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2011-05-08 50页 ppt 150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0849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null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null从当前文化心理学的状况看,不同的学者对之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说他们的目的论不同。不过,在这些不同的目的论中,也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或许表明了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目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对文化心理学之目的作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或理解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目的论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目的论一、建立一种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新心理学 近些年,人们在解决主流心理学的困境时,重新发现并重视冯特所强调的第二心理学,从而导致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不过,这时的文化心理学己不完全是冯特意义上的民...
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null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null从当前文化心理学的状况看,不同的学者对之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说他们的目的论不同。不过,在这些不同的目的论中,也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或许表明了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目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对文化心理学之目的作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或理解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目的论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目的论一、建立一种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新心理学 近些年,人们在解决主流心理学的困境时,重新发现并重视冯特所强调的第二心理学,从而导致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不过,这时的文化心理学己不完全是冯特意义上的民族心理学,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乃至研究方法上都己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远远所不及。由此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重要目的是构建与冯特之后的主流心理学不同的新的心理学体系 null把构建新的心理学体系作为文化心理学之目的实质上是要求文化心理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亦即拓展和深化心理学的研究,进而必然导致整个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null二、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目的实际上与上述第一个目的是密切相关的。如前所述,文化是人存在方式,心理与文化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二者关系十分密切。这就是说,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理解或解释必须以文化为基础。但是,以往的心理学尤其是主流心理学却忽视文化,因此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描述、说明、理解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尤其是文化心理,甚至出现理解或解释的错误或偏差。正是为了克服以往心理学的这些不足,文化心理学注重文化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文化来恰当的理解、解释或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 null科学主义心理学在描述、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时存在一定的偏差。 首先,学者们对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换言之,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这表明科学主义心理学对普适性的心理学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心理的一般通则的探究是不太现实的。 其次,学者们对人的心理所作的概括以及由此形成的概念或理论并未表现出跨文化性,既不同文化中的同类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因此对它们的描述、说明和理解必须与特定的文化联系起来。 null第三,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对世界的解读不同,由此形成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意义世界和对世界的反应方式,即心理和行为方式。 因此,对这些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用以往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方式或方法是不行的,而需要用文化心理学的方式或方法。文化心理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对这些有差异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的理解或解读。 null三、构建普适性理论 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心理学的目的是探求人类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努力构建一种对全人类都适用的或具有普适性的心理学。 他们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差异性与同一性、多样性与一般性是统一的。换言之,在不同的文化中,既存在着差异颇大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心理和行为或心理和行为的一般通则与规律。因此,心理学研究应把二者结合起来,不应忽视或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null他们的基本观点是,没有各具体文化的,就没有全世界或全人类的;相反,没有全人类或全世界的,心理学研究以及由此获得的知识只局限于某一文化区或地域,那么,就会大大降低乃至丧失心理学的科学价值或科学地位.这是因为科学是无国界的,不能仅局限于某一或某些地域或文化区。null杨中芳教授认为,有三种不同的研究旨趣. “第一种的学术兴趣·,·…把重心放在对自己文化的彻底全面认识上。持这种兴趣的人,认为要理解普及全人类的心理学,必须先扎根于对各个文化中生活的人做彻底的理解。 第二种研究旨趣则在于,寻求对更高层次的普及全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运作规律之认识及掌握。文化是理解这些运作规律的一个途径,一个自变量仓库。因此研究者着重于跨文化比较,从这类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哪些文化自变量上我们可以解释文化间行为上的差异。 第三种学术兴趣,也在于对更高层次的、普及全人类的心理及行为运作规律之建立。只不过研究者把文化当成是,贴在这些基本运作规律这个骨架上的血肉;研究者并不采取跨文化的进路,而是在各自文化的内部寻求可以透视血肉,清除看出骨架的X光机。” null她的基本观点是,“第二种及第三种旨趣必须建筑在第一种旨趣的基础之上。不然,每一文化不可能产生有效率的跨文化自变量,也不可能产生清晰的骨像的X光机。” 在这里,杨中芳教授所讲的第二种旨趣主要是跨文化心理学基本目的或目标,第三种旨趣是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目的或目标. 第二节文化心理学目的论第二节文化心理学目的论一、文化心理学目的论 我们可以把文化心理学的目的概括为两个方面:学术或理论目的和实践目的。 前者是指文化心理学为整个心理科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这一目的着重于克服主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的不足或局限性,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null文化心理学的实践目的是指为人的存在以及人的实践活动服务,它注重的是其应用或使用价值。不过该目的论对文化心理学的实践目的的阐述还远远不够,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或表面,未深入到其根本或深层本质。 null文化心理学的最根本性的实践目的是人的存在。这里的存在包括人的生存与优化或发展。人之所以表现出或具有文化性的心理和行为,是为了使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自己的更好存在来说更有效、更适宜。正因为如此,对文化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或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人如何更好存在即生存和优化的研究或探讨,其目的是通过研究认识或了解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寻找人之存在的最佳途径或方式。 null文化心理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的探讨,在对之描述、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上,分析其积极之处和不足,为人的优化或发展服务。 null二、人与文化的关系 人的存在是文化世界的充要条件: (l)人是文化世界的本体; (2)人的意向性是文化世界的动力和指向; (3)人的活动是文化世界的运动方式。 null从文化对人的影响上来看, (l)文化是人的自我生长过程。 (2)文化是人的自我组织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规定(规则)。 (3)文化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之意向性为原因或理由不断地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或劳动。 null三、文化过程中存在的异化现象 我们说文化是人优化自己的实践活动或劳动过程及其结果,并不是说人一定能优化或发展自己.事实上,人在自己的文化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常会出现一些偏差,从而使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消极因素。 null这主要表现在: (l)文化结果与人的生命存在本末倒置,忽视文化的进步性、创新性,而把文化中的某些东西绝对化。 (2)人们不能找准自己的生存和优化目标,反而造成对自己的生存条件的破坏,影响人的优化或发展。 (3)人片面追求某种局部目的或达致目的的途径或手段,而忽视其他目的和整体目的. (4)丧失自我,失去“本己性,’. null正是由于存在上述各种文化异化现象,才更加要求文化心理学以文化完善与更新为其基本目的和任务,以人的生命存在之优化为指针。这表明,文化心理学不只是以描述、说明、解释或理解文化心理和行为为目的,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人以指导,使人更好地进行文化实践与文化创造,以促进人类文化的不断繁荣与进步。 null上述文化心理学的两个目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首先,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理论,弥补主流心理学理论之不足,最终是为了认识、说明和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其次,实践目的也离不开学术目的。只有通过对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分析和探讨,琳构建起科学有效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描述、理解和说明它们,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实践,为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的改进和发展奠定基础。 由此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理论目的和实践目的是统一的。 第三节对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第三节对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一、如何看待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或文化心理的价值或意义 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心理与行为 三、如何对待本土与外来文化或文化心理的关系 四、如何看待文化的进步与创新 第七章文化心理结构论第七章文化心理结构论所谓结构,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l)事物的组成部分,即某一事物由哪些部分、方面或属性组成。 (2)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各部分的连结或组合方式。 (4)运行机制。 第一节文化或文化心理的可分性第一节文化或文化心理的可分性文化或文化心理是否可分,对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不可分论、可分论和可分又不可分论。 不可分论认为,任何文化或文化心理都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把它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在对待某种具体文化时,我们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否定,而不能将其分离,继承或接收一些部分而否定、扬弃其他部分。 null这种观点用绝对的、静态的观点看待文化,过分重视文化的整体性或一体性,忽视文化的可变性、动态性和可分性,从而导致对文化的理解偏差。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他已被许多人驳倒,遭到人们的唾弃。 null可分论认为,任何文化都由不同的部分或属性组成,这些部分或属性是可分离的,即文化具有可分性。由此在对待特定文化时,我们可通过分析或分解对文化结构有深入细致地分析或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继承或接受文化积极的优秀的部分,舍弃其消极地、糟粕的方面。同时也可对文化进行重新组合或调整,把不同文化中的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文化。 null这种观点用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文化,注重对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分析,因而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的整体性和文化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忽视了文化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有一定的片面性. null第三种观点可分又不可分论认为,文化既是一个整体,同时又是可分的。一方面可以把文化分解成各组成部分或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汲取文化的积极方面而舍弃其消极方面;但另一方面文化的各组成部分又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很难把它们绝对的截然分开,即使分开了,其性质、形式或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既要注意到文化的可分性,又要注意到被分离出来的文化部分或属性因离开原有的整体所发生的变化。 null正因为如此,在对文化各部分进行分离和重组时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注意到文化各部分的相互影响和文化各因素在特定整体中的性质、作用和价值。这种观点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对文化的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较为全面的恰当的认识。但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第二节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第二节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一、民族性 有人依据文化的可分性把文化分为世界性和民族性两部分。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民族性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为特定民族所有的部分,即文化或文化心理的独特性部分。它体现出文化或文化心理的特殊性、差异性。文化或文化心理之所以具有民族性,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null生态说,认为各民族所处的尤其是文化形成初期所生存于其中的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地理面貌、天气状况等是导致文化或文化心理民族性的主要原因。 有人提出了种族说,认为文化是特定的种族创造的,是种族成员尤其是天才人物的(偶然)发现和创造。 null心理说,认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心理有很大关系,是人的主观建构的结果。 这种学说包括模仿说、匾乏说、动机说等观点。模仿自然说认为文化是人的模仿能力使然,即人模仿自然的结果:匾乏说认为文化是由于人的本能或先天能力的缺乏使然;动机说则认为文化是人的生存动机、生存意志的作用之结果。 null历史与心理说,认为文化源于历史与心理的双重作用,是历史积淀的结果。 一般说来,文化的民族性部分或民族性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惰性或保守性,即文化保持相对稳定性,使自己保持不变的特性。 (2)排他性,即排斥其他或外来文化的特性。一般而言,文化的传播和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遵循适应原理与维模原理。维模原理是指特定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或影响时,尽力排斥它,以保持自身的不变。适应原理是指某一文化要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被它所容纳、接受,就必须通过改变自己以与之相适应或一致。 null(3)渐变性,即文化的民族性部分变化或演进缓慢,一般不发生剧变或突变特性。这是其惰性或保守性使然。 (4)不可比性或不可通约性,即很难对文化的民族性部分加以比较,以分出优劣或先进与落后的特性。 null二、世界性 文化或文化心理的世界性是指它之中的共性或普遍性部分,即各种文化共有或可以共有的方面。换言之,是文化或文化心理中没有国界或民族界限与隔阂的部分或方面,它表现出文化的统一性、同一性或一般性。 null文化或文化心理之所以具有世界性, 一是因为文化都是由人创造的,而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人,都具有人的本质或共同属性,都要与自然发生关系,都要对自然加以解释等。正因为如此,由人来创造的文化和形成的文化心理必然会体现出人的上述共性,从而构成文化或文化心理的世界性部分。 二是因为文化传播、交流乃至融合。 null文化的世界性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l)国际性或全球性,既可以冲破文化阻隔,为多个民族或文化共同拥有的特性。 (2)传播性,即文化的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之特性. (3)不稳定性或流变性,即文化或文化心理的变化特性。 (4)可比性或可通约性,即相互间可以加以比较的特性。 null三、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一方面,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另一方面,民族性也离不开世界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性是世界性以不同的方式或形式的表现。 另外,民族性和世界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正是由于二者的对立统一,使得文化或文化心理在其发展中即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渐变性,又有不稳定性、创新性和突变性。 第三节 文化、文化心理的硬核与保护层第三节 文化、文化心理的硬核与保护层一、硬核 硬核是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最深层的核心部分,是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本质或根本性的东西,它决定着文化的存在,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一种文化之所以是该文化,是由其硬核决定的。一般说来,文化或文化心理的硬核不容否定或质疑,是文化成员必须维护和遵守的。一旦硬核被质疑、否定乃至有根本性改变,那么整个文化就将被质疑、否定,由此文化就不稳固,乃至发生质变。从文化存在的角度讲,硬核为每一文化所必需,文化的保守性、封闭型主要就是为了保证硬核不受到质疑或否定,从而使得文化或文化心理得以持续下去。 null化的硬核主要由一些基本公设、母题、基本价值和意义构成。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l)内隐性。硬核是隐藏行为背后的对具体的行为或活动具有决定意义的深层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出来,不为文化成员所体认和意识到,被人们认为理所当然。 2)基础性或决定性。硬核是文化或文化心理的基础或最基本构成,它决定了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决定人们的日常行为或活动方式。倘若硬核丧失或遭到根本性的破坏,文化也就随之消亡.由此我们说硬核具有本质性。 null (3)稳定性或刚性。硬核的稳定性一方面是指它一经形成,就非常稳定,通常不易发生变化或被改变:另一方面也指它经常在文化成员的行为或活动中表现出来,支配、调节文化成员的观念、行为或活动。 (4)独特性或差异性。硬核显示出文化的独特性方面,表现出文化的差异性。 (5)不可比性或相对性.一般说来,人们无法将不同的文化硬核加以比较,分出优劣. null二、保护层 保护层是硬核周围的保护硬核的文化或文化心理部分。它由具体的观念和行为以及心理和行为组成。它处于文化的硬核与文化之外的东西之间,是文化受到冲击时的缓冲或弹性地带,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硬核受到直接的冲击或根本性破坏。 这就是说,保护带先遇到并承受与己文化不同的东西,在遇到不同的东西时,保护带一方面发挥抵御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新刺激和自身的修正或变更来保证硬核不发生变化。 null一般说来,保护层主要由非基本的辅助性假设、较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和观念、具体的行为等组成,它在文化的发展中可以被不断地改变或修正。 一般说来,保护层具有如下特点: (l)不稳定性或易变性。 (2)外显性或表面性。 (3)非决定性。 除这些特征外,保护层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特征,如它的有些部分具有不可比性或不可通约性,有些部分则并非如此。 null三、硬核与保护层的关系 化或文化心理的硬核与保护层虽然不同,但却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不可分割的关系。 (l)硬核是保护层的基础,决定保护层:保护层是硬核的各种具体表现,是硬核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不同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或方式。 (2)硬核是通过保护层形成和发展,并由保护层来保护的。 第四节 文化心理的层次结构第四节 文化心理的层次结构文化可分为表层(器物层或物质文化)、中层(层或制度与行为文化)和深层(精神层或意识文化)三个层面,与之相对应,文化心理也可分为表、中、深三层。 null一、表层 文化心理的表层对应于文化的器物层或物质文化层面,是文化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显露或明显表现出来的那一文化心理部分,实际上主要是行为层面。 null物质文化是指能够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包括饮食文化、器物文化、服饰文化、工艺技术文化、居住园林文化等等,它是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体现,是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载体,其最根本特性是物质性、外现性、不稳定性与可比性。 物质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它是特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通过包括工具在内的人造物以及人对自然和自己的加工处理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它具有极强的时代性。 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其中凝结着这两层的因素。 null与物质文化相对应或一致,文化心理的表层是指“特定时代浮现在社会文化表面、笼罩或散发着感情色彩和光辉的某种意向、时尚或趣味。”它包括民族情感、意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要素,是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或外部特征。顾名思义,表层是文化心理的最外层部分,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而不是其深层原因。它具有外现性、不稳定性、时代性和语境性。 null二、中层 文化心理的中层对应于文化的制度层面即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文化成员或群体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之间关系的那一部分文化产物,是文化种群用以约束、规定或制约个体和群体行为的规范或规则等的集合或总称。它是外加于人的,维持文化群体的正常秩序和组织机制的正常运转,保证文化群体持存并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具有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民族性等特征。 null与制度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心理之中层是指“政治、经济、道德、文艺、宗教、哲学等领域的观念要素,它是文化心理的理性积淀层面,直接制约着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中层是文化成员的行为或活动的一般规范、模式或方式,直接制约或规定着人对刺激的反映方式和对刺激意义的理解或解读,表明刺激和人的行为的基本意义或内涵,它是人之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凝结、沉积的结果,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中层具有强制性、外在性、相对稳定性和文化特殊性等特征 null三、深层 文化心理的深层对应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即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的文化心态和它在观念上的对象化,是文化的主体和中心或核心部分,体现出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诸形式. 从精神文化的结构看,它由文化目标、哲学、种群精神、种群道德和风气等组成,其中种群精神最为重要,是种群价值观的主要部分;而哲学是最高层次,是精神文化的最概括、最一般的反映。 null与精神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心理的深层是“文化心理的精神本质层面,它贯穿和隐藏在文化心理的其他层面中.网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是文化心理的核心和主体。不同的类型文化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展示着不同的精神本质。 一般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l)内隐性。(2)稳定性. (3)本原性或根源性。(4)文化特殊性。 null四、文化心理的表层、中层和深层的关系 文化心理的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首先,深层制约或决定中层,中层决定或制约表层,深层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它统摄着其它两层,它们与深层相一致、符合或统一。 null其次,表层影响中层,而中层影响深层.这些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层由表层发展、概括或内化而来,深层由中层和表层发展概括或内化而来。(2)深层通过表层和中层来表现或体现,中层通过表层而表现. 第五节 文化或文化心理的通性和间性第五节 文化或文化心理的通性和间性一、文化或文化心理的通性 文化或文化心理的通性是指其互通性或通用性,即可为各民族或文化认可、接收或运用的部分。 从各学者对通性的看法和其基本含义来看,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l)互通性与共享性,即各民族或文化间的可互通有无、可相互交流乃至可共同享有的特性。 null(2)增值性。这是与共享性紧密联系的特征,是指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总的来说,通性部分的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并有可能在其它民族或文化享有它们的过程中获得意义的增长,具有新的价值或功用。 (3)通用性,即可以被不同民族或文化所使用,成为他们优化自己生命存在的途径或方式的特性。 null(4)可传播性,即可传递、扩散、交流和迁移的特性.可传播性是通性的前提条件.没有可传播性,其它几个特性也就不复存在。 (5)开放性。通性部分是开放的,总是与外部进行交流、沟通的。正是其开放性,才使得它可扩散、传播,因此,开放性是通性部分可为许多民族或文化所认同、享有的前提。 null二、间性 间性是与通性相反的特性,是指文化或文化心理的不可通约的、不可共同享有的特性.换言之,间性部分是某一或某些民族或文化的人优化其生命存在的独特途径或方式,它不能为其他民族或文化所认同、接受。之所以有间性,是因为各文化种群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它们的需要以及对象化关系或活动等的不同。间性是各文化不能相容乃至冲突的根源,也是各文化或文化心理最富有特色之处,是文化或文化心理的核心。 null一般说来,间性部分具有如下特性: (l)独特性与非共享性.文化或文化心理的间性部分为特定的文化种群所特有,不能为其它文化种群所共享 (2)封闭性。文化或文化心理的间性部分是封闭系统,不能与其它文化交流、沟通,即处于与其它文化相对隔绝与阻隔状态。 (3)保守性与刚性。间性部分具有较强的惰性或惯性。 (4)排他性。这是与保守性和刚性密切联系的特性,它表明文化的间性是排外的,他拒绝其它文化,与其它文化不能相容.正因为如此,它成了文化冲突之根源。 null三、通性与间性的关系 通性与间性虽然对立,但又是统一的。从文化或文化心理的交流沟通来看,间性使得交流或沟通成为必要,而通性使交流或沟通成为可能。正因为有了间性,才使得各民族需要相互理解,相互认识到对方的合理性;正因为有了通性,才使得各文化或民族有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从文化冲突来看,间性是冲突的根源,而通性则为冲突提供了基础或途径.null从单一文化的整体来看,通性和间性密切联系,缺一不可。通性是间性中的通性,而间性又是通性基础上的间性。 也正因为每一文化中都有间性和通性,才使得各文化“多元共存、异质共生、相互促进”成为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呼声, null除上述几个方面外,文化心理还可以分为主导文化心理、高雅文化心理、大众文化心理和民间文化心理;有人还把它简单分为主流文化心理和亚文化心理两个方面。这表明同一文化或文化心理内部还可分为不同的文化或文化心理,从而说明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文化之间,而且也存在于文化内部,因此,对文化或文化心理进行分析,应全方位、多角度,而不应简单化、片面化。
/
本文档为【第七章 文化心理学目的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