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1001100101

2011-05-18 3页 doc 29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7693

暂无简介

举报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100110010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稳中求变 文综卷Ⅰ历史试题的“稳”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上。无论是题型、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设问,还是考查的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十分平稳的,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文综卷Ⅰ的“变”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首先表现在命题的“主题”选择上,它改变了以往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主题”板块构成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命题模式,命题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了。其次,“变”还表现在命题的材料、考查知识和角度的选择上。题干“主题”材料的选取上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特点:既有简明扼要的表达,如14、16、17...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1001100101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稳中求变 文综卷Ⅰ历史试题的“稳”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上。无论是题型、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设问,还是考查的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十分平稳的,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文综卷Ⅰ的“变”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首先现在命题的“主题”选择上,它改变了以往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主题”板块构成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命题模式,命题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了。其次,“变”还表现在命题的材料、考查知识和角度的选择上。题干“主题”材料的选取上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特点:既有简明扼要的表达,如14、16、17、20和22题,也有用丰富材料的表达,如12、13、15、18和23;既有文字材料,如12、13、15、18和23题,也有图表材料,如19和21题;既有原始材料,如12、13、15、19和23题,也有命题依据历史知识自己或他人概括的材料,如18和20题。在考查知识和角度的选择上,命题者十分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12题“谥号”和19题“赫德街道”问题,有超纲之嫌,但也是对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 2、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自2000年采用“3+文科综合”考试形式以来,每年的数均在20个左右,而今年的考点数合计有70个之多,是考查知识点数量最多的一年,也是考查范围最广的一年。这对于全面、高效地进行高三复习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渗透。 (1)以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 新课程三个历史模块实质上是讲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六个选修模块主要是文明史重要问题的展开和深化。近年文综材料题命题已明显受到文明史观的影响。如2005年以民族主义为主题,侧重于政治文明;2006年以中华文明为主题,侧重于精神文明;今年以美国外交为主题,侧重于政治文明。 (2)考点选择体现了新课改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的基本理念 传统历史教学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课堂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知识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唯一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学习目标。这一变化突出体现在命题的情境化。今年的试题情境化达到了历年文综命题最高比率。从命题数量上看,12道选择题中,以情境切入的有7道,全卷18道历史题中,以情境切入的有13道;从分值看,以情境切入的历史试题达80分之多。情境化试题的增多,其导向是为努力寻找命题与课程改革接轨的契合点和着力点,使高考命题改革与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合流。 4、凸显专业化 今年试卷中专业化的概念、专业化的叙述、专业化的结论比比皆是。如12题的帝王“谥号”、13题的“社会之革命”、15题“湘军”组织形式、第18题“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及38题、40题选用专业水平较高的历史专著为材料背景等。 二、存在的问题 1、脱离教材 历史课程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2007年《历史考试大纲》也认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但2007年的历史试题,考查教材小字、脱离教材内容的达到7题43分,占总18题的38.89%。这种偏差,必然会造成高三复习备考的茫然,进一步加重师生的负担。 2、能力要求高 表现为思维能力要求高,脱离了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如12题“帝王谥号”、15题“湘军”和19题“赫德路”等,过高估计了18岁学生的认知水平。 3、容量大 全国卷Ⅰ文字阅读达到9965字之多,还有9张图片需要分析。不包括图片,学生每分钟要阅读和写的文字量达66字。考生既要拼思维,还要求速度,使试题测试的效度受到严重影响。 4、难度大 不少题目的设问不是直截了当,而是“转了弯”,甚至是转了几个“弯”,必须调动很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做出。如14题,首先必须明白“武周之代李唐”指的是武则天称帝建周,还必须理解“社会之革命”的含义,即使明白了其含义,还很难作答,因为正确选项“扶植庶族,抑制士族”在现行教材中没有明确交代。 5、价值取向迷失 如15题的“湘军”的组织形式、16题新军的特点,20题蒋介石的掌权问题等。在倡导和谐世界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当代,还渲染战争、民教冲突、对峙、争权夺利等内容,易造成价值取向的迷失。 三、复习备考 1、做好两手准备 (1)应对传统命题,做到“点透、线通、面全”。点透,就是对每个知识点各种要素做透彻的分析;线通,就是对历史发展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宏观把握。这样,就不怕什么难、偏、怪题了。 (2)应对现实命题,备考的方向和重点,还是应该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但不能空洞无物,一定要落实到学科知识中。 总之,不论哪种命题,关键都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养成。 2、贯彻新理念,科学备考 即结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目标”为指导,立足学科基础,坚持“三轮复习法”。 3、重视教材阅读部分以适应变化,但不能偏离复习的主流方向。 4、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效果。 首先要重视在新情境下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拓展,注意为学生营造新的学习情境,将教材知识“活化”,让书本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其次,要把材料阅读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每一节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致谢 在我的完成之际,我向所有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文子娟老师。论文开题时文老师给了我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正是在文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我对第三方物流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论文的写作中文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的宝贵建议,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文老师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闽江学院的老师们,在学习期间给予我的教育和培养,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另外,感谢给予我的帮助的同学、朋友,感谢我的父母,我人生的每一段历程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
本文档为【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100110010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