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闪电战术与军事战略的配合问题

闪电战术与军事战略的配合问题

2011-05-18 12页 pdf 151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15724

暂无简介

举报
闪电战术与军事战略的配合问题 闪电战术与军事战略的配合问题 相信很多人对”闪电战”这个词并不陌生,一提到闪电战大 家往往想到的是飞机编队,坦克集群,但不少人却忽视了闪 电战的实质-----它是一种作战手段,要想使这种作战手段 发挥最大的作用,还必须与正确的战略相配合. (一)何谓闪电战 闪电战就是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依靠高机动性的装甲部队, 对敌方作奇袭式的突破,并从突破口作纵深的贯穿,直至达 到战略目标. 首先,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拥有制空权.只有拥有了制空权,装 甲部队才可能安全的突破并作快速的纵深贯穿.同时,我方 空中力量可以破坏...
闪电战术与军事战略的配合问题
闪电战术与军事战略的配合问 相信很多人对”闪电战”这个词并不陌生,一提到闪电战大 家往往想到的是飞机编队,坦克集群,但不少人却忽视了闪 电战的实质-----它是一种作战手段,要想使这种作战手段 发挥最大的作用,还必须与正确的战略相配合. (一)何谓闪电战 闪电战就是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依靠高机动性的装甲部队, 对敌方作奇袭式的突破,并从突破口作纵深的贯穿,直至达 到战略目标. 首先,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拥有制空权.只有拥有了制空权,装 甲部队才可能安全的突破并作快速的纵深贯穿.同时,我方 空中力量可以破坏敌方的道路系统,阻止敌方兵力调动,可 以为地面部队的突破提供火力支援. 其次,在取得突破后,要依靠高机动性的装甲部队向战略目 标作快速的贯穿.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奇袭因素,在敌人 处于混乱状态下,利用快速挺进,阻止敌人建立新的防线,从 而剥夺敌方的战斗力. 古德里安这样描述:”我们想要做到的,就是利用极短的时间, 尽量地深入敌后,以控制敌人的整个防线.”控制敌人的整个 防线就是破坏敌人的防御部署,打乱敌人的计划安排,让我 方控制战场的节奏. 可以看出对于装甲部队最终的作战目标的确定上至关重要. 没有合理的战略目标,就可能抵消了手段的有利影响,从而 葬送整个战争.闪电战术作为一种新的战术,德国在二战中 特别是初期并没有运用的得心应手.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存在 侥幸的胜利.但其在使用闪电战术的过程中的不成熟的现 终因为苏联国土的广大,资源的丰富而遭受失败. 这些失误之一就是对于战略目标的选择失误.在法国战役中, 对于装甲部队超出步兵掩护的问题,曾经迫使德军统帅部下 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就地等待步兵增援,以建 立一道牢固的侧翼防线,防止法国的反扑.这一点差点葬送 德国的胜利,因为停止前进,意味着切断在比利时境内联军 的退路的战略目标还没有实现,口袋还没有封锁,让联军有 机会在索姆河下游与法国南部的军队会合,从而重新建立一 道防线.幸运的是当时的战地指挥官古德里安坚持前进,并 不顾上级的规定,带领他的装甲部队向前猛冲,直至接近敦 克尔克港口,但遗憾的是德国统帅部最终没有完全贯彻既定 的战略方针,没有完成占领海峡港口的战略目标,从而让盟 军在敦克尔克撤退了30多万人,为后来的盟军反攻奠定了基 础. 失误之二就是在苏联战场上,德军在先攻占莫斯科还是先攻 占南北两翼的战略目标上发生了错误的判断,这一点将在下 文的苏德战争中进行分析. 一场战争的最高目标毫无疑问是为了取得最终胜利,使敌方 丧失抵抗的力量.要使敌方丧失抵抗力量,可以有三种形式: 1.消灭敌方的武装力量,使它没有力量作战. 2.占领对方的国土和城池,使对方亡国 3.通过歼灭对方武装力量和占领城池,而迫使对方投降. 至于哪一种方式是最好的方式,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国 土面积,人口数量,国民意志等等.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战略目 标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使战争手段的力量得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否则即使手段再厉害,也往往是功亏一篑的.德国在 二战时期的表现,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闪电战术作为一种新的军事工具下的崭新的战术,确实具有 极大的威力,但它也有弱点. 1.极大的依赖突袭的因素.突袭,要求有突然性,或者是出其 不意,攻其不备.德国在二战时的一条作战原则就是”突然性 比数量更重要”.德国在二战中的进攻都是以突然袭击的方 式开始的.在当时雷达侦察技术还不曾象今天这样的发达,, 隐蔽方具有较好的优势.一旦丧失突然性,使得防守方判断 出主攻方向,从而在其主攻方向上构筑强大的防御工事,那 么闪电战术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二战时的”库尔斯克 战役”,也就是德军的”堡垒战役”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当时苏联在德国进攻前,已经预感到德军可能在该地区发动 攻势,所以就地构筑了强大的防御工事,主要是反坦克工事, 当德军发动攻势时,正好一头撞在苏军强大的防御体系上, 从而直接导致了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 2.侧翼存在安全隐患.闪电战术所凭借的就是装甲部队的快 速贯穿,由于他的机动性脱离了步兵的掩护,使得他的侧翼 处于非常脆弱的境地.一旦有足够的力量在德军装甲部队的 侧翼进行一次逆袭,就可能阻止德军装甲矛头的挺进速度, 从而赢得时间,重新组织防线,调动预备队加强力量.这也就 是法国战役中,德军统帅部下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等待步 兵增援的重要原因. 3.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建设装甲部队在当时的历史条 件下,需要的资源也是很大的.德军虽然创造了闪电战术,但 由于受国力所限,德军的机械化建设水平并没有达到他们的 预想水平.在波兰战役前,德国只有 6 个装甲师,4 个机械化 师,4 个摩托化步兵师,这些装甲兵力只占总数的极小部分. 而在苏联战役前夕,德国也仅有 19 个装甲师,占总兵力的 1/10,以及 14 个摩托化步兵师.德国有坦克 3550 辆,而苏联 当时有24000辆,其中一半以上在苏联西部地区.可见要完全 实现闪电战术,必须有强大的国力,否则一旦进入消耗战,国 力弱的一方,必败无疑.而且如果对方也熟悉机械化战争的 观念,占数量劣势的一方就很难获胜了. 下面就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在运用闪电战术过程中, 军事战略,军事目标的选择是如何关系着闪电战术乃至整个 战役成功的. (二)法国战役 本文认为,法国战役使可以看出德国把闪电战的作战方法与 高超的战略计划相结合的典范.许多学者将波兰战役看成是 德国闪电战的标杆,实际上,这是没有必要的.波兰的军事实 力,实在属于下三滥水平,比法国的军事思想还要落后.他们 的军事装备更是比德国差的远.而且在政治运做方面,政府 手段也很拙劣,最后竟然导致德苏联手瓜分波兰.在地理位 置上,波兰纵深不够,维斯瓦河沿岸渡口成为德军理想的战 役目标,从而利用闪电战迅速抢占了这些渡口,最终以维斯 瓦河为砧板,将波军主力砸的粉碎. 而在法国战役中,闪电战方显现出,若战略得当,可以获得惊 人的成功.法国在军事装备的总量上,除了空军外,并不比德 国方面少,尤其在坦克方面,数量装甲略优于德国.而且有举 世闻名的马其诺防线的保护,与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又结成 了联盟.但历史告诉我们,由于法国***军事观念的落后,以 及德国战略战术的运用得当和好运,德国在法国战役中击败 了法国.“曼施坦因计划”就是在法国战役中举世闻名的,但 在制定作战计划之初,德国制定的是另一套,也就是模 仿”史里芬计划”的方案. 模仿”史里芬计划”的方案 在最初,德国的作战计划是”派一支强大的右翼兵力,经过 荷兰进入比利时北部,击败预计在那里可能遭遇到的英法盟 军,并连同荷比两国的兵力在内。换言之,主要就是想用右 翼方面的强力突击以寻求决定”。若按照此战略,则不论德国 的闪电战术运用多么高超,则铁定要与英法盟军做一次硬拼, 胜利的希望也就非常渺茫. 曼施坦因对此是这样评价的:”所以德军右翼不可能再像 1914 年,用一个大规模的迂回运动来获得战略性的奇袭。等 到英法盟军达到之后,德军就必须与一个实力相等的对手作 战——而且多少是要作正面的攻击。所以这个第一击的成功 是必须要用战术性手段来寻求,因为对于攻势已无战略性运 用的机会了。” 后来由于偶然的一次飞机失事,为了防止敌方知悉军事计划, 德国方才起用“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是在德 军右翼实行佯攻,以吸引联军的注意力.主力则利用阿登森 林地区的出其不意,突破马其诺北端的薄弱环节,迅速度过 马斯河,然后利用装甲部队作快速的贯穿,直趋英吉利海峡, 从而切断在比利时境内英法盟军的退路并歼灭之,然后向法 国发动总攻.可以看出, “曼施坦因计划”为闪电战的发挥 提供了极佳的蓝本.将闪电战的突袭性,快速贯穿性,从而切 断敌方的大动脉的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然这次战役的成 功也得益于盟军指挥官的错失良机,他们始终没有从法国南 部静态战线上抽调出兵力或动用预备队给予德军装甲矛头 一次有力的侧面攻击.那样,就可能挽救在比利时境内联军 的命运.从而挽救法兰西. 曼施坦因计划 由法国战役,我们可以看到,闪电战仅仅是一种战术手段,它 为战略而服务,如果战略正确得当,闪电战术可以获得惊人 的成功.同样,一旦战略选择失败,那么闪电战术也就无力回 天.对于后一点,苏德战争就作了很好的说明. (三)苏德战争 在苏德战争中,当德军到达列宁革勒—斯摩棱斯克—基辅一 线时,对于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德军领导层发生了争执.最终 德军暂时放弃了夺取莫斯科,转而从中路分兵支援北线和南 线作战,以夺取列宁革勒和基辅的工业中心和粮仓,为后来 的战争作好经济基础.这就意味着给中路苏军以喘息的机会, 让他们有机会在莫斯科前面重新构筑防线,并调动生力军来 保卫首都莫斯科.战争的实践证明,这个战略目标的选择是 错误的,列宁革勒和基辅的占领,虽然毁灭了相当可观的苏 军,但并没有使苏联整个崩溃,苏军依靠新的防线和紧急调 动的生力军以及冬季比较有利于苏军的天气状况,最终粉碎 了德军 1941 年结束苏德战争的企图.而莫斯科会战后,德国 由于国力所限,无力发动全面进攻,从而苏联最危险的时刻 也可以看作是度过了. 回过头来,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当初德军一口气拿下莫斯科 (这个并不比拿下基辅困难),一刀插在苏联政治权力的中枢 神经上,苏联的指挥和调动以及军心士气就可能遭受严重影 响,古德里安曾经是这样描述他对于攻占莫斯科战略意义的 看法的:”就军事的观点而言,当前唯一的问题就是彻底击败 这个屡战屡败的敌军.我又解释莫斯科的地理价值,说它和 巴黎是完全不同的.莫斯科在铁路,公路和一切交通上,都是 苏联的心脏;在政治上它也是一个头脑;同时它又是一个重 要的工业区.所以占领了它,不仅会对苏联人民造成重大的 心理打击,同时全世界也会为之一震.我又提到士兵们的态 度,他们除了想向莫斯科进攻以外,其他均非所欲,而且他们 老早就已经在做种种的准备.我又特别指出这个胜利才是具 有决定性的胜利,在敌人主力被歼灭之后,再去占领乌克兰 的工业地区,那才真是易如反掌.因为一旦我们占住了莫斯 科的交通中心,那么苏联人再想从北面调兵往南方去,就会 感到十分困难.我又指出中央集团军的各部队,现在的位置 正适宜于向莫斯科进攻;若是要转向基辅方面发展,那么一 定要首先浪费相当多的时间,才能够把全军调向西南的方向, 那个反无异于是对着德国打回去.换言之,这是一个错误的 方向,而以后若是再想进攻莫斯科的话,那么部队就又需要 一步一步地打回来,从罗齐维特沙到罗斯拉夫尔,期间的距 离就有 275 英里之多,所以我们的兵力和装备都会受到很大 的消耗和损毁……最后,我又提到假使这个作战不能象计划 中的那样迅速地完成,那么就会进入恶劣天气的季节,其困 难更会不堪设想.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去对莫斯科做最后的 一击,则时间就已经太迟了!我的结论是呼吁大家注意,不管 怎样考虑,不管别的方面是如何重要,但是只有一件事才是 真正需要的----在军事方面达到具有决定性的战果.只要这 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的.” 毫无疑问,这次的战略目标之争,关系整个苏德战场胜负,而 莫斯科无疑的是苏联纵深防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坐标,一旦 攻占了这个战略目标,苏联的纵深只剩下当时很荒凉和缺乏 道路建设的远东地区了,苏联反败为胜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了. 闪电战是一种战术手段,它为战略而服务,战略正确,闪电战 术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惊人的成功.德国在二战初期所获 得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其闪电战术的威力,也是由于德国在 当时制定了诸如“曼施坦因计划”这种正确的军事战略所致, 只不过闪电战的实施,使德国基于战略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大 大增加,也使盟国在初期抵抗德国的难度大大提高. (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对闪电战术的思考 进入 21 世纪,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 军事因素进入作战领域.比较突出的是:远程精确打击系统; 电子战系统. 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是精确制导技术、先进推进技术和高效杀 伤弹头技术等高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 实现远程精确打击,需要拥有自己的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 需要拥有功能齐全的侦察卫星,需要拥有健全的卫星侦察评 估体制,需要拥有先进的空间大地测绘、气象系统保障等等。 对于防守方而言,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抗远程打击, 那么可能在战争之初,主力战斗力量就遭受了损失甚至是毁 灭.较大规模的装甲部队的机动,自然要受到制约.同时强大 的卫星雷达侦察系统,也使闪电战的突然性很难实现,必须 考虑电子反侦察和欺敌等手段,来隐蔽作战意图. 电子战系统: 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 制权的军事斗争,包括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 扰、电子欺骗与反欺骗、电子隐身与反隐身、电子摧毁与反 摧毁等。 可见电子战关系双方的整个侦察,指挥系统.只有掌握了电 子战的主动权,才可能破坏对方的远程打击,保障己方打击 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保障夺取对地面战术至关重要的制空 权.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由于远程精确打击系统的存在,对于敌 方重要战略目标的攻击可以由该系统承担.在一方占优势的 情况下,依靠该系统和制空权可以给敌方以严重的打击破坏, 比如摧毁敌机场,雷达站,补给中心等等.这样就给地面部队 的推进扫清了障碍. 制空权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制空权部队将寸步难行.同 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对实施打击的对象制定出正确的军 事战略,确定正确的战略目标,才可能真正发挥部队的战术 威力,保证军事行动的推进.
/
本文档为【闪电战术与军事战略的配合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