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事故应急管理

事故应急管理

2011-05-05 50页 ppt 1M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0576

暂无简介

举报
事故应急管理*事故应急管理青海油田培训中心培训一部*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事故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事故应急概述第三部分事故应急管理第四部分保障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措施第五部分油田应急预案及实施*第一部分、事故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典型案例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1.1典型案例(一)“2003.12.23”重庆开县气矿井喷事件*1、重庆开县气矿井现场*2、气井喷涌毒气后点燃大火!*3、造成死亡243人!救治无效的老汉*4、造成2142人中毒住院治疗的中毒者儿童的眼睛和脸部受伤害*5、造成大量牲畜死亡!*6、半径10公里范围内6....
事故应急管理
*事故应急管理青海油田培训中心培训一部*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事故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事故应急概述第三部分事故应急管理第四部分保障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措施第五部分油田应急预案及实施*第一部分、事故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典型案例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1.1典型案例(一)“2003.12.23”重庆开县气矿井喷事件*1、重庆开县气矿井现场*2、气井喷涌毒气后点燃大火!*3、造成死亡243人!救治无效的老汉*4、造成2142人中毒住院治疗的中毒者儿童的眼睛和脸部受伤害*5、造成大量牲畜死亡!*6、半径10公里范围内6.5万群众紧急疏散!*7、设立临时避险场所—安置灾民!*8、设立临时诊所—应急施救!*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深入灾区看望群众*10、灾害调查与理赔。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00多万元!*11、责任者受到惩办!*(二)“2006.3”重庆开县气矿井又发生井喷事故*重庆开县两次井喷事件对比2003年12月井喷:中毒死亡:243人;疏散人数:6.5万人;牲畜:大量死亡;责任者受惩处。2006年3月井喷:中毒死亡:无;疏散人数:0.7万人;牲畜:较少;责任者受表扬。*1.2003年群众没有通信电话,信息不畅。2006年40%以上的村民都装上了有线电话,信息畅通。2.2003年通往村庄的路都是土路、小路,不通汽车。2006年修路、通车,交通方便了。3.2003年没有预案,政府与企业不沟通,政府反应迟缓,应对无序。2006年有应急预案,企业与政府事先沟通,政府反应迅速,应对得力。4.2003年没有预设避险场所。2006年事故发生后,开县政府组织80辆大型客车疏散转移群众,把群众集中安置在5个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设立了食宿、医疗、安保小组,确保群众在吃、住、医、安全等方面得到保障。5.2006年各部门密切协作。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处置工作;市环保局、气象局组织人员,对环境、水质、空气进行监测;有关部门同时对开县其他安全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部署。重庆开县两次井喷事件对比*协和客机2000年7月25日,法航的一架协和客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后失事坠毁,给协和客机带来致命的打击。2003年10月24日,协和客机正式退役。标志着人类民用航空史上的超音速时代暂告一个段落。**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氯气泄漏事故**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2008年电力电网的冰雪灾害2008年初春一场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在全国范围电网造成36740条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2016座35kV及以上变电站停运,10kV及以上杆塔倒塌及损坏310321基,其中110-500kV8381基,导致3330多万户、约1.1亿人口停电,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其范围之大、时间之长、受灾民众之多、基础设施破坏之严重、社会经济损失之巨大,前所未有,也为世界电力工业史所仅见。——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肖鹏****有没有应急预案,有没有应急准备,结果不一样!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故启示*1.2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一、社会需求社会警觉性较差,国民防灾意识和能力较低,是我国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3年我国抗击“非典”,引发了我国对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考和总结。因此,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1.2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二、政府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做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党的十七大部署和要求1.2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强化源头预防,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三、具体措施切实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和完善全国性及各部门的危机应对战略和(应急预案);建立常设性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等。1.2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应急指挥职能交叉 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 应急装备和数量不足,技术落后,救援能力差 应急法制基础不健全 应急预案操作性差,应急难以有序进行1.3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现状*第二部分事故应急概述一、事故应急相关术语★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定义:事故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按行为科学的观点: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作用的结果;★按能量学的观点:事故的本质是做工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事故(accident)*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2、危险源(hazard)上述定义可释义为: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也可被称为危害。例如,造成人员伤亡的危害有: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灼伤等;造成职业相关疾病的危害有:噪声致人听力损失、粉尘致人尘肺病等;造成财产损失的危害有:建筑物、机械设备损坏和原材料的损失等;造成工作环境破坏的危害有:工作环境过热、过冷、过潮等。所谓根源或状态可以理解为风险源或事故隐患。*3、应急应急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事件采取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应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对突发事故灾害做出预警; 控制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 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二、事故应急相关法律法规1.《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3.《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5.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6.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7.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第三部分事故应急管理一、应急管理内容分类——预防: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或延缓事故进程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准备:包括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的培训、演练,物资器材的准备等;——响应:包括事故报警与报告、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事态控制与抢险、现场受害人员的急救与医疗、周围人员的紧急疏散、贵重物资器材的抢救、环境监测等;1、按工作阶段划分*——恢复: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短期恢复是指将现场恢复到相对安全的状态,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内容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分析、废墟清理等;长期恢复包括厂区恢复性重建或受影响区域的恢复性重建工作等。*事故应急管理��������(Precaution)�����(Recover)�����(Preparedness)�����(Response)���1.1���������������*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内容与应对措施 阶段 内容与应对措施 预防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人类生命财产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灾害保险安全规划风险分析、评价土地勘测监测、监控公共应急宣传、教育 准备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应对事故发生而提高应急行动能力及推进有效的响应工作。 国家政策应急预案(计划)应急通告与报警系统应急医疗系统应急救援中心应急公共资讯材料应急培训、训练与练习应急资源互助救援特殊保护计划*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内容与应对措施 阶段 内容与应对措施 响应事故发生前及发生期间和发生后立即采取的行动。目的是保护生命,使财产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启动应急通告报警系统启动应急救援中心报告有关政府机构提供应急医疗援助消防抢险疏散和避难搜寻和营救 恢复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清理废墟破坏评估消毒、去污保险赔付贷款和核批应急预案评审改进灾后重建一般而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且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相互关联,构成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一个动态的循环改进过程。(一)预防又称缓解、减少,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为了消除事故发生的机会或者为了减轻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性工作。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员工和公众应急自救知识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对象是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其前提是假定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的预防更侧重于第二层含义。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尤其要注重重大危险源普查和重大事故隐患排差等风险评估工作,尽可能预测和事先考虑到在哪些地方会出现哪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风险,防患于未然,避免盲目自信、麻痹大意。(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1]。因而,充分准备是应急管理的一项主要原则。应急准备的主要措施包括:利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队伍、应急装备等信息系统;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对预案加以修改完善;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组织模拟演习和人员培训;建立设立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和预警等级;与各个政府部门、社会救援组织和企业等订立应急互助协议,以落实应急处置时的场地设施装备使用、技术支持、物资设备供应、救援人员等事项,其目标是保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为应对重大事故做好准备。准备得越充分,事故应急救援就会越有成效。(三)响应是指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进行事故报警与通报,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和工程抢险,实施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紧急疏散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提供现场急救与转送医疗,评估事故发展态势,向公众通报事态进展等一系列工作,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应急响应是应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阶段、实战阶段,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尤其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反应速度越快,意味着越能减少损失。由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只有及时响应,控制住危险状况,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有效地减轻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经验表明,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或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需要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三是要为一线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以提高危险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并保护好一线应急救援人员。(四)恢复指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应急恢复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评估事故损失,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清理事发现场废墟,提供事故保险理赔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重建被毁设施和工厂,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事故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恢复阶段应注意:一是要强化有关部门,如市政、民政、医疗、保险、财政等部门的介入,尽快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二是要进行客观的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应急救援与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为今后应对类似事故奠定新的基础,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制度和管理革新,化危机为转机。[1]《左传》*2、按应急管理的具体工作划分——应急体制、机制的建立、应急完善;——危险源管理:包括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等;——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包括各类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所有有关人员的培训及演练等;——应急预案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发布、备案及评审、修订等;——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等管理:包括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等的计划、采购及保管等;——外协管理:包括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联络、协调及签订服务协议等;——应急救援行动管理:包括救援方案的确定、实施、终止、恢复等;——善后处理工作等。*二、企业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1、建立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有关部门之间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值班制度、应急例会制度、应急预案评审修订制度、应急培训演练制度、应急物资供应管理制度、应急总结表彰制度等。*1)一般性危险源的辨识(1)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2、危险源管理——辨识、评价、控制、登记建档及上报——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理、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⑴物体打击;⑵车辆伤害;⑶机械伤害;⑷起重伤害;⑸触电;⑹淹溺;⑺灼烫;⑻火灾;⑼高处坠落;⑽坍塌;⑾放炮(爆破);⑿火药爆炸;⒀化学性爆炸;⒁物理性爆炸;⒂中毒和窒息;⒃其他伤害。(2)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进行辨识*(3)按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进行辨识事故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工具等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条件不良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员工教育培训不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或不落实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生产组织不合理现场生产缺乏检查和指导事故间接原因(4)根据国内外同行业事故资料及有关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辨识*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与管理(1)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定义: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储存、使用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称为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①爆炸性物质;②易燃性物质;③化学活性物质;④剧毒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详见下表(共142种危险物质)。*表1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2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3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4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对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登记、建档;★成立重大危险源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责任人;★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和设备操作、维护规程,保证安全资金投入,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对有关人员进行针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技术培训;★采取必要监控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监控,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编制事故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救援的能力;★按规定向政府及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2)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3、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2)有关人员的应急培训及演练(1)应急培训及演练的范围——普及性应急培训及演练:针对所有有关人员;——专业性应急培训及演练:针对应急指挥、应急抢险、应急救援及现场操作人员。(2)应急培训及演练的管理内容——制定应急培训及演练的计划;——确定应急培训及演练的内容及方式;——应急培训及演练的组织与实施。1)完善各类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指挥中心、中心办公室及中心成员(重点是总指挥)的职责;——专业应急抢险队及职责;——专业应急救援队及职责;——应急专家组及职责。*4、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前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准备阶段的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人员的组织、编制程序及过程的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后的内部审核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后的专家评审管理;——应急预案的发布与培训、演练管理;——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应急预案的定期、演练及实施后的评审与修订管理。*5、应急设备、器材等物资管理——常用应急设备、器材等的计划、采购及保管;——签订备用物资、器材的供应协议。6、外协管理——与政府有关部门(如安监、消防等)保持畅通联系;——与可能参与本单位事故救援的兄弟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并保持畅通的联系;——与相关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7、应急救援过程管理——应急救援方案的确定与实施管理;——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调配管理;——现场人员急救及周围人员疏散;——现场治安、交通管理;——后勤生活保障等;……。8、善后工作管理——事故现场恢复、重建;——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及理赔;——环境污染评价及赔偿;——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及应急管理、改进;……。*第四部分保障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措施1、应急知识教育培训2、事故应急演练3、保障应急救援的条件4、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修订5、完善应急救援管理制度6、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协作单位的联系*一、应急教育培训1、普及性应急培训——所有有关人员——本地或企业可能发生事故及危害;——发生事故时员工及公众的应对措施;——防护用具的使用与自制防护用具;——自救与互救知识;——报警信号与指挥信号的识别;——疏散方向与路线;——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等。*1)各级指挥人员的培训⑴指挥决策能力培训:——本单位有关的应急预案;——与本单位危险源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及危险性分析;——事故现场信息分析;——企业与社会应急能力分析;——指挥方案的分析与决策等。⑵指挥调度能力培训:——设备、器材等物资调度;——现场应急人员调度;——社会应急力量协调;——道路交通指挥与调度——人员疏散调度等。2、专业应急培训*2)应急抢险队员的培训——消防与危险化学品知识培训;——事故控制与抢险技术培训(如堵漏);——伤员抢救技术培训;——应急装备、器材使用及维修技术培训;——自身保护与现场保护技术培训;——事故抢险过程记录与资料整理培训。3)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伤员就地检查与紧急处理技术培训;——伤员转运技术培训;——伤害类型的确定与急救技术培训;——生化消毒与现场处理技术培训等。*4)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鉴别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培训;——所在岗位潜在危险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培训;——应急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培训;——自救与互救技术培训;——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异常情况或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上报;——紧急情况发生时的报警培训。*二、事故应急演练1、事故应急演练的目的——强化应急知识、技能培训;——检验、提高应急(指挥、协调、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合理性、实用性和存在问题;——强化应急意识。2、事故应急演练形式应急演习.ppt——应急指挥演练(桌面演练);——单项应急技术演练(如灭火、火灾逃生);——综合性应急演练。*——应急演练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定期、经常进行;——由熟悉现场和预案、有权威的人员担任应急演练指挥,并请有关专家指导;——演练情况设置应紧密结合现场实际,并考虑突发或意外情况的发生;——演练过程要有详细记录、有考核、考试、成绩要记入个人档案;——演练后要进行认真地总结与评审,为预案修订打好基础。3、应急演练的要求*三、保障应急救援的条件1)应急人员条件——应急指挥人员、专业应急抢险与救援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及数量应满足应急救援的要求;2)物质条件——保障通讯器材,防护用品,消防器材,抢险与抢修设备、物资,急救器材及药品等满足应急要求;3)各种技术条件(资料、专家)保障;4)保障外部协助及通讯联络畅通;5)保障基本生活、交通运输、治安保卫及急救医疗条件等。*四、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修订1、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⑴危险目标;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⑶报警、通讯联络方式;⑷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工艺技术处理措施;⑸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方案;⑹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⑺应急保障条件;(8)应急培训演练。*2、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程序⑴建立应急预案编制机构;⑵制定应急预案编制计划;⑶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⑷进行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辨识与评价;⑸对现有预防措施及应急能力进行评估;⑹应急预案的编写;⑺应急预案的评审与修订。*2)应急预案评审的内容——审核预案对重大危险源及潜在危险性的认识是否正确、全面;——审核应急组织机构,专业应急人员配备是否符合现场抢险的要求;——审核抢险救援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审核配备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救援物资及药品等是否满足要求等。1)应急预案评审的类型——初始评审:预案编制后的审核验收;——演练后或实施后的评审;——定期评审;3、应急预案的评审*——每次评审后要对预案的不符合项进行修订;——当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预案,保证预案中的一切资料都是最新的、最实用的;——及时总结事故后预案的实施情况,吸收国内外同类事故救援经验教训,适时修订预案;——预案修订后要进行广泛宣传,使有关人员熟悉新预案的内容;——企业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4、应急预案的修订5、应急预案的备案——应急预案编制后和经重大修订后,须报有关部门备案。*战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况:  先其未然谓之防,  发而止之谓其救,  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2222222222222222222222一般而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且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相互关联,构成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一个动态的循环改进过程。(一)预防又称缓解、减少,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为了消除事故发生的机会或者为了减轻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性工作。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员工和公众应急自救知识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对象是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其前提是假定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的预防更侧重于第二层含义。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尤其要注重重大危险源普查和重大事故隐患排差等风险评估工作,尽可能预测和事先考虑到在哪些地方会出现哪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风险,防患于未然,避免盲目自信、麻痹大意。(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1]。因而,充分准备是应急管理的一项主要原则。应急准备的主要措施包括:利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队伍、应急装备等信息系统;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对预案加以修改完善;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组织模拟演习和人员培训;建立设立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和预警等级;与各个政府部门、社会救援组织和企业等订立应急互助协议,以落实应急处置时的场地设施装备使用、技术支持、物资设备供应、救援人员等事项,其目标是保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为应对重大事故做好准备。准备得越充分,事故应急救援就会越有成效。(三)响应是指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进行事故报警与通报,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和工程抢险,实施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紧急疏散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提供现场急救与转送医疗,评估事故发展态势,向公众通报事态进展等一系列工作,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应急响应是应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阶段、实战阶段,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尤其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反应速度越快,意味着越能减少损失。由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只有及时响应,控制住危险状况,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有效地减轻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经验表明,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或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需要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三是要为一线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以提高危险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并保护好一线应急救援人员。(四)恢复指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应急恢复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评估事故损失,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清理事发现场废墟,提供事故保险理赔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重建被毁设施和工厂,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事故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恢复阶段应注意:一是要强化有关部门,如市政、民政、医疗、保险、财政等部门的介入,尽快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二是要进行客观的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应急救援与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为今后应对类似事故奠定新的基础,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制度和管理革新,化危机为转机。[1]《左传》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
本文档为【事故应急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