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胆囊息肉全解(附图)

2011-05-18 18页 doc 2M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8413

暂无简介

举报
胆囊息肉全解(附图)张凯松讲解胆囊息肉 文章很长,但如果你想详细的了解胆囊息肉,请耐心看完。 发现自己患有胆囊息肉是有09年8月份,公司一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当时体检中心的医师告诉我绝大部分的息肉是并不要紧的,建议我去医院复查。既然绝大部分是不要紧的,我也就没在意,回来之后很快便把它忘到脑后了。大约是在11月的时候,我整理办公室的抽屉又看到了一遍体检报告,随即上网百度了一下相关的资料。仔细看过胆囊息肉的详细介绍后,心咚的一下子提了起来。因为我的息肉大概有1.2cm,已经到了必须手术的地步,而当时我所知道的手术唯一方法就是胆囊切除。中学学过人体生理学...
胆囊息肉全解(附图)
张凯松讲解胆囊息肉 文章很长,但如果你想详细的了解胆囊息肉,请耐心看完。 发现自己患有胆囊息肉是有09年8月份,公司一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当时体检中心的医师告诉我绝大部分的息肉是并不要紧的,建议我去医院复查。既然绝大部分是不要紧的,我也就没在意,回来之后很快便把它忘到脑后了。大约是在11月的时候,我整理办公室的抽屉又看到了一遍体检,随即上网百度了一下相关的资料。仔细看过胆囊息肉的详细介绍后,心咚的一下子提了起来。因为我的息肉大概有1.2cm,已经到了必须手术的地步,而当时我所知道的手术唯一方法就是胆囊切除。中学学过人体生理学的知识,我知道胆囊有储存胆汁消化脂肪的功能,而且我更确信,人类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化,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没有哪一个会是多余的。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如此的无助,越想越急。继续浏览相关的网页,发现了一个有关保胆取息肉的网站,是上海的一家医院,不过应该是一家私立的小医院。不过我仔细的看了有关保胆手术的介绍,也还觉得有几分道理,虽然半信半疑,但是至少看到了一点希望。我马上打开浙江省内各正规大医院的网站,看到的却全部是切胆的介绍,所谓的保胆只字未提,有点失望。又马上预约了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肝胆外科主任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我说明了自己保胆的想法,然而大夫毫不犹豫的否定了我的想法,并说明:保胆手术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展过,但是复发率实在太高,保胆手术的病人到最后还是不得不切除胆囊,并强调就我的情况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最合适的手术方法。我就像跌落了万丈悬崖,连这种级别的专家都这样讲,看来是非切不可了。从医院回来后的几天,情绪特别低落,上班的时候也无精打采的。但是我仍没有死心,上网搜索的时候又发现了杭州市内的一家做保胆手术的医院,性质跟上海的那家差不多。我决定去一趟这家医院,一探究竟。给我看病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慈祥亲切,讲的很仔细,还给我出示了很多手术的照片。他非常坚定的表示,保胆手术是绝对可以做的,而且他们已经成功做了好多年了。我疑惑的问:为什么其他的大医院都不做这个手术呢?这时这位老先生抬高声音自豪的说:能开展这种手术的,全杭州也仅此一家,其他的医院根本没这个技术。这个回答让我很吃惊,心里完全没了主意。回来的时候经过了另一家三甲医院,又去挂了一个号。那里的医生用同样坚定的语气跟我说:不行,不想切就先留着,要么就切掉以绝后患。我说有的医院可以做保胆手术呀!那医生一听就急了,一脸气愤:“那都是私立的小医院,他们就专搞这些歪门邪道来迎合你们患者的这种心理,专门骗你这样没脑子的人。”凶得我稀里糊涂的,不敢再说了。出来时想想,也对哦!否则怎么大医院都不做这种手术呢?要是可行的话,怎么可能真的就像那老头所说的杭州仅些一家呢?这下子,我心里真的是摇摆不定了。怎么办?切胆吧,我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做保胆手术,又只能到这家小医院了,我也实在不太放心啊!而且我现在也根本没法做出决定,只能就这样徘徊矛盾着。接下来的日子,这种状态也就一直持续着。我基本上每天都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胆囊切除和保胆取息肉.我也更加确信胆囊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对胆囊切除后的各种症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两种说法我都有点怀疑,胆囊有个息肉有点结石就把整个胆切了,但是从没听说过因为肾结石膀胱结石就把肾或膀胱切掉的啊!但是如果保胆息肉是真的,那为什么这么多的专家都不知道呢? 我真的是很幸运,偶然间看到了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普外科主任许洪斌大夫在好大夫网上注册的主页(http://bdhtyy721.haodf.com/),上面非常详细的分类介绍了各种性质的胆囊息肉,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条理清晰又通俗易懂,更难得的是他图文并茂的仔细介绍了保胆取息肉手术的整个过程,记得当时还看了许大夫的搜狐博客“仁者医术”上的一个视频,之后感觉心里踏实一点了。问了这么多的专家级的人物,基本都是同一个,复发率太高。在传统的观念中,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因为当时条件下保胆手术好比“盲人”取石,传统开腹,切开胆囊取出结石或息肉,再把胆囊缝合。肉眼下的胆囊,血肉模糊,当然留有“盲区”,更别说取尽了。所谓的“复发率”高其实是残留率高。创伤大、恢复慢,这样的“保胆手术”确实应该淘汰。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迅猛发展,保胆手术已今非昔比,一些新理念、新观点也应逐渐代替旧理念、旧观点。这些强烈反对保胆手术的专家,他们的对保胆手术的认识居然还停留在100多年前的那个水平,怪不得他们总是说复发率太高之类的了。而且据他们所言,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因为有可能是恶性、有可能复发就把胆囊整个拿下,这也不符合治病救人的宗旨啊!之间我不断的在思考一个问题:风险是什么?先不管可能性的大小,想来想去,只有两种可能:1.保留了一个本该切除的胆囊;2.切除了一个本来可以保留的胆囊。对于第一种情况而言,就算是我做了错误的决定保留了一个不该留的胆囊,之后息肉又复发了,那到时还可以再想办法处理,实在不行再切掉也不迟啊!错了还有改的机会,风险就是要多挨一刀。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却彻底没有挽救的机会,切掉的胆囊永远也长不出来了。至此,我彻底坚定了我的保胆之路。 我于2010年5月份进行了保胆手术,三天后顺利出院,至今一切正常。回想自己在此期间经历的艰难的思想斗争,我决定把自己的经历与心理过程写成一篇文章供患者朋友参考。期间查阅了大量有关胆囊息肉与保胆手术的资料,对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但同时也感到网上的资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的朋友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琢磨,于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理解,整理出了这份比较完整的资料。如有患者朋友仍有疑问,欢迎与我联系:QQ191087633。文中大量引用了许洪斌大夫提供的资料、原创文章,同时也为他的仁心仁术深深折服,在此向许大夫致以崇高的敬意! 目录 详解胆囊息肉 保胆与切胆之争 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与治疗 微创保胆手术 保胆手术特别提醒 致谢: 详解胆囊息肉,根据张凯松大夫雅虎健康访谈整理(张凯松--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http://liveinterview.cn.yahoo.com/07-12-/838/27qfa.html 其余章节均根据许洪斌大夫个人网站、博客提供的文章整理,部分有删节修改。 http://bdhtyy721.blog.sohu.com/ http://bdhtyy721.haodf.com/lanmu 详解胆囊息肉 现在在社会上,人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了,那就是说对自己的病开始关心了。有很多病接踵而来,现在体检越来越多,对自己身体比较重视。体检多了,可能有心电图、B超、查血等等,其中B超也是不可少的项目。B超对体检很重要。为什么?第一它对有些病很敏感,有很强的实际临床意义。另外它的价钱也不是很贵,一般人能够接受。第三就是它在检查过程中基本上没什么痛苦。正因为如此所以B超现在用的很广泛,而且大家也可以接受。随着体检、B超的普及,问题就来了,B超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可能一下都明白,我肝上长了什么东西,脾大了,但是有时候也出现一些问题,以前我没听说过这个病,结果突然出来这么一个病啊?这是什么病啊?现在大家有些不了解的病就会造成一些无故的恐慌。恐慌还是挺害怕的。在我接触的一些病人,尤其是一些周边的熟人,经常跟我打听这些问题,打听问题其中比较多的一个病就是胆囊息肉。而在若干年前B超没有普及的时候胆囊息肉很难发现。在医学方面的这些报道里头,有很多统计数字实际上是从最后的尸检得出的结果。最后尸体解剖报出来某某人存在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病。其实通过我大量接触这方面的患者,或者向我咨询的同志,他们有一个担心,胆囊息肉我不怕,只要它不恶变。良性的长几个都不怕。甚至很多患者有这种想法,息肉不怕,只要不恶变。我发现胆囊息肉了,恶变吗?恶变就做手术,不恶变就不管它。这是绝大部分得胆囊息肉的病人的一种想法。这个要让大夫来讲不可能一句话两句话给你讲清楚,你做不做手术,恶不恶变,谁能保证不恶变?但是从这个病来讲,它是存在恶变的可能,但是机率不是那么高,也没有必要造成那么大的恐慌。恶变率是多少?可能大家开句玩笑,我买彩票都知道中奖率是多少,有人说我用两块钱买彩票,中500万的机率是800万分之一。但是得了胆囊息肉出现恶变的比这个机率大的多,多少呢?各家的统计数字虽然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讲在1%左右。而且有些报道比这个数要高地有的甚至报道到3%。当然了也有说报道了0.5%,0.3%都有可能,因为统计的方法不太一样,有人种差别、地域差别、统计方法的差别,可能都有。有的人可能在大医院统计,大医院统计有病的才到医院去,所以可能偏高,所以这些问题,大家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胆囊息肉是病。这是第一,胆囊息肉是病,不是说有了胆囊息肉无所谓。但是胆囊息肉又不是说它已经是恶性肿瘤了,因为胆囊息肉还是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只能说小部分可能恶变。对于咱们初步的讲了一下胆囊息肉之后,可能有一些人会有这个想法,其实没什么,一百个里面才有一个,怎么赶上我。 下一步我想跟大家说一下,目前碰上胆囊息肉,从一个正确、科学的角度我应该如何对待它。既不能盲目地掉以轻心,又不能背上一个沉重地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其实胆囊息肉只要正确地认识它的话,应该说从胆囊息肉这个本身病开始说起,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有关胆囊息肉到底是个什么病。其实胆囊息肉,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个胆囊,有人开玩笑,谁胆大谁胆小,实际上不一样,胆囊是我们消化系统地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有四条作用: 第一可以储存胆汁; 第二它可以浓缩胆汁;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是可以调节胆道的压力,好象旁边有湖一样,水少存一点,水多放出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功能,胆囊可以长好多病,可以有很多病,有良性的和恶性的,另外也可以分成炎症性、肿瘤、结石。目前胆囊疾病最多见的,就是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是个什么关系呢?胆囊结石是胆囊炎的一个诱发因素之一。大家可能说的没完成明白,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胆囊可以发炎,但是胆囊发炎不一定都是胆囊结石引起的,但是绝大部分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反过来也不一定。但是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的比例占80%。但是有了胆囊结石未必都有胆囊炎。可能有了胆囊结石它非常安静地就在胆囊里面呆着,不引起胆囊的炎症,也有可能它突然造成梗阻引起急性地炎症,也有可能长期在胆囊里面,不疼,也没有症状,逐渐把胆囊壁变厚了,就是慢性刺激引起的慢性胆囊炎症,所以咱们说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关系就刚才像我说的,胆囊结石存在了可以引起胆囊炎也可以不引起胆囊炎,而胆囊炎的人80%是由于结石引起的,另外20%还有其他因素,这就不多说了。我们今天讲息肉,为什么讲结石啊!主要原因在于现在临床胆囊息肉里绝大部分是由于结石附着在胆囊壁上而B超误认为是胆囊息肉。现在B超所查出来的胆囊息肉有60%左右是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腹壁结石。当然了这有一个专门名词,不是腹壁结石,它叫胆固醇性息肉。因为咱们说了,胆囊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待会儿我要说到,到底胆囊息肉这个词对不对。其实胆囊息肉这个词最开始应该说报道这个病是1931年首先报道的。接着1957年就给它命名为胆囊息肉病。那么到了1985年,这个病就有所变化了,就把这个病叫做什么呢?叫做胆囊隆起样病变。说的那么绕嘴还似乎挺专业。实际上胆囊壁,很平滑的,在这个平滑的部分突然隆起一个东西,通过这两个你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从胆囊息肉变成胆囊隆起样病变,说明它的根本在于胆囊息肉给他涵盖了性质就是人体的组织,是一个息肉。而隆起样病变说的就很准确了,是我只是看到了胆囊壁隆起来了,但是不一定准是息肉。理解这个意思吧。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是有细胞的组织。它有可能是一个其他的东西,例如胆固醇结晶,胆固醇结晶贴在胆囊壁的内测,我们B超看也是隆起一块,所以最后统称胆囊息肉了,实际上不准确,应该是胆囊隆起样病变。当然在这之后还分了各种各样的分类,现在总体来讲不是搞专业的就不再计较怎么分类了,总体来讲应该是胆囊隆起样病变,这是最的说法。那么隆起的东西不一定是息肉。刚才我讲了,讲了半天结石,也就是说让大家知道,胆囊隆起样病变里50%-60%实际上是胆囊壁附着的胆固醇结晶。说到这了,我想大家不用多讲都知道,良性的。因为这个东西是贴在壁上的结石,不是组织长出来的一块,所以良性的。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说胆囊息肉,咱们俗称的胆囊息肉里有多一半是良性的,已经被排除掉了。 好了,另一部分是炎性病变,“炎症”的“炎”,就是胆囊壁的某一个部分产生了炎性增生。比如说发炎了长了一个结子还长出一块,就是说胆囊壁某个地方炎性增生引起的突出也可能被B超看成胆囊息肉。这个比例占到30%左右。这样一想,这两种是良性的,已经占到将近90%。一个是50%-60%,一个是30%。这个就已经被排除了90%左右是良性的。另外还有两种,大体是四种,两种良性的已经说了,另外还有两种,这两种加起来也就将近10%,这两种一个是腺瘤,一个是腺肌症,它是一个局部组织增生,腺瘤就是一个腺瘤样的病变,这两种都有可能出现恶变,但是这两种里面最多见出现的恶变是腺瘤。腺瘤占的比例很小。腺瘤恶变也不是说腺瘤的恶变,而是它长的比较大的时候才会出现恶变。这样推算下来,整个的胆囊隆起样病变分成四个型,而其中两型占到90%是良性的。大家也可能又问了,你给我分析这么多,你是搞专业的,你分析了这么多,我病人只是关心我这个病怎么治。我想这么跟大家说,就是说大家给大夫提了一个问题,我的手术适应症是什么。对不对,你说该做手术还是不该,如果我这个要做凭什么说我这个该做。大夫就说我的心理底线是什么,我不能排除你是恶性的时候,或者不能判定你是不是恶性的时候,我可能建议你手术,我明确你肯定是良性的话就可以不做,那么大夫如何判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很现实。人家问你就是这个,你讲那么多,那是有空可以聊,没空的时候我不多问,就问该不该做。现在是这样,国内呢每个医疗机构,大夫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些是基本相同的,就是目前现在手术适应症有四条,大家基本认可,凡是出现这四种情况医生们就要建议大家是不是要做手术了。 第一伴随有症状的,这是第一条。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怎么是伴随有症状呢?就是说如果我发现了有胆囊隆起样病变,我们说胆囊息肉,并且伴随有胆囊炎的症状,有什么呢?一般是右上腹疼,尤其在右侧的肋缘下有疼痛,这个疼痛经常是发作性的,而且是顿痛,不是刀割样的,这个有可能伴随恶心、疼痛,等一些胃肠道的疼痛。另外胆囊疼有一个特点,它会像肩背部放射,这是一个特殊性,就是说右上腹疼的同时肩膀、后背甚至腰疼,这是它特有的症状。另外胆囊的疼痛以及胆囊炎的表现往往和你进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进食不规律或者吃一些油腻的东西,再有像饮酒、咖啡等等这样就会造成胆囊突然地收缩,胆囊收缩地比较剧烈地时候,尤其是有息肉或者结石的,有时会出现急性胆囊炎。第一就是有症状,包括疼痛这些症状。也是目前发现胆囊息肉决定做手术的很重要的部分。 第二单发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个厘米的。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单发呢?就是在B超中就发现一个,而且直径,因为B超可以很明确地测量它的大小,一个厘米,就是10个毫米,如果大于10个毫米就应该有恶变的倾向了。另外大夫会报一个基底宽,基底宽直径大于一公分考虑手术,因为即使没有恶变也是一个恶变的征兆了。这是第二条。 第三条就是大夫目前不能除外恶性的可能。这怎么讲呢?如果这个肿物,比如说胆囊息肉最近长的很快,最然没有到一公分,但是它最近长的很快,而且基底比较宽,甚至往胆囊壁长,我们目前不能确定它是良性的,虽然没有到一公分,就是说长的快的也要做手术。这就三条了,有症状,大于一公分,变化快的。 还有第四条,大家一听可能乐了?为什么呢?就是有严重心理负担的。有的人可能心理承受能力差,发现自己有胆囊息肉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工作、学习都没有办法做了,这种是可以考虑做手术了。这种是除心病的?因为临床上除了胆囊息肉以外还有一个是存在严重心理负担的,因为这样的话生活质量是非常差的,这样也可以做,但是医生要把握,他坚决要做,要不然吃不好饭什么的,这个也要做一些工作。这四条应该是目前大家被广泛认可的,其实从学术、专业角度来讲主要是前三条。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医生对这些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是总体认可。什么不同看法呢?1.0,就是一个厘米这个概念,全世界几乎都认可,但是有的医生提出来,这是外国人的标准,说西方人跟东方人还有一定的种族差异。从生理上会有一些种族差异,有人开玩笑说了,美国杏仁都比中国大那么多。开句玩笑说,有的人提出来,等到一厘米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已经很大了,有的大夫提出来应该大于0.8就考虑做手术。就是8个毫米。国外是一个厘米,咱们是不是0.8厘米。当然这个把握有时候跟病人沟通,另外就是大夫能不能具体情况具体把握,不是说教条的,不到一厘米就不行,总体是这么一个界限,这么一个段,这一段的界限,而不是说画的很细的一条线。所以说胆囊息肉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从专业来讲,用通俗的方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用我经常跟病人说的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也就是说不要背沉重地思想包袱,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终归它有恶变的可能,只要把握好了这么一个心态,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病的话,应该说这个病本身并不可怕,具体到每个病人来讲,那好了,大夫讲了一大通,恶性的不多,我也应该重视,但是我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般这样建议,不够这四条标准的跟病人说你可以暂时不用做手术,但是不代表不管它了,因为它有可能长大,一厘米的直径不是说昨天没有,明天就没有了,它逐渐长大的,我们建议每年做一次B超,就是动态检测,够了标准还是需要做手术的,否则有什么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也会延误病情。另外不能把话说的太绝对,半年到一年,半年我查一次,不到半年不去。如果说你有一些伴随的症状,你就应该去了,不是说没到半年、一年就不去。这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在外科,尤其有些医院甚至超过了阑尾炎,这个很多见。过去中国人得胃病比较多,可能是跟饮食有关系,因为过去中国生活水平不是很高,这时候得胃病的人很多,现在生活水平大家都提高了,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胆囊方面的病越来越多了,胆囊方面的,还有大肠癌越来越多,这跟我们进食脂肪蛋白过多有关系。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这个病也有一定的认识了,下面简单地说一下这个恶变的严重程度。因为胆囊的病很多,炎症很多,胆囊结石发生率很高,可是一般都听胃癌、大肠癌等等,听到胆囊癌很少。总体来讲胆囊癌发病率不高,一般都是胆囊腺癌。但是我们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胆囊癌得了以后,不好治。我们说肿瘤怕什么,怕转移。肿瘤转移途径有四个途径,一个是直接蔓延,一个是血型转移,一个是淋巴转移,一个是播散转移。播散先不说,那三条,胆囊的肿瘤直接蔓延到哪?胆管、肝、门静脉、腔静脉,那是很可怕的。要是说血型转移,这个胆囊本身在肝上,所以转移很快,那么转移要是快愈后不可能会很快地好。有人说把胆囊癌叫做“癌中之癌”。 希望大家对这个病有一个总体的概念,总体的认识,以及通过今天我给大家简单地讲述之后能够对这个病有一个正确地认识。 最后讲一个问题:不吃早饭对胆囊的影响。因为身边的朋友有时候早饭不吃。不吃早饭实际上是一个挺不好的习惯,甚至有时候我自己有时候早上很忙的话就省掉了这个时间了。实际上不吃早饭不好有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我们吃早饭以后,整个消化系统是有一个刺激,维持正常的消化分泌等这些活动,特别是说胆囊可以储存、浓缩胆汁,那么我们不吃饭的时候,不活动的时候,这个胆汁还是在分泌,这个就会慢慢地储存和浓缩在胆囊里,如果这一夜时间,慢慢浓缩地很多了,如果再不吃早饭,当然不吃早饭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说胆囊,这个不吃早饭它会浓缩到中午,这样胆囊里面的胆汁会出现所谓的过饱和,过饱和大家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我一杯水里放上一两白糖可以溶解,二两也可以,放半斤就溶解不了,那就要沉淀了,这就有可能有胆固醇结晶系出来,这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可以促进结石的形成,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规律地进食,还要规律地吃早饭,当然吃早饭还有其他好处,这就不多说了。 保胆与切胆之争 目前,治疗胆囊息肉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治疗,分两种:1、切除胆囊手术;2、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取出息肉,保住胆囊; 切胆手术可分为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切除胆囊手术的方法医学界普遍认为创伤大、恢复慢,目前使用得比较少。腹腔镜的方法是在病人的腹壁上做四个小切口,然后放入穿刺器械,通过从肚脐放入的腹腔镜可以观察得一目了然,可以进行很好的切除工作。 如果在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则创伤小、恢复快。这种方法初衷是对病人微创,这样损伤比较小,恢复也快,外观也比较美观。但是腹腔镜也有它的问题,不是说所有切除胆囊的病人都适合。因为胆囊右上腹肝下的区域,每个人长的都不完全一样,有的人会变异,虽然我们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但是也不一样,同样的道理这个做手术下去之后里面也有可能不一样,可能有的局部变异比较大,或者造成局部粘连的时候用腹腔镜操作就会增加困难,如果要是硬做可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这是腹腔镜的一个局限性。 现在很多医院在宣传胆囊切除术时总会不忘带上“腹腔镜微创手术”.严格的讲,所谓“微创”主要是指对器官功能损伤的大小,而切口的大小都是次要的.保留了一个重要器官的功能,是最大体现微创含义标准.如果胆囊器官被切掉了,胆囊功能被丧失了,即便是采用所谓的“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切口再小,“恢复快”,也不能算是微创,应该是重创了.实际上,腹腔镜只改进了器械,没有改变胆囊切除的基本程序和所引起的后果,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比开腹的更高,一想就明白,开腹手术百年,在3维直视手指触摸下都有0.5%左右的胆道损伤率和死亡率,腹腔镜没有改变(分离、结扎和切断胆囊管)造成医原性损伤的基本步骤,怎能改变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病率呢?把腹腔镜的好处拔得如此高,完全是占领市场的宣传,其实,用腹腔镜切除有功能的胆囊,是以牺牲机体内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切口美容的手术.即便是采用所谓的“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切口再小,“恢复快”,又有何意义?. 胆囊有消化和储藏胆汁的作用,一部分患者觉得切了可惜,可以采用保胆囊取息肉的方法,保胆手术在皮肤上打个小口,用纤维胆道镜进入胆囊,找到病理的部位,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保住了整个胆囊,而且可以做病理检查,看看息肉到底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如果是恶性的就同时处理。保胆取息肉手术开创了微创手术和胆囊息肉治疗新的境界,保留胆囊,维持人体整体化平衡,取净息肉,安全高效,创伤更小,极具美容效果,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为目前国内治疗胆囊息肉最先进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开展的时间比较短,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胆囊切除术在近代医学术上作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病变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了一个金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目前在县级及部分乡镇医院己能熟练开展胆囊切除术,从而使接受胆囊切除的患者空前增多,大部分临床医师向患者解释:“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没有影响”,为很多患者接受这项手术吃了定心丸”.现在大部分的医院采用的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胆囊切除后患者并不能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它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包括:消化不良、消化液返流、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增加、胆管损伤率增加、结肠癌发生率增加、胆囊切除术后心理障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等。针对在肝胆外科普遍存在的“一切了之”的观点,肝胆外科专家、中国院院士黄志强就曾多次呼吁“刀下留胆”。胆囊切除术本身的副损伤和切除胆囊后的近远期副作用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 胆囊切除术的副损伤: 1 手术致胆管损伤:众所周知,在胆囊切除的手术过程中,由于Calot’s三角的解剖复杂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在所难免,总有一定的概率(胆管损伤: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0.17%),其中包括:胆管损伤,肝管损伤,血管损伤,胃肠损伤等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胆管损伤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引起。美国每年要做胆囊切除约50万例,如此算来美国每年将有成千上万例胆管损伤发生。我国人口众多,胆囊结石病例应在美国之上。国内黄晓强统计2566例CBD(胆总管)损伤病例中,1933例为胆囊切除引起,占狭窄病例的75%。而胆管损伤的并发症又是胆道外科非常疑难的课题,与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相比,内镜保胆取石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囊周围器官。这一点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考虑到胆囊切除带来的生理缺陷和免役功能的影响,草率选择胆囊切除之举措就应该慎重考虑了。(以下是Calot’s三角内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解剖变异图和一例医源性的胆道损伤照片。) 2 肝损害和结肠损害:目前己证实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和结肠以后,会造成慢性肝损害和结肠损害,而结肠损害很可能是结肠癌的一个原因。 二 切除胆囊后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形象地说成“去掉胆囊后日子照样过,但以后的日子就会象长江没有洞庭湖和鄱阳湖一样,经常会‘洪水泛滥’。” 1 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囊除具备储存、浓缩和收缩等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肝细胞每天分泌约800-1200ml胆汁,其中水分占97%。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肝内外胆管沿胆囊管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浓缩后的胆汁要比肝脏分泌胆汁浓缩30倍,并储存于胆囊。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在迷走神经和胆囊收缩素的调节下,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腔内参加消化。如果胆囊被切除,此时胆汁由肝细胞分泌而排出却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胆汁只好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胆汁的产生、流向及胆囊的作用还可以有这样一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胆汁好比长江的水、肝内外胆管好比长江、胆囊好比洞庭湖和鄱阳湖、Oddi’s括约肌好比吴淞口、十二指肠好比东海。由青藏高原溶化的水通过各种支流汇入长江上游,奔滕不息的流向吴淞口并汇入东海;洞庭湖和鄱阳湖为长江储存了约40%水量,如果没有这两大湖,长江的水位势必上涨,畜洪能力就差了。同样没有了胆囊,胆汁仍会象青藏高原的水一样继续溶化。但是,如果没有了胆囊的调节作用,胆管就会扩张。因此,去掉胆囊后日子照样过,但以后的日子就会象长江没有洞庭湖和鄱阳湖一样,经常会“洪水泛滥”。而人类是集中进餐的哺乳类动物,我们在进餐时需要大量高浓度胆汁帮助消化,但此时体内无“富余胆汁”相助,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结果是诱发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造成身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消瘦、面黄等。 2 碱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这一过程与胃十二指肠的分泌及蠕动是有规律地同步进行的。胆囊切除术后因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而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返流入胃的机会增多,导致了胆汁返流性胃炎和食道炎。我想上述两点就是因为没有胆囊后所产生的所谓“洪水泛滥”吧。 3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切除胆囊病例组胆管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虽然切除胆囊后去除了胆囊结石,却很有可能因此“招来”胆总管结石。一般人认为,没有胆囊了,结石无处可长而只好在胆管内生存。其实,胆囊结石的成因与胆管结石成因是不同的。但胆囊的存在直接影响胆管结石的形成。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酸盐明显减少,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从“流体力学”的原理来讲是:在胆囊切除以后,胆管内的流体压力失去了缓冲的作用,导致了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引起了胆总管代偿性扩张,从而使胆总管内的胆汁流速变得缓慢并发生旋涡或涡流,而旋涡或涡流是形成胆石的重要学说。 4 术后结肠癌发生率可能升高: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学者指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动物实验也表明,次级胆汁酸能直接增高动物结肠癌的发生。对照研究发现胆囊切除能增加肠黏膜的增殖活动,从而促使癌变的发生。胆囊切除后胆汁的质和量的改变才是大肠癌变的主要原因。肝脏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而成为次级胆酸量的增加。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从而产生大量次级胆酸。升高结肠内的次级胆酸的浓度明显增高,故胆囊切除术后癌种好发于右半结肠。因此,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促进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更多的胆汁循环影响了细菌的降解,由此而产生胆汁酸盐中的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 5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一名词是一个模糊概念。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经排除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等诊断。现代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只指有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Oddi’s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研究表明胆囊在胆系动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胆囊可容纳30-60cc的胆汁,可以缓冲胆道的流体压力,维持胆道压力生理平衡。一旦去掉胆囊,这种调节压力的平衡被打破,即可导致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而这一综合征在临床上治疗非常困难。 以上所述切除胆囊所造成的这些后果,医生术前不可能细讲,在手术同意书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来表示,在出现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时,医生多是用病情复杂,不可抗拒来解释,很难评为医疗事故。当你有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时,你咨询了一些医生,但他们都说切除胆囊对人没有太大的影响,在问到是否可以保胆时,如果病人提到保胆时,他们都会不屑一顾地异口同声地说:“保胆后会复发的,这是一百多年前就废弃的手术,现在还在做,真的不可思议!”。 胆囊息肉病人的胆囊功能绝大多数是正常的,为了一颗小小的良性息肉轻易的切除胆囊,丧失了胆囊功能招来了胆囊切除术后的种种弊病,这是现代外科的大忌,应慎重行事。关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在保胆与切胆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内镜保胆取息肉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切胆取息肉丢掉了胆囊,丧失了胆囊生理功能,可以引起一系列生理障碍,甚而有引发结肠癌的可能。保胆取息肉术式十分安全,不可能有胆囊切除的那些合并症。切除胆囊后当然无胆囊息肉复发可能,但引发了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的危险。然究竟哪一个合算?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胆囊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除了具有浓缩、收缩和调节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外,还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免疫功能器官。胆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故不应轻易废除!当然,对于胆囊萎缩、胆囊已无功能或胆囊可疑癌变者,无疑应该切除胆囊去除病灶。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胆囊切除应用临床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总体来说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否则,早就废除此手术了。然而,切除一个身体本应该有的器官,对身体肯定不会一点影响也没有。鉴于胆囊切除的诸多不利,在目前条件下,对胆囊良性疾病,不分功能好坏一律切除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愿广大医生和患者在考虑胆囊切除之前,定要三思而行。世间并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手术方式也是一样,与人们认识和医学的发展有关,只有适时改变而更趋完善。所以说:“没有最好,只有合适”。虽然胆囊切除有诸多弊端,但它却在历史中挽救有了无数生命,它是功臣,胆囊切除并没有错,错是在人。而保胆手术也不是想保就能保的,也只适合一部分人。客观对待,全面掌握,选择合适。 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与治疗 目前通用的病理分类是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假性息肉)与肿瘤性病变(真性息肉)两大类。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如下: 第一类:胆固醇性息肉(占50%)。又称它为假性息肉。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导。它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0mm以内,以多发为主,位于胆囊体部。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胆囊功能良好,故可以每3-6月定期B超复查,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有明显症状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胆囊功能良好且胆囊没有急慢性炎症的可以首选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胆囊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又称之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如果胆囊功能差,或伴有急慢性炎症者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第二类: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40%)。又称为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第三类: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来侦别。必要时加作增强CT。癌性息肉的B超特征为:大于10mm(88%);单发(82%);多位于胆囊颈部(70%);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好了,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怎样去确定息肉的性质。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一直困扰着普外科医生。虽然,当今医学高度发达,但是,外科医生和相关检查科室的医生仍然不能在手术前明确胆囊息肉到底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来讲胆囊息肉样病变可经x射线、超声、CT等多种方法予以检查、协助诊断,而超声是一种快速、安全、可重复及廉价的检查方法,检出率最高,为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胆囊息肉样病变声像图特点一般均为胆囊内壁附着恒定的回声,不伴声影,绝大多数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少数带有长蒂的息肉可有小范围的移动,可单发或多发;部分较大的回声团表面可不规整呈结节状或乳头状。胆固醇性息肉在胆囊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多发性,绝大多数为桑椹状,其次为乳头状或球形,基底窄或有蒂,回声团一般较小, 直径0.2cm~0.7cm不等,表面光滑,声像图为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团。胆囊炎性息肉声像图上表现为胆囊内略高回声团,直径大小一般为2~5mm,彩色多普勒检查无血流信号,常伴有慢性胆囊炎。该两类息肉从大小、形态在声像图上不易区别,而主要区别点在于后者常伴有胆囊壁增厚、粗糙。腺瘤的声像特点较复杂,乳头状腺瘤: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壁上的强回声团,形态和边界不,或呈菜花、乳头状,多为单发回声团,且较大;单纯性腺瘤:声像图呈息肉样回声团,平均直径小于0.9cm,蒂较细;粘膜腺瘤局限性癌变:声像图为中等回声团,周边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多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国外研究认为胆囊癌表现为表面结节状圆形的肿块,内部回声偏低,为低到中等回声,内部回声基本为均质的,即使肿块大于1cm也不会象胆固醇息肉那样表现为长椭圆形。彩超方面,研究认为流速高于20cm/s、阻力指数RI大于0.65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肿块直径大小及其内血流的显示和阻力指数的测定对于鉴别良恶性病变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体积大、不规则、蒂宽、血供丰富,而良性肿瘤则相反,且极少见到血流信号,但有时也有例外。 根据以上各类特点,声像图上不难区别,只有腺肌瘤在声像图上与腺瘤难鉴别,需在术后病理区分。由于多种胆囊疾病都可以有相似的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可出现误诊。主要原因有胆囊的皱褶、胆砂、胆囊内的胆泥或凝血块可被误认为是胆囊息肉样病变。而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脱落,导致病理漏检以致误认为B超误诊。另外如果胆囊内同时伴有结石存在,胆石之声影有可能遮盖了远侧胆囊囊壁及息肉样病灶,也可能只注意到结石的发现,而忽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存在。此外,胆囊内胆汁的改变,如过分粘稠、积脓等,亦可造成B超的漏诊。故多个体位,多方向的全面细致的扫查可减少误诊、漏诊。超声检查确诊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恶变较为困难。从声像图特点的角度,国内文献报导中,一些专家以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大小来分析病理性质。综合认为,息肉病变小于0.5cm应首先考虑胆固醇性息肉;1.0cm以内者,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1.0~1.3cm之间多数为胆囊腺瘤;大于1.3cm者要考虑有癌变倾向。 然而,上述的检查手段也只能对息肉外形进行描述,而这些外形描述仅只能作为参考,无法指导临床。肿瘤的性质其最高诊断依据是组织学诊断(也叫病理诊断)。临床上经常有通过经皮穿刺或内镜活检等手段取得活体组织,而胆囊是一个储存胆汁的盲袋状空腔器官,它没有自然腔道来供内镜进入,也无法经皮穿刺,故我们无法取到组织。所以,要想通过检查准确的知道胆囊息肉的性质依然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我们将在手术中的病人的胆囊切开,取到息肉的组织,并进行快速冰冻活检,最后依据组织学结果,对假性息肉的胆囊给予保留,真性息肉的胆囊酌情给予预防性切除。这样即能保留部分有功能的胆囊,又切除有癌变倾向的胆囊,实为一种严谨的态度下获得的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医疗水平能否达到这种设想呢?答案是肯定的,确实有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欲知详情且看下回分解。 微创保胆手术 从前面所述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和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中,我们不难看出:胆囊息肉有真假之分,治疗上可以简单地说“胆囊假性息肉可以保留胆囊,而真性息肉要预防性切除胆囊,息肉样癌要行胆囊根治性切除。”然而,目前的医学检查不能准确确定息肉的性质,故将怀疑真性息肉的胆囊一律切除,做以绝后患。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半数以上的胆囊被冤枉切除。 微创保胆手术属于一种微创外科手术,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产物,通过腹腔镜来了解腹腔内情况及胆囊的外观,初步判断胆囊是否正常及腹腔内是否有癌的病灶,然后在腹腔镜直视下将胆囊底部夹住并将其拖出一小部分到腹壁切口外,再将胆囊底部切开一个很小的口,通过这个口我们再用胆道镜观察胆囊腔内的情况,包括胆囊粘膜是否有胆固醇沉积、息肉的外观数目、胆汁是否清亮、胆囊管开口是否通畅等,最后通过胆道镜用活检钳将息肉一一夹取,取出的息肉进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活检,如果快速冰冻切片活检报告为属于胆固醇性等良性息肉,那我们就尽力取净胆囊内息肉后再将胆囊小口缝合。如果是真性息肉则进行胆囊切除。此手术技术相当成熟,很少有严重的并发症。但目前医学界对此手术也有争议,其原因就是此手术不能改变胆囊的内环境,息肉的复发将是不可能避免的。所以,当你有胆囊息肉时,在就诊的时候医生会给出不同的建议意见。 腹腔镜在保胆安全方面的作用为:1 能够清晰了解镜下胆囊的外观,了解它是否有粘连、通过其表面清晰血管结构可以判断胆囊壁是否有增厚,以此佐证胆囊的收缩功能。为客观判断胆囊的去与留提供依据;2 腹腔镜直视下提夹胆囊底部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伤,手术将会更加安全。3 缝合后的胆囊放回腹腔后可以通过腹腔镜进一步检查缝合的完整性及是否存在有胆汁外漏,避免了术后胆漏的出现几率,再一次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4 直视下检查胆囊壁,可以弥补超声下遗漏的胆囊壁上的腺肌瘤。5中转胆囊切除无需任何特殊准备工作,当即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所以,虽然在脐上缘多了一个孔,但它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使保胆手术更加直观,避免了技术原因上的漏诊与误伤。为必要时切除胆囊做好了铺垫! 这样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用腹腔镜观察胆囊的外观,用胆道镜观察胆囊腔内情况,并取出息肉标本进行快速活检来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根据胆囊息肉性质来决定胆囊的去与留。这样就能客观地评判胆囊的去留,既可早期发现胆囊癌又避免了无谓的胆囊切除。以下图片展示腹腔镜、胆道镜下所见到的胆囊、胆囊息肉的外观及胆囊息肉的摘取过程。 保胆手术特别提醒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适合做保胆手术,如果盲目保胆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只有严格筛选病人,才能尽最大可能保留一部分病人的胆囊,否则,盲目保留一些不该保留的胆囊,将使得治疗事与愿违,等于在体内留下了病灶,一个定时炸弹。以下病人可以考虑保留胆囊,但任何保胆的病人都必须有切除胆囊的心理准备! ㈠ 部分胆囊结石病人: ① 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即所谓结石“静息状态”。您有希望去除结石又能保留胆囊的要求者。 ② 胆囊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收缩功能:口服胆囊造影或脂餐后B超提示:胆囊收缩达1/3以上者。 ③ 胆囊不能过大或过小,胆囊长径在6-8cm之间,囊内不能有分隔。 ④ 上腹部最好没有开腹手术史、穿孔等急性炎症史。 ⑤ B超下:胆囊内胆汁透声良好、胆囊粘膜光滑、胆囊壁在3-4mm以内,结石为单个或多个(泥沙样结石除外),形态规整,结石可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 ㈡ 部分胆囊息肉病人: 外科学对胆囊息肉的指导性建议: ⑴ 观察:胆囊内多发息肉,直径在1.0cm以下无症状者,应定期B超复查,动态观察息肉大小形态的变化。 ⑵预防性胆囊切除:① 单发息肉;② 大于1.0cm广基或基底部宽大者;③ 病变有增大者;④ 合并有胆囊结石者;⑤ 年龄在50岁以上者,伴有症状。以上均可以视为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 根据以上建议,对于不适合再观察或临床医生建议手术切除的胆囊息肉病人,如果口服胆囊造影或脂餐后B超提示:胆囊收缩达1/3以上而且病人有保留胆囊的愿望可以考虑行保留胆囊的手术(年龄无明显限制,但年轻人较为适合),最后视术中息肉能否取净及息肉的快速病理结果决定胆囊的去留。 以下病人的胆囊不能保留,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在没有手术禁忌的情况下实施急诊或择期胆囊切除,不要再观望,以免后患无穷。 ① 胆囊在急性炎症期 (包括超声下胆囊呈“双边征”、胆囊的化脓、坏疽、穿孔、炎性包裹、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等)。 ② 胆囊结石合并有胆管结石,或者为泥沙样结石。 ③ 胆囊萎缩或呈“瓷瓶”样胆囊。影像学检查怀疑有癌变。 ④ 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样息肉、胆囊息肉过多无法在镜下达到取净或胆囊壁有增厚(瓷瓶样胆囊),不能排除胆囊癌。 ⑤ 胆囊有分隔,将胆囊分成相通的二个腔的。 关于保留胆囊手术及术后病人应该了解的一些问题。 ①力争在胆道镜下取净胆囊内结石和息肉从而达到保留有功能的胆囊,这是保胆手术的目的。但是,因为结石和息肉的成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结石和息肉的复发也是在所难免。我认为:在严格筛选病人的前提下力争取净结石或息肉,使胆囊恢复到清空状态,如果再通过5-10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后才复发,保留胆囊还是可行的,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是利大于弊的。 ② 对B超的要求:做超声检查时必须了解胆囊的大小(长径与宽径),有对胆囊粘膜、胆囊壁厚、胆囊结石或息肉的数目和大小、结石是否移动、胆囊内透声、胆囊内是否有分隔、是否为泥沙型结石等的描述,肝胆管有无扩张与结石。 ③术前通过各种检查只能初步判断能保留胆囊,并不等于保胆成功。决定保胆是否成功最终还需在腹腔镜下胆囊的外观、胆道镜下胆囊腔内情况、结石及息肉是否能取净、术中息肉的快速病理等因素综合判断。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保胆不能说成功。所以,任何做保留胆囊手术的病人必需有开腹或腹腔镜切除胆囊的思想准备,得给自己和医生留条退路。 ④ 保胆术后病人应该在术后三月、六月、一年时各复查一次肝胆的彩超,以后每年各复查一次B超,了解有无结石复发。如果出现了复发应该及时与您的手术医生取得联系,这样是便于术后随访,是对病人自己、医生及与您有同样疾病的病友的负责与贡献!结石病人可口服消炎利胆片或熊去氧胆酸,预防结石复发,息肉病人无需口服药物。 ⑤目前保胆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此种术式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的,它需要一种核心技术,既纤维胆道镜的熟练应用。 纤维胆道镜是一种光纤维传导的软性内窥镜,最早用来取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等,如果未受过专门训练是不可能掌握这一技术的。 所以,患者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最后,祝所有的胆囊息肉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
本文档为【胆囊息肉全解(附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