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学无解

大学无解

2011-05-04 39页 pdf 1M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1134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无解 《大学无解》 1.不要再看新闻了 2.全球化与我们 3.大学与民主 4.公共知识分子 5.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6.教材的问题 7.高考的两端 8.大师之死 9.我们在写什么? 10.关于阅读 11.神性的消亡 12.音乐 电影 回忆 13.五四精神是什么? 14.学生办的刊物 15.网络 16.学生的三个阶层 17.校训是什么? 18.逍遥兮逍遥—关于网游 19.为什么没有校友给学校捐款? 20.万恶的学生会 21.数风流人物 22.农村教育的衰落 23.礼仪与运动 24.理想...
大学无解
《大学无解》 1.不要再看新闻了 2.全球化与我们 3.大学与民主 4.公共知识分子 5.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6.教材的问 7.高考的两端 8.大师之死 9.我们在写什么? 10.关于阅读 11.神性的消亡 12.音乐 电影 回忆 13.五四精神是什么? 14.学生办的刊物 15.网络 16.学生的三个阶层 17.校训是什么? 18.逍遥兮逍遥—关于网游 19.为什么没有校友给学校捐款? 20.万恶的学生会 21.数风流人物 22.农村教育的衰落 23.礼仪与运动 24.理想是什么? 25.老师与 ppt 26.工程思维的危害 27.大学社团都在干什么? 28.象牙塔里的爱情 29.穿拖鞋的人 30.宿舍 31.校庆 32.手机 33.女生 男生 附录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 –蔡元培 附录 2.民国时的教育 附录 3.遥远的绝响 1.不要再看新闻了 这里所说的新闻主要是指社会新闻。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对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这样的新闻是必要的。 有些人或许有一些专门的爱好,比如时尚,军事,足球等,那也是应该多多了解的。但对社会新闻,却实在没有多少必要了。 现在主要的传媒有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以看为主,兼“听”为辅,时代不同,以往那种“两耳不闻窗外 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式似乎是行不通了,需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看新 闻是必要的。 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所看的新闻是全面,客观,准确的有价值的。 所谓传媒,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传播信息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很多信息有时效性,就像天气预报一 样,新闻的价值即在于此。而且,我们应该要求它能做到:准确,客观,全面,及时,有用。如果新闻能够大致做到这些, 那么就是值得去看的。但是国内的媒体,不管是电视,报纸还是网络,是基本上都做不到。所以,没有看的必要。 我们靠传媒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所以新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功能上的延伸”,就像神话里的千里 眼和顺风耳一样,所以新闻对我们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新闻虽只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一段时间的状态的描述,但在时间 轴上,客观世界总是循着因果关系连续变化的,而通过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最新的变化,并凭着以往从其他地方得 来的固有知识,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一个认识。所以,新闻对我们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决定作用,新闻越是客观准确,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就越接近其本来的样子。 我们依赖传媒,但却不能真正地掌握传媒,控制传媒的永远是极少数人,他们肩负着极大的责任,客观,准确地 去报道新闻。我们希望他们有责任感,道德良知。要不然就太容易被政治左右,成为当权者的喉舌,践踏公认的新闻报道 的的原则,这时候的新闻已经没有看的必要了。 这种新闻扭曲的机制已经长久存在,而且方法越来越隐蔽,甚至能让我们觉得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新闻,世界就 是他们所给我们描述的那个样子。时间愈久,偏见越深,就形成了一种片面,不正常的世界观。 新闻造假是一种极为拙劣但却一直在用的方法。如果你读过乔治·奥维尔的《1984》和《动物农庄》,应该对此非 常熟悉。在所有传媒掌握在一个集团的时候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希特勒在用,苏联也会用,大跃进时那些荒唐的新闻也 是一个例子,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新闻是这种性质的,因为大部分的传媒还是由极少数人掌握,只不过有了一件更好看的 外衣而已。因为我们的分辨能力很弱,而新闻又往往是我们传统的知识结构里所欠缺的东西,很多时候,即使假的你也会 相信。只要有利益,新闻造假就会一直存在。 而最常见的,也最有用的方法则是有选择地报道真新闻。即“真话不全说”,表面上告诉你了真话,但如果稍加 选择,就会造成一种有意的误导,让大家往同一个有利于“少数人的”的方向想,好比大家都是盲人,真相是一头大象, 我们想要了解真相需要有人引导。如果有人想让你认为那不是大象,而只是一条绳子,那很简单,只需让你只摸到大象的 尾巴就行了,你是摸到了大象,但是你却只能以为那是绳子。 这种现象在国内可以说是无处不再,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传媒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确认这样一个事实:国内 没有一家有真正独立的传媒。但最主要的责任不在那些传媒,而在于体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体制下,依然有那么 多秉承基本新闻价值理念的媒体在尽量地做真正的新闻,虽然效果并不怎么好,但他们在努力,也在不断地进步。这就是 希望。让我们为他们喝彩。 要想举反例,新闻联播永远是最佳的素材。中国地大物博,人多事也多,所以新闻联播每天都可以花样翻新,多 姿多彩,仅从这点来看,新闻联播简直就是最佳的新闻报道。但是,因为它是最不独立的媒体,其模式总是一成不变,至 少三十年来没看出有什么大的变化。两国关系永远是友好的,百姓永远是幸福的,除了中国别的地方永远是多灾多难的。 每当我们心情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厌世的时候,新闻联播总像是一剂良药,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生活如此美好,为什 么还要闷闷不乐呢? 所谓“上行下效”,各个地方台也都是循此体例,只是素材比较少而已,所以看的人很少。 新闻上也偶尔会报道一下国内的灾难,但你能看的的往往是解放军英勇的背影,百姓受到解救后欢乐的笑脸,这 些也当然是事实,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并不重要的事实。正是这样的事实,让我们觉得一切灾难在我们面前都显得不那么可 怕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因为总有英勇的解放军,爱民如子的政府。时间久了,是对灾难的麻木,对死亡的麻木。 如果你觉得这些是胡言乱语,那么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同样是灾难,轮到外国,为什么新闻永远给你呈现的是都 是倒塌的房屋,灾民无助的眼神,流泪的面庞…… 这就是为什么央视大楼着火损失十几个亿之后网络上一片幸灾乐祸之声的原因。 新闻会告诉你 GDP又有多少增长,但他不会告诉你贫富差距一直在扩大;新闻上会告诉你云南大旱的灾情,政府 的救助,但他不会告诉你那点救助是世博投资的四千分之一,又为什么有这样的灾情?新闻上会告诉你我们取消农业税了, 但它不会告诉你大部分国家根本就不收农业税……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了解世界的话,看国内的新闻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即使要看,也应该开阔视野,多去选 择不同的传媒,相互对照。香港的,台湾的,外国的,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看的多了,真相或许就出来了。即使辨别不 出,先存个疑也好,时间久了,真相自明。 通过这种对比,你会发现很多以前你没有注意过的事情。比如说,国内的烟盒大家相必大家都见过,侧面有“有 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你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能还会觉得这些商家还不错。如果你能见到外国的一些烟盒的话,就 会发现问题的所在。我们都知道应该在烟盒上做一些不鼓励吸烟的宣传,电视上也不允许打香烟的广告。但是国内那些侧 面的谁也不会去看的小字显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而在很多国家,其采用的做法是在烟盒正面印刷很具有警示性的图 片,腐烂的肺叶,病床上虚弱的身体,因吸烟而苍老的容颜,很多图片看一眼就会让你没有吸烟的欲望。国内的大家都见 过那些图片,据我们的烟草局的局长和官员们解释:这体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名山大川……原来,在今天,一直坚守传 统文化的是我们的“宁要烟盒漂亮不要国民健康”烟草局。 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网络,报纸每天都会给我们传递无数的信息。其 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称的上是新闻,但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却不多。各个媒体为了吸引大众,都会尽力使自己的新闻看上 去更加“吸引人”一些。大量的图片,刺激的标题,简单易懂的内容,流行语的大量使用,娱乐信息的泛滥……我们希望 媒体能够考虑大众的需求,但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大众的需求并不总是好的。如果只是一味迎合,忘了自己的原则, 只会让所有人都得不偿失。 很多时候,并不是需求促进了改变,而是改变引起了需求。没有汽车之前,人们并没有太强烈的愿望去拥有一个 跑的这么快的工具;没有电视的时代,人们过的也很好;没有网络时,大家在家里看电视也是很快乐的。只有在这些东西 出现之后,比如汽车,电视,网络,人们才有了迫切的需求。那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没有这么多娱乐信息之前,民众也 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他们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得这种休闲和娱乐。只不过,是传媒先将这些娱乐信息展现出来,然后引 起了大众的兴趣,再然后,是一个无限的循环:需求—娱乐—需求……就成了现在这种样子。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有意思的例子:“我们满怀热情地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 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可能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这样的新闻与我们毫无关 系,我们也不会因此去做任何改变,它只是娱乐。而现在这种新闻充斥着媒体。我们从来也不会觉得这样的新闻有多么重 要的的意义,或者说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所有的一切都是传播着为了“贩卖”它的信息而让他们看起来很有意 义。而这些在形式上的改变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大家应该对新闻联播前十分钟的内容很熟悉吧,你肯定会对这样的词汇 很熟悉:“重要讲话”,“亲切而友好的交谈”,“重要的里程碑”,“亲切慰问”,“高度赞扬”,“强烈谴责”…… 看起来的跟真的似的,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而且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从哪里见得其重要性? 我们的社会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多看点新闻,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总是好的。但是,现在的很多新闻, 知道了又有什么用?除了让你和别人有点谈资,真正对你自己有什么作用?今天你知道日本的首相是谁,明天可能就会有 一个新的首相了,这国今天罢工了,明天又和谐了。这世界永远在变,永远会有新闻,你什么时候能看到头?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少看现在的这些新闻,多看一些具有长久价值的,具有永恒性的东西。比如说,你 没事去读读老子柏拉图,那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至于那些真正重大的,或者对你有影响的新闻,不用你自己去找,它 总是会自己送上门来的。广播会说,别人会谈论,甚至课堂上老师都会提到,你又何必担心自己不知道? 2.全球化与我们 9.11之后的第二天,所有的国家都用头条报道了这个事件,只有我们的仍是领导人接见。 ----------白岩松 什么是全球化?我觉得白岩松先生本身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可以被耶鲁邀请去演讲,而朱军这样的人只能偷 偷摸摸地来兰大,而且居然还听者甚多。这就是全球化与封闭的差别。 全球化是一个相当有历史年份的词汇了,至少在我们这些学生出生之前就存在了。但我觉得仍有必要去讨论一下 为什么我们要去应对全球化。经济上的就不用说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大家都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一个 民族生存的根本是在其文化上,经济只是表层的东西。我们既要坚守传统,也要学着去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虚心 学习,互相对比,本民族的文化才会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百年前,大清闭关锁国带来的恶果让先贤们痛心不已,封建社会 已至穷途末路,必须要有变革。于是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希望来给中国带来一些改变。正是从 别人身上,我们才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先贤们开始致力于“开眼看世界”,并唤醒民众。正是这种开放的意识,才使 中华民族文化免遭毁灭。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再一次打开了封锁的国门和意识,给中国的经济真正的发展。一路坎坷, 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有很多要做的东西。从这些教训中,我们看到,只有全球化,才能让我们生存和发展。所 以,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仅仅在国家层面上应对全球化是不行的,我们的年轻人也必须要有强烈的全球化的意识,以应 对未来的挑战。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西方文化一直是世界文化的主导。丰富的文化成果和精神遗产,身处东方的我们有向西方 学习的意识并不是很难得一件事。但我们应该明白要去学些什么,还有,怎样去学。 要想学习,首先就要有了解。我们应该了解我们将要学习的文明的的各个方面以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才能 知道我们该学些什么。文学,科学,风俗,宗教,自然环境……都是我们要了解的对象。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这种了解是 相当困难的,往往只能靠那些出去过的少数人的见闻和阅读来想像。有了网络之后,这种了解不是变得容易,而是变得更 加困难了,这是讽刺,也是事实。 原则上,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能保证我们找到我们想要了解的别的民族的大部分信息。但能找到是一回事,找不 找又是另一回事。最好的信息来源是别的国家自己的网络上的信息,但因为有语言的差异,这些信息对我们基本上是无用 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没有帮上我们任何忙,一个连电影里的简单英文台词都看不懂的学生,你怎么 指望他去浏览那些英文的网站?他能用一下谷歌翻译就不错了。真实可惜了那么多国家在使用英语。最后,我们在网络上 只剩下了一条途径:国内的介绍。但他们介绍什么是受普通大众的需求决定的,而普通大众的需求是什么:娱乐。当然, 普通大众也包括我们这些大学生。它是这样一个循环的逻辑:我们没有全球化的意识——网络上就没有具有全球化价值的 信息——我们继续没有全球化的意识。所以,我们现在在网络上见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无关痛痒的娱乐,萨科奇总统的 夫人、意大利总理的风流、某国的什么什么比赛、什么什么有趣的事情……不过似乎现在连这些东西都没人看了。因为他 们远比不上国内发生的事有意思。 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概括出我们的学生对一些国家的印象:美国=大片,日本=AV+动漫,韩国=偶像剧+整容,法国= 浪漫+巴黎,印度=佛教,非洲=黑人+贫穷,拉丁美洲=不知道……这差不多就是我们所具有的所有的全球化的意思、如果它 也算全球化的话。 这时,其实阅读书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只不过,连网络上的信息都不愿意关注的人,就不要寄希望于看什么书 了。 对一向我们能颇为“关注”的西方如此,更不用说那些一直默默无闻的世界其他的地方。比如,非洲,拉丁美洲, 中亚……很多人可能对我们北方的蒙古国一无所知,不知道中亚主要有那几个国家,不知道拉丁美洲出过几个诺贝尔奖和 文学大师,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段时间南亚的人那么仇视中国人…… 全球化不是世界同一,而是“和而不同”,要不然,这世界有什么意思?所以,这个世界上的民族每一个都有了 解的必要。我们不止要关注强者,更要关怀弱者;不止要关注经济的增长,更应该关注那些一直存在的阻碍世界发展的问 题:贫穷、种族歧视、战乱、文化的冲突……对那些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而并没有足够的坚守力量的国家和民族,如果他们 的文明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就应该施以援手。依靠我们国家这种强大的物资和人员动员能力,时常做一些对外援助是很容 易的事。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人民具有全球化的意识。9.11之后,国内一片叫好之声,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对美国这样的国 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 气候,资源和环境的变化,让我们必须和别的国家联合起来一同面对挑战。如果还是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不 负责任的表现。于人于己都无益。百年前,已经有人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做:开眼看世界。 这开眼的第一步,就是看一看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这个民族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对它也始终是 一种复杂的说不清的心情。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这样一个民族?它从我们这里学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现在学的比我 们还好;它在科技,工业,甚至文学艺术等很多方面都有我们不及的地方;它曾经侵略过我们,进行过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而且一直还不认错;它资源贫乏,而且自然灾害不断……我知道很多的学生,依然是对这个民族充满了仇恨,而且很自豪 地对别人说:我就是看不惯他们,就是想把日本给消灭了。看着他们,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日本能出诺贝 尔奖 而我们不能,为什么我们拍一个故宫的纪录片还要找日本人去制作音乐。 如果还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这个民族,你可以看看王选,这个孜孜不倦地努力让日本认错的女人。日本人说:两个 王选就可以让日本沉没。我相信,她对日本的态度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3.大学与民主 民主作为一种优秀的政治理念,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共识,它也成为了进步的象征,五四时,爱国的学生们高举 “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大旗,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但民主制度在理念上虽是好的,但在实际实行 中却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 首先,我们知道,民主制在现实实行中总是“少数服从多数”。以多数人的意志代替全部人的意志,这是一种不 得已的办法。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大家所有人意见一致,但这种情况几乎没有,而且,即使达到了,也要以效率为代价。所 以,总要有一部分的人的利益要牺牲掉,问题是,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真的是那 些被忽略的少数人掌握着真理,那么这种多数人的民主会有多少错误的决定? 我想,民主是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大多数人一致决定的事情错误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即使有错误的决定,但总 的来说,还是功大于过。但这样已让民主的优点大打折扣。这并不是民主的错,而是我们的错,因为我们总是忘了另一个 基本原则: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二者的结合才是民主的真谛之所在。而我们在现实中的情况是,当很多人形成了一个共同 的意见之见,少数人的意见就会因为孤立无援而且得不到重视而渐渐灭亡。 还有一个问题是,人民是众多的,不可能都去参加民主的决策,这时候,如何去实行民主?人民代表制度是一种 解决之道,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些代表是否真的能代表民意,使民意上达?而且多了这一层,贪污腐败,也是一 个避免不了的问题。 有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人民直接参与,比如美国的总统大选,这就牵扯到了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公民素 养。民主需要他的参与者有一定的基本素养,对常识的把握能力、对一般事物的判断能力、责任感。雅典的公民通过民主 的决断处死了苏格拉底,我们如何去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即使在今天,我们那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代表,也经 常会有违背基本常识,遭众人讽刺的“惊人之语”,这真实对民主的一个极大的讽刺。在美国,总统的候选人通过种种包 装,向公众展示一副救世主的形象,你给一个人投票,他真的会按他承诺的那样去做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又该如何 看清? 与我们相临的不丹小国,是世界上居民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估计是怕刺激到国民,国内也鲜有其报道。他们的君 王给他们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但是也忧虑这样的事情并不能长久,想引进西方的民主投票制度,却遭到了全体百姓的反对。 这样的对比,也应该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的民主有多少应该改进的地方。 民主是要以自由为基础的,而自由则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无知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是 他所陌生的。除了知识,还要有判断力,能够做出自主的决定,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么多不同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 人各自做出了大致相同的决定,民主才能展示其优越的一面。但这时一个太理想化的条件,他的另一个极端——群体无意 识,则更容易出现。几乎在每次运动、游行中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每个人似乎都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但都不是自己的决定。 满腔激情,无意识地喊着口号,咒骂别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而在大学里,民主却可以找到他最合适的土壤,民国时期那些如流星般光彩夺目的大师,推动了大学的发展。除 了那些伟大的作为校长的教育家,更是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师们,由他们组成的教授会,才是一流大学的真正掌权者,才是 大学里民主和自由的保障。所以,最完美的民主制度存在于大学里面,而由有着充分的民主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断 地走入社会去做出改变,才能促进社会的民主进步。 首先,教授无疑是站在社会知识阶层最顶端的人。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能让他们对一 般的问题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而且,他们都具有某一方面极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这让他们又会在某一方面极有发言权, 所以,他们都具备民主社会里公民所要求的那些基本素养。 一个人知道的越多,通常会有更多的自由,多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并且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 独立性和自由度很高,因为他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很多事。在进行民主决策时,我们可以相信他们所做的决定是独立的,自 由的,可以作为参考的。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由这些人组成的“大多数”所做的决策,其正确性要比普通的民主决策要高的多。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而且隔行如隔山,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每一个问题,参与的人数很 多时,都会被全面地研究过。所以,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达到一致,那么其决策即使不是最合理的,也不会偏离太远。 而且,因为懂得尊重别人,多数与少数之间的沟通会更加有效,相互之间会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深的理解。所以,二者的 观点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会比仅仅由大多数作出的决定更加合理。民主如果能够充分做到“多数尊重少数”,其作用就 会发挥至最大。 现在看来,民国的那些大学,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里有那样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授会” 的存在。它的存在保证了,即使没有校长,学校也能正常运转。它阻止了军队和党对学校进行渗透,它可以赶走不得民心 的校长,可以违抗政府的命令去保护学生的安全,让学生们可以在战争年代,依然可以安心学习,各种思想可以自由发展 而不会受到干涉。 教授会的存在,让学生,校长,老师紧密的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的平台。一切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 三者之间会有一个非常融洽的关系。 我们要想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就必须致力于培养具有民主素养:有知识,有思辩力,有担当的公民,而这需 要大学内首先有充分的民主,让学生耳濡目染认识到民主的优点,才会有践行的动力。所以,教授会的存在,其意义远不 只在大学之内。而在今日,大陆没有一所高等学校能做到这一步。高校行政化的弊端造成的弊端大家也有目共睹,也让教 授们的威信下降,“叫兽”、“砖家”这样的称呼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信号,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耻辱。如果在 这样的一个校园里,我们怎么能保证我们的学生有对民主的信念? 4.公共知识分子 这或许是一个越来越陌生的词汇,或许又一天,它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在任何时代,这样的人都是少数,但 这少数人的力量却比那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公共知识分子依然不多。梁文道,龙应台,韩寒,陈丹青,刘道玉,王选,许知远……这些人 有不同的经历,但他们都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用各种方式去唤醒大众。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他们的身影, 评论时事、写书、演讲,正是因为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够获得看问题的另一个视角,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看清事情的 真相。在这个时代,想要明辨是是非非,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网络的出现,拉进了我们和这些知识分子的距离,我们甚至对他们的很多个人情况都很了解。网络是一个是非之 地,太容易谣言四起。所以,有些知识分子总是毁誉参半,让我们更加不知所措,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公共知识分子。 但我觉得,其实大可以不必在意太多,因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我们看中的是他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如果这两点 具备,人无完人,其他的小节有亏又有什么要紧呢? 很容易理解,大学应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最佳培育场所。问题是,二十年来,我们培养了几千万的大学生,却没 有培养出来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只有一个韩寒,还没有上过大学。大学培养了无数的高官、富人、穷人、普通人,却成了 公共知识分子的坟墓。 现在没有大学会把培养知识分子当作自己的责任。他们只会以这些学生为荣:有钱人、有权人、教授、出国的, 读博的。他们也会想尽心思挖来这些人:名教授、海归、明星……,只有这些才能吸引学生,来自己学校就读,才能有利 可图。即使那些人从来不上课的院士,也会成为其宣传的对象。而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在国内,很多时候只能给学校带来 的是灾祸。兰大百年校庆,那些早已死去的院士、偶尔才来一次的领导、做了地方高官的学生,都会成为宣传的对象。只 是唯独像高尔泰这样的人连提都不会提。 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总是要孤军奋战,而且遭当权者嫉恨。因为他总是要找社会的问题,不能唱赞歌,那些赞歌 自会有一大堆人去唱、去说。他却只能说那些很多人不愿意听的真话,所以总会是遭到冷嘲热讽、排挤。在那些专制的国 家和时代,甚至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只是,真正有责任感的人,又有几个会畏惧这些?马老的一席话可作为他们的 注解: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 道德良知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明辨善恶是非,知道该为谁说话。当社会 的道德底线在不断沦丧的时候,我们希望这些人能够清醒地告诉我们:我们丢掉了哪些不应该丢掉的东西。但我们看到, 道德教育的缺失,让社会的那些不好的变化越来越难以改变。 从小,我们就从书上知道”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之类的东西,还有那么多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但这些教育的 结果却并不那么好。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书本与现实的脱离,都说现在的社会风气比以前要差很多,甚至 为帮助老人反被诬告的事情都有,这时候再去看书上的”尊老爱幼“之类的东西,我们只能培养出来的是愤青而已;另一 个原因是,所教育的东西很多并不具有普世的价值,参砸了太多的政治因素?想一想,儿童与政治,多么滑稽的事情。当 一个小孩连少先队和共青团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却要他们热爱少先队和共青团,我们从小就教给他们该如何说谎话,这样 的社会风气能好到哪? 知识分子所要求的道德良知要比我们普通人的高很多。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通常是自己认识的人,如果不危及 自身,是很容易的事。但要一个人去帮助与他毫不相识的很多人,而且还要冒着危险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了。 这需要道德良知,也需要勇气。勇气来自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而我们的责任感总是败给了竞争的压力。这是一个充满了竞 争的时代,你必须为了跑到别人前面而丢掉很多东西——那里面就有理想、爱情、责任感,甚至是良知。高中的时候,我 们的老师就会教导我们“不要去想为了什么国家和社会而学习,那些都是虚的,只要为了你们自己好好学习”。一切渐渐 露出了本来面目。而在大学里,没有老师会这样教了,因为,一切都是明摆着的,再没有这个必要了。 这样的结果是,社会变得更加功利化,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虽然这同时会带动社会的发展,但是,由 此带来的进步总会有很多问题。非理性,偏重物质享受,自私,道德沦丧……而知识分子,乃至文学,艺术的作用,就在 于纠正这些错误,让我们不至于丢了太多东西。而充满竞争的教育机制,带来的结果自然是文学和艺术的衰退,以及知识 分子的后继无人。 5.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在计算机专业里呆了也快两年了,也算对这个行业有一些了解,但如果真的问我,你喜欢计算机吗?你在这方面 真的有很浓厚的兴趣吗? 我只能回答: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高考过后,我们这群十八岁左右的,对于专业划分几乎一点都不了解的孩子就被迫做出一个决定:选择一个他可 能一辈子从事的职业相关的专业,几天的时间,没有人指导,很多人可能只是凭着名字去猜测一个专业会学些什么,而仓 促地做了决定,有多少人能真正地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有多少人会在进入大学之后后悔?或许,我们还可以再往深 处问,经过了这么多年辛苦的学习,我们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应试教育的坏处之一便是忽视了兴趣的培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天分,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 面而已,如果幸运的话,循着自己的兴趣之所在,一直走下去便是成功,不幸的话可能一辈子都不知到自己的兴趣在哪, 成了我们所见到的碌碌无为之人。应试教育忽视了人的差异性,以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人,而忽略了对每个人的天分和 兴趣的培养。所以高考之后的学生们,很少有人会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什么地方,只能选择一个好像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还有很多人就不会考虑兴趣的问题,他们选择的是专业是否热门,是否有前途(钱途),父母的意见。这样的选择机 制,怎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人来管我,很自由,但我依然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于我而言, 选择数学、物理、历史、经济、医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我也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所以只能是随便地选一 个。 这就是教育的失职,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校的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其在离开学校之后, 循着自己的兴趣学下去。所以学校在为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提供诸多的机会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之所在, 在高考之后,还应组织专家、老师、高校学生,为高中的毕业生们讲解一些专业选择的基本知识,这样学生至少不会因为 名字而选错了专业。 国外在这方面有两种东西值得借鉴。一是关于职业的主题公园,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会有“我长大了 想当一个医生、律师、飞行员、科学家……或类似的想法。人说“三岁看老”,很多时候,这种看似幼稚的想法或许正是 一个人今后的兴趣所在,在这样的主题公园里,她可以很快乐地体验一种职业日常的工作情形,或许会越来约喜欢,或许 会换成别的,反正一切还来的及。在上学的过程中,也会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 第二个是“游历年”制度,高中毕业的学生在进大学之前要去社会上历练一年,或去旅行,或找一份工作,或去 做一些他想做的其他事情。这种在社会上的经历,会让这些整天生活在学校中的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一种更深的认识,能让 他们明白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去珍惜大学四年的美丽时光。 如果这些都没有,大学里应该做的是给学生自由调动专业的机会,当然是有一定的限制,更应该是有指导的。频 繁地调动专业会让人一无所获。这里面也有一个文理科的问题,抛开艺术类的不谈,原则上理科的学生应该可以转到文科 类的所有专业,而文科类的同学则只能转到文科的专业中去。数理化那些东西,一旦丢下就很难再拾起来。即使如此,各 个专业的学生都会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但是国内的高校普遍的对专业的调动管的很死,文理互调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数 只能在有限的几个相近的专业内调动,这几乎和没调差不多。我记得前几年清华有一位同学,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多 次清求调动未果,一怒之下又回去考了一次,才进入了理想的专业。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的学习能力,但也觉得这学校做事 很不地道。学校不想转专业大部分是一种维稳的心态。因为这确实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但是比起来一个学生的青春和未 来,这点麻烦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不是都宣称一切为了学生吗? 上个世纪,刘道玉先生主政武汉大学时的做法可称楷模,专业之间的学生流动是很自由的;再往前推,民国时期 的钱伟长先生弃文从理,他告诉当时的物理院院长吴有训说:给我一年时间,如果一年后我的物理专业的成绩达不到 70分, 就不要我了”。一年后顺利转院。现在,我相信,我们不缺这样的学生,缺的只是这样的学校。 学科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专业越分越细,另一方面是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在专业教育的开始,我 们需要让学生对一个较大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系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去往细的方向深化。而现在的专业教育很多 都具有极大的盲目性,从一开始就只是一门课一门课地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门课,以及这些课之间的有什么样的关 系。这本应该是在一个学生在专业学习只出就告诉他们的东西。 教给学生一技之长,只是是为了以后谋生。但这远不是大学的目标,大学生应该是先要通,然后再专。我们出去 不是做螺丝钉的,而是要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人。所以如今的大学里前两年的课程里有一些所有的学生都要学的课程。这些 课程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学生本身的成长。历史、艺术、哲学、文学、科学……,这些都是我们认为一个 人一生中应该有所了解的东西。这样的学科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知识,更多的是思维的开阔,思维方式的转变,和一个 人气质上的培养 。而现在大部分的高校的的公共课大都只有计算机,英语和政治。说实话,这些课开了还不如不开。计算 机确实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但大多数的学校的这一门课都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学到多少内容;英语让人变得功利化,为 了这么一个工具,并不值得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政治上的误导就更严重了,马克思主义也是人提出来的,也会有很多的错 误和不合理的地方。如果非要把它当作绝对真理包装起来灌输给学生,会对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有很不利的影响。 斯诺先生所说的科学与文化的鸿沟,在我们的文理科之间强烈地体现了出来。二者之间因所关注的内容,思维习 惯的不同,造成了沟通上的困难。不是不能沟通,而是视野都局限在了自己的范围之内,不愿走出去看看。对文科的同学 而言,几乎都永远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如果没有制度上的鼓励,就只能一直这样。对理科的同学而言,即使你想去了解, 数量众多的专业课也会让你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联大时要求理科生必须选一门文科,文科生必须选一门理科专业学习, 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之道。理科中也有很多偏于文科的内容比如地理、生物之类的是很适合文科学生学习的。 学科发展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所有学科发展到最后,都会出现很多共同的东西,至少在哲学 层面上如此。因为所研究的本是相同的内容,无非是自然、人、社会而已,只是包含内容太多,不得以而做一个专业上的 划分,让学生去学习。但我们应该明白他们本来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描绘而已。所以,如果我们 只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之内的话,所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将是片面的,甚至还会有很多错误的地方。通识教育的目的, 就是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关联,从而对知识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从而促进自身的完善。 选修课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的一个很有用的手段。联大的课程有2500多门,其中有很多选修课,其内容之丰富,影 响力之广,受欢迎之程度,让人惊叹。如果一门课,好到其他的一些著名教授都来听,学生怎么会不愿意听呢? 但现在选修课,说实话,对通识教育的促进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就本校的选修课来说,我只能说是聊胜于无。首先是数量很少,所以争抢的很严重,而是涉及面非常之窄,真让人怀疑这 样的综合性大学是不是徒有虚名。自去年的情况来看,似乎只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方面的,二是生物。英语自不用说, 生物可能是文理皆宜。所以,你很难找到自己真正想听的课。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选课的目的都只是为了一个学分,从不 上课,只要期末时有别人的笔记,突击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是选修课,老师也不好抠的太过,讲课也不会太认真,一两百 个学生一起听课,听者也不会认真到哪去。选修课上写专业课的作业成了很多学生的明智选择。本来是为了多开几扇窗户,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最终却只是多拉了几个窗帘而已。 从老师这里来说,学校给与的自由太少。想开的课不能开,不想开的却非要开。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去上这样 的课? 6.教材的问题 大学教育的好坏,教材虽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因素,但影响也不容忽视.大学里注重自学,老师重在引导,所以一个 学生学到的很多东西都是从教材中所得。所以,教材的选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教材好的话,学生不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益的思维方法。相 反,一本不好的教材,学生容易一知半解,越看越糊涂,不说什么思维方法了,可能根本连一些基本知识都不会学到多少。 问题是,什么是好的教材? 我们整日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之中,也会不断地从中学到各种东西,对其认识也会不断加深。通常情况下,我们认 知的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验证--推广。这是一种最自然的方式,也会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我们的 教材能按照这个模式去向我们介绍未知的知识,我们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也会激发起求知的欲望。 如果对比过国内和国外的一些教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国外的教材很大程度上遵循这这个自然的认 知模式来的,将所有的问题以一种很简单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循循诱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并且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自然本来就是简单,有趣的。而且,教材还能在这个前提下保持形式上的千变万化。而国内 的教材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特征,千篇一律,不管是什么内容的,形式上总是一成不变。即使是同一内容的不同的教材为 了让其看起来像是不同的“专著”,尽力让其看起来不一样,可结果还是差不多。形式方面的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的问 题是出在内容上。在这一点上,所有的教材也是差不多,先上来给你讲了一大堆基本原理和概念,也不管你懂不懂,然后 继续往下延伸,和应用扯不上半点关系。并不是说一定要应用,而是应用能很有效地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他给你的认 知模式是知道答案---(相应的应用)(括号表示可以这个可以没有),没有提出问题和探索的过程,而这两方面是相当重 要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候会比解答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很多学科都会形成一些固有的 模式,如果想有突破,就得先有有价值的问题。而这些书中都是直接告诉你答案,探索的过程也就没有了,又哪来的学习 的兴趣?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教材编写的一般模式,我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有现成的可以用, 但是对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怎么求?有人就想起了用不断分割的办法,把一个不规则图形不断分割成三角形,然后相加就 可以了。由此,最后诞生了微积分。而我们的教材的方式是,先告诉你微积分的基本原理,然后视一大堆复杂而又高深的 运算,最后可能会在某个地方提一下,这可以用来计算面积。社会学中的那些原理也是先有问题,然后才归纳出来的。而 书中却总是献给你介绍了一大堆基本原理,社会学的什么什么的分类,什么什么的基本概念之类的东西总是占了绝大部分 的篇幅,然后再稍微讲一下现实问题。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毕竟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问题是那些写书的教授们,似乎是特意为了展示自己高 深的学识,经常故意把书写的晦涩难懂,让人云里雾里,根本就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公式,他只给你列出来, 却不告诉你是怎样推出来的,一个名词,他绕来绕去也给你解释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你在国外那些教材上根本不会碰到 这个问题,他们的教材总是很简单,但却能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或许能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从小的课本里有比他 们多的多的知识,却培养不出来那么多优秀的人才? 大学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教育的一个新的开始。学习是一生的事,大学之后有更长久的学习之 路。之前的小学和中学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而大学应该侧重在方法,兴趣,思维习惯,自学 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人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大学教材的编排首要的应该是在思维方法上的培养上, 由自然而入社会,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实到理论。这样,学生就会对问题产生兴趣,进而有寻求答 案的愿望,然后一步步循此下去,在课本的帮助下,找到最终的答案。其中,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会被激发,并且一直保持, 学习的兴趣也会一直存在。我们的教授们给我们写的教材,很丰富,信息量很大,但没用。一个学科的整体框架被他们切 成无数小块,基本理论,知识点,讲的内容也很多,但学生学到的少。而且很多东西也就是根本没必要学这么早的。但是 在同时,时间消耗在琐碎之上,没有形成对一门学科的宏观认识,创造力也没有了,也没有了多少学习的兴趣。 因为评教授是有硬性规定,必须要有自己的专著,发表了论文,想要这个职称,不管你能不能,愿不愿 意,都要出书,但写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严肃对待。因为它要让人看,你就要展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不然就是一 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教材的编写尤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不管好坏,学校总有一些方法让学生用这本书,就要为学生 负责,所以更应该严肃对待。要有自己对这个学科的独到的见解去启发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深刻把握,能够做到了然 于胸,合理安排书中的结构,详略得当。但是因为有了这个硬性的规定,而且反正有自己的学校的出版社可以出版,就造 成了今天教材的这种局面:市面上的教材多如牛毛,但质量普遍低下。那些看起来不同的教材,其实里面的内容都是大同 小异,你抄我的,我抄他的,反正都是从西方抄来的,也不存在什么剽窃。为了让自己的书更像“专著”,会在表面作一 些改动,这本书将这两章合一块,那本书将他们拆开。从来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所以,当你对自己老师选的教材不满意, 想自己去找一本较好的时候,会发现,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同一科目,会有无数种的教材,同样的知识,被拆的七 零八落,你根本找不到一本比原来那本好很多的书。 在一些教授的专著上,我们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差不多都 是西方弄出来的。我们照搬了过来,估计有一些教授不服气,总喜欢自己去开创一个新的学科。其专著的名字往往是”*** 学“,坊佛自己就是这个学科的开创者,我在图书馆见过“歌词学”“第三种科学”“舞蹈解剖学”“卡夫卡现象学”… …这样的书,照这样的情况看来,中国人已经创立了世界上最多的学科。这些书在内容上都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中庸” 之道。把所有的重要的观点和问题都罗列出来,然后说这个的观点很好,但有不足的地方,那个观点也不错,但也有不足 的地方,我们应该综合来看等等。写了一大堆,却一点有价值的想法都没有。还不如国外那些着重研究单个问题书名也不 叫什么学的书有意义。可能未来我们的教授们还会写出“养鸡生态学”、“宇宙生理学”、“指甲审美学”、“青春偶像 电视剧学”之类的“旷世巨著”。不过也幸亏那些书没有拿来当教材。 因为质量的问题,很多教材只能在自己的学校的出版社出版,而且经常会被强制的让自己学校的学生使 用,别的学校也跟本就不会用。这样,学校不仅会有很多教授,而且也多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同时又繁荣了学校的出版社。 看起来一举数得,但无疑视饮鸩止渴,鼠目寸光。为了一时之利和学校的面子,而坑害了学校的学生。本校即是其中之一, 虽然不太严重,但也一直存在此种现象,很多理科的学生被迫要用自己学校出版的《高等数学》,三册,都知道同济或者 浙大的数学很好,出的教材也不错,在全国很有知名度,但是我们就必须用自己学校出的这些教材。不仅印刷质量差,错 误多,而且在内容上基本上就是按照“定理+试题”的模式写的,据说视为了考研而准备的。说白了就是训练你做题的能力。 那我们能从这样的教材里学到什么?明明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因为教材上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写了一大堆,让人根 本就弄不懂。多少个院,多少届的学生,就因为一本不好的教材,浪费了多少时间?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老师对教材的选用以及讲课的方式上。如果自己有专著,就用自己写的书跟学 生讲,直接照着念就行了。如果不是自己写的,这个老师一般会千方百计地找这个书的毛病,说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且 自己偏不按着书上的讲,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学生。 最后一个有趣的事情吧。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才发现原来在大学的教材里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存在。我 记得在很多书上看到过那些教授们的图片。看来,大家都很想出名啊!。我只是不明白,他们怎么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这 些连好多美女帅哥都不想看的年轻人会去看他们那毫无特色的甚至显得很猥琐的脸?而且,为什么书一出来,就要在后面 写上各种不知谁作出的好价: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我们都还没使用呢!。 所以,要想真正的学一些东西,除了老师讲的,多看点外国的教材是好的。毕竟,现在整个的大学体系, 各个学科的建构都是人家弄出来的,比人家差,就该虚心学习。而且,老外写的书的形式更为自由一些,没那么多条条框 框,很适合自学。里面也会有很多作者自己的见解。如果能和国内的教材结合着看,互相对比,取长补短,必会有许多收 获。 7.高考的两端 不知何时,高考已经成了一座独木桥,成千上万的人想挤过去,到达彼岸那传说中美好的“大学”。过 去了,皆大欢喜,不负十年寒窗之苦,过不去,所有努力,付诸东流。它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尺,成功还是失败,似乎 凭着这一场考试就全部注定, 小学的时候,我们努力学习,要考一个好的初中;初中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学习,要考一个好的高中; 高中的时候,不止是努力了,简直应该拼命了,然后才能考个好大学;以为大学能好好休息一下,谁知后面还有更为激烈 的竞争;有的人太累了,就在大学里休息了;有的人则继续进行这没有尽头的奔跑。 只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是在别处?我们为什么总要为了那个以后的目标而忽略当下的美好的生活? 达到目标后的生活是美好的,但这个过程难到不也是生活吗?为什么这段生活不值得珍惜呢?尤其是,我们在达到一个目 标后又去追逐下一个目标,永远是不值得珍惜的“当下”,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输掉了整个人生。 在高中,这种“一切向前看”的想法最为严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最为残酷的竞争和最重要的考试。而 且,别人告诉你,只要一考完,一切的不幸就可以结束了。所以,我们要早期晚睡,玩命的学习,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父母也把一切都帮我们打点好,让我们能够安心地学习。所以,这三年的生活,所有的内容,几乎都是在为了考大学而学 习。 小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快点长大,像大人一样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等到真的长大了,开始进入 社会,才发现做大人一点都不自由。才开始发现儿时的快乐,学校的好处。于是开始怀念,那些青春年少的岁月,甚至是 那些无聊的琐屑,都觉得那么美好。只是,这回忆总是太少 。因为那时的我们总是被赶着往前,却忽略了路边的美丽风景。 这些回忆,经历了时光的筛选,美好而珍贵。而对于正在大学中的我们,关于高中的回忆,是其中最美 丽的篇章。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单纯,但也很无知。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都不明白。只有到了高中,一个人才开 始慢慢地对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强烈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思考自身的矛盾,命运。这种思考一 开始,就必然会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想要自由,就必然要抗争,所以,青春期没有不叛逆的。 现在看来,高中时候的我们,还是很幼稚的。为了一丁点的事和别人闹矛盾,为成绩上的一点差别而闷 闷不了,为老师的一次批评而羞愧难当。如今,在大学里的我们,早已迅速成长起来,睡大觉,逃课,抄作业都是家常便饭, 有的人会给老师求情送礼希望改卷子的时候松一点……如果高中时的我们能看到几年后的我们,会不会觉得这不可能是自 己?但这的的确确是同一个人。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对大学的期望中,从来不会有这些。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好的,却无力去 改变。 多想有一天,我可以回到高中。那里的校园不大,却很美丽。有那么多勤奋好学,又天真可爱的学生。 去食堂吃饭,晚上熄灯后就睡觉。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期待着每一个假期。不会的问题积极地问老师,考试考的不好了督 促自己要努力。 我会有一个同桌,我可以和我的同学放心地交朋友。我可以真真切切地喜欢一个人,即使只能偷偷地。 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了。 高中为大学而学,这样的一个好处是,不管再怎么迷茫,都是有目标的——考大学,好坏是次要的。有 了一个目标,生活就会有动力,不会觉得孤单寂寞,茫然而无所事事。因为知道前面的生活是美好的。不像我们现在,总 是不确定自己以后要走那条路?能干什么?我们的努力会不会有回报?这种迷茫的状态可能会从一进大学就开始一直到毕 业以后。高中时我们可以相信“天道酬勤”,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会有收获。而在大学里,遵循的更多是复杂的“人之道”, 关系、利益,充斥期间,你考的再好也可能拿不到奖学金,到社会上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没有像高考那样相对来说比 较公平的竞争机制,事情会变得复杂的让我们难以想象。 我们上学,要学的不仅是知识,还要学会爱和责任。大学是我们学生生涯中最美好的地方:自由、单纯, 爱情、友情都显
/
本文档为【大学无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