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苏格拉底和孔子

苏格拉底和孔子

2011-05-05 9页 doc 68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142

暂无简介

举报
苏格拉底和孔子苏格拉底和孔子、耶稣一样,一生没有留下一个文字,后世追溯都有各自局限 苏格拉底和孔子、耶稣一样,一生没有留下一个文字,后世追溯都有各自局限。          柏拉图起初想做戏剧家,想做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一样的大师。但是,不幸的是,半路上遇到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何等人?!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这样描述他:不管是谁遇上苏格拉底,只要你坐下来开始听他讲,如果不赶快逃跑,就会一直坐做到老。如此,戏剧大师的梦想换成了哲学家的追求。          但是,既然做了苏格拉底的弟子,就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就像恋爱,你选择了一个人,你就...
苏格拉底和孔子
苏格拉底和孔子、耶稣一样,一生没有留下一个文字,后世追溯都有各自局限 苏格拉底和孔子、耶稣一样,一生没有留下一个文字,后世追溯都有各自局限。          柏拉图起初想做戏剧家,想做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一样的大师。但是,不幸的是,半路上遇到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何等人?!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这样描述他:不管是谁遇上苏格拉底,只要你坐下来开始听他讲,如果不赶快逃跑,就会一直坐做到老。如此,戏剧大师的梦想换成了哲学家的追求。          但是,既然做了苏格拉底的弟子,就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就像恋爱,你选择了一个人,你就要选择这个人身后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城邦以“不信城邦的神、引入新神,腐蚀青年”罪名起诉,并被判死刑。这场审判,不仅判决了苏格拉底,也判决了所有的弟子。苏格拉底的弟子对老师的回忆和辩护也于此开始。  古代,世界上有两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是孔子,在希腊是苏格拉底(Socrates),两人至今尚为世人称颂不已。 一 一个历史上的巧合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四六九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恰当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四七九年);苏氏于公元前三九九年(我国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我国的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可能比孔子更丑。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The Story of Philosophy)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注一)。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式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City-States)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继续不断。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诚,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二 幽默风趣的性格   苏格拉底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的职业是雕刻,母亲是一个产婆。少年时期他曾抱着继承父业的理想,一度学习雕刻,终因没有兴趣而中止。但喜欢研究哲学、天文和几何。苏氏的妻子名叫灿蒂柏(Xanthippe),颇有悍名。夫妻的感情并不和睦,因为这位大师终日坐在雅典的大街上,或在神庙前,和一般青年讲学论道,既不要束修,也没有其它谋生的职业,从不关心自己的妻小。所以在妻子的眼光中,苏格拉底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是一个只带回麻烦而不带回面包的懒虫。苏氏常自称为「牛虻」,他的妻子也这样叫他。牛虻是吸牛血的蝇子,她竟将丈夫比做家中的吸血鬼,平时夫妻间勃溪常起;可是每当灿蒂柏大发雷霆的时候,这位大哲学家总是默默的抗议,使强悍的妻子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据说有一次,在苏氏仍作无言的抗议时,他的妻子气闷不过,在盛怒之下,将一桶水泼浇在丈夫的头上,这位大师只微笑着说:「我知道在阵雷之后,一定会有疾雨的。」   其实,他们夫妻的感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坏,平时虽不免常有勃溪,但一到紧要关头,夫妻的真情便会自然的流露出来。当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消息传到他妻子的耳朵里,灿蒂柏便痛哭不已,泪流满面。到这个时候,这位哲人仍然很轻松的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劝她回家吧!我一生最怕见女人流眼泪了。」她的妻子哭着说:「苏格拉底,你是冤枉的呀!你不能无罪而死啊!」却想不到他回答说:「我无罪而死,死得很光明磊落啊!难道要我有罪而死吗?」   苏格拉底是天生的幽默大师,无论在甚么时候,他都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当他面临死亡的一剎那,他的弟子们都痛哭失声,他仍然是妙语如珠,冲淡了不少的悲哀气氛。有一位弟子劝他在临死前换下那件破旧的长袍,他坚持不肯,同时说:「我生前即穿着这件破旧的衣服,难道穿着它,死后不能见上帝吗?」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克雷多(Crito)说的:「克雷多,我还欠阿克勤比斯(Asclepius)一只雄鸡,请别忘记还给他。」 三 勇者的画像   苏格拉底生时,雅典的思想界,诡辩学派(Sophists)的学说正在风行。他们对知识持彻底怀疑的观点,对任何事物的真实性都不相信,而谓世界上没有确实的知识;仅教人如何从事辩论,如何赢得辩论,但决定辩论的关键,恒不以真理为依据。诡辩学派在评断知识时,常说吾人只有主观的,而无客观的真理。普罗泰格拉斯(Protagoras)是此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曾说:「人为万物的权衡(Man is the measureof all things)。」该派的理论要点,可综括为三:(一 )以感官为知识的来源;(二)以个人为真理判断的标准;(三)以怀疑为知识寻求的目的。他们对知识所持的观点,可以说是非不明,真伪不分,对青年们的不良影响极大。   苏格拉底对诡辩学派的攻击不遗余力,他曾批评说,诡辩派之领导青年,有如盲者引领盲者,焉得不同归于尽呢?我国有一句俗话:「盲人骑瞎马。」苏氏的批评,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要挽救堕落的人心,慨然以教导青年为己任,不怕危险,不顾讥辱,每天照例走到十字街头或众人聚集的地方,和一般青年人讨论人生的种种问。他痛诋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嘲骂贵绅与强豪,终于招致小人的忌怨。苏氏崇奉贵族政治,和民主派的当权者阿乃德也极不相能;他信奉一神论,和雅典的多神思想也大相径庭。在多种原因的凑合下,这位伟大的哲人终于斗不过黑暗和罪恶而倒下去了。首先米烈多士(Meletus)控告他三种罪名:(一)侮慢本国的神,(一)信奉异端的神,(三)假藉教育手段以蛊惑青年。按雅典的法律规定,对于侮蔑本国的神,而信奉异端的神,应处死刑。可是在雅典,被判死刑的人,如果有机会逃出国外,就不予追究;也可以出钱赎罪。有的弟子劝他借机逃走;有的弟子和朋友愿意代他赎罪,都被他拒绝了。为了维护真理和正义,他表示不能这样做,潜逃和赎罪等于向邪恶屈服。临刑前说:「服从国法,是市民的义务。」于是这位七十高龄的大哲学家,为真理而殉难,在弟子们的呜咽声中与世长辞了。   苏氏是西方智慧的代表,终生为维护真理而奋斗,为教育青年而努力,和邪恶对抗,抱着宁死不屈的决心。我国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话苏格拉底可当之无愧了。他坚持着正确的理想,勇敢奋斗,不受威胁,不为利诱。虽不幸遭遇到悲惨的下场,而他的人格已光耀后世,他的声誉已永垂千古。 四 思想和言论   古代希腊的哲学研究,可以说苏格拉底是一个分水岭。在他以前,从泰利士(Thales)开始,到赫拉克利特(Haraclitus)、巴门尼第斯(Parmenides)、毕泰格拉斯(Pythagoras)和恩庇道格拉斯(Empedocles)等人,都偏重宇宙和自然的研究,探讨宇宙的根源,寻求万物的本体,对于人生问题多未注意。到了苏格拉底,才扩大了哲学的研究领域,开始注意到人类本身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他曾说,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些什么问题?是心灵问题,是人生问题,是道德问题,是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片刻也不能分离的。苏格拉底就这样开创了人生哲学的新领域。   我们现在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哲学是人所发明创造的,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研究和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几千年来的知识发展,我们「知物」而「不知人」。目前,物质文明突飞猛进,住有摩天大厦,穿有呢绒绸缎,行有飞机汽车,并可到其它星球探险,到海底游历,新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光怪陆离,目不暇给。但相反地,人类的道德堕落,世风日下,物欲横流,战乱频仍。科学支配了人性,邪恶湮没了良心,所以罗素(B. Russell)说,人类仍受陈腐观念的作祟,因而有种族的歧视和竞争。我们眼看着人类对本身问题的愚昧无知,彷徨失措,面对着三千多年前这位大哲学家的过人智慧,能不羞愧吗?苏格拉底常引用德尔斐庙(Temple of Delphi)所镌的一句名言「知汝自己(Know thyself)」来告诫世人,实可为现代人类愚昧行为的箴规,陈腐观念的药石。 一)知即德说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图和齐诺芬替他记述流传下来的。其中与教育最有关系的,是他的伦理思想。在道德理论方面,他属于幸福主义者,也是哲学思想中最崇高的一部分。在伦理学中,他将「幸福」(Happiness)和「德」(Virtue)的概念分析得很详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苏氏谓幸福即至善(The highest good)。但他所指的幸福,不专指快乐。他认为人类要获得幸福,生活必须有节制,因为中庸之道(Moderation)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从柏拉图的「对话录」(Dialogues)中证明,苏格拉底的中庸理论并不是禁欲主义(Asceticism)。他所谓的幸福,并不是指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特别强调袪除心灵中的忧虑,和致力于知识的获得。   苏氏以智慧(Wisdom)统摄诸德,以「知即德说」(Knowledge is virtue)为其伦理学理论的主旨。他认为明智之人,能明是非,别善恶,在平时的行为实践中,就知道为善去恶。没有人会故意作恶的,因为故意作恶,可使他本身感觉不快。凡人的作恶,皆由于愚昧无知,所以智慧为唯一之德,愚昧是唯一之恶。这就是苏格拉底「知德合一」的理论张本,他把知识和道德二者,看作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了。   在他的「知即德」的理论下,他常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彻底了解自己真正利益之所在,洞察自己行为的未来后果,批评并调和自己的欲望,针对更远大的目标,将之从浑沌中导入更富于创造的和谐境界,那么对受过教育而富有社会经验的人,这种反省也许可给予他们以理想的道德标准;但对于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无法建立起他们的道德反省的意识,唯有用教育的力量,使他们不断的追求知识,增加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才能实践善的行为。   他一生引导青年走上较大范围的人生真理之路,以此真理来衡量一个真正人的生活。所以他说,良好生活的艺术,乃是艺术中的最高艺术。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探求正确的个人思想以及正确的知识,重视日常道德上的各种问题。他坦白承认旧教育的变迁乃是不可避免之事;他探索着在教育上建立个人道德的新基础,以代替为国家服务而训练的老观念。   我们了解,「知德」是道德教学的范畴;「行德」是道德实践的范畴,道德重在实践,只知德而不行德,等于不知。知德者可能行德,也可能不行德,若干学者倡导「知行合一」,事实上这是一个希望达成的目标,少数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得到,要求人人都如此,那只是一个理想。有人批评苏格拉底的理想根本不能实现,苏格拉底便说:「因为不能实现就坏吗?假若一幅图昼,画着一个尽美尽善的美人,你能说因为并非实有其人,那张图画就是坏的吗?最完美的理想,是批评实际的标准。」 (二)教育目的和方法   苏格拉底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求至善和品德的培养及心理能力的发展;并以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求得至善,人类之所以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则在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以完成理想的人格。苏氏承认客观真理之存在,同时又主张自我努力的必要;前者为知,后者为德;知德合一乃苏格拉底理想中的人格。他的用意在以道德为具体的间架,以知识为抽象的,而建立一表里兼赅的体系。他以「友谊」、「勇敢」、「谦逊」等为道德之概念,而人格的扩大,即系于观念知识的充实。而「知汝自己」或内省(Insight),则为达到此教育目的之不二法门。   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有关问题时,常用诘问法,又称苏格拉底法(The socratic method)。这种方法有下列的几种特点:……怀疑的,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由怀疑而引出问题,这不是表示苏格拉底傲慢自大,或自命为智者;事实上恰好相反,苏氏本是非常谦虚的。他常说:「我知道自己的愚昧,我非智者,而是一个爱智的人。」此外,苏氏所谓「怀疑」是研究学问和讨论问题的方法,别于古代希腊怀疑论者之所谓的「怀疑」;前者以怀疑为方法,作为探求真知的手段;后者以怀疑为目的,始于怀疑,而终于怀疑,结果则毫无所得。……是谈话方式的,这是诘问法的第二特点。在讨论时,采用谈话的方法,以辩论为技术,而寻求真理和概念的正确定义。其真理的发现,是在讨论和问答法中进行,所以有人叫这种方法为「产婆法」,为知识接生的艺术(The art of intellectual midwifery),以为知识原存于对方的心灵内,不过他自己因受其它错误的观念所蔽,而没有发现罢了。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它问题的数据,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第二、青年们要想学习,必与交谈,由交谈而建立友谊,由于友谊建立在双方的情感基础之上,这样才有助于问答的进行。 于是爱求知识和增进友谊二者,构成苏格拉底方法进行中的基本要素。……;是概念的和定义的;他在问答中,想把许多模糊的概念找出正确的定义来。他常问:「何谓正义?」「何谓名誉?」「何谓德性?」「何谓道德?」「何谓爱国?」「何谓你自己?」苏氏所最关心的,便是诸如此类的道德和心理学的问题。他这种坚持精确的定义,清晰的思想,及精细的分析态度,给雅典青年不少的帮助。他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导,无非认为知识之目的是使概念获得正确的定义。   苏格拉底的整个方法,是启发的(Heuristic),又可叫探求法(A method of finding)。经过归纳过程而归结到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Aristatle)曾说:「归纳和定义二者,恰可归功于苏格拉底。」……(注二)罗素则称之为辩证法(Dialectic method)。不过他说,这种以问答寻求知识的方法,不是苏格拉底发明的,巴门尼第斯(Parmenides)的弟子齐诺(Zeno)似乎早已用过了。(注三)即使如此,在古代希腊运用辩证法较为成功的人,则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而后者显然是受前者的影响。 五 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为古代希腊思想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没有苏格拉底的出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相继成为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实在大成问题。他三人在哲学上的成就,造成希腊文化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很相似。在我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相继出现,也构成了我国古代哲学的黄金时代。在其中儒家的思想是主流,由于儒家孔、孟、荀的继起,奠定了儒家在中国数千年永传不坠的学术基础。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当时混乱的雅典思想界,有振聋发瞶的作用;苏格拉底的人格,对于一般趋炎附势的雅典公民,也有使「贪夫廉」「懦夫立」的启示作用。   在哲学方面,他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影响至巨。他对后世的贡献大致有三:   (一)对哲学方法的改进-建立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初步基础;   (二)是有系统研究知识条件的第一人-建立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体系;   (三)构成伦理学的体系-建立道德科学。   关于归纳法的发展历史,在近代虽经培根(Francis Bacon)的倡导,始成为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但不是说在培根以前就没有人用过;相反地,这种方法早在希腊古代已经有人在注意和使用它了。苏格拉底就常用这种方法。事实上苏氏的诘问法,是「综合」和「分析」相互为用的方法,本质上就是辩证法。这种方法对柏拉图的影响很大,在他的对话录中到处可以看得出来。柏氏以辩证法为建设概念知识的方法,而为思想的艺术,尝称辩证法包括两个步骤:(一)综合特殊而为一个概念;(二)分析概念而用于特殊。在思考的过程中,前者即是类化(Generalization),后者就是分类(Classification)。很明显的,这是得自师门谪传。   在认识论方面,苏格拉底应属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在古代,认识论之派别的划分虽不比近代明显,但从各哲学家们的主张中,可以找出其理论的渊源。例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理性主义者;伊壁鸠鲁(Epicurus)和斯多噶学派(Stoics)应属于经验主义(Empiricism);亚里士多德虽师事柏拉图,但他在认识论上的主张,是走折衷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路线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理性(Reason),真实的知识是普遍的而非特殊的,是形式的而非偶然的,是永恒的而非变动的。他在这方面的理论,近则影响柏拉图;远则对近代的理性主义者如笛卡儿(Descartes)、斯宾诺莎(Spinoza)和莱勃尼兹(Leibnitz )等人均有莫大的启导作用。   至于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思想,对柏拉图的影响更大,两人都属于伦理的幸福主义,柏氏在主观上认为至善即幸福,在客观上将善的概念看作和上帝相一致;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应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藉德性与智慧之助,变得和上帝相似,以道德和智慧为幸福的主要因素。在这一点上,他与苏格拉底的见解颇相契合。苏氏以智慧统摄诸德,柏氏则将德目列为最高的四种-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不过他特别指出智慧在德性中占最高的地位。但在实用方面,两人的主张则稍异:苏格拉底将实践道德建基于功利主义或权宜主义(Expediency)之上;柏拉图则放弃功利的观点,认为道德应有其独立的价值。 另外,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所持「中庸」的看法,对亚里士多德的启示很大。亚氏认为人是理性动物,过着理性生活,追求至善的价值。至善的生活才有幸福,但幸福不等于快乐,快乐可随着道德行为而来,而是道德行为的次要结果。这和苏氏的观点颇为一致。亚氏更认为良好的生活必须有道德的修养,对于道德的评价须赖合理的态度。所谓合理的态度,就是道德的中庸观点,中立不倚,不趋极端,无过与不及(Excess and deficiency)之弊。例如勇敢在粗鲁和怯懦之间,慷慨在奢侈和吝啬之间,谦逊在羞怯和傲慢之间。所谓勇敢、慷慨、谦逊等均是美德,本身有其适中性和调和性,既不失之于偏激,又不失之于迂缓。因过犹不及,均与中道不合。显然亚氏的中庸说,是导源于苏格拉底的。   笔者认为苏格拉底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他首先树立了西方伟大教师的风范。自西方历史中看,教师工作从开始就不受人重视,雅典叫一部分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为「教仆」。他们之中有的虽具有很好的学识,但却属奴隶的身分,平时伴送主人的子女到校读书,回家后陪读;即是自名为智者的诡辩学派者,也不过是到处流浪,全赖出售知识以餬口,根本不受人尊重。当前欧美的社会里,仍视教师为教书匠,和其它的木匠、锁匠一样,教师和学生之间似乎纯粹是一种金钱与知识的交易,一点也看不出像我国那种「尊师重道」的精神。但苏格拉底则是例外:他很受青年们的敬仰。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青年们树立了守正不阿的楷模。   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对于老师的死,由于爱莫能助,感到非常伤心。最后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开始到各地游历。苏氏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蔑视雅典的民主,憎恨无知的群众,增强其对实现贵族政治的决心;他的名著「共和国」(Republic)的构想,可能在此时已开始在其心中孕育着了。柏氏因受苏格拉底的陶冶,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他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成为希腊人而不是异邦人;赋我以自由民的身分而不是奴隶;使我生为男人而不是女人;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柏氏这种尊师重道的热诚,完全是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所致。因为苏氏出身平民,生活刻苦,而且平易近人,热情洋溢,加之幽默风趣,妙语如珠,故能使受教者如坐春风,自然潜移默化。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图和齐诺芬替他记述流传下来的。 公元前481年,那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末年,鲁国哀公执政的第14个年头。鲁国的一个学者走了。在一片不安静的气氛中,他安静的离开了人世。他,就是颜回。 史记里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 通过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颜回好学,但短命而死,而且二十九岁时头白就全白了。在这里重复的早死和短命的字眼,再加上这个二十九岁三个字,很容易让我们以为颜回是29岁时死的。如果真是29岁时死的话,那的确不算长命。不过,颜回死时,却已经活过了人生的41个年头。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他比孔子小30岁,意味着孔子30岁时他才出生,他跟他父亲颜路,在不同的时期拜在孔子的门下。但父子俩都很贫穷,以至颜回死时他父亲请求孔子卖车来替他儿子买棺材安葬颜回。虽然被孔子拒绝了,但却这那段文字资料可以看出,颜回是死在孔子的儿子伯鱼之后,伯鱼只活了50岁。我们从《史记·孔子世家》中可以看到,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第二年他的同学子路死去,接着第三年春天孔子以73岁高龄病逝,据说是悲伤过度而死的。那么我们可以推算出颜回应该是41岁死的。用孔子的话说,死时已过了不惑之年,也就算不得早死、短命了。 颜回死后,孔子很伤心。他哭得十分悲痛“天丧予,天丧予。”一向比较拘谨的孔夫子现在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展现出了他的真性情。“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老天爷要我的命啊!”当别人都劝他不必过分悲伤时,他说:“我不为他悲伤我还能为谁悲伤呢?”但是当颜回的父亲请求他把车卖掉以为颜回买棺椁时,却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孔子说“无论有没有才能都是儿子,我的儿子伯鱼死的时候,也就是用简单的棺材盛殓的,没有使用椁。我不能卖了车为他买椁,因为我以前做过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而当其他人请求厚葬颜回时,同样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当后来人们不听他的劝阻厚葬了颜回后,孔子反而于心不安。像自己犯了过错一样,在颜回的灵柩前忏悔着:“颜回呀,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的看待,可是我却不能像儿子一样对待你。这不是我的意思啊,这是那些学生要这样做的。” 为什么厚葬颜回,孔子反而觉得对不起他呢? 记得有一次颜回与子路陪侍在孔子身边时,孔子曾问他们有什么追求。颜回说“无伐善,无施劳”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平平淡淡就好。颜回的一生是安贫乐道的。“一箪食,一瓢钦,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还会在乎自己死后葬的是棺还是椁吗?他曾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孔子说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须符合礼,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别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于自己,哪能依靠别人呢? 也许,孔子觉得这一切都违背了颜回的本意,或者让颜回的人格蒙羞。似乎其他弟子包括颜回的父亲,都不能理解颜回。而唯一能理解颜回的人,只有他的老师孔子。 :一是学 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 也!”(《论语·子罕》)孔子说颜回一直都在努力学 习,并没有懈怠放松过。《庄子》里记载他跟随孔子 达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 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庄子·田子 方》)的程度,因此,其学业提高很快。子贡叹服地 说:“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 苟,是颜回之行也”(《孔子家语》)。他对于自己了 解不太透彻的问题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他 是孔子最为喜欢的学生之一,并且常受到表扬。其 次是乐学安贫的“心斋”境界。颜回以生活清苦而 乐学不辍著称于世,他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 (《论语·雍也》),生活极其窘迫,但他痴迷于孔子 的道德、学问,竟在“人不堪其忧”的环境下,做到 了“不改其乐”。《庄子》里记载颜回的境界又提升 到了“心斋”的层次,《人间世》、《大宗师》中对颜回 “修道”达到“心斋”、“坐忘”的境界描写得比较具 体。关于“颜乐”也是后来历代儒者为学治身所必 然探讨的问题,宋明理学时期最甚。再者是其学、 思、用结合的治学方法。颜回是一个性格内向的 人,甚至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愚笨”的感觉,孔子 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 但他“退也省其私”,能够深刻领会老师的道理,并 且达到“闻一知十”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之中也努 力阐发和运用夫子之道,“亦足以发”,曾子说有一 种人“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 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 伯》)。这就是说颜回努力遵循着孔子的“不耻下 问”求知方法,虚心地向别人求教知识。事实证明 “回也不愚”,而是一个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人,难怪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论语·公治长》)也 正是由于颜回的好学、深思、致用,孔子给予了他 极高的评价,对于他的死也是悲痛万分。“有颜回 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 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可见在孔子的 心目中,颜回就是一个有好学精神,能够将孔子的 理论真正内化的典型,除了他,再也没有第二个 了。表面上看来,颜回是以“好学”的精神受到后 人尊崇,在理论理性的角度继承和发扬着孔子的 思想;然而,在实践理性层面,颜回也在终身地推 行和实践着孔子的政治理想。和许多儒者一样,颜 回同样是把儒家“内圣外王”的这一条路线作为自 己追求的目标,他的“好学”并不是对现实冷漠的 回避,而就从他追随孔子游说于各国十几年,就可 以看出其政治渴望。也许是颜回的学养太过凸显, 相比之下他的政治思想往往被忽视;也有可能是 颜回的离去过早,不然的话说不定颜回会在仕途 上有所成就。 摘要:颜回是孔子最欣赏最喜爱的学生。他虽然英年早逝,无著述传世,却对孔子乃至整个儒学思想的形 成发展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论语》文本中颜回相关篇章的解读,分析孔子和颜回的相 熟相知的关系缘由以及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颜回孔子论语孔颜之乐 作者简介: 李璞璘(1988-),女(汉族),武汉市,武汉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 从《论语》看颜回 李璞璘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3-0067-01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论语》中共十九章谈到颜回,其中 绝大部分都是赞美之词。孔子对于颜回的欣悦之心从不避讳。那 么,颜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会受到孔子如此的欣赏? 颜 回对儒家的思想体系有怎样的影响? 本文试图根据《论语》中对颜 回言行的记录及相关评价,回答以上问题。 颜回(前521~前481 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是孔子最得 意的弟子,却英年早逝,孔子为此非常遗憾。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 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独以颜回配享。 在《论语》为数不多的几则记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颜回最大 的特点在于“大智若愚”,具体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孔子从来不避讳对于颜回的褒奖, 尤其是在他的聪慧程度和 好学程度上。《公冶长》一章中记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 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 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当然,孔子最看重的并不是完全是人的聪慧,再聪颖的人如果 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会有所成就。颜回之所以在孔子心中有着独 特的分量,是因为他不仅天资聪慧,更勤奋好学,非常刻苦。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予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6.3) 子曰: “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罕》9.20)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 冶长》5.28) 从以上段话可以看出, 孔子把颜回看做是他众多弟子中最好 学最勤奋的一位,这正是孔子最看重的一项品行之一。 二、谦逊低调,安贫乐道 有才华的人容易清高,有名望的人容易在赞美中迷失自己,失 去原有的品格。然而,颜回作为才智过人又勤奋好学的贤者,在称 赞中一直保持着低调的言行和朴实的生活态度。 子曰:“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 也不愚,(《为政》2.9)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颜回虽然聪明过人,却并不因此而自认为 高人一等,即使是在和老师研学的时候,也不像子路总是和孔子争 锋相对,而回去后认真思考,进一步发挥感悟。所以在一般人看来, 颜回看上去貌似有些沉默寡言, 反应迟钝, 实际上却是“大智若 愚”。孔子一向反对那种好大喜功、夸夸其谈的言行,提倡“不自夸, 不居功”。因此,对于颜回不以自己的资质为傲,平易近人、严谨治 学的品质,孔子非常欣赏。 颜回不仅在做学问上保持低调,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简朴。 子曰: “贤我,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6.11)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 颜回是一个资质聪慧而又勤奋好 学的人,虽然拥有过人的才智和崇高的品德,却依然能够保持谦逊 低调,安贫乐道。可以说,颜回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实践者和典 型代表。 三、与孔子相熟相知 孔子的学生中,七十二贤人人都是数一数二的德才兼备之人, 为什么孔子唯独对颜回“情有独钟”? 我认为,除了颜回的聪慧好 学、谦逊低调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颜回最能够把握孔子,理解孔子。 颜回渭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皓之在前,忽禹在后。夫 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昙不能。既竭吾才,如有 所立率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9. 11) 从这段话我们看出, 颜回对孔子其人以及孔子的学问很有研 究。对于身为学者的孔子,颜回认为他的学问做得非常精透,其学 识渊博精深的程度常人难以超越;对于身为老师的孔子,颜回认为 他是非常懂得教学之道,懂得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颜回认为自己 难以达到老师的境界,但仍不遗余力的追随老师。 颜回了解孔子,孜孜不倦的追随孔子,加上过人的资质,其水 平和孔子已经非常接近,孔子也非常认可颜回的水平。 由以上两则举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对颜回非常欣赏,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孔子不仅把颜回当做自己的学生, 更是自己的 朋友、知己。孔子与其说是教授颜回学识,不如说是和颜回交流彼 此的思想。也正是因为如此, 孔子对于颜回的死一直给到非常痛 心。 颜渊死。子曰:“噫! 天丧予! 天丧予! ”(《先进》11.9)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 为恸而谁为? ”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先进》11.10)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 也,夫二三子也。”(《先进》11.11) 孔子和颜回的间年龄相差30 岁,但年龄上的差距不没有成为 两人交流沟通的隔阂,反而形成了亦师亦友,既像知音,又像父子 的亲密关系,颜回的死对孔子来说几乎等于“丧子之痛”。颜回作为 七十二贤之首,是一位天资过人,勤奋好学,同时又谦逊低调,安贫 乐道的贤士,他的品行道德和孔子的思想观点如出一辙,因此二人 关系十分密切,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师生关系而上升为知己、父子。 颜回的一生正实践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理想和观点。 总而言之,颜回在整个儒家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从个人角 度而言:他聪慧过人而又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而又安贫乐道,是儒 家所追求的贤士形象的代表;他和孔子相识相知,亦师亦友,对孔 子的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起着重要作用。颜回虽然英年早逝,没有留 下任何著述,但他在整个《论语》以及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却是 毋庸置疑的,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
本文档为【苏格拉底和孔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