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谈针刺如何无痛

浅谈针刺如何无痛

2011-05-15 1页 doc 22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1240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针刺如何无痛浅谈针刺如何“无痛” 浅谈针刺如何“无痛”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独具特色,不仅治疗疾病效果显著,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崇尚健康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信任与青睐。但是由于其中的针刺疗法是将金属针具刺入皮肉之内,并辅以运针手法,对经络和腧穴等刺激来治疗疾病。所以难免会产生疼痛。而患者的紧张、畏惧情绪往往会影响疗效。甚至有些患者会拒绝治疗。那么如何能减轻针刺时的痛感呢?经过查阅文献及自己的经验与亲身经历,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1、​ 神 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首先,医生要气定神闲。医生的言行对患者的心理会...
浅谈针刺如何无痛
浅谈针刺如何“无痛” 浅谈针刺如何“无痛”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独具特色,不仅治疗疾病效果显著,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崇尚健康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信任与青睐。但是由于其中的针刺疗法是将金属针具刺入皮肉之内,并辅以运针手法,对经络和腧穴等刺激来治疗疾病。所以难免会产生疼痛。而患者的紧张、畏惧情绪往往会影响疗效。甚至有些患者会拒绝治疗。那么如何能减轻针刺时的痛感呢?经过查阅文献及自己的经验与亲身经历,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1、​ 神 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首先,医生要气定神闲。医生的言行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怕痛是人之常情,但只要医生加以正确的心理疏导(如解释针刺时的正常反应是酸、胀、麻的得气之感,会有轻微的疼痛)是可以帮助病人克服这种心理的。正如《素问·保命全形论》所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2、​ 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具的选用很关键。若针尖带钩或针身弯曲则定会导致疼痛出血。《运针不痛心法》有言:“针需圆浑,光滑而润。由粗而细,其端锐利。摩之檫之,药之煮之。不厌其烦,斯为上乘。”对于初学者来说,针具的要求虽达不到如“药之煮之”之类,但在施针前可仔细检查针是否带尖或弯曲。另外若患者体位不正确,亦会导致弯针、滞针、疼痛。如针刺前臂的阳明经穴位时,需患者抬臂令桡骨在上尺骨在下,若针合谷,则还需手微握拳,令一、二掌骨所成平面向上;再如小腿部位常屈膝取穴并针刺。若在以上体位下任意旋臂或伸腿则会导致针在肌肉的移动下划伤组织引起疼痛甚则针身变形,这就需要医生根据所施治的部位给患者安排正确舒适的体位。 三、移 对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还可以使用移减其注意力的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是病人被动转移注意力,医生可问一些问题令患者思考回答,或赞扬一下病人的优点,使其心情愉悦。此时,医生需把握时机顺势下针。如是方法,古人早已应用。《金针赋》中则是令病人咳嗽以分散注意力:“下针之前,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病人主观上产生错觉,即“声东击西”之计。如临床上仰卧位针刺天枢穴时,可先按揉脐周围使放松,而后指压中脘,令患者产生要针刺中脘的错觉,然后从天枢下针。实训课堂上,老师也教授了另一种方法,即令病人腹式呼吸,在腹部下沉的同时顺势进针。我觉得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进针更容易些。 4、​ 法 医生进针的手法也很重要,右手操作时,左手也就是押手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标幽赋》中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输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顺针而刺之”。也可如《不痛心法》中所说:“揉掐其穴,使其麻木……以针点穴,疾刺而入。”右手的操作最为关键,应做到“刺入轻巧有力,行针轻便柔和,出针轻快稳顺”,如此功夫,需要我们多加练习。 以上诸方法为“神、气、移、法”四字,方便记忆与理解。另外,从细节上看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如下针最好等酒精挥发干后再进针,否则酒精浸入皮肉刺激生痛。再如,有经验的老中医常会避开毛孔进针,还有需避开瘢痕的等等。其实,针刺时必先破皮,而破皮定会疼痛,我们想达到的是在治疗“病痛”的基础上尽量减轻病人的“治痛”,这便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实践、多练习、多总结,也希望看过本文的同学在实践中的细节与技巧上稍加注意,多为患者减痛。在扎实的基本功与理论基础的支持下多为患者考虑,使更多的患者从身心各方面接收针刺这种疗法,从而救治更多的病患,也算是为传统医药的发展贡献些力量吧。
/
本文档为【浅谈针刺如何无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