够吸收、消化、使用知识才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感觉统合不足形成大脑功能不全,从而导致孩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的。 平衡能力协调人的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能力。此种能力的培养在母体已经开始,在婴儿出世后的躺、卧、爬、立、走的时候得到不断的强化,进而灵活操作大小肌肉,这些都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不佳,会形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陷于混乱中。 触觉过度敏锐的幼儿,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计划加以协助。 前庭是大脑门槛,身体的所有触觉、关节肌肉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得到分析并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作回应,所以前庭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辩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调节好前庭的功能相当重要。   在我中心的感统训练中,主要训练器具包括有平衡木、平衡台、爬梯等主要针对身体平衡能力,有波波池、触觉球、压力球等针对触觉敏感,有圆台、转圆筒、彩虹筒、爬带等针对前庭觉的器具。此类器具对调节感统失调儿童的感觉统合有相当的裨益,而案例也成功证明感统训练对感统失调儿童的意义是有绝对意义的。   5,对感统失调儿童家庭的相关建议。   1.及时发现,及时诊断   2.一旦发现,即进行感统训练,按专家安排的训练内容进行训练   3.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亚茹.感觉统合失调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7,24(2):90~92   [2]黄悦勤,王玉凤,刘宝花.父母养育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24~225
/
本文档为【觉统合训练对矫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探讨(卢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