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健康与安全

2011-05-20 34页 doc 161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3093

暂无简介

举报
健康与安全宝贝防晒安全测试 婴儿睡枕头的正确方法 睡眠占去婴儿大半的时间,尤其是出生后三个月,到底要不要给宝宝睡枕头,或是给他睡特殊设计(中间有点凹陷)的枕头呢? 睡眠是全身放松的时期,通常成人会使用枕头支撑头部的重量,成人睡觉时习惯上都会在头部垫上枕头,这样可以避免硬的头骨与硬的床垫直接触碰,使用硬度适中的枕头比较舒适。同时,平躺式侧睡时,适当高度的枕头可以填补头与背部间的空隙,使头在枕头上能得到完全的支撑。成人睡枕头时,头胸部垫高的姿态,使肺部在上位,因重力关系没有来自腹间的压迫力,肺部扩张较容易,所以呼吸会较舒适。 但是婴儿却和成...
健康与安全
宝贝防晒安全测试 婴儿睡枕头的正确方法 睡眠占去婴儿大半的时间,尤其是出生后三个月,到底要不要给宝宝睡枕头,或是给他睡特殊设计(中间有点凹陷)的枕头呢? 睡眠是全身放松的时期,通常成人会使用枕头支撑头部的重量,成人睡觉时习惯上都会在头部垫上枕头,这样可以避免硬的头骨与硬的床垫直接触碰,使用硬度适中的枕头比较舒适。同时,平躺式侧睡时,适当高度的枕头可以填补头与背部间的空隙,使头在枕头上能得到完全的支撑。成人睡枕头时,头胸部垫高的姿态,使肺部在上位,因重力关系没有来自腹间的压迫力,肺部扩张较容易,所以呼吸会较舒适。 但是婴儿却和成人不同,婴幼儿的头部较往后突,当仰卧平躺时,由于后头部突出及两肩平坦,将使得前颈部的脖子处弯曲打折,而呼吸道的咽喉及气管正好位于前颈部,过度的弯曲如橡皮水管一样,会使此处的呼吸道内径变狭窄,增加呼吸时气流阻力,使得呼吸较费力。 我们不妨自己试试看,当把下巴内缩、头颈低弯时,可感觉呼吸较不顺畅;反之,如下巴向上抬伸,颈肩竖直,则呼吸就会显得较顺畅。 婴幼儿,尤其是三四个月以内的宝宝,因头部大而且重,颈部肌肉又弱,所以颈部肌肉无力控制头部位置。这可由以下的动作获得证实:当把小宝宝上半身扶正直时,其头部会左右晃动不定或向下垂。 当宝宝颈部过度弯曲或姿态不佳而有呼吸不顺时,也无力挣扎,时间稍久呼吸力量耗尽后,就会因无力呼吸而导致窒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时,全身原本就较无力,更不可能自己调适头颈的位置,进而发生危险。许多莫名原因的婴儿猝死症,可能与此有关,宜多加注意。 为避免颈部更加向前弯曲而压迫到前面的呼吸道,切不可再把枕头垫在宝宝的后脑勺下。正确方法应是毛巾卷成约5厘米高的圆筒状,横垫于宝宝下颈上肩部。如此可使头部自然下垂而触及床面,此时颈部及下巴自然能完全伸张,而内部的呼吸道亦可不受压迫。 宝宝睡成什么样的头型好看 头形受喜欢的程度因时代流行而有异,中国人在古时认为要方头大脸才有富贵及做官像,但目前流行的却是前后长圆的智慧头形。 头形除了先天遗传的因素外,后天的发育也有影响。刚初生的宝宝,其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各个骨片之间仍有成长空隙,有相当的可塑性,加上出生儿的颈部肌肉尚无力转动沉重的头部,当某一方位的骨片长期承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时,其生长的形状就会受影响了。 这种情形在早产儿身上更为明显: 1、 医护人员为了便于照顾及观察,大多都会将保温箱早产儿的脸转向外侧,其颈部的肌肉柔弱,尚无力转动硕重的头,长久之后,右后枕骨就压扁了。 2、 早产儿的头无论仰睡或趴睡时,不是右偏就是左偏,长大之后头型自然成为前后凸的船型。 婴儿时期宝宝活动力不佳,若多为仰躺着,则头形多为后扁;相反若趴睡久了,头形就为前后长圆了。 当宝宝逐渐长大后,头骨的硬度也跟着变大,骨缝密合,头形就不大会改变了,此时约为两个月大。 因此,无论宝宝趴睡、仰睡、侧睡,父母宜以宝宝的习性或状况来选择睡姿。例如:让易呕吐、呼吸时喉咙有杂音或较神经质的宝宝趴睡;若需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者,则使其仰睡可容易看到脸部的神情。 宝宝经常用痱子粉好吗? 有的宝宝很能出汗,家长经常给他擦很多的痱子粉,希望让其清爽些。那么,经常擦痱子粉好吗? 宝宝要避免过量使用痱子粉,因为痱子粉有如下缺点: 1、有些宝宝对痱子粉会敏感,尤其是使用时会弄得空气中都弥漫着粉末,令大人呼吸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宝宝呢?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呼吸困难。 2、婴幼儿嗅觉的感受与大人不一样,不见得喜欢接受痱子粉的香味。 3、痱子粉和汗水混合后会结成块状颗粒,在宝宝幼嫩的皮肤上不断摩擦,反而容易损伤皮肤。 4、婴幼儿的皮肤细嫩且穿透性强,皮肤上的物质容易被吸收进入体内,故使用直接涂抹的外用物品要特别注意其品质及含量。 至于掺有中药的痱子粉,因其成分目前并不明了,也没有做过科学化的检验或,贸然给婴幼儿使用,虽然或可使宝宝的皮肤干燥些,但可能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影响,所以要谨慎使用。 为什么婴儿会出现鼻塞 小宝刚满月,能吃也能玩,身体胖乎乎得很可爱。但是他的妈妈始终觉得小宝有鼻塞,厉害时连呼吸都不太顺,烦躁不安,有时呼吸声音很浊,尤其在吃奶时或吃奶后会更严重,但是这种情况在小宝刚出生时并没有发现。 妈妈不放心,带小宝去看小儿科医生,经医生诊断后认为是感冒的症状,开了一些药嘱咐给小宝吃,但是吃了几天药后,小宝鼻塞及呼吸的杂音仍然存在,小宝妈妈不知如何是好了。 新生儿及婴幼儿,由于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口腔及咽喉)的管腔都比较狭窄,其相对的结构关系亦与成人不同,鼻孔后的通道直接对着气管的开口,用鼻子呼吸要较用口腔呼吸来得顺畅且不费力,所以婴幼儿大部分都是闭着嘴由鼻孔呼吸,以进行空气的交换(氧气入,二氧化碳出)。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从母体得来的抗体量尚且足够,可以有效的抵抗环境中的传染病,而且尚未充分地接触不清洁的环境,所以不容易感冒。随着婴儿的长大,他的抗体也逐渐减少,对外界的抵抗力逐渐消退,就很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的疾病。 一旦宝宝的鼻孔因感冒而塞住不通或变窄,鼻子难以呼吸,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张口来维持呼吸。但由口呼吸终究比由鼻子呼吸要费力,所以宝宝会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睡不熟的情形。有时因口腔及咽喉部位的自然分泌物增多,加上快速进出咽喉的气流搅拌作用,就会产生像水烧开了般的唏哩呼噜的杂音。 这种情形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会经历,多见于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只是轻重程度有别而已。此种声音有时很大,我们以手指轻触宝宝的颈部喉头附近,就可以感受到振动幅度的大小。 什么情况下鼻塞会更严重 婴幼儿的鼻腔及咽喉,天生就较狭窄,再加上表面都是黏膜覆盖着,而且还分布有很多淋巴腺体(它们的功能在于润湿及过滤吸进的空气),因此,在下列情况下,鼻塞的症状会变得严重。 1、感冒:对外界空气过敏或受伤此时其表面黏膜除了会肿胀外,分泌物还会大量增加,此时就非常容易阻塞住鼻腔。 2、平躺:坐立时,分泌物会流出鼻孔成鼻涕,而躺着时分泌物就会向后下倒流至咽喉处,甚至刺激喉咙感觉搔痒而咳嗽。许多在白天情况尚好的小孩,到晚上睡觉时,就会咳嗽不断,通常都可能是这种所谓的“鼻涕倒流”所引起。 3、遇冷:一般身体内的血管及黏膜都是热胀冷缩,就像手脚对温度的变化一样,但鼻腔的血管膜恰巧相反,是“热缩冷胀”(注),所以一遇风寒或吹了冷气,血管膜膨胀分泌增多,鼻塞及流鼻涕就变得更严重了。 注:鼻腔膜“热缩冷胀”的目的在于让冷空气加热。人体的温度都较环境温度为高,空气在进入鼻孔到肺中的呼吸道时要逐渐加温至37℃左右才算完成。而鼻腔黏膜中密布的细小血管,其作用就好似“线圈加热器”一般,在空气流经时可将其温度加高,所以热空气经过鼻腔时因不需要特别的加温,此时血管及黏膜会收缩;反之,冷空气经过时鼻腔内的血管及黏膜就要加倍膨胀以应付加热的作用。 20种婴儿常见状况大解析(一) 小宝宝出生后,妈咪、爹地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小小人儿,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是生活充满了温馨趣味;只是面对小小人儿有时莫名的哭闹,还真不知如何是好!还好透过摸索,终于知道照顾小小娃儿是有秘招的! 希望您了解照顾小小娃儿的诀窍,能够得心应手成为称职的新手妈咪。 喝奶篇 1、宝宝喝多少奶才够 吕适存小儿科诊所院长吕适存表示,小宝宝喝奶的依照体重判断,每天应喝的奶量是以每公斤喝150cc为计算标准。例如:小宝宝体重四公斤,一天应该喝的奶量150×4=600cc。喝母乳的小宝宝,只要喝奶后,可以安稳睡觉两小时以上即可。 一天要喝几次奶?喝牛奶的宝宝可以每3~5小时喂一次,一天总共约喂6次;如果宝宝已经吃饱,母亲喂奶时,宝宝会以舌头顶住奶嘴,甚至用转头不喝、啼哭来表达。儿科主任陈昭惠表示,喝母乳的宝宝在一个月内,一天至少喝8~12次,一天至少小便6次,当吃饱的时候,宝宝会自已松开母亲的乳头;而且头三个月一周体重增加约150克,即表示宝宝吃饱了。 2、宝宝喝多少奶才够 宝宝所需要的水分约100~150cc/kg/天,但是牛奶中有七分之六是水分,而且新生儿的活动力不强,水分消耗少,可以不喝水。但是,吕适存医师强调,宝宝长到2~3个月以后,活动力、新陈代谢都增加,开始要喝水;而且若是夏天,容易流汗流失水分,应该补充水分。通常是宝宝喝完奶后,在两餐中间喝水,如果是针对已经长牙的孩子,也可以在喝水时清除口腔中奶渣。陈昭惠医师则表示,完全喝母乳的宝宝在前六个月并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即使非常炎热的天气,只要宝宝需要了就喂母乳,也不需要喝水。 3、宝宝熟睡时可不可以喂奶 通常不鼓励在宝宝熟睡时喂奶,因为这样不仅会有吸收不佳的情形产生,也会造成宝宝清醒时肚子不饿不想喝奶的情形;此外,熟睡时口中含奶水,奶嘴容易顶到牙龈部分,都容易造成奶瓶性龋齿。 4、如何知道宝宝饿了   陈昭惠医师表示,当宝宝的嘴唇、舌头做出吸吮的动作;或是嘴巴碰到东西,如衣服、毛毯等,头就转向过去,而且嘴巴还会张大,甚至碰到自己的手就会吸吮手指时就是宝宝肚子饿了,称为“吸吮反射”,即表示母亲可以喂宝宝喝奶了;至于小宝宝哭闹,则表示已经是非常饿了。另外可以将手放在小宝宝的嘴边,若会一直吸也表示宝宝肚子饿了。 5、宝宝常常吐奶或溢奶 小儿科主治医师陈志成表示,宝宝喝完奶后,将从嘴角流出少量奶水,称为“溢奶”;若奶量很多甚至是喷射状,称为“吐奶”;两者有时不易区别。 造成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如下: a、胃食道逆流 食道到胃的交界处有一括约肌(贲门),通常关闭,只有在食物进入胃中时会打开,目的是控制食物不反流至食道;但是新生儿的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食物容易回流到食道,造成吐奶。 b、胃容量小 宝宝的胃容量小,父母却喂得太多,超过胃容量。 c、奶嘴大小不当 奶嘴大小不当,宝宝喝奶时将多量的空气吸到肚子里造成腹胀就容易吐奶或溢奶。 以下的方法可以减少吐奶或溢奶的发生:喂奶喂到一半就拍背帮宝宝排气;少量多餐,一次不要喂得太多,以免腹胀;宝宝睡觉时可以采右侧睡或趴睡;此外,挑选一个合适的奶嘴也是减少吐奶的重要关键。 严重的胃食道逆流会有许多并发症,例如宝宝吐奶或溢奶时如果呛到自己,有可能引发吸入肺炎,胃酸逆流造成食道发炎出血,甚至贫血;喝下去的奶都被吐掉,造成生长迟缓;喝完奶后容易哭闹不安。严重的胃食道逆流,除了上述的情形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外,必要时进行皱褶手术plication。 有一个和胃食道逆流要区别的病是“幽门肥厚性狭窄”,若宝宝很想吃奶,一喝奶便呈喷射状呕吐,体重没有增加,可能是罹患“幽门肥厚性狭窄”。幽门在胃到十二指肠的交界处,若幽门肥厚狭窄会造成奶水无法顺利流过,好发于宝宝出生后2~5星期,需要手术治疗。 6、如何帮宝宝拍气 帮小宝宝喂奶时可以暂停以方便排气,正确的拍气方法是手掌拱起,力量适中不要太轻,以免无法拍出气体;拍背位置在下背部,即是胃的正后方。宝宝最好采坐姿,直坐在大人的膝上,不要趴着;拍气约5~10分钟即可,若仍有气体未排出,无须再继续。 喂奶后,也可将宝宝抱直靠在胸前,不须拍背,约3~4分钟之后,气体会自然排出;若是没有打嗝,可将宝宝平躺在床上数分钟后,重复上述动作即可。 7、宝宝不喝奶、厌奶,怎么办宝宝不肯喝奶可分为刚出生的宝宝不肯喝奶或是开始进入厌奶期;吕适存医师表示,有些新生儿从婴儿房或育婴中心刚回家后不肯喝奶,原因多半是新手父母缺少哺喂的经验。 若喂奶方式不正确,会使宝宝喝不到奶,而导致不想喝奶。常见的是将奶瓶直放、塞进小宝宝的嘴里,因为奶瓶的角度不当,压到舌头,使小宝宝喝不到奶。所以最好将奶瓶以45度角轻放到宝宝的嘴里,让奶嘴上端顶到宝宝嘴巴的上颚软骨,宝宝自然就可以产生反射作用吸奶。若是喝母奶的小宝宝,则要注意宝宝吸乳方式是否正确,宝宝是否含住整个乳头及乳晕。 陈昭惠医师表示,有时小宝宝喝奶时睡着,可能是穿得太多导致想睡觉影响食欲,此时可以让小宝宝少穿一点衣服、露出手脚,或按摩小宝宝的背部、脚掌,让小宝宝保持清醒。若一直不肯喝奶或喝不完,就必须少量多餐,并且观察小宝宝是否吃得足够;可由宝宝的小便次数观察,若一天小便5~6次,颜色浅黄色不浓稠即可;现在多半穿着纸尿裤,若不易判断小宝宝是否尿湿,可由尿裤是否变重得知。 另一种宝宝不喝奶的原因是4~6个月的宝宝开始厌奶,会出现不肯喝奶,或喝了就吐、喝奶量降低。厌奶的主要原因是宝宝长大需要吃其他东西,宝宝的体内乳糖酵素开始减少,舌头的味觉也开始产生变化,胃口开始改变,所以要吃一些更有营养的食物。陈志成医师建议,厌奶期是添加副食品的好机会,通常添加副食品后,厌奶的情形就会改善。吕适存医师建议副食品的添加原则是尽量简单、清洁,经常变换口味。 8、宝宝可以喝羊奶吗 母亲可以喂小宝宝喝羊奶吗?吕适存医师表示,目前医学界持反对的意见,因为羊奶中缺少叶酸,可能会造成叶酸贫血症,而且羊奶矿物质含量过多,容易造成肾脏负担过重,所以不适合小宝宝直接饮用。但是陈志成医师表示:现在的婴儿配方羊奶粉,其作用和一般牛奶制成的配方奶粉一样,可以食用。 皮肤篇 1、红疹 新生儿刚出生几天,皮肤会出现红疹,或是鼻子上有小白点,此为正常现象,会自然消退。 2、新生儿黄疸 正常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在小宝宝出生2~3天后开始出现,皮肤有发黄的现象,一般4~5天皮肤变得最黄,约7~10天之后会自然消退;若黄疸现象持续14天仍未消退,最好进行抽血检查,注意是否是直接的胆红素过高,因有可能是肝胆性的疾病,如"病理性黄疸"。 陈昭惠医师表示,喝母乳的宝宝有时会出现"母乳性黄疸",黄疸会消退得比较慢,约两三个月后才消退,并无大碍,除非胆红指数15~17毫克/毫升,须换血时,才停喂母乳。陈志成医师表示,宝宝有"母乳性黄疸",不会造成核黄疸,暂停母乳2天,可使黄疸快速下降,不要因此中断停喂母乳或尽早恢复以免造成宝宝奶头混淆,降低喝母乳的意愿。 3、汗疹 出生后1~2星期小宝宝最容易发出汗疹,也称"粟粒疹",好发部位在两颊、额头、腋下、颈部、胸前或皮肤皱褶处等,原因是宝宝的汗腺不发达,衣服又包得密不通风,导致出现红色突出小疹。 汗疹有时会有消退后又出现的情形,家长不用担心,只要注意清洁,维持通风,不要帮小宝宝穿太多衣服;若小宝宝的身体常常流汗潮湿,可多洗一次澡。 4、脂溢性皮肤炎 脂溢性皮肤炎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新生儿出生1~4个月后会在两颊、头皮、耳朵后侧、眉毛出现黄色油性的结痂——称为“奶垢”或“油垢”,严重时,两颊皮肤也会干湿、身体也会有结痂。 若头皮有“奶垢”,母亲帮宝宝洗澡前先用清水沾湿洗净(不要使用肥皂),或用婴儿油涂抹在“奶垢”处,轻轻剥落即可,此时头发通常会跟着脱落;约出生4~5个月前会完全脱落。耳后也会有“油垢”,剥落后底部通常会湿湿的,而且会再结痂,约出生后8个月会消退。 若皮肤红肿、结痂情形严重、两颊干湿,可到小儿科门诊,请医师开列处方,通常是类固醇药膏。脂漏性皮肤炎有可能是异位性皮肤炎的前兆,要特别注意。 5、玫瑰疹、麻疹、德国麻疹 玫瑰疹常见于宝宝出生后3~6个月,症状是最初几天会发烧、出疹子,虽然发烧但是活动力仍然旺盛,等到烧退了,疹子就出来了,一两天后疹子就消退了。至于麻疹或是德国麻疹,因为现在已经全面接种疫苗,所以已经较少发生。 6、尿布疹 宝宝有尿布疹的情形,通常是接触潮湿尿布太久或是排泄物中的有毒物质,如阿莫尼亚刺激宝宝的屁股而引起。陈志成医师建议,宝宝排便后最好用清水清洗干净,不要只用湿纸巾擦拭,因为刺激物质仍留在皮肤上。万一发现尿布疹,可以使用医师开的药或是准备氧化锌软膏在洗完小屁股之后涂擦。若考量尿布的成本,可选择两种尿布,在宝宝发生尿布疹时用较好的尿布,平时则用一般的尿布。陈昭惠医师则表示尿布的差异性不大,最好的方法是勤换尿布。 成长篇 1、宝宝长得比别人慢 陈昭惠医师表示,宝宝刚出生一星期会出现“生理性掉磅”,体重不增反减,若测量小宝宝的体重,出生第二星期尚未恢复到刚出生的体重,就要注意是否有异常;一般而言,小宝宝出生后第二星期,体重每星期约增加150克。之后,便可对照生长曲线图,了解小宝宝的生长情形。 生长曲线图的横线是婴儿的成长年龄,纵线是身高、体重、头围。每次测量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后,对照年龄列,按照数字画上一点;连续测量几次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生长曲线图。健儿手册上的参考曲线,是测量许多宝宝的生长情形所画出的生长曲线,宝宝若在100位同年龄的宝宝中,倒数第三个,就是3百分位。但是,所测量的小宝宝多半喝配方奶,若完全喝母乳的小宝宝,前3~4个月的体重会比参考曲线所示快,但是后4~6个月后体重会增加慢,甚至生长曲线往下降,但仍是健康的。(此段节录于陈昭惠医师撰写的文章) 陈昭惠医师表示,小宝宝的成长速度不要跟别人比,并不是生长曲线97百分位就比3百分位长得好,有的宝宝出生就较瘦小,若生长曲线是在3百分位,但是按照生长曲线速度不断成长,就是正常。而且每次测量,上下一条线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陈志成医师表示,若宝宝的生长曲线下降两条线就要注意(如:从75百分位→50百分位→25百分位)。医学上定义体重小于3百分位为生长迟缓,须找医师评估,通常先会诊肠胃科,确定营养摄取没有问题,再找内分泌科医师检查。 2、宝宝发烧 宝宝发烧只是一个指标,有的宝宝病得很严重但未必会发烧,吕适存医师表示,判断小宝宝有没有生病,可以从活动力、黄疸、溢奶、生长情形等方面观察,但是若小宝宝发烧要特别注意,有可能是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征兆,须就医。 3、半夜哭闹不安 宝宝半夜哭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习惯性 吕适存医师表示,常见于保母带孩子白天让宝宝睡得多,造成晚上不肯睡。建议最好调整生理时钟延迟睡觉的时间,尽量让宝宝白天少睡,晚上等到困的时候再睡。 2、生理性 如尿布湿、肚子饿、肚子胀气、肠绞痛、肠套叠等。李昭晖护理长表示,宝宝哭闹的时候,先检查宝宝是否肚子饿、尿布湿或是撒娇;若非以上原因,可抱抱孩子或用安抚奶嘴。因为宝宝口欲期若没有被满足,可能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但是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有牙齿变形或嘴巴翘翘的情形。 至于喝母乳的孩子哭闹时,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以免造成奶嘴混淆,只要让宝宝吸吮母亲的乳头即可。 3、肚子腹胀 若宝宝的肚子鼓鼓的,拍的时候有“砰砰”的声音,可能是胀气,吕适存医师建议,可以抱着孩子走一走,或将宝宝放在婴儿椅上,开车兜风几圈;如此一来也可以消除胀气。或在宝宝的肚子上涂抹万金油按摩肚子,不过主要是借着按摩宝宝的肚子以消除胀气。陈志成医师建议,可在肛温表上涂抹肥皂水或润滑剂,插入小宝宝的肛门刺激排气,不过最好不要常用。 若宝宝一阵一阵地出现哭闹而且次数不断的增加,甚至出现解血便的情形,有可能是罹患肠套叠,必须尽快送医进行超声波或拍X线片检查,否则有肠子破裂的危险。(转下文) 如何听懂宝宝的哭声(上) 婴儿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夜里频繁且长时间的啼哭,不但让人头疼也让家人的情绪烦躁起来。到底宝宝为何而哭?这样的哭法是正常还是异常? 许多小宝宝白天精神很好,又笑又跳,一到晚上却总是哭个不停,往往要哭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正常的婴儿偶尔在夜里啼哭是不足为奇的,就算一个晚上哭二三次的婴儿也并不少见,但是,如果夜里反复啼哭并且加重(指啼哭的时间延长),而且严重妨碍睡眠,则应该视为“异常夜啼”,而多加注意。 夜啼在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到六个月时急速增多,满九个月时发病率较低。婴儿在夜间频频哭闹(或是长时间啼哭)是年轻的父母十分烦恼和头痛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找出“夜哭”的原因,才好“对症下药”。引起宝宝“夜哭”的原因,除了尿布潮湿、襁褓过紧、口干舌燥、饥饿所引起的正常啼哭外,尚有以下几种原因。 白天睡眠过多(睡眠习惯不良) 一般的婴儿(二至五个月)一昼夜需睡十六个小时,如果白天睡得过久,夜里就容易哭闹,这时由于婴儿的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尚未形成,是一种宝宝神经系统不成熟的表现。解决的办法就是:白天让宝宝多活动,少睡眠,尤其是晚上六点钟以后不让孩子玩得太兴奋,临睡前排泄好大小便,室内的温度、湿度要适宜,被褥要尽量柔软轻松,确保宝宝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果采取这些措施仍然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少量镇静剂,但是不宜常服或是高剂量地服用。 要使孩子养成定时睡觉的好习惯,应从宝宝出生后即进行训练。一般来说: 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上、中、下午都要睡觉; 1岁以上的幼儿,每天中午及下午都要睡觉,晚上睡眠应从十九点左右开始; 2岁以上的幼儿,必须做到每天睡午觉,晚上从二十点左右开始睡觉。 疾病引起的哭闹 1、感冒、肠痉挛、肠套叠、脐炎、蛲虫病、佝偻病 感冒是啼哭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患引起的肠痉挛(腹痛)也是可以引起宝宝大声哭闹。必须警觉的是有一种特殊疾病——肠套叠。此病是由于一段肠子套入另一段肠子引起的,时间长了可能发生肠坏死。当发生肠套叠时,啼哭有其特殊之处,婴儿往往是一阵锐哭,哭的时间很长,可以持续十分多种,以后会恢复安静或入睡,可是隔不了多久,有的患儿可能表现出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便血等。 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处有一个受伤面,极容易感染而发生脐炎,所以我们应小心护理新生儿的脐带。主要是注意脐部的清洁干燥,防止污染脐部,洗澡后要更换内衣,勤换尿布,防止粪尿污染脐部。此外,每天在脐根部涂95%酒精,这样可以促进脐带干燥脱落,如果脐带部有渗出物,可以涂2%碘酒消毒脐窝,然后再用75%酒精退碘,以免灼伤皮肤,也可以涂2%龙胆紫液,不用包扎。若孩子到了三个星期时,出现肚脐痛或红肿等情况,则要请医生诊视。如果肚脐红肿明显,排出脓血,甚至连脐部周围的皮肤也红肿起来,则可能是脐炎,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此外,蛲虫病及佝偻病容易引起小宝宝的“夜啼”。 蛲虫病: 蛲虫是一种肉眼能看到形状像线头的寄生虫,它常在夜间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产卵,孩子因搔痒而将虫卵留在指甲沟里,然后再经口吃进消化道中无限循环,不易治疗。家长可以在小宝宝夜晚睡着以后,观察孩子的肛门,如果发现有小白线虫,就能明白小孩哭闹的原因。治疗方法是勤洗换内裤、被褥,每天要洗净屁股,肛门周围可以涂“蛲虫药膏”,也可以服用驱虫药,但是如果只是涂药而不采取其它措施(如勤换内裤等),效果可能不会很明显。 佝偻病: 由于缺乏维生素D致使钙磷代谢失调,血钙降低,医学上称为低血钙症。由于血钙低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轻则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发惊,重则发生抽筋。如果诊断明确,就可以进行治疗。肌肉注射维生素D3VitD3,同时服用钙剂。也可以将VitD3(肌肉注射用)一支加入普通鱼肝油中,使鱼肝油浓度增加。平时要让宝宝多在阳光下活动,多晒太阳,紫外线可以使皮肤自动产生VitD2。 蒙着被子睡觉 有些宝宝喜欢蒙着被子睡觉,这种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因为孩子睡着以后,体内的各种器官仍在不断地活动,呼吸器官照常进行工作,由于蒙住的被子所能容纳的空气很少,外界的新鲜空气又不容易进入,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时间久了就缺氧,致使孩子起床后出现胸闷、头痛、眩晕等症状,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引起恶梦,或患呼吸道疾病等。“蒙着被子睡觉”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发现什么“灵丹妙药”可以医治。(转下文) 如何听懂宝宝的哭声(下) (接上文) 如何辨别“有病”的啼哭 啼哭是婴儿时期的一种本能反应,周岁前的宝宝常有以哭声来代替语言表达他们的需要、情绪和情感。一般说来,时间短暂、声音洪亮、精神好、脸色正常的啼哭是一种本能的哭,对婴儿的发音器官、肺部都是一种良好的锻炼。这种哭是有益无害的,在除去原因(如喂奶、换尿布或者用玩具分散其注意力)后,哭闹会停止。但是,如果婴儿哭吵时间较长,反复啼哭,声音尖锐嘶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衰弱,面色苍白,脉搏快而乏力,拒绝吃奶或吸吮无力,也不被玩具所吸引时,家长就应该考虑宝宝的身体是否有不适,家长可根据宝宝啼哭的性质、规律和伴随症状等来寻找宝宝啼哭的原因。 啼哭的性质 哭声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不是太长,当满足其要求(如换尿布、喂奶等)以后就不再啼哭者,多为与疾病无关的啼哭。 啼哭声音很大,很剧烈,持续时间长,且发现宝宝与平常不同,这种多为与疾病有关的啼哭。 突然剧烈啼哭且挣扎不安者,应特别注意肠套叠、婴儿肠痉挛、泌尿系统结石和尖物刺入等。 宝宝出现高调尖声者,应特别注意是否患有黄疸、脑膜炎、脑炎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压增高。 哭声单调,哭声无“伤心”状者,有可能与脑部发育障碍或婴儿幼红细胞性贫血有关。 哭声嘶哑者,应检查是否有喉炎、喉水肿、白喉等疾病。 哭声细小者,有可能是先天性肌弛缓,病情严重衰弱无力,或与迷走、舌咽神经麻痹等有关。 猫叫样哭声者,应检查是否为五号染色体异常的猫叫综合征,小羊叫哭声者,应检查是否为三号染色体异常。 啼哭的时间 进食之前或午夜后啼哭者,多系饥饿所致。 进食或为喂食啼哭者,可能为口腔炎或鼻塞,以及吸乳时婴儿上唇或母亲乳房阻塞婴儿鼻孔、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及贫血等所致的氧气不足。 夜间哭闹者,应注意是否为饥饿,昼眠夜哭等不良习惯,或衣被不当,过热或过冷,活动性佝偻病,肠寄生虫等所致。 排便时啼哭者,可能为消化不良结肠炎、膀胱炎、尿道口炎和消化或泌尿系统畸形等所致。 给刺激后啼哭的出现较正常婴儿迟缓者,显示存在大脑病变。 啼哭与体位 婴儿身体某部有病症、外伤、骨头病变或过敏性疼痛等,常因体位改变或触及病变部位而哭闹。 牵扯耳廓哭闹者,注意是否有外耳疖、中耳炎。 转头或屈颅啼哭者,注意是否与脑膜刺激症或颅内压增高等有关。 睡在床上啼哭,抱起则不哭者,则有不良睡眠习惯。 啼哭与伴随症状 啼哭并且伴有发烧、流涕、咳嗽者,多系呼吸道感染。 啼哭并且伴有呼吸、心率增快者,多系心、肺疾病。 阵发性剧哭伴随呕吐或便血者,应注意肠套叠、肠梗塞、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痢疾等。 啼哭有多汗、易惊等,应注意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啼哭伴面色苍白或肝、脾、淋巴结肿大者,应注意是否有血液方面疾病。 婴儿的一切需要、情感、意志等生病等都会反映在哭声中,根据宝宝哭声的性质来判断其正常性及合理性,以寻找宝宝啼哭的原因。尤其是新手父母要特别注意宝宝不正常的哭声,以决定是否要就医,当然也不要被宝宝撒娇的哭声给骗了。 拥有贝齿从断奶瓶开始(上) 例一: 小津是个活泼可爱的4岁胖宝宝,因感冒被带到小儿科门诊来。医生检查后问妈妈:“小津一定是吃奶嘴或含着奶瓶睡觉长大的,对不对?”妈妈很惊讶地问医生:“您怎么会知道的呢?”医生说:“看小津的暴牙和满嘴的蛀牙就猜到了”。 例二: 小年已是2岁多的小女孩,体重只有10千克。由于发育得不好,被带到小儿科门诊就医。经过了解,得知小年拒绝学习用碗筷吃东西,一直习惯用奶瓶进食。平时做事缺乏信心,性格孤僻。在排除了其他原因后,医生要求家长马上给小年断奶瓶,学习用碗筷吃东西。 关于断奶瓶的误区 说到断奶,大家都已有了明确的地认识;但说到断奶瓶,许多人都会不以为然,认为这不是个问题。其实不然。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家长不能正确使用奶瓶或不能及时给孩子断奶瓶所引起的后遗症有多么严重。小津妈妈没有在他睡着后及早把奶瓶拿出,造成孩子的牙齿问题;小年则因为过久地依赖奶瓶,对她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和发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儿科门诊,常常有不少家长会问:断奶瓶真有这么重要吗?不断奶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婴儿各成长阶段的生理变化和生存需求。这样你才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断奶瓶对孩子牙齿的发育和自信的培养有多重要。 婴儿各哺育阶段的生理变化 授乳期 出生至4~6个月 1、仅能吮吸及吞咽液体。 2、肠道防御机制尚未发育,较适于消化来自母乳的蛋白质、糖类,尚不足以消化食物蛋白。 过渡期 4~6个月至1岁 1、使用勺子及咀嚼吞咽固体或半固体食物的神经肌肉已逐渐成熟。 2、能分辨食物的色泽及风味。 3、肠道已经能接受外来蛋白。 成长期 1岁以上 1、生理机构的成熟度已接近成人。 2、开始学习自己吃东西,并且对食物有了自己的喜好力。 宝宝的月龄分期变化 出生后到12个月内的婴儿,其生长发育比任何时期的婴儿都快,从附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哺育阶段婴儿的生理变化,出生至4~6个月称作授乳期,从4~6个月到1岁称作过渡期,1岁以上称为成长期。 分期饮食与餐具配合 出生3个月后的这段时期,宝宝口咽协调性慢慢成熟,消化酶素:如胰蛋白、淀粉、脂肪等消化酶,也渐趋成熟;在6个月到1周岁之间,乳齿也逐渐长出。此时小宝宝便应尝试固体食物。当婴儿由流质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这段时期我们称为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副食品选择,可参考表二。 到1岁以后的成长期时,小宝宝便开始尝试大人的食物。在添加固体食物后,大人要逐渐减少用奶瓶喂食的次数,改用碗筷、勺子、杯子等工具进食。如果用奶瓶,许多固体食物都无法摄食,这样将不能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供给。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发育不良,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理疾病,小年小朋友就是一例。 婴儿各阶段副食品食物种类表 出生~3个月 奶类: 母奶或婴儿配方食品 4~6个月 奶类:母奶或婴儿配方食品 水果类:果汁——柳丁、 橘子、西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果汁 蔬菜类:菜汤—胡萝卜、菠菜、小白菜等蔬菜的汤汁 五谷杂粮类:米糊:先以米糊喂食、麦糊 7~9个月 奶类:母奶或婴儿配方食品 水果类:果汁;果泥—— 柳丁、橘子、西瓜、香瓜、葡萄、木瓜、香蕉、石榴等 蔬菜类:菜汤、菜泥——胡萝卜、豌豆、菠菜等 五谷杂粮类:米糊、麦糊、稀饭、面条、米线、面包、馒头 蛋豆鱼肉类:蛋黄泥、豆腐、豆浆、鲳鱼、带鱼、鱼肉泥等       肉泥——猪肉、鸡肉、牛肉等、肝泥、鱼松、肉松 10~12个月 奶类:母奶、或婴儿配方食品、或牛奶(至11、12个月可转换牛奶) 水果类:果汁、果泥、水果 蔬菜类:剁碎的蔬菜 五谷杂粮类:米糊、麦糊、稀饭、面条、米线、面包、馒头 蛋豆鱼肉类:蒸蛋、豆腐、豆浆、鱼肉泥、肉泥 拥有贝齿从断奶瓶开始(下) 何时该“断奶瓶” 前面提到,宝宝在4~6个月大后,便开始进入所谓的“过渡期”,所以孩子6个月后父母便应开始做断母奶的准备。到小孩1岁左右时,可在停止母乳喂养后,把奶瓶也逐步换掉,统统改成用杯碗喂食。自然,同时也应把吃奶嘴及含着奶瓶边吃边睡的坏习惯戒掉。 不“断奶瓶”的后果 确实,不少父母不在意小孩1岁后继续用奶瓶喂食。有的孩子到2、3岁还含着奶瓶边吃边睡,不是照样长得白白胖胖吗?“断奶瓶”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不断奶瓶又会怎样?在临床上确实看到有不少因为不断奶瓶引起的后果,最常见的是“奶嘴性”和“奶瓶性”牙齿(暴牙),及“奶瓶性蛀牙”。同时对孩子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 A.奶瓶性牙齿和奶瓶性蛀牙 断奶瓶就是逐步断掉奶瓶喂食,自然也有断奶嘴的用意。小孩长牙后,便应把吃奶嘴、吃手指、含奶瓶睡觉等习惯尽量戒掉,以免对乳牙造成影响,产生“奶瓶性牙齿”和“奶嘴性蛀牙”。 “奶瓶性蛀牙”好发于18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大部分发生在含着奶瓶边吃边睡的小孩身上。据统计,其盛行率高达30%至50%,为3岁内幼儿最常见的牙齿问题。由于18个月内的婴幼儿较少到牙科求诊,所以大部分是儿科医师发现而转介的。除了儿童蛀牙值得家长注意外,其实好发在婴儿期的“奶瓶性蛀牙”,更值得大家关心。因为婴儿期的蛀牙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以后牙齿的发育,但是,似乎“奶瓶性蛀牙”并没有受到家长应有的重视! “奶瓶性蛀牙”往往会造成牙齿表面的空洞化,使牙齿表面粗糙,成为日后容易蛀牙的因素。所以若能避免“奶瓶性蛀牙”,确实可以预防日后发生儿童蛀牙的机会; “奶瓶性蛀牙”多发于非母乳喂养儿身上。最佳的预防方式自然是鼓励母乳喂养。另外,避免含着奶瓶睡觉。家长可以在喂完奶以后用装开水的奶瓶继续喂食,这样可以达到清洁功效。在小孩睡着后,一定要记着把奶瓶从他嘴中取出,千万不能让他养成噙着奶嘴睡觉的坏习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奶嘴牙齿的产生。 B.缺乏自信和感 除了上面提到的“奶嘴性”和“奶瓶性”牙齿(暴牙)及“奶瓶性蛀牙”外,有不少国外研究显示:小孩越早脱离奶瓶喂食,改成自己能拿着杯子喝奶,越能提早建立自信和责任感。对小孩将来是否有独立和负责任的个性,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不断奶瓶除了对小孩的生理健康造成影响外,其心理上的发育或多或少也会产生影响。篇首提到的小年小朋友就是这种情形的代表,家长们不可掉以轻心呀。 宝宝如何顺利“断奶瓶” 要宝宝从奶瓶喂食马上变成以杯子喂食,相信会有一定的困难。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并采取渐进的方式才好。 以下方法可供家长参考: 方法一 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现在许多家长为了图省事、不让孩子哭,喜欢用安抚奶嘴。孩子吃奶时用奶瓶,不吃奶时仍一直噙着安抚奶嘴,极易出现奶嘴性牙齿。比不用安抚奶嘴的孩子更难断掉奶瓶。长期使用安抚奶嘴,还会导致唇型的改变。可谓坏处多多。 方法二 宝宝在6个月时,大部分会自行拿得动小杯子。这段时间也是长牙的时候,小孩会特别喜欢咬东西。父母这时候可以给宝宝一个学习杯子,让他们开始熟悉不同的餐饮工具,另外,喂食其他副食品也尽量用勺子、碗和筷子。 要避免宝宝躺着喝奶的习惯。有不少父母会让小孩躺着喝奶,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研究发现,躺着喝奶容易造成小孩呛奶,增加中耳炎的发生率。另外,用杯子躺着喝奶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方法三 鼓励宝宝和其他家族成员,与较大小孩一起在餐桌进食,营造一个正常的大人用餐环境,让宝宝适应。越早熟悉大人的食物及用餐环境,宝宝便越容易适应。父母也可以买一把高脚椅放在餐桌旁。因为当同桌进餐时,其他人尤其较大小孩的用餐习惯,可以作为宝宝很好的榜样和学习对象。要知道,宝宝也希望能赶快长大呢! 结语 读了本文,不断奶瓶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想必您已经很清楚了。我们深信家长们对这个问题有了充分了解后,小宝宝们都能及时、顺利地断掉奶瓶。我们期待着:“奶嘴性”和“奶瓶性”牙齿(暴牙),及“奶瓶性蛀牙”的孩子越来越少,拥有一副洁白、整齐的牙齿,健康自信地成长着的孩子越来越多! 给孩子及时断奶瓶,您做到了吗? 现代宝宝完美体格培育法(一) 宝宝的头围、体重、身高、胸围,是观察生长发育最简易的指标,但是掌握头型、四肢(骨骼)、肠胃、口腔、皮肤等状况,才是奠定宝宝日后强健体魄的根本。你知道宝宝正常的发展情形吗?如何从宝宝出生起,就着手培育?本文会给你详尽的解答。 头型 婴儿的头较大,约占身体的四分之一,刚出生的宝宝骨质柔软、头颅骨还未完全闭合,可塑性很高,到了三个月大左右,头骨逐渐变硬,因此,要塑造宝宝完美的头型,前三个月是极重要的关健期。 常见的头型种类 人的头型与种族、遗传有关,形状大致归类为四种: A、蛋型 上宽下略窄,据说这种脸型是标准的baby face,最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 B、长椭圆型 头型略长,比较容易有脸长、五官小的感觉。 C、前凸型 头部看起来比较大,中国人认为这是最聪明的象征。 D、扁头型 前圆后扁,可能是婴幼儿时期习惯仰着睡的缘故,长大后有头发覆盖,就不会那么明显。 囟门的重要性 囟门的位置有两处,一般人比较知道的是前囟门,位于头顶前方,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用手去触摸,会有轻微鼓动。大部分的宝宝一岁大时,囟门会骨化闭合,有些会提早或延迟,若是在六个月以前闭合,必须注意头围是否按照正常曲线长大,如果有异常情形,将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囟门闭会太晚的宝宝,可能有水脑甲状腺功能低下、骨骼发育不良的问题。后囟门位于脑后方,位于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约在出生二到四个月闭合。 完美头型塑造计划 1、不要使用太硬材质的枕头,如绿豆枕、砂枕、否则宝宝头部容易变形。 2、不要固定一个睡姿,想要宝宝的头型完美,就要经常为他翻翻身,改变一下睡姿。 3、宝宝喜欢光线,如果他习惯侧向某一边睡,可以在另一侧用强光吸引他。 4、当宝宝左右侧躺时,避免他的耳轮被挤压变形。 5、斜颈会影响脸部形状发育,如有斜颈现象,应在宝宝三个月大时,开始复健。 6、头型太凸的宝宝,可以多让他仰着睡;头型太扁的则可趴着睡(但要注意安全)。 7、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锐硬角弄伤宝宝的头部。 现代宝宝完美体格培育法(二) 骨骼、四肢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四肢生长板很容易受到感染、受伤或新陈代谢的影响,造成长短不齐或变形,虽然有些问题无法预防,却可以因为提早发现,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正常发育状况 婴儿刚出生时,身体有许多软骨,一周之后才逐渐变硬。 出生到三岁前,大部分的宝宝腿部呈弯曲弓形、足尖朝内,也就所谓的O形腿,开始走路之后,足尖会朝外发展。 到了两岁以后,足尖又会变成朝内。 三岁以后才会足尖朝前。 最初发展的特征是胸部、骨盆小于头部,四肢短小,坐起来时的高度是身长的70%,到了三到四岁以后,四肢就会慢慢变长。 异常发育状况 宝宝的导演有很多种,诸如斜颈、先天肢体缺损、鸡胸、漏斗胸、锁骨骨折、臂神经丛伤害、多指症、并指症、脑性麻痹、髋关节发育不良及脱臼……其中手部与脚部异常较为单纯,最常见的有臂神经丛伤害、内外八脚与扁平足。 a、臂神经丛伤害 宝宝出生时,肩膀被产道卡住,手臂神经丛受到伤害,导致手掌合起来时无法对称。 b、内、外八字 正常人走路足底的纵轴应该与走路方向平行,或是稍微向外,如果向内太多,就是内八字,如果向外太多,就是外八字,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内外八字不会改善;发育性的问题引起的内外八字,在六岁左右时约有九成的儿童会改善或正常。 c、扁平足 沿着宝宝的脚跟腱画一条直线,或放一把尺,如果线往内弯,就是所谓的扁平足,宝宝如果是扁平足,多半不耐久站或长时间走路,一般而言,宝宝会自然恢复过了十岁未恢复正常,才需要去医院矫正。 完美骨骼与四肢打造计划 1、不要让十个月以内的宝宝使用学步车。 2、扁平足宝宝,可以穿内侧加高足弓垫的矫正鞋。 3、多做足部肌肉的训练,尤其是后胫骨肌,熟练的方法包括垫脚尖及跳跃。 4、避免宝宝以胎儿姿势睡觉。 5、避免宝宝坐着的时候,将腿部压在屁股下面。 6、鼓励宝宝盘腿或伸直腿坐着。 7、多带宝宝到宽广的场地伸展四肢。 8、常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 9、多补充含钙质食物。 现代宝宝完美体格培育法(三) 肠胃 肠胃的功能在于吸收食物营养,提供身体发育所需之能量,一般而言,宝宝的体重若有逐步增加,就表示他的肠胃吸收是正常的,理想的状况为出生十天后,每天增加体重的百分之一。 正常肠胃发育 婴儿的肠胃在四个月以前,尚未成熟,同时因为肠道酵素不足,只能接受液体食物,四个月以后才能喂食辅食。六个月以内的宝宝正常奶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为100cc左右,所以十公斤的宝宝一天喝1000cc奶水便足够了,若是以4一次计算,那么每次大约要喝150-160cc,另外,开始喂食辅食,奶量就可以减少。周岁内的宝宝要注意肠胃炎疾病,若是病程超过两个星期,容易演变为慢性肠炎,造成易拉肚子的体质。 中医健胃整肠疗方 a、胃胰肝胆消化分泌不足,应以内金、神曲、麦芽、谷芽、山楂、大黄为主方。配合越鞠丸、六和丸、香砂六君子汤。 b、消化液或胃酸过多者,食物、水、药保持冷食;多吞口水、多吃生豆腐、梨、藕…… c、有虫积症宝宝,可以将做种子用的槟榔捶破或切开,煮水给他喝,其次也可以使用芜荑、使君子、阿魏之类的杀虫中药。 d、因唾液腺分泌不足导致胃口不佳者,可用青皮、陈皮、枳实、五味子、山楂、梅子等酸味药开胃。 完美肠胃打造计划 1、不要强迫或催促喂食,喂食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大声喝叫斥责,以免影响宝宝的食欲。 2、喂食之后,将宝宝右侧卧或俯卧,床头抬高20-30度,可以帮助他排出胃中的空气,不易反胃。 3、每日至少应给予1000卡路里的热量,多供给高热量、高蛋白质的点心和正餐,并且以全脂牛奶取代低脂的食物。 4、保持每日按时进食习惯,不必因一两餐不肯吃完,反而扰乱原有规律。 5、辅食一次不要过多,以免挑食。 6、不可让宝宝一边玩玩具,一边吃饭,以免分散注意力。 7、可将宝宝喜欢的辅食,每餐平均调配。 8、容易便秘的宝宝,可以提早给予高纤维质的食物。 9、吃得多的宝宝,也要多做运动,以免过度肥胖。 10、父母亲不挑食,宝宝就不会有偏食的习惯。 11、不要给宝宝太油腻、口味太重的食物。 12、养成宝宝的排便习惯。 现代宝宝完美体格培育法(四) 口腔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最前哨,一旦发生疾病,不仅造成疼痛,更会破坏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此外,口腔的形状与外观息息相关,如果有暴牙或畸形等现象,将会影响到个人的自尊,因此。家长应趁早建立宝宝正确的口腔清洁观念。 口腔检查范围 唇部 检查有无溃烂、水泡、伤口等现象。 牙龈 检查颜色、形状有无异常,发炎或长牙时,可能会改变。 牙齿 检查大小、数目、排列、咬合及颜色。 舌头 检查舌系带的松紧、颜色与舌头的大小,舌根是否有溃烂、肿胀情形。 上颚 检查颜色深浅或有无长异物。 咽喉、扁桃体 检查有无感染、肿胀、溃烂等现象。 颊部 检查有无肿胀、疼痛、溃烂或颜色改变情形。 下巴 检查咀嚼、说话、发音及关节组织有无异常。 正常牙齿的发育 一般乳齿约在半岁便长出,此时下牙床前面的门齿部分都会冒出白点,接着长出上牙床的门牙,然后是下侧门齿、上侧门齿、犬齿或第一臼齿(下牙床犬齿多半比第一臼齿先长出,但上牙床则相反),最后冒出第二臼齿,周岁左右,宝宝便可长出四到八颗牙。 完美口腔保健计划 1、饭后睡前,家长可让宝宝躺着,头部靠在自己的大腿或小腹上,使用纱布或刷头小、刷毛软的牙刷帮他清洁牙齿。 2、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以短距离横刷方式,每一个地方轻刷15至20下,刷完每一处可让宝宝吞一口水,此时注意勿将宝宝的嘴巴过于用力撑开,以免引起不适,造成宝宝对刷牙的反感。 3、宝宝喝完牛奶之后,让他喝一两口水,以免感染鹅口疮(白色念珠菌)。 4、不要让宝宝一边喝牛奶、一边睡觉,否则容易产生蛀牙。 5、10-12个月大时,训练宝宝使用杯子,替代用奶瓶进食的方式。 6、避免宝宝养成爱吃糖的习惯,吃完东西之后,一定要漱口。 现代宝宝完美体格培育法(五) 皮肤 皮肤的重要性不亚于其他身体器官,具有调节体温、排泄废物、感受冷暖、抵御感染的功能。 正常皮肤发育情形 婴儿刚出生时,皮肤呈现暗红色或粉红色,1-2周内会变得更红,新生儿的皮肤很薄、很敏感,遇到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红肿、破裂、侧腹表皮会脱落,而显得干燥,但是足月之后,由于皮下脂肪充足,宝宝的皮肤开始变得柔软、有弹性。 常见婴儿皮肤问题 a、脂漏性皮肤炎 很多婴儿都有过脂漏性皮肤炎的问题,这种皮肤病好发于前额、两颊,患部皮肤会出现一些黄色带鳞屑的斑块,情形严重时会流出黄水。脂漏性皮肤炎的原因不明,一般认为和遗传体质有关,也有人认为和皮肤上的皮屑芽孢菌过度增生有关,往往只能暂改善症状,而无法根治。不过家长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这种皮肤病往往在宝宝周岁后便可自然改善。 b、尿布疹 尿布疹多半是因为宝宝的小屁屁长期受湿尿布的刺激所引起,症状为皮肤发红、潮湿、破皮,最初出现在生殖器周围,然后会逐渐向外蔓延。改善的方法是昼让皮肤保持干爽、勤换尿布,同时每次宝宝便便时,用温水洗净,并擦干他的小屁屁。 c、痱子 有些宝宝因为天气炎热,或穿太多衣服,结果大量流汗,而刺激皮肤产生轻度炎症状,此时皮肤会出现许多粉红色小丘疹,这就是大家常见的痱子。痱子常长在宝宝的前胸、后背或颈部、大腿根部,改善的方法是尽量保持身体干爽、勤洗澡。 d、异位性皮肤炎 这是过敏体质的一种,常发生在脸、手及足部,症状多在宝宝两三个月大时出现,改善方法是尽量不要用过热的水或肥皂给宝宝洗澡,洗澡后可以替他擦上婴儿润肤乳液,衣物的材质最好为棉质,同时避免食用蛋类等过敏性食物。 完美皮肤养护计划 1、为宝宝选择性质温和的护肤用品,避免任何刺激伤害宝宝肌肤。 2、避免宝宝受到过度日晒,夏日外出时让宝宝穿戴宽边帽子及宽松的长袖衣裳。 3、不要让宝宝穿着过紧或硬质料的衣服。 4、平时不要给宝宝穿过多衣服,尽量让他处于恒温环境,且避免突然的温度转变。 5、不要带宝宝去空气混浊的地方。 6、每隔1-2就察看并更换宝宝的尿布,更换时用温水洗净他的屁股,再用柔细纱布巾擦干,之后等5-10分钟再包裹尿布。 7、宝宝若经常流口水及吐奶,应用柔软湿润的毛巾,替他擦干净脸部。 8、宝宝的身体、四肢若经常出汗,应该用毛巾为他擦拭身体,以防着凉,并且更换棉质内衣。 9、宝宝头部皮肤分泌特别旺盛,容易形成头垢,应先用婴儿油软化头垢,再用水彻底洗净。 宝宝是怎样爬起来的 爬行,对于大孩子或大人来讲,不过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可它却是宝宝运动“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每个人最早主动向前移动的运动就是爬行—— 宝宝正常爬行时间及发展过程 有研究表明,婴儿爬行是一个生物预置程序化的过程。3-6个月大时,是宝宝爬行的准备阶段;5、6个月大时可训练宝宝做俯卧、抬头;7、8个月大时就可开始训练爬行;9、10个月可以让宝宝自由自在的爬行。 出生后发育正常的宝宝,在学会抬头、翻身、坐立等动作后,一般到了7个月大左右,便自然地开始爬行了。但是,对于每个宝宝来讲,爬这个动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而是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匍匐爬行、手膝爬行及手脚爬行。 从匍匐爬行向手膝爬行阶段发展过程 宝宝一开始爬行时,大多都是先往后退或往旁边爬,有的宝宝四肢乱动、乱蹬,甚至在原地不动,动作很不协调。时间大约持续几天或1—2个星期,这时宝宝的两条小胳膊能撑地,借助腹部蠕动与手臂的力量,带动身体往前匍匐爬行。但在此时,宝宝的小肚皮还贴着床面或腹部离床面非常近,两条小腿拖在后面不起作用,样子犹如一架将要起飞的小飞机(处于最初的匍匐爬行阶段),大约要进行1—2个星期。这时,主要训练的是宝宝两条小腿的交替运动能力,促使他逐渐地向手膝爬行这一阶段发展。 妈咪应对策略: 妈咪可让宝宝做一些帮助小肚子离开床面的训练。将宝宝的小肚子托起,把两条小腿交替性的在腹部下一推一出,每次练习可反复进行6-8次,每天定时训练数次。在宝宝两条小腿具备了一定的交替运动能力后,在他的前面放一个玩具吸引他,促使宝宝使出全身的劲向前匍匐地爬。但在这一阶段,宝宝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或是开始爬不动或很吃力。出现这种情况时,妈咪可用双手稍用力顶住宝宝的脚掌,给宝宝一点支持力,促使他往前爬。这样,宝宝很快就会学会用手和膝盖向前爬。 从手膝爬行向手脚爬行阶段发展过程 宝宝到了8、9个月大时,爬时小肚子不再贴着床了,也不再靠腹部蠕动向前移动,而是用手和脚撑地向前爬行,状如熊样,被称为熊样爬行。最终,爬行时两臂和两脚都能伸直。从手膝爬行向手脚爬行这一阶段的动作比较难掌握,关键要把四肢肌肉锻炼得健壮、结实,才能够支撑体重,使膝盖离地,两腿蹬直。 妈咪应对策略: 学会了用手和膝盖爬行后,每天,妈咪可让宝宝趴在床上,用双手抱住他的腰,抬高小屁股,同时使宝宝的两个小膝盖离开床面;让宝宝把小腿蹬直,两条小胳膊支撑着地。然后,轻轻用力地向前后方向晃动宝宝的身体,保持1分钟左右,恢复原来的姿势。休息几分钟后继续练习,每天做3-4次,会大大提高宝宝四肢的支撑能力。 当宝宝的支撑力逐渐增强后,妈咪双手抱住宝宝的腰时,可稍稍用些力,促使宝宝往前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妈咪可试探着松开手,用玩具逗引宝宝往前爬。宝宝每前进一点,妈咪都要抱起他亲亲,或在一旁不断地用语言鼓励宝宝。经过反复训练,宝宝逐渐就会独立地、真正地爬起来了,尤其是到了1岁以后,爬行动作会更加灵活自如。 爱心提示: 1.由于每个宝宝生长发育的水平不完全一致,所以学会爬行的时间、经历及爬行的样子也不尽相同,每个宝宝不一定都走过往后爬、往前爬及熊样爬行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过,爬得越早越好,爬得越多越有益,这对于每个宝宝都是一样的。因此,妈咪要尽可能地为宝宝创造有助于爬行的环境。 2.宝宝一旦学会爬行,即可到处行动,而家中及家外都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妈咪应时时提高警惕,宝宝爬行时在旁悉心照料,避开各种危险因素,以防发生意外。 宝宝预备爬行须知 有些家长照顾宝宝非常小心,即使到了宝宝会爬的月龄,也因为怕地上脏、怕宝宝在地上着凉、怕硌着等等,总是抱着或推着宝宝,没给宝宝创造学爬的条件,从而剥夺了宝宝爬的机会。如果宝宝没有经历爬行,就学会行走,虽然不会对他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有可能在宝宝上学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爬行服装 宝宝装很多,但分体衣裤并不适合爬行。教宝宝学爬时,最好给宝宝穿连体服(也叫蛙服或爬行服),这种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形成一个整体,爬行时不会露着宝宝腰部及小肚肚,同时衣服合体,没有太多累赘的东西,不会影响宝宝爬行的兴致。 注意:服装的前面不要有大的饰物及扣子,防止宝宝趴下时,硌痛宝宝娇嫩的身体。 爬行装备 几个月大的小宝宝体重较轻,爬行时可能还不会磨破皮肤,而大一些的宝宝
/
本文档为【健康与安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